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電腦資訊 » 成年人為什麼需要一個電腦

成年人為什麼需要一個電腦

發布時間: 2022-08-06 04:19:50

㈠ 為什麼現代人離不開電腦

因為現在人需要他。就好像你有不懂的問題可以上網路來問。無聊時候可以上網。聽歌。玩游戲。去淘寶買東西。可以跟朋友聊天。每樣東西都有它的魅力所在。萬一沒有了電腦的話。也會出現一個比電腦更讓我們離不開的東西。人們缺什麼。這個社會就會產生什麼。這只是個人見解。不過我覺得有電腦還真是不錯。相對於一個喜歡宅在家裡的人來說。電腦是樣很不錯的東西。不用出門就可以知天下事。不過電腦只是生活中的一個工具。也不要太沉迷於它。任何一樣東西都會物極必反。離不開是因為被需要。當哪一天不再不會離不開的時候。就說明電腦已經不被需要了。不過我想這是件不可能的事情。除非有個比電腦更讓人吸引的東西出現。我想那應該是個很偉大的東西。期待著呢。

㈡ 電腦對未成年人又害嗎.那為什麼每家都要買電腦.有利和有害是對立的.

並不是每家都有未成年人
電腦是一種工具,看你如何使用。由於未成年人自身管理能力比較薄弱,所以應該在家長的引導下進行使用。
任何事物都有兩面性,所以需要發揮有利的一面,規避或者抑制有害的一面。

㈢ 大學生應該買電腦嗎,手機是不是完全可以解決

根據我對手機電腦方面的經驗告訴你,大一新生,買電腦會更有意義。



一、現在的手機更新換代得很快,手機發布會每個月都有。

手機的功能都差不多,對於大一新生來說,學習才是主要任務,不能讓手機綁架了未來。

二、為什麼買電腦會更有意義呢?首先,上大學以後,經常能用到,自己也會處理一些文件,在網上學習專業知識,能讓你更好的挺高技能,對你以後工作當然也有幫助。其次電腦沒有像手機那樣追求新功能與新鮮感,使用就行,工作之後還能用。當然如果主要是用它來玩游戲,那我不知道說什麼?好多大學生就因為沒有約束,因為它而荒廢學業的。

總結:買電腦對你學業更有幫助,手機能用,流暢可以了,沒必要花四五千去買來充面子。那都是商家宣傳的噓頭,迷惑消費者虛榮心的手段。

㈣ 人們為什麼要發明電腦

信息化的意義
世界上諸多國家之所以紛紛提出自己的信息化戰略,爭先恐後地建設本國信息高速公路,不遺餘力地發展和推廣應用信息技術,根本原因在於信息化可以對本國經濟與社會的發展產生巨大的功效,可有助於提高國民的生活質量。本章從分析信息技術的特點入手,繼而討論信息化的社會影響,最後結合我國的情況論述我國選擇加快推進信息化戰略的意義所在。第一節 信息技術的特點與作用
信息化對社會經濟發展的種種功效,根源於信息技術的特性。較之其他技術而言,筆者認為,信息技術主要具有以下特點汪向東:《信息技術進步與產業發展》,見鄭友敬、明安書、汪向東、劉滿強等人所著的《跨世紀:技術進步與產業發展》
①更廣泛的適用性和更強的滲透性。信息本來就是一切生產活動、經濟活動與社會生活都離不開的要素,並且隨著時間的推移越來越顯露其重要性,因而,現代信息技術便具有了更為廣泛的用武之地。目前,新興電子信息技術應用的重點領域已覆蓋到生產製造、產品設計、辦公室業務、家庭生活、醫療保健、教育、交通通訊、商業、科研、娛樂、保安、金融、氣象、資源勘測、軍事、大眾傳播等許多方面。有人估計,現在全世界國民生產總值(GNP)的65%同集成電路和計算機有關。吳錫軍、何國平:《高技術——跨世紀的戰略問題》,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1992。果真如此,歷史上還沒有一項別的技術像現代信息技術這樣,對人類社會有如此廣泛而深刻的影響。
②高度知識密集,經濟和社會效益顯著。如果說其他技術是人的體力的延伸,那麼信息技術則是人的智力的增強。信息技術的普及應用,有利於替代和節省能源和其他原材料的消耗,減少污染。比如,造紙要耗用大量木材和水資源,在製造過程中還會排出污水造成環境污染。據美國一項調查,全球每年光是用於印刷各種表格的費用就達1200億美元,其中1/3的表格因內容變更等原因白白浪費。該項調查是美國《幸福》雜志組織的,參見1997年9月15日《計算機世界》。現在,用電子介質替代紙張作為信息載體的條件不僅已初步具備,而且已開始成為現實。信息技術的應用,還有利於改進勞動工具的技術性能,提高人們對生產和勞動過程的調控能力和實際的管理水平,有利於生產要素的優化配置和合理流動,密切生產與市場、供給與需求的聯系。這些都會帶來顯著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③發展速度更快,更新周期更短,具有極強的時效性。比如,國際上集成電路的開發生產遵從於「摩爾(G.Moore)定律」Gordon Moore為Intel公司的著名專家,由他發現的計算機集成電路技術發展的規律被稱為摩爾定律。,即從60年代至今大約每過18個月集成度便增加一倍,而成本則降低一半;計算機發明雖不到50年,但現今第六代產品的研製已形成熱點,微機出現才20多年時間,不僅設計工藝幾經革命,而且新機種紛紛問世;光通信、衛星通信、移動通信、多媒體通信等推動通信技術不斷發展;特別是當前的數字技術革命正促進電腦、電信、電視、信息內容等方面的技術走向大融合,並使信息產業的方方面面呈現出日新月異的景象。
④投資大,風險大。現代信息技術的發展、更新和普及應用都需要投資,現在,在信息技術領域,技術設計和製造越來越復雜精密,技術難度日益加大,信息網路覆蓋的范圍也越來越廣,因而,相關的R&D費用和基本建設投資特別是初始投資的需要量往往是巨大的(見第二章一些國家興建信息高速公路的投資計劃)。但考慮到信息技術極強的時效性,所以巨額投資同時又意味著巨大的風險,一旦決策失誤,不僅會招致慘重的損失,而且會貽誤發展的歷史時機。日本曾花費了20多年的時間、投入了巨額資金研製基於模擬技術的HDTV,本想以此搶占未來電視技術與市場的制高點,但未料到近年數字化電視的迅速興起,一下子改變了電視技術的發展方向,並對日本電視技術的未來構成嚴重威脅。日本迫不得已於90年代初停止了模擬HDTV的研製計劃,巨額投資也付之東流。
人們已經在實際經濟和社會活動中,體會並享受到應用信息技術帶來的種種好處。比如,廣泛應用先進的通信技術,大大改善了人們相互間的信息交流狀況;應用計算機進行設計和控制工業過程,提高了產品的質量並大量節省了能源和原材料消耗;將信息技術應用於管理,提高了決策的科學性和時效性等等,相信讀者對此已耳熟能詳,無需筆者再費筆墨。然而從理論概括的需要來看,信息技術的上述特點,與其一定的應用領域相結合,便會向人們展現出它的種種作用,而且對於不同的應用領域,它會展示出不同的作用來。比如,在國民經濟發展領域中,信息技術的主要作用便可以表現為:
①先導作用,即根據信息技術的廣泛適用性和滲透性,大力普及應用信息技術,可實現對整個國民經濟技術基礎的改造,因而,通過信息產業的優先發展,可以帶動各行各業的發展;
②替代作用,即通過加大信息資源的投入,或人們智力與知識的投入,可在一定程度上替代各種物質資源和能源的投入,並減少物質資源和能源的消耗,從而改變經濟增長的傳統模式;
③「軟化」作用,即指隨著信息技術的普及應用,在產業結構、就業結構、投資結構中,信息、R&D、公共關系、智力、人才、廣告、管理等等「軟」的無形的方面相對增強,而設備、能源、原材料、基建、實物產品等等「硬」的有形的方面相對弱化;
④優化作用,即指在經濟活動中大力普及應用信息技術,可以有助於優化生產要素本身的質量、優化對各種生產要素的管理、優化其相互間的配置、優化其運行的有序度和效率;
⑤增值作用,即增加財富,擴大供給,提高產品與勞務的附加值,使過去的非資源轉化為資源,促進國民經濟增長。也有人指出這種增值是成倍地增長,因此,把信息技術稱為經濟的「倍增器」,等等。第二節 信息化對經濟與社會的影響
由現代信息技術發展與應用所推動的信息化,雖然歷史不長,但已經給經濟和社會的方方面面帶來深刻的影響。國內外許多專家學者對這一領域的研究,已取得諸多的成果。 對於一般公眾而言,認識這種影響的存在,則無需多麼深奧的理論,只要觀察一下我們周圍已經發生和正在發生的事實就會清楚。時至今日,「信息社會」與「信息時代」,已不再僅僅是令人耳目一新的理論,而是每日發生在人們自身生活和周圍方方面面的生動現實。當然,由於發展程度上的差異,信息化的影響在發達國家和在發展中國家也會有所區別。但不管怎樣,信息化對經濟與社會造成的影響是有目共睹的,概括地說,筆者把它主要歸納為以下幾點:一、增加了信息的生產、流通和消費
信息化首先表現為信息生產、流通和消費規模的不斷擴大,繼而又進一步刺激人們對信息消費產生了更高的需求。計算機、遙感、光通信、微機、智能機、大規模集成電路、綜合數字網、衛星通信等信息技術的突破,不僅推動整個技術體系發生了深刻變化,而且在全世界范圍內導致信息生產、流通和消費急劇擴展。80年代以來,科技信息以20%左右的速度遞增,並且有加速發展的趨勢,人們把信息的高速膨脹形象地稱為「信息爆炸」,而信息基礎設施的建設和完善,又使世界各地的信息資源通過通信網路得以高度利用,實現信息共享。據報道,到1997年10月,全世界網際網路上用戶已達1億,並以每月100萬戶的速度膨脹,有超過2000萬主機、600個大型圖書館、400個學術文獻庫、100萬個信息源聯接上網。每天,全球有數千萬人在網上漫遊、交流和工作,網上信息流量達到上萬億比特,並且仍以每100天翻一番的速度增長總之,我國採取加快推進信息化的戰略,是根據自身利益的需要和世界發展的潮流,經過深思熟慮的明智選擇。信息化如同一柄雙刃劍,在推動社會進步的同時,也難免給社會帶來某些負面影響;作為一個發展中國家,我國在向信息化目標邁進的過程中,既有優勢也有諸多困難。但是,這一切都不應該動搖我國向信息化社會前進的信念,相信經過不懈努力,趨利避害,排除萬難,中國的信息化必將造福於社會並對世界做出貢獻。

㈤ 成年人在那裡學習電腦

成年人學習電腦一般都是為了工作,先選擇方向,是辦公軟體還是平面設計,還有網路等等。
不是為了拿證書,自己網上搜一些教程自學就可以了。
考證書就得找一些正規的培訓機構了。

㈥ 為什麼成年人不喜歡玩電腦

不是誰不想玩,是因為成年人,要為生活奔波,需要賺錢養家,小孩子只要和父母開口要就行了,重來不會為有沒有錢考慮

㈦ 大學上學為什麼要用電腦

在現代信息社會中,電腦是日常生活、工作、學習必不可少的工具。作為大學生,電腦可以用於以下情況:
(1)用於學習
①某些專業需要電腦,如影視後期、計算機等專業,且這些專業往往要求電腦性能和配置優良。
②用於搜索學術文獻,或者完成作業。學生做論文通常要求在電腦上用特定軟體寫,並且要求按照一定格式和特定文獻類型;用電腦查閱課程相關資料,查看上課PPT進行復習等;某些作業需要在電腦上完成,如ppt製作等。
③關注時事新聞,開闊視野。
④某些知識或技能可以用電腦在網路上獲得。現在網上學習的概念十分盛行,許多網路公司推出了在線學習平台,還有國外一些公益網站匯集名校教學視頻供全球學生共享學習。
(2)用於工作
①許多學生幹部開展工作離不開電腦,如活動策劃的撰寫、電子期刊的製作、活動海報的製作等等。
②許多學生通過網路進行兼職。
③許多學生通過網路投遞簡歷找工作。
(3)用於日常繳費購物
現在網購非常流行,快捷方便選擇性多,成為大學生最主要的購物方式。另外還有一些繳費項目需要通過電腦在網上進行,比如某些考試報名繳費等。
(4)用於休閑娛樂
這是現在大學生電腦的最主要的用途。多數學生在網上看電影、看電視劇、聽歌、玩游戲。當然這也是大學生荒廢學業、虛度光陰的主要方式。建議大學生多利用電腦做有意義的事,充分享受科學技術的同時不斷提高自己。

㈧ 一個人需要幾台電腦

暈,你要看是干什麼的呀!
我覺得兩個就夠了,一個台式,一個本本

熱點內容
抱小孩子為什麼會頭疼 發布:2025-07-19 00:16:21 瀏覽:448
帛琉人為什麼不喜歡手機 發布:2025-07-19 00:03:41 瀏覽:627
牙齒為什麼粘東西 發布:2025-07-19 00:02:55 瀏覽:411
為什麼女人的鞋那麼丑 發布:2025-07-18 23:16:01 瀏覽:285
生完雙胞胎後為什麼骨盆不一樣高 發布:2025-07-18 23:10:10 瀏覽:235
為什麼女生向男生要秋後第一杯奶茶 發布:2025-07-18 23:02:51 瀏覽:985
為什麼離婚了孩子不想見對方 發布:2025-07-18 22:43:18 瀏覽:488
為什麼帥男人喜歡醜女人 發布:2025-07-18 22:35:59 瀏覽:729
剛下載激活好的軟體為什麼閃退 發布:2025-07-18 22:31:03 瀏覽:225
癌症晚期為什麼晚上睡覺腳發麻 發布:2025-07-18 22:25:50 瀏覽:9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