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男生女生 » 13個月的小孩子為什麼喜歡咬人

13個月的小孩子為什麼喜歡咬人

發布時間: 2022-11-26 13:47:43

Ⅰ 為什麼13個月寶寶一直喜歡咬人

可以拿磨牙棒給寶寶咬或者拿牙膠。還有就是每次寶寶咬人的時候麻麻要告訴寶寶不可以這樣

Ⅱ 13個月寶寶總是好像使勁咬牙 還愛咬人 咬衣服什麼的

13個月寶寶牙齒通常沒有長齊,可能是正在萌牙,寶寶很不舒服,通常會通過使勁咬牙或者啃咬東西來緩解不適。可以給寶寶買磨牙棒,這樣他就不容易咬人了。 這個時期不要因為他啃咬而呵斥、打罵寶寶,過了這段時間,他就不會咬東西了。

Ⅲ 專家你好,我的兒子已經13個月了。最近幾個月發現他動不動就喜歡咬人,特別是做為媽

您好!生理性原因

1. 長牙發癢而引起的咬人行為。

這個年齡段的寶寶處於生理發育的高峰期,這種快速增長的生理因素,有時會帶來生理上的不適感,如關節痛、肌肉酸等。長牙時期會因為牙齦粘膜受到刺激而發生牙癢癢的現象,於是有不少孩子由於牙癢而咬人,他們有很強的咬東西的慾望而無法得到滿足。
2、語言貧乏所致。

近2歲的寶寶在學會走路之後,隨著他們活動能力的增強,活動范圍的擴大,交往的需要快速的發展起來。但是,由於言語貧乏,又不懂得如何與人交往,所以他們常常用推、拉、咬等非常手段來引起同伴的注意,以此實現交往和表達意願的目的。

其他,一些心理性原因也會出現這種情況,陪寶寶做做安靜的游戲,父母可以告訴寶寶咬人不是一件好事情。

Ⅳ 男孩13個月,愛發脾氣,仍東西,拍桌子,用腦袋磕人,撓人,咬人,不知道該怎麼做.大家幫忙想想辦法吧.萬分感激的

寶寶為什麼打人?

寶寶打人其實只是用這種方式來表達感情。這種行為叫作攻擊性行為(或稱侵犯性行為),是兒童社會性發展過程中一項非常重要的內容。

人生來就具有一種內在的攻擊傾向。比如嬰兒生氣、情緒發作時,會把東西往地上扔;想喝水了,媽媽晚來了幾分鍾,寶寶會一把推開水瓶……隨著生理、心理的發展,如果加以正確引導,攻擊傾向可以轉化為成長過程中的力量,轉化為忍耐、堅毅等積極的品質。

什麼是攻擊性行為?

攻擊性行為可以分為兩類:敵意攻擊和工具性攻擊。敵意攻擊是指有意傷害他人的行為;工具性攻擊是指為達到一定的非攻擊性目的而傷害他人的行為。例如,丹丹有意打另外一個寶寶,惹他哭,這屬於「敵意攻擊」;如果丹丹在爭奪玩具的過程中打了他,則屬於「工具性攻擊」。

當出現爭端或為達到某種目的向父母示威時,兩三歲的寶寶通常採用踢打對手的方式。隨著年齡增長,這種身體攻擊越來越少,會逐漸改為戲弄、奚落、說壞話或叫綽號。3歲左右的寶寶還不能判斷對方的意圖,只是簡單地將使自己感到不舒服的人和事當成對手。

「打人」會影響寶寶一生!

攻擊性是一種穩定、持續的特性。研究證明,3歲時愛打架的寶寶,5歲時仍然愛打架;6~10歲時攻擊性的多少將預示著10~14歲時打架、嘲笑、戲弄別人、與同伴爭斗的傾向性。而且這種穩定性對男孩、女孩都適用。

心理學家對600名受試者進行了長達22年的追蹤研究發現,無論男性還是女性,8歲時的攻擊性記錄能有效地預測成年以後的攻擊性行為,如犯罪、夫妻不和等。另一項研究發現,不論男孩還是女孩,如果10歲左右愛發脾氣,長大後多與同事關系緊張。所以,寶寶攻擊性的強弱將對他的一生產生影響。

父母的態度決定著寶寶的行為

對寶寶冷漠、經常拒絕他的要求、無視寶寶表現出的「暴力」沖動,這樣的父母容易培養出帶有攻擊性的孩子。因為他們總是挫傷寶寶的需要,在幼小心靈中埋下了對人漠不關心的種子;

同時,靠體罰來約束寶寶,更讓他懂得了如何才能傷害他人;有的父母過分溺愛,甚至覺得被寶寶打不算大事,一味縱容寶寶,也會使寶寶變本加厲;

家庭成員間發生分歧時互相攻擊、哭叫、打鬧、吵架也會對寶寶產生潛移默化的負面影響。所以,為人父母者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言行,為寶寶樹立正確的榜樣。

如何幫寶寶改掉打人的毛病?

首先要創造良好的家庭氣氛。父母不能對寶寶的「暴力行為」視而不見。如果寶寶打人了,應立刻抓住打人的那隻手,同時嚴肅、堅定地直視他的眼睛,讓寶寶感到自己錯了,等寶寶情緒平靜後,再和他講道理。

其次不要體罰寶寶。當寶寶打人時,父母千萬不能用打寶寶的方式來懲罰他,最好「冷處理」——把正在哭鬧的寶寶放在一邊,告訴他父母很愛他,但必須等他哭完後再和他說話。這樣的話只說一遍即可,不要多說,更不要向寶寶過多解釋為什麼。當寶寶情緒激動時,應避免出現越講道理越僵,以至父母失去耐心的情況。

第三積極的鼓勵不可少。父母應以積極熱情的方式對寶寶的良好行為給予鼓勵。尤其是那些平時習慣打罵、呵斥、批評寶寶的父母,更應注意自己的態度。鼓勵能夠強化寶寶的良好行為,使寶寶表現出積極、正面的情感,促進向上發展。父母應對寶寶充滿信心。

第四父母應注意自己的反應。當寶寶在家裡打人時,父母要表現出應有的尊嚴,不能對此一笑了之,甚至開心地享受寶寶發脾氣時別樣的可愛之處,更不應主動逗寶寶發脾氣、打人。讓寶寶感受到,自己出現攻擊性行為時,他人正常的反應是什麼。時間久了,寶寶明白這種行為不被人接受,自然會有所改變。

最後為寶寶提供非攻擊性行為發生的條件。如果明知寶寶自尊心脆弱,就不要拿他的弱點與其他寶寶的長處相比;多了解寶寶的需要以及獨到之處,從他能接受的角度尊重寶寶;讓寶寶獨立做事情,擔負一定責任,使他相信自己有能力;經常說「相信你能行」、「你能做到,再努力一下」、「媽媽為你驕傲」之類的話,以此打開寶寶的心扉,幫助他成長。
安撫情緒後再對症下「葯」
面對寶寶的小牛脾氣,爸爸媽媽首先要盡量理解他們,然後再了解孩子的想法,著手分析寶寶為什麼會發脾氣,對症下「葯」。
孩子發脾氣時最需要的是得到他人的理解和包容。爸爸媽媽應該先安撫孩子的心靈,讓他(她)冷靜下來,聽聽孩子的想法,找出發脾氣的原因。把事情的本質找出來,然後再耐心地教他怎麼做,分析不對的地方。在寶寶的情緒得到了安慰後講道理,比一遇到問題就說教,效果要好得多。
採用適當的教育方法

Ⅳ 幼兒常見行為問題原因及對策

關注
孩子在成長過程中,會出現一些令家長頭大煩惱的問題行為,比如:打人、插話、撒謊、嫉妒、哭鬧、不合群……等。如何引導孩子有正確的行為和心理呢?這就先需要了解孩子行為背後的心理原因。

1

打人、咬人

孩子總喜歡打人、咬人是有一定的原因的!

原因1:可能孩子對小朋友的安全感建立得不好。所以一有小朋友到身邊去,他就會覺得受到威脅,然後主動進攻。

辦法:媽媽應多幫助孩子建立安全感,多幫孩子交些好朋友。比如一起分享食物,這樣關系越走越近,孩子的感覺也越來越好。

原因2:打是排除的意思。

有時孩子想按自己的想法做事,可其他小朋友們總是做些他不喜歡的事情,他想把這個事實排除掉。如:他拿個小碗,用土來做飯。小朋友過來就往他的碗里放土,但他不想這樣,因為破壞了他原有的計劃和目標。他對小朋友嚷,但人家不聽,他嚷了幾次,發現不管用,就會動手打人了。他的想法本沒有錯誤,只是不想被打擾。

但他的舉動是不好的。家長不讓做一些事情,孩子也會用打的方式來解決,只是想把家長不讓他做事的這個事實排除掉。

辦法:加強用語言來解決問題的能力。教他用語言來和別人表達思想。如人家往他碗里放土打人這件事,媽媽可以告訴他:「如果你不喜歡人家這么做,你可以直接教他對別人說『不喜歡你往碗里放土,我正在做飯!』」然後告訴他,打人無法解決問題,打人是不好的行為。

原因3:家人可能有打人(或以輕打屁股來逗著孩子玩)的行為。孩子會把所以的待遇反加到別人身上。

辦法:家長要反思自己是否有這種形為,如有應即時改正。

2

插話

孩子打斷別人的談話,這是由他們的年齡特徵引起的,大體在以下幾種情況出現:

1、孩子對講話中的部分內容感到好奇,迫不及待地想解決心中的「疑問」。

2、別人談的或討論的內容,孩子曾經聽說過或有點似懂非懂,產生「共鳴」、激動,急於想「表現」自己,講一講自己的「看法」。

3、孩子獨自玩耍或獨自嘗試著做某件事遇到了困難,這時他急於求得幫助,可能會不顧場合打斷別人的談話。

對孩子的這種行為既不能放任不管,又要注意處理方式。家長應注意以下幾點:

1、「因事制宜」。即針對不同的情況,採取相應適當的方式和方法加以引導。當孩子對大人談話內容提出疑問,或遇到困難求助時,家長可以跟孩子講明,談話結束後再解答,還可以再誇獎他一句:「你真愛動腦筋!」這樣孩子是會諒解的。但事後一定要實行諾言,並教育孩子在別人談話時不要隨便地打斷,告訴他這樣做是不禮貌的。

如果大人在閑聊時所談及的內容使孩子產生「共鳴」,孩子因急於想表達自己的意見打斷別人的談話,家長不妨給孩子一個「表現」的機會。不過,談完話後應很委婉地指出孩子剛才隨便插話是不對的。

2、「相機誘導」。即家長要利用一切可以用來對孩子進行教育的機會,對孩子加以啟發和誘導。如,看到了別的孩子在其父母和別人講話時插在中間吵個不休而受到批評,就可以問自己的孩子:「剛才那個孩子做得對不對?為什麼?」讓孩子從中受到教育。

3、「言傳身教」。做家長的要注意自己的言行,特別是「行」,這給孩子的影響是很重要的。孩子的模仿性較強,且又缺乏一定的辨別能力,因此父母應樹立起一個禮貌地與人交往的榜樣。

3

撒謊

兒童根本不懂撒謊和小偷究竟有什麼必然聯系。對孩子來說,與其說不懂,還不如說這兩者之間根本沒有任何聯系。

兒童「說謊話」的種類繁多,想像謊話、願望謊話、無知謊話、游戲謊話、辯解謊話、方便謊話、友情謊話、吸引注意力謊話、復仇謊話、以及欺騙謊話,等等。

兒童心理分析:

幼兒的大部分謊言來自想像、願望、游戲和無知,偶爾有出自辯解或引人注目的目的。無論哪一種都不屬於真正的謊言,更不至於發展成性質惡劣的小偷行為。

如果不能充分理解這一點,就談不上正確的處理辦法。我們應該認清隱藏在謊話背後的兒童心理,採取與其心理狀態相符的辦法解決。

例如,當你聽到孩子說「我家裡有三個電視機」的時候,你就應該接著說:「哦,是嗎!那太棒啦!」表示理解孩子的願望和心情,然後再說:「真的,如果能有三個電視機,那該有多好啊!」

4

嫉妒

孩子的嫉妒,是對小夥伴中在智能、名譽、地位、成就及其他條件比自己強或比自己優越的孩子懷有的一種不安、痛苦或怨恨的情感。孩子嫉妒的表現形式多種多樣,主要有以下幾種:

1、不許爸爸媽媽親近或愛別的孩子。

2、別的孩子取得了成功,學習上有了進步,或受到教師的表揚時,認為自己不比他差,不服氣,對別的孩子中傷、諷刺、排斥等。

3、別的孩子比自己穿得好,或玩具比較好看新穎,心生羨慕。

4、別的孩子沒有滿足自己的慾望,就產生對立情緒,或怨恨,或採用另外的形式補償和替代,如別的孩子不借水彩筆給他,他就向別的孩子炫耀自己的玩具,且不借給那個孩子玩,以藉此壓倒對方。

一般來說,對孩子的嫉妒只要很好地教育引導,便可以變壓力為動力,激發孩子發奮上進,養成健康的性格和良好的品德。相反,如果不能很好地引導,就會影響健康成長。

1、對孩子嚴格要求。鼓勵孩子勤奮踏實、積極進取、樂於助人;對於浮躁、損人利己的不足的行為要予以處罰、教育,以培養其良好的道德品質。

2、對孩子的贊許、表揚要恰當。既要實事求是,又要使孩子承認自己的成功之中,有周圍夥伴的貢獻和幫助;同時,要孩子看到自己的不足,以防止孩子驕傲自滿。

3、激發孩子把嫉妒轉化為競爭意識。使孩子在趕、超先進中調整自己的行為,增強適應社會環境的能力。

4、教育孩子誠實待人。要教育孩子心胸豁達,不斤斤計較;學會設身處地,將心比心,理解小夥伴,交流和溝通感情,增強與小夥伴團結共進的氣氛。

5



兒童心理分析:

哭的行為是一種結果,是某些問題表面化的結果。既然有哭的行為表現出來,內心裡一定有某種「感情」在活動。比如,有時是悲傷的感情在起作用,有時因為寂寞的心情,或者感覺到痛或熱而哭泣。特別是愛哭的孩子,哭,基本上是由於想讓父母安慰自己、同情自己等依賴心理所致。

此外,愛哭的孩子都是膽怯的孩子,當受到小朋友的欺負,不和他玩,不適應朋友關系或集體生活時,就會哭起來。

當孩子哭的時候,不要只說:「別哭了。」而首先應該關心的是了解他為什麼哭,哭的原因和心情。然後,對孩子當時的感情表示同情、理解,切記莫用大道理去批評,而無視孩子的感情。

Ⅵ 13月大寶寶寶斷奶後咬人怎麼回事

寶寶咬人行為的背後 小寶寶第一次用剛萌出的乳牙咬人的時候,爸爸媽媽也許會很開心:「寶寶出牙了,我們的寶貝長大了!」可是如果隨著時間的推移,寶寶還保留著愛咬人的「愛好」時,爸爸媽媽就開始著急了。 心理學家認為,咬人(或物)和吸吮一樣是人類最原始的本能。咬人的本能深深地埋藏在下意識中,如有的成年人在激動的時候會咬嘴唇、指甲,思考問題的時候會咬筆頭、橡皮 ,這都是咬人反射的表現。 寶寶咬人是他宣洩(正面或負面)情緒的一種方式,由於年齡關系,他還不能分辨自己行為的好壞,因此爸媽需要了解寶寶咬人行為背後隱藏的原因。 「我牙癢癢」 分析 小嬰兒剛出牙的時候,對嘴裡的新東西還不習慣,因此吃奶時會嘗試著咬媽媽的乳頭,試圖擺脫自己的新牙。還有一種可能是寶寶的銜乳姿勢不正確,覺得自己沒有被抱穩,本能地咬住乳頭防止自己摔下去。 對策 感覺到寶寶咬乳頭,可以將寶寶的頭輕輕地扣向乳房,堵住他的小鼻子。寶寶呼吸不暢,會自動把嘴松開。同時,為了滿足他磨牙的需求,可以給他一些安全的東西來咬,如牙膠或磨牙玩具。 對策 突來的劇痛會使新媽媽不由自主地推開寶寶或尖叫一聲。媽媽的行為可以理解,但最好不要這么做,會嚇到寶寶,當然也沒有必要咬緊牙關任他咬。寶寶咬奶頭,通常都是不想再吃了。捏一捏他的小鼻子,或將手指頭插進乳頭和寶寶的牙床之間,讓他鬆口。但別馬上把他放回小床,他可能還不想這么快就和媽媽道別。和寶寶玩上一會兒,使他明白並不是一鬆口媽媽就會離開。 「我不舒服」 分析 對於半歲寶寶的哭泣,爸媽常因怕寵壞寶寶而採用冷處理的方法,不去理睬他。但寶寶發脾氣的同時還咬自己的手指(腳趾),則是小寶寶感覺不舒服,向你發求救信號。感覺疼痛的寶寶常常咬自己的身體,而不是其他人。 對策 當寶寶哭鬧時,你首先要查明寶寶是否有生理需求,如是躺得不舒服,還是肚子痛?如果是出牙引起的疼痛,可以給寶寶一些可以咬的玩具和吃固體食物,以用來磨牙和鍛煉咀嚼功能。 「我好害怕」 分析 一歲的寶寶還不會用語言表達他的意願和感受。如果看護者忽視寶寶的安全需求,讓他一個人獨自玩耍,會導致他對新鮮、陌生環境的害怕和恐懼。咬人成為他保護自己,戰勝恐懼的惟一方式。 對策 為了幫助寶寶重拾安全感,你需要給予寶寶更多的耐心和愛心。寶寶渴望被關注和愛護,當他需要的時候保護他,永遠在他身邊,對他來說非常重要。不要因為寶寶膽小而笑話他,懲罰他,尤其是男孩子。恐懼不會因此消失,但對寶寶的心理卻是極大地傷害。更不要逼迫寶寶克服膽小,這會讓他更加膽怯。最好的辦法是經常和寶寶交談,反復告訴他,你是多麼愛他,你是他的保護神,不會允許任何人傷害他。這樣,一段時間後恐懼感自然會消失,寶寶也不會再咬人了。 「我好愛你」 對策 如果你反咬寶寶,他會更加興奮,覺得你在和他玩,認為咬人是允許的,更不會明白這種行為是在傷害別人。因此媽媽要盡量克制情緒,以抱抱他、親親他的方式來影響寶寶的行為。同時要明確地告訴他「媽媽疼」,可以讓他試著咬自己的手指,讓他親身感覺一下疼痛。同時告訴寶寶,咬人不是表達喜歡的好方式,引導寶寶用語言、手勢、擁抱表達情感。否則寶寶可能會認為咬人不可以,那麼表達愛也是不對的了。 「我需要關注」 分析 寶寶只咬爸爸,而不咬媽媽,極有可能的原因是爸爸和他相處的時間太少了,他用這種行為方式表示不滿。 對策 我們完全沒有必要放棄個人的工作和生活,把自己的全身心奉獻給寶寶。和寶寶相處的時間長短不是最重要的,關鍵是如何共度親子時光。請記住,親子關系不是時間關系,而是質量關系!親情質量是發展寶寶親子關系最重要的因素。因此最好每天固定一個專門屬於寶寶的親子互動時間,全家一起做游戲,暫時放開工作和家務,這是增進感情的最佳選擇。 「我很憤怒」 分析 如果經常打罵寶寶,他很可能咬小朋友,這是情感置移的方式,把自己內心的憤怒和不滿發泄在其他小朋友身上。同時也可以說是他在模仿大人的行為。 對策 攻擊性咬人是有意的侵犯行為,不利於寶寶與他人的交往和建立良好的同伴關系,需要高度注意。可以建議寶寶用不傷害別人的辦法來轉移負面情緒,如拍打枕頭,撕報紙等。要對寶寶反復強調,咬人是一種很不好的行為,爸爸媽媽和小朋友都不喜歡,這會傷害別人,不是一個好寶寶的行為。同時你也需要重新審視自己的教育方式和教育觀念,思考對寶寶進行懲罰是否恰當,否則將會出現雙重標准。寶寶會糊塗:大人為什麼可以使用暴力,他卻不可以呢……

Ⅶ 寶寶13個月了,愛咬人怎麼回事啊高興的時候咬人,生氣的時候也咬人,把 我和老公的肩膀胳膊都咬壞了

這個可能是你們對寶寶一種習慣,平時如果寶寶咬你,你覺得很高興,寶寶也高興,以後他會誤以為這是你們的一種交流方式,最好還是給寶寶改過這種習慣、

Ⅷ 專家您好,我寶寶14個月 總是把舌頭伸開伸去 流口水 還咬人 請問是病么目前他長了14顆牙 感

病情分析: 孩子的情況是因為胃火大引起的症狀 指導意見: 是需要服用胃蛋白酶顆粒治療就可以好轉的不要給孩子吃刺激性食物

熱點內容
掃碼為什麼需要手機驗證碼 發布:2024-04-24 01:30:23 瀏覽:73
博美為什麼小時候眼睛不大 發布:2024-04-24 01:21:01 瀏覽:556
神經萎縮為什麼會造成眼睛失明 發布:2024-04-24 01:21:01 瀏覽:526
為什麼網購的衣服顏色都不好 發布:2024-04-24 01:11:31 瀏覽:309
真誠的男生為什麼會吸引女生 發布:2024-04-24 01:03:06 瀏覽:620
為什麼小米空調比其他牌子好看 發布:2024-04-24 00:47:02 瀏覽:790
博思軟體為什麼大跌 發布:2024-04-24 00:42:07 瀏覽:43
為什麼大家都在吐槽聯想電腦 發布:2024-04-24 00:23:45 瀏覽:958
erp軟體為什麼難用 發布:2024-04-23 23:45:27 瀏覽:913
拒絕我的男人為什麼偷看我 發布:2024-04-23 23:44:33 瀏覽: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