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女孩子為什麼梳銅錢頭
1. 新版《紅樓夢》里,李少紅為什麼要讓所有的姑娘奶奶們頂著一個戲子頭
新版《紅樓夢》里,李少紅要讓所有的姑娘奶奶們頂著一個戲子頭!
因為懶因為懶,老紅樓夢里,單就鳳辣子一個角色的發型就有十幾個,還要搭配不同的妝面、服裝、配飾,造型師密密匝匝寫了一大本筆記!一堆太太小姐婆子丫鬟外加男角,要根據他們不同的性格特點身份地位人生階段去塑造外在形象,可想而知,老紅樓服化道的工作量是相當巨大且細致的!
紅樓夢作為四大名著,本在好好研讀一遍的前提下都很難就理解完全,更不要說是非一手加工的小人書了。這樣的基礎之上就去拍它,我覺得是對它的不尊重,功利又兒戲!
2. 新版紅樓夢為什麼設計成銅錢頭
那是額妝。據說是學者考證的清代世宦大家最流行的女妝。不過確實很雷。人們心裡接受的都是87版那樣的「正常」發式,對新版的造型是不能接受的。我覺得也是,87版的服裝顧問是沈從文先生,人家可是研究中國服飾史的,要說學問,現在所謂的學者都是徒子徒孫輩的,班門弄斧實在是很可笑。
3. 新紅樓夢中為什麼都是銅錢頭
新紅樓里的銅錢頭都是屬於一些正經太太,奶奶,小姐的,如果是年齡尚幼的就都沒有這樣裝扮,另外劇中一概姑娘,丫頭,婆子等都是沒有銅錢頭的,銅錢頭在劇中只屬於有身份的貴族女眷。
雖然我看那銅錢頭極是不順眼,呵呵。
4. 新紅樓夢里的發型,古代貴婦真的流行銅錢頭嗎
紅樓夢的造型是參考很多傳統戲曲中旦角的頭飾設計的,並不代表古代真的流行這種頭型。因為紅樓夢的設計朝代是一個不存在的朝代。但因為作者曹雪芹是清朝人,所以書中有很多的當時的文化元素。
此次新的紅樓夢的造型設計很大膽,但絕對不是以某朝代真實流行的發型為原型設計的。
5. 於小彤版紅樓夢裡面女眷的頭發樣式有什麼來歷
葉錦添大師從國粹京劇的旦角中獲得的靈感——銅錢頭。
新《紅樓夢》中的「銅錢頭」,到底是個什麼鬼?真的不是唱戲的嗎?
其實額頭上的這些圈圈圈它們是有名字的,叫「額妝」,是指對額或鬃的修飾。「額妝」是古代女子妝飾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每個時代的額妝都有其相應的時代特點,不同時代的叫法也不同。史料顯示,有佛妝、雲尖巧額和片子等幾種,作用都是為了修飾臉型。「銅錢頭」的真身曾是仕女發型,骨灰級的「銅錢頭」大致源自北齊。很多人爭論過「銅錢頭」到底有沒有在古代百姓生活中出現,答案不好確定,但是在一些古籍和雕像中,的確是有類似「銅錢頭」的造型。其中最為形似的當屬這款來自於北齊楊子華《北齊校書圖》(宋人臨摹版)中的侍女造型,只是此額發作雲卷狀,像佛一般梳著螺旋發髻的造型另有名字,因此叫做「佛妝」。自北齊之後,仍有不少婦女採用類似「銅錢頭」的額發造型。如北宋的「雲尖巧額」是將額發盤成雲狀,橫列於眉上,雲朵數量不定。至明代,雲朵狀彎曲的額發仍是仕女常用的發型之一,只是此時的額發不再如片子般緊貼頭皮,而是蓬鬆立體的排列了。
在這些造型中,我們可以看出大致類似「銅錢頭」的影子。大家可能都覺得是源自崑曲和京劇,因為這兩種戲曲的人物造型中的確是很像的,都有額頭的裝飾,戲曲人物造型中的這些圈圈圈叫「片子」。現代人了解片子大都是從戲曲中,事實上片子在古代極為盛行,最早見於南北朝,北宋時期最為盛行(是古代女性常見的妝容)。」
我們在這些戲曲中看到的片子,但也不僅僅就是戲曲造型為了誇張而設置的,換句話說,這個片子「銅錢頭」的造型不是演員的造型而是演員飾演角色的造型。
在古代,真正能夠實現「額妝」效果的大多是官宦人家的閨秀,因為當時正宗的「額妝」是用真發梳成的,梳整極為費時費力,所以到北宋以後,「額妝」就簡化、演變成貼「假發片」了,古代社會的日常裝扮,經過時間的沉澱,再經過現代社會中戲曲等傳播途徑的普及,演員貼「假發片」的觀念,就漸入尋常百姓家了。
不過貼吧里有人這樣說:
若問外國人對中國最熟悉、最感性藝術形式是什麼?我想一定是國粹——京劇。可以想像,新版《紅樓夢》如果真的被成功推銷出去,那麼在西方人眼裡,銅錢頭這最直觀的中國元素,完全符合西方人對貴族的印象。劇里那充滿東方雅緻情調的家居、園林;蘊含著魏晉高雅精神的詩社,濃縮了中華文化的精華的大觀園生活;大觀園外的眾生相;以及最後東方式的悲劇......這華麗麗的東方夢幻很可能令西方觀眾震撼無比,我想這是極有可能的。李少紅是有野心的,她想將中華的瑰寶《紅樓夢》推向全世界。讓外國人通過翻譯後變味的文字來讀懂紅樓,這幾乎是不可能的,除非是漢學家,但有了電視畫面,讓西方人了解紅樓就容易得多。不可否認,葉錦添在奧斯卡上獲過獎,《卧虎藏龍》是我最喜歡的電影之一,它的成功之處就是讓東方神秘的哲學西方觀眾也能懂。新版《紅樓》能不能取得這樣的效果還不得而知。所以一句話,人家葉錦添放眼國際,壓根就沒把咱們國內觀眾放在眼裡。
6. 禿頭、大光明、鯰魚劉海,發型成明星「照妖鏡」但這鍋明星不背
古裝劇之所以深受大家喜愛,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古裝發型美、裝束美。
但古裝發型本身對演員顏值考驗大,再加上要尊重史實,因此導致不少明星的缺點暴露無遺,古裝發型也被稱為「照妖鏡」。
所以就算是公開的「 娛樂 圈神顏」,也時有「翻車」的情況……
前段時間小火一把的《當家主母》大家還記得嗎?其中曹幺娘的「奇葩」劉海,引不少人注意。
曹幺娘的劉海極短,用現在的眼光來看都不能算劉海,只能算「胎毛」。
同樣發型的,還有《甄嬛傳》中剋死不少主子的「不祥丫鬟」——玢兒。
很多人嘲笑她們發型丑、老。
但不幸的是,這樣的發型還真是符合史實的……
不過,這樣的劉海實在太考驗顏值,以至於多年來,古裝劇中幾乎沒有哪位女主角使用這樣的發型。如果留劉海的話,也多是比較常見的齊劉海、空氣劉海、鯰魚須劉海等。
可即便是常見的劉海,也時有「翻車」情況出現——
齊劉海是比較常見的發型了吧,當年水靈靈的大冪冪,憑借留著齊劉海的小郭襄形象,一下子進入無數人的心裡。
早期的楊冪還沒「發育」成如今的小V臉,她下頜骨明顯,是妥妥的小方臉。但這樣的齊劉海發型,兩邊垂下的碎發遮住了方臉,齊劉海縮小了面部面積,更襯得一雙大眼睛水光靈靈,可以說是一個成功的發型。
同理還有《美人心計》中的雪鳶,有無劉海,呈現出兩種效果,劉海絕對是點睛之筆,讓楊冪的顏值up up up了幾個度。
但到了《古劍奇譚》中的風晴雪一角,楊冪的齊劉海卻讓人感覺「翻車」了。
拍攝《古劍奇譚》時,楊冪已經「發育」成功,嫩牛五方變小V臉,人也變得更漂亮、更上鏡。
但不知是不是為了體現風晴雪的少女感,造型師將楊冪的齊劉海從前額直接剪到太陽穴,遠遠看去彷彿半個西瓜皮嵌在腦袋上,看起來分外不協調。對比後期的中分造型,差距更是一目瞭然。
而同劇組的迪麗熱巴也「難逃厄運」。
一向以異域風情的美貌著稱的迪麗熱巴,在《古劍奇譚》中也直接被扣上了「西瓜皮」劉海。
熱巴本來就屬於五官大氣、立體的美女,她的五官協調,非常明艷動人。
但這「西瓜皮」一扣,直接破壞了她臉的比例,眼睛太大而顯得無神,美貌也被分走幾分。
這個發型只能用兩個字來形容——失敗!
說完了厚重齊劉海,再來看看另一個考驗顏值的古裝劉海——鯰魚須劉海。
前段時間陳偉霆《斛珠夫人》里的鯰魚須劉海不是慘遭群嘲嘛。
好好的一個大帥哥,因為耳邊兩撮多餘又做作的劉海,一下子顯得油膩起來,加上沒有盤發,低顱頂的缺陷也顯露無疑,整個人好像一個 大頭鯰魚精 ……
這就是演員不適合發型導致的。
要知道,同樣的鯰魚須劉海,在羅雲熙頭上那直接是封神了啊!
劉海增添了羅雲熙的破碎感和飄逸感,試問,這樣的「戰損」美男,誰人不愛?
還有《陳情令》中的肖戰,兩縷鯰魚須,從開局留到結尾,不管是乖乖坐著上課時,還是打架鬥狠時,兩縷頭發都非常和諧帥氣,增添了角色的少年意氣。
使用過鯰魚須劉海的女演員也不在少數。
迪麗熱巴在大女主電視劇《長歌行》中,劇組就給她安排了一個鯰魚須劉海的造型。
有啥說啥,這個造型真真真的不適合美女熱巴啊,在這里先給造型師打個差評。
長劉海在視覺上拉長了熱巴的臉,顯得她臉型拔長,再加上熱巴本來就五官立體,兩相襯托之下,更顯得她男相了。
相比之下,同劇組的趙露思,無論是盤發還是劉海,都明顯更精緻,也更適合演員本人。
也不知道劇組咋想的,女一的妝造如此粗糙敷衍,女二卻能直接艷壓了……
迪麗熱巴駕馭鯰魚須劉海失敗,但在其他劇中,也不是沒有成功的案例。
王鷗在《琅琊榜》中飾演的女謀士秦般弱,就留了兩撮長至胸前的鯰魚須劉海。
王鷗在劇中的扮相十分嬌艷,用眼妝、紅唇凸顯出人物的氣質。
兩撮隨風飄動的鯰魚劉海不但不多餘,反而增添了她的風 情感 ,可以說是恰到好處。
人物性格與造型相得益彰,難怪這個造型會深入人心,備受好評。
說完劉海造型,我們再來看看不帶劉海、「毀」了無數美女的「大光明」造型。
說起「大光明」發型,栗子這里必須要提一個大師——張叔平。
很多人可能不熟悉張叔平。張叔平是香港著名的造型師、美術指導,著名電影《花樣年華》、《一代宗師》中的服化造型,他都有參與。
從張叔平的以往作品中,我們不難發現,他真的很喜歡利索簡單卻不失藝術價值的造型,這從《一代宗師》中章子怡與宋慧喬的妝造就可以看出。
但近幾年,張叔平光顧著「梳平」,卻忽略了演員本身的特點,導致發型與演員不相配的情況出現。
就拿大冪冪在《三生三世十里桃花》里的司音造型來說,好好的一個美女,就被「梳平」差點梳到「禿」。
還好楊冪情商夠高,自嘲要去植發,再加上後期換了其他發型,這才終於挽尊。
後又有劉詩詩在《醉玲瓏》里,被「梳平」梳老了至少10歲。
出過無數經典造型的美女劉詩詩,都hold不住這樣的發型,這可不能怪演員顏值不夠吧。
所以張叔平老師在追求「藝術」的同時,麻煩也考慮一下我們這些「俗人」的眼光吧,好歹給人家留點胎毛啊。
楊冪與劉詩詩的「大光明」雖然不盡如人意,但好歹還在正常造型範圍之內, 而接下來要說的兩個「大光明」,則是完全脫離了我們正常人的想像。
陳凱歌投資上億的電影《無極》大家還記得嗎?沒錯,就是那個「一個饅頭引發的血案」。
不過因為電影的「藝術造詣」過高,以至於普通觀眾欣賞不了,票房慘敗。
有人調侃,陳導這部電影最大的收獲就是給老婆陳紅做了個發型。
但這個發型,一般人還真欣賞不來——
脫離地心引力的長發+薅出發際線的大光明,就算老婆陳紅夠美,也不能這么「糟蹋」啊。
「糟蹋」美女的,還有電影《西遊記之女兒國》。
當年看電影的時候,栗子坐在電影院感嘆:趙麗穎好美,馮紹峰真帥,兩個人真有CP感。
但你告訴我這個發型奇怪的國師是美女梁詠琪?
對不起,真沒認出來……
想問問梁大美女何必呢?究竟是什麼原因,讓她能夠接受這樣角色造型……
這大概就是我們普通人與造型師之間的「藝術壁壘」吧。
其實「大光明」發型只要做好了,還是很能凸顯演員美貌的。
劉詩詩的拓跋玉兒,張柏芝的錦毛鼠,都將「大光明」的美展現到極致。這不都是正面的例子嘛,這樣的造型也不難,造型師能不能多費點心,別再浪費演員的美貌了。
說了劉海和「大光明」,再說一個介於二者之間、比較獨特的發型——銅錢頭。
第一次對銅錢頭有概念,必須得是李少紅版的《紅樓夢》。
好傢伙,只要是《紅樓夢》里有頭有臉的小姐,都沒逃過銅錢頭的「摧殘」。造型師一陣亂貼,著實把一部萬紫千紅的「紅樓夢」,變成了「午夜驚魂」。
這滿頭「海帶扣」,再加上素白的衣服,陰森森的背景音樂,夜裡刷劇我都不敢關燈啊。
其實銅錢頭是崑曲中常見的一種發型,原是為了方便男戲子扮女子,因為銅錢頭能把男人有稜有角的臉縮成鵝蛋臉,看起來更有女人鳳姿。但同樣需要配上誇張的濃妝,從而達到較好的戲劇效果。
可《紅樓夢》里性格各異的閨秀小姐們,並不適合濃妝重彩的妝容,因此這樣的發型配在她們身上才顯得有些奇怪。
而這樣的發型用在電影《青蛇》的兩位女主演身上,卻恰到好處。
兩位女主演張曼玉和王祖賢,飾演的正是妖嬈嫵媚的蛇妖,因此造型師(還是張叔平)為她們設計了銅錢頭+哥特風的濃妝,打造出蛇妖妖媚又不失傳統古典的氣質。
因為發型與角色性格相得益彰,所以該片播出後,造型大受好評。
張曼玉與王祖賢的青蛇、白蛇造型,從此更是成為經典。
說了「有頭發」的造型,再說一個影視圈最獨特的造型——光頭。
說到光頭造型,最容易出現在哪部里?
沒錯,就是與武則天有關的古裝劇中!
武則天在太宗去世後的出家經歷,成為大女主電視劇必得呈現的經典場景之一。
當然,有些劇組那是相當糊弄,出家的尼姑不光有頭發,還在寺廟穿薄紗……
早年間劉曉慶在拍攝《武則天》時,也有出家感業寺的戲份。那時的劇組還是比較嚴謹的,不會讓武則天帶著頭發出家。
但這畢竟是1995年拍攝的戲份,受妝造水平影響,劉曉慶的光頭形象並不成功。
當時劉曉慶是使用紗網頭套將頭發攏到後面,但是因為技術不成熟,劉曉慶但凡面部表情大一點,頭套就暴露無遺……
有時即便沒什麼表情,觀眾也能清楚的看到她那凹凸不平的「光頭」。
這哪是尼姑,分明是頭戴襪子的劫匪好嗎?
而到了2014年,胖冰的光頭武則天就自然多了。使用硅膠等特殊材質打造的頭套,既可以遮蓋住頭發,在後期和打光的幫助下,粘黏處幾乎看不出來,實現演員既不想剃頭,又能演光頭的目的。
以上「光頭」都是「假光頭」,但也有些劇組和演員是真的敬業,演尼姑是真剃頭。
比如最近一段時間某音突然爆火的冷門女神陳麗峰,就是與蘇有朋合作,出演過小眾電影《紅娘》中崔鶯鶯的那位美人。
她就曾在李亞鵬版《笑傲江湖》中,以真正的光頭形象示人。
當時陳麗峰飾演的正是衡山派小師妹儀琳,她的師傅是定逸師太,她也自小便舍了「三千煩惱絲」,做了小尼姑。
在這里不得不感慨一句:陳麗峰真的是既敬業,又有「本錢」。
為了出演儀琳一角,她能夠放棄頭套選擇剃光頭,這是她作為演員的敬業表現。
而她本人骨相極好,頭部圓潤飽滿,即便是沒有頭發修飾,也不影響她的美貌,當真是與原著中那個善良絕色的小尼姑相輔相成。
不過遺憾的是,儀琳一角並沒有使陳麗峰大紅大紫,沒幾年她便從圈內隱退,過上了普通人的生活。
結語:
毫不誇張的說,有種「毀容」叫不合適的古裝發型!
有時候,高顏值明星也會因發型「翻車」,但這並不是明星的鍋,更多時候,原因還是要給到給造型師或者劇組的美術指導。
不過,明星的敬業還是會在一定程度上減少妝造的難度,而他們的演技,也會增強人物與造型的貼合度。
如今造型技術進步,又有打光和後期水平做輔助,相信未來的古裝造型還有更大的進步空間。
也希望古裝劇組們在妝造上多用點心,千萬別再一個造型用多部劇,往不合適的演員身上亂套。這樣糊弄觀眾,觀眾也會用收視率作為回擊。
圖片來自網路。侵刪。
7. 紅樓夢的銅錢頭來歷
銅錢頭出自崑曲,學名叫額妝,現在京劇,評劇等許多地方戲曲也一直沿用。
因為古代女子不出門,都是男人串戲的,女角也是男人演,男人臉型稜角分明,扮女子不美,就畫了額妝,一圈額貼再加兩個墨黑的大鬢角,把男人臉型縮成鵝蛋型,這樣扮上比較有女人的風姿。額妝是一種很舞台很誇張的造型,必須配合臉上的勾畫的濃妝,即便有鬍子皺紋青春痘等等也一律用油彩遮蓋。在遠景的戲台上顯得臉型完美,五官清晰,戲劇效果好。
而新紅樓的燒紅鯉導演和葉大濕,不顧電視劇和戲曲風格的不同,一意孤行地把額妝用到電視劇里,又不能像戲曲那樣勾臉,結果好好的青春少女少婦,美麗的額頭和俏麗的臉型都被銅錢貼死,再加上一張張慘白的臉,特寫鏡頭下。個個都跟女鬼似的,還都一個模子。你說能好看嗎?
還流行時尚?流行個鳥~
樓主有空在土豆上看看《青樓十二雉》,很好地總結了新紅雷的特點。
8. 為什麼新版紅樓要用銅錢頭呢
李少紅導演造型團隊參考了原著和傳統戲曲中的元素,
用這種頭飾來標明身份:
有「銅錢」的表示小姐的身份,沒有的則是丫鬟婆子等下人。
於小彤希望大家能多了解這方面的知識背景在做評論,「我們拍出來的都是忠
實曹雪芹原著的。」
本人的觀點:
我也是非常的反感這樣千篇一律的用銅錢頭的,像於小彤導演這樣說的話,只
是為了區別主僕,呵呵,至於嗎?弄得眾多女豬腳沒有一點個性,哎~~
其實還可以根據人物的身份地位,多創造一些形式多樣的頭飾,劇中這樣統一
造行看
久了,都審美疲勞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