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男生女生 » 孩子為什麼自殘

孩子為什麼自殘

發布時間: 2022-09-06 05:56:45

❶ 為什麼會有初高中生有自殘行為

初高中生他們出現自殘行為的原因有很多種一般適合家庭的環境和或者是學校的學習環境,有很大的關系。當然,部分青少年出現自殘的現象也和個人的心理狀態有關。

最後,青少年出現正常的現象和他的個人心理素質是有非常大的聯系,在學習的過程中,他可能是一個比較內向的人不善於表達自己隱藏情緒,所以在很多件事情的沖擊下,可能對他的心理造成重大的打擊,讓他覺得非常的失望,不過這種情況發生的概率較小。他們之所以出現自殘的現象,是因為他們對現狀感到不滿,想要通過這種方式來抑制自己內心的痛苦。不過,我認為在青春期的時候,老師和家長一定要正確的,引領他們健康成長,給他們樹立正確的觀念。

❷ 青少年自殘的心理原因

青少年自殘,歸結起來多為心理原因。那麼,青少年的自殘心理原因有哪些?青少年自殘什麼原因?下面就由秋天網 Qiutian.ZqNF.Com小編告訴大家青少年的自殘的心理原因吧!
青少年的自殘心理原因有哪些?
1.特殊的家庭環境
自殘行為的產生與孩提時期特殊家庭環境有關,不少有自殘行為的青少年,或生活在父母離異的家庭里,或不是由雙親帶大,或幼兒時受到百般溺愛後來卻管束極嚴,或父母的期望值過高,脫離了孩子實際承受能力等。這些孩子很難養成保持自我價值觀、承受強大不良影響、保持和他人交流這三種重要的自我承受能力。因為父母在他們的成長過程中忽視了他們的感受,使得他們覺得自己很難掌握解決問題的方法。久而久之,就把迴避問題作為自己處事的方式。青島青少年兒童心理咨詢
2.性格與心理特徵
(1)對別人的拒絕和批評非常敏感
(2)長期生氣,對自己強烈地不滿
(3)做事往往情緒化,容易沖動,缺乏對沖動的控制
(4)情緒壓抑
(5)有很強的好勝心,但常常壓抑這種感覺
(6)自卑,對生活沒有信心
(7)難以控制自己的生活
(8)長期處於焦慮之中
(9)認為自己無力改變眼前的一切
(10)在應對心理壓力時往往壓抑自己的憤怒,通常不能計劃自己的未來,有逃避問題的傾向。存在敘述障礙,不能用語言來描述和表達自我的情感。

3.大腦多巴胺含量的缺乏
自殘者往往極易生氣、沖動、焦慮、好鬥。研究表明這可能與他們大腦中多巴胺含量較少有關。一些容易發怒的人,如果大腦多巴胺含量正常,他們會向外發泄自己的憤怒,而含量較少的人則會通過自殘或自殺行為把心中憤怒發泄在自己身上。這表明自殘行為的發生有一定的生理基礎,並可能受基因遺傳的影響。青島青少年兒童心理咨詢
4.模仿
(1)從某種程度上說,青少年在看到或聽到好朋友有自殘行為後,他會學著這樣做。例如有的學生就是模仿別人在手臂上刻上某個名字
(2)通過媒體來模仿他人的自殘行為。
(3)預防青少年自殘和自殺的教育活動,可能會導致負面影響,使他們覺得自殘或自殺是很常見的,是應對壓力的正常反應,是一種逃避現實的選擇。因此,在進行預防青少年自殘和自殺的活動中必須謹慎周密地計劃、實施。
5.潛在心理疾病
有自殘行為的青少年可能正在遭受著急性或慢性心理疾病的折磨。如邊緣性人格障礙、抑鬱、創傷後應激反應、解離性疾患、飲食失調症、恐懼症、強迫症、雙極性精神失調症、沖動控制障礙等。在遇到緊急情感壓力時,他們可能會反應消極、沖動行事,繼而進行自我傷害。

❸ 為什麼有些孩子會有自殘的想法呢

病情分析:有自殘傾向有以下幾種原因:第一、是患者通過傷害自己來緩解焦慮、抑鬱、憤怒等不良的情緒。第二、是患者可能有命令性的幻聽,幻聽的內容就是讓患者傷害自己。第三、是患者可能有自殺的想法,甚至是自殺行為。如果自殺未遂就可能導致身體殘疾。第四、是患者存在內臟妄想,認為自己的身體「壞了」或者不屬於自己,必須去除。

❹ 孩子為什麼會在自己的身上自殘

孩子的自虐行為是一種長期不被理解、不被信任和尊重的心理壓抑和心理上自我防禦機制的消極的保護性反應,也是負性情緒的發泄。孩子自虐的行為,父母一定不能小視,否則,孩子自殘的頻率就會越來越高,自殘的方式越來越嚴重,傷害孩子身體的同時,孩子內心的痛苦也會日益加重,嚴重影響孩子的正常生活。

孩子的自殺率為什麼越來越高?

相信現在不少家長都經常聽到一些令人心痛的新聞

2018-05-26 12:20 三亞3歲孩子發脾氣就「自殘」

2017-12-22 12:33 孩子作業多到「自殘」

2016年09月28日 對胳膊扎筆芯,孩學業壓力大竟「自殘」

2016-06-06 14:17:00 家長租房陪讀,高三男孩壓力太大割臂自殘

我們隨便在網上搜索,就出來了這么多令人覺得背脊發涼觸目驚心的新聞,我們不禁提出了一個疑問

為什麼自殘現象越來越趨向低齡化?

我們疑惑:為什麼孩子們的心理越來越脆弱了?

為什麼現在孩子的想法和做法都這么極端?

其實我們想一想孩子們寧願選擇死,也不再進一步跟父母溝通,為什麼?因為沒辦法溝通。

也許是孩子表達溝通能力的欠缺,無法向父母說出自己內心的想法感受;也許是父母捂起了眼睛和耳朵,看不見聽不到孩子的訴說;也許是父母被「社會」所脅迫沒辦法帶著孩子慢下來。也許……還有很多種也許。

孩子自虐的行為,父母一定不能小視,否則,孩子自殘的頻率就會越來越高,自殘的方式越來越嚴重,傷害孩子身體的同時,孩子內心的痛苦也會日益加重,嚴重影響孩子的正常生活。父母首先應該多關心、關注孩子,如果發現孩子有傷害自己的傾向,盡早予以引導,以幫助孩子快速恢復正常的生活,讓孩子身心健康地成長。

想對父母說:

吼叫是90%的家長都會犯的錯誤,孩子磨磨蹭蹭、愛頂嘴、功課不好、調皮貪玩等等,再加上家長生活工作壓力大,心裡總有煩不完的事,憋著各種無名火,就像一個隨時都會爆發的火山,所以「一言不合就開吼,吼完就後悔」,成為很多家長教育的惡性循環現象。

數據調查顯示,30歲以下的家長中經常吼孩子的比例佔到28%,比其他年齡段的家長都要頻繁;而在從來不會吼叫孩子的家長中,50歲以上的比例最高,達到24%。可見,一個人的閱歷和智慧,跟脾氣成反比。

吼叫無形中「殘害」孩子身心

有一次一個心理專家小組去一個學校做講座。在講座空隙,孩子悄悄拉住講座老師,讓她看自己的手腕。在捲起來的袖子下,一道連著一道的傷疤。這些像蚯蚓一樣的傷疤觸目驚心。她告訴老師,她經常會用刀片在手臂上割幾道口子。傷口越來越多,部位越來越上移,最後到達前臂。連爸媽也不曾知道。

低年級的小學生,則是通過咬手指甲來排解壓力。在許多學校都可以觀察到,開學後咬手指的孩子多了起來。把十指咬禿,咬到雙手血淋淋的孩子比比皆是。

這些傷害自己的行為,都在暗示著:孩子們的心理壓力過重。而這些壓力通常都來自家裡。

父母們的疲憊與焦慮,通過聲聲怒吼,傳導給孩子,最後都轉化成孩子們對自己的傷害與折磨。日積月累,摧毀了孩子的心理健康。

可以說,吼叫孩子是最失敗的教育,也是最無能的教育!俗話說:三等父母用拳頭管孩子,二等父母用嘴巴管孩子,一等父母用行為管孩子。做父母是一場恆久而彌新的修行,家庭教育從來都不能簡單粗暴,也不可肆意妄為,家長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也要不斷發現自己的問題,不斷改進,與孩子共同成長!

為了家庭和諧,為了孩子健康快樂成長~努力做一個「零吼叫」爸媽吧!

❺ 孩子為什麼有自殘心理

孩子的自殘行為一是發泄情緒,有些孩子是不知道如何排解情緒的,只有通過這樣極端的方式來釋放。二是孩子通過這樣的行為來攻擊父母,引起父母的注意。不管孩子有怎樣的自殘心理,當孩子有自殘行為時,家長就應該引起重視,建議尋求專業的心理咨詢師來幫助孩子做心理調整。還有不明白的可以問我們。

❻ 為什麼孩子有自殘心理

孩子是可能希望通過自殘獲得父母的關注,自殘也可能是在自我懲罰,也可能是
心靈受過創傷,自殘的原因有很多種,但是只要出現自殘行為,父母親人沒法處理的,請及時去找心理醫生,

❼ 初中生自殘是什麼原因

孩子的自虐行為是一種長期不被理解、不被信任和尊重的心理壓抑和心理上自我防禦機制的消極的保護性反應,也是負性情緒的發泄。
(朋友的孩子屬於留守兒童,長期由孩子奶奶帶著,朋友和婆婆處的關系也不好,她說婆婆守寡二十幾年性格很是古怪,對孩子也是非打即罵,但為了掙錢把孩子留給她雖不放心但也沒有更好的辦法。同學的兒子浩浩一歲半前由她和保姆帶,之後隨姥姥在老家生活半年多,兩歲多後同學回到娘家的城市開了一家小店,因忙於生意把兒子送到了幼兒園。同學本就是爆脾氣,創業初始生意難做家中事情也多,諸多壓力下脾氣更是一天比一天壞。對孩子自然沒了耐心,大多時候兒子都成了她的出氣筒。)鑒於這些原因,看來這兩個孩子應該都是長期的心理壓抑才出現的自虐行為。他們通過自虐發泄自己的不滿,引起父母的注意,達到自己的要求。
孩子自虐的行為,父母一定不能小視,否則,孩子自殘的頻率就會越來越高,自殘的方式越來越嚴重,傷害孩子身體的同時,孩子內心的痛苦也會日益加重,嚴重影響孩子的正常生活。父母首先應該多關心、關注孩子,如果發現孩子有傷害自己的傾向,盡早予以引導,以幫助孩子快速恢復正常的生活,讓孩子身心健康地成長。

幫孩子認清自虐的危害
孩子自虐只是感覺到一時的愉快和解脫,並不能意識到這樣做的各種危害性。家長發現孩子有自虐行為的時候,, 要及時給孩子講清自虐會產生的不良後果,讓孩子知道這樣做不但不能解決任何問題,還會給自己以後的生活帶來很多的麻煩。只有讓孩子從主觀上意識到這是一種不好的行為,孩子才能從心理上接受父母的引導。

教孩子正確的評價自己
自虐的孩子很有自卑心理,對於因評價自己過低產生自虐的孩子,家長幫助孩子認知自己的長處,要讓孩子明白人各有所長。讓他知道別人所短或許正是自己所長,這樣就算自己身上有不如人這處,他也容易從心理上接受。

提高孩子的自信和勇氣
自虐的孩子因長期的不被理解和信任,心理上都是怯懦的。家長要要提高孩子的自信心增加他們的勇氣,平時有意讓他們去做一些簡單或擅長的事情,事情做成功之後要及時給予肯定和表揚。孩子從成功之中會找回自信,增加做事情的勇氣,從而克服因自卑心理帶來的自虐行為。

家長要多與孩子溝通傾聽孩子的內心
父母是孩子最依賴的對象,家長平時要多些時間陪孩子,多給孩子一些關注。遇到事情要學會與孩子溝通,耐心傾聽孩子的心聲,不要總是以家長的姿態打壓孩子。孩子給你講述事情的時候,要耐心認真的傾聽,不要批判和打斷孩子的講話,盡可能的讓孩子的想法完全表達出來。家長要以理服人,不要用家長的威嚴壓制孩子。感受到父母的理解和支持,孩子才會樂意接受父母的意見。

熱點內容
為什麼吃東西不挑食 發布:2025-08-23 11:22:07 瀏覽:447
醫院為什麼要晚上十點查房 發布:2025-08-23 11:21:58 瀏覽:339
蘋果手機代駕軟體為什麼不能下載 發布:2025-08-23 11:13:43 瀏覽:751
西方孩子為什麼喜歡鬼節 發布:2025-08-23 10:15:55 瀏覽:486
為什麼晚上吃多了就容易長胖 發布:2025-08-23 10:12:04 瀏覽:810
為什麼蠶絲有很多顏色 發布:2025-08-23 09:07:36 瀏覽:918
為什麼孩子生下來沒有右臂 發布:2025-08-23 09:02:25 瀏覽:166
為什麼蘋果xsir錄不進去 發布:2025-08-23 08:58:58 瀏覽:194
男生為什麼喜歡一加手機 發布:2025-08-23 08:53:09 瀏覽:705
蘋果全是缺點為什麼還有人買 發布:2025-08-23 08:42:57 瀏覽: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