為什麼剛出生孩子缺鈉
❶ 缺鈉是什麼原因.為什麼補充後還缺
病情分析:您好!低鈉的原因主要是:不能正常飲食、低鹽飲食和進食太少造成的,而且越是低鈉越沒有食慾。一旦飲食恢復正常,低鈉也會很快被糾正。
指導意見:建議:進一步查找食慾差、不能進食的原因,對因治療,在沒有恢復正常飲食之前,繼續靜脈補充高滲鹽。
❷ 為什麼缺鈉
體內鈉在一般情況下不易缺乏,但在某些情況下,如禁食,少食,膳食鈉限制過嚴而攝入非常低時,或在高溫,重體力勞動,過量出汗,腸胃疾病,反復嘔吐,腹瀉使鈉過量排出而丟失時,或某些疾病,如艾迪生病引起腎不能有效保留鈉時,胃腸外營養缺鈉或低鈉時,利尿劑的使用而抑制腎小管重吸收鈉時均可引起鈉缺乏.鈉的缺乏在早期症狀不明顯,倦怠,淡漠,無神,甚至起立時昏倒.失鈉達0.5g/kg體重以上時,可出現惡心,嘔吐,血壓下降,痛性吉爾痙攣,尿中無氯化物檢出.
❸ 寶寶出生五天,身體不舒服,到醫院檢查缺鈉[俗稱鹽],我想知道是什麼原因引起的,該怎麼去治療
孩子這個時候輕微的確鈉鹽是沒有什麼問題的,孩子剛出生這個時候的鈉鹽基本都是來自於母體的血液供應的,如果你的醫生建議靜脈補充也是可以的,不補充問題也不是很大的。
❹ 寶寶多大的時候才能開始吃鹽太早吃鹽對寶寶的發育有何影響
鹽,在我們人類的飲食當中所佔比重非常大。它給我們帶來了諸多飲食上的美好體驗,還幫助人補充了身體所需的電解質,維持住機體的正常代謝,好處多多。但是,不知道各位家長有沒有聽說過,鹽這種好東西,剛出生的孩子是不能夠享用的。只有等到孩子到了一定年齡,才能吃鹽。不然,會給他發育尚不完善的腎臟帶來損傷。
家長讓孩子吃鹽,首要目的一定要是保障孩子的身體健康,幫助孩子正常發育。所以,給孩子吃鹽的時間,家長不能自己隨心所欲的決定。孩子要尊重孩子成長發展的規律,不能逾越了。
❺ 嬰幼兒不給吃一點鹽,他會不會全身無力
就聽到周圍很多人背地討論:說她好狠心,都不給孩子吃鹽,你看孩子都一歲多了,走路還走不好,肯定是不吃鹽沒有力氣。
特別是自己的婆婆媽媽,就會說:怎麼不能吃鹽?你小時候都是這樣過來的。
其實不僅僅是孩子,我們成年人也應該減少吃鹽的量,最好每天不超過6g(約等於一啤酒瓶蓋的鹽),以減少患心臟病、高血壓的風險。
❻ 正常小寶寶吃的鈉含量
寶寶6個月左右就要開始添加輔食了,但寶寶食物的口味不同於大人,講究的是清淡,調味品的添加更是要慎重。很多媽媽知道這個道理,但也有粉絲反饋:老一輩喜歡給寶寶的食物加鹽,說了也不聽。那麼,今天我們就一起看看,寶寶到底要怎麼吃鹽才是合理的~
寶寶什麼時候吃鹽?吃多少?
鹽,主要成分為氯化鈉,通過吃鹽人體能滿足對鈉的攝入。但嬰幼兒代謝能力還不夠強,吃鹽過早、過多並不是一件好事,容易增加寶寶腎臟負擔、導致鈣質流失、血壓升高、增加肥胖幾率、出現重口味、嗜睡等情況。
那麼,嬰幼兒每天需要攝入多少鈉呢?根據中國居民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入量(2013版)中的微量元素參考攝入量可知:
0~6個月,每日適宜攝入量:170mg;
7~12個月,每日適宜攝入量:350mg;
1~3歲,每日適宜攝入量:700mg;
我們再來看一下,母乳和配方奶能提供多少鈉。
母乳:中國媽媽的母乳中鈉含量約為230mg/L,6個月內寶寶能量來源於母乳或者配方奶,奶量在800~1000ml左右基本滿足鈉的需求。
配方奶:一般含量也在20mg/100ml,即200mg/L左右。
6-12個月寶寶所需的鈉,約從母乳或者配方奶中約獲得一半,另一半從輔食中獲得,常見的食物鈉含量如下。
1g鹽=400mg鈉,含量也就是40000mg/100g。那麼,寶寶在不同月齡段食鹽的攝入量是怎樣的呢?如下:
小結:1歲內不要額外加鹽,1歲以後加鹽更重要的是獲取食物中的碘,預防碘缺乏,因此適量、少加是加鹽的原則。
警惕這些食物中的「隱形鹽」
吃鹽過多鈉容易過量,但你以為不吃鹽,鈉就不會攝入過量了嗎?其實這些食品中的鈉含量也不低,需要警惕哦。
1、調味品
醬油、雞精、味精、各種調味醬等。
2、高鈉食物
煙熏製品(臘肉、熏肉、香腸等),腌制食品(泡菜、咸鴨蛋、火腿腸等),以及一些水產品(蝦、貝類、海帶、等)。
3、購買的零食
除了上述食物中含鈉高的食物,有些經過加工的零食中,也含很高的鈉。比如海苔、薯片等。
另外,一些零食嘗起來不咸,但鈉含量也很高,因為混入了糖等其他東西把鹹味掩蓋了,比如乳酸飲料、乳酪、蛋糕、麵包、蘇打餅乾等,寶寶是比較容易被香甜的口味吸引的,如果不控制,鈉的攝入量可能就超標了。
因此,用「鹹味」來判斷食物的含鹽量高不高是不靠譜的,零食平常能少吃就少吃,如果媽媽們要給寶寶買零食解饞,也一定要仔細看營養成分表。
吃鹽的一些誤區
1、不吃鹽沒力氣
「小孩子要吃點鹽,不然沒力氣!」「不吃鹽怎麼長高!」這些老一輩的觀念,現在已經過時了。要知道,我國多數居民目前食鹽攝入量過多,全國營養調查顯示,我國人均烹調鹽攝入量高達10.5g[2],而世界衛生組織推薦值為5g,超出推薦攝入量2倍。
食鹽、烹調油和脂肪攝入過多,這是高血壓、肥胖和心腦血管等慢性疾病發病率居高不下的重要因素。寶寶的味覺還在發育過程中,一旦口味加重,對當前的發育和未來的健康都不利。因此要培養清淡飲食的習慣。
2、寶寶不愛吃飯是因為沒鹽
有些媽媽很苦惱,做飯味道重了對寶寶身體不好,清淡了發現寶寶又不愛吃。這個時候要考慮下,寶寶不愛吃是不是有其他原因,寶寶的味覺、視覺、觸覺等都在發育過程中,輔食做的不好看(形狀、顏色等),又或者是不好吃(太軟、太硬、香味),這些因素都可能影響寶寶的進食慾望。
因此,寶寶不愛吃飯,可能不是沒加鹽,這時候可能需要媽媽們在輔食上要多花些功夫。輔食味道盡量保證原味,1歲以上的寶寶盡量從食物中獲取鹽,又或者用一些天然的食材作為調味料來代替食用鹽也是可以的,保證低鹽飲食的同時,還能兼顧色香味。
總結
寶寶吃鹽攝入過早、過量都不行,不僅加重口味,還會影響健康。媽媽們一定要記住這幾個原則:1歲之前不加鹽;1歲之後加鹽要少量適量;輔食應保持原味;警惕食物中的鹽含量;購買食品要看營養成分表。
❼ 是不是母親懷孕是哪裡不對才時剛出生的嬰兒有鉀高鈉低的症狀
指導意見: 你好,不一定的,可能是孩子本身引起的,根據孩子的情況需要結合臨床醫生進一步檢查看看,明確後治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