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電腦為什麼都是pc游戲
⑴ 中國人為什麼不玩游戲機。難道只會玩pc
因為LZ身邊沒有人玩所以LZ彷彿覺得中國人只玩PC。我從小就是和表兄弟一起玩紅白機、GAMEBOY長大的,一直到現在PSP,wii,xbox360都購置了,和同學也交換著游戲玩,我倒從來不覺得中國玩的人少,我覺得在我們這一代玩的人是最多的,因為都是獨生子女,平時比較孤單大多數人都會打打機的,而且家住在廣州,賣這些東西的很多,具老闆講國內幾乎拿貨都是在廣州拿的。可能內地閉塞地區賣的店鋪和貨源又沒廣州那麼多,買起來又不方便,我現在有些從內地考來的同學甚至從來沒聽說過WII,XBOX,PS。其實現在游戲主機都那麼便宜了,最貴的主機也就是2000多,像我這樣的沒收入的學生族存兩個月零用錢也能買下來了,何況是有收入的一些社會青年,說玩不起又好像大多數人其實都是能玩的起的,只是很多人不玩游戲或者對非PC游戲主機沒興趣或者從來不知道而已。盜不盜版我倒覺得沒那麼大的影響力,雖然這些游戲主機因為游戲盜版嚴重的原因沒在大陸正式銷售,但是在香港是有的,現在去香港購物也很方便的,廣州市戶口的網上點一點就能簽證了,更別說現在國內賣這些東西的店一大堆,比正式銷售的還多,要想買到那是相當的容易方便又便宜,所以還是很多人不想買,沒興趣而已。
⑵ 電腦游戲PC版和PS版是什麼意思
PC是電腦端。PS是索尼公司出的一款游戲機。
個人計算機是指一種大小、價格和性能適用於個人使用的多用途計算機。台式機、筆記本電腦到小型筆記本電腦和平板電腦以及超級本等都屬於個人計算機。
計算機的發展主要按照構成計算機的電子元器件來劃分,共分為四個階段,即電子管階段、晶體管階段、集成電路階段、大規模和超大規模集成電路階段(現在)。
及時進行相關數據備份,正確使用防火牆:
無論是個人計算機還是企業的計算機群,都要建立完善的正確計算機系統安全防範意識。近年來,隨著計算機病毒的不斷升級以及種類的增多。
為了能夠有效地保護好個人計算機儲存的數據以及個人信息,要相應的安裝正版的計算機防火牆軟體以及正版殺毒軟體。
並且要定期對殺毒軟體進行更新。面對計算機殺毒軟體的多樣化,要對其進行正確的鑒別,實時對比相應的監控文件以及軟體查殺監控等不同的產品。
另外,在對數據文件進行儲存時,要做到對數據的實時監控,在確保數據文件沒有病毒入侵的情況下再進行保存,進而有效地保證病毒在對計算機攻擊之前進行處理和清除。
⑶ 為什麼有了ps4或xbox的人還是說pc游戲好
pc游戲佔用空間比較大,可以設計的非常細膩、逼真,功能齊全,而ps4或xbox由於其空間比較小,所以游戲軟體設計就非常緊湊,因此使用上沒有電腦的軟體好。
⑷ 為什麼現在吃雞類手游都出PC端
現在很多的吃雞手游都出現了pc端,這樣做似乎有點重復,但是也不無道理。首先這樣就可以占據兩邊的市場份額,因為一般下pc端的吃雞,都是因為在手游端玩的好才去的。所以這樣就把一個用戶,變成了兩個用戶。給擴大自己的用戶量。而且吃雞手游操作實在有點不方便,所以針對這一部分人群,pc端肯定更適合他們,這樣也不會使得用戶流失。
其次就是在pc端去於其他的品牌競爭。比如現在吃雞老大絕地求生,雖然這些手游pc端威脅不到他,但是也能搶去一定的份額,同時其他的手有多出了pc端,大家都是一個競爭的過程,誰不出誰就落後一步,況且騰訊已經代理了國內的版本,所以這些端游也想趁此來和騰訊一較高低。
最後有的玩家電腦帶不動絕地求生,所以只能退而求其次,玩這些游戲。這裡面就有很大的市場,所以他們都會去拉攏這一批人。
⑸ 為什麼現在很多主機游戲逐漸登陸PC平台了
樓上的這位回答純粹是在搞笑,出PC了絕大多數游戲的效果不如主機?出了PC就意味著不賺錢?這是活在15年前吧。。從來都沒聽說過主機在畫質和幀率、總體幀生成時間穩定性能超過PC的,就拿PS4pro來說綜合性能也不過是中端GTX1060顯卡水準。
我今年不到30歲,但是我玩游戲快20年了,根據我的直觀感受,在2012年開始這個分水嶺主機的機器性能就追不上PC了,而且是再也追不上,基本上新世代主機一出來就不可能性能強於PC,主機的硬體也基本都是PC廠商提供的,現在的主機其實完全就是一台定製PC,很多人以為主機銷量大於PC,就意味著廠商賺到的錢遠比PC多,這其實是玩家們根深蒂固的幻覺,以為銷量多就是賺得多,這其實很淺顯,完全沒有去思考和觀察背後的現象和道理。
對於廠商而言,銷量重要嗎?當然重要,但最重要的肯定還是最終真正能夠掙到口袋裡的錢。為什麼越來越多的游戲出PC?很簡單,因為PC平台的利潤率大於主機很多。
主機大部分的人都是玩二手盤,要麼買來玩完二手出掉,要麼直接買別人的二手盤,純粹自己花好幾百買來自己收藏的其實很少,就算完全自己買來不會再出手的,實體游戲盤去掉包裝、運輸、零售商抽成等等,實際上廠商只能賺到30%,主機之所以保留光碟機就是因為無比龐大的二手市場需求,這也是玩家的切身利益。
這一世代為什麼微軟的Xboxone輸給了索尼的PS4,撇開機能和獨占游戲陣容因素以外,最大的原因就是微軟想把光碟機去掉只提供數字版游戲,進而徹底杜絕二手市場,結果在當時Xboxone發布會現場全場一片噓聲,一傳十十傳百,誰都不想要了,誰都要抵制,正是這一點直接導致了Xboxone的頹勢,而索尼從來不把這種事情放在檯面上明說,而是開會員制,每隔一段時間還送游戲,玩家並不抵觸,同時PS4也依然保留了光碟機,索尼既增加了收入,也贏得和增加了用戶,現在回過頭來看當時索尼的決策,無疑是聰明的策略。
PC早就淘汰光碟機了,現在買電腦哪還有裝光碟機的,玩家要買游戲都是數字版了沒有實體版了,Steam和廠商基本都是37開,也就是廠商至少能賺70%,(現在冒出來個Epic平台來競爭更狠,直接88%給廠商,而且如果是用虛幻引擎開發游戲的還不額外收費),就拿著名的巫師3來說,發售半年後,PC銷量只佔總銷量的25%,但是利潤確貢獻了50%,而現在,PC版《巫師3》銷售量更是占據了全部銷量的45%,利潤已經完全超過了主機。根據2019年R星的報告,R星母公司的PC平台游戲收入已佔總收入40%~50%。
至此,市場發生了有趣的轉變,游戲的實際利潤居然被一直不被看好的PC做到了
有人說主機也有數字版啊,沒錯確實是,但是在總量上買實體的還是遠多於數字,因為二手需求實在是太大了,國外都有非常多的游戲租賃店,包括任天堂的掌機游戲等等,這方面是很大的利益鏈條。
這一切廠商當然是看在眼中的,所以主機實體盤游戲,只能靠薄利多銷,當然也有既賣的特別好,也利潤挺高的主機獨占實體盤游戲,比如戰神4就算一個,可是,這種游戲只是極少數,這種超高水準的S級大作不是每個廠商都能做得出來的,放眼全世界都很難找出聖莫妮卡這樣的頂尖游戲公司。
現在連荒野大鏢客2都出PC了,純粹的主機獨占也沒幾個了,連萬代南宮夢這種以前PC看都不看一眼的廠商都對記者說「你們在PC上想玩什麼,我們就出什麼」,現在的游戲,基本上只要不是第一方,要麼同步出PC,要麼發售一段時間後出PC。
有很多主機玩家說PC玩盜版的人很多,這個不否認,沒錯確實多,但這不是中國獨有的情況,全世界都很多,「拿來就用」是人類發展至今的常見旋律,人類歷史上絕大部分的知識與技術,它的傳播與應用其實都沒有花什麼錢。
我挺喜歡神作巫師3的開發商波蘭蠢驢的想法,他們覺得盜版是不對,但是盜版也確實降低了游戲傳播的成本,擴大了用戶量,為正版游戲奠定了基礎,與其想著如何在游戲防盜版機制上想盡辦法,倒不如用心說服更多的盜版玩家。
當今市場,有電腦的人是遠遠多於有主機的人的,哪怕能多說服1%的人,對游戲的利潤增長都是非常大的
不要一提到游戲就說盜版,要看到好的一面,國內正版用戶每年都在迅速增長,游戲也越來越多的支持簡體中文,有越來越多的人覺得花錢購買游戲是很正常的,也是幸福和滿足的,這是一個很好的發展趨勢,也是廠商願意見到的,在這里邊Steam平台在中國的耕耘有著居功至偉的功勞,這方面就是另一個話題了。
⑹ 你更喜歡主機游戲還是PC端網游為什麼
主機游戲和PC端的網游,在游戲當中是兩個很大的分支,各有各的優點,也導致了很多人對他們兩之間無法進行一個取捨,所以兩者都會玩。根據需求的不同,從而去選擇玩哪一款游戲,每一款游戲既有優點也有缺點,在我看來我更加的喜歡玩手機游戲,主要是有以下幾個原因
一、主機游戲更便捷。相比起PC端的游戲來說,主機游戲會更加的受到家庭的喜歡主機游戲,通常來說它有非常多的玩法規則以及游戲目標控制方式,游戲角色等等。每一種主機游戲都有專用的多媒體光碟,或者是卡帶,會根據不同的游戲機來進行發售玩家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來進行購買和選擇。在美日歐主機游戲更加的普遍,在中國反而沒有受到重視,還在處於一個非常初級的發展階段。
⑺ 感覺現在PC端網游沒有以前的時候火爆了,什麼原因
客戶端游戲,簡稱“端游”,是相對於“網頁游戲”和“手機游戲”所產生的新名詞,即是傳統的依靠下載客戶端,在電腦上進行游戲的網路游戲。由於網路還有網路游戲都是依託於電腦發展起來的,最早的網路游戲都是電腦游戲,所以端游在之前一直就是網路游戲的代名詞,直到隨著網路和硬體的發展,“網頁游戲”和“手機游戲”的出現,才使得端游變成了特製PC端網路游戲。
由於世貿協議Steam等國外游戲平台可以直接和國內對接,而他們的營業收入並不體現在國內的游戲市場統計之中。所以從各種數據上來看手機游戲一家獨家,實際上很大一部分端遊玩家都成為了國外游戲的玩家,數據顯示的縮水,只是國產端游(或者說國內端游)的縮水。最典型的例子就是PC端各種火爆的吃雞游戲,沒有一款的收入是會算在國內端游里的,但是你能說玩家數量不多,不火爆嗎?
⑻ 為什麼越來越多日本游戲登陸PC
首先,主機市場並沒有萎縮,反而在增大,不管是索尼的PS4還是任天堂的Switch,在中國市場銷量的增長尤其明顯,這個已經是不必爭辯的事實了,我玩游戲快20年了,根據我的觀察和感受說些我的看法。
從主機本身來看,我覺得在2011、2012年開始這個分水嶺主機的機器性能就已經比不上PC了,而且是再也追不上,新世代主機一出來性能就不可能強於PC,事實證明後來的PS4和Xbox one也確實如此,2019年末N卡老黃就已經嘲諷下代主機性能不如RTX 2080,說明他已經知道了內部消息,至此下一代主機的性能大致已經知道是什麼樣的了,Xbox Series X和PS5他倆的性能不會差太多且都會在2020年末發售,2020年上半年N卡估計就會公布發售新系列安培架構旗艦顯卡,代號可能是RTX 3080ti,那麼也就意味著和當時的PS4一樣,下一代主機還沒有發售就會落後PC整整一代的態勢不會改變,當然價格態勢還是老樣子,這樣的高端顯卡足夠買幾台主機了。
哪怕不用最高端最昂貴的旗艦顯卡,只用甜品級顯卡在純粹的游戲畫質和幀數體驗上,也肯定是要超過同時代的主機的,主機的硬體也基本都是PC廠商提供的,現在的主機其實完全就是一台定製PC...
我的圈子裡好友,高端PC和主機都有,3A大作絕不在主機上面玩,主機就用來玩獨占游戲,平時吃灰。
從游戲銷售的角度,不少人以為主機銷量大於PC,就意味著廠商賺到的錢遠比PC多,這其實是不少玩家們根深蒂固的幻覺,以為銷量多就是賺得多,這其實很淺顯,完全沒有去思考和觀察背後的現象和道理。
對於廠商而言,銷量重要嗎?當然重要,但最重要的肯定還是最終真正能夠掙到口袋裡的錢。為什麼越來越多的游戲出PC?很簡單,因為PC平台的利潤率大於主機很多。
主機大部分的人都是玩的二手盤,要麼買來玩完二手賣掉,要麼直接買別人的二手盤,有不少人甚至直接就是租盤來玩,純粹自己花好幾百買來自己收藏的在2019年的今天其實也並不多,就算完全自己買來不會再賣掉的,實體游戲盤本身去掉製作、包裝、運輸、零售商抽成等等,實際上廠商只能賺到30%,主機之所以保留光碟機就是因為無比龐大的二手市場需求,這也是廣大玩家群體的切身利益。
這一世代為什麼微軟的Xboxone輸給了索尼的PS4,撇開機能和獨占游戲陣容因素以外,最大的原因就是微軟想把光碟機去掉只提供數字版游戲,進而徹底杜絕二手市場,結果在當時Xboxone發布會現場全場一片噓聲,再加上媒體這一超級擴音器的無限放大,一傳十十傳百,誰都不想要了,誰都要抵制,正是這一點直接導致了Xboxone的頹勢,而索尼隻字不提,聰明人都知道這種事情哪裡能夠放在檯面上明說.....我估計微軟當時發布會結束後,索尼的相關管理層都笑開了花,索尼當然也想賺更多錢,他的辦法是開會員制,每隔一段時間還送游戲,玩家並不抵觸,同時PS4也依然保留了光碟機,索尼既增加了收入,也贏得和增加了用戶,現在回過頭來看當時索尼的決策,無疑是明智的。
微軟等於自己給自己下一個套,在我個人看來其實並不能怪微軟,想通過數字下載的方式取代光碟提高銷售額和利潤率這沒錯,但只能說市場或者時代還沒有做好准備。
回到PC方面,PC早就淘汰光碟機了,現在買電腦哪還有裝光碟機的,玩家要買游戲都是數字版了沒有實體版了,利潤方面,Steam和廠商基本都是37開,也就是廠商至少能賺70%,(現在冒出來個Epic平台來競爭更狠,直接88%給廠商,而且如果是用虛幻引擎開發游戲的還不額外收費),就拿著名的巫師3來說,發售半年後,PC銷量只佔總銷量的25%,但是利潤確貢獻了50%,而現在,PC版《巫師3》銷售量更是占據了全部銷量的45%,利潤絕對已經完全超過了主機。根據2019年R星的報告,R星母公司的PC平台游戲收入已佔總收入40%~50%,R星,就是開發了荒野大鏢客系列和游戲界的王者GTA5的那個公司。
有人說主機也有數字版啊,沒錯確實是,但是在總量上買實體的還是遠多於數字,因為二手需求實在是太大了,國外都有非常多的游戲租賃店,包括任天堂的掌機游戲等等,這方面是很大的利益鏈條。
這一切廠商當然是看在眼中的,所以主機實體盤游戲,只能靠薄利多銷,當然也有既賣的特別好,也利潤挺高的主機獨占實體盤游戲,比如戰神4就算一個,可是,這種游戲只是極少數,這種超高水準的S級大作不是每個廠商都能做得出來的,放眼全世界都很難找出聖莫妮卡這樣的頂尖游戲公司。
現在純粹的主機獨占沒幾個了,連萬代南宮夢這種以前PC看都不看一眼的廠商都對記者說「你們在PC上想玩什麼,我們就出什麼」,現在的游戲,基本上只要不是第一方,要麼同步出PC,要麼發售一段時間後出PC,到2020年據說索尼會推出更強大的PC串流游戲服務,PC直接可以雲主機游戲。
另一個因素就是市場本身,在世界范圍內主機擁有量最多的就是歐美日,大概30來個國家左右
而他們的總人口只佔據全世界的15%,剩下的85%的廣大發展中國家都是玩PC的,你想想看這個基數有多大,只要PC游戲平台能多吸引哪怕1%的人買了正版游戲,對廠商來說那都是不得了的,一個聰明的做生意人,一定是心懷天下的。
有很多主機玩家說PC玩盜版的人很多,這個不否認,沒錯確實多,但這不是中國獨有的情況,全世界都很多,但是也要看到好的一面,正版用戶每年都在迅速增長,中國市場增長明顯,游戲也越來越多的支持簡體中文,有越來越多的人覺得花錢購買游戲是很正常的,也是幸福和滿足的,這是一個很好的發展趨勢,也是廠商願意見到的,在國內玩家對單機游戲的啟蒙、推動正版付費、甚至孕育中國國產優秀單機游戲方面Steam平台有著居功至偉的功勞,這方面就是另一個話題了。
⑼ 為什麼主機游戲比pc多那麼多
其實你的觀點有一點片面,主機游戲如果是單看現在的獨佔大作(大廠商出的游戲基本都是全平台的),其實數量也不是很多,而且有很多主機游戲其實都是類似小游戲的形式,如果是這樣的話那某399裡面的游戲也是數不勝數,如果你說的是上個世紀到現在的主機游戲數量合,那我只能說上個世紀的電腦技術還處於初步水平,要玩一個游戲會非常麻煩,所以當時基本上所有的游戲都是基於主機開發的,雖然也不免有一些電腦大作橫空出世,但數量還是遠不及主機,到了上個世紀末期這個現象才慢慢緩解。
純手打,可能有一些自己的見解在裡面,但還是希望你能採納。(^-^)V
⑽ 越來越多的主機游戲登陸PC 各位怎麼看
樓上的這位回答純粹是在搞笑,出PC了絕大多數游戲的效果不如主機?出了PC就意味著不賺錢?這是活在15年前吧。。從來都沒聽說過主機在畫質和幀率、總體幀生成時間穩定性能超過PC的,就拿PS4 pro來說綜合性能也不過是中端GTX 1060顯卡水準。
差不多在2012年開始主機的性能就追不上PC了,硬體也基本都是PC廠商提供的,現在的主機其實就是一台定製PC,很多人以為主機銷量大於PC,就意味著廠商賺到的錢遠比PC多,這其實是根深蒂固的幻覺,以為銷量多就是賺得多,太淺顯了
為什麼越來越多的游戲出PC?很簡單,因為PC平台的利潤率大於主機,主機大部分的人都是玩二手盤,要麼買來玩完二手出掉,要麼直接買別人的二手盤,純粹自己花好幾百買來自己收藏的少之又少,就算是買的,去掉包裝、運輸、零售商抽成,實際上廠商真正的利潤最多隻能賺到30%,主機之所以保留光碟機就是因為無比龐大的二手市場需求。這一世代為什麼微軟的Xboxone輸給了索尼PS4,撇開機能因素很大原因就是微軟想把光碟機去掉只提供數字版游戲,徹底杜絕二手市場,結果發布會現場全場一片噓聲,一傳十十傳百,誰都不會想要了,直接導致了Xboxone的巨大頹勢,後面不管微軟怎麼營銷,形式拉都拉不回來,索尼到是很聰明知道這種事情哪裡能放到檯面上明說,這等於是得罪廣大玩家,然後索尼的辦法是開會員制,玩家並沒有那麼抵觸,也依然保留了光碟機
PC早就淘汰光碟機了,現在買電腦哪還有裝光碟機的,玩家要買游戲都是數字版了,沒有實體版了早就消亡了,Steam和廠商基本都是37開,也就是廠商至少能賺70%,(現在冒出來個Epic平台來競爭更狠,直接88%給廠商,而且如果是用虛幻引擎開發游戲的還不額外收費),就拿著名的巫師3來說,發售半年後,PC銷量只佔總銷量的25%,但是利潤確貢獻了50%,而現在,PC版《巫師3》銷售量更是占據了全部銷量的45%,利潤已經完全超過了主機
PC玩盜版的人是很多,這不是中國獨有的情況,全世界都多,但是正版每年都在迅速增長,這里邊Steam有著居功至偉的功勞
有人說主機也有數字版啊,沒錯確實是,但是在總量上買實體的還是遠多於數字,因為二手需求實在是太大了,國外都有非常多的游戲租賃店,包括任天堂的掌機游戲等等,這方面是很大的利益鏈條,現在連荒野大鏢客2都出PC了,純粹的主機獨占沒幾個了,連萬代南宮夢這種以前PC看都不看一眼的廠商都對記者說「你們在PC上想玩什麼,我們就出什麼」,現在的游戲,基本上只要不是第一方,要麼同步出PC,要麼發售一段時間後出P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