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男生女生 » 無腦父母為什麼要加害自己的孩子

無腦父母為什麼要加害自己的孩子

發布時間: 2022-09-03 10:46:11

① 為什麼有些父母總是用惡毒的語言攻擊兒女

父母出於對控制別人的迷戀,或因內心脆弱而恐懼失序的狀態,將不安感訴諸外在的人或事,以操控他們獲得自己對生活的掌控感。

他們往往強調愛和付出,通過語言打擊的方式抹殺對方的自信(「你要是聽我的,不至於這樣。」「說你不行,你還不信。看吧。」),讓對方產生「他/她比我更了解自己」或「他/她的確是為了我好」的錯覺,很難察覺自己正在遭受傷害。

在這樣的家庭關系中,孩子往往感受不到自己的價值(因為只有優秀,才值得被表揚、被愛,而反之則不值一提),感受不到被包容、理解和接納。他所能感受到的,只是源於不被賞識的焦慮和壓力(他的自我價值,已經被迫與成績、升學、工作、工資、戶口、結婚、生子劃了等號),以及,成為滿足他們幻想和期待的一個無靈魂的容器。

他們的尊嚴、價值、自我認同,很可能在看似輕巧的只言片語中被徹底瓦解。這就是語言的殺傷力,它和「臉皮薄」、「玻璃心」無關,因為再厚的牛皮,也敵不過一把銳利的刀。

這個世界上,有很多父母他們未必不是盡職盡責的父母,未必不愛孩子,不期待孩子更好、更健康、更快樂,卻在無形之中給子女的心靈施加了最為殘忍的戕害,反過來還要求對方報恩。父母在等孩子道謝,孩子卻在等父母道歉。

(1)無腦父母為什麼要加害自己的孩子擴展閱讀:

以愛的名義向孩子提出他們達不到、或不情願達到的要求,站在「為你好」的道德制高點上,讓孩子無力反抗,反而將責任歸咎於自己。在心理學上,父母的這種行為被稱之為「高壓型控制」,是情感暴力的一種。

在西方文化中,愛往往被當做是減輕焦慮的手段來追逐,但當它是在泯滅個性的競爭架構下進行時,這樣的追逐反而會增加鼓勵乾和敵意,也因此會使人更加焦慮。

法國心理學家瑪麗-弗朗斯·伊里戈揚在《冷暴力》一書中這樣定義「尊重」:「尊重的意思是,重視他人身為人的價值,並知道我們可能帶給別人的痛苦。」父母和子女之間也一樣,不要等過錯已經釀成,還在期待被感謝的那一刻。

② 為何有的父母喜歡貶低自己的孩子

有些父母為什麼喜歡貶低子女,我覺得可能有以下幾種情況:

1,貶低孩子的父母可能以為打擊會讓孩子更加意識到自己的不足,「知恥而後勇」,孩子可以變得更好。但是很可惜,這是父母的錯覺,貶低只能讓孩子更加自卑。

2,這是父母的投射,父母覺得自己不好,就容易從孩子身上看到那些不好,而自己又沒法接受,就只能通過貶低孩子,以此表示「我不能接受自己」。

在育兒方面,很多父母都會感到自己在與孩子相處過程中感到能力不夠,所犯的很多錯誤都來自於自身的失敗感,對孩子的貶低行為,就反映出其內心的自卑感;他們內心深處覺得自己難以勝任建立良好的親子關系這一家庭課題;他們往往害怕孩子會發展出不良的後果,因此心中充滿了恐懼,這時貶低孩子的態度就出現了,通常還會伴隨有大量的批評和指責。


3)很多父母其實是無法跨過自己內心的那一關——超越自卑,才導致對孩子的貶低態度。孩子本不需要輕視和懲罰,他們需要的是鼓勵,只有鼓勵才能給他們面對未來生活的勇氣。

③ 為什麼愚蠢父母慫父母對子女的殺傷和危害更大呀

因為蠢!每個健康的嬰兒剛出生時差距其實根本不大!愚蠢的父母提供不了由經濟資本、文化資本、社會資本共同構成的社會成長環境模型。別人孩子的社會成長環境模型層級從出生那一刻都已經非常高了,而他們給孩子的這3種資本都為零,而他們提供的教育方式是讓孩子往負數的反方向跑,因為文化資本為零。
在狼孩的環境模型中長大的孩子,卻還要抱怨子女沒出息,外面的屎都是香的,自己家的孩子狗屁不是!

④ 為什麼那麼多父母在害自己的孩子!!!

我就是在這樣的環境中長大的,長大後,開始工作了,就會很想搬出去,甚至會怨恨自己的父母

⑤ 有些父母為什麼害自已的孩子

最大的原因是他們:自私!因為對與錯是沒有絕對的,看你用什麼角色來看。比喻犯人犯了錯,他都認為自己的錯誤看著是對的。只不過眾人不允許這樣做才認為他是錯的。不是天下父母都是對的。父母是一個職稱,人始終是人。人本身是自私的動物,只不過是經過不同的教育教出來的人是不同的區別。

⑥ 有些父母為什麼偏要打擊孩子

有些父母打擊的並不是孩子,而是自己,因為自己無能為力,把氣都發在孩子身上。有的父母考不上大學,所以逼著自己孩子一定要考上大學,這是在讓孩子完成自己的願望。這種以愛為名義打壓孩子會扼殺掉孩子對於成長的好奇心,並且越往後孩子對這樣的打壓會視而不見。

⑦ 為什麼有些父母要用惡毒的話攻擊自己的子女

孩子最害怕什麼?玩具丟失了?還是好吃的沒有了?都不是,孩子最擔心最害怕的都與父母有關,你們才是孩子心中最重要的。多看看孩子擔心的事,然後以後注意不要再犯,別再傷害了孩子的心。

爸爸媽媽吵架了

曾有一家兒童心理研究機構對3000餘名學齡兒童進行了一次心理狀況調查,其中有一條是「你最怕爸爸媽媽的是什麼」,回答得最多的是:「我最怕爸爸媽媽生氣,怕他們吵架」。

有一個答卷寫得很生動:「我最怕爸爸生氣,他生氣的樣子可凶啦!把媽媽都氣哭了,我嚇得像一隻小老鼠,心裡直撲騰,飯也吃不下去……」

爸爸媽媽又發脾氣了

孩子簡直像極了蠟筆小新,又在惡作劇了,當你都催了十遍他還是不動窩的時候,勞累了一天的父母往往難以控制自己的情緒,對孩子吼了起來。

對孩子發脾氣,確實會讓孩子害怕。在恐懼中,孩子那些讓父母心煩的行為暫時看不見了。但他會怎麼樣呢?有這樣幾種可能:

乖乖地聽你指揮,你讓干什麼,就干什麼;

他被嚇呆了,愣在那兒不動;

大哭起來,不會再干你不希望他乾的事,也不去干你想讓他乾的事;

學著你的樣子,也發起火來,把你心愛的花瓶扔到了地上。

孩子對人的情緒是十分敏感的。因此,父母發脾氣,也一定會影響到孩子的行為和情緒。

但是,孩子還弄不清,父母為什麼發脾氣。也就是說,在很多父母發脾氣的時候,孩子雖然停止了父母所不期望的行為,但他們並不知道自己到底做錯了什麼。

在生活中,最好不要向孩子發脾氣,但如果真的一不小心向孩子發了火,發完脾氣後,最好向孩子解釋清楚,孩子的問題到底是什麼,該怎麼做,同時還要通過行動讓孩子感受到你的關心和愛護。

可能的話,發脾氣前最好提出預警,如:「我都快忍不住要發火了,你能趕快……」,「今天我心情不好,你最好別……」。但是決不能因為發脾氣後的內疚,就放鬆對孩子的要求,該堅持的必須堅持。

在客人面前指責孩子

人來客往,親朋好友相聚,談論各自的孩子,常常成為重要話題之一。

很多父母喜歡在眾人面前揭自己孩子的短,似乎是在向別人訴苦,說自己教育這樣一個孩子多不容易。

但孰不知,自己只顧著吹毛求疵地指責他的短處,這無形中,讓孩子覺得自己什麼都不行,沒人賞識他,例如學習不行,長相不行,交際不行,幹家務不行,讓家人為他受累,也覺得父母對自己不滿意,和父母逐步疏遠。

從以上七件孩子害怕父母做的事中不難看出,孩子心目中的好父母、好家庭,應該有友愛、輕松、寬容、民主和活潑的氣氛。相反,他們最頭痛的是氣氛冷淡、緊張、沉悶、專橫、毫無生氣的家庭。

熱點內容
為什麼轉發的微信變成S 發布:2025-05-26 12:18:04 瀏覽:118
多動症孩子為什麼很少吃飯 發布:2025-05-26 12:09:57 瀏覽:325
為什麼領克車機只有2個軟體 發布:2025-05-26 12:09:12 瀏覽:200
蘋果梨為什麼要侵權 發布:2025-05-26 12:02:11 瀏覽:245
廚房小蒼蠅打葯不好用為什麼 發布:2025-05-26 12:00:37 瀏覽:279
男人為什麼會變乖 發布:2025-05-26 11:58:24 瀏覽:918
蘋果發信息為什麼不顯示已讀了 發布:2025-05-26 11:51:10 瀏覽:520
為什麼到晚上肚子會叫早上拉肚子 發布:2025-05-26 11:37:25 瀏覽:202
小米手機一直重啟這是為什麼 發布:2025-05-26 11:36:42 瀏覽:889
為什麼手機拍攝的視頻上傳抖音特別模糊 發布:2025-05-26 11:36:40 瀏覽: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