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的孩子為什麼會得到贊賞
1. 為什麼孩子每做一件事情都想得到我的表揚
孩子做的事情被父母肯定了以後,他才會覺得這事做得有意義有價值感,所以我們要:
1.多多了解孩子
在忙於生計的同時,家長朋友一定要抽出時間來多理解孩子、了解孩子,與孩子和孩子的老師多進行溝通,盡量對孩子在幼兒園和家庭中的表現有一個全面把握。因為多一分了解,就少一分誤解。這樣一旦孩子真有不聽話的時候,也能比較明白應該如何去引導孩子。
2.吸收教育知識
社會在變化,孩子的成長環境也在變化,那麼,教養方式自然也要不斷進步。身為家長,
就要責無旁貸地主動吸取教育新知。在嫩綠的教育新枝中,在傳統的親子教育方式中,多半是父母用權威來教育孩子,而打罵處罰更是權威教育的重要方法。吸收新知可以幫助家長跳出自己的成長經驗,及時調整自己的教育觀念。
3.耐心傾聽孩子
如果是氣急攻心的家長,在面對不聽管教的孩子時,通常最直接的反應就是破口大罵。此時,教育專家程桂英老師建議我們家長朋友先冷靜下來,嘗試著多一分耐心,問問孩子這
么做的原因是什麼。當家長的心思已經放在了解孩子的想法,並想辦法幫孩子解決問題時,也許就會發現孩子的行為其實是情有可原的,並且也已經釋放掉了很多負面的情緒。
4.真正放下身段
有些家長總喜歡在孩子面前保持威嚴,習慣用以上對下的態度來對待可愛的孩子。家長真正放下身段,從內心尊重孩子,不要再用命令的口氣跟孩子說話,將孩子當做成人一樣給予尊重。不要總是對孩子說「不」,而是要給孩子選擇的空間,讓孩子有自己做決定。如果孩子的年齡足夠大,表達能力沒有問題,也可以讓孩子自己提出解決方案或替代辦法。
5.跟孩子講道理
除了平時的告誡之外,家長也要在實際的情境中教導孩子一定的道理。讓孩子有同理心,
讓他從其他人的角度去體會一下,真正明白自己的行為會如何影響他人。至於解說道理的方式,則可依孩子的年齡來選擇講解的深度,特別小的孩子可以用講故事的方式來進行。
2. 為什麼用心,少花錢,也能培養出優秀的孩子呢
每一位父母都想文化教育出一位傑出的孩子,但是文化教育必須經濟發展資金投入,許多一般的家中,父母全是工薪族,很有可能沒法給孩子買學位房,也沒法付款巨額的補習費,可是她們一樣可以文化教育出十分優異的孩子,由於她們保證了下列幾層面:
一、父母讓孩子單獨
父母給孩子給予了一個自力更生的成才自然環境,孩子的發展很隨意,父母沒有很多的干涉,她們會積極塑造孩子自身用餐,親自動手疊衣服,洗襪子,孩子有著一定的生活能力,有單獨的室內空間。那樣的孩子在步入時代後存活能力會很強,挫敗能力也會很強。父母在文化教育孩子的那時候要明白放開手,給孩子一些相處的時長,無論手機游戲、生活、學習培訓都給孩子一個自身發展的自然環境,讓孩子在玩中、學中開發設計自身的智商與想像力,讓她們一個人的時候也不會感覺乏味。
四、父母開朗積極主動
開朗是一種承傳,父母在孩子的眼前做最好的自己,有念頭,有追求完美,她們不容易給孩子過多的工作壓力,即使有時父母也會碰到困難,可是她們會用充分的看法來應對處理,用自己的行為給孩子傳送一種動能,這類動能會讓孩子一生獲益。
3. 贊賞孩子也需要技巧,該如何贊賞
當家裡來客人時,也是教育孩子的好機會,當談論到孩子時,父母可以拿出孩子平時的作品,客人都會表揚孩子,孩子聽到了,下次會做出更好的作品,讓父母拿出來炫耀。想要做到這點,請記住著名的兒童心理學家海姆•G•吉諾特建議「描述,不要評價。要對待事件——不要贊揚品性。描述感受,不要評價孩子的性格;對成績進行客觀現實的描述,不要美化人。」
很乾凈,可以這樣來表揚「哇,寶寶,你把繪本收拾得真整齊啊,看來你剛才很用心啊」,這樣孩子就知道他被表揚是因為他剛才的努力,下次就會找准方向,繼續加油了。當孩子做好一件事時,家長應及時的表揚,如果時間長了,孩子都忘了,這樣的表揚也沒有什麼意義了。所以如何表揚就尤為重要了,表揚過度、頻繁表揚也許會引起驕傲、降低被他人認可的期待感;敷衍式的表揚,不僅會讓孩子覺得被忽視,沒認真對待自己,還影響孩子對你的印象。
4. 贊賞、鼓勵對孩子有積極作用,這對他能造成什麼影響
家長在教育孩子的過程當中,雖然一直在說要把孩子當成朋友一樣去相處,但是在孩子有進步的時候,家長一定要及時的給予贊賞和獎勵,因為這種肯定,會對孩子給予一種內心的激勵,讓他們覺得自己的付出都是值得的,而且通過自己的努力得到肯定,也會增加他們的自信心,在以後做什麼事情的時候,會信心倍增。
在贊賞孩子的時候 ,要注意用詞和鼓勵的方向,不要只是強調“我家寶貝太聰明啦”這一類,而是更注重於孩子的堅持、用心,這種好習慣的堅持,知難而上的品質等,這種引導的方向,讓孩子對於以後學習和生活中遇到的困難不會懼怕,有更多和更大的勇氣去面對任何的困境,並且有信心可以靠著自己的力量走出來。
5. 那些優秀的孩子,到底為什麼會出色
在我們生活中,經常會看到有很多出色的孩子,他們在很小的時候就特別的優秀,這樣的孩子讓很多家長都特別的羨慕。可能大多數父母都希望自己家的孩子能成為優秀的那個,也會覺得特別的自豪;但是很多時候孩子優不優秀和父母有著很大的關系的。羨慕別人孩子的同時,其實最應該反思一下自己的教育方式對不對。
所以孩子出不出色和父母有密切的關系,父母的教育方法、態度會直接決定這個孩子以後的發展。其實每個孩子都有優秀的一面,也有一定的天賦,只要父母善於去挖掘,用心地去推進,讓他們培養成一個良好的學習習慣,相信自己的孩子也會變的特別出色的。因此出色的孩子是父母和孩子共同努力而得來的,少一方面的努力都是不行的。
6. 只要你肯用心,孩子會更優秀,要如何用心呢
為人父母之後都想給孩子最好的,也希望可以養出一個健康快樂優秀的孩子,適度愛孩子,給孩子最好的教養。身養和心養都要兼顧到到位。成長過程中孩子有足夠的心理營養,會造就一個心理健康的人。能夠善待自己,也能夠善待他人。這樣的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能夠積極的去應對一切困難,當然這樣的孩子更具創造力,會更容易獲得幸福人生。不同的年齡階段孩子所需的心理營養是不同的,當然方法也是不同的,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其他的學校教育和社會教育都是在此基礎上發展的。我認為我自己,以及可觀察到的身邊人,說話方式、待人接物、性格內里都多少會有父母的影子。
7. 孩子需要被父母認可、贊賞,這對孩子有什麼好處或幫助
我們不應該說的這么斷章取義的,為什麼呢,因為當你說出小孩子需要被認可、贊賞的時候,這些家長就會盲目的去誇獎孩子,這對孩子的成長並不會有什麼好的幫助,為什麼呢!因為孩子的成長需要的不僅僅是認可與贊賞。
而當家長都說不出來誇獎哪裡的時候,一味的誇真棒,真好,真厲害的時候,而說不出來棒在哪裡,這就是一種敷衍,而這種敷衍小孩子是可以接收到的,只是他說不出來,表達不清,但心理上已經慢慢排斥你了。
8. 孩子為什麼喜歡被表揚
不僅是小孩,大人也非常喜歡得到別人的誇獎,因為這樣的話就是代表自己的做法得到了別人的肯定,從而自信心也得到了了提高。
在孩子的成長中,對自己的認識、評價發揮著重要作用。比如孩子認為自己記性好、反應快,對新知識也會積極學習,進而會促進認知的發展。
其實,人在3歲之前還沒有「我」的概念,直到7歲後才漸漸有一個自我評價的雛形。
因此,這個階段,基本上大人說孩子是什麼,他就認為自己是什麼。如果父母經常鼓勵、表揚孩子,會讓孩子覺得「我能行」,同時也會堅持好行為;如果經常否定孩子,則會讓他從小有「我笨,我做不到」的自我暗示,能力的提高將受到阻礙。
任何一個人,渴望被肯定的心理需要都大大超過被否定的心理需要,因而肯定性評價才會使孩子獲得愉快的心理體驗,產生激勵作用。
9. 只要你肯用心,孩子會更優秀,應當如何用心呢
引言:每一個孩子的成長都離不開父母的陪伴與教育,父母正確的教育和引導能夠使孩子更加優秀,不僅在今後的生活中表現得更加有能力,也會更聽話,更聰明。只要父母肯用心,那麼孩子就會變得更加優秀,作為父母應當如何用心呢,接下來我就為大家分析一下。
三、用心溝通
許多家長認為孩子年齡還小,什麼都不懂,非常幼稚,所以並不願意和孩子進行深度的溝通與交流,其實這種觀念是非常錯誤的,孩子也有他們自己的思想,作為家長也需要多多了解孩子思想,並且和孩子進行深度的交流與溝通,所以要想讓孩子更加優秀,就需要家長用心和孩子進行深度溝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