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男生女生 » 孩子為什麼叛逆期特別厲害

孩子為什麼叛逆期特別厲害

發布時間: 2023-03-26 01:39:34

❶ 為什麼孩子叛逆

孩子叛逆

是因為有了自己的想法,有了自己的判斷,不再只是聽父母的話。未必是壞事。可以和他經常溝通,理解他

❷ 青春期的孩子為什麼會叛逆 青春期的孩子會叛逆的原因是什麼

1、心理學上認為:大部分的人都是有兩個叛逆的時期,3-5歲是第一個,10-20歲是第二個。經過觀察,我發現有些人的一生都有叛逆行為。

2、叛逆期也是成長過渡期,這一時期的孩子會在行為的認知、生理和心理等方面,有較大的變化。叛逆較重的孩子為了維護自尊,會以直面、強硬的態度或其它不恰當的方式要求對方迎合自己。通常表現為多疑易怒、偏執、不合群、意志衰退、學習被動、挑戰權威和制度等等。

3、青春期叛逆的表現程度也各有不同,有些孩子生活環境比較和諧,表現就不明顯;有些孩子生活充滿壓抑,反抗的力度也就會大些。

4、所以,叛逆期並不等於孩子在這個時期就一定問題多多,而且不是所有叛逆行為都錯。適當的叛逆心理有助於成長。

❸ 叛逆期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如何解決叛逆期這個問題

首先,「叛逆期」是個相對的概念,誰對誰叛逆?往往是孩子在一個階段的思想和行為給家長造成困擾,我們叫它「叛逆」。其實,站在孩子角度上,這個擰巴的階段何嘗不是家長在對孩子「叛逆」。

所以我們在探究「叛逆期」的成因上,就可以本著理性的態度來看了。

首先,孩子雖然是我們所生,承襲了我們的生物基因和一些性格特點,但是,畢竟已經是獨立於我們之外的生命個體,他們每天看到的世界和從外界吸收的東西和我們是不一樣的。所以這就是「叛逆」的生成中的一個時間差和流量差。

其次,家長是成人,他們對一件事的理解和孩子對同樣一件事的理解是不一樣的。這就是「叛逆」的生成中的一個高度差。

第三,個人覺得隨著在人世間遊走時間和路徑的延長,家長和孩子的進步和成長速度也會逐漸產生落差,體現為對新生事物的寬容與接納上,孩子總會比大人的接受度高,而成人對個人成長的自我要求也會隨著年紀的增長而減慢及停滯。這也是叛逆行程的一些原因。

至於「如何解決叛逆期」這件事,個人認為不會根除,只能說,要求同存異,要尋找交集,要用同理心。

孩子說的不一定不對,孩子做的不一定錯。

家長作為相對強大的一方,需要做的是,尊重。在道德、法律允許的范圍之內,給到孩子一些表達的權利和空間。可能是目前弱化叛逆期造成的危害的有效方式。

叛逆兩個字,第一意識就是小孩到了青春期。

李玫瑾教授說,青春期的孩子,教育一定要有方法,有時候話說到了就可以,沒必要反復在孩子面前說;孩子犯錯了,點到即可,也沒必要給逼著孩子承認錯誤,孩子承認錯誤很難得的。

很多青春期的孩子越來越叛逆,不聽話,但有的孩子能安然度過青春期,重回好孩子,大部分的原因在於家長的教育方式。

孩子從出生到成年,每個年齡段的教育方式要隨著孩子的成長而改變,尤其是青春期的孩子,一不小心就把他推到了對立面。

就像李玫瑾教授說的,青春期的孩子,教育要與之前有區別,用對方法,才能安然度過孩子的青春期。

為什麼呢?因為青春期的孩子自我意識強,往往是以自我為中心,自尊心強,希望大人能把他當成成年人來看待,而不是孩子。

不明白孩子心理變化的家長就會習慣性地強制要求孩子聽自己的話,按照自己的要求來做事,那孩子就偏偏不那樣做,目的很簡單,誰把我當小孩看,我就偏不如他意。

例如你天天告誡他要好好學習,才能考個好大學,找個好工作;道理他其實都懂,而你反復嘮叨這事,令他反感,甚至是厭學,逃課。

你跟他說這件事不是這么做的,他就會偏偏那麼做,他就是不如你意,但不會意識到事情的嚴重性,這時候家長要注意說話的語氣,不能用大人教小孩做事的語氣來說,而是把他當做大人來看待,讓孩子充分表達自己的想法就好多了。

在對待孩子犯錯這件事來說,只要不是原則性的錯誤,家長點到為止即可,沒有必要對他上綱上線,又是非逼著承認錯誤,又是寫保證書或者道歉啥的,孩子的自尊心強,很可能適得其反,走向反面。

李玫瑾教授說,讓孩子承認錯誤很難得,不要爭執到底,很可能會讓孩子對你不恭敬,他知道就行了。

這就是為什麼青春期的孩子受不得說,你對著他嘮叨,他會反抗,甚至是說出大不敬的話「你吵死了」。

其實這也就是一個把握度的問題,因為孩子已經大了,有些道理已經懂了,你再重復地說,換誰都會反感。

孩子小的時候,大人說什麼話他都能聽,叫他干什麼也能遵從,所以家長就習慣了這種命令式的教育,等孩子到了青春期,一時沒改過來,就容易使孩子叛逆。

所以,如果你家有青春期的孩子,記得李玫瑾教授說的,教育孩子一定要有方法。

叛逆期形成的因素及解決放方法

叛逆期介於孩童與成人階段的青少年期,這段時期因青少年開始轉變為大人而有些心理與生理上的變化,為了適應這些轉變,這段時期可能會有些行為上的偏差或情緒上的不穩定。我們都會有這種穩定及不穩定的時期,它們是具有普遍性,不一定與任何特定發展期或經驗相連,有時候反而能助我們成長。叛逆期在心理狀態的表現,會特別的敏感,其中自然不乏許多會影響情緒發展的因素,這也使得許多師長,會錯認他們的行為表現屬於年少叛逆的狀態。如果家人師長不了解孩子表現的潛在原因,往往給予的是指責而非更多的關懷,這對青少年而言,更是一層重大的壓力與傷害的來源。但大部份的叛逆都來自對束縛和限制的反抗。青少年所面對的,除了他本身的生理與心理的束縛外,還有周圍成人所營建的各種限制。不過叛逆期並不是每個人都有的。這是隨著每個人的生長環境與人格成長,而有不同的程度。

一、青少年叛逆時期

叛逆期的形成一般都在12歲到16歲之間。

二、青少年主要因素

1、青少年的自我意識越來越強,開始想要獨立,不依賴父母。

2、父母太過要求,導致小孩的壓力過大,產生心理不平衡。

3、父母過份溺愛小孩,導致小孩常常欲求不滿。

4、生理上第二性徵的出現。

5、青少年情緒上的不穩定。

6、對日常生活中的壓力無法適應。

三、青少年可能產生的行為

莫名期妙的焦慮,憂郁,憤怒或態度惡劣,喜歡頂嘴。

四、青少年叛逆期分析

五、青少年的解決辦法

1、只要與青少年有關的決定,都必須事先詢問他的意見。認真傾聽並與他討論,尊重青少年的自我感。千萬不要強迫他們接受大要的要求,也應該給他留下可以自主的空間,讓他有學習、省思的思考空間。

2、不要不經思索地拒絕青少年的要求。即使是非常荒謬的要求,也應該慎重考慮之後,給予響應與討論,找出充分的理由,讓他明了您的看法。

4、不能把所有偏差的行為歸為叛逆期,應適當的了解她們。

5、要以對待成人的態度對待他,讓他知道自己是被尊重的。在犯了嚴重錯誤之後,應該給予改正的機會,並給予支持與肯定。

做為他們的師長或父母,必須重新調整自已的立足點,時常徹底地不做父母,重新拾回童心,才能面對所謂的叛逆,讓彼此處在一個對等的位置,相互尊重、由心發出的關懷,不是一味的限制、責罵。國外的一些研究中,學者們發現當雙親對子女教養的特質具有敵意且不關懷時,易導致子女產生偏差行為、及錯誤的人際關系。

因此大人應該常與孩子溝通,融入他們的生活之中,試著了解彼此,不要把自己局限在大人應有的行為與態度中,試著解開束縛,與孩子來個忘年之交,彼此的代溝也會降到最低。青少年也不應把父母排斥在外,結自己一個機會,並試著調適自己的態度與情緒,如果真的無法控制,後來也應該道歉,這樣家庭的氣氛才不會搞僵了。

誘發叛逆的原因有多種多樣,比如孩子學習遇到困難;被同學孤立;或者家裡暴力環境,等等。

孩子處在青春期,不知道怎麼控制自己的想法和情緒。家長要善於表達愛,讓孩子知道他並不孤獨。

看看您是否做了以下行為:

第一,跟孩子目光接觸,擁抱孩子,多去贊美認可孩子,對孩子微笑,握手,安排生日聚會,參加學校活動……

有沒有羞辱孩子,有沒有嘮叨,威脅,貶低,

第二,理解孩子,傾聽是關鍵!

第三,避免大喊大叫!這種行為使孩子誤以為你們不愛他。(你想表達憤怒,並認為過去自己的父母就是如此)

第四,學會避免權利爭奪。因為易導致家長與孩子兩敗俱傷。跟孩子建立無條件的愛,放棄掌控權。善於有界限的妥協,避免給孩子貼標簽。

第五,加強孩子的積極轉變,要懂得誇孩子。不要輕易的用物質賄賂孩子,及時表揚孩子。不要吝嗇表揚孩子。要具體表揚孩子。

第六,學會換位思考。

第七,學會調動家人的支持。為了教育孩子而造成夫妻之間吵架,易使孩子沒有安全感。

第八,積極主動與任課老師溝通。

第九,不要試圖去控制孩子。

第十,孩子的叛逆會反復,要堅持,對孩子保持寬松,自己也要學習。

我是提問的人、你們的回答我很失望!孩子的叛逆期實際上是我們父母所造成的!當孩子有所能力行動的時候、在幼兒園時他們想要做什麼、做為父母的我們首先應該是評估一下對孩子的身體有沒有傷害,如果沒有你所以讓他們去做,失敗了告訴他們原因、給他們分拆失敗的原因、只要對孩子身體沒有太大傷害的事盡量讓孩子們去做!並給孩子分折和讓孩子知道解決問題的辦法!如果沒有解決問題的條件也要告訴孩子!對於有傷害身體的應該堅決的不讓其動分毫!可以用打令孩子們知道這種事情不能碰!久而久之孩子就會把自己想做的事告訴我們!和孩子說話用的是態度!他們不是大人知道你用心良苦!你的態度讓他們接受你的授教,他們就聽你的!現在很多父母對孩子的事,都是最後一個知道的,為什麼?那就要問一下自己?

題外話教育孩子的是規則、學習的好壞是各孩子的天性!而規則是讓孩子們成人的標准之一,例如回家後的第一件事就是把作業做好、不管遇到任何時候都是如此!除非死人失火!就是到朋友家吃飯也是帶上作業做好了吃飯、久而久之陪養成習慣、我們自己省心一半!我只是說了一些自己的感悟、不知道對與不對請大家評論!

作為教育工作者,我來說一下自己的觀點

孩子進入青春期,開始有自己的想法和認識,意識到自己是獨立人,希望得到朋友家人的尊重和重視,而且情緒變得特別敏感。

家長的問題:如果家長還像以前幼兒期一樣,處處管教孩子,很容易就造成孩子的反感,形成叛逆的性格。第二是如果家長本來脾氣也特別暴躁,不尊重孩子,動不動就辱罵,那麼青春期的孩子很容易就產生反抗心理

學校的問題:一是身邊的同學如果也是比較叛逆,孩子很容易受親近的人的影響,覺得這樣很有性格很霸氣,缺乏引導。 二是老師如果對孩子的忽視,或者不公平對待,對於敏感的學生也很容易產生厭學的心理

1.放低身段,理性溝通 孩子一般會在11歲以後開始逐漸進入青春期,慢慢開始獨立,形成自己的認知。如果家長很強勢,還是和幼兒期一樣管教孩子不聽孩子的傾訴,孩子就很容易產生叛逆心理,所以這其實和家庭關系有很大關系,但家長完全不認為是自己的問題,一味責罵孩子,這樣就很容易讓家庭關系陷入困境。所以家長先要有這種基本的常識,意識到孩子的成長,語氣要溫和,不要一味以一種領導者的方式對待孩子,讓孩子無條件服從。

2.多溝通,了解孩子需求 不要等到孩子有心理問題再去溝通,溝通是貫徹在日常交往中的,就想每天吃飯一樣,隨口問一下今天發生了什麼事情,要多站在孩子的角度看待問題,做得好的要多去肯定孩子的做法,如果一味批評孩子,孩子會覺得你和他是一種敵對的關系,這樣的話,孩子慢慢也就失去溝通的慾望

叛逆期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如何解決叛逆期這個問題?

這是一個叛逆期,兩個問題,一是原因,一個是解決問題的辦法。

先說原因,兒童發育到一定的年齡,從生理到心裡都有變化,其實從兒童到少年的時期是從十四,五歲至二十歲左右。從生理方面是脫童到少年的發展時期,生理方面悄悄的生長和發育,(女孩這時一般已經有了例假),心裡方面也在漸漸從懵懂到明白了人生的一點點的端倪,在心裡有了一些自尊心。心裡在不斷的否定自己的過去,家長以前說的一些話如:大乖乖要聽話;多穿點別感冒了;吃糖長蟲牙;天黑了外面有壞人;等等,他已經不削聽了,那些話都是騙人的。

他開始羨慕成年人,或者以為自己已經是成年人了,有了自以為成熟了思想,有了自己尚未成熟的主意,這個時期就是叛逆期。他在告別童年的懵懂,蹣跚的走向成熟。

現在就要說到第二個問題,如何解決叛逆期的問題,解決這個問題其實很重要,如果你還以為他還是個孩子,還是過去老一套的說教;或事事幫他做主;你必須要聽家長的;這時他就很反感,心想:你說的是些幼稚的話,我長大了,你傷到了我的自尊。這時很多家長就感到很頭疼。

其實明白了這其中的道理,也是可以很好解決和陪伴孩子平安度過這一段時間的。

這時家長要細心,給他自尊讓他覺得我是大人了,家裡事也和孩子商量,他的意見也要耐心傾聽,和孩子做朋友,他的不成熟的想法也不要馬上否定他,要循循善誘的引導他,讓他自己明白了這個道理,這時他會把你當朋友,就願意把自己的想法說出來,願意和你探討,你說的話他認為是對的就會按你的話去做的,不要搞:理解的要執行,不理解的也要執行。我是你的親人我是為你好。這種態度孩子是不會接受的。因為這時他已經有了自己的思想,適得其反,叛逆產生了。以後你說往東,我一要往西,甚至有的還要離家出走。但,也不能一味的不管放任自流,這樣孩子很容易走偏差,畢竟孩子這個時期對事情的辨別力和約束力還是有限和幼稚的。學習古人的大禹治水,不能堵,只能疏。

孩子進入青春叛逆期,是從兒童轉變成大人了,開始形成自己的思想,不願意被父母管教,開始以成人自居,能夠處理自己的事情,很多父母沒有發現孩子出現的變化,依然把他們當作孩子來管教,結果造成孩子與父母之間的沖突,許多父母突然發現孩子不聽話,不好溝通了,卻沒有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沒有想過孩子為什麼不聽話,沒有透過現象看本質.

青春期的孩子已經是大人了,父母要把他們當作大人來看待,注意和孩子說話時的語氣,多站在孩子的立場想問題,反思自己的管教方式,調整管教方式,以應對青春期的孩子.

青春期的孩子自尊心非常強,父母不要打罵孩子,不在言語上否定孩子,對孩子的做法要多做正面的評價,傾聽孩子內心的想法,對孩子遇到的困難要幫助孩子去解決,從而取得孩子的信任,孩子自然就願意與父母交流了;父母不要拿孩子與別人家的孩子作比較,不在孩子面前說話哆嗦.

父母要相信孩子,孩子自己的事情讓他自己去處理,孩子自己能夠做決定的事情,讓孩子自己決定,管教孩子要寬松,多給孩子自由和空間,培養孩子的自信心.

造成的原因:

1,童年不快樂

2,家長陪伴少

3,孩子小時候被欺負

4,小孩遇到了問題,家長沒有及時解決,被積壓在心裡

5,父母的不平等對待

6,受外界的影響和誘惑

7,沉溺 游戲 等等

解決辦法:

1,家長真誠的和小孩聊天,打開心結(這個過程的時間可能長,也可能短,看你們的溝通情況)

2,平時多鼓勵和贊美孩子

3,相信自已的孩子

4,去理解小孩為什麼叛逆

個人建議,僅供參考,謝謝。

祝你生活愉快

‌叛逆期,我覺得形成的原因可能有這么幾點吧:

1.因為中國很多家長都受傳統思想的影響,家長專制的思想非常嚴重,‌‌總是認為孩子是不打不成器,‌‌要求都非常嚴厲。一定要孩子服從自己,‌‌不能對著干,‌‌對著干就會受到家長的懲罰或者責備。

2.家長某些認識上錯誤造成了一些教育方式的不對。方式比較簡單粗暴,教育目的也比較急於求成,‌‌經常忽視了這些孩子的自尊心和心理承受能力。就是孩子有時候犯了過失的時候,不會跟‌‌孩子心平氣和的來分析這個事情,‌‌來商量著補救的辦法,‌‌往往就是以責罵或者‌‌打孩子來處理‌‌這些事情。

3.父母跟子女缺乏一些‌‌雙向交流,‌‌產生了一些思想矛盾,‌‌另外在學校裡面,老師的一些‌‌教育方式不對也可能導致學生一些叛逆的心理。‌‌

我比較推崇的一種教育方式,是要進行正面管教,‌‌就是既不懲罰也不嬌縱,‌‌孩子們只有在一種和善的,但是‌‌比較堅定的氣氛中,才能培養出他一種自律,‌‌責任感,合作以及‌‌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家長也不應該把自己‌‌把孩子看成的一個附屬品。他實際上有自己的獨立人格,‌‌你要心平氣和的,‌‌要站在一個孩子的角度,你要去分析他。他犯了一些錯誤,‌‌從成人的角度來看,可能孩子犯的錯誤很愚蠢,‌但如果你從他那個年齡層次來說,你換個角度來看,很可能他犯的錯誤,‌‌是很普遍的。所以你有時候也沒必要把一些不是原則性的一些錯誤,不要看的太重了。如果他真正犯了一些原則性的錯誤,你就用堅定的一些‌‌語氣告訴他,‌‌為什麼他做錯了,‌‌以後要注意這方面的問題!

你要心平氣和的又堅定的語氣跟他去交流,讓他真正的意識到,‌‌這個事情他做錯了!

總而言之,當你把孩子放在一個平等的地位,像朋友一樣去交流,怎麼還會有叛逆呢?誰會去叛逆一個自己的朋友呢?!

❹ 小孩子為什麼會有叛逆期呢哪些孩子容易有叛逆期

1、他們大多是家裡的獨生女,父母太寵了。

時代的因素使得家裡的孩子大多是獨生子女,父母視他們為家裡的王子和公主,一切都符合他們的要求,使他們養成了不良習慣和固定思維。 覺得父母應該是的孩子,不懂得感恩。

2、各種互聯網因素對社會的影響。

互聯網的發展讓孩子接觸到更多不良信息,一味追求所謂的潮流,不願與父母交流。尤其是他們很容易在網路中迷失自己模仿一些人的行為。

6、和他們做朋友,有一套家規。

只要父母無情不習慣孩子,提供良好的家庭氛圍,合理適當地使用網路,把他們當成朋友之間的關系,對孩子的想法有很好的了解,那麼緊張的關系就會 放心。

❺ 孩子到了叛逆期天天跟我頂嘴,青春期的孩子為什麼會叛逆

    青春期是我們每個人都會經歷的一個階段,是人生中最美麗、最純真的時期。然而,對於父母來說,這是一個非常焦慮的時期。這是因為許多青春期的孩子性格叛逆,會頂嘴頂撞父母,導致家庭矛盾增加。父母不知道該怎麼辦。那麼,孩子為什麼會叛逆呢?

1做一個安靜的傾聽者,不要總是喋喋不休地談論同一件事。大部分青春期的孩子都有明顯的慎差晌獨立意識,他們有自己的想法和想法,父母處理的方法簡單,不嘮叨,做一個安靜的傾聽者,多聽孩子的想法,這對父母很有幫助了解孩子的內心世界,拉近親子關系。

2為孩子創造一定的私人空間。當孩子進入青春期時,他們特慶含別想要擁有自己的私人空間。這種私密空間不僅體現在物理空間,比如孩子可以獨處的房間等,還體現在心理空間,比如孩子可以滿足個體獨立、保守秘密的空間等。

3 成為您孩子的榜樣並向您的孩子展示。我們父母傾向於把自己的話當真,讓我們的孩子聽他們的話。但實際上,大多數青春期的孩子都討厭父母的講課。比講道更有力量的就是以身作則。榜樣和示範的作用,肢體動作,做給孩子看,而不是喋寬鋒喋不休地給孩子聽,不要把溫馨的家庭變成講課的教室,多做多做,多做少做讓孩子看到,用自己的榜樣去啟發、引導,達到教育孩子的目的。

 

❻ 孩子為什麼會有叛逆期 孩子叛逆期的原因

1、孩子步入三歲這個年齡,正處在一個探索世界的過程中。這個時候的孩子簡直就是個好奇寶寶好嗎?要麼東摸摸,要麼西摸摸,家長看到這樣的孩子可能對孩子進行教育,這樣更加促成了孩子的叛逆。

2、孩子雖然還小,但這個年齡的他已經有了自尊心。要是家長在很多人面前批評他,或者動不動打他同樣會造成孩子叛逆。

3、有些家長對孩子過於關心,總是有說不完的話對孩子嘮叨。說著說著就批評起孩子了,孩子聽多了難免產生逆反心理。

4、家庭工作的繁忙讓家長忽略了和孩子感情溝通。家長動不動就批評孩子,而不給孩子機會傾訴,久而久之孩子變得沉默叛逆。

5、父母對孩子不尊重,孩子也會反之這樣對待父母。

6、父母沒有做好榜樣,孩子為了發泄心中的不滿也會以叛逆的情緒表達出來。

❼ 孩子為什麼會叛逆有哪些心理發展特點父母要如何與叛逆期孩子相處

孩子會叛逆的原因:因為小孩處於青春發掘螞育期有獨立思考的能力,從新聞媒體拿到了許多信息內容有自己的觀點,但他們往往太自以為是。爸爸媽媽的說教使他很苦惱,這個階段的學業壓力非常大。爸爸媽媽務必傾聽自己的兒子,學會在公平的前提下與他們溝通交流。青春期的孩子逐漸反叛,很有可能在父母眼中看到的都是自身的缺點和不正確,但相信自己的小孩,即使已經陷入泥潭也是有自己的閃光點。

心理發展特點:喜愛跟父母唱反調。這一時期的孩子,跟父母的預期會有非常大的誤差,你覺得東來我硬要往西,無論爸爸媽媽怎樣為孩子好,孩子可能都不高興。面對這樣的小孩,爸爸媽媽非常容易生氣。喜愛獨樹一幟,孩子叛逆期喜愛追隨時尚潮流,喜愛計算機、手機上,喜歡玩游戲,喜歡聊天,喜愛標新立異的服飾,滿嘴「外星語」。爸爸媽媽擔心孩子,但越勸知敬阻小孩,小孩通常越反叛。

❽ 每個孩子都有叛逆期,導致孩子叛逆嚴重的原因有哪些你知道嗎

每一個孩子都是有叛逆期,叛逆是什麼呢?叛逆是一種沖突關聯。假如沖突彼此有信賴和重視的關聯,而且在沖突產生時可以相互之間忍受和了解,父母和孩子中間不大可能暴發明顯的沖突,孩子也不會表現出顯著的叛逆。孩子的叛逆期表現有的輕,有的重,那麼為什麼有的孩子叛逆期表現尤其比較嚴重呢?這是由於父母的教育方式,正確引導方式不對,親子溝通並沒有解決好,孩子便會表現的尤其叛逆。下面就給大家分享一下導致孩子叛逆嚴重的原因有哪些。

1、父母對孩子的「叛逆」過於敏感

有關這些叛逆的青少年兒童,很多父母都不敢討論這件事情。父母的性格特徵為她們的孩子塑造了楷模。尤其是當父母與兒女互動交流時。因此父母不容易特別敏感和擔憂。

4、關注不足,損害孩子

假如家中不可以給與孩子關懷,乃至損害孩子。那樣的孩子更易於產生極端化的叛逆。假如父母能給孩子一個較好的心理輔導、精神關懷,孩子就可以獲得一些精神自由。即使這種孩子經歷了叛逆環節,她們的叛逆水平也會相應較低。

❾ 孩子出現叛逆期的原因是什麼

叛逆期是每個家長都會頭疼的,叛逆期的孩子比較的敏感,正確應對才能讓孩子健康成長。下面是我分享的孩子叛逆的原因,一起來看看吧。

孩子叛逆的原因

1、因為青少年的心理隨著這個年齡段自身的變化而變化,第二性徵的出現給他們的心態造成了沖擊,他們面對自身的變化常常感到不知所措,從而產生了浮躁心態和對抗情緒。

2、青春期孩子的叛逆是孩子心理上不成熟的表現。

青少年在心理上的成熟滯後於生理上的成熟,在心理的認知發展中,由於閱歷和經驗的不足,孩子的認識是不堅定的、容易動搖的。思維雖然有獨立性、批判性,但認知事物和問題時由於不全面客觀而會出現偏激、片面、固執甚至極端化,把家長、教師的勸說、指點、提醒和督促都看成是不理解、不尊重的管教與約束,會在好奇心的驅使下,作出違背施教者初衷的事情。家長和學校老師都要冷靜去觀察孩子的做法,真誠地面對孩子的問題,啟發孩子的理悟,寬容釋懷,情感交流。

孩子叛逆期家長的應對方法

保持自己的頭腦冷靜

孩子叛逆,父母一般會不滿,一般會用自己的權力來壓制孩子。其實,此時的父母,應該提醒自己,保持冷靜,等孩子冷靜下來再去進行溝通。孩子叛逆時,言語和行為會猶如暴風雨,不懂得控制自己,但父母是成年人,應該懂得何時該保持冷靜。

切勿過分保護孩子

鼓勵孩子大膽去嘗試自己想做的事,培養自立能力和敢於發表自己的見解,告訴他思考問題要多從正面去想不要總有怨言睜搭。父母也可以多給孩子一些自由的空間。

信任孩子

因為他們具有非常強烈的獨立意識,我們要給予他們相應的信任。孩子們常常說,我爸爸、媽媽不信任我、不理解我。這種情況下,我們要給予他一定的權利、信任,一些事情可以讓他獨立去做,接納他們做得不那麼好的一面。因為他們處於半成人期、兒童化的狀態,所以,信任是非常重要的。

隱藏教育目的 千萬別翻舊賬

面對孩子的種種叛逆行為,家長切忌直接說“不”。比如孩子說要買高檔衣服,如果你說“不行,沒門”,只能引發斗行孩子的反抗心理,覺得父母無法溝通,不理解自己。而應開啟溝通的大門,好好與孩子交流。要允許孩子犯錯誤,教育孩子不情緒化、不翻舊賬、不侮辱人格尊嚴,以提問的方式疏導孩子,而非威嚴地提出要求。

孩子叛逆期的溝通技巧

時而清醒時而糊塗

青春期的孩子就像是個得了老年痴呆症的人,時而清醒,時而糊塗。清醒的時候,他能體會父母的辛苦,糊塗的時候,他們無法感受到父母是非常的愛他們。(如果你能理解這句話的含義,那麼恭喜你,你一定能幫助你的孩子度過叛逆期,如果不懂,那麼請看第二條。)

學會感悟

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慢慢的學會很多成人才有的感悟。比如,責任,義務,權利。他覺得自己長大了,他覺得有自己的想法,但是在你們眼裡確還是那麼的幼稚。他們無法被你們理解,同時,他們也無法理解你們的做法。

所以這時,你需要和他溝通。用溫和的語氣進行交流很重要,嚴肅只會讓他有戒備心。

交流的時間和地點和重要,不要在他發脾氣的時候去跟他和解,因為這時候孩子的心還很難平靜,這只會讓事情變的更糟糕。

但是一定的安慰還是要的,特別是女孩子。自尊心強,又不會直接說出來。

至於地點,當然是家裡最好。俗話說,醜事不得外揚。如果在公共場合和他交流,萬一雙方都沒控制住,那麼後果不堪設想。

合理的開場白:孩子,你長大了,我恐怕跟不上你的想法。所以我想聽聽你的想法。我們可以聊會嗎?

交流也許不能解決一切,但是交流可以防止代溝生成。

空早嘩很強的自尊心

孩子叛逆期時,有很強的自尊心,很容易受挫折和受委屈。就算你是個在講理在明智的父母,有時也拿他沒轍,因為他總有一大堆的理由讓你啞口無言。但是,這不是他能控制的。誰會想天天和人吵架呢,只是他這個年齡獨有的“年少輕狂”在作怪。

所以盡可能的寬容。不需要絕對的寬容,改指責的時候就應該嚴厲的批評。

給孩子點空間

多給孩子空間,雖然他自認為已經長大。但是有些事情他仍然需要你的幫助,但是他們的自尊心很強,又比你還要面子,所以他們不會多說。

這時候,你可以默默的關注他,給他嘗試的機會,自己經歷的挫折往往比父母告知的挫折要印象深刻。當然,接受范圍內的挑戰,讓他們自己面對吧。

給予鼓勵

孩子就算成年了,也是要鼓勵的。成人都樂於聽好話,更何況孩子。他也許當時不會表現得很開心。但是他心裡其實很樂滋滋的。被自己的父母誇獎勝過,得到自己最親的人的鼓勵,那是意見多麼美好的事情。

在他們經歷挫折後,少點責罵,多點安慰吧。

你的付出多少,孩子也會報答多少。

少點埋怨,多點反省。過了這個時期,一切都會好起來的。

有時我在想,父母和孩子是相剋的。孩子過了青春期,父母就會進入更年期。當年父母操勞孩子,到時孩子操勞父母。

信任

人與人之間,最需要的是信任。在他有困難的時候說一句:“孩子,我相信你。”勝過說一句:“真的不是你做的嗎?”

前幾天看到一段短文,裡面就講到。信任就是,讓我跌入{泥沼}時,你仍然牽起我的手說:“我相信你是清白的。”

愛是偉大的,相信你會是個好父母。

叛逆期發生的時期

❿ 為什麼有的孩子叛逆得很厲害

伊信嫌坂幸太郎說過的一句話:一想到為人父母居然不用經過考試,就覺得真是太可怕了!

日本作家伊坂幸太郎的話「一想到為人父母居然不用經過考試,就覺得真是太可怕了」,確實父母的一些小的舉動,對一個人在成長過程里的傷害和作用,是一樣大。

當然也不每個家長都存心故意想要做出一些舉動,對孩子滑孫手造成傷害,我們的很多技能、習慣、處事方式都是在原生家庭中習得的,包括如何與人溝通、互動,處理我們的情緒和需求。父母的這些行為方式,也是從他們的原生家庭里獲得的,所以,他們也有自己的創傷。

原生家庭的影響

原生家庭給一個人後天造成的影響,即使不用說出來,但是會在很多事情上一點一點的體現,那些正能量滿滿,父母相愛環境里長大的人,其實很難理解。

比如因為某件小事情,就動不動大聲指責,拳打腳踢的。

比如要控制孩子一切行為和思想的,寫了日記一定要看,有信息一定要查。

還凱差有自己在工作時候遇到不順心的事情,回來之後想法設法找理由給孩子潑狗血。

再者無論什麼事都歸功於孩子的過錯,再把自己塑造成為家庭犧牲者的形象。

熱點內容
為什麼東西總是受潮 發布:2025-09-10 03:49:09 瀏覽:857
為什麼學習看多電腦會頭痛 發布:2025-09-10 03:46:55 瀏覽:873
閑魚惠普u盤為什麼那麼便宜 發布:2025-09-10 03:24:36 瀏覽:419
為什麼小米的音質音效開不了 發布:2025-09-10 03:14:49 瀏覽:832
王川為什麼代表小米有品 發布:2025-09-10 02:59:18 瀏覽:76
電腦為什麼開機一下子就卡了 發布:2025-09-10 02:53:56 瀏覽:949
同父同母的姐弟為什麼膚色不一樣 發布:2025-09-10 02:49:43 瀏覽:230
寶寶為什麼有一段時間特別愛吃糖 發布:2025-09-10 02:49:41 瀏覽:104
人睡覺為什麼只有閉眼睛才能睡 發布:2025-09-10 02:44:55 瀏覽:797
為什麼手機會突然要求輸入密碼 發布:2025-09-10 02:42:29 瀏覽: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