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學習優秀為什麼埋怨父母
⑴ 為什麼孩子會埋怨自己的父母是教育出了問題嗎
試問你埋怨過自己的父母嗎?多數孩子都或多或少地埋怨過自己的父母,當然多數埋怨是由於誤會造成的,所以要多交流,交流多注意交流的方式和自己的語氣,讓孩子比較容易接受。
⑵ 孩子埋怨父母怎麼辦
樓主您好,孩子埋怨父母一般是父母沒有給足孩子足夠的尊重與個人空間,建議孩子與父母一起開一個家庭會議,讓孩子對父母暢所欲言,然後父母也給交流一下自己的教育理念,這樣可以化解雙方心裡的矛盾。
⑶ 如果孩子說父母沒文化,學習上幫不上忙,對父母有抱怨,怎麼辦
天耕耘最有趣、最實用的心理學
代溝是大部分中國孩子和家長都存在的問題——兩代人在思想方法、價值觀念、生活態度、興趣愛好等方面存在的心理距離和隔閡。
但在我看來「代溝」是未被理解的愛,是零溝通釀成的失望絕望。孩子不是長大了才拒絕和家長溝通,而是大部分父母和孩子根本就沒有過真正意義上的溝通。
「我是你爸爸,所以你得聽我的。」
「你要好好學習,長大好好孝順我。」
「你這個孩子怎麼這么不聽話,不聽話的不是好孩子。」
這些話語熟悉嗎?大概九成以上的中國孩子都聽過類似的表述吧。
很多家長就是如此和孩子溝通的,其實這根本不算溝通,這只是指令的發出。
溝通是兩個平等主體之間才能進行的,本質上是對對方內心的想法的探尋。但是中國父母習慣性地把自己擺在絕對權威者的位置,沒有能力反抗的孩子除了遵從別無他法。
他們幾乎不聽孩子說什麼,更別說探尋孩子的內心了,只要孩子成績好,沒有生理疾病的活著,他們就覺得自己是一個合格的父母。
可是孩子天生是敏感的,你對他的內心感不感興趣,哪怕你不說他也是能感受到的。孩子只有在感受到舒適、溫馨時,才會願意將自己的內心世界打開給你看。
所以他們在經歷多次的被忽視、被冷落之後,開啟了自己的防禦機制拒絕溝通。只要拒絕溝通他們就不用感受到來自父母的情感傷害。
切斷溝通橋梁是他們對自己的保護,而這個橋梁一旦斷裂很難恢復。
每一個生病的孩子背後都有一對生病的父母,與其糾結於孩子有什麼問題,不如好好反思一下自己有什麼問題。
你是否在孩子渴望認同時處處打壓?
當孩子一身泥濘回到家,滿是驕傲的對你說今天踢球拿了第一名時,你是否滿臉不屑的說:「體育運動而已,有本事數學考試拿第一啊?」
當孩子拿著97分的卷子來到你面前,乞求誇獎時,你又是否挑釁道:「你們班最高分是多少?比你優秀的人多的是,有什麼好驕傲的?」
孩子的內心情感需求總是得不到滿足,久而久之他們就不會再向父母開口請求什麼了。
⑷ 為什麼孩子對父母滿口怨言
我認為孩子之所以對父母滿口怨言,肯定是從小父母對他管教比較嚴,或者是父母做了什麼錯誤的決定,讓他覺得該耽誤了自己的一生,只有在這種情況下才會對父母有怨言的。
⑸ 抱怨父母的孩子,就一定沒有太大出息嗎,你怎麼看
我覺得不一定吧,也要看孩子的思想的,有些孩子他抱怨父母,將自己的失敗都歸錯於父母,自己卻不做任何改變,而有些孩子,抱怨父母,但會為了改變而更加奮發圖強。
⑹ 孩子抱怨父母如何化解
如孩子是處於青春期肯定有些逆反心理。嗯,心理情緒容易波動大這時父母應該更耐心一些。並且有時候父母可以換位思考,站在孩子角度。總之就是。好好去引導孩子吧!
⑺ 窮人家的孩子,埋怨自己父母沒本事,這種心理正常嗎
我覺得不正常。雖然出生家庭條件不是很好,但是父母給予的關愛和溫暖卻並沒有缺少,說明這個孩子太在乎物質需求,需要靠自己的努力打拚去爭取,抱怨父母是不對的。
⑻ 如何看待家長為孩子付出越多,孩子越不感激,反而埋怨你
你對孩子付出越多,那麼你對他的要求是越高的,而且平時老是絮絮叨叨的,這樣孩子當然不會感激了。
⑼ 為什麼總抱怨孩子的父母,往往教育不出好孩子來
抱怨孩子的家長,往往自己生活得也不如意,看到不懂事的孩子,就忍不住抱怨而孩子有時候會產生逆反心理,所以往往事與願違,越抱怨越教育不出好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