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不給孩子買塗色書
㈠ 幼兒塗色塗到框外的原因
前幾天,有個家長說,給孩子買了個塗色本,本來是想讓孩子認識顏色,做做繪畫啟蒙教育,結果被氣得不行。
一問才知道,原來孩子在塗色的過程中,總是把顏料塗出線框,說了很多遍,非但不聽,還發脾氣摔東西,在本子上故意亂畫。家長問,這樣的孩子他還適合畫畫嗎?為什麼孩子畫畫不專心,故意塗色塗到外面
1、孩子年齡小,專注力不夠,他不可能像大人一樣坐幾個小時在那裡畫畫,他更喜歡自由自在的玩耍。
2、孩子的握筆和操控能力還很差,對於我們成人來說很簡單的事情,如一絲不苟的均勻塗抹顏料,在他們看來很困難。
3、塗色看起來很簡單,時間久了也很無聊,尤其沒有互動交流,更加枯燥,會讓孩子產生厭煩心理。孩子塗色的時候,家長最好不要這樣做:
啰嗦大王:不停的在旁邊復讀機的重復,「不要塗這里,不是這個顏色,你又畫錯了!」任何人聽了都會非常煩躁和反感。
不管不顧:把塗色本往孩子面前一丟,自己去忙其它的事,孩子一個人孤零零的塗來塗去,完全感受不到塗色的樂趣。孩子塗色的時候,家長應該安靜陪伴:
孩子畫畫,家長就做一回小助手,給孩子拿彩筆、油畫棒,翻開書頁。如果孩子的小手弄臟了,拿紙巾擦乾凈,並在適當的時候對寶寶的畫提出表揚。
另外,還可以跟孩子比賽,看誰塗的又快又好,這時候家長不要太聰明,故意畫的跟印刷似的,打擊孩子的自信心。我們可以畫得略微粗糙一點,故意留一點缺陷,讓孩子發現並幫忙完成,這樣他會更有成就感。不要小看塗色 它的好處可是大大的
塗色書一般有很多分類,有動物、植物、交通工具等,對於低齡兒童,一個很好的認知機會。
而且塗色的過程中,孩子對結構、形體、顏色、空間有了個簡單的認識,輕鬆起到開發大腦的作用。
塗色還能鍛煉孩子雙手的靈巧性,也培養了他的專注和耐心,促進全身心健康發展。其實,除了塗色,低齡兒童還可以這樣畫畫
1、塗鴉。在白紙上隨意塗鴉,畫平時喜歡的小東西,看孩子如何動筆,以此觀察孩子是否有繪畫天賦。如果孩子只是畫了幾行歪歪扭扭的線條,也不要打擊他。
我們可以說,哇!寶貝,很像樹林,不如我們再加幾片葉子吧!一幅畫就是從一個點開始的!
2、拓印畫。我們可以帶著孩子去大自然撿拾樹葉、花朵、植物等,也可以在廚房就地取材,藕片、芹菜、辣椒,還有其它材料如棉簽、海綿等都能拓印出一張張精彩絕倫的畫作。
3、手指畫。一家人穿戴好圍裙護袖,用手指蘸顏料在白紙上隨意創作。毛毛蟲、瓢蟲、烏龜,都能畫的活靈活現。
當孩子對藝術沒有興趣時,不要責怪孩子
如何培養藝術細胞
帶孩子一起去書店瀏覽購買藝術書籍,參加藝術展覽和音樂會,積極讓孩子參加藝術比賽,增加他的學習動力。
孩子可以自己選擇興趣愛好
如果孩子多次表示,他不喜歡畫畫、彈琴、練書法等,作為家長不要在孩子面前表現得傷心絕望。可以耐心的詢問他對什麼感興趣,藝術可以放在一邊,等你以後想學了,咱們再學。不要讓興趣愛好成為孩子的壓力。
現在越來越多的家長意識到藝術的重要性,每逢寒暑假就讓孩子跳舞彈鋼琴畫畫。雖然我們是為了孩子好,但是也要先問問孩子的真實意願,喜歡才能堅持,堅持才能出成績。
㈡ 到底該不該讓孩子畫「塗色書」
早教孩子不宜用塗色書 ,兒童學畫塗色書的害處:束縛孩子思維。
最近幾年比較火的兒童學畫塗色書,就是那種已經畫好的黑白畫,然後讓孩子用五顏六色的水彩塗顏色。
這種畫畫的方式很不好,束縛孩子的思維。經常畫「塗色書」的孩子,在成人要求他們畫一樣東西的時候,腦中第一出現的就是「塗色書」中的形象,這不僅將孩子的想像抹殺掉了,還讓孩子們懶於思考、懶於觀察,也會限制住孩子,讓孩子不感下筆畫,怕畫不出「塗色書」中那麼「好看」的圖畫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