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孩子像奶奶
1. 孩子長得像爺爺奶奶,哪些特徵會隔代遺傳
相信媽媽們在帶娃時一定會聽到這樣一句亘古不變的誇獎,句式大致是這樣的,「這孩子真像TA爸爸啊or像媽媽啊!瞧著xxx(某處五官),真好看!」聽到這樣的話,雖然媽媽們知道是客套話或者一天聽了幾百遍,還是會很開心。
身高
現實生活中,我們不難看到一對並不怎麼高的夫婦的孩子和爺爺或者外公一樣高,這除了後天營養補充到位以及鍛煉有加外,也存在著隔代遺傳的因素。
肥胖如果外公外婆或者爺爺奶奶中有肥胖的人存在,那麼孕媽要小心了,有可能生出來的寶寶也會變成一個小胖子,因為肥胖也會隔代遺傳。雖說孕媽們可以在孕期通過控制飲食,多加運動等方法控制寶寶的體重,但如果肥胖是病理性肥胖,很遺憾,這種肥胖需要及時治療。這種情況孕媽們就需要注意啦,從寶寶第一天就需要記錄體重,及時監測體重變化,盡量避免變成一個小胖砸。
疾病
一位美國亞特蘭大醫學博士詹尼弗舒曾指出,很多常見的疾病都與遺傳密切相關,人們應當及時預防。遺傳病的隔代遺傳情況可能更加使人頭疼,像血友病,癲癇,紅綠色盲症,白化病這些都屬於遺傳病。
另外,據研究,甲狀腺癌,胃癌,肺癌,腸癌,乳腺癌等這些疾病也是有遺傳傾向的。每種疾病都是有自己的遺傳法則的,所以如果家族有這些疾病的患者,夫妻雙方在備孕的時候就應該進行孕檢,並進行基因檢測,看看是否自己也是攜帶者,以確保寶寶的正常發育,盡量使寶寶健健康康地出生。
2. 為什麼好多孩子像奶奶
遺傳學上講,有四分之一的基因來自奶奶。
社會學上講,好多孩子是奶奶帶大的呀。
3. 孩子的相貌為什麼像父母
染色體的作用
比較一下父母與孩子的相貌,有的人認為孩子像爸爸,有的人覺得孩子像媽媽。在很多情況下,即使同一個孩子,由於人們的眼光不同,結論也不一致。再比如,眼睛像父親,而嘴角又像母親,再仔細打量打量,會發現有許多地方既像父親又像母親。
這是因為父親精子和母親的卵子受精之後合為一體,形成了一個完全以嶄新面貌出現的受精卵。這時。負責將父母身上許多形態特徵、生理特徵給孩子的遺傳因子分布於染色體之上,並被受精卵所接受、繼承。
染色體分布於整個人體之內,不論檢測身體的哪一部分都能夠查出。檢測體內形狀最小的成分一細胞,可發現共有46條染色體。
形成人體的最初萌芽是受精卵,而受精卵也是一個細胞。因此,這個細胞中自然也包括46條染色體。若再仔細觀察一下,可發現這46條染色體是由22組常染色體(常染色體中兩條成為1組,每1組的兩條染色體大小相同,形狀也相同)和最後1組性染色體(決定男女性別的染色體),共23組染色體組成的。
女性的性染色體由兩條完全相同的染色體組成,而男性的性染色體則由兩條不同的染色體組成。也就是說,精子和卵子分別將自己的23條染色體匯集到一起,受精卵也就有了46條染色體。
染色體與遺傳因子
丈夫的每一條染色體與妻子的每一條染色體都成雙,共組成22組,再加上1組性染色體,共23組。23組即46條染色體就是構成夫婦下一代孩子的全部染色體,這一點剛才已做了介紹。而決定子女相貌、體質、性格、體內功能等等的遺傳因子.則成線狀排列於染色體之上。
遺傳因子(基因)的結構
子代所繼承的所有遺傳,均系父母將各自與遺傳有關的成雙成對的遺傳因子拆開一半(如以兩個遺傳因子為1組,則是1組中兩個里的1個),組合成一個新型的遺傳因子,再遺傳給尋代,這就是遺傳的基本結構。
遺傳因子決定相貌與性格
有時子女既不像父親也不像母親,但卻像奶奶。以尖鼻子為例.假如讓孩子長成尖鼻子的遺傳因子力量較強.那麼即使這組遺傳因子的另一半是普通鼻子,也能生出尖鼻子的子代。如夫妻雙方從外觀上看都是尖鼻子。但其遺傳因子一半是尖鼻子,一半是普通鼻子,那就有可能生出普通鼻子的子代。這是因為,子代所繼承的,不只是父母的兩人使其成為尖鼻子的遺傳因子,還繼承了一半普通鼻子遺傳因子,這時,就出現了諸如相貌像奶奶等現象。
關於相貌,要看某一具體部位的遺傳基因強(顯性)還是弱(隱性)。講了這點,讀者就會明白親代與子代的相貌為何如此相似。
母子血型與優生
懷孕期間孕婦血液循環的一個最重要的改變是,母體的血液要通過胎盤與胎兒的血液進行物質交換.從而供給胎兒氧氣和營養物質,同時排出胎兒代謝過程中所產生的二氧化碳和其他廢物。而當胎兒和母體血型不合時,先由母體形成一種抗體,這種抗體隨母體血液運行到胎盤,通過膜面,侵入到胎兒血液中,會引起胎兒血液的紅細胞和該抗體發生抗原抗體反應,而使紅細胞遭到破壞,導致胎兒嚴重的黃疸和貧血症。
因此,懷孕後孕婦要到醫院進行血型檢查,同時,胎兒的父親也應同去,這樣才好預測胎兒血型,由此確定對策。
血型檢查
每個人的血型類別是在胚胎期就已確定,而且終生不變。人類有兩種主要血型體系,即ABO系和RH系。ABO系包括四種血型,A、B、AB和O型。這種血系分類是依據紅細胞膜上的抗原類型。如果輸錯血液,會立即產生凝血反應,血液會凝固,這相當危險。因此,輸血前的血型檢查必不可少,意義十分深遠。血型檢查的另一個重要的內容是用RH型和ABO型分類法。檢查決定生育的夫婦血型是否相合以及未來孩子和母親的血型是否相符,是否可能出現血型不合導致黃疸和溶血性貧血等。
RH血型不合及對策
RH血型分RH陽性和RH陰性。母親的血型是RH陰性,胎寶寶血型是RH陽性時,就會發生RH血型不合。
這時,對母親的血液來說,胎兒的血液就是異物,因而會產生對抗胎兒血液的抗體(抗D抗體)。
初次懷孕時,這個反應發生較晚,所以對胎寶寶沒有多大影響,能順利分娩。但是,如果再次懷孕,胎兒還是RH陽性,因為這次從一開始母親的血液中就有抗體,胎兒的紅細胞就會逐漸破壞。
胎寶寶為此可能因重症貧血而死於宮內。即使生下來,也可能患重症黃疸,妨礙腦及其他各重要器官的發育,引起智力障礙。這些病的總稱叫做新生兒溶血性疾患。
因此,RH陰性的婦女,對第二胎及其以後的懷孕、分娩,要特別引起注意。此外,在分娩以外,早孕時的自然流產和人工流產,或由於疏忽而輸入RH陽性血液,母體都可能產生抗體。
為了避免這種不幸的發生,女性最好早些知道自己是RH陽性還是RH陰性為好。
夫妻有RH型血液不合可能者,應在懷孕早期、中期、晚期檢查母體血液的抗體值。抗體值高時,或准備換血,或根據情況讓胎兒盡早分娩,防止胎兒血液再被破壞。
治療要根據新生兒黃疸的程度,採取換血及其他的方法。
換血,需通過新生兒臍帶,用新鮮血替換新生兒的血液,這需要時間,對新生兒也是個負擔,但可以救命。
對第二次懷孕引起的RH血型也有預防的方法,那就是第一次分娩以後要做血液檢查。如已有抗體產生,可注射一種叫做抗D球蛋白的葯,這是對母體抗體的抗體。如果在分娩後72小時內注入母體的話,就不會產生抗體。這樣的話,第二次懷孕可保平安無事,能生一個健康的耍兒。
ABO型血型不合
O型的女性和O型以外的男性結婚以後懷孕時,有的會引起ABO型血型不合症。但是,與RH血型不合比起來,新生兒重症黃疸的很少,不必過分擔心。即使生了血型不合的胎兒,在母體內也不會產生威脅胎兒的抗體。
多數人能生出健康的新生兒。即使生了有黃疸的新生兒,黃疸的程度一般也在生理變動范圍之內,不算什麼病,聽其自然,不用治療就能好轉。但是,以前生的嬰兒有因重症黃疸而死亡的,則應認真檢查,向醫生請教。
4. 孫子為什麼長得像奶奶
當然,影響身高的不只是遺傳,地理、氣候條件、生活習慣、衛生條件、營養狀況、傷病以及參加體育活動的多少等,都會影響後天的身高。而按科學的方法撫育孩子,可使孩子的身高增長十幾厘米。這充分說明先天不足者,可以借後天來彌補。人類的遺傳特徵主要有兩類:一類是單純由某一對等位基因決定的遺傳特徵,稱為單基因遺傳特徵如血型、DNA多態性等。父親與母親分別將自己的一個基因傳給後代,組成孩子的基因型,一旦形成,不再改變。另一類是復雜的遺傳特徵,如人的身高、胖瘦、膚色、智商、性格、行為和相貌等。這些遺傳特徵是由多對基因和環境等條件共同作用後形成。每對基因的作用是微小的,多對基因的共同作用就決定了個體的特徵。在精子、卵子成熟的減數分裂時,位於不同染色體上的基因是隨機組合的,因此同胞間各自得到的基因可以不相同,相貌也就不完全相同。另外復雜的遺傳特徵受環境影響較大,如身高和體重就與生活環境、營養狀況、生活習慣等後天因素直接相關;智商與受教育情況有關。
5. 孩子長得像爺爺奶奶,彷彿不是父母親生的,這是怎麼回事呢
都說孩子遺傳父母的基因,從五官到身材都有一些父母的影子。然而,有些孩子和他們的父母沒有相似之處。相反,他們看起來就像他們的祖父母。這個「孫兒」是「隔代遺傳」的結果。
姜立的兒子五歲了。他非常強壯。然而,我的朋友說我兒子長得不像姜立,他的講話中有調侃的成分,這讓姜立特別沮喪。當姜立翻閱他家的相冊時,他發現他兒子的照片和他祖父年輕時的照片有很多相似之處。
作為父母,孩子即使長得不像自己,長得不像爺爺奶奶,也不必「心疼」。畢竟這是遺傳的力量,隔代遺傳是必然現象。父母可以重點培養孩子的氣質和內在修養,讓孩子在未來有更多的優勢和更好的成長發展空間。
6. 孩子長得不像爸媽 倒像爺爺奶奶 這正常嗎
非常正常,這是因為您的孩子由父親遺傳的基因(DNA)較多。通俗地講,由於爺爺奶奶在生育孩子父親時,顯性的DNA會出現在您孩子父親身上,而由於DNA排列組合的因素,一些隱性的遺傳基因會在您孩子父親身上被「隱藏」起來,在生育您的孩子時,這些「隱藏」在您孩子父親身上的DNA會被激發出來。因此有的小孩生出來像爺爺奶奶或是姥姥姥爺,這都是很正常的現象。
7. 寶寶長得為什麼像她奶奶
1.外貌
外表上的隔代遺傳最為常見。外貌是由隱性基因和顯性基因共同決定的,爸爸媽媽基因遺傳給寶寶後,重新組合表達,就可能導致寶寶長得不像爸媽,反而像爺爺奶奶。耳朵、鼻樑、下巴等器官組織的特徵是比較容易遺傳的。眼神不僅可以遺傳,如果寶寶和爺爺奶奶相處比較久的話,眼神也會受到影響而改變。
2.膚色
同種膚色就不用擔心這個問題啦。但是如果是不同膚色人種之間的結合,那麼生出來的寶寶膚色可能會不同於父母哦~之前英國發生了件奇事,兩個混血兒生出的雙胞胎竟然一黑一個白。這兩人的爸爸都是黑人,母親都是白人,沒想到他們的孩子完全遺傳了(外)祖父母的膚色。
3.身材
父母都是瘦子,為什麼寶寶會胖胖的呢?原因很可能是遺傳到家族的肥胖基因。家中有人肥胖的寶媽注意啦,為了寶寶的健康著想,得控制寶寶的飲食,讓他多運動,不然小心長成小胖墩。
至於身高的話,千萬不要因為夫妻倆都不夠高就「放棄治療」。如果孩子的祖父輩有人個子高的話,再加上後天充足的營養和有效的鍛煉,寶寶也是可以長得高高滴!
4.性格
寶寶多多少少會遺傳到一點長輩的性格,特別是那些長期和爺爺奶奶或外公外婆生活在一起的孩子,身心成長過程中受到老人的影響,性格就會和他們有相似之處。
有些隔代遺傳必須小心
講了這么多,大家是不是覺得隔代遺傳很有趣呢?其實事實也並非如此,有種隔代遺傳可是我們要十分當心的,那就是疾病!常見的隔代遺傳疾病主要有以下幾種:
1.癲癇
臨床上不確定發病原因的原發性癲癇病有遺傳的可能,遺傳幾率在3%到5%,血緣越親、越可能發作,反之則反。原發性癲癇多於幼兒和少年階段發作,表現為典型大發作或典型小發作。
2.血友病
血友病通常為隔代遺傳,患者一般會有家族史。建議有家族遺傳史的孕婦,產前做一個基因檢查。
3.精神病
在可以隔代遺傳的精神病中,精神分裂症、躁鬱症的遺傳幾率最高,例如孫子就可能遺傳到爺爺的病症。
4.紅綠色盲症
紅綠色盲患者中,男性佔大多數。此種疾病會有交叉遺傳的情況出現。正常的女性和色盲的男性生出來的女兒可能攜帶疾病基因,但兒子不會。女兒再把疾病基因遺傳給自己的兒子,那麼兒子可能就患上紅綠色盲症。
8. 為啥孩子長得不像爸媽,直接像爺爺奶奶呢
現實生活中經常會出現孩子長的不像自己的爸爸,和自己的媽媽也沒有什麼相似的地方,反而和自己的爺爺奶奶隔輩兒遺傳,截胡也沒那麼巧吧。究竟有哪些地方是可以隔輩兒遺傳的呢?
朋友小繆最近有這么一件疑惑的事情,自己辛辛苦苦十個月誕下寶寶,剛出產房就聽見自己婆婆開心的聲音,表示自己家的寶寶竟然從眉眼方面到鼻子以及嘴巴和自己的公公像復制黏貼過來的。
小繆以為自己的婆婆比較誇張,自己抱過孩子一看,果然像婆婆說的那樣,和公公有些相似,可是竟然和自己還有老公沒有多少相似的地方。
此外血友病也是可以隔輩兒遺傳的,所以相愛的人准備生育之前需要把雙方的遺傳因素了解明白,不要給寶寶造成傷害。
9. 為什麼DNA 遺傳,小孩有的像父親,有的卻像母親,有的像爺爺,奶奶呢 這個樣子是什麼決定的
這個是由基因決定的 每個小孩都有來自父親和母親的基因 像父親的是因為來自父親的基因為顯性基因 像母親就是母親的基因被顯現出來 像爺爺奶奶 或是外公外婆是因為父母的基因同樣一半來自父親一般來自母親
10. 我媽為什麼老說我兒子長的像他奶奶,
孩子都是自家親,如果有人說你弟弟的孩子像你媽媽,她一定會很高興的。婆媳關系最是難處的關系,那是因為人們從心底里就有這樣的芥蒂,所以在相處時總是不能完全釋懷。婆婆和媽媽都是一樣的,你這樣想就會很好處了,多一點包容,畢竟婆婆是你老公的媽媽,是你老公至親,所有的老人都是一樣的希望孩子過得好,掌握這一點,你就能和婆婆處好了,這樣你媽媽不就也沒話說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