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最誠實的孩子最受傷
1. 繪本‖《艾瑪當裁判》——比賽中要做誠實的孩子
《大象艾瑪》一書迄今已轉譯為二十多國語言,擄獲了全球無數幼兒的心,是歐洲「寓言大師」大衛·麥基的經典作品。
該書獲選為2002年「好書大家讀」年度最佳童書。故事的主角艾瑪,善用自己的與眾不同,轉換為他獨特的幽默感,帶給大家歡樂。
花格子艾瑪是孩子心目中摯愛的繪本主人公。在艾瑪身上,我們可以看見人性中的美麗與單純,也能因此發覺自己潛在的的真性情,因而感覺獲得支持。
《艾瑪當裁判》講的是一群淘氣的小象們要舉辦跑步比賽,艾瑪自告奮勇來當裁判。這是一場扣人心弦的比賽。
有的小象氣起跑快,但慢慢的落後了;有的小象在候子們的干擾下跑錯了方向;還有一頭調皮的小象耍花招,故意把對手絆倒……
比賽最後是誰得了冠軍呢?
我們一起閱讀這本繪本:
花格子大象艾瑪和表弟韋伯一起去散步。一群小象吵吵嚷嚷從他們身後沖了過去。
「他們在幹嘛呢?」艾瑪問。
「他們在比賽誰跑的最快?」一頭小象回答,「是我!」
「不是你,是我!」另一隻小象說。
「你倆都犯規了,」又一頭小象說,「剛才的比賽不公平。」
「那就舉行一場公平的比賽吧。」韋伯說。
「我們要通知所有的動物,還有決定比賽路線。」艾瑪說,「比賽就定在下周好了。」
真是忙碌又熱鬧的一周!雨林里的動物們都說一定要來觀看比賽。
小象們都在努力准備著,不是你在練習,就是他在練習;而大象們呢,都在為他們加油。
到了比賽的那天,有九頭小象來參加比賽。每頭小象運動員的身上都塗了不一樣的顏色。
藍色小象不喜歡自己的顏色,不過。紅色小象願意跟他交換一下。
他們忙了好一會兒。最後,大家終於都准備好了。
「祝各位好運!」艾瑪說,「記住,比賽不僅僅是看誰最快、誰最慢?更要看你是如何比賽的。各就各位!」他大聲喊。
「預備!」韋伯喊。
小象運動員們出發了。
艾瑪和韋伯抄近路去比賽沿線觀戰。第一戰士小河。棕色小象遠遠的跑在別的小象前面。
鱷魚們在為他加油。
「棕色小象起跑最快。」韋伯說。
「前面的路還長著呢。」艾瑪,說。
第二站是猴子林。調皮的猴子們搗起亂來。他們朝小象扔水果,七嘴八舌地大喊:「這邊!」
「不,那邊!」
「快跑!快跑!在這里轉彎!」
小象們都糊塗了。
粉色小象和紫色小象跑錯了方向,而別的小象追上了棕色小象。
前方是一座小山。黃色小象跑到山頂,綠色小象緊跟在他身後。
「粉色小象和紫色小象還沒有找到路呢。」艾瑪呵呵呵的笑了。
到了紅岩口,黃色小象故意絆倒了想要超過他的綠色形象。
「犯規!犯規!」獅子和老虎大吼起來。
小象受傷了,白色小象停下來幫助她。
「幸虧我們看到了。」韋伯說。
艾瑪和韋伯來到最後一個比賽觀看點。這時,橙色小象正准備超過黃色小象。黃色小象又想故伎重演,也把橙色小象絆倒。
「太丟人啦!」河馬們大聲喊。
藍色小象瞅准了機會,超過了他們倆。
「黃色小象,你的比賽資格取消了。」艾瑪說。
藍色小象保持領先,第一個沖過了終點線。
「我我沒有跟他交換顏色的話,冠軍應該是我嘛。」紅色小象說。
粉色小象和紫色小象同時跑到了終點,他們樂的都跑不動了。
最後跑來的是受傷的綠色小象和旁邊幫助她的白色小象。
黃色小象覺得很害臊,走上前去道歉。
「在發獎牌啦。」韋伯說。
「各位小將,」艾瑪宣布到。「藍色小象贏得了比賽第一名的獎牌,橙色小象獲得第二名的獎牌(沒有第二名怎麼能有第一名呢?)起跑最快的、最勇敢的、最愛心的和最倒霉的小夏都有獎牌。
「還有兩頭小象獲得「最逗新人獎」,一頭小象獲得「知錯就改獎」——就是那頭最淘氣的小象。今後我們也許還會再舉行比賽,收獲更精彩的故事。」
「讓我們所有小象歡呼吧!真棒,真棒,真棒!」
淘氣的小象們要舉辦跑步比賽啦!艾瑪自告奮勇來當裁判。這真是一場扣人心弦的比賽。
有的小象氣起跑快,但慢慢的落後了;有的小象在猴子們的干擾下跑錯了方向;還有一頭調皮的小象耍花招,故意把對手絆倒……
最後是誰得了冠軍呢?
上一篇
讀書筆記‖我很重要——隨想隨記
2. 小練筆:有人說:人要講誠信,不能撒謊。也有人說:生活需要善意的謊言。
人,許多時候會在理想與現實的困惑中旋渦里掙扎,經過一番磨礪後才找到方向,不同的人會選擇不同的方向。
做人要誠實。從懂事起,父母、學校老師,課本上的話都是真理。記得最清醒的是父母老師常常告誡,做一個誠實的孩子,做一個老實人!而我們也遵循這樣的教誨,踏進社會,指導著我們在工作生活和為人處世。這時,卻發現,許多事情和我們受過的教育相悖離,現實工作生活中,要做一個真正誠實的人根本不可能,因為曾經歷過說了誠實的話,不僅讓朋友或同事受傷,也讓自己難過;反之,說些違心的話卻皆大歡喜;漸漸發現,其實生活中某些時候需要一些善意的謊言,來蒙蔽安慰自己,所以也需要我們學會在適當的場合不誠實,。
無從考證「老實人吃誇」這句話起源於何年何代,現代社會老實人更不被看好,雖然每個人都知道,做人應該誠實;而現實總會給誠實的人迎頭一擊,「煨紅薯」手段高者,平步青去;「八面玲瓏」厚著臉說著違心話者,左右逢緣,好處總會落到這些人身上。種種現實的遭遇,切身體會,令願意誠實的人越來越少,懂得靈活處世、會說善意謊言的人越來越多,縱觀社會,幾乎凡事均處在「明」與「暗」的兩面,想想也正常,因為社會很寬容,人性的本質在當今社會得以最充分地展現,「明」或許是真實的自己,或許不是;「暗」卻是真實的自己。
做人是否應該堅持誠實?應該?!有道理,不誠實明擺著就是說謊欺騙別人,是一種不道德的行為。不應該?!也有道理,明擺著有時不誠實的話比誠實話更讓人樂於接受,人際關系更好相處。做一個真正誠實善良的人就會被踵而來事實的困惑。
做一個誠實的人,是人性最朴實的本質。但現實生活中,我們根本不可能做到完全的誠實,有時善意的謊言我們不能不說,但我們不能拋棄人性的真善美,不能把善意的謊言當成一種習慣,脫口而出,不負責;那會適得其反,淪為一個名符其實的騙子,失去別人對自己的信任,失去做人的根本。別忘了還有一句話是:巧詐不如拙誠。
每個人做人處世都有自己的原則,身為愚人,做不了一個完全誠實的人,那就做一個言而有信,有誠信的人。
過於誠實,不會靈活變通,會讓我們在人與人交往中受挫,會產生一些難以避免的誤會和矛盾;但是堅持誠信則不會,只要堅守做人有誠信,就一定會擁有良好的人際關系,取得別人的信任和好感
3. 10歲孩子撒謊家長應該怎麼教育
1、以身作則,以誠待人。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師,孩子的模仿能力是很強的,成年人說句謊話,自己可能認為算不了什麼,這可能就會成為孩子撒謊的樣板。如有人打電話找爸爸,爸爸不想聽,就叫孩子告訴那人說:「爸爸不在家」。媽媽為讓孩子認真完成作業,隨口說完成後帶你去公園玩,結果孩子興致勃勃地完成作業後,媽媽卻推說沒空,不去了。孩子耳濡目染後,也就會慢慢染上撒謊的習慣。可能父母未察覺,孩子說謊的最初原因多在父母身上。許多研究表明,孩子的不良品質是由於受到言而無信的家長影響逐漸養成的。父母若想培養孩子的誠實、守信,就決不能在孩子面前說謊,要言傳身教地教育孩子在任何情況下不誠實都是不道德的,是害人害己的行為。家長對孩子的誠實要及時地給予鼓勵和獎勵,讓孩子成為一個以誠待人的人!
2、尊重孩子、了解孩子。家長要努力營造一個民主、和諧的家庭氛圍,尊重孩子一些合理的小隱私。生活中、學習中可採納孩子可行的意見,若反對的要耐心地說明理由,讓孩子體會到家長對自己的信任,把家長當成朋友,以後若有想不通的問題,孩子就會主動地與家長討論解決。有的家長可能會認為孩子是自己養大的,年齡還那麼小,還有什麼意見可提?有什麼東西可隱瞞的?於是一手包辦,遇事不與孩子商量,不徵求孩子的意見,這樣會削弱了孩子的自信心,嚴重地傷害孩子的自尊心,為了避免爸爸媽媽再次的不公平對待,孩子只好選擇撒謊了。俗話說得好:「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家長平時可以通過與孩子、老師的交談來觀察孩子的活動及思想動向、邀請他的朋友來家玩等方法了解孩子的朋友。隨著孩子的成長,朋友對他們的影響會越來越大,「孟母三遷」就是一個很好的啟示。因此,父母應對孩子交朋友提出適當的建議,但絕不能主觀地批評,以免孩子的逆反心理作怪而適得其反。若發現孩子的朋友有不良行為,如撒謊或偷東西,就應及時設法把孩子與他的朋友分開;可與老師溝通,加以引導;一段時間內准時接送孩子;介紹一些表現好的新朋友給孩子認識;多講相關的故事,趁機進行思想教育等。
3、循循善誘,對症下葯。一旦發現孩子撒謊,家長不要暴跳如雷,硬逼著孩子坦白,也不要嚴厲批評或懲罰。英國心理學家基納特曾經說過:「撒謊是說真話遭到訓斥的孩子在心理上解脫自己的避難所。」實施家庭暴力只會適得其反,讓孩子從一個極端走向另一個極端,為了保護自己不再受傷害而繼續選擇說謊。家長更不應明明知道孩子在撒謊,卻因為是一些小事而不制止,反而覺得有趣,這種態度只會強化孩子的撒謊行為。家長應尋找多種途徑努力使孩子不再出現類似的事情,多與老師溝通,對孩子循循善誘,一齊幫助他認識說謊的危害性;通過講一些有趣的故事灌輸正確的思想給孩子,如《狼來了》、《誠實的孩子》等,讓孩子從中受到啟發;可舉學校中拾金不昧的事例來教育孩子??在與孩子對話的過程中,家長還要注意運用藝術的語言,這樣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孩子因在外玩耍回家很晚而撒謊說去同學家做作業,你可以告訴他為什麼你要知道真相,要他記住,撒謊只會害己,如果下次不能准時回家,要讓家人知道,否則家人會很擔心的。在孩子承認說謊不對,表示今後改正後,家長應當表示歡迎,表示深信他會改正,成為一個受大家歡迎的誠實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