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男生女生 » 為什麼孩子怕痛苦

為什麼孩子怕痛苦

發布時間: 2022-06-15 19:04:07

A. 孩子的恐懼感怎樣消除

一、 孩子的恐懼感從何而來 孩子降生時對這個世界幾乎一無所知,他們期待得到愛、溫情和理解。父母會給孩子盡可能多的關懷與溫情,但往往不能夠滿足他們的期望。當某些他們不能理解的事情發生時,或經常受到冷落,就容易使他們感到恐懼。孩子有時比成年人更敏感,許多成年人感到無所謂的事情都會驚嚇孩子。孩子尤其對突發的、痛苦的或缺乏親情的情況沒有思想准備。幼年和母親或父親分離,未對孩子解釋就突然更換保姆,家裡人情緒激動的談話,被好事的親戚拿來取笑逗樂,電視節目中的暴力等,都能使孩子受到驚嚇。 此外,有些孩子可能在很早的時候就受到過直接的身體傷害。難產、早產、新生兒黃疸的治療等,都可能驚嚇嬰兒,擾亂他出生後第一個月的寧靜。嚴重的傷害會使某些孩子由於潛在的恐懼而經常處於緊張的情緒之中。 感到恐懼的孩子會很難與他親近的人保持密切接觸。他不能承受你長久的注視,也不很快去試探並依賴他人,而是經常處於一種「戒備」狀態,不能鬆弛下來平靜地享受親友的陪伴。懼怕也會使孩子變得急躁和難得滿意,稍不如意就可能由於不耐煩或生氣而大光其火。 我們可以幫助孩子完全擺脫恐懼。我們很少有人見到過孩子生來就會嘗試使用的康復過程,因為它往往是我們所難以忍受的。孩子在宣洩恐懼感時,會深深地體驗到恐懼,他們的恐懼感會隨著發抖、乾嚎、出汗和發脾氣宣洩出來。在整個過程中,他們需要我們在身邊給予關注,正如他們在哭泣時需要我們在身邊給予關注一樣。……孩子為消除懼怕所作的努力真是令人困惑不解:誰會想到讓他們在你的懷抱里表現出恐懼感竟會有助於他們獲得自信呢? 三、 孩子經常間接地表現自己的恐懼 以下是幫助孩子擺脫恐懼的幾個原則。一旦你的孩子在恐懼中大哭起來,你趕到他的身邊想幫助他時,這些原則會告訴你基本的做法。 1、 摟緊孩子。確保只要他願意,他就能清楚地看到你 你應當說盡可能地顯示出你確信一切都好。你應輕柔而堅決地把他緊摟向你,鼓勵他看著你,告訴他你就在他身邊,他隨時都可以看到你。 2、 即使孩子拚命要推開你,你也要堅持靠近他 要使康復機制起作用,孩子需要一個宣洩恐懼的對象。而你通常就是他近旁最安全可靠的這樣一個對象。他會突然害怕你靠近他,彷彿你一靠近就會置他於致命的危險之中。他把從前某次可怕經歷留下的恐懼感與你聯系起來,因為他無法與從前那個抽象的陰影抗爭,但可以與你抗爭。如果你心平氣和地允許他掙扎、哭泣和發抖,就能加快他擺脫恐懼的康復過程。 4、 如果孩子攻擊你,你要防止自己受傷 5、 讓孩子知道現在他是安全的 不斷地用話語安撫孩子,有助於他們宣洩恐懼。你的聲調很重要,平衡的聲調比話語本身更能令人安心。你的聲調越充滿自信,他越能面對恐懼。 6、 擁抱孩子 7、 一旦你感到害怕或憤怒,請立即中止幫助孩子的嘗試 四、 當孩子逃避令他們感到恐懼的事物時 當孩子跑到你身邊,試圖躲避他們害怕的事物時,你可以當即啟動治癒過程。首先要保證他的安全,去除不安全因素。然後,溫和地鼓勵他面對使他害怕的事物。讓他看著他所怕的人或物,也可以試著朝那人或物靠近一點點。如果孩子嚇得發呆,你就帶他走得遠一點再讓他看。也許你得輕推他一下,把他的臉從你的膝蓋上移開,或你們一起朝著那人或物挪近一點點。你在努力達到一種微妙的平衡:愛護與安全,加上讓孩子感受到些許恐懼。如果你表現得有些冷淡和不耐煩,孩子覺得不得不服從,就無法放鬆地宣洩自己的恐懼感。如果你給予過多的同情,他會失去體驗自己恐懼的機會,而這種體驗是治癒過程的重要組成。 五、 笑聲有助於孩子消除恐懼感 如果孩子的恐懼不很嚴重,你可以先鼓勵他發笑來幫助他消除恐懼,這樣可以釋放出恐懼所引起的較輕的緊張情緒。如果在他感到安全時,你能裝出自己也害怕他所怕的事物的樣子,他就會笑起來。當你用笨拙可笑的動作表現恐懼時,孩子會開心地大笑不止,甚至可能會以強者的姿態加入游戲,對你說,「我能告訴你怎麼辦,你得聽我的!」這種新的力量平衡——大人嚇得束手無策,孩子反而膽大有為——是對孩子的日常體驗的難得的補償,隨著他串串笑聲,緊張情緒會漸漸消除。 六、 害怕黑夜 許多孩子都有晚上難入睡或者天亮之前被嚇醒的問題。解決這類問題的一個好辦法是在睡前安排一些活潑的游戲,要有歡笑,可以有打打鬧鬧(不要胳肢),但要讓孩子占上風。這樣的游戲能使你和孩子肌膚相觸,這是孩子的安全感的主要來源。這樣的游戲還能讓孩子感到被人理解。當孩子與父母共同度過的時光以游戲和歡笑為主時,他們會感到與父母很親近。到了睡覺時,孩子就會比較容易面對主齒感到不安全的問題和感覺。他可能會開始反對去睡覺,或不肯刷牙,或不停地要你講故事。你要做的是保持好情緒、自信心,繼續引導他去睡覺。 七、 當恐懼導致攻擊行為時 不管是什麼年齡,人在害怕時都無法正常思維。當孩子由於害怕而無法正常思維時,他們就會因為自己受到的傷害去同樣傷害別人。所以,如果你的孩子在操場上被人推了一下,在緊張或懼怕之中,他就可能去推別的什麼人。受到辱罵或見到過別的孩子遭受辱罵的孩子,在情緒緊張或感到孤立時會脫口罵人,不論他是否懂得所用詞的含義。使孩子感到恐懼的事件常常會原原本本地再現於孩子的行為之中。 要幫助一個可能會由於恐懼而產生攻擊性行為的孩子,父親或母親應該預見到會發生的麻煩,在孩子做出攻擊性行為之前及時制止,以免造成傷害。如果在孩子已經弄傷了別人之後你才趕到,孩子此時通常會沉浸在內疚之中,無法體驗任何其他感受。他也不會有足夠的安全感使自己能痛快哭泣或發抖以排除恐懼。 八、 傾聽感到恐懼的兒童 猶如走鋼絲 我們常看到成年人以嚴厲、羞辱或反感的態度對待恐懼中的孩子。「馬上給我停止這一套!要不我就揍你屁股啦!」「行啦,別像個小孩子似的。現在趕快進教室,要不我就告訴老師說你想留在家裡守在你媽身邊!」「你再敢……我就把你鎖在你的房間里,教訓教訓你!」人們需要時間和練習以及充分的支持,才能在孩子因恐懼而產生不當行為時,不按照老習慣去對待他們。我們正在盡力學習如何幫助孩子排除恐懼,找出致使他們膽怯及有攻擊性行為的根源。就像走鋼絲的人,我們必須小心地保持平衡,不讓自己倒向老習慣。在建立起全新的對孩子的復原能力的信任的基礎上,我們循序漸進:當他們感到害怕,躺在我們懷里時,我們給予傾聽;在他們害怕時,我們始終留在他們身邊,輕輕摟著他們,直到他們重新獲得安全感;於是,在最終走完鋼絲後,我們將看到他們又能欣賞自己的生活,比以前更勇敢,更堅強。

B. 孩子害怕的6件事情是什麼呢

恐懼事件之一:怕較大的噪音

「這么響的聲音,一定是很可怕的東西發出來的……」

恐懼背後:

嬰兒在早期會比較害怕聽到噪音。如果聽到打雷聲、鞭炮聲、警笛聲等,嬰兒會被驚醒甚至哭泣。這是因為1-6 個月的嬰兒對聲音是比較敏感的,較大的噪音會使嬰兒產生恐懼。

趕走恐懼:

嬰兒因為噪音刺激而哭泣時,父母應馬上抱起他(她),給予足夠的安撫,而且要避免連續讓嬰兒接受令他們恐懼的噪音繼續強化。當寶寶長大一些後,為了消除寶寶對較大噪音的恐懼,可以一一給寶寶解釋各種較大強度的聲音,如雷聲、汽車警報聲等等,並用溫柔的話語安撫寶寶,鼓勵他,並不時讓寶寶接觸這些聲音,消除因為陌生感而引發的恐懼。

恐懼事件之二:怕打針

「那冰涼的、尖尖的東西會咬我,咬得好疼啊! 」

恐懼背後:

對寶寶而言,打針算是一件最實實在在的痛苦事。那小小的針頭戳進皮膚的一剎那,幾乎所有的寶寶都會放聲大哭。從此他只要一看到針管、針頭,甚至看到 穿白大褂的醫生和護士,都會感到無比恐懼。其實這種恐懼的根源一方面來源於肉體的疼痛,一方面來源於對冰冷的針管和陌生事物的恐懼。

趕走恐懼:

寶寶害怕疼痛害怕打針是很正常的現象,但是父母可以適當減少寶寶的這種恐懼。比如可以買一套醫生的玩具送給寶寶,玩具里有聽診器、體溫計、針頭、針管,然後告訴寶寶,當他心愛的玩具娃娃生病時,他可以自己動手給娃娃量體溫,聽心跳,打針。讓寶寶在游戲中接受和熟悉這些醫療器械,減少因陌生而加劇疼痛的恐懼感。

恐懼事件三:分離焦慮

「媽咪走了,她是不是不要我了?她是不是再也不回來了?」

恐懼背後:

媽咪第一次外出上班的時候,壯壯正跟姥姥玩得高興呢,所以媽咪悄悄地出門,他居然一點都沒有哭鬧。等他想起要找媽咪才發現她突然不見了,壯壯好一陣哭鬧,最後哭累了,居然迷迷糊糊倒在姥姥懷里睡著了。從此,壯壯每天都把媽咪盯得死死的,只要她一準備出門,壯壯一雙小手便鐵鉤似地揪著媽咪的衣服,死活 不肯鬆手。

趕走恐懼:

在寶貝分離焦慮開始形成之前就開始訓練他學習適應和媽咪之間短暫的分離,每次媽咪離開時都要教他和媽咪道別。每次外出的時候,要明確地告訴寶貝,媽咪要去哪,並以寶貝能夠理解的方式告訴他什麼時候回來,比如到下一次吃飯的時候。不管他懂不懂,都要堅持這樣做。和寶貝玩分離的游戲,在跟寶貝告別時給他一個喜愛的玩具,給他一些他感興趣的許諾等等,讓這些帶給他一些愉快的情緒體驗,可以有效地減少甚至消除與媽咪分離給他帶來的恐懼感。

恐懼事件之四:怕陌生人

「一個不認識我的人非要抱我親我,他一定是想把我從媽咪手裡搶走吧?」

恐懼背後:

當當在家活潑調皮,常常惹得一家子笑個不停。這個在家活躍非凡的小傢伙,出了門可就蔫了。奶奶想抱抱他,他趕緊把頭藏媽咪懷里,雙手緊緊地拽著媽咪的衣服,生怕被搶了走。叔叔想摸摸他的小腦袋,他哇一聲就哭了。家裡來個客人,他一定拽著媽咪不鬆手,碰到長得強悍點的叔叔,他還嚇得不停地哭鬧,不把人 哭走絕不善罷甘休。

趕走恐懼:

怕生是大多數寶貝都會經歷的一個階段,一般到2歲左右,這種現象會得到緩解直至最後消失。對待怕生的寶貝,千萬要尊重他的選擇。他不想讓陌生人抱,就不要勉強他。父母可以將寶貝抱在懷里,在他離陌生人有一定距離的情況下和陌生人聊聊天,讓他慢慢適應那些陌生的面孔,一點點地接受陌生人。平時可以多帶寶貝外出玩耍,每次出去都主動跟鄰居朋友打個招呼,讓他有更多機會接觸陌生人,幫助他逐漸消除對陌生人的恐懼心理。

恐懼事件之五:怕動物

「小狗快走開,別靠近我,你會咬我,會吃掉我的……」

恐懼背後:

對動物的恐懼是因人而異的。有的寶寶可能因為成長經歷中有過被動物玩具或真實動物傷害的經歷,所以會特別害怕某一種動物或幾種動物。而有的寶寶則是因為被父母平日的恐嚇「寶寶不乖乖吃飯就會被隔壁的貓咪叼走」等產生對動物的恐懼。這時的寶寶正處於智力迅速發育階段,思維很活躍,想像力也很豐富。在他們看來,可愛而友善的小動物隨時可能變成吃人的怪獸,他們在面對動物時會有種威脅感。

趕走恐懼:

首先父母在教育中不要有任何威脅恐嚇寶寶的話,避免讓寶寶遐想出動物的兇殘。其次,可以給寶寶買一些小動物的絨毛玩具,比如小狗、小貓等,讓寶寶先接觸玩具,然後再接觸活生生的小動物。等寶寶膽子大些後,可以和寶寶一起嘗試給小動物餵食,觀察小動物玩耍、睡覺等習性,在寶寶感覺足夠安全的情況下讓他 試著去撫摸(不要強迫,如果寶寶不願意不必勉強)。還可以買一些關於動物的碟片和寶寶一起欣賞,說不定從此會激發寶寶對小動物的熱愛和興趣哦。

恐懼事件之六:怕黑

「別丟下我一個人,我什麼也看不見了,黑暗裡有什麼?會不會有兇猛的野獸,可怕的怪物?」

恐懼背後:

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寶寶怕黑是非常正常的現象。因為三歲前的寶寶普遍存在一種獨特的心理現象——泛靈心理,即會把所有的事物都視為有生命和有意向 的東西。這種心理現象的負面表現就是寶寶會對黑暗產生豐富的聯想和懼怕。他們很難區分現實與虛構,於是往往把畫冊、影視、故事裡經常在黑暗中出現的鬼怪、

猛獸、機器人的情節或形象與現實生活混淆。再加上有的父母採用了一些不正確的教育手段,如「寶寶不聽話,晚上就讓鬼怪捉去」等威嚇的語言嚇唬寶寶,甚至把寶寶關在黑房間里作為懲罰的手段,結果導致寶寶對黑暗產生恐懼。

C. 孩子把痛苦的事藏在心裡,不跟家長說,這是為什麼

可能是孩子與父母之間缺少溝通,無法幫小孩分析事情,小孩覺得給大人說了也不起作用,所以他才會把事情悶在心裡,不告訴家長。

D. 小孩子怕生、怕黑、怕痛,為什麼觸覺如此的敏感

觸覺敏感越早改善越好,不然可能會越來越嚴重,影響孩子的探索、社交甚至學習。


4、腳底按摩

這個游戲通過各種不同的質料刺激敏感的腳底,能夠強化觸覺辨識能力和感覺功能分化能力。

適用於情緒不穩、輕微自閉、觸覺防禦過強或遲鈍的孩子。

游戲方式:

父母可以將沙子、碎石子、樹葉、羽毛、塑料墊子等鋪在地上,然後帶領孩子光著腳從上面走過。但切忌強迫孩子,以免造成嚴重的情緒反應。

E. 家長在孩子害怕面對挫折的時候,要怎麼從根源找到原因

當今有非常多的人覺得生活壓力太大,煩惱不斷,不是氣憤難平就是疲於應付,生活中,無時無刻都是會有挫折和困難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有的家長面對著職場上的勾心鬥角,家人之間的冷言冷語,親戚的冷嘲熱諷等等,這樣的壓力太多了。而孩子也是如此,面對著學習上的學業壓力,面對著生活中家長給的壓力,很多時候在遇到一點不如意的事情,遇到挫折,就選擇放棄,選擇躲避。



減少勝負欲

很多家長都渴望孩子能夠成功,無論是生活還是學習中,都希望孩子能夠成為佼佼者,但是這會給孩子造成很大的心理壓力,害怕失敗,害怕面對挫折。

挫折是每個孩子都會經歷的事情,能夠正確的面對生活中的挫折,能夠讓孩子更好的快樂成長,通過挫折,讓孩子養成獨立思考、不輕言放棄的能力。可見,正確面對挫折是多麼總要的事情!

F. 兒童為什麼會害怕他們都害怕什麼

兒童為什麼會形成害怕心理?一般而言,有以下幾個原因:
1、成人過分擔心出事而限制孩子的行動。有些父母由於擔心孩子會被燙傷或從高處摔下等等,往往過分地限制孩子的行動。例如,當孩子爬到高處時,便驚慌地大聲制止:「啊呀,怎麼爬得那麼高,摔下來可就沒命啦!」這樣對孩子進行強刺激,無形中就會使孩子產生一種對爬高的恐懼感。
2、人為地嚇唬孩子。有的人故意扮出怪相、做嚇人的動作或突然發出尖聲怪叫,使孩子受驚而產生恐懼;也有一些家長為了達到使孩子聽話的目的,而經常採用一些言語嚇唬孩子,給孩子人為製造了一種恐怖氣氛,使孩子處於擔驚受怕之中。
3、鬼怪迷信故事和驚險恐怖影視作品的不良作用。父母及其他人讓孩子聽鬼怪迷信故事和帶孩子看恐怖色彩濃重的影視片或圖書等,由於孩子年幼無知,分不清真假是非,加上感情脆弱,又富於想像,常會因此產生恐懼心理。
4、父母膽怯影響孩子。孩子一般都信賴父母,模仿父母,父母的一舉一動,在孩子的心目中有很大的影響。如果父母在孩子面前對黑暗、對某些昆蟲或對鬼怪神仙及某些人物流露出膽怯害怕的神情,就會直接影響到孩子。
5、孩子自身有過驚嚇的經驗。如被蟲子咬了,被某種動物嚇了,或者被火、開水等燙痛過,以後再一次見到蟲子、某種動物、火或開水時,便會聯想起這種體驗而產生恐懼情緒。
6、孩子缺乏適應能力,有的孩子處在比較特殊的環境中,如大人離開了,突然聽到一點什麼響動,就會產生恐懼情緒而哭起來,因為他們不知道處在這種情境下自己應該怎麼辦,或者說因為沒有學會應付各種環境的技能,而產生膽怯和恐懼的情緒。

G. 為什麼現在的孩子越來越怕吃苦

原因如下:

1、家長造溫室,讓孩子成嬌貴娃。

的孩子很容易變成家裡的小公主或小王子,是因為物質生活條件越來越好,很多孩子除了父母,還有爺爺、奶奶、姥姥、姥爺四個老輩人照顧,一群大人圍繞一個孩子轉,孩子在家裡完全就是公主、王子的待遇。

2、無微不至的照顧,無法培養獨自生活的能力。

為了讓孩子在更良好的環境中成長,家長給予孩子無微不至的照顧,穿衣服要幫,吃飯要喂,家長能抱著就絕不讓孩子自己走等等。有些家長依舊奉行『溫室成長』的教育觀點,捨不得讓孩子動一點手。吃飯穿衣這樣的事都干涉,只會逐漸磨滅孩子的本能,無法培養獨自生活的能力。

3、不相信孩子,不會放手。

家長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要學會放手,該引導孩子的時候要伸出手,不該伸手的時候絕不幹涉。經歷過風雨洗禮的花朵才能長久地綻放,經歷過吃苦教育的孩子才能體會到成長的甜,從而變成一個堅強又獨立的個體。



(7)為什麼孩子怕痛苦擴展閱讀:

國外進行吃苦教育的方式:

1、瑞士:父母從小就培養孩子自食其力的精神。比如,女孩子從初中一畢業就被送到一家有教養的人家去當一年女傭人,上午勞動,下午上學。這樣做,一方面鍛煉了勞動能力,另一方面還有利於學習語言。

2、美國:家長從孩子小時候就讓他們認識勞動的價值。美國南部一些州立學校為培養學生獨立生存的適應社會能力,規定「學生必須不帶分文,獨立謀生一周方能予以畢業」。

3、德國:家長從不包辦孩子的事情。法律還規定,孩子到14歲就要在家裡承擔一些義務,比如要替全家人擦皮鞋等。

4、日本:許多日本學生在課余時間要去外邊參加勞動掙錢,就連有錢人家的子弟也不例外。他們靠在飯店端盤子、洗碗,在商店售貨,在養老院照顧老人,做家庭教師等來掙自己的學費。

H. 孩子心裡總是感到恐懼,這是為什麼

引言:有些孩子的心裡總是能夠感到恐懼,他渴望能夠得到父母的關心,渴望能夠在父母的保護下長大。小編今天就來跟大家說一說,孩子為什麼會產生這種心理產生這種心理,作為父母應該要怎麼辦?

三、多陪伴自己的孩子

改變孩子的這種狀態,最好的方法就是要讓孩子感覺到來自父母的關愛,因為只有這樣孩子才能夠覺得溫暖。父母可能平常不注意自己,在做事情的時候總會讓孩子感覺到不舒服,或者說有一些壓力。那麼這個時候父母就一定要跟孩子經常溝通,這樣的話才能夠讓孩子有一個健康的心理。不要總是讓孩子觀看一些暴力廝打的電視,這樣的話孩子會變得非常的膽小,不敢跟別人說話。

I. 七歲小孩晚上睡覺總是很痛苦,很害怕的樣子,是因為什麼原因

您好,小孩半夜容易驚醒可能是多種原因造成的。 1.缺乏微量元素,家長可以帶孩子去做下微量元素的檢查; 2.過度疲勞,可能是由於孩子白天玩的太多了,晚上睡覺是,精神還處於興奮狀態,很難入睡; 3.積食、或者消化不良也有可能造成孩子容易驚醒等。建議家長帶孩子去醫院相關科目接受詳細檢查,確診病因,再按照醫...囑對症用葯即可。

J. 兒童恐懼心理,其表現方式是怎樣的呢

熱點內容
微信視頻打來為什麼沒聲音 發布:2024-05-19 20:07:19 瀏覽:705
為什麼油炸東西不能過夜 發布:2024-05-19 19:51:04 瀏覽:22
微信為什麼有些沒有小程序 發布:2024-05-19 19:45:08 瀏覽:735
時間長了為什麼會臭 發布:2024-05-19 19:39:06 瀏覽:666
為什麼微信掃碼變成斜的了 發布:2024-05-19 19:38:56 瀏覽:510
為什麼和女朋友聊天心態不好 發布:2024-05-19 19:32:34 瀏覽:18
為什麼聖誕節要吃紅蘋果呢 發布:2024-05-19 19:19:16 瀏覽:356
為什麼蘋果刷抖音能全屏 發布:2024-05-19 19:17:38 瀏覽:373
為什麼小米手機的卡不耐用 發布:2024-05-19 18:46:20 瀏覽:528
為什麼男生身高差距這么大 發布:2024-05-19 18:03:04 瀏覽:4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