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女人不適合演喜劇
1. 賈玲作為國內為數不多的女喜劇演員,曾遭到哪些不公待遇
賈玲是一位不靠顏值而獲得觀眾青睞的女藝人,她憑仗自信、極高的喜劇天分和靈敏的反應才能成為了相聲女藝人中的第一人。
「唯一一個能夠和所有男藝人組cp的女藝人。」——這是不少觀眾對賈玲發自心裡的點評。沒有一點點誇張,無論是與當紅的偶像小生,仍是與德高望重的戲骨合作,她都能用幽默的語言拉近兩人之間的間隔,同台之後滿屏的cp感。
這兒的「cp」並未指戀人,而是兩個藝人之間的默契度與不同舞台風格的完美結合。
2. 如何看待郭德綱不收女徒被認為歧視女性
德雲社已經開始招收龍字科的學員,按照和以往一樣的規定,郭德綱是不收女徒弟的。這差不多也是相聲行業的規矩,這也是為什麼我們幾乎很少能看到女相聲演員的原因。
相聲行業從一開始出現,就基本不收女徒弟。100多年過去,其間也出過一些女相聲演員,但不管是從演員數量還是表演水平來說,都沒有辦法和頂尖的男演員相比。不過在如今的新時代,拒收女徒弟這件事,似乎也值得商榷了。
期待相聲舞台上,早日出現更多高水平的女相聲演員出現。這都什麼年代了,幾乎看不到女演員的相聲,才是不正常的。
3. 女生做喜劇演員是否存在界限賈玲是如何在一眾男喜劇演員中脫穎而出的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過這樣一句話:“做女人難,做女演員更難,做女喜劇演員簡直就是難上加難”。中國內地的喜劇女演員並不多,有馬麗,宋丹丹,蔡明,賈玲等。那麼,女生做喜劇演員是否存在界限呢?賈玲又是如何在一眾男喜劇演員中脫穎而出的呢?
賈玲的顏值雖然不高,可是她卻非常有梗,給大家帶來了許多歡樂,是一個非常優秀的人。畢竟不是只有外貌美才能稱得上美,心靈美也是一種美。
4. 為什麼女性相對於男性不能夠相聲卻能演小品
女演員能否說相聲?答案是,能。女演員能否說好這個相聲,換句話說能否以此為業哪?答案是--不能。因為相聲不是女人說的。換句話說不適合女子來表演。能說說為什麼嘛?能。那麼歷史上有沒有女相聲演員哪?有,不多。有沒有成功的哪?有,更少。說說吧?可以,說不好,瞎說。
一:女相聲演員有多少?
據史料記載,歷史上有一些女相聲演員。比如,來小如,(老藝人來福如的女兒)三十年代後期與其弟來少如在京津"撂地",常演文字哏、貫口哏、小孩哏。《俏皮話》、《報菜名》等。於佑福(竹板書演員於福壽之女)、劉玉鳳,這二位前輩可算是比較成功的。不靠幫襯和施捨憑自己的實力在相聲大堆里拿到"整份兒"。還有趙雅琴、耿雅林、富麗華、吉文貞(藝名荷花女,吉平三之女)、回婉華、潘俠男、張文俠、魏文華、高秀琴(師勝傑之母)、韓淑英、姜伯華、富蘭英(金炳昶之妻)。(以上資料均來自"文摯"先生的文章《我說知道的相聲女演員》特此致謝!)從以上的資料中我們可以看出,這些女相聲演員大都出於"相聲世家",或其父、其兄從事相聲藝術。從小"耳濡目染",熏出來的。"有心栽花花不活,無心插柳柳成蔭"。可能並非刻意的去培養,再大膽地"想當然"一下,這里應該有一部分屬於"玩票"的性質。到現在的女相聲演員也不多,記憶中有這么幾位,鐵路的單聯麗(與王荃搭檔,上過央視春節晚會。前些日子在侯、石晚會上將常寶華說成常寶霆的那位)、前沈曲的金珠(與可軍搭檔,後隨夫鞏漢林與趙媽演小品)、江蘇的夏文蘭(與其夫倪鳴搭檔,據說曾在一次全國的比賽中拿過二等獎,特點與笑林相似,屬一唱到底的那種)。要說到前輩的女相聲演員中,我只是在電視里見過魏文華的表演(與王文玉搭檔,使的是"柳活兒","雜學唱"的那種,包袱抖的不是太響,但也不至於冷場,說的過去),其他的均屬於"未見其人、未聞其聲",不便加以評說,還是聽聽相聲前輩和相聲演員是怎麼說的吧!
二、前輩、行家如是說
1956年,天津相聲界部分演員,邀張壽臣先生講課。蘇文茂向張壽臣請教。
蘇文茂:我們老前輩說相聲的有沒有女的?
張壽臣:沒有。(注意,他說的是"沒有。")
蘇文茂:以後能不能有女的?
張壽臣:女的說相聲,她哪兒也不夠條件,相聲不是女的說的。別的部門都可以有女的……唯獨女的說相聲,能說都不成。這是為什麼呀?因為她往場上一站,挺漂亮的,一使相兒她寒磣,把人緣滿糟踏了。(陳笑瑕、張立林《張壽臣笑話相聲合編》)
據文摯的文章介紹,來小如、於佑福、劉玉鳳,三十年代末、四十年代初,常演於天津的"連興茶社、聲遠茶社"。按說張壽臣不會不知道。但他為何否認哪?我想是因為在張先生的眼裡,她們大都屬於"玩票"性質,或者說不能算一個好的、合格的"說相聲"的。記得馬季在一篇文章中談到女相聲演員的問題時也說,(大意是說)由於相聲的腳本是寫給男人的,內容也是適合男人演的,因此女人在學相聲表演的時候有些生硬,雄性化,舞台腔,失去了女性特有的陰柔之美。85年,姜昆隨廣播說唱團到香港演出。有女記者問姜昆:"為什麼女人不能說相聲?"這個問題比較難回答,也不是一兩句話就能說清楚的,姜昆來個"偷換論題",很狡猾的回答:"你要學,我可以教你。"
三、幾點總結
首先,在幽默感上男女之間有差異。男人稍強些。表現在相聲中,就是在"說"、"逗"上女演員比較難於駕馭,掌握的不是很好。"三年胳膊兩年腿,十年練不了一張嘴"。為揚長避短,常常以"學唱"來代替"說、逗"。長此以往,路子越走越窄。
其次,內容上的差異就不用說了,大多以男性為主。有好多段子女人演不了。包袱上也是一樣,倫理哏的,打哏的,還有少部分的"葷口"的東西,女人不宜。
再次,形象上的差異。女演員大多漂亮、光彩照人,既不敢使相兒,也鮮有自嘲者。自嘲是幽默的最高階段,也是相聲演員博得觀眾好感的最佳手段。象趙麗蓉老師,人問她:"大娘,早晨起來第一件事是干什麼呀?""就是……上廁所。"年輕的女演員使這類包袱,就差點兒,放不開。
那位說了,(就是有鼻子那位)照你這么一說,女演員說相聲沒戲啦?沒戲。至少我是怎麼看。不過真有女演員有志於此的話,喜歡喜劇藝術,有很強的幽默感,可以朝喜劇小品的路子發展。有很多成功的先例,趙麗蓉、高秀敏、宋丹丹、蔡明,還甭說這些位,就是同一位演員,說相聲和演小品給人的感覺就是不一樣。還以鐵路的單聯麗說,她說相聲很勉強,但她和趙偉洲演的那個有關"理發"的小品(中央台放過)喜劇效果就很好。那為什麼同一個演員說相聲不行,演小品就可以了哪?到底相聲和小品有什麼區別,區別在那兒哪?這個問題有待高人來指點迷津,以我目前的這點水平還真解釋不了這個問題,不想露怯的話,就此打住吧
5. 《溫暖的抱抱》上映口碑觸底,李沁被指不適合喜劇,你覺得呢
元旦有2部電影上映了,一部是易烊千璽的《送你一朵小紅花》,還有一部是常遠的《溫暖的抱抱》,雖然跨年夜我去看了小紅花,但是其實內心是很糾結的,因為溫暖的抱抱的陣容比較強大,沈騰,常遠還有李沁和馬麗,所以感覺是非常的好看的,但是最後結局是網路評分只有五點幾,很多人表示這部影片非常的不好看。因此有人說是因為主角李沁非常不適合喜劇造成的,真的因為這個原因嗎?小編覺得並不僅僅是這一個原因造成的,那我們來看下到底是什麼因素導致了這部影片的口碑觸底?
以上是我覺得這部作品最後口碑一般的原因,是由於很多個細節導致的。想和常遠說一句,如果真的不適合做導演,那就老老實實做喜劇演員給大家帶來歡樂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