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男生女生 » d孩子很關心為什麼他還很反感

d孩子很關心為什麼他還很反感

發布時間: 2022-05-19 21:49:38

1. 我兒子小時候我們到外面打工去了,對他的關心不夠,他現在特別對我們不理解甚至很反感,我們該怎麼辦

你要多關心孩子,多陪陪他,有的大人為了打工掙錢爸孩子扔給了老人甚至是朋友,讓孩子的童年缺少了父母的痛愛與關心,他們最需要你們的時候你們不在,他們長大了才回來有些晚了,你們要多和孩子溝通,談心,了解孩子的心裡,給孩子解釋你們的難處,讓他慢慢的理解你們,不要著急,因為你們離開他挺多年了,要循序漸進的讓孩子接受你們。

2. 為什麼孩子總是對你的說教很反感

也許是平時和孩子缺少交流,或是您平時太過嘮叨導致了孩子對您的不滿,您嘮叨孩子,是因為您愛他(她),但孩子小,他不一定能想到這么多,因為現在的孩子大多都是獨生子女,現在的社會環境優越導致他們很難站在別人的角度想問題,建議您多和他(她)溝通一下,多聊聊孩子感興趣的事,不要動不動就提學習,或是他厭惡的事,換一種方式,孩子就能慢慢理解,也就能接受您的說教,建議您減少說教,如果實在想表達,您可以試著寫在紙上,以書信的方式,孩子更能接受別看孩子小,有時候孩子想的比我們想到的要多得多,換位思考,就能知道孩子們在想什麼,

3. 為什麼我會討厭自己的孩子,每當他做錯什麼事情,我就很厭煩他

也許是你不能接受自己犯錯,而孩子正是你的鏡子,讓你看到了自己。也有可能與你以前的經驗有關,犯錯了對你意味著什麼?也許這正是你要求了解自己的,而孩子只是喚起了你的這些情緒,你只是還沒有意識到這對你來說是什麼,在這些情緒的背後也許是你需要對自己的接納和原諒。

4. 孩子今年上高二了,心完全沒有放在學習了,讓他學習他很反感,但是學習還行,

1.孩子們普遍反感的言行——嘮叨
說到對父母的反感和不滿,幾乎所有孩子都選擇了嘮叨。他們說:「很多話講一遍就夠了,但他們總是嘮嘮叨叨,沒完沒了。雖然我們也知道這些嘮叨是為了督促和關心,但說的次數多了,心裡就覺得煩。」
一個高中生說:「我媽整個就是一怨婦!整天埋怨、指責、嘮叨,好像就沒有一件讓她順心的事情,本來好好的心情,每天都被她的嘮叨破壞了,現在我一聽到她嘮叨就有發瘋的感覺,我真的受不了,我快要崩潰了。」不少學生也表示:「父母說多了,自己會產生逆反情緒。每次只要一聽到媽媽的嘮叨,我就把自己的門鎖上,再在耳朵里塞上小棉球……」由此可見,嘮叨是破壞親子關系、阻礙親子教育的頭號殺手。
孩子們是如此反感嘮叨,而父母卻偏偏喜歡往往歡嘮叨,這簡直就是針尖對麥芒!那麼,大多數父母怎麼就都愛嘮叨,而孩子又那麼反感嘮叨呢?
父母往往對孩子寄予很高的期盼,自認為自己總比孩子懂得多、見得廣,對孩子牽掛、擔憂之心極重;於是就更希望孩子事事聽自己的話,以免孩子受挫折,遭遇失敗。所以,父母們稍問題就不停地說教,翻來覆去,最終成了嘮叨。父母嘮叨通常總是指責多,批評多,報怨多,有時甚至諷刺挖苦,孩子當然不愛聽,甚至會感到厭煩、抵制。
知道了問題的根源後,做父母要時時提醒自己,注意把握自己的情緒,正確體會孩子的心理狀態,切實尊重孩子,對孩子的提醒要適當,不要喋喋不休嘮叨個不停,避免引發孩子的反感,要以孩子能夠接受的方式,去指導孩子;這樣的教育才易於被孩子接受,才是有效果的教育。
2.脾氣暴躁,不問是非,逮住就罵——排位第二的反感
這種情況雖不很普遍現象,卻排在了第二位,可見孩子們對父母粗暴態度的反感。
我曾接訪的一個學生說:「真不明白我爸的脾氣為什麼那麼差?!稍不順心就會發作。我在家裡,只要他看不順眼,不問青紅皂白逮住就大吵大罵,根本就不許我解釋、申辯。我實在反感爸爸的做法。」另一個學生說:「我父母的脾氣都不好,他們自己經常吵架。對我也一樣,經常為一些小事罵我,讓我很傷自尊。」還有一個學生說:「我鄰居某某的父母,經常為小事情對孩子大喊大叫,還體罰孩子,我覺得這個父母修養太差,不配做父母。」
瞧!孩子是如此不喜歡脾氣暴躁、方法簡單的父母。所以,為了取得好的教育效果,也為了給孩子樹立一個好的榜樣,父母應當加強自我修養,盡量克制自己、提醒自己,不要為一丁點小事大動肝火,更不要拿孩子作為發火的對象。當孩子需要提醒、需要教育的時候,父母也要以孩子能夠接受的方式進行。千萬不要簡單粗暴,不然效果會適得其反。
3.動不動就埋怨、指責,愛拿自己和別人比較——排位第三的反感
這似乎是大部分父母所共有的毛病。
由於父母們對孩子期望值過高,故而對孩子偏於苛刻。當孩子的表現與自己的要求有差距時,就埋怨、指責、訓斥孩子。
父母「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心切,總希望自己的孩子是全班或者全年級甚至全校、全世界最優秀的。他們對於孩子的表現,這也不合心,那也不滿意;而且老拿別人孩子的優點和自己孩子的缺點做比較,盡管目的是為了激勵孩子,但是他們恰恰忘了這樣做不僅引起孩子的反感,達不到激勵的目的,反而會嚴重挫傷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給孩子成長帶來嚴重的心理陰影。因為,父母老是說他這也不如人,那也比人差,孩子聽慣了負面的評價,他哪裡還有自信心,哪裡還有探索、積極向上的慾望?
不少學生講:「我媽老說我不好,動不動就拿我跟其他同學比,人家某某考100分,你怎麼才考80多分?人家某某每個學期都是前3名,你連前六5名也沒得。她總是這樣說,好像我一個優點都沒有。後來我對她說,我這不好那不好,你給別人當媽去吧!」
所以,要給孩子自信、給孩子追求成功的慾望,父母就必須克服埋怨、指責和拿其他孩子的優點與自己孩子缺點比較的壞習慣,對孩子多一些正面的指導和評價。這樣才能有利於孩子自信心的建立,才有利於孩子的健康成長。
4.採取命令式,不通情達理,過分限制自由——排位第四的反感
這樣的父母雖然也不是多數,但還排在了第四位,由此可見孩子渴望理解、追求平等、追求個性的願望之強烈。
我的一個學生來訪者說,她的父母對她的管理極為嚴格、特別細,而且多數是不合理的、限制性的,如不許出去玩、不許看電視、不許玩電腦、不讓買自己喜歡的衣服、不讓剪自己喜歡的發型、不讓和男同學交往……這也不讓、那也不讓,讓孩子感到很反感、很壓抑。
還有一個學生講:自己的媽媽每天早晨都要逼自己喝牛奶,父母對自己的關心過了頭,他們簡直把自己當3歲的孩子對待,這讓自己很不開心。一次他和幾個同學約好了要去離家很近的公園郊遊,但媽媽就是不讓,說那樣會影響學習,還說家裡也有許多事情,他要是想遊玩就等到寒暑假或其他長假時,由父母帶他一起出遊,這讓他非常郁悶,就和媽媽大吵了一頓。
可見,隨著年齡增長,父母要更加充分地尊重孩子,少採取命令式,多一些建議和協商,讓孩子在平等寬松的家庭環境中成長。這樣才有利於孩子健全人格的發育。
5.除了學習別的都不要,濫報各種輔導班——排位第五的反感
這似乎是絕大多數父母的共性。盯著孩子的作業本和成績單,一心只要求孩子成績好,除此之外一切的事情都可以忽略,都可以不要。而且為了孩子能夠出眾、拔尖、多才多藝,還給孩子報了許多的輔導班、興趣班、特長班,也不管孩子到底喜不喜歡、有沒有特長、有沒有興趣。
一位初中生對我說:「我父母就喜歡和我聊有關學習的話題,對於學校生活、我自己的興趣愛好他們都不感興趣。」另一個學生也有同感,他說:「有一次我和爸爸聊藍球,可是沒說幾句,爸爸話鋒一轉就開始訓我,說什麼『你要是不努力學習,將來找不到工作,可能連一張籃球賽的門票也買不起!』弄得我特沮喪,像這樣怎麼和他說話呀!」還有一個學生則說:「在我小的時候,父母就給我報了許多的興趣班,什麼音樂、美術、英語等,結果一個都沒有堅持下來。現在每到假期,他們又會給我請家教,讓我補習,我覺得自己成績雖然不算拔尖但也還可以,可是父母就是不滿意。有時候我都不明白,到底是誰在學習……」
請看,這就是眾多孩子的真實想法和切身感受。這種急功近利的言行讓孩子產生反感,不僅這樣的教育方法是註定要失敗的,我認為這樣也不可能把孩子的成績提高的!
6.臟話張嘴就來、愛瞎吹,穿著不得體——排位第六的反感
這種類型的父母當然只是少數,但也是孩子很反感、很厭惡的。
記得一次開家長會,一為女學生的媽媽邋裡邋遢就來了。和其他穿著整潔、得體的父母相比,那位女生覺得很狼狽,回家後就和媽媽大發脾氣,並且要求媽媽以後再也不要到學校去找自己。還有一些父母,個人修養較差,我就曾遇到一位男生的父親,那位父親口若懸河,雲山霧海地和我說了許多,而且時不時帶著臟字,搞得在旁邊孩子很尷尬。第二天,這個學生特意找到我,為他爸爸的瞎吹和不文明表示道歉。
近十年來,我接觸了許許多多的父母,大多數都比較文明、謙虛、得體,但也有少數父母,真的有失體統。有的大大咧咧不說,一開口就帶臟字,而且臟話連篇,他自己倒不覺得,但是聽他說話的人卻覺得別扭。也有一部分父母,特別愛瞎吹,和誰說話都雲里霧里的,根本讓人摸不著頭腦。還有少數父母,不注意自己的儀表,穿著打扮太不講究、太過隨便、邋裡邋遢。孩子攤上這樣的父母,自然會覺得丟臉。因此這就值得我們所有的父母注意。
以上是孩子們最反感父母的幾種言行。除此之外,當然還有不少,如:總懷疑孩子、很少傾聽孩子……父母們要想使教育的效果更加顯著,就必須改進自己的教育方法,以孩子們樂意和能夠接受的方式去進行引導和啟發。若用孩子們反感的方法去對待他們,那,只能是適得其反!

5. 孩子讀初三了,但是態度不是很認真,每當我催促他學習,他總是很反感。。不知道有沒有好的方式方法

對於這個情況,這個我也有同感,非常同情孩子。我讀初三時,我媽也總是對我說:你要好好學習啊,一定要考上一中啊,至少要……
作為家長,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大家都知道,本來到了初三就有了升學壓力,父母就不要催了。
站在孩子角度想想:你小時候讀書時,不想寫字,媽媽總是在耳邊嘮叨,快去做作業,說個10遍,心理難不難受。
家長應該試著與孩子溝通,為什麼態度不太認真呢,是不喜歡讀書?還是學習有點累?
在孩子面前給他自尊,和他達成一致協議:規定時間學習,就給看電視半小時。像這樣的。但也不應過分妥協。
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6. 母親如此關心孩子,卻得不到孩子的認同,應該自省哪些問題

每個父母都愛他們的孩子,但是每個人都以不同的方式愛他們,他們的感受也非常不同。最近,有幾個孩子和我抱怨,覺得他們真的受不了父母的一些做法,希望我能幫助他們「伸張正義」。

第三,吹毛求疵,像比較一樣

玩世不恭 孩子E:「我媽媽總是說我不好。她總是把我和其他孩子相提並論。誰得了90分以上,你怎麼能得80分?誰每學期都在前三名,你甚至連第五名都沒拿到。她總是這樣說,好像我沒有優點似的。」然後我對她說,我不擅長這個或那個。你可以做他的母親。" 所有這些都是孩子們最討厭父母的行為。

此外,當然還有很多,比如不相信孩子,不能正確評價孩子,過度保護孩子或者讓他們走。因此,父母們,如果我們想更好地教育我們的孩子,我們必須學會在家裡以孩子們願意接受的方式學習。永遠不要以他們討厭的方式對待孩子。

熱點內容
孩子為什麼愛跳 發布:2025-05-12 03:21:13 瀏覽:934
電腦文件導出到c盤為什麼打不開 發布:2025-05-12 03:20:29 瀏覽:166
為什麼晚上供暖分水器是冷的 發布:2025-05-12 03:15:35 瀏覽:236
蘋果手機換了uc瀏覽器為什麼還在 發布:2025-05-12 03:15:26 瀏覽:754
網吧為什麼給手機充電很慢 發布:2025-05-12 03:00:51 瀏覽:304
英語小寫為什麼和以前不一樣 發布:2025-05-12 02:53:33 瀏覽:9
為什麼晚上睡著了不想抽煙 發布:2025-05-12 02:49:49 瀏覽:9
筆記本電腦為什麼老是無法更新 發布:2025-05-12 02:36:03 瀏覽:283
為什麼電腦屏往後放會變黑 發布:2025-05-12 02:23:04 瀏覽:142
南方很熱為什麼女生皮膚好 發布:2025-05-12 02:23:03 瀏覽: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