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男生女生 » 老師給孩子說為什麼要好好讀書

老師給孩子說為什麼要好好讀書

發布時間: 2022-09-01 08:21:22

❶ 請告訴孩子:我為什麼要努力讀書

培養孩子學習的自覺性,是讓孩子走向學習的必由之路,能為終身學習打好良好的基礎。怎樣培養孩子學習的自覺性,看看這篇文章,或許會給您啟發。

1. 孩子對學習沒有興趣是孩子學習不好的主要原因。學習興趣是學習活動的動力源,尤其對小學生更為重要。他們年齡小、力差,學習中帶有很大的盲目性,易受外界干擾。只有當孩子有了強烈的學習興趣後,才會主動地學習,持久地學習,學習成績才會提高。

調查顯示,對學習有濃厚興趣、自覺性強的學生,大都能鑽心聽講,注意力集中,肯動腦筋,愛提問題,按時完成作業。而那些缺乏學習興趣的學生,學習上往往很被動,學習不專心,敷衍了事,遇到困難易產生消極畏難情緒,把學習看成一種負擔。

2. 剛入學的孩子只對學習的過程和外部活動感興趣,隨著學習的深入和正確教育的引導,孩子開始對學習的內容和結果發生興趣。約從三年級起,孩子更喜歡比較新穎的、需要開動腦筋思考的作業。孩子的學習興趣最初是沒有學科差異的,在教育的影響下,才逐漸對不同的學科產生不同的興趣。我們常聽孩子說,我喜歡哪科,這主要取決於孩子的這科成績好。學齡初期的孩子的學科興趣是不穩定的,孩子喜歡成績好的學科,心情愉快,成績不好就有痛苦情感。因此,小學階段的家長應注意設法提高孩子的學習成績,這是保持和提高學習興趣的重要方法之一。

3. 孩子為什麼厭倦學習

學齡前家長放縱孩子,沒有培養孩子的學習興趣。孩子上學後,家長一反常態,整天督促加壓。想想看,孩子還會有學習熱情嗎?「學習」從家長的嘴裡出來,在孩子心裡變成了巨大的包袱,學習成了一件痛苦的事情。於是,孩子開始厭學,認為學習就是給家長學的,敷衍了事。所以家長應該注意讓孩子放下思想包袱,給孩子一定的,為孩子創造一個心情舒暢的環境,恢復、保持和提高學習興趣。

4. 怎樣培養孩子的學習興趣

1、父母的榜樣作用。言傳不如身教。父母熱愛學習是對孩子的最大鼓勵。在學習氣氛濃厚的環境中長大的孩子,往往對學習有濃厚的興趣。

2、家長和孩子一同學習。初入學的孩子自我約束力差,家長可陪讀一段,多關心孩子的學習,了解孩子的作業情況,並及時幫助改正錯誤。

3、帶孩子去科技館或博物館。可以激發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慾,增強孩子的學習興趣。

4、可從孩子的某一特長出發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每個孩子都有優點,家長可以通過孩子的優點、特長和成功,趁機培養學習興趣和毅力,取得較好的效果。

5、鼓勵表揚。家長對孩子要多表揚鼓勵,少指責打罵,孩子都有自尊心。當孩子的點滴成績被大家認可時,他們倍感自豪。這種溫和的表揚方式很容易被孩子接受,孩子也不會因一次成績不好而失去學習興趣。

6、設法提高孩子成績。提高孩子成績是培養孩子學習興趣的最主要最有效的方法。家長應該設法提高孩子學習成績,哪怕是某一科的成績。

7、目標傾斜法。心理學家告訴我們,人們在努力工作或學習時,「痛苦」作業的前方應同時安排有快樂的報酬。也就是說,不管多麼痛苦的作業,只要前方有自己最期待的東西,就不會感覺特別痛苦。這就是「目標傾斜法」。家長可以為孩子設計兩種「目標傾斜法」,使孩子提高學習效率。

(1)、「先苦後樂」的「目標傾斜法」。先了解孩子想要看的電視節目,收看前的一段時間定為孩子的學習時間。這樣,孩子不僅樂意接受,而且比平時多學,效果也好。

(2)、 「先樂後苦」的「目標傾斜法」。孩子正在看喜歡的畫本或電視節目,如果打斷他,孩子會不高興甚至反感和反抗,即使學習也心不在焉或者賭氣翻書、胡亂作業,學習效果不會好。與其如此,家長不如把時間調整一下,等孩子把畫本或電視看完,再囑咐他們去學習。家長必須明白,時間是為提高效率而定,必要時可做調整 。
以下這個方法簡單實用,效果也不錯:
1、降低要求,使他有點奔頭;
2、完成作業前先定時間、定口頭協議(最好讓他自己定,鬧鍾就放在他面前)如果不能在規定的時間里完成學習任務,可以按口頭協議加以責罰;如果能在規定的時間里完成學習任務,就按協議給予一定的獎賞,比如看電視、打游戲、陪他下棋等等。
3、千萬別守著他做作業。
但切記兩點:
1、持之以恆。不等養成好的習慣不放手;
2、說到做到。寧可自己一邊去流淚。
下面這組文章是很多家長的親身經歷:
提高學習的自覺性,首先要提高學習的能力
我的兒子剛上小學時,每天回到家裡不急著做作業,而是先吃東西,玩一會兒玩具,再看一會兒電視,磨磨蹭蹭到很晚才做業。因此他經常晚上9點多了還在寫作業。孩子的老師也告訴我們,孩子上課注意力不集中,跟不上,對學習感到吃力。
為了提高孩子的學習能力,增強孩子學習的信心,我和愛人把孩子不會、不熟練的拼音、10以內的各種可能出現的加減法習題,抄在一張紙上,耐心地講給他聽,一次次的重復,一次次地檢查糾正。隨著時間的推移,兒子在一次又一次的練習、拼讀和計算中,學習能力一點一點積累起來。學習能力提高了,兒子變得活躍了,能做到主動完成作業,願意和家人交流班級里發生的事了。孩子的進步得到了老師和同學的肯定,他從學習中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悅。現在,即將升入三年級的兒子很少再讓我們天天督促他學習了,只要有作業,他基本上都能自覺地完成。
尊重孩子的決定,相信孩子的能力
我們非常關注孩子學習習慣的養成。孩子每天放學回到家,我們首先要求孩子必須先完成作業,然後再去玩。剛開始,我們就坐在孩子身邊,後來孩子希望我們出去,他想自己完成作業。我們尊重孩子的意見,希望他能在一個安靜的空間思考和學習,慢慢養成自覺學習的習慣。為了保證他在學習時不受到打擾,我們和孩子的外公外婆商量好,在孩子學習時盡量不去問他餓不餓、吃不吃水果、哪裡有困難、要不要幫助之類的話。
的空間使得孩子有了行使「權力」的。孩子喜歡這樣,他學習的積極性也提高了,平時一個小時才能完成的作業,現在只要半個小時就能完成了;以前歪歪斜斜的字,現在也寫得工整多了。為了鼓勵孩子,在雙休日,我們會安排半天或一天時間讓孩子徹底放鬆,開開心心地玩一玩,鬆弛一下平時的緊張情緒,增進親子感情。孩子體驗到寬松和的可貴,學習更自覺了。為了不失信於孩子,他自己節省出來的時間,我們讓孩子支配,不給他額外增加學習任務。現在,孩子已經上四年級了,他能踏踏實實地學,痛痛快快地玩,基本做到了學習和玩兩不誤。

抓住契機,教育才會產生效果
我的女兒調皮、貪玩,做事粗心。剛上小學時,不願意做作業,上課不注意聽講,愛搞小動作。第一次期中競賽,她的語文數學成績全班最差。我們非常焦慮,不停地教育她:「聽課不要隨隨便便,作業不要毛毛糙糙……」這些話不知說了多少回,但她學習自覺性總提不高,說多了她還不開心。一天,孩子回家告訴我們,同學說她是班級的尾巴。我們知道孩子的自尊心也很強,就用激將法對她說:「你願意做一個」『班尾』嗎?」孩子當然不願意聽別人叫她「班尾」了。我們鼓勵她:「你是個聰明孩子,只要上課注意聽講,回家認真完成作業,學習成績會趕上去的。」為了幫助孩子,我們和她一起錯題,查找原因,列題型提醒她學習時應該重點注意哪些問題。真應了那句話:「不奮不發。」孩子也和大人一樣,只有在遭受挫折後才會明白一定的道理。女兒上課漸漸變得安靜起來,開始踴躍舉手發言,做完作業能主動檢查,練習和測試的成績漸漸提高了。現在,孩子已經上四年級了,成績有了大幅提高,不再是以前不愛學習的那個孩子。
從興趣入手,逐漸培養學習的自覺性
我家孩子學習缺乏主動性,喜歡依賴我們,似乎這樣才學得踏實。我覺得這樣下去是不行的,特別是孩子進入三四年級以後,學習任務加大,功課難度加深,如果事事要家長扶助,我們累,孩子也累,而且不利於養成孩子主動自覺的學習習慣。為了早點放手讓他學會自己走路,在做題時,孩子又來問我,一般簡單的題,我就啟發引導他自己動腦思考;對確實有難度的習題,就適當點撥,啟發孩子的思維。我們還根據孩子喜歡聽故事的習慣,給他了一套四大名著的連環畫,讓他藉助畫面閱讀。因為圖書畫面生動形象,趣味性強,內容又較簡單,所以孩子有興趣閱讀下去。一套書看完了,我們又去找來了冰心、孫幼軍等名人名家的作品供他閱讀。孩子越看越想看,閱讀興趣越來越濃厚。現在,孩子仍然喜歡閱讀帶圖畫的書,但他看得更多的還是那些經典兒童文學作品。孩子從中學到了很多做人做事的道理。看來只要教育引導方法合理,孩子自覺學習的習慣還是不難養成的。

樹要修剪,玉要雕逐
我和先生工作都很忙,孩子平時學習大多都得靠她自己努力。孩子畢竟還小,沒有很強的能力,所以孩子的學習成績較差,更沒有自覺學習的精神。去年,孩子轉入一所新學校。我發現新班級的孩子預習、復習、閱讀能力都很強,學習很自覺。開家長會時,其他家長的發言給我觸動很大,「樹要修剪,玉要雕琢」,我明白了,必須幫助孩子養成自覺學習、合理利用時間的習慣,不能再拖拉了。我們規定,孩子課內學習的任務要在課堂上完成,不能把課堂作業拿回家做,如果課堂作業做不完,我們就陪她做完作業再回家;回家要復習已學過的知識,預習即將學習的內容,我們每隔一天檢查她的聽課筆記和習題本。我們還和孩子一起,對課堂作業以及考卷中出現的問題進行,查找原因,提出改進的意見和方法。為了使孩子充滿信心和勇氣,我們不失時機地以物質獎勵和精神鼓勵相結合的辦法激勵她。在我們耐心教育下,孩子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不斷增強,學習成績越來越有起色了。

❷ 告訴孩子:為什麼要好好讀書

讀書當然是有好處的了,我給你講講
1.可以使我們增長見識,不出門,便可知天下事.
2.可提高我們的閱讀能力和寫作水平.
3.可以使我們變的有修養.
4.可以使我們找到好工作.
5.可以使我們在競爭激烈的社會立於不敗之地.

❸ 我們為什麼要讓孩子好好讀書

可以說是一種精神寄託吧!但是並沒有要求孩子必須達到期望。

有時候是因為自己學習不好,沒考上大學,甚至高中都沒讀過,他們想把自己的這份遺憾通過自己的孩子彌補回來。

但其實,我覺得,更多的原因是中國父母大多愛子心切,想讓孩子過上更好的生活,因為自己沒有好好學習,想讓孩子通過學習,去改變自己的命運,去擺脫父母這一代甚至幾代人的命運。

因為學習是走向成功的捷徑啊!沒有好好學習,大概他們並沒有後悔,但是生活的艱辛,讓大多數中國父母明白了,想要改變生活,改變命運,只有通過好好學習!

純屬個人觀點,可能有部分家長不是這么想的,但是大多數家長和這想的應該差不了太多。

❹ 當孩子問「為什麼要讀書」的時候究竟該如何回答

雖然每個孩子都需要去讀書,但是並不是每個人都能夠理解讀書的原因究竟是什麼?那麼,當孩子問起為什麼要讀書的時候,究竟該如何去回答他們呢?

三、讀書可以讓自己更好的適應時代的發展。

當然,在現實生活中,人們讀書的最直接的目的是為了在以後能夠更好地適應這個快速發展的時代,正如很多家長不斷的在給孩子們報各種輔導班一樣,讀書可以讓我們考上一所好的大學,有更多的機會去找一份好工作,為自己追求更美好的生活打下基礎,這也是大部分人讀書的最終目的。

❺ 孩子為什麼要讀書最好的回答

1.

眼睛到不了的地方,文字可以。

很多東西,眼睛看不到,讀書可以;腳步不能丈量,讀書可以;身體無法抵達,讀書也可以。

2.

讀書是為了將來和你的愛人不止討論柴米油鹽醬醋茶,還可以談論琴棋書畫詩酒花。

在閱讀上度過光陰,即使物質貧瘠,精神上卻無比富饒。

3.

你的氣質里,藏著你讀過的書。

你讀過的書,經歷過的事,等時間長了,那些細枝末節的,你都忘了,剩下來的,就成了你的素質。

4.

人,為什麼要讀書?舉個例子,當看到天邊飛鳥,你會說: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而不是:卧槽,好多鳥。

當你失戀時你低吟淺唱道: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而不是千萬遍地悲喊:藍瘦,香菇。

讀書會讓你成為一個有溫度、有情趣、會思考的人。

5.

讀書、學習,去更遠的地方的意義大概就是,遠離那些自己不想見的人,也不用做那些不想做的事,希望我們都可以不被改變。

喜歡讀書,就等於把生活中寂寞的時刻,換成一種享受。

6.

李健說:所謂讀書的意義,大概就是讓人眼界更開闊,對自我有更清醒的認識,而不至於狂妄。

7.

多學一點知識,少說一句求人的話。

讀書的根本目的是為了讓自己明白世界,看清自己,讓自己在無所依靠無所事事的時候,有一種嚴肅力量推動你往前走。

8.

讀書是最低成本的旅行。

你可以通過看書,走到天下的各個角落,結交不同的偉人名家。只要打開書,就隨時打開了一個嶄新的世界。

9.

有人問,女孩子上那麼久的學、讀那麼多的書,最終不還是要回一座平凡的城,打一份平凡的工,嫁作人婦,洗衣煮飯,相夫教子,何苦折騰?

我想,我們的堅持是為了,就算最終跌入繁瑣,洗盡鉛華,同樣的工作,卻有不一樣的心境,同樣的家庭,卻有不一樣的情調,同樣的後代,卻有不一樣的素養。

10.

讀書,你可以體驗1000種人生。而不讀書,你只能活一次!

我們沒有辦法無限延續生命的長度,但卻可以增加生命的寬度和厚度,讀書便是最好的方法。

11.

讀書可以治療孤獨

一個愛書的人,他必定不致於缺少一個忠實的朋友,一個良好的老師,一個可愛的伴侶,一個溫情的安慰者。

12.我讀過很多書,但後來大部分都被我忘記了,那閱讀的意義是什麼?

當我還是個孩子的時候,我吃過很多食物,現在已經記不起來吃過什麼了。但可以肯定的是,它們中的一部分已經長成我的骨頭和血肉,已成為身體的一部分。

13.

讀書,能解決80%以上的迷茫

讀書可以幫助我們思考,重塑自己的價值觀,讓我們更明白自己想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

迷茫的時候,讀書最能讓人清醒。

14.

讀書可以改變容顏、塑造優雅的氣質。

三毛說:讀書多了,容顏自然改變,許多時候,自己可能以為許多看過的書籍都成了過眼雲煙,不復記憶,其實他們仍是潛在的。在氣質里,在談吐上,在胸襟的無涯,當然也可能顯露在生活和文字里。

15.讀過的書,看過的風景,就是你的格局

不讀書,不知道路在何方;不行路,不明白書中涵義。

走過的路和讀過的書,本質上是一樣的,只有經歷了才會成為你的閱歷,最終形成你的格局。正是這些無形的事物,讓你能保持清澈的頭腦看待自己的人生和這個世界。

16.

知識,哪怕是知識的幻影,也會成為你的鎧甲,保護你不被愚昧反噬。

越喜歡讀書的人,越能提高自己,越有更多機會去選擇自己想要的生活。你在讀書上花的任何時間,都會在某個時刻給你回報。

17.

讀書讓自己的生命充滿更多可能

《中國詩詞大會》第三季的冠軍雷海為,是一個外賣小哥,他酷愛詩詞,閑暇時間都用來讀書。在《中國詩詞大會》的舞台上,他奪得冠軍。董卿說:你在讀書上花的任何時間,都會在某一個時刻給你回報。

雖然生活樸素,但我們內心豐富;即使深陷泥濘,也依然可以仰望星空。

18.書猶葯也,善讀之可以醫愚。

讀書越多,在科學和思辨中浸淫的時間越長,對世界和自身的理解便會越深刻。讀書在悄悄幫你認識這個世界,悄悄幫你抹去臉上的膚淺與無知。

19.你讀過的書,吃過的苦,都會鋪成你腳下的路,帶你去想去的地方。

讀書的意義在於可以把苦澀的文字變成有靈魂的血液融入生活的肌理,於是在平凡中生根開花。

20.龍應台說:孩子,我要求你讀書用功,不是因為我要你跟別人比成就,而是因為,我希望你將來擁有更多選擇的權利,選擇有意義、有時間的工作 ,而不是被迫謀生。

當你的工作在你心中有意義,你就有成就感;當你的工作給你時間,不剝奪你的生活,你就有尊嚴。

成就感和尊嚴,能給你快樂。

❻ 當孩子問「為什麼要好好學習」時,作為父母,你應該如何回答他

常言道,知識改變命運,他們是有一定原因的,學習是歸屬於自個的事兒,僅有堅持不懈讀書和學習培訓,你的人生才可以獲得提升,進而轉變了自身。從古到今,知識都充當關鍵人物角色,你能告知小孩,假如你不努力讀書,那麼就相當於失去逆轉的機遇,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這就是最佳的事例,小孩不願意吃讀書的苦,將來就需要吃生活的苦。知識可以令人解決悲劇的運勢,用心拼搏的學習是改變命運的唯一方式 。

孩子假如有什麼問題,我們要細心解釋,一時沒有有效的回答,也需要等候機會,尋找一個有效的突破口。

❼ 為什麼孩子要好好讀書的演講

親愛的孩子們,最近受疫情困擾,你們不能正常返校,只有呆在家裡上網課。或許你們埋怨過、抱怨過、無奈過,但最終你們都很聽話,每天都能認真聽課、按時完成作業,作為一位老師、一位班主任,我想和你們說說心裡話:孩子,你為什麼要好好讀書?

讀書,是每一個孩子的必經之路,是通向智慧的捷徑,是走向成功的階梯!該讀書的年齡一定要好好讀書,否則你將與很多寶貴的東西失之交臂、遺憾終生!

不好好讀書,將換來一生的卑微!

有的孩子上學時,不好好讀書,人家學習,他玩手機;人家做題,他玩游戲;人家日夜兼程迎高考,他花前月下談戀愛。幾年之後,結局大不一樣:人家忙工作,他忙著找工作;人家靠能力工資豐厚,他靠體力生活拮據;人家讓孩子接受好的教育,他無法給孩子好的教育,這種差距越拉越大,甚至會影響幾代人,這就是好好讀書與不好好讀書的差距。

讀書,能改變一個人的命運!

讀書和不讀書差別很大,也許小時候看不出來,年齡越大,就越明顯。讀書的人,視野開闊,高瞻遠矚,未雨綢繆;不讀書的人,思路狹窄,瞻前顧後,沒有遠見;讀書的人,格局大,拿得起放得下;不讀書的人,格局小,拿不起,放不下。再聰明的人,不讀書會漸漸遲鈍;再普通的人,若讀書會日益聰明;知識能改變命運,也能治癒愚昧!

只有好好讀書,才能有出路!

有遠見的父母再苦再累再難都供應孩子上學,讓他們學到知識、學到本領,再也不幹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農活。沒有眼光的父母讓孩子本該上學的年紀出去打工,幫他們掙錢養家,眼下孩子是能掙點錢、減輕點家庭負擔,可孩子卻丟掉了本該屬於他們的最可貴的東西!只有讀書,農村孩子才能跳出農門,有一個光明的未來;只有讀書,城市孩子才能站穩腳,有一個很好的出路!

只有好好讀書,才能有責任、敢擔當!

好好讀書的人都有志氣、有責任、敢擔當!通過讀書,能夠了解國家、了解世界、了解歷史;能夠知道人與人之間的差距,國與國之間的差距,古和今之間的差距;能夠集思廣益,揚長避短,讓自己逐漸強大起來。知書方能達理,見多才能識廣,讀書的人都能胸懷大義、不拘小節!

只有好好讀書,才能有一個自由的靈魂!

好好讀書的人,知識豐富,思想靈活,有作為,有主見;知道什麼是該做的,什麼是不該做的;知道什麼是利,什麼是弊。讀書的人通曉古今,放眼世界,信息豐富,人脈寬廣;讀書的人思想自由,行動自由,靈魂自由,能活出自我的氣度和風采!

只有好好讀書,才能讓自己活成一束光!

好好讀書的人,用知識武裝自己,用智慧打理生活,思想有深度,立場有高度,做事有分寸,無形中形成一束光,既能照亮別人,又能照亮自己,指引別人和自己走向美好!

只有好好讀書,才能活得有尊嚴!

好好讀書的人,必將學有所成,有一份體面的工作,自力更生,不依靠父母。成功後,你的生活是自由的,可以去想去的地方;可以做想做的事情;可以買想買的衣服;可以吃想吃的食物;你將會有尊嚴地活著,不用看任何人的臉色!

只有好好讀書,才能造福後代!

好好讀書,功成名就之後,最大的受益者不是別人,而是你自己以及你的子孫後代。你成功了,將會積累更多的財富,更加重視孩子的教育,從你往後的幾代人都會因此受益,你的家族也會因此興盛,這難道不是件有意義的事情嗎?

❽ 告訴孩子:為什麼要讀書

孩子,我要求你讀書用功,不是因為我要你跟別人比成績,而是因為,我希望你將來會擁有選擇的權利,選擇有意義、有時間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謀生。當你的工作在你心中有意義,你就有成就感。當你的工作給你時間,不剝奪你的生活,你就有尊嚴。成就感和尊嚴,給你快樂。——龍應台

1

現在的孩子津津樂道於幾個文化不高、但事業有成的名人,用於堵住家長苦口婆心的嘴。

然而事實是:這樣的人只是少數,大多數不愛學習的孩子,長大之後卻發現,自己用幾年瘋狂的青春,換來了一生的卑微與底層。

現在有些孩子談到讀書,談到吃苦,猶如談虎色變,避之唯恐不及。

一幫不學無術的女孩聚在一起,號稱所謂的姐妹,以為有了姐妹就有了全世界。

她們在一起聊好吃的、聊穿的、聊化妝品、想的是網上購物、刷微信、刷微博、追韓劇;

而一幫無所事事的男孩聚在一起,號稱所謂的哥們兒,以為有了哥們兒就有了天下。

他們在一起逃課、抽煙、打撲克、玩游戲、看玄幻甚至約架......以為這就是瘋狂,這就是該有的青春。

他們看不起那些不會化妝、不會打扮、一天到晚只知道讀書的好學生。還罵那些好學生是書獃子,罵他們傻,只知道讀書。

殊不知,兩三年後,好學生上一本,上211,上985,甚至上清華北大,而他們卻要考慮去三本,去高職高專甚至考慮要不要南下打工。

2

有一段父子之間經典的對話,告訴了我們努力讀書和不讀書的大不同。

兒子剛上學不久就問當農民的父親,人為什麼要讀書。父親說,一棵小樹長一年的話,只能用來做籬笆,或者當柴燒。

10年的樹可以做檁條。20年的樹用處就大了,可以做梁,可以做柱子,可以做傢具。

一個小孩子如果不上學,他7歲就可以放羊,長大了能放一大群羊,但他除了放羊,基本上幹不了別的。

如果小學畢業,在農村他可以用一些新技術種地,在城市可以到建築工地打工,做保安,也可以當個小商小販,小學的知識夠用了;

如果初中畢業,他就可以學習一些機械的操作了;如果高中畢業,他就可以學習很多機械的修理了;

如果大學畢業,他就可以設計高樓大廈,鐵路橋梁了;

如果他碩士博士畢業,他就可能發明創造出一些我們原來沒有的東西。

「知道了嗎?」兒子說知道了。

爸爸又問:放羊、種地、當保安,丟人不丟人?兒子說丟人。

爸爸說:兒子,不丟人。他們不偷不搶,幹活賺錢,養活自己的孩子和父母,一點也不丟人。

不是說不上學,或上學少就沒用。就像一年的小樹一樣,有用,但用處不如大樹多。

不讀書或者讀書少也有用,但對社會的貢獻少,他們賺的錢就少。

讀書多,花的錢也多,用的時間也多,但是貢獻大,自己賺的錢也多,地位就高。

那次談話給兒子留下了極深的印象,從此兒子在學習上不需要威逼更不需要利誘,就會做出最好的選擇。

3

馬雲在《不吃苦,你要青春幹嘛》這篇演講中這樣說到:「當你不去拼一份獎學金,不去過沒試過的生活,整天掛著QQ、刷著微博、逛著淘寶、玩著網游,干著我80歲都能做的事,你要青春幹嘛?」

恰同學少年的你們,在最能學習的時候你選擇戀愛,在最能吃苦的時候你選擇安逸,自恃年少,卻韶華傾負,卻不知道青春易逝,再無少年之時。

什麼叫吃苦?

當你抱怨自己已經很辛苦的時候,請看看在西部的那些窮孩子,他們飯吃不飽,衣穿不暖,凍著腳丫,啃著窩窩頭的情形;

請想一想幾十年如一日起早貪黑的老師們;請你對比一下那些透支著體力卻依舊食不果腹的打工者,還有你們的爸媽!

在有空調、有熱水喝的教室里學習能算吃苦?在有空調、能洗熱水澡的寢室里休息算是吃苦?在有爸媽當「太子伴讀」、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你能算吃苦?

著名作家龍應台在給兒子安德烈的一封信中這樣寫道:我要求你讀書用功,不是因為我要你跟別人比成就,而是因為,我希望你將來擁有更多選擇的權利,選擇有意義、有時間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謀生。

是啊,如果你優秀,你便擁有了大把的選擇機會,否則你只能被迫謀生。

讀書雖然不能帶給我們更多的財富,但它可以給我們帶來更多的機會!

4

可能有的同學會問,我現在努力,還來得及嗎?我的回答是:「我說來不及,你就不學了嗎?」

我們應該把重心從問「來不來得及」轉到用功學習上來。有時候你想的越多,越什麼事都幹不成。認准目標就靜下心來干,總會有結果。

所以接下來的時間,無論是高一、高二、還是高三的同學們,不要問什麼時間夠不夠,什麼基礎行不行。

這些都是次要的。最主要的是你要從現在開始吃苦,開始用功。

40歲的柳傳志不問來不來得及,最終他締造了聯想集團;高考三次落榜的俞敏洪不問來不來得及,最終考上北大並打造了「教育航母」--新東方;

經過兩次創業失敗的馬雲不問來不來得及,最終他書寫了電商傳奇,改變了世界。

孩子,如果老天善待你,給了你優越的生活,請不要收斂了自己的鬥志;如果老天對你百般設障,更請不要磨滅了對自己的信心和奮斗的勇氣。

當你想要放棄了,一定要想想那些睡得比你晚、起的比你早、跑的比你賣力、天賦還比你高德牛人,他們早已在晨光中跑向那個你永遠只能眺望的遠方。

所以,請不要在最能吃苦的時候選擇安逸,沒有誰的青春是在紅地毯上走過。

既然夢想成為那個別人無法企及的自我,就應該選擇一條屬於自己的道路,付出別人無法企及的努力!

5

所以,我們不能在該讀書的時候選擇放棄,要在該讀書的年紀珍惜和努力!

❾ 教育:孩子為什麼要好好讀書

「為什麼我要努力讀書?」當孩子這樣問你時,你怎麼回答?為了考上好大學?找份好工作?賺更多的錢?過更好的生活?看過下面這組漫畫,相信你會給Ta一個滿意的回答。

看完這組漫畫,有什麼想說的嗎?小編想到了龍應台曾寫給她兒子的一段話,放在這里與各位爸媽共勉:
「孩子,我要求你讀書用功,不是因為我要你跟別人比成績,而是因為,我希望你將來會擁有選擇的權利。選擇有意義、有時間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謀生。當你的工作在你心中有意義,你就有成就感。當你的工作給你時間,不剝奪你的生活,你就有尊嚴。成就感和尊嚴,帶給你快樂。」

熱點內容
蒹葭時間為什麼在深秋 發布:2025-05-24 00:41:31 瀏覽:142
為什麼女人的下體是黑的 發布:2025-05-24 00:31:38 瀏覽:450
為什麼哈羅摩托軟體下載不了 發布:2025-05-24 00:07:40 瀏覽:533
為什麼我的手機地圖一直說信號弱 發布:2025-05-24 00:05:19 瀏覽:90
為什麼人的尿液顏色發綠 發布:2025-05-24 00:04:33 瀏覽:781
為什麼蘆薈膠有些味道不一樣 發布:2025-05-24 00:00:08 瀏覽:766
為什麼微信只可以收錢不能轉錢 發布:2025-05-23 23:38:05 瀏覽:30
男人為什麼愛白酒 發布:2025-05-23 23:30:19 瀏覽:247
u盤拷的軟體電腦為什麼點不開 發布:2025-05-23 23:00:53 瀏覽:715
注冊蘋果電腦ID為什麼卡住了 發布:2025-05-23 22:56:31 瀏覽: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