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男人喝酒後會不停的想喝
Ⅰ 男人在喝酒後,為何通常會表現得非常沖動
很多女生她們會發現身邊的一些伴侶或者是男朋友,他們如果有喝酒的這樣的情況下也是非常糟糕的。因為對於這些男生們來說,他們倘若喝酒喝得太多的話,很有可能會撒酒瘋,或者是有一些非常不理智的現象。所以對於很多女生的奶們來說,他們也是非常的不喜歡男生喝酒,但是對於男生們來說的話,他們出於各種各樣的原因,他們總會覺得喝酒是非常有必要的。
他們在酒後之後可能更會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或者是控制不住自己,所以像這種情況下,大家還應該去保持理智,讓自己變得更加冷靜,才能夠更好的去生活。不過對於很多男生們來說,他們也會覺得喝酒是非常必要的,在日常的生活中或者工作中都必不可少的去而去喝酒。但是在這種情況下,大家也可以去減少這個喝酒的量,並不是說不能喝酒,而是說要減少這個喝酒的多少。
Ⅱ 男人為什麼戒酒後又要喝酒
對於酒徒之妻,怎麼幫助你的丈夫戒酒呢,我們這些戒酒以後重新做人的酒鬼要告訴你們:首先,不論你的酒徒丈夫說些什麼,盡量不要譴責他。因為 嗜酒中毒是一種疾病,一種不斷惡化的疾病。這種疾病的病因,是由於機體對酒的敏感性,加上在心理上難以擺脫的強制性飲酒慾望。不管這種心理作用會帶來怎樣的不良後果,單靠自身的意志力量是無法將其克服的。如果可能,就把他當作肺炎患者來看待吧。你所掙扎對付的難題通常屬於以下四類之一:1、 你的丈夫只是喝酒過量。他常常喝酒,也可能只在某些場合喝得過多。縱酒正在使他身心狀況下降,但他沒有意識到。他總認為能控制飲酒,喝酒對他沒什麼傷害.他認為喝酒是他做生意的需要,他甚至以能喝為榮。如果有人稱他為酒鬼,他會覺得受了侮辱。這樣的人,其中有相當一部分過不多久會變成真正的酒鬼。2、 你的丈夫喝酒時常常完全失控。他的工作、事業可能受到了影響。他有時早晨喝酒,白天也喝,時刻借喝酒來興奮自己以便消除緊張、低落和沮喪的情緒。嚴重的醉酒過後,他會追悔莫及,對你說他想戒酒,但他戒酒也是欲罷而不能。我們認為這些都是真正酒徒的特徵。3、 你的丈夫也許曾經和第二位一樣,但後來越變越糟,幾乎整日與酒為伴。朋友都離他而去,家庭幾近破裂,職位也保不住。他承認自己無法像其他人那樣飲酒,但欲戒酒而不能。4、 你的丈夫可能讓你完全失去希望。他已經不能正常工作,每天泡在酒中,曾被送往一個又一個。他醉酒時有行為,或者表現出十足的瘋狂,完全就像一個精神病人。有時他從回來,在回家的路上也喝起酒來,也搖頭嘆息。對於這些深陷酒海無力自拔的男人,我們要怎麼辦呢。成功的首要原則是,你絕對不可憤怒,幫助老公戒酒最需要的就是耐心和好脾氣。關於他喝酒的事,你絕不可對他過於嘮嘮叨叨,那樣他可能會厭煩,並作為借口,變本加厲地縱酒。他會對你說,你不理解他,他可能會去找別人安慰他——不一定是男人。應該確信,他需要你的陪伴和幫助。即使丈夫繼續喝酒,你也不要為改造你的丈夫處心積慮。你應該不搭理他,當然,這只是我們行動的技巧——你在等待時機。如果你能照此去做,你的丈夫可能會轉而感激你的理智與耐。這為你們在他清醒的時候友善地談論他的嗜酒問題打下了基礎。設法讓他主動進入這個話題。千萬不可在這種討論中批評他,而應該設身處地為他著想,讓他看到你是想幫助他,而不是批評他。一旦開始討論時,你可以建議他參加戒酒吧和那些戒酒的酒鬼聊聊,或者讀讀AA的書,至少看看關於嗜酒問題的章節;告訴他你只是希望他照顧自己的健康。同時向他表明,你對他戒酒或適度節制的能力很有信心。這樣,你可能成功地引起他對嗜酒問題的注意。如果這個辦法沒能引起你丈夫的注意,最好先放下這個話題,但你們友善地交談了一陣之後,你丈夫過不了多久通常會主動重開這個話題。對於第二類丈夫,他很可能真想戒酒。,向他說明,這些資料的作者都是一些嗜酒者,他可能會有足夠的興趣繼續閱讀。如果他不冷不熱,自認為不是酒徒,我們建議你隨他去。不要強迫,他的心裡已經播下了種子——他知道,成千上萬像他這樣的人都恢復了健康。你可能遲早會發現,他已經自己在戒酒吧和別人溝通或者在看AA的資料。耐心等到他一再跌倒後確信自己必須行動,因為你越催促他,就越有可能延緩他的康復。假如你的丈夫屬於第三類,而你確信他想戒酒,可以給他介紹戒酒吧,並把AA的資料給他看。也許他沒有你這樣熱切,但他幾乎肯定會行動,而且可能立即開始實行戒酒計劃。同樣,你不能對他施加壓力。讓他自己作出決定。心平氣和地看著他一再縱酒。只有在他提起話題時再跟他談論他的情況。某些情況下,不妨讓家庭之外的人來敦促他行動,以免引起反感。你會以為第四類人一定是毫無希望的,但事實並非如此。誰都對他們失去了信心,失敗已成定數。然而,只要我們充滿信心的堅持實行前面的行動,這樣的人卻常常獲得驚人有力的康復。因為跌落到谷底後,人們出於求生的本能,一般會努力向上爬。他們成功戒酒的可能性更大。關於你自己,平時你可能擔心別人議論,因而不願見到朋友,甚至對自己的父母也不談這個話題,你也不知道該怎麼對孩子解釋。其實你不必跟別人詳細談論你的丈夫,但你可以悄悄地讓你的親人和朋友知道他的疾病的性質。不過,你得小心不要讓你丈夫感到尷尬或受到傷害。一旦你向這些人解釋了他是病人,你和你朋友之間有過的隔閡,會隨著同情理解的增進而消失。你不會再感到難為情,也不會覺得自己需要道歉,似乎丈夫品格不良。他可能有很多毛病,但絕不是品格不良。你的勇氣和坦然的心態會為你的社會生活帶來奇跡。對待子女同樣可以運用這些原則。除非孩子確實需要父親的保護,如果他喝酒時與子女發生爭吵,最好不要袒護任何一方。發揮你的能量,在自己周圍增進理解氣氛。這樣,每個嗜酒者家裡都有的那種緊張氣氛會減輕一些。丈夫喝醉酒的時候,你常常覺得有義務跟他的老闆或領導和朋友說他生病了。如果他們有權利知道他在哪裡、在做什麼,你雖然想保護他,也不應對那些人撒謊。在他頭腦清醒、情緒良好的時候問他如果再一次讓你處於這種情況,你該怎麼做,這樣能讓他看清自己的處境。還有一種令人無可奈何的恐懼——你可能害怕丈夫會失去他的職位;說不定已經有過好幾次了。如果再度發生,不妨坦然的用新的眼光來看待它。說不定這是因禍得福呢!因為巨大的壓力可能會使你的丈夫下決心永遠不再喝酒了。嗜酒問題等待解決,如果你和你丈夫找到一條解決的出路,你們當然會很幸福。但是,任何問題都不會瞬間就得到解決。你會遇到一些障礙,包括憤怒、受傷的感覺和怨恨。你的丈夫有時會不理智,你會准備批評他,家庭生活中的一點小事也可能釀成爭吵的雷雨。這些家庭紛爭相當危險,尤其是對你丈夫而言——切勿忘記,怨恨情緒對酒徒是一種致命的危害。當然你並不是要對丈夫言聽計從,你只是需要小心避免用怨憤或指責的態度與他爭辯。相互寬容是一條准則,如果你們雙方都表現出補救缺點的願望,就不需要彼此互相批評。你的丈夫知道,他所欠你的不只是保持清醒。一旦他的嗜酒問題得以解決,他想成功地做人。但是你不能期望太高,他的思想和行為習慣是多年積累而成的。因此,你可能和你丈夫一樣需要新的興趣,需要重大的生活目標。你和你丈夫一樣,應該想到自己能為生活貢獻些什麼,而不是能從中得到多少。這樣做,你們的生活必然會更加充實。也許你丈夫已經有了一個不錯的開始,但就在一切如意的時候,他又醉醺醺地回家了,使你大為氣餒。如果你確信他真想克服酒癮,就不必驚慌。如果他從不復發,當然再好不過,但根據我們很多人的經驗,有時出現復發並不一定是壞事——你的丈夫會立刻意識到,如果想治癒疾病,就必須加倍投入精神活動和持續的學習中。你無需向他提醒他在精神方面的缺點——他自己會知道的。千萬不可去安排他的生活。你為了他免受誘惑而對他約會或辦事的任何引導意圖,他都會察覺得到。應該讓他感到絕對的來去,這一點很重要。如果他喝醉了,不要責怪你自己。然後,你和你丈夫可以立即注意根本問題。總之,我們需要喚起男人們自己強烈的戒酒願望,努力讓他們自己改變觀念,而一旦他們上路了,我們一定要拋棄繼續做他們的拐杖的想法,因為戒酒畢竟是他們自己的事,而且是一輩子的事。這里有些羅里羅嗦了,不過,我們所講的都是自己痛苦經歷的總結。我們付出了很多代價以艱難的方式學到了這些。正因如此,我們迫切希望你能理解,並且能避免這些不必要的艱難。堅持,努力,並注意技巧,相信大多數的嗜酒者丈夫在妻子的幫助下都能獲得成功。
Ⅲ 為什麼男人喝酒喝的多
很多人之所以會喝酒(不論其是否酒鬼),是為了改變不好的心情。
這種為了擺脫痛苦的感覺而選擇喝酒的方式,我們稱之為「逃避性飲酒」。成千上萬A.A.會員都知道,其實我們在興高采烈的時候,也經常喜歡舉杯暢飲。如果仔細回顧過去喝酒的經歷,多數人可以發覺,我們已經習慣於在情緒高昂時以喝酒助興的方式來慶祝。
基於以往這種喝酒習慣,我們提出另一項建議:特別注意歡樂喜慶、興高采烈的時候。當萬事順意的時候,讓我們感覺自己可能不是嗜酒者。請注意!那時候(即使已經度過好幾年清醒的時間),喝杯酒的想法似乎極為自然。
我們暫時忘卻了過去嗜酒的悲慘記憶,只喝一杯應該問題不大。然後我們開始認為其實喝酒也沒多麼嚴重,甚至不會有任何損害。對一般正常人而言,一杯酒當然不會有問題。但是從我們過去嗜酒的過程可以清楚地斷定,這看似無關緊要的一杯酒,對我們這種人所產生的影響將會是多麼嚴重。
遲早我們會說服自己再多喝一杯也沒問題,進而我們又想何不再多喝兩杯……歡樂喜慶的飲酒對於我們而言尤其具有特別的誘惑,我們有正當的理由慶祝,又身處一群歡欣愉快正在喝酒或是能夠喝酒的親友當中,他們暢飲的行為似乎也給我們帶來某種程度的社交壓力,慫恿我們也一起加入喝酒的行列。
也許由於我們傳統的社會習俗,在婚喪喜慶的場合經常會有喝酒的習慣。
因此,即使我們了解到自己已經完全沒有必要再喝酒,那種根深蒂固的想法依然殘存在我們心中。有許多方法可以擺脫喝酒的社交壓力,請參考26章的建議。我們必須提醒自己,沒有任何例外的情況可以特許我們「免除」酒癮。
無論我們有任何理由或是完全沒有理由,在任何時間,一旦又開始喝酒,我們的疾病將立即再度惡化。
對於我們當中有些人而言,不論是否在特別的歡樂節慶場合或是有無社交應酬壓力的影響,想要喝酒的沖動在高興的時候似乎更為強烈。
這種感覺能夠發生在最出乎我們意料的時刻,我們可能永遠無法弄明白其中確切的原因。
我們現在知道,當我們有喝酒的想法出現時,不必特別驚慌。畢竟在當今的現代社會中,任何人有喝酒的想法都是很自然的,對於我們這些「酒中豪傑」而言,更是可想而知。
然而有喝杯酒的想法未必等於喝酒的慾望,不必感到沮喪或恐懼。我們不妨將其視為對於嗜酒風險的警示,讓我們想起了嗜酒的危害。
危險是永遠的,即使在感覺到難以置信的良好的時候。
擺脫孤單寂寞
酗酒常被形容為「一種孤獨的疾病」。
我們起初喝酒主要是為了交際應酬的原因,酒精灌入體內有助於我們瞬間表現得熱情開朗、左右逢源。
然而一旦酒精的作用消退之後,遺留下來的是更多的疏離感,不合群的感覺,也使我們的心情更加抑鬱難解。同時如果我們對自己喝醉酒或是酒後失態的行為感到內疚與羞愧不安, 這種糾結復雜的情緒很容易使我們有一種被拋棄、遭放逐的感覺——永無止盡的灰暗、難以言喻的錐心之痛。於是我們很快地又再度端起酒杯。
我們酗酒時也不時地與人接觸。然而大部分我們認為重要的對話幾乎都深藏在自己心裡,從不輕易出口。我們十分確定自己一直不被人理解,而且我們往往也不太在乎自己是否被其它任何人理解。
多年嗜酒生活使得我們對別人猜疑、不信任以及以自我為中心。我們習慣性地表現出偏狹、固執、冷漠的姿態,彷彿我們一向就是孤僻、難以相處的人。
當我們開始有機會能夠與別人發展正常的人際關系, 甚至接受他人的友誼時。多年來內心恐懼的負擔,往往使我們踟躕不前,因此我們開始感到落寞,抑鬱寡歡。過去陳舊的思維極易慫恿我們再去端起第一杯酒。
獨自一人面對酗酒問題的挑戰是多麼的危險,即使我們有極大的決心和願望,也幾乎沒有任何單憑自己個人的力量能夠戰勝酒精的例子。獨自一人時,想喝酒的念頭往往偷偷地、狡猾地出現在腦海中。當我們感到寂寞空虛時,想喝酒的沖動似乎總能更快速、更強勁的擊敗我們。
但現在我們能與其它志同道合的朋友一同揚帆前進,我們康復的旅程將更安全、更有意義也更有保障。所以我們不再忌諱向別人求助,在康復過程中接受別人幫助並非膽小懦弱的表現,與他人共同合作、同心協力是極其有意義的,因為我們大家都需要互相幫助。
當然我們每個人都需要一些獨處的時間,用來整理自己的思緒,進行自我反省,或者處理某些私人事務,藉以釋放日常生活所累積的壓力。但是如果我們過度放縱自己,一味沉溺於離群索居狀態下,是相當危險的。特別是當我們的心態逐漸變得孤僻、抑鬱、自怨自艾時,有朋友的陪伴都好於單獨一人顧影自憐。
基於這些原因,我們對剛停酒的人建議「避免讓自己太孤單」。
在想喝酒的念頭浮現腦海之際,如果能夠暫停一下思考,盡快找人交談或者上網與人溝通, 至少能夠開始脫離那種孤立無助的危險狀態。
記住最後一次喝醉的經驗
一如字面上所示,我們指的是「喝醉」酒而非「喝酒」。
對於大多數人而言,長久以來「喝一杯酒」意味著三五好友把盞言笑的歡樂時光。基於我們每個人不同的年齡以及第一次喝酒時周圍的環境,我們都有過各種回憶和期待(有時是焦慮) 使我們可能回想起一杯沁涼的啤酒、一杯雞尾酒、杜松子酒加奎寧水、威士忌加啤酒、一口紅酒或諸如此類的事物等等。
周而復始,在多數人早期喝酒的過程中,對於酒精的期待總是能夠符合實際需要喝下的酒量。
如果剛好每次都能恰如其分,我們自然認為「喝杯酒」是一件令人愉快的經驗,不僅滿足自己的需求,也不會逾越宗教習俗的規范。同時滿足渴望、迎合社交場合的禮儀,並有助於我們放鬆心情、振奮精神,達到我們各種不同的追求目標。例如以一位55歲的芬蘭人而言,當有人找他喝一杯時,不禁立即使他聯想到年輕時,在寒冷的天氣下喝下一兩杯白蘭地或伏特加烈酒後,所帶來的陣陣暖意。
若是一名年輕的女性,她腦海里可能立即浮現,華麗水晶杯裝著香檳、衣香鬢影、耳鬢廝磨、情意綿綿羅曼蒂克的氣氛,或是搖滾音樂會中蓄鬍、長發牛仔裝裝扮的年輕人,從滿袋瓶裝酒中取出一瓶豪飲,閃光燈不停閃爍,四處煙霧迷漫,每個人都尖聲狂叫,令人興奮不已的景象。有一位A.A.會員說:「喝一杯」幾乎等於是吃比薩、喝啤酒的代名詞。
還有一位78歲的寡婦說,她時常會不由自主地想起在療養院時,很喜歡在就寢時來杯雪利酒的習慣。雖說我們腦海中這種對於喝酒的印象極為自然,然而就我們現在的情況而言,卻是一種誤導,這也是我們有些人開始喝酒的方式。
如果我們喝酒的過程僅僅是這樣,那麼我們後來就不太可能會惡化成為嗜酒的問題。然而如果我們毫無畏懼的檢視從前喝酒的過程,就可以看出在我們最後幾年或幾個月的嗜酒期間,不論我們再如何努力的嘗試,未曾再出現如此完美、神奇的時光。
取而代之的是我們一再的發現自己的實際的酒量遠大於此,最後總是導致某種程度的麻煩。也許我們對自己飲酒過度單單只有私下感到些許內疚。
但有時卻會演變為劇烈的爭吵,影響本身工作,甚至導致嚴重的疾病、意外,或法律和財務問題。所以,當一個「喝一杯」的建議出現時,現在我們嘗試著回想從開始喝酒到最後一次可憐的醉酒和宿醉的整個過程。
一般朋友對我們提議喝一杯酒的邀約,一般而言純粹指的是社交應酬、一兩杯淺嘗即止的方式。
但是如果我們認真仔細的回想上次喝醉所給我們帶來的痛苦的全部細節,我們就不會再被長久以來盤據在我們心頭對「喝一杯酒」的印象所蒙蔽。
如今我們可以坦白地承認,就我們生理上的真實反應而言,我們相當確定一杯黃湯下肚,意味著我們遲早又會再喝醉酒,而帶來一連串的麻煩。
喝酒對我們來說已不再意味著音樂、歡樂,而是病痛和悔恨的記憶。有位A.A.會員曾經如此表示:「我知道現在如果去酒吧喝一杯酒,將絕不可能再像以前一樣,只是用一點時間、花一些金錢而已。
這一杯酒將會耗盡我的銀行賬戶、我的家庭、我的房屋、汽車、工作、我的理智,甚至於我的人生。這實在是太大的代價太高的風險。」
他記住了他最後一次喝醉的情況,而不是第一次喝酒的經驗。
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判斷周圍的人是否對酒精有依賴呢?(醫學版14條) 我們就飲酒模式總結了一些常見的表現: 1.視飲酒為生活中最重要或非常重要的事,在心中占據中心地位,念念不忘。 2.飲酒量較初期飲酒時逐漸增加。 3.飲酒速度增快。 4.經常獨自一個人或者是背著家人偷偷飲酒。 5.以酒當葯,用來解除情緒困擾。 6.有藏酒行為. 7.酒後常常有遺忘表現。 8.無計劃飲酒,常常出現酒後誤事的現象。 9.晨起飲酒,俗稱「睜眼酒」,部分人甚至會在夜間醒來後飲酒。 10.睡前飲酒。 11.喜歡空腹飲酒,飲酒時不吃主食且很少吃菜。 12.在情況允許的時候選擇酒的品牌。 13.因為飲酒與家人爭吵,影響家庭和睦,或因飲酒影響工作。 14.曾經戒過酒,但時間不長又舊病復發,不能控制。 一般來說,如果一個人的飲酒行為出現上述表現中的3條以上,即高度懷疑酒依賴。 經常看到一些患有酒精依賴的人因為飲酒給自身的健康、家庭的和睦以及工作帶來很多不良影響,甚至是在酒後出現一些違法的行為。盡管他們對造成這些後果內疚、後悔,但仍不能徹底停止飲酒,反復戒酒,反復復飲。是他們沒有出息還是沒有毅力呢?都不是,這是因為酒精依賴是一種疾病,而且還是一種不斷惡化的疾病,這種疾病像糖尿病、高血壓等疾病一樣,是無法徹底根除的。但卻可以被遏制住。復飲的原因與機體對酒精敏感有關,加上在心理上難以擺脫的強制性飲酒慾望,不管復飲會帶來怎樣的不良後果,單靠自身的毅力是無法將其克服的。 就像其他疾病一樣,會出現一些特徵性的臨床表現。一旦對酒精形成依賴後,在突然停止飲酒或驟然減少飲酒量時會出現很多軀體不適症狀,稱之為戒酒綜合征。為方便起見,有人將戒酒綜合征按照出現的時間和嚴重程度分為3個階段:一期戒酒綜合征:一般於飲酒後6~12小時出現,表現為雙手震顫,重者可累計雙側整個上肢,甚至是軀干,病情嚴重者還可出現伸舌震顫,除此外還常見厭食、失眠、煩躁等症狀。二期戒酒綜合征:出現時間為斷酒後24~72小時,除上述症狀外,常出現幻聽,內容常為辱罵性或迫害性的,可繼發沖動行為,興奮相對較輕。三期戒酒綜合征:震顫譫妄,常發生於末次飲酒72小時之後,此時病人意識不清,震顫明顯並伴有行走不穩,可出現各種生動的幻覺,如看到各種小動物,病人表現緊張、焦慮、恐懼。病人的記憶力明顯受損,部分病人可出現癲癇樣抽搐。即使在發達國家,一旦發生震顫譫妄,經治療者總的死亡率仍可達10%~15%,未經治療者則更高。所以說長期飲酒者不能突然停止飲酒。如果高度懷疑對酒精依賴,應該盡早到專科醫院治療。 形成酒精依賴的人不能控制自己的飲酒行為,也不能控制飲酒量,那麼在戒酒一段時間後能否正常的飲酒呢?就目前所知,從來沒有一個人,僅是數月或數年滴酒不沾,就能夠「正常」喝酒或只在社交場合喝酒。一個人一旦從豪飲發展為失去控制且不顧一切地狂飲,再想走回頭路就不可能了。沒有一個酒精依賴患者是故意為製造麻煩才喝酒的,但不可控制地飲酒必然會帶來麻煩。 很多對酒精依賴的人自認在戒酒一段時期以後,喝幾罐啤酒或幾杯淡葡萄酒沒有問題了。一兩瓶啤酒下肚就會喝醉的人不多。所以也就錯誤地認為自己可以控制每天只喝兩、三瓶啤酒就不再喝了。他們偶爾也確實能夠在幾天或幾個星期內照此辦理。於是就會得出結論:即使喝酒也會「游刃有餘」。但是,他們每次喝的啤酒或葡萄酒會越來越多,要不了多久,就會狂飲如初。 另外一種錯誤的觀念就是以低度的酒來替代高度酒。對於酒精依賴者來說,酒精就是酒精,不管含有酒精的是馬爹尼酒、威士忌加蘇打水、香檳,還是一小杯啤酒,對於他們而言,不管喝一杯什麼樣的酒,都會導致飲酒過度,導致復飲。 所以,對於酒精依賴者而言,在戒酒一段時間後,試圖控制飲「自己的酒量」或只飲用較低濃度的酒,都是危險的。但為了保證徹底戒酒,只能是滴酒不沾。如何能夠做到呢?除了在醫生的指導下完成脫酒治療外,還要接受長期的康復治療,包括對相關心理或精神疾病的治療、防復飲葯物的治療、心理治療以及加入一些自助的康復組織。只要有戒酒的願望和不懈的努力,就會成功。
Ⅳ 為什麼男人喜歡喝酒
男人喝酒有兩種: 1、交際應酬。不想喝或不能喝,但又不得不喝。所謂「工作需要」,交友辦事之伴侶。 2、有酒癮。即使開始不會喝,時間長了喝的次數多了漸漸的對酒產生了依賴,形成了酒癮,以至不得不喝,十分想喝,等發現了其危害性後也無法自拔。 但事有兩面性,要辨證的看待這個問題,不喝更好,喝了不要多,一定要控制,要有自控力。
Ⅳ 為什麼男朋友每次喝酒過後都想我
因為你是他在意的人呀!
一個人在喝完酒後發出去的信息一般接收人在他的心裡都有很重要的位置。因為酒後失言,酒後無德,喝酒後的語言會和平時不大一樣,而他敢發出去,那麼就意味著他有把握對方在接收到他的酒話後不會生氣,這是一種無言的信任,也是重要的標志。
Ⅵ 男人為什麼喝酒後想要
酒有壯陽的作用!
Ⅶ 每次喝酒後都很難受,那為什麼人們還要喝酒
對於大多數人而言,喝酒本身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情,因為大家都知道喝酒喝多了會對自己的身體造成傷害,會造成一些很難治癒的疾病。但是在現實生活中還是有那麼多人喝酒,每次飯局酒局都少不了喝醉的人,很多人在喝完酒之後吐的滿地都是,有的人甚至喝酒喝到了醫院,嘔吐的感覺大家應該都懂,喝去醫院的就更加難受了。為什麼這些人明明知道自己不能喝那麼多酒,酒後會如此難受,但是他們還是要喝呢?
喝酒才會難受還是難受才會喝酒,這確實是個亟待解決的問題。還有最後一個原因就是被迫地喝酒,也就是應酬。當上級領導要求你去接見一個大客戶的時候給你們安排了酒局,你沒有辦法只能招待好客戶,喝酒肯定是少不了的,有時候你一個人需要對喝其他所有的人,可能全桌就你一個人喝的大醉,那也沒有辦法,工作所迫,生活所迫,就算喝酒後會非常難受也要喝下去,不然丟了工作怎麼辦。
Ⅷ 為什麼男人總要喝酒呢看見男朋友每次都喝到吐死心裡難受。他說他也不想喝的,可每次還是喝了。
是的,為你有同感
可以叫你男朋友意思下就行
不用強求,低調點!
Ⅸ 老公為什麼這么喜歡喝酒,經常喝醉
這與整個社會的風氣有關。男人的事多,負擔重,為了拼搏應酬也多。但聰明的男人會掌握好分寸的,喝酒可以,千萬別喝多了,傷身體,時間長了還會傷害家庭。多與你老公溝通一下,勸勸他吧。男人有壓力是好事,但過重的壓力不是好事哦。畢竟這個家是兩個大人共同來承擔的。
Ⅹ 為什麼男人喝酒之後會那麼的興奮
「為什麼要喝醉酒?」——一個十分普遍的答復是,喝酒能增加勇氣,因此可以向別人袒露自己的心事,能夠任意表達出平時難以面對、不知如何處理、憤怒不滿的情緒。
同時醉酒往往還伴隨著憤怒的情緒。嗜酒者也可能極為喜愛酒後那種凌駕於他人之上的權力感。
酗酒後的憤怒與暴力攻擊事件和兇殺案之間有高度的關聯性。包括犯罪者或被害人,有相當高的比例都是處於受到酒精影響的狀態下而出事。強暴、家庭失和及離異、虐待兒童、持械搶劫,也常起因於酒後亂性。
即使我們沒有上述犯罪行為,但我們那種發脾氣、生氣也會導致他人心情緊張,擔心隨時會有暴力行為傾向。因此我們必須意識到憤怒情緒背後潛藏的風險。
以人類天性而言,憤怒情緒無疑是時常都會發生的狀況。盛怒之下的暴力行為或言語攻擊,不僅對他人造成傷害,也危及整體社會安全。而且憤怒情緒的積累對心理健康也有非常負面的影響,這種對他人充滿敵意的態度將使我們內心受到嚴重損害,從而導致抑鬱症。
雖說從各個方面來看,憤怒都是人類普遍性的問題,但就一名嗜酒者而言,它的威脅性和破壞性更甚。
所有保持清醒的酒鬼幾乎一致認為,我們本身的怒氣往往能毀滅自我。敵意、怨恨、妒忌、憤怒的感覺迫使我們有想要再去喝酒的沖動。所以我們必須警惕自己,除了再喝一杯外,應該有其它更好的解決方式。
首先,我們來辨識一下,憤怒形形色色的面貌:不寬容,輕視,蔑視,妒忌,憎恨,勢利,譏笑,憎惡,敵意,不滿,緊張,諷刺,嘲笑,自憐,惡意,不信任,懷疑,焦慮,掛念,疑心,猜疑,猜忌。
在過去飲酒的過程中,我們不是鑽牛角尖、深陷其中,就是反應過度、小題大做,尤其在我們又再喝起酒時,這種特質就更加明顯。
我們當中很多人都認為,憤怒是由於內心恐懼作用的結果。我們經常不確定我們到底在怕什麼,有時它僅是一種模糊不清、難以形容的驚慌。我們往往在無任何預見的狀態下,突如其來地對某人或某事爆發怒火。
失敗、挫折感,也是導致我們怒火中燒的因素之一。就典型的酒鬼而言,我們特別缺乏耐心與毅力接受失敗的磨練。不論是現實的,或者是想像的情境,在面對復雜的、不易處理的困境中,我們習慣性地選擇喝酒來解決問題。
另一種理直氣壯的怒火更是難以應付——我們常常自以為正直俠義、憤世嫉俗,所作所為是出於正義公理,因此理應堅持。但是這種心態在不知不覺中卻逐漸侵蝕我們的心靈,消彌我們對端起第一杯酒的抵抗能力。
即使我們真的滿腹委屈,受到極不公正的待遇,憤怒對我們依舊是無緣消受的奢侈品。不論是哪種方式的憤怒,終將使我們再度端起第一杯酒,從而走向自我毀滅之路。
當我們開始想發脾氣時,吃一些甜食或是喝杯非成癮甜味飲料,將會有所幫助。
如果我們能夠及時著手轉移注意力,並且開始處理其它事務,也有立竿見影的效果。像打電話給助幫人,或聯系其它保持清醒的會員,也可以暫停一下;考慮我們是否過度勞累,如果是,適度的休息就可以恢復體力,消除怒氣;同樣的,我們也可以安靜地沉思,默想「自己生活,也讓別人生活」這句話的含義,讓自己慢慢冷靜下來,或是投入其它不相關的簡單勞作,甚至欣賞以前自己曾經喜歡的音樂……
我們也可以將生氣的源頭整理歸納為:我們所不能改變的事物(例如交通阻塞、天氣、排隊等候結帳……),如此一來,我們就可以用成熟而理性的態度來接受,而無需生悶氣或是借酒澆愁。
有時我們對周圍的環境或本身的生活感到諸多不滿。如果我們面臨換工作、搬家、離婚等事情的沖擊,那麼當需要我們決策時,務必小心謹慎、仔細分析,切忌沖動魯莽,作出無奈的決定。也就是說,無論處於怎樣不利的狀況,我們都應該讓自己先冷靜下來,然後才能有沉著的態度和建設性的想法來處理那些令我們感到困擾的事情。
另一有效去除怒氣的方式是,虛擬替代法。我們思考一下,如果是一個成熟、健全、有智慧的人在面臨與我們相同的處境時,會如何應對,會採取什麼樣的行動?多試幾次,真的有效。
此外,我們也可以透過較輕松的體能活動來消除怒氣——深呼吸、熱水澡、靜坐沉思甚至大聲呼喊,均有助於疏緩情緒緊張。
我們不建議純粹採取壓抑、忍耐、掩飾、封閉的應對方式,我們必須學會不受制於怒火,而依舊有所作為。如果做不到這樣,則將來再度復飲的危險性極大。
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判斷周圍的人是否對酒精有依賴呢?(醫學版14條) 我們就飲酒模式總結了一些常見的表現: 1.視飲酒為生活中最重要或非常重要的事,在心中占據中心地位,念念不忘。 2.飲酒量較初期飲酒時逐漸增加。 3.飲酒速度增快。 4.經常獨自一個人或者是背著家人偷偷飲酒。 5.以酒當葯,用來解除情緒困擾。 6.有藏酒行為. 7.酒後常常有遺忘表現。 8.無計劃飲酒,常常出現酒後誤事的現象。 9.晨起飲酒,俗稱「睜眼酒」,部分人甚至會在夜間醒來後飲酒。 10.睡前飲酒。 11.喜歡空腹飲酒,飲酒時不吃主食且很少吃菜。 12.在情況允許的時候選擇酒的品牌。 13.因為飲酒與家人爭吵,影響家庭和睦,或因飲酒影響工作。 14.曾經戒過酒,但時間不長又舊病復發,不能控制。 一般來說,如果一個人的飲酒行為出現上述表現中的3條以上,即高度懷疑酒依賴。 經常看到一些患有酒精依賴的人因為飲酒給自身的健康、家庭的和睦以及工作帶來很多不良影響,甚至是在酒後出現一些違法的行為。盡管他們對造成這些後果內疚、後悔,但仍不能徹底停止飲酒,反復戒酒,反復復飲。是他們沒有出息還是沒有毅力呢?都不是,這是因為酒精依賴是一種疾病,而且還是一種不斷惡化的疾病,這種疾病像糖尿病、高血壓等疾病一樣,是無法徹底根除的。但卻可以被遏制住。復飲的原因與機體對酒精敏感有關,加上在心理上難以擺脫的強制性飲酒慾望,不管復飲會帶來怎樣的不良後果,單靠自身的毅力是無法將其克服的。 就像其他疾病一樣,會出現一些特徵性的臨床表現。一旦對酒精形成依賴後,在突然停止飲酒或驟然減少飲酒量時會出現很多軀體不適症狀,稱之為戒酒綜合征。為方便起見,有人將戒酒綜合征按照出現的時間和嚴重程度分為3個階段:一期戒酒綜合征:一般於飲酒後6~12小時出現,表現為雙手震顫,重者可累計雙側整個上肢,甚至是軀干,病情嚴重者還可出現伸舌震顫,除此外還常見厭食、失眠、煩躁等症狀。二期戒酒綜合征:出現時間為斷酒後24~72小時,除上述症狀外,常出現幻聽,內容常為辱罵性或迫害性的,可繼發沖動行為,興奮相對較輕。三期戒酒綜合征:震顫譫妄,常發生於末次飲酒72小時之後,此時病人意識不清,震顫明顯並伴有行走不穩,可出現各種生動的幻覺,如看到各種小動物,病人表現緊張、焦慮、恐懼。病人的記憶力明顯受損,部分病人可出現癲癇樣抽搐。即使在發達國家,一旦發生震顫譫妄,經治療者總的死亡率仍可達10%~15%,未經治療者則更高。所以說長期飲酒者不能突然停止飲酒。如果高度懷疑對酒精依賴,應該盡早到專科醫院治療。 形成酒精依賴的人不能控制自己的飲酒行為,也不能控制飲酒量,那麼在戒酒一段時間後能否正常的飲酒呢?就目前所知,從來沒有一個人,僅是數月或數年滴酒不沾,就能夠「正常」喝酒或只在社交場合喝酒。一個人一旦從豪飲發展為失去控制且不顧一切地狂飲,再想走回頭路就不可能了。沒有一個酒精依賴患者是故意為製造麻煩才喝酒的,但不可控制地飲酒必然會帶來麻煩。 很多對酒精依賴的人自認在戒酒一段時期以後,喝幾罐啤酒或幾杯淡葡萄酒沒有問題了。一兩瓶啤酒下肚就會喝醉的人不多。所以也就錯誤地認為自己可以控制每天只喝兩、三瓶啤酒就不再喝了。他們偶爾也確實能夠在幾天或幾個星期內照此辦理。於是就會得出結論:即使喝酒也會「游刃有餘」。但是,他們每次喝的啤酒或葡萄酒會越來越多,要不了多久,就會狂飲如初。 另外一種錯誤的觀念就是以低度的酒來替代高度酒。對於酒精依賴者來說,酒精就是酒精,不管含有酒精的是馬爹尼酒、威士忌加蘇打水、香檳,還是一小杯啤酒,對於他們而言,不管喝一杯什麼樣的酒,都會導致飲酒過度,導致復飲。 所以,對於酒精依賴者而言,在戒酒一段時間後,試圖控制飲「自己的酒量」或只飲用較低濃度的酒,都是危險的。但為了保證徹底戒酒,只能是滴酒不沾。如何能夠做到呢?除了在醫生的指導下完成脫酒治療外,還要接受長期的康復治療,包括對相關心理或精神疾病的治療、防復飲葯物的治療、心理治療以及加入一些自助的康復組織。只要有戒酒的願望和不懈的努力,就會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