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為什麼跟我說她信佛
A. 為什麼女人們都信佛
女子性慈悲而善,契合佛門慈悲之旨意。不是信了佛能如何,而是能否如法依佛所說去行。樓主似乎排斥佛教,那麼這些人的說法如何?
梁啟超: 吾常見迷信者流,叩以微妙最上之理,輒曰是造化主之所知,非吾儕所能及也,是何異專制君主之法律,不可以與民共見也。 佛教不然,佛教之最大綱領曰悲智雙修,自初發心以迄成佛,恆以轉迷成悟為一大事業。
佛教之信仰,乃智信而非迷信,乃兼善而非獨善,乃入世而非厭世。
有放萬丈光焰於歷史上者焉,則佛教是也。 六朝至唐數百年中,志行高潔、學識淵博之士,悉相率入於佛教之范圍。
康有為: 佛學之博大精微,至於言語道斷,心行處絕,雖有聖哲,無所措手,其所包容,尤為深遠。
陳獨秀: 佛法之廣大精深,余所素信不疑者也。
張君勵: 蓋世尊之說法,因眾生而起大悲心,因大悲心而生菩提心,而成正覺。既有覺,自然不離智慧。悲智雙修者,佛教之最大特色,為世界其它宗教之所不及。他教之教徒,謂起於迷信可也;歸依佛法,則智者之事也。
魯迅; 釋迦牟尼真是大哲,我平常對人生有許多難以解決的問題, 而他居然大部分早已明白啟示了,真是大哲。
李石岑: 我以為佛學的提倡,不但於對科學毫無抵觸之處,而且能使科學的方法上加一層深密, 科學的分類上加一層正確, 科學的效用上加一層保證。
沈家禎: 我本人是科學家, 對科學很感興趣, 我對佛法同樣感興趣。我個人認為佛法和科學是一而二,二而一的。
科學只能幫助我們多明了一些開悟, 如佛陀的人所說的話,但不能引導我們到悟的境地。如果我們要悟得正覺,我們須以佛陀所教示的方法去切實修行。
王季同: 哲學家對這個(佛家的真如,即宇宙萬有的本體, 終極真理)不過是推測, 佛教卻是親證。 所以佛教哲學大旨和近代西洋哲學彷彿,而精密過西洋哲學好幾倍。
愛因斯坦(美籍德人):
如果有任何能夠應付現代科學需求的宗教,那必定是佛教。佛教是一切科學的源動力。
沒有科學的宗教是瘸子,沒有宗教的科學是瞎子。
空間、時間和物質,是人類認識的錯覺。(「凡所有相,皆是虛妄」——《金剛經》)
未來的宗教將是宇宙的宗教。 它應當超越個人化的神,避免教條和神學,涵蓋自然和精神兩方面。它的根基,應建立在某種宗教意識之上,這種宗教意識的來源,是在把所有自然的和精神的事物作為一個有意義的整體來經歷時得到的體驗。佛教正是以上所描述的那種宗教。
人是「宇宙」整體的一部分,也是有限的時間和空間的一部分。他將自己的思想和感情,視為獨立於整體之外——這是一種意識的錯覺。這錯覺是種監獄,把我們監禁在個人慾望和少數最親近的人身上。我們的任務就是要拓展慈悲心,擁抱所有的生靈和整體自然的美,以掙脫這座監獄。
馬克思:辯證法在佛教中已達到很精細的程度。
恩格斯:佛教徒處在理性思維的高級階段,人類到釋迦牟尼佛時代辨證思想才成熟,辯證法最初來源於佛教
B. 請問一個女生究竟經歷過什麼才會讓她信佛認識一女生,她告我她信佛,並且是以前不信,經歷過一些事才信
可能你要明白的是自己該信什麼!
你可以看見知識,也能看見智慧,可以看見現象,也能領悟一點真相;但要明白真理,要鑒查自己的內心,存謙卑的心,為人公義,真理就離你近了;只有你知道真理,你才知道自己的方向。
C. 女朋友迷上了信佛,覺得有點走火入魔了,也不上班,遇到點問題就去拜佛
您把這里與五台山比,是分別心沒有放下;
您去那請香許願,是執著心沒有放下。
學佛的過程,是一點點放下分別執著的過程。
懺不懺悔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從走過的地方回過神來重新找回自己。
您許了願。您請了香。您沒有披到裟。您發牢騷。您後悔說了不敬的話。
——這里邊,哪一個是真正的您?
學佛修修,讀經念咒,許願上香,都是去迷。
何時找到了自己的本來,則與諸佛菩薩同歸一真法界。
沒有我的願,我願眾生早晚成佛;沒有我的錢,我的錢即美國人日本人的;
沒有我的計較,沒有我的罪過,沒有我的懺悔,沒有我的覺悟 ……
D. 我和男情人說分手,他說要去信佛怎麼回事
估計就是一說,如果信了還是好事,紅塵裡面又可以少一個爭奪者。如果都是情人,我不知道你的這個情人是婚外情人,還是熱戀的情侶。這個很重要,前者還是趁早收手 ,後者的話,還是風物長宜放眼量
E. 一個女孩,信佛學佛悟性有點高,這是為什麼
她有慧根,也是與佛有緣,有慧根的人學佛非常好,悟性高能覺悟到萬事萬物的本相,也就是說:萬事萬物的事情發生的背後原因所在,這是個有慧根,聰明的人,一點就破~一看就明白,佛學也是科學,並不是迷信,佛學中說的一切都是真正存在的宇宙物理現象,萬物萬物需要去覺悟才能明白一切真相,而佛已經覺悟到了一切,教育人們該怎麼做才會有福報,命運才會好,心善是改命的主要途徑,
F. 我喜歡的女生她信佛! 唉!
信佛又怎麼了,人總要有點信仰的咯,再說了,沒有說信佛的人就不能戀愛啊,你只要尊重她就好了嘛,而且現在信佛的女生不多啊,說明她比較理智,比較注重修身養性啊
G. 女人為什麼學佛
因為女人苦啊,比男人要來的苦,所以女人學佛的多,學佛也是一種寄託,或者改變自己命運的一種方法。女人學佛,所以女的比男的長壽。當然男人因為壓力大,也有一些原因。
H. 什麼樣的女生會信佛
她是不是從小跟隔輩的人生活呢,像是祖父母,爺爺奶奶等年齡稍長的人。老年人比較信佛,就愛給小孩子講觀音菩薩如來佛什麼的。
還可能就是家庭文化的影響,因為如果父母有這方面的愛好,她從小接觸到這方面的文化就會比較頻繁。所以也會造成她這種現象。
如果不是客觀因素的話,那麼她可能從年幼時遇到的事情就比較復雜,一般來講,如果在人的心智沒有完全發育之前,遇到或者親身經歷了一些本不是她這個年齡應該承受和承受得了的事情,那麼她的人生觀和思維邏輯就會與同齡人表現出一些不同。所以在她後來慢慢成長的過程中,就會變得沒有這個年齡應具備的一般化心理,你說她十九歲,像這個年齡的確不符合她的舉止行為,但如果在她小時候真的遇見了某些不利於她心智發育的事實,那麼她會把自己對一切的消極想法全部隱匿,佛教教義的核心是解救世人脫離苦海,且認為人生一切皆苦是因為人有無窮的慾望。所以她才將對一切的希望寄託於解救人世的佛教。
當然,可能事實並沒有這么復雜,只是她自己的愛好而已,就像我們會喜歡聽歌,上網,畫畫這樣簡單,只不過她的愛好有些特殊罷了,畢竟時代在改變,科學好像已經開始漸漸埋沒中國從古印度得來的文化,我自己也很喜歡讀聖經,信基督。這並沒有什麼不一樣吧? 不過啊,如果她真的太沉迷在佛教中的話,最好還是盡量轉移她的注意力,努力改變她的對佛教過於極端的偏愛。佛畢竟是人類還沒有證實,目前被我們歸類在虛彌與幻想中的不存在的世界,太深陷其中,也許會給她的精神和思想方面帶來創傷和不可想像的後果。
這些只是我的想法而已,也許並不完全正確,希望能夠解決你的困惑。
I. 信佛的女人心理分析
女人信佛是什麼心態——佛的心態是無限寬廣與無限包容,這是一種境界,人學佛而未成佛,那就是擇其善者而從之,不善者為勉之的過程,人還是社會心態。
J. 我女朋友 居然信佛 我感覺很難以置信
你應該慶幸你有一個學佛的女朋友。這是你的福氣。你的女朋友能夠在18歲這么年輕就信佛也是她上輩子修來的。為什麼這么說呢。她信佛這個事情太讓人難以置信了,對吧?你有沒有考慮過,同樣是這么年輕,可能她也沒有什麼坎坷困難,但是她就是信了,而你卻這么得不信。這是多麼不可思議啊。所以說佛經上說『百千萬劫難遭遇』。一個人能聽聞一聲佛號是多麼不容易,這在你身上就可以看得出來。
實際上我們每個人就像三字經里說的人之初,性本善。佛說,我們都和佛一個本性,都具有佛性。但是被外界的污染蒙蔽了。污染輕重不同,所以人的障礙不同。被污染被障礙了,所以看不到自己的本性。你的本性是對佛一點不反感的,但是你現在不知道,你的心外面的污染障礙多,你的心就感覺不到外面真實的世界。你的女朋友障礙少,所以觸摸到真正的自我。
不信你可以試驗下,你念佛號或者佛經回響給自己的冤親債主。這是消除障礙的一個方法。沒多久你就會發現你不再那麼反感了。障礙少了嘛。
或者你還是無法接受,那麼為了反對你的女朋友,為了知己知彼百戰百勝。那麼你也了解下佛教吧。只有了解了,才能知道從何下手反對她,以毒攻毒嘛。
希望你早日作出自己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