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為什麼要種牛痘
㈠ 寶寶患濕疹種牛痘了怎麼辦
病情分析: 濕疹的治療:1.飲食管理首先,避免喂哺過量的食物以保持正常的消化.如牛奶過敏,可較久煮沸,使其蛋白變性,可以減少致敏.如蛋白過敏,單給蛋黃.餵奶母親可暫停吃雞蛋. 2.抗過敏葯物可服撲爾敏,不、苯海拉明,等葯物,這些葯一定要在醫生指導下使用. 3.抗生素僅用於繼發局部或淋巴結感染的患兒. 二.局部治療是主要的治療方法. 急性期採用百分之1到百分之4硼酸溶液外洗或濕敷局部15分鍾後,外塗雷佛若爾軟膏.亞急性期用百分之1到百分之4硼酸溶液外洗,然後外用爐甘石洗劑止癢.消炎.外塗維生素B6軟膏及磺松糊劑.慢性期外用膚寶
㈡ 天花和牛痘有些什麼樣的故事
古代社會人口相當稀少,而且不大流動。因此那時即使醫療衛生條件較差,惡性傳染病也很少發生。後來,當歐洲人口密度增加到一定程度,各種瘟疫就開始在歐洲大地上肆無忌憚地施威逞狂了。從文藝復興到19世紀末葉,整個歐洲人口驟增,城鄉人口密度顯著增大,尤其是隨著海外貿易的發展壯大,人口流動性逐漸增強,人際交往日趨頻繁。這些變化都為惡性傳染性疾病大規模流行,埋下了不祥的隱患。
早在14世紀,一次名為黑死病的惡性瘟疫襲來,使歐洲人口銳減1/4以上;1665年前後,倫敦流行鼠疫,被年輕的牛頓遇上,僅7、8、9月三個月,倫敦就有70000多人被奪去生命。幸虧劍橋大學及時關閉,牛頓回到家鄉,才倖免於難;1867~1870年間,當炭疽病肆虐俄國的索里戈地區時,該地區2000多人口中就死亡500多人,還造成了56000頭牛的死亡,其他牲畜死亡不計其數。
使歐洲人膽戰心驚、萬分恐懼的惡性傳染病有很多種,僅近400年來有史料記載的,就有鼠疫、炭疽、斑疹傷寒、天花和霍亂等十幾種,其中尤以天花和霍亂最為厲害。它們每次襲來,像野火燒荒一樣席捲各地,所到之處,人去室空,往往造成高達10%~20%的人口死亡率。
歐洲人一直熬到18世紀末,天花才第一次不為人們所恐懼了。醫生用「種牛痘」的方法防治天花,使人類首次從天花這種「最大的災難」中解脫出來。這一切都要歸功於富於獻身精神的醫生琴納。
1823年1月24日,琴納逝世。人們為了紀念他,在倫敦和巴黎為他建造了大理石雕像。在花崗岩的基座上刻著:「向母親、孩子、人民的恩人致敬!」
琴納是值得後人如此頌揚的。他開創了免疫學,他是人類歷史上最早成功地預防惡性疾病的人,是給人類指明徵服傳染性疾病道路的人。
1749年5月17日,琴納生於英國格洛斯特一個牧師的家庭。年輕的琴納堪稱博學多才。為了解救人們的病痛,他毅然拒絕子繼父業去當牧師,而去學習醫術,開辦衛生所。
一晃十年過去了。琴納大夫成了遠近聞名的醫生。當他為死於天花的朋友的愛女送葬時,他內心感到無限悲痛,暗暗決心攻破醫治天花的難關。
琴納博覽群書,好學不倦。他從一位傳教士的醫學著作中,了解到了古代中國防治天花的醫療技術。中國古代就採用了「以毒攻毒,以病防病」的方法來防治天花。中國醫生或把患有輕微天花的病人身上的水泡里的水,用棉花蘸著搽在健康人的身上;或把患天花的病人身上的水泡結痂物,磨成粉末吹進健康人的鼻孔。這樣做能使健康人感染上一次輕度天花,則保證今後永不再得天花。
中國的這種天花防治法很有效。從17世紀開始傳向世界,並通過波斯和土耳其傳到歐洲。1718年,一位英國駐土耳其大使的夫人,得知這一方法,用「人痘」給她的兒女進行接種,收到了較好的防治效果。通過這位大使夫人的介紹,中國防治天花的方法傳入了英國,進而在歐洲一步一步傳開了。
然而,用接種「人痘」的方法並非萬無一失,有時健康的接種者還會染上重症天花,留下一臉麻子或危及生命。有什麼更好的法子能夠根治和預防天花呢?琴納陷入了沉思。1766年的一天,幾位在養牛場工作的擠奶女工到琴納診所就診。交談中琴納得知,她們都奇跡般地避免了幾次流行的天花,這引起了琴納的注意。
「為什麼你們養牛場的人都躲過了天花大流行?」琴納關切地問道。
「前些日子天花作亂,我們農場的擠奶女工,卻沒有一個人染上天花。人們說,這是我們的手常接觸奶牛,手上常長牛痘,才免去了災禍。」
琴納心裡豁然一亮,「牛痘能避免天花!」這可是個好消息。「不知是不是其他地方的擠奶女工也是如此!」琴納決定就這個問題進行廣泛地調查。琴納對很多農場所有擠奶女工進行了調查,發現她們確實都沒有患過天花,但卻都感染過牛痘。
原來事情是這樣的:她們在擠牛奶時,大都無意接觸過患天花的奶牛的膿漿。開始時,她們手上長出了小膿皰,身體略感不適,有的出現低熱,但很快身體復原,手上膿皰消失,以後也就不患天花了。有位擠奶女工告訴琴納,在英國格洛斯特郡有些家族把這件事當成祖傳秘密。琴納在其他地區的調查也證實了這一點:接觸過患天花牛的膿漿的人,很少得天花。
連續而廣泛的調查之後,使琴納確信,牛痘能夠防治天花。聯想到古老中國接種人痘的方法,更加堅定了琴納的信心。
作為惡性傳染病,不僅人能夠染上天花,動物也能染上天花。天花發生在牛身上,出現一些帶有濃漿的皰痘,稱為「牛痘」。人染上牛痘很少引起水泡,不會給人留下麻坑,同時對於人也只能染上輕度的天花。因此「牛痘」是控制天花感染的安全方法。
琴納決定先在動物身上進行實驗,以驗證接種牛痘的安全程度和防病效果。結果和預想的一樣,十分理想。但是,在人身上接種牛痘會怎樣呢?它很安全嗎?不經過實驗,是不能普及推廣的。用誰來做實驗呢?現代醫學的第一批人體試驗,往往需要招募志願人員進行。可是,當時琴納找不到這樣的志願人員,在別人身上偷偷接種又是不道德的。他大傷腦筋,頗費心思。怎麼辦?他決定在自己兒子身上接種牛痘。一個宗教傳說故事使琴納下了決心。宗教傳說故事是這樣講的:有一天上帝告訴一個名叫亞伯拉罕的牧人,為了人類和草原上所有畜群的安全,他要亞伯拉罕把愛子以撒奉獻為祭品。亞伯拉罕就這么一個兒子,以撒是他唯一的人生寄託。但是,經過激烈地思想斗爭,最後亞伯拉罕還是下決心棄愛子救眾生,當他在祭壇上舉起尖刀朝著以撒刺去時,上帝通過天使拉住了亞伯拉罕的手……
琴納或許根本不相信這種宗教迷信,但他受到觸動。當琴納的主意遭到親人的憤怒指責和鄰里的制止時,他解釋說:「如果能為全人類解除天花瘟疫,獻出我的一個兒子不是很值得嗎?他的一條命換來的卻是成千上萬條人命呵!」
當氣憤不已的妻子含著眼淚做禱告時,琴納說:「請相信我,我已經感到萬無一失了。」他不顧人們的反對,硬是在兒子身上種上了牛痘。
當琴納把傳染性極強的天花膿漿接種給兒子時,人們都認為他一定是瘋了。大家都說他著了魔,要把親生兒子害死。
琴納心想,科學不是碰運氣和莽撞行事的。為了保險起見,他曾先後觀察過許多例擠奶女工。然而,父子親情畢竟使他牽腸掛肚。結果,一天天過去了,兒子不僅沒有傳染上天花,就連種痘後出現的略有不適的感覺都沒有出現。他身上的瘟神被徹底驅除了。
成功了。兒子接種牛痘後感染的程度比擠奶女工說的還要輕,而且很快就過去了。
1789年是琴納最忙碌的一年。經過了事實的證明,琴納的「種牛痘」日益受到人們的歡迎和信服。很多人從遙遠的鄉間趕來,請妙手回春的琴納大夫接種「牛痘」。這時有人勸他說,「保守種痘法的秘密,可以賺大錢。」琴納卻淡然一笑,未加理睬。這一年,琴納經過反復試驗,認為萬無一失,這才公開了他的「種牛痘」防治天花的方法,並且寫成了《牛痘成因及作用》一書出版。從此,預防天花的琴納種痘法,像春風一樣,吹遍了歐洲和世界。
一天,一位神父模樣的人化裝後來見他,請琴納為他接種牛痘。琴納心裡覺得好笑。當琴納推廣牛痘法時,封建教會宣揚說,以牲畜的疾病來感染人,是「褻瀆上帝」的行為,甚至胡說「人種了牛痘會頭上長出牛角來,全身就會長滿牛毛,面孔變成牛的模樣」。琴納頂住了這股邪風,他堅信科學事實終究會戰勝愚昧的造謠。如今這位教士也不怕「頭上長牛角」了。
現代的免疫醫學在預防疾病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其中接種牛痘是最早的免疫治療法。接種牛痘之所以能夠預防天花的道理,直到20世紀,醫學才揭開了其中的奧秘。今天,人們用接種各種疫苗,包括卡介苗、乙肝疫苗、狂犬病疫苗等預防疾病的方法已經普及了。
20世紀80年代,聯合國衛生組織宣布天花已經在地球上滅絕,許多年來人類的夢想變成了現實。為了防止天花病死灰復燃,該組織還明令獎賞發現天花的人。人類能夠徹底送走天花這個瘟神,主要應該歸功於愛德華·琴納。
知識點
免疫學
所謂「免疫」原由拉丁字「immunise」而來,其原意為「免除稅收」, 也包含著「免於疫患」之意。免疫學是研究生物體對抗原物質免疫應答性及其方法的生物-醫學科學。免疫應答是機體對抗原刺激的反應,也是對抗原物質進行識別和排除的一種生物學過程。免疫學是一門既古老而又新興的科學。免疫學的發展是人們在實踐中不斷探索、不斷總結和不斷創新的結果。一般認為免疫學的發展經歷了四個時期,即:經驗免疫學時期、經典免疫學時期、近代免疫學時期和現代免疫學時期。
㈢ 牛痘發明於什麼時候
18世紀的歐洲是天花十分盛行的年代。當時的英國鄉間流行一個民間傳說:一個人只要曾經染上牛痘,便不會再染上天花。擠牛奶的女工多數都曾感染牛痘,亦的確很少患上天花。詹納意會到倘若傳說屬實,牛痘是跟天花有關,那麼以牛痘接種代替天花接種將更為理想。1796年5月14日,詹納進行實驗。他以接種天花的方法,替一名八歲男孩詹姆士·菲利浦接種牛痘。男孩染上牛痘後,六星期內康復。之後詹納再替男孩接種天花,結果男孩完全沒有受感染,證明了牛痘能令人對天花產生免疫。
詹納稱他的方法為「預防接種」(Vaccination),Vacca 是拉丁文中「牛」的意思。之後他在1798年出版關於預防接種辦法的書:《關於牛痘預防接種的原因與後果》(《An Inquiry into the Causes and Effects of the Variolae Vaccinae, a Disease Known by the Name of Cow Pox》),並首次在書中使用了病毒(virus)一字。詹納認識到預防接種可能達到的最終結果。他希望有朝一日可以令天花在地球上絕跡。他的夢想最後在全球的努力合作下取得成功,1970年代天花病終於在地球消失。
㈣ 給小朋友種牛痘是為了預防什麼病
天花 種牛痘是為了預防天花病,危及生命的烈性傳染病,建議及時的給孩子預防接種,利於孩子的健康,建議及時的根據孩子的年齡以及具體情況及時接種,
㈤ 種「牛痘」是什麼意思
跟牛有關系。種牛痘是英國鄉村醫生琴納發明的一種預防天花病毒的方法,人體接種牛痘苗後便獲得對天花的免疫力。
牛痘是發生在牛身上的一種傳染病,是由牛的天花病毒引起的急性感染。人若感染該病毒,只會產生輕微不適,並產生抗牛痘病毒的抵抗力。
由於牛痘病毒與引起人類天花病的天花病毒具有相同抗原性質,人接種牛痘苗後,也可以同時獲得抗天花病毒的免疫力。18世紀後,牛痘用作免疫接種以預防高傳染性的天花,也是免疫接種的首度成功案例。
(5)孩子為什麼要種牛痘擴展閱讀
18世紀,天花是一種殺傷性很強的疾病。十個人中就有一個人死於這種病。大多數得這種病的人是小孩或較大的孩子。醫治或處理這種病的主要方法是從得這種病的人中,挑選出不是很嚴重的病人,從他們身上的天花色點中取出一些物質,然後注入健康的人。但這樣,常常得到失敗的結果。
英國醫師愛德華.詹納發現擠牛奶的婦女感染牛痘後不再感染天花,1796年試用牛痘預防天花,獲得成功。以後牛痘接種在世界范圍內推廣,對消滅天花起了巨大作用。1980年10月世界衛生組織宣布全世界已消滅天花,種痘也就取消。
㈥ 天花已經被消滅了,為什麼現在的孩子還要種牛痘呢
消滅不代表消失,種牛痘也只是為了安全而已,而且小孩子的抵抗里本來就比較弱,容易被傳染
㈦ 牛痘,為什麼孩子不用再種牛痘了
你好!牛痘是為了預防天花病。該病是由天花病毒引起的,是具有高度傳染性的疾病。天花病是是唯一的傳染源,病毒主要通過呼吸道進入體內,沿血液循環擴散至粘膜及皮膚,引起的典型的皮疹,在面部及四肢較顯著,最初為斑疹,迅速成為丘疹,再轉為小泡疹,最後轉為膿泡疹及淺表性潰瘍。同時體溫升高、全身中毒症狀嚴重,死亡率...極高。數個世紀以來,天花被認為是一種危及生命的烈性傳染病,患兒即使未死亡,皮膚也會遺留較深的疤痕,俗稱麻子。但病癒後可獲得持久免疫力,不再得此病。
㈧ 種牛痘是什麼
其實,種牛痘,就是把牛痘疫苗接種在人體上,使人體對天花產生自動免疫作用。中國種痘從宋真宗時就已經開始,但整個封建社會一直沒有戰勝天花。那時候接種所用痘苗,取自其他患痘人的身上,所以有著極大的傳染他種疾病的危險。1796年英國醫生試用牛痘預防天花,獲得成功,才有了比較安全的種牛痘。在我們膠東本地,查歷史可得知清末開始接種牛痘,但當時接種者非常少。我們縣內在1938年有3130人次接種牛痘,1952年開始大規模接種,並建立三級預防網,使每一個孩子都避免漏種,所以我才不可避免地挨了那麼幾次。
那麼為什麼要種好幾次呢,當時我也疑問,種就種唄,幹嘛反復折騰俺呢?後來才知道,種牛痘一般接種於左上臂,初種和復種均為一顆,如果種的不成功,還要重新再種。看山東省衛生廳當時的接觸紀錄,種痘一般是要種4次的。怎樣才算成功呢?這個我們都有體會,接種後兩天天接種處便會出現紅丘疹,5天左右丘疹形成皰疹,8日左右轉為膿皰,我們都說化膿了,十幾天後慢慢長好,近20天才能痂蓋脫落,但必定會留上疤痕。出現這種反映,那便是接種成功了。如果接種後,只要接種外有劃痕的外傷反應,說明種痘失敗,還得重新接種。印象里,我就經過這樣的重新接種,所有才會對種痘種花的心生畏懼。
到了下一輩,已經不種牛痘了,像1988年出生的,那時候的孩子防疫更加嚴格,接種和預防已經形成制度,但種痘是已經沒有了,因為1980年世界衛生組織天花已經徹底消滅,世界范圍內的種痘也就結束了。現在沒聽說再有種痘的了,農村裡也很少見到麻子了,也沒聽說誰誰得了天花,阿彌陀佛,現在的孩子有福了。
㈨ 兒童接種牛痘預防天花是控制傳染源
A、患病毒性肝炎的人屬於傳染源,而不是易感人群,A錯誤;
B、兒童接種牛痘預防天花是保護易感人群,而不是控制傳染源,B錯誤;
C、人體的第三道防線由免疫器官和免疫細胞(主要是淋巴細胞)組成,當病原體進入人體後,會刺激淋巴細胞產生一種抵抗該病原體的特殊蛋白質,叫做抗體,抗體能夠幫助人體清除或滅殺進入人體的病原體;當疾病痊癒後,抗體仍存留在人體內.人體的第三道防線屬於特異性免疫,C正確.
D、甲狀腺的分泌物直接進入腺體內的毛細血管里,是內分泌腺,不是人體重要的免疫器官,D錯誤.
故選:C
㈩ 現在出生的小孩子不用種牛痘了嗎為什麼我1990年出生的要種,但是我看他們20多歲的卻沒接過種啊
因為現在天花被幹掉了 世界上幾乎絕了 唯一的一棵在實驗室 20多歲沒種 是他們老爸老媽對他們的健康意識不強 我出生24小時之類 居然連乙肝疫苗都被干進去 好在可以終身免疫 順便說一下 我26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