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男生女生 » 為什麼越懂事的孩子越容易忽視

為什麼越懂事的孩子越容易忽視

發布時間: 2023-05-03 07:29:22

『壹』 為什麼越懂事的孩子越容易被忽視

1.懂事是孩子討好家長的方式

懂事的孩子從小就會察言觀色,擅長分析大人的情緒,他們有這個年紀不應該有的成熟與穩重,代價往往是犧牲任性的權利與天真的童心。

但這種懂事不是出於愛,而是出於恐懼。

因為他們從小接受到的教育就是:只有「懂事」,才能得到關注和愛,一旦不那麼「懂事」,就會被否定,被批評。

所以,為了不被拋棄,他們一步步讓出自己的利益,壓抑自己的情緒,默默承受內心的委屈和無助。

懂事已經成為這樣的孩子討好別人的方式。

2.懂事是家長控制孩子的一種教養法則

在很多家庭中,父母往往通過批評的手段來控制孩子。

比如有的父母經常說:不管發生什麼樣的事情,都要先從自己身上找原因。

久而久之,孩子就認為馬上承認錯誤並道歉是讓父母停止訓斥的最好方法,雖然可能他褲如們並不知道自己做錯了什麼,雖然他們心裡可能也很委屈。

父母說是愛你,為你好。其實這是一種以愛的名義所進行的強碼喊制性的控制,讓子女按照自己的意願去做事情。這在心理學上稱為「非愛行為」。

這樣的父母最愛說的話就是,「為了你,我放棄了什麼,犧牲了什麼,你為什麼不聽我的話?」

因為沒有安全感,連個人的安全感都建立在「孩子聽話,懂事」的基礎上。這樣等自己老了,他們認為孩子才會如他們所期望地一樣贍養老人。一旦有一天孩子違逆了父母意志,其安全感就被打破,不安就轉化為一種更加強烈的控制欲。

3懂事避免了在家庭教養中家長花更多的精力

其實孩子對於是不是『懂事』的判斷,絕大多數是來源於父母。」

仔細回想一下,你從小被教育要當一個誠實的孩子,但你卻被允許甚至鼓勵說一種謊話——明明很喜歡的東西違心地說不喜歡,「其實你哪裡是『懂事』?你只是過早地『懂父母』。

在父母看來,孩子順從自己就是『懂事』,而忤逆自己心意,都是『不懂事』。」

「不懂事」的熊孩子往往會做一些出格或者惹麻煩的事情,就會惹得父母不得不去收拾殘局。家長一味要求孩子聽話,其實是家長懶惰——只為自己省心,壓抑了孩子天性。

「懂事」的好孩子往往不需要父母投入過分的精力,懂事的孩子心裡會想要不能給別人填麻煩,要小心翼翼,要表現得很乖,很好,才能獲得父母的關愛。

然後他的潛意識里就會形成:「我是不重要的,我只有先照顧好別人,我才是安全的。」所以他長大後就會成為一個寧願委屈自己絕不麻煩別人的人。

這樣一來,懂事的孩子就會沒有那麼多對父母的需求,而父母自然也就放心地去做別的事情,或者更多地去關注那些不懂事的孩子。

對於父母而言,這是一個「選擇-承擔」的問題。這是一個選擇哪個更遲純野難解決的問題,然後忽視相對不麻煩的那個。

『貳』 ​熱議話題「越懂事越容易被忽視」:懂事的孩子,需要被討厭的勇氣

前幾天,刷微博時讓顫弊被一個熱議話題「越懂事越容易被忽視嗎」酸到了。


這一話題,引起了網友們的熱烈討論,許多網友都表示「我很懂事,也有被忽視」。


奧運冠軍鄧亞萍講了這樣一個扎心故事:遇到很可愛的一家四口,大寶內向溫柔,小寶活潑開朗。


大寶從來沒有覺得小寶搶走了爸爸媽媽的關愛,反而坦族覺得小寶特別可愛,招人喜歡是應該的。生活中也特別照顧小寶,而且大寶的學習成績也很好。



看著如此和諧的一家,本該羨慕。但其實乖巧懂事的大寶,心裡有著無法言說的辛酸。


因為爸爸對大寶實在是關愛不夠,還總教育大寶要懂事、學會愛護妹妹。


在父母的要求下,大寶即使心裡再難過,也從不表露,而妹妹卻沒被這么要求,可以過得隨心所欲。


看著大寶懂事而被忽視,恍若看到了自己,心疼極了。


尹建莉老師曾說:



大人總把孩子的懂事當成一種理所當然,自然地就忽視了他們。可孩子再懂事,他們也只是孩子。


因為要懂事,他們就得藏起本該屬於自己的孩子氣,表現出超越年齡才有的懂事來示人。


可懂事的背後,常常是殘酷的傷害。


01

孩子沒有很「懂事」,只有「不快樂」


電視劇《我們的新時代》中,就有一個男孩成成,懂事得令人心碎。


成成是一個單親家庭的孩子,媽媽為了很好地照顧他,將體面的工作辭了,做起了計程車司機。


媽媽害怕成成輸在了起跑線,就讓成成學習彈琴,每天晚上都必須彈兩個小時的鋼琴,就算打擾到鄰居休息,媽媽都要賠禮道歉,讓成成練習時間夠了。


本以為成成自己喜歡彈鋼琴,結果有一次成成的干媽接他回家時,看他一臉不開心,才知道並不是這么一回事。


原來成成因為不喜歡彈琴,甚至都不想回家,回家後媽媽就要讓他練琴。



干媽和他說,不喜歡彈琴,就直接告訴媽媽。


然而,成成的回答讓人很心酸。


「我媽剛給我買完電子鋼琴,我不想讓她浪費錢」。



小小年紀的他,明明不快樂,卻也只能在媽媽面前裝著自己願意彈琴。


只因他太懂事了,他太明白媽媽的辛苦了。


他只能扮演喜歡,然後默默把情緒藏在心底,做一個懂事的完美小孩。


可懂事的壓抑下,全是不開心。


曾經看過這樣一句話:年少輕狂的好日子,一懂事就結束。


在大多數父母眼裡,乖巧聽話、讓父母省心就是「懂事」孩子的象徵。可這種象徵性的懂事,對於孩子而言,其實是一種失去自我的表現。


沒有哪一個孩子是天生就知道如何讓洞唯自己乖巧懂事的,越是懂事的孩子,越是吃盡了苦頭,才成為了別人眼中的好孩子。


曾有對「懂事」的調查,數據顯示有將近四分之三的人覺得「懂事的孩子不快樂」。


因為懂事,習慣了被人忽視;因為懂事,就意味著失去自己。


02

敢於表達情緒,才不必為難自己


心理學家曾奇峰說,我們生而為人,來到這個世界上,實際上沒有任何人願意聽別人的。


其實,小孩子已經具備自我意識,他渴望聽從自己內心的聲音,勇於表達自己的情緒,這樣就不必克制。


在網上看過一個網友寫道:



過度懂事的孩子,都是帶著疤痕長大的。


懂事的孩子從來都不快樂,他們越是懂事,越要壓抑住自己內心真實的想法和需求。


孩子敢於表達情緒,才不會為難自己。


熱播劇《小捨得》中懂事的米桃,無法對人說出自己的苦悶,只能通過拚命跳繩來排解自己的郁悶。


很多人覺得夏歡歡太脆弱了,考試不好哭,被同學說也要哭,動不動就哭,可我卻很羨慕她。



她活得真實,成績下降可以對著爸媽哭,壓力之下可以控訴,一點也不需要委屈自己。


心理學家說:壓抑後的孩子,容易形成自卑心理。


對於那些「不懂事」的孩子,他們根本不需要壓抑,更不必為難自己。


他們不需要為了懂事,取悅別人,而丟失了自我。


03

讓孩子擁有被討厭的勇氣,才是出路


在《乘風破浪的姐姐》里有一幕,讓人印象很深刻。


大家一起吃飯時,藍盈瑩突然提到李斯丹妮:「這個舞,你要是有空的話能不能來教教我們?」


面對藍盈瑩的請求,李斯丹妮不好意思拒絕,就說好呀好呀。而張雨綺回過頭很大聲地回道:「她現在沒有空。」



張雨綺這一拒絕雖看起來強勢,但她不怕被人討厭,而且直接拒絕的姿勢簡直太颯了。


試想,我們的孩子若擁有這般不怕被人討厭的勇氣,他們還需要委屈自己,而做懂事的孩子嘛。


給予孩子教育,讓他們知道最真實的自己就好,告訴他們被討厭的勇氣就是不必討得所有人的歡心。


1.關注孩子真實的感受


湖南有一位12歲的女孩,留下遺書跳樓自殺,她在遺書中對媽媽說:「希望在我死後,您能不再悲傷,不再為我煩惱。」



她覺得是自己給媽媽帶來了悲傷與煩惱,只要自己死了,就能夠少給媽媽帶來煩惱。


懂事的孩子,常常會有一種負罪感,覺得自己「活著沒有價值,甚至給別人帶來了痛苦」,他們缺少一種被討厭的勇氣。


這樣的孩子很怕自己不被愛,或總覺得自己要乖巧聽話才值得被愛。


父母要及時地關注到孩子,並了解到他真實的感受給予關愛和引導。


2.告訴孩子,不必怕被人討厭


在阿德勒心理學中,有一個這樣的說法: 在人際關系中根本不可能不受傷。只要涉入人際關系就會或大或小地受傷,也會傷害別人。


阿德勒說「要想消除煩惱,只有一個人在宇宙中生存」。


但是,那種事情根本就無法做到。人的煩惱皆源於人際關系。


所以,我們要告訴孩子,你不必討好任何人,也不必怕被人討厭。你只需要做自己、愛自己就夠了。


父母給孩子真正的愛,能夠讓他們擁有被討厭的勇氣。


04


作家張悅然在《櫻桃之遠》中寫:



那些看起來懂事的孩子,不過是習慣了做滿足父母期待的小孩罷了。


他們的世界,並未真正快樂過,甚至有些凄涼。


如果可以,真心希望,所有的小孩都不必懂事。


讓他們能肆無忌憚地有哭有笑,可以有小任性,也可以有壞脾氣,做最真實的自己。

『叄』 為什麼越懂事的孩子越容易被忽視

你明核好!
因為你們做父母的,總以為孩子懂事了,已成為大人了豎局,沒把他們當小孩,忽視激纖掘了他們仍然是小孩。

『肆』 為什麼懂事早的孩子往往不受重視

因為孩子越懂事,就越願意委屈自己來成全別人。所以從表面看來越是懂事的孩子就越數帆命苦。其實很多事需要從多個角度來看待的,孩子懂事是一件好事,而所謂的命苦其實就是孩子可以收到更多的磨練!這樣孩子而言未襪畢臘必就是壞事。最主要得讓孩子有個良好的心態,縱告滑然開始的時候回吃很多的苦,後來因為孩子的懂事,必然會獲得更多忍的認可,在以後的發展之中,自然可以得跟多人的幫助!今日的命苦可以換來他日的秘密甜。所以不要用一時的狀態來評斷一個孩子的命運,這樣是不公正的。

『伍』 為什麼越懂事的孩子越容易被忽視

在父母看來,越懂事的孩子,越能更好的照顧好自己,越不需要投入過多的精力。

事實上對於父母來講,每一個孩子都是家庭的珍寶,都值得我們付出時間和精力去教育。

可一個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在生活當中,我們被各種事情所牽絆,有太多精力要用在人事往來和賺取生活所需上。

如果一個孩子非常懂事,在父母看來,這樣的孩子很讓人省心。父母自然不會把過多的精力放在孩子身上,因為父母明白,孩子能做好自己的事情。

你可以反方向設想一下,父母每天工作本身就很辛苦,而孩子卻不懂事,每天曠課逃學,不寫作業,老師每天都找家長。

家長確實會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孩子身上,可工作是不能拖的,這些只會透支父母的精力,讓你的父母變得更辛苦,除此之外毫搜返無他用。

父母對孩子的愛永遠是無私的,你越懂事,你的父母就越輕松。

世界上哪有什麼歲月靜好,只是在有人為你負重前世兄飢行。

『陸』 越懂事,越容易被忽視

從小到大,我們一直被教導要聽話要懂事。

確實,我們的懂事能讓父母開心、欣慰。叢歲告

逐漸的,我們也滲明開始變得懂事,

因為,那是能讓父母臉上洋溢著驕傲的名詞。

可太過於懂事,真的是好事嗎?

雲音樂有一首《童年》,裡面有一條熱門留言:

大街上,有個小男孩吵著要買棉花糖。

媽媽指著他手裡的小糖人,說:「剛買的孫悟空還沒吃呢,怎麼還要?」

小男孩不聽,賴在原地,非要買棉花糖不可。

媽媽沒辦法,只好同意了。

小男孩終於拿到了棉花糖,開心雀禪地對小糖人說:

「大聖你看,你的筋斗雲來了!」

這個男孩把自己的情感毫不吝嗇的表達出來,

他並不在乎自己是否「懂事」。

也因此,他豐富的想像力得到了保護,

展現出孩子異想天開的爛漫。

兒童心理學家皮亞傑說過:

很多小時候很乖的孩子,

長大都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心理問題。

因為他們為了去迎合別人,

忽略自己的真實需求,內心長期壓抑。

很多家長認為懂事的孩子只是不會無理取鬧而已,

但有些「懂事」,也在不經意間扼殺了孩子的創造力。

我們應該學會接受孩子的不懂事,適當的「小任性」,

傾聽他們內心的初衷,

正確引導孩子成長的同時,

也讓孩子童真的天性得到保護。

熱點內容
為什麼駕駛證字體顏色深 發布:2025-05-29 06:08:14 瀏覽:870
為什麼看不到自己的淘寶差評 發布:2025-05-29 06:08:04 瀏覽:980
為什麼手機卡都被凍結了 發布:2025-05-29 06:07:23 瀏覽:794
為什麼吃完飯胃裡的東西會逆流 發布:2025-05-29 05:41:57 瀏覽:959
戴了幾年眼鏡為什麼眼睛變小了 發布:2025-05-29 05:41:55 瀏覽:819
淘寶整機價格為什麼那麼低 發布:2025-05-29 05:36:11 瀏覽:101
為什麼百題斬在電腦上看不到講義 發布:2025-05-29 05:26:58 瀏覽:909
為什麼修改文件能防閃退 發布:2025-05-29 05:23:38 瀏覽:629
小貓咪絕育完為什麼要隔時間吃飯 發布:2025-05-29 05:23:37 瀏覽:362
為什麼高速收費每次不一樣 發布:2025-05-29 05:18:19 瀏覽:6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