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男生女生 » 為什麼讓孩子學藝術

為什麼讓孩子學藝術

發布時間: 2022-06-02 17:26:17

A. 為什麼要讓孩子接觸藝術教育

藝術教育是要提高人們對美的感受和理解,培養對藝術的表現力和創造力。藝術教育必須進行必要的技術訓練,不能停留在單純的知識傳播、感受音樂、鑒賞音樂,而是必須掌握一定的技能。

B. 為什麼要孩子堅持學習藝術特長呢

這讓他們長大以後有了多一個選擇,這樣他們學習不好的話,也可以從其他的方面去發展自己。

C. 孩子學習藝術的好處

藝術教育是孩子全面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
幼兒期是人的藝術才能開始表現的時期,這一時期對幼兒進行藝術教育有著事半功倍的效果,通過藝術教育提高孩子對自然美、社會生活美和藝術美的感受、鑒賞、評價、創造的能力,培養健康的審美情趣和敏銳的審美感知能力。豐富情感,使孩子從小熱愛生活、熱愛藝術、熱愛一切美好的事物,這在孩子教育中佔有極重要的地位,是不可缺少的內容,是對孩子全面發展的重要手段和途徑。
藝術教育是滿足孩子審美情感需要的情感教育
孩子好動,發現力強,藝術活動則為兒童提供了一個情感溝通與滿足的機會。孩子用唱歌、舞蹈、鋼琴彈奏、表演等這些外在符號自由地表達自己的觀點,抒發內心的情感,感受到用藝術與別人交流的喜悅,從而獲得一種精神上的滿足,一種因自我肯定而產生的愉悅感。
藝術創作是培養孩子手、眼、腦協調活動的操作
蘇聯教育家列·符贊科夫認為,現在社會需要「手腦並用」的人,即所謂的「全腦思維」。藝術創作是一個手、眼、腦並用的過程,需要幼兒用多種感官去感知審美對象,用腦去想像,理解、加工審美意象,用語言去表達自己的審美感受,用手操作工具和材料去表現自己的審美感受、思想情感和所見所聞。
藝術教育有利於培養孩子的健全人格
從孩子喜歡各種藝術培訓內容也能反映出其不同的個性,如:喜歡節奏明快的孩子,個性外向成分多,而喜歡畫安靜的孩子,個性內向傾向多。老師正可以在傳授過程來發現和了解每一個孩子獨特的個性,並通過藝術教育來影響和促進他們健康個性的形成。創作過程與作品能夠使孩子獲得滿足感,而這種滿足感是個人成就感的重要源泉,藝術創作在形成孩子自覺意識和良好道德品質方面起著重要作用。
藝術教育有助於孩子大腦潛能的開發
在少兒期,大腦正處於發育之中,此時,既需要新穎鮮明信息刺激以開發智力,又要防止和避免疲勞,少兒美術,舞蹈,音樂等藝術創作恰恰兼有二者之長,適當地多讓幼兒參加藝術創作活動,對其大腦的健全發育會起促進作用。藝術教育的功能是整體的,所培養的空間知覺能力和直覺思維能力不僅為智能健全的人所必需,而且它對於左腦語言功能也有促進作用。因此藝術教育的特別意義還在於它有利大腦潛能的全面開發,不僅有利於孩子學習其它學科,而且有利於適應未來的工作和生活。

D. 家長為什麼讓孩子學藝術

現在的父母讓孩子學藝術,大多數都並不是想讓孩子成名成家,享譽全世界。所以當孩子不想繼續的時候,父母會說:唉,不想學就別學了吧,反正咱們孩子將來也不想當音樂家!於是孩子就「合情合理」地半途而廢了。

E. 為什麼大多數家長要對孩子進行藝術教育呢

主要是因為這些家長認為藝術非常高大上,所以他們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接觸這些高大上的東西。

F. 為什麼要讓孩子學美術

原因一、對孩子一生的影響有增加孩子想像力

一個人原本是富有想像力的,尤其在孩子時代,但是由於父母和老師常常站在成人的角度難以理解孩子的世界,因此孩子很多的想像力就慢慢磨滅了。

孩子透過參加畫畫課程的學習,讓很多的不可能變為可能,讓很多的不可以變為可以,讓很多的想不到變為想得到,讓很多的不被認可變為非常認可,讓很多的不被重視變得很受重視。

孩子原有的的想像力被保護了起來,潛在的想像力也被開發出來了,這對於孩子成年後在工作崗位中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和價值。

原因二、對孩子一生的影響有增加孩子創造力

國家的發展、社會的進步都靠大家一代一代人的創造力來實現,創造力往往是在想像的基礎之上去落實,在落實的時候能做出超出預設的效果的這種能力。

孩子在學習美術的過程中因為是一邊想一邊做,一邊做一邊想,這個過程就是創造的過程,透過老師的引導和孩子長期的學習,不知不覺中,孩子的創造力就得到了明顯的提升。

原因三、對孩子一生的影響有增加孩子動手能力

美術課是實操類型的課程,很少有純理論課程,畫畫是需要動手來完成的。畫畫美術課不僅讓孩子動手,更需要動腦來創作,當孩子能獨立動手完成自己的作品時,會有成就感與自信感。

原因四、對孩子一生的影響有增加孩子審美能力

一個人的審美能力是花錢買不來的。學生通過美術課中長期反復的訓練,對形、對色、對線條、對搭配都會有全新的認識,審美的能力逐漸提升,眼光也就會更高,就會感覺到什麼是美、什麼是品味、什麼是檔次。在生活中也能隨處發現美、享受美。



原因五、對孩子一生的影響有增加孩子觀察力

觀察力是一個人必不可少的一種能力。可以是對一個人也可以是對一件事,或者對某種現象、某個物件的觀察,這是大到國家社會,小到個人的一份工作都必須要具備的能力。

美術課中培養學生寫生時,需要對事物進行細致的觀察、反復的觀察、深入地觀察、專業的觀察,所以說學美術對觀察能力有很大的提升。

G. 孩子成績不太好,老師為什麼推薦孩子去學藝術或體育

孩子成績不太好,老師之所以推薦孩子去學藝術或體育是因為這些特長專業的考試中文化課的分數的要求會稍微低一點,所以老師根據學生的特點推薦去學藝術或者體育,是想讓學生在考試的時候能考到自己理想的學校。

H. 為什麼需要藝術教育它能帶來什麼

一直以來,很多家長甚至是老師對藝術教育的認識是片面的,只重視繪畫基礎,而不注重藝術思維的培養。但其實藝術最有價值的部分恰恰是通過作品向人們展示一種有價值的思維方式。
換一句話說,我們可以把藝術比作一種語言,和我們日常交流使用的、聽到的語言不同,它是一種視覺感官的語言。
就像我們寫文章一樣,認識漢字,知道漢語語法固然很重要,但是我們能說認識了2000個漢字的小學生就是作家了嗎?
同樣的道理,繪畫基礎就像我們認識的漢字,只是一個用來表達的工具,我們要學會的,是如何使用他去表達我們的思想和感情。這才是藝術教育的最終目的。
藝術作品歸根到底是要表達一種思想或者傳遞一種感情。表達的方式可以是多種多樣的,比如素描,油畫,雕塑等等,就像我們想知道《西遊記》的故事,我們可以看書、看電視劇、看動畫片,故事呈現的方式可以不一樣,但最重要的是吳承恩先構思出來了整個西遊記的故事。
藝術教育首先要做的是教會我們的孩子學會觀察、學會思考,形成自己的感情和看法,在這個過程中我們再去教孩子藝術的表達形式都有哪些,表達技巧是怎樣的,如何選擇恰當的藝術形式來表達我的想法等。
因此專業的藝術教育,從來都不會只從形式的角度來訓練孩子,素描畫得再逼真,都不如一張照片來得真實。
專業的藝術教育是讓我們的孩子在動畫筆之前就思考:我想用這張素描表達什麼?要傳遞的思想、感情,才是藝術教育的價值所在。
我們舉個例子,比如法國巴比松派畫家米勒,他最有名的是像《播種者》、《牧羊少女》、《拾穗者》等一系列農民題材的作品。
《播種者》
《牧羊少女》
這些畫之所以有名,不是因為這些作品畫得多麼像,而是因為他對大自然和農村生活懷揣著特殊的深厚感情。
這樣的感情也不是憑空產生的,是來自他每日早起晚歸在田間勞動的生活經歷,來自他對田間生活每個細節的細致觀察、深刻的體會和反思。
《拾穗者》
再比如說西班牙浪漫主義畫派的戈雅。他之所以能畫出《戰爭和災難》這一系列版畫,是因為他見證了拿破崙入侵西班牙的半島戰爭。
其中並不是簡單的描繪戰爭的場景,而是通過對戰後慘狀的刻畫,表現對人性本身的一種思考和體現。
藝術教育不僅僅是教會孩子素描、色彩,更多的是教會孩子一種思考方式。從這個角度來看,藝術教育對我們孩子的成長有諸多好處。
藝術教育能給孩子帶來什麼?
我們一般會說學藝術能提升孩子的審美能力,有助於孩子的思維發散,對孩子的未來發展都有所幫助等等。但是審美、發散思維都是因人而異的。下面我通過一些更直接的例子,介紹一下學習藝術到底對孩子有哪些好處。
(1)觀察能力
我們拿素描為例,素描的目的不只是為了去描繪事物本身的形象,它更是在培養孩子看事物的能力、認真觀察的能力。
我們都說人的眼睛是最好的照相機,素描畫的好與不好的首要因素第一就是你有沒有認真仔細地觀察你所畫的事物。
素描更能培養孩子做事情的專注力,一副好的素描其中每一個細節都是需要認真刻畫的,一筆一筆畫下去,從一張白紙到最終完成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在不斷的訓練過程當中,他做事的堅持能力和專注程度都會不斷的提升。可以從一個粗心的人,變成一個精緻的能乾的人。
(2)理解能力
學習藝術,對於情商、待人待事的理解能力也是有所提升的。藝術最終目的是表達出自己的想法和感情。那麼這種感情最終有沒有被他人理解呢?這就需要引導孩子在創作自己作品的時候,自己嘗試著站在一個旁人的角度去看自己的作品。
訓練這種換位思考的能力。同樣的,在去看展覽的時候,看別人作品時我們也會有「他畫的是什麼啊,這幅畫表達的是什麼」這樣的想法。嘗試去讀懂別人的作品時的過程也是對自己理解能力的一種提高。
(3)探索精神和創新能力
藝術的表現形式千千萬萬,每一種藝術形式都是一種表達自己情感的方式。
藝術教育過程中最重要的一點就是鼓勵孩子不斷的實驗和探索,尋找一個最適合自己的表達方式,去創造自己的藝術語言,這個過程就是培養探索精神和創新能力的最好的方法。
比如說,我原本是比較擅長畫水彩畫,對顏色比較敏感,但如果我再去學習雕塑的話,雕塑對於空間和體積感覺的這種訓練,絕對會對於水彩畫有幫助。這樣的話,我的水彩畫可能就會比其他沒有學過雕塑的同學畫的更有空間感。
因為平面的繪畫其實我們可以把它想像成在一張二維的紙上去表現一種三維空間的幻像,說白了這張畫是假的,但是看到他可以讓你以為他是一個真實存在的場景或者說是物體。
那麼雕塑呢,它是一個實實在在存在的東西,我們能夠在製作雕塑的過程中,通過視覺和觸覺全方位感受這個物體的體積和空間變化。
這樣實際的感受更能增加孩子對於空間和體積的理解,也有助於在平面繪畫中對於空間的體現。
再舉個例子,很多人會說當代藝術看不懂,我們去博物館、美術館,很多時候會看到很多畫不是油畫,不是水墨,不是丙烯這種常規的畫材。
標簽上寫著「綜合材料」,什麼叫綜合材料?他是怎麼找到這種材料的?為什麼要用這種材料來表達他的藝術思想?這里的「綜合材料」就是藝術家的原創。它要求創作者有非常強的發散思維、聯想能力和動手能力。
我們很多家長普遍存在的一個疑問,學習藝術是不是應該先從畫素描開始,然後再畫水彩,一步一步學這樣的問題。其實,專業的藝術教育一開始是應該鼓勵孩子,讓他們多嘗試去找,去用不同的材料創作,在這個過程中鍛煉他的發散思維。 比如說,我們之前做過的一個主題創作課,主題叫「自製你的繪畫工具」。在這堂課中我給學生們提了三個要求:第一,是使用課堂上現有的物品或者畫材,製作一個屬於自己的繪畫工具,並且這個繪畫工具至少要有兩種繪畫的功能。

熱點內容
為什麼電腦屏往後放會變黑 發布:2025-05-12 02:23:04 瀏覽:142
南方很熱為什麼女生皮膚好 發布:2025-05-12 02:23:03 瀏覽:71
為什麼眼睛下邊總是紅紅的 發布:2025-05-12 02:19:03 瀏覽:757
為什麼中學學生晚上 發布:2025-05-12 02:13:50 瀏覽:608
微信照片為什麼顛倒 發布:2025-05-12 02:11:03 瀏覽:272
小城大愛珠寶宮殿為什麼這么便宜 發布:2025-05-12 01:34:47 瀏覽:779
為什麼手機耗電快蘋果 發布:2025-05-12 01:31:07 瀏覽:445
為什麼在表中查找不到欄位數據 發布:2025-05-12 01:17:35 瀏覽:605
晚上被燙傷的手為什麼腫 發布:2025-05-12 01:07:43 瀏覽:764
遙控空調軟體為什麼用不了 發布:2025-05-12 01:07:29 瀏覽: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