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高海拔栽蘋果樹好
① 800米左右種植什麼果樹好
海拔在800米左右種植蘋果最好。結出來的果子香甜可口,營養豐富,是很理想的水果。
② 山區蘋果種植對地理環境有沒有要求
蘋果種植的地形條件
(1)高原及平地
坡度不超過5°,地勢較平坦的平地如平原、高原、海塗、低窪地等,一般土壤比較肥沃,水源充足,氣候變化幅度不大,建園後蘋果樹生長發育良好,樹體大,根系深,而且管理方便,便於機械化操作,運輸條件好,水土不易流失。然而,平地建園也有其不利之處。例如,通風、光照以及排水不如山地,果實的品質和耐貯力比山地差;海塗地土壤含鹽量高、地下水位高、結構差、肥力低、果樹壽命短,必須將土壤改良後,才能使果樹生長良好。
(2)丘陵及坡地
蘋果比較適於在山地、坡地栽培。即使在南方,高海拔地區也能生產出優質蘋果。西北海拔1000米左右的地區,蘋果樹生長勢緩和,成花容易,高產質優,是我國紅色蘋果質量最優的栽培區。山麓地帶和低位山帶,坡度5°~15°,高度為200~500米的山地,交通方便,是蘋果樹發展的良好基地。但不能在山麓谷底建園,以免花期遭受霜害;中位山帶,坡度15°~25°,高度為500~1000米的山地,耕作困難,效果差,土壤改良的費用增大,南北坡日照差異逐漸增大,北坡較南坡冷,東坡和西坡的直射光逐漸減少;高位山帶,坡度25°以上,高度在1000米以上的山地,建園要選擇能滿足果樹生長發育要求的特殊地段建園。否則,此帶土壤含石多,土層薄,交通運輸困難,一般適宜植林種草。因此,果園應建立在緩坡地,土層較厚地帶,要修築水土保持工程;在谷地和凹地的下部易積聚冷空氣,霜害嚴重,不宜定植蘋果樹。陽坡春季溫度升高快,果實成熟早,品質好,但水分不如陰坡,易遭霜害和日灼。陰坡溫度較低,冬季易受寒害,建園時應加以考慮。
丘陵雖也屬山地類型,但其地勢的起伏和幅度都比山地小,氣候垂直分布及陰陽坡向的光照差異不如山地明顯。在丘陵建園栽種果樹比平地有利,一般丘陵地排水良好,空氣流通,光照充足,晝夜溫差大,能使果樹壽命長,結果早,產量高,品質好,色澤鮮艷,耐貯藏,所以,丘陵地是良好的蘋果園地。
由於不同的坡地方位和溝(谷)向,會引起太陽照射條件和輻射收支的巨大差異,造成不同的熱、水狀況,形成不同的小氣候特點和生態因子變化,從而對蘋果產生各種生態作用。
據對中國山地果樹的研究,其綜合效應規律一般表現為:南(陽)坡、背風坡或高山深、峽谷地的東西溝(谷)與北(陰)坡、迎風坡或南北溝谷向相比,太陽輻射強,日照好,氣溫和土溫高,溫度日較差大,降水少,濕度小,蒸發強,乾燥,植被較稀疏,表現干(半)、暖,多呈旱生景觀;蘋果生態反應良好,一般規律表現為樹體健壯,營養生長健旺,花芽分化及成花結果良好,果面光潔、色澤艷麗,糖、酸、維生素C等含量高,香甜味濃,品質優良,病蟲害較少,凍害較輕,但日灼常加重。如小金、茂縣、金川、丹巴、巴塘、鄉城等縣品質優良蘋果園,都是在坡向向陽或溝(谷)向近東西,開闊度較好的河谷、洪(沖)積扇、坡積裙、階地和山麓等地形上。相反,北(陰)坡、迎風坡或南北溝(谷)向,蘋果所處生境與生態反應都較差。
(3)海拔高度
據調查指出,從大范圍實地生態反應上看,中國蘋果主栽品種元帥系、金冠的優質區,在西北高原主產區,多在海拔1000米以上的地帶;西南高地多在海拔1500~2900米,,特別是2000―2600米范圍內,尤以川滇橫斷山脈區果實色澤艷麗,品質優良。這是因為這些地帶具有相對的低緯度、高海拔,高山峽(深)谷的乾暖河谷或河斷陷盆地地貌的獨特組合,造就了日照良好、紫外線多的獨特生境。例如,優質區的四川小金、茂縣、鹽源和雲南的麗江等地,海拔高多在2000~2600米,日照百分率多在50%以上,元帥系果實果面及兩窪皆滿紅,色澤艷麗,金冠金黃光亮,陽面著色紅暈,多者占果面1/3~1/2。金冠、紅星和紅冠等的果實質量,多次在全國鑒評中名列第一。而同緯度低海拔地區,如海拔400~600米左右,日照百分率在30%以下的四川盆地區,則多難於著色。元帥果面著色度不易達到30%,著色指數多近為0。金冠多為黃綠一綠黃色,更極少紅暈。
社會經濟條件
蘋果園的建立以及早期的幼樹管理需要較大的投人,建立園地之前應有充足的准備。園地的地址及規模要根據當地的地理位置、交通條件及經濟實力綜合考慮。具體地講,主要是經濟力量及技術力量的儲備是否可以保證蘋果園的建立和發展。蘋果園從建園、樹苗定植到蘋果樹開花結果這段時間,屬於純投入無收入時期,經濟力量不充足就不能順利地度過這一時期。蘋果園的建立及順利發展,技術力量的儲備也極為重要。
1、選地栽植:選擇水肥充足的向陽地,規劃好株行,選好優勢樹種,再挖好基坑,施足有機質基肥,用護樹將軍500倍液勻噴(蘸浸)樹苗根系,再行栽植,澆足蹲坑水。最後噴施新高脂膜,可有效防止地上水分蒸發,苗體水分蒸騰,隔絕病蟲害,縮短緩苗期,快速適應新環境,健康成長。
2、栽後管理:幼樹新梢生長量大,易出現生長失衡。修點的主要任務是加速成型,輕點緩勢,在其刀剪傷口處及時塗抹愈傷防腐膜,促進傷口癒合,防止病菌侵襲感染。
3、培肥地力,增強樹勢。首先是要增強樹體的各種必需元素的供給,特別是成園土地,更要加大氮磷鉀肥的投施。要增施有機肥料,注意灌排水,保持適度墒情,要注意適時噴灑新高脂膜以保肥水之效,切實促進樹體的強壯,增強其抗病能力。
4、整剪樹形,強花促果。要及時清理剪除病枝、死枝,刮除病皮,並在其刀剪傷口處及時塗抹愈傷防腐膜,促進傷口癒合,防止病菌侵襲感染。要在花蕾期、幼果期和果實膨大期,噴施壯果蒂靈,增粗果蒂,加大營養輸送量,防落花、提高授粉能力,提高坐果率,加快膨大速度,確保果品優質高產。
5、促花分化,均衡果率。樹體掛果的大小年使得樹體承載失衡,既影響均衡收益,也影響果園樹體健康。要在每年的花芽分化期環刷促花王2號,提高坐果率,抑梢狂長,徹底均衡大小年。
6、防蟲防病,安全樹越冬。蟲害的大發生可使樹體逐衰、抗病能力差、病毒易侵染,,要根據植保措施噴灑葯劑滅蟲,並同時加施新高脂膜增強葯效;秋末冬初,要塗刷護樹將軍,做好園地和樹體的越冬抗寒准備。要增施肥強底墒,保障樹體營養供給,確保樹體的健壯,為來年豐產增收奠定基礎。
③ 在海拔高一點的地方種出來的蘋果口感
在海拔高的地方種蘋果口感甜。海拔高的地方,晝夜溫差大,有利於糖分的積累。
海拔2000米山區種植,更接近太陽,蘋果呈現獨特的高原紅色澤。山地立體氣候,山林晝夜溫差達11~16℃,利於蘋果的糖分合成。
日照充足,南方高原山地,年平均日照1976小時,滿足蘋果樹喜光的要求,強紫外線更是天然的殺菌劑。
生長習性
蘋果能夠適應大多數的氣候。在南北緯35-50度之間是蘋果生長的最佳選擇。蘋果需要1000-1600的單位熱量和120-180天的無霜凍天氣。白天暖和,夜晚寒冷,以及盡可能多的光照輻射是保證優異品質的前提。
蘋果能抵抗零下40°C的霜凍。開花期和結實期,如果溫度在-2.2 ℃至-3.3 ℃之間,會對產量造成影響。與其它落葉作物相比,蘋果開花較遲。因此減少了遭受霜凍的概率。
然而對於某些品種和地區,那裡的霜凍影響則更為明顯,因而一套有效的抗霜凍體制是必要的。最適合pH值6.5,中性,排水良好的土壤。
④ 海拔1000米適合種植桃樹蘋果樹嗎
只要當地年平均氣溫在9-15攝氏度之間,冬季最低氣溫在-20℃以上,無霜期在180天以上,土層厚度在80厘米以上,土壤酸鹼度在6.5-7.5之間(弱酸性-弱鹼性),有水澆條件,交通比較便利,就可以栽植桃樹和蘋果樹。不過,高海拔的山地溫度要比平地低得多(垂直高度每升高100米,氣溫下降0.6℃),在這樣的地塊種植果樹,花期容易遭受晚霜危害,冬季溫度過低,樹體也容易遭受凍害,要採取防寒措施。建議先小面積試種,3年左右試種成功後再擴大規模。
⑤ 蘋果樹在海拔多少米的地方適宜
蘋果比較適於在山地、坡地栽培.即使在南方,高海拔地區也能生產出優質蘋果.西北海拔1000米左右的地區,蘋果樹生長勢緩和,成花容易,高產質優,是我國紅色蘋果質量最優的栽培區.山麓地帶和低位山帶,坡度5°~15°,高度為200~500米的山地,也是蘋果樹發展的良好基地.
中國蘋果主栽品種元帥系、金冠的優質區,在西北高原主產區,多在海拔1000米以上的地帶;西南高地多在海拔1500~2900米,特別是2000―2600米范圍內,尤以川滇橫斷山脈區果實色澤艷麗,品質優良.這是因為這些地帶具有相對的低緯度、高海拔,高山峽(深)谷的乾暖河谷或河斷陷盆地地貌的獨特組合,造就了日照良好、紫外線多的獨特生境.如優質區的四川小金、茂縣、鹽源和雲南的麗江等地,海拔多在2000~2600米,日照百分率多在50%以上,元帥系果實果面及兩窪皆滿紅,色澤艷麗,金冠金黃光亮,陽面著色紅暈,多者占果面1/3~1/2.金冠、紅星和紅冠等的果實質量,多次在全國鑒評中名列第一.而同緯度低海拔地區,如海拔400~600米左右,日照百分率在30%以下的四川盆地地區,則多難於著色.元帥果面著色度不易達到30%,著色指數多近為0.金冠多為黃綠一綠黃色,更極少有紅暈.
⑥ 2200米的海撥種植蘋果樹適應嗎
不適合種植,海拔太高了。下面材料僅供參考;
蘋果也是一種對土壤適應性較強的高產果樹。一般山岡薄地、河灘沙荒和輕度鹽鹼地,經過適當改良後,都可進行成片栽培
生長結果習性和對環境條件的要求
1.生長結果習性 蘋果根系無自然休眠期,成年樹一年內有2~3次生長高峰,依光合產物分配、地上部器官形成速率及土溫、水分等外界環境而轉移。根系第一次生長在萌芽前開始,至開花和新梢旺盛生長時轉入低潮;新梢近停長時,根系生長出現第二次高峰,數量多但生長時間短;第三次生長高峰在秋稍停長和果實採收前後,由於淮北地區秋季較長,故根系這次生長的持續時間較長,生長量也大,是樹體積累貯藏營養的良好時機。此外,上、下層根系受土溫的影響而有交替生長的現象。
蘋果的枝條分生長枝和結果枝兩類。生長枝依其長度又有長枝、中枝、短枝和葉叢枝幾種。不同類型的枝條,其停止生長的早晚和積貯養分的能力不同。葉叢枝和短枝~般在萌芽展葉後3~4周即停止生長,養分積累早,且很少外運。中、長枝停止生長較晚,有時不能形成項芽。它們的同化養分製造較多,外運量也大,是樹體(包括根系)貯藏營養的主要來源。所以,同一株樹上要有不同數量和比例的長、中、短枝相配合、蘋果新梢常表現有明顯的二次生長的特性,長枝可分為春梢和秋梢兩部分。與北方蘋果產區相比,新梢生長量大和秋梢比例大,是淮北地區蘋果枝條生長方面的兩個特點。幼樹容易表現旺長。
不同的蘋果品種,其萌芽率、成枝力和頂端優勢性均存有差異,從而影響到整個樹冠的乾性、層性和樹形方面的差異,也影響到始果期的早晚。
結果枝依其長度和花芽著生的位置,可分成長果枝(>15厘米)、中果枝(5厘米~15厘米)、短果枝(<5厘米)及腋花芽枝四類。花芽為混合芽,開放後能抽生結果新梢,並在其頂端開花結果。因結果新梢極短,且著果後膨大形成果台,故其結果枝實際上為結果母枝。多數蘋果品種以短果枝結果為主,有些品種在幼樹期和初果期長、中果枝和腋花芽枝均佔有一定的比例,是幼樹能早期結果的~種表現。隨樹齡增長,各類結果枝的比例會產生變化,逐步過渡到以短果枝結果為主。
結果新相結果後,一般其上發生l~2個果台副梢(即果台枝),或長或短,與品種特性相聯系。果台技連續形成花芽的能力因品種和營養而異,國光可連續5年,金冠3年左右,紅星多數隔年形成花芽結果。
蘋果通常是異花授粉結實的樹種,生產上需要配置授粉品種,才能達到正常結實率的要求。但有的品種,如國光、安娜、麥艷,具有一定程度的自花授粉結實率。花期一般6~8天。高溫、乾燥時花期縮短,空氣冷涼潮濕時花期延長。有的品種花期較長,花分批開放,首批花質量好,著果率高,花量多時可及早疏去晚期花;如花量不足,或首批花遭受霜凍時,可充分利用晚期花。
果實發育過程中,有一次落花、兩次落果的過程。落花是本授粉受精花的脫落,子房未膨大。第一次落果在花後1~2周發生,是由於受精不完全所引起,幼果已有一定大小。第二次落果在第一次落果後2~4周發生,又稱「六月落果」,主要由於各器官間對養分的競爭所引起,與樹勢強弱的關系較大。此外,有的品種在果實成熟前還有一次采前落果。六月落果是果樹系統發育過程中形成的一種自疏現象。正常的、一定數量的落果是自然的,但如因氣候不良或栽培技術不當造成嚴重落果,則會影響產量。據計算,在花量較多的情況下,只需5%~15%花量結果,即可保證豐產。不同蘋果品種每花序的自然著果數常有差異,金冠、國光常較多,可達4~5個,元帥、紅星常僅1個,紅玉也僅1~2個。
2.對環境條件的要求 蘋果性喜冷涼乾燥、日照充足的氣候條件。一般認為,4~10月生長期的平均氣溫12度~18度最適於蘋果的生長。夏季溫度過高,平均氣溫>26度時,花芽分化不良,果實發育快,不耐貯藏。紅色品種成熟前適宜的著色溫度為10度~20度,如晝夜溫差小,夜溫高,則上色困難。對照誰北地區氣候條件,尤其是中熟紅色品種在溫度方面離最適要求有一定的差距,往南至長江流域,則這種差距加大。
世界蘋果主產區的年降水量約在500毫米~800毫米。花芽分化和果實成熟期,要求空氣比較乾燥,日照充足,則果面光潔,色澤濃艷,花芽飽滿。如雨量過多,日照不足,則易造成枝葉徒長,花芽分化不良,產量低而不穩,病蟲害嚴重,果實質量差。淮北地區年降水量在800毫米左右,但分布不均,時有春旱、伏旱或秋旱發生,7~8月份多數年份雨量又過於集中,故灌排措施均需加強。
蘋果為喜光性樹種。光照充足,有利於正常生長和結果,有利於提高果實的品質。不同品種對光照的要求有所差異。淮北地區年日照時數在2000小時以上,基本上能滿足蘋果生長發育的需要。
土壤方面,蘋果適於土層深厚、排水良好和富含有機質的沙質壤土。土壤酸鹼度(PH值)以微酸性到中性為宜。土壤通氣不良時,根系生長受阻。PH7.8以上時,易發生缺素失綠現象。對土壤的耐鹽力低於0.15%。
⑦ 山地為什麼適宜栽種果樹
【1】因為山地是斜坡,下雨有水了就往低處流,鬆散的泥土就會被雨水沖下去,而樹木的根扎得深,能使泥土變得結實、不鬆散,而農作物(像小麥、水稻等)的根扎得很淺,只能固定住一小塊土,不能使土地變得足夠結實,一下雨就會有土被沖下去,造成水土流失。
【2】山地:山地,是指海拔在500米以上的高地,起伏很大,坡度陡峻,溝谷幽深,一般多呈脈狀分布。山地是一個眾多山所在的地域,有別於單一的山或山脈,山地與丘陵的差別是山地的高度差異比丘陵要大,高原的總高度有時比山地大,有時相比較小,但高原上的高度差異較小,這是山地和高原的區分,但一般高原上也可能會有山地,比如青藏高原。
⑧ 黃土高原種蘋果的地理因素
(11分) (1)土質疏鬆,(1分)植被稀少,(1分)夏季多暴雨,(1分)流水侵蝕嚴重。(1分) (2)涵養水源,(1分)保持水土。(1分) (3)利:具有良好的光照(1分)和通風(1分)條件,病蟲害少,(1分)海拔高,溫差大(1分),蘋果質量好。(任答三點得3分) 弊:山上灌溉困難,(1分)交通不便。(1分) (1)「州道」是黃土高原上山與山之間相對比較平坦、地勢低窪的地方。形成原因是黃土高原地區土質疏鬆,植被稀少,夏季多暴雨,流水侵蝕嚴重。 (2)蘋果樹屬於經濟林木,有利於保持水土、涵養水源。 (3)本題考查農業區位因素,從自然條件和社會經濟條件方面進行分析。有利條件為具有良好的光照和通風條件,病蟲害少,海拔高,溫差大,蘋果質量好。不利條件為山上灌溉困難,交通不便。
⑨ 山區為什麼適合種果樹
只有小氣候比較好的山區才適合種果樹,一般山區光照好,排水快,風不太大,利於果樹開花時授粉,從而提高坐果率,更主要是晝夜溫差大,利於果樹糖分形成和積累,容易生產優質水果。當然也要選對適合當地氣候、土質、緯度、海拔的優良品種才行。
⑩ 大家都知道高山蘋果好吃,那高山陰坡地能不能栽植蘋果樹呢為什麼
不行,蘋果樹喜陽,高山蘋果好吃,是因為陽光充足,海拔高點,溫差大點,糖分積累的多,所以吃起來很甜!所以適合在陽坡種植,不適合在陰坡種,長不好的!但是高山蘋果也有自身的不足,那就是紫外線很強,蘋果表面看起來臟臟的!另一個可能是土壤水分溫度等環境的影響,南方的高山蘋果個頭都不大!這些都是影響其在市場份額中很關鍵的因素!然而隨著人們越來越多的嘗過高山蘋果以後,也就會有越來越多的人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