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在水裡生孩子
1. 為什麼水中生孩子好
水中分娩的歷史並不短
據現有資料記載,其實早在1803年法國就出生了第一個水中嬰兒。當時是因為准媽媽感到精疲力竭而走進熱水浴盆中,想放鬆一下,結果寶貝很快就降生在水裡。60年代,前蘇聯專家開始水中分娩的試驗,早期的「水中分娩」多半都是在海水中誕生的,據不完全統計,迄今全世界已經有數百人在海水中順利地生下了嬰兒。而到80年代後期,美國首家水中分娩中心成立,自此之後,估計美國有6000名嬰兒在水中出生。有條件進行水中分娩的醫院也從1995年的10家發展到最近的150家。
水中生寶寶的優勢和風險並存
產婦喜歡並選擇「水中分娩」是有原因的,因為泡在溫水裡人的身心一般會比較鎮靜放鬆,由於陣痛,體內產生的引起血壓升高、產程延長的應激激素分泌就會減少。水的浮力讓人肌肉鬆弛,可以把更多的能量用於子宮收縮,這些都可加速產程,縮短生寶寶的時間。在水中活動也比在產床上自如,採取一些不同的姿勢幫助骨盆鬆弛,盆底肌肉放鬆,促進宮頸擴張,讓胎兒更容易通過產道。對於新生兒來說,水中的狀態與在母體內泡在羊水裡的感覺很類似,可以形成感覺的過渡。另外水中分娩的時間較短,能減少對母親的傷害和嬰兒缺氧的危險。
當然,這種生產方式也存在著風險。首先,新生兒肚臍以上的身體一露出母體,胸腔的呼吸機構就開始工作,如果這個時候嬰兒還在水中,可能將會帶來嚴重後果,紐西蘭的婦產科專家就發現有新生兒在水中分娩時幾乎被溺斃,出現中重度的呼吸問題,雖然經過搶救,沒有造成永久性傷害,但仍然要引起重視。因此有研究指出,嬰兒出生後在水中的停留時間不能超過一分鍾。另外,從產婦身體里流出的血液和分泌物可能導致細菌感染。
不是每個產婦都適合「水中分娩」
水中分娩的好處讓越來越多產婦想在水裡生寶寶,但是並不是所有的產婦都能享受到這樣的經驗。按照我國產婦的一般情況,孩子最好在3000克左右,而且待產產婦身體
各方面情況正常,屬於順產的才有資格。如果事先檢查發現胎兒不健康或胎位不正就不能在水中分娩。另外,在生產過程中,如果出現感染、胎兒心跳不正常等現象,產婦需要馬上離開產盆,上產床去處理。
專家看法不盡相同
波蘭婦產科專家是孕婦在水中分娩的支持派,自1997年6月1日開始到目前,波蘭已有500多名嬰兒在水中出生。他們認為水中分娩的好處一是速度較快,可以減少對母親的傷害和減輕嬰兒缺氧的危險;另外母親可以在水中休息、翻身,這些要比在產床上容易一些。熱水還可以減少分娩時的痛苦。
專家認可的方法是產婦躺在浴缸中,水溫保持在36至37攝氏度,和人體一致,而環境溫度最好為26攝氏度。水必須是經過消毒的,預防感染,保證安全。整個分娩過程中需要換幾次水,嬰兒出生後,在水中呆的時間不能超過一分鍾。專家認為,這樣在水中出生的嬰兒身體都很健康。
不過,在水中分娩比較盛行的美國,盡管有此項目的醫院數量有不斷增加的趨勢,但更多的專家採取的是「邊走邊看」的態度,既不反對,也不贊成。業內很有名的美國婦產科學院就沒有水中分娩的產房,助產士學院也不發表意見,專家們仍在等待最後的研究報告。
不能簡單理解「水中分娩」的含義
「水中分娩」其實並不是真的把孩子生在水中,能夠完成水中生育的只是准媽媽中的一部分。
確切地說,「水中分娩「是為了減輕產婦的陣痛,尤其是時間較長的第一產程陣痛的一種方法而已。和目前可供產婦選擇的局部麻醉、蹲坐跪等各種分娩姿勢有相同的效果。通常的情況是為了減輕產婦長達10個多小時的第一產程陣痛,助產士按照產婦的意願把比家用浴缸稍大的「分娩池」消毒後,讓產婦泡在水中,一旦到臨產前的那一刻,多半產婦仍然是把寶寶生在「岸」上,而不是水裡。婦產科專家反復強調,「水中分娩」只是減輕產婦分娩陣痛的方式之一,產婦和醫院都無需跟風,刻意追求「水中分娩」。
2. 為什麼可以在水裡生孩子
水中分娩(water birth, birth in water),顧名思義,就是在水裡生孩子。
其定義是:新生兒娩出時完全浸沒在水中。在此過程中新生兒的頭部必須是完全浸沒在水中直到身體全部在水下娩出,隨後立即將新生兒抱出水面。
水中分娩只是順產的一種方式,給產婦多了一種自然分娩方式的選擇。分娩,是人類繁衍過程中的一個必經過程,生育方式多元化,讓人類分娩回歸自然,以減少醫療干預,已是一種共識。
客觀上水中分娩也起到了降低剖宮產率的結果。
1、水中分娩的人群最佳年齡在20-30歲,年齡太小心理准備不足,超過35歲可視為「高齡產婦」,由於生理原因,以做剖宮產為妥。
2、身患疾病或有流產史的產婦,以採取更穩妥的生產方式為好。因為疾病往往會引發綜合征,造成不必要的損害。
3、胎兒巨大(超過7斤)的孕婦不適合水中分娩。
3. 什麼是水療分娩
水療分娩就是在水裡生孩子。其定義是:新生兒娩出時完全浸沒在水中。在此過程中新生兒的頭部必須是完全浸沒在水中直到身體全部在水下娩出,隨後立即將新生兒抱出水面。水中分娩只是順產的一種方式,給產婦多了一種自然分娩方式的選擇。客觀上水中分娩也起到了降低剖宮產率的結果。
水中分娩方式不僅分娩時出血量少,會陰也很少有破損;胎心也不會出現異常變化。由於分娩時間相對較短。所以對於孕媽媽的痛苦也會有所減少和幫助
其原理是產婦在充滿溫水的分娩池中自然分娩,由於分娩池中的水溫、生物指標等與母親子宮內的羊水環境類似,使胎兒在離開母體後很適應,產婦也在水的浮力下減少了生產痛苦。新生兒在母體羊水中是通過胎盤、臍帶提供呼吸養料的,水中分娩產出的一刻,分娩池中環境與羊水環境相似,新生兒肺葉仍然沒有打開,所以完全不會嗆水。
只有符合順產條件的產婦才有可能進行水中分娩。而是否能進行水中分娩,則只有到進入產程後醫生或助產士才能作出最後的判斷。
水中分娩的好處讓越來越多產婦想在水裡生寶寶,但是並不是所有的產婦都能享受到這樣的經驗。按照我國產婦的一般情況,孩子最好在3000克-3500克左右,而且待產產婦身體各方面情況正常,屬於順產的才有資格。如果事先檢查發現胎兒不健康或胎位不正就不能在水中分娩。另外,在生產過程中,如果出現胎兒心跳不正常等現象,產婦需要馬上離開產盆,上產床去處理。
4. 在水裡生孩子不疼嗎,為啥在水裡生
水中分娩不能減輕痛苦,但是在水中產婦可以更輕松,水是有浮力的有肌肉鬆弛的作用,可以讓產婦集中更多的能量用於子宮收縮。
萬事皆有好壞,水中可以讓產婦更輕松,但會給嬰兒造成一定的風險,前段時間在國外有個嬰兒就是因為這個原因差點溺死。
5. 水裡生孩子的好處
而水中分娩有什麼好處也是很多家長很關心的。
水中分娩主要在以下五大好處:
一、減痛
很多媽媽就是沖著這個好處來的。我們平時如果關節不適,不建議做很多運動,但是卻建議游泳,而不適的疼痛還可以用水療的方法來進行,所以水可以減痛是有依據的。
主要原理是通過水的溫度,來讓產婦痛覺神經沒那麼敏感,減少我們疼痛的感覺。
主要的原因在水裡面產婦的精神能夠得到很好的放鬆。
每個人的胎兒期都是泡在水中的,在水中我們會得到放鬆,神經會比較鬆弛,肌肉也沒那麼緊張,各種應激反應也會減少。
二、縮短產程
相信經過順產的媽媽都有這樣的感覺,痛得死去活來,卻發現手錶分針還沒走過一圈,這時候真是度分如年。
水中分娩可以減少這種疼痛,能讓產婦,在生產時沒那麼焦慮和緊張,所以能夠比較配合醫生的指導,起到減短產程的作用。
三、減少會陰側切率和撕裂傷的發生率
在我的後台很多媽媽都說:順產那是真的痛,沒生前宮縮痛,生的時候痛得會陰撕裂或者是側切都不太有感覺了,而生完後又感覺會陰傷口處痛。總之就是各種痛。
水中分娩時,當胎兒娩出的那一剎那,水的壓力就減少了胎兒對會陰的壓迫,而且因為用直立位,產婦會採取自動保護性的動作,全身也更加的放鬆,減少會陰側切。
四、減少各種葯物的使用
無痛,麻醉都不需要使用,減少各種葯物的副作用。
我因為頭盆不稱,宮口開得太慢,堅持了兩天還是推進手術室進行剖腹產手術,手術的痛我已經不記得了,記憶最深的是自己在不停的抖。
當時對麻醉葯比較敏感,一打上麻醉後是不痛了,但是全身控制不了的瑟瑟發抖,醫生說你不要動了,再動這傷口就不好縫合了,我說:我也不想抖,控制不了啊........
五、寶寶更聰明
我們的胎兒是泡著羊水中長大的,而如果在水中生的話,孩子一出來發現這世界和我的世界好像沒多大區別嘛,大大減輕孩子出生時的焦慮和創傷,可以增加孩子的安全感。
而水中分娩的孩子出生時比較順利,不要藉助其他的輔助生產工具比如說產鉗等,這樣的方式更自然。
6. 國外為什麼在水裡生孩子
因為缺少產道潤滑,胎兒在分娩過程中會產生阻力,容易引起會陰撕裂,但是在水中就會緩解很多。而且在水中,媽媽會覺得很放鬆,感到鎮靜,不緊張,有利於腿部肌肉放鬆,宮頸擴張,水的浮力也有助余身體發揮,休息,放鬆。媽媽這樣分娩出血能少一點,會陰也會減少損害。用力比較自然,分娩時間短,產後恢復也會快一點,但是費用會比較高。
7. 女性生孩子為什麼有的在水裡生
並不是在水裡生的,國外大部分實在模擬的營養液里生的造價很高!意在減輕母親的痛苦和降低嬰兒出生時的危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