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為什麼喜歡寧德
① 福建省寧德市有個做蘋果保修的…他說之前做保修被蘋果管理人員刁蠻(什麼進水等等)哪些後面沒做保修只做
有個售後服務點。福建省寧德市天湖東路8-8號東方偉業廣場1幢1層1181號(沃爾瑪購物廣場旁)
② 傳蘋果與寧德時代和比亞迪洽談電池供應
日前,有消息稱,消息人士透露,蘋果正與中國電池供應商寧德時代和比亞迪就電動車項目的電池供應進行初步洽談。消息人士表示,蘋果傾向於使用磷酸鐵鋰電池,會使生產成本更低。
消息人士指出,相關洽談可能會有變化,不清楚是否會和寧德時代或比亞迪達成協議。由於相關討論還未公開,消息人士不願具名。
目前,蘋果尚未就其汽車計劃發表公開聲明。對於與寧德時代及比亞迪洽談電動車電池供應相關情況,蘋果不予置評,寧德時代和比亞迪也不做評論。
此前,有報道稱,蘋果正在推進自動駕駛汽車技術,並計劃在2024年生產一款乘用車。知情人士此前表示,蘋果計劃生產的電動車可能包含它自有的突破性電池技術。暫時還不清楚與寧德時代和比亞迪的磋商是否涉及蘋果的自有技術或設計。
③ 尋求動力電池供應商 蘋果與寧德時代/比亞迪展開談判
早在2014年,蘋果就啟動了「泰坦」項目,巔峰時曾有多達1000名員工參與開發純電動車,由於整車製造業比想像中困難。到2016年時,蘋果停止了「泰坦」項目,開始轉型研發自動駕駛技術。
雖然後面蘋果陸續傳出與現代甚至富士康商合作生產純電動汽車的可能性,不過最後都沒有成功,而蘋果或許將重新開始切入整車製造領域,其對於相關零部件配套的需求將提上日程,未來更多消息持續關注。
④ 寧德時代是誰為什麼突然火了起來
寧德時代是指寧德時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這是一個位於三四線城市的小企業。
寧德時代創辦於2011年,僅用六年的時間就坐上全球新能源電池第一供應商的「龍頭椅」,七年後以獨角獸的身份沖進創業板,如今市值高達3775.05億元。由於有如此突出的成績,使寧德時代突然火了起來,人們紛紛議論了起來。
在新能源汽車產業大爆發的時間點,一份補貼「白名單」把外資電池企業擋在門外,政策築起的高牆幫助寧德時代排除了海外競爭對手;
技術上,一直堅持「得三元得天下」的寧德時代更是高歌猛進。坐擁天時地利的寧德時代抓住了產業風口、能源環境問題、對手輕視、技術先行成為一名黑馬角色扮演者。
發展歷程:
2011年12月16日,寧德時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登記成立。
2018年7月9日,寧德時代創始人兼董事長曾毓群與德國圖林根州經濟部部長沃夫岡·蒂芬澤簽署了在該州建造鋰電池工廠及智能製造技術研發中心的投資協議。
2019年11月,寧德時代與德國萊茵TÜV集團簽訂了全球框架合作協議。雙方將展開全方位合作,合作領域包括電池、儲能系統、相關生產設備及生產工藝等方面。
2020年2月26日,寧德時代主導的寧德鋰電新能源車里灣基地項目正式開工建設。同日,中國福建能源器件科學與技術創新實驗室舉行授牌儀式。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寧德時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⑤ 緋聞還是真有戲傳言蘋果將聯合寧德時代比亞迪,意欲何為
雖然蘋果一直對自己的造車計劃"猶抱琵琶半遮面",但這在業內幾乎已經是公認的事實。
近日又有消息傳出,蘋果與寧德時代和比亞迪磋商為其電動 汽車 項目供應電池的協議,目前正處於初步談判的階段。
據悉,相關合作的討論後續可能會有變化,目前還不清楚蘋果會否與這兩家中國電池製造商達成最終協議。截至目前,寧德時代和比亞迪方面也拒絕對此事予以評論。
事實上,蘋果造車的消息近半年來一直有傳出,此前已先後與現代、大眾甚至日產等企業磋商,均未有結果。現在似乎仍處於立項或探尋供應鏈的階段。
那麼,這一次蘋果又為何會看上這兩家中國企業呢?它的造車之路也是否將迎來新的進展呢?
(1)蘋果看重中國企業竟為"省錢"
從目前的趨勢來看,蘋果之所以尋求與寧德時代和比亞迪合作有兩大原因。
其一無疑是為了"省錢"。畢竟,磷酸鐵鋰電池的最大優勢就是成本。
由於鐵等關鍵原材料的價格要遠低於鎳和鈷,所以磷酸鐵鋰電池在成本方面有很大的優勢。
實際上,長期以來,鎳和鈷高昂的價格讓 汽車 製造商們傷透了腦筋。麥肯錫曾做過一次統計,與傳統燃油車型相比,全球電動車的價格溢價平均為1.2萬美元,在早期,電池最大的成本在於復雜的組裝過程,但隨著技術和工藝的不斷完善,整個行業50%-75%的電池成本都取決於原材料。
選擇磷酸鐵鋰電池最好的例子來自於特斯拉。特斯拉Model 3曾在去年更換了磷酸鐵鋰版本,價格也實現了再度下探。得益於價格,特斯拉也如願的在中國市場拿到了新的銷量記錄。
但值得注意的是,雖然成本有優勢,且安全系數相對較高,但磷酸鐵鋰電池在能量密度、抗低溫衰減方面存在天然劣勢,這也註定了這款電池只能用在相對低端的車型上。而這也讓外界對高端化的蘋果,在未來車型的布局上產生了疑問。
當然,蘋果選擇寧德時代和比亞迪還有另一個原因,就是市場規模和體量。譬如在電池裝機量上,今年1~4月份,今年4月,寧德時代動力電池裝機量為6.2GWh,排名全球第一,比亞迪裝機量為1.3GWh,在全球位列第四。
特別是在上周,就有消息爆出寧德時代正計劃在上海新建 汽車 電池廠的消息。據悉,此舉是寧德時代產能擴張的一部分,選址就在特斯拉上海工廠的附近,如若新電池基地啟動施工,新工廠能實現每年80千兆瓦時的電池產能,超過目前69.1千兆瓦時的產能、以及在建的77.5千兆瓦時產能。
不過,目前也存在制約寧德時代和比亞迪成為蘋果供應商的因素。
有消息稱,蘋果選擇電池供應商的一個潛在條件就是:該供應商要能在美國建廠。
但是考慮到當前的國際局勢,以及赴美建廠的成本問題,兩家中國企業目前並不願在美國建設新工廠。
當然,由於談判還處在早期,所以可能會發生變化。另外,也有消息稱,蘋果的電動 汽車 項目可能會涉及自己創新的突破性電池技術,正因為此,目前尚不清楚該公司與寧德時代、比亞迪的談判是否涉及蘋果自己的電池技術或設計。
(2)遲遲未入局,蘋果還有機會嗎
去年年底,蘋果就傳出將啟動新一輪的造車計劃,而且最新的電動車項目也已在內部緊鑼密鼓地進行,這也引發了 汽車 業內的極大關注。
蔚來 汽車 創始人李斌就曾表示,蘋果具備製造智能 汽車 所需的能力、資金、技術,蘋果造車在業內也已經不是什麼秘密。
而大眾 汽車 首席執行官赫伯特·迪斯甚至表直言,現金充裕的 科技 巨頭加入 汽車 行業,給大眾帶來的挑戰將比豐田等傳統競爭對手更大。
事實上,在今年蘋果也屢屢和起亞、富士康等企業聯繫到一起,不過最終都不了了之。
至於為什麼蘋果選擇在現在重啟造車項,很大程度上是因為目前美國政府正在試圖復興 汽車 產業,並且處在推進北美 汽車 製造新四化進程的關鍵階段。
美國總統拜登在此前就提出將投入1.7萬億美元基礎設施計劃,其中就有1740億美元的預算是針對 汽車 產業的重塑。除此之外,美國還希望通過稅收減免和政策補貼等激勵措施,復興本土的電動 汽車 市場。
值得一提的是,電池生產和供應鏈已被拜登納入下一輪提振政策的重心。而對於 汽車 製造商來說,電池供應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考慮到運輸成本的高昂,很多車企都希望電池供應商就近服務一線生產。這也是蘋果可能要求寧德時代與比亞迪到美國建廠的原因。
回到蘋果 汽車 的問題上,雖然何時推向市場還是個未知數,但毋庸置疑的是,蘋果最終入場後,將對傳統造車企業以及造車新勢力,造成不小的沖擊。
(3)功夫拍案
雖然目前蘋果造車難言明朗,與各家相關企業傳出造車"緋聞"也早已不是什麼新鮮事兒。
不過從另一個角度來看,這也說明蘋果的造車項目還是在有序的推進中。無論如何,蘋果造車會遲到,但大概率不會缺席。
⑥ 人為什麼喜歡吃蘋果
酸甜可口,營養豐富,現在的漲價幅度比香蕉小。
⑦ 曾毓群,站在蘋果和特斯拉身後的男人
作者 陶婷
編輯 胡劉繼
福建商人敢闖、敢拼。從實業到房產到互聯網,再到能源行業,都不乏他們的身影。
比如玻璃大王曹德旺,比如寶龍地產許華芳,又比如電池大咖曾毓群。
不同於馬斯克的天馬行空,曾毓群是一個不大喜歡接受采訪的企業家。盡管他本人十分符合閩商低調的風格,但在某種程度上,寧德時代卻是高調而矚目的。
2018年6月11日,寧德時代以黑馬之姿,撬開資本市場的大門,其市值一飛沖天,動力電池界一哥冉冉升起。
截至2020年9月30日,寧德時代市值高達4873億元,其掌門人曾毓群也以1195億元的財富,躍升為福建地區首富。
飛豬理論,曾被雷軍等多位名人引述,本質上是指順勢而為。但站在風口上的曾毓群,卻異常冷靜。
早在2017年,他便給旗下員工群發了一封郵件,題目就叫《台風來了,豬真的會飛嗎?》。他用這封信告誡自己、告誡員工:努力思考未來才有出路,風總會有走的那天。
實際上,隨著政策壁壘的放開,如今的動力電池江湖已是刀光劍影。寧德時代最好的日子,已經快過完了。
自2017年至2019年,「後浪」寧德時代連續三年,先後超過「前浪」比亞迪、松下們,坐上並穩住全球新能源動力電池第一的寶座。
建立這個龐大的動力電池帝國,曾毓群只花了8年時間。有人因此感嘆:「這個企業好像突然間就出現了。」
或許,當初所有人都沒有想到,一個從小山村裡出來的農家孩子,日後竟會成為新能源動力電池行業里「翻騰最歡」的後浪。
曾毓群1968年出生於福建寧德嵐口村,是一名普通的農家子弟。1985年,天資聰穎的他從寧德一中畢業,考入上海交通大學船舶工程系。這一年,他17歲。
1989年,曾毓群從上海交大畢業後,被分配至福建一家國企。然而,和很多傳奇企業家一樣,曾毓群骨子裡也流淌著不安分的因子。
上班不到三個月,他就辭職南下廣東東莞,加入一家外資企業新科磁電廠。也就是在這里,曾毓群平淡的人生,悄然改變了。
剛進公司,曾毓群就遇到了第一個貴人——他的頂頭上司陳棠華。工作認真、能力突出的曾毓群,頗受陳棠華的賞識。在陳棠華的提拔下,曾毓群很快從基層員工晉升為管理人員。
後來,曾毓群又被陳棠華送出國深造,深入掌握了電池生產技術。1999年,曾毓群不僅是新科磁電廠最年輕的工程總監,也是工廠里來自內地的第一位總監。這一年,他31歲。
順風順水的湖面,實則暗潮洶涌。由於新科磁電廠是外資企業,曾毓群往後的晉升之路頗為不順。
就在曾毓群對未來產生迷茫之時,另一個貴人出現了,他便是新科的執行總裁梁少康。
1997年,梁少康發現了一個商機:依靠電池技術賺大錢的時機到了。梁少康希望能大展拳腳,但公司卻拒絕了他。
於是,梁少康決定自立門戶。此時,闖入梁少康視線的,正是電池行業新星曾毓群。梁少康向曾毓群拋出了橄欖枝。
一開始,曾毓群並沒有答應,因為當時已有一家獵頭公司看上他,請他到一家深圳公司當老總。
梁少康特別賞識曾毓群的才華,於是又找來他的老上司陳棠華。多方游說之下,曾毓群最終決定與他們一起合作。
1999年,梁少康、陳棠華、曾毓群三人主導的電池公司在香港成立,名字叫做新能源 科技 (簡稱ATL)。ATL創立之初,不僅資金很短缺,行業競爭又激烈。曾毓群知道,必須另闢蹊徑。尺寸小而輕薄的索尼電池,一下抓住了曾毓群的眼球。他認為,聚合物鋰電池是電池行業未來的發展方向。
於是,曾毓群飛往美國,拿下聚合物鋰電池的專利授權,並按照專利試做。然而,曾毓群很快發現,這種電池反復充電後,會出現鼓包現象。
經過反復測試幾個星期,嘗試了數十種電解液配方之後,曾毓群終於找到了解決電池鼓包問題的配方,產品最終順利生產。自此一戰,ATL名聲大震。2003年,ATL更是成功為iPod開發出異形聚合物鋰電池,並拿到了蘋果發來的訂單——為1800萬台iPod供應電池。
就在企業順利步入正軌時,難題又來了。其他企業開始模仿他們的電池,給出的價格更低。此時,擺在他們面前的有兩條路:一是上市;二是回籠資金,開始下一個項目。
慎重考慮下,2005年,他們將ATL賣給了老東家新科的母公司——日本TDK集團。
這也為寧德時代拉開動力電池帝國的序幕埋下了伏筆。
2007年,我國開始考慮以補貼的方式,扶持新能源 汽車 行業。2008年,政府借奧運會之機,開始用政策+財政的方式推廣新能源車。而新能源車無論是插電混動還是純電動車,都需要用到大量的電池。
風口剛剛有了苗頭之時,靈敏的曾毓群就嗅到了機會:新能源 汽車 將帶給鋰電池行業巨大商機。
在曾毓群的主導下,2008年,ATL成立了動力電池部門,由黃世霖負責,進行車載動力電池及動力電池管理系統的開發。
2011年,新能源客車市場規模初現端倪。但由於當時國家法規限制,外資企業(ATL被賣給了日本企業TDK集團)無法生產動力電池。
曾毓群與黃世霖決定再進一步,將動力電池團隊完全獨立出去。同一年,在曾毓群與黃世霖的主導下,寧德時代在曾毓群的家鄉寧德成立。
此時的寧德,還僅僅是福建的一個默默無聞的小城,正處在 社會 經濟落後的困擾之中。曾毓群打造的動力電池江湖,將風起於此。
一開始,寧德時代仍是合資企業,有15%的股權為ATL所有。2015年,ATL將這15%的股權轉讓給了寧波聯創。股權轉讓完成後,ATL不再直接或間接持有寧德時代的股權。
盡管最早的注冊資本僅100萬元,但在成立的第二年,初生的寧德就牢牢把握住寶馬給予的機會,躍上了動力電池的 歷史 舞台。
當年,寶馬想為旗下新能源車品牌「之諾」,找一家中方的電池供應商。挑來挑去,最終挑中了寧德時代。一方面,雖然剛剛成立,但因與ATL的關系,寧德時代有著大量的鋰電池研發經驗;另一方面,ATL為蘋果長期供貨的經歷,對寶馬來說具有很強的說服力。
技術底蘊+高端品牌背書,寧德時代拿下寶馬這一大單。與寶馬的合作,讓寧德時代受益頗多。正是因為寶馬對於技術的嚴苛要求,反過來促使寧德時代不斷提升電池的生產及檢測水平。
隨後,不僅客車企業的新能源訂單增多,北汽、吉利、長安等乘用車企業也相繼選擇寧德時代作為其供應商。成立後的第四年,寧德時代就超過兩家韓國電池企業,做到全球第三。
自此,寧德時代在動力電池領域站穩了腳跟。
2017年,寧德時代的營收達到近200億元,凈利潤高達42.88億元。也就是這一年,在國內市場份額上,寧德時代超越了比亞迪。
2018年,寧德時代跑得更快,以23.52GWh(億瓦時)的動力電池裝機總電量拿下第一,上半年國內市佔率就達到42%。
當年6月,寧德時代在創業板上市,募集資金53.5億。2019年,寧德時代妥妥的「一女百家求」,成為全球領先的動力電池系統提供商。
而曾毓群的家鄉寧德市,在寧德時代的助力下,GDP在短短幾年時間里以30%的速度快速增長。以至於寧德人一提起曾毓群,言談舉止間都流露出驕傲的神情。
從一個初創企業,做到行業獨角獸,4年利潤翻數十倍,8年估值4000多億,回顧寧德時代的成功,有些因素不得不提。
首先,寧德趕上了新能源 汽車 的大風口。從2009年到2017年,我國政府對新能源 汽車 產業的直接投資超過3200億元。工信部的動力電池企業目錄中,國外企業享受不到補貼。這一限制為技術實力薄弱的中國電池行業,給予了強大的支撐。
談及寧德時代,還不得不提到一個人,就是比亞迪總裁王傳福。2014年,為了讓比亞迪電動車能領先國產 汽車 ,王傳福定下了比亞迪電池不對外出售的策略,試圖對國產 汽車 進行技術封鎖。
盡管此舉能起到一定的技術壟斷作用,但對剛剛成立不到四年的寧德時代而言,卻是一個千載難逢的機會。2017年起,寧德收獲了一大票豪華朋友,比如北汽、現代、捷豹路虎等等。
同時,寧德時代還主動降價搶占市場份額。眾所周知,性價比高的產品,更受市場青睞。2017年年底、2019年下半年,寧德時代兩次主動降價,這一舉措使其市場份額不斷攀升。寧德時代的國內市佔率,從2015年的12.23%,升至2019年的52.14%。
盡管其中有機遇的成分,但技術實力顯然是寧德成功的根本原因。寧德時代注重技術研發,截至2019年,寧德擁有技術研發人員5364名,研發人員數量佔比20%,整體研發團隊規模在行業內處於領先地位。
除此之外,寧德時代在磷酸鐵鋰和三元鋰電池領域,都有先進的技術積累,從成熟的三元523體系產品,到高性價比的磷酸鐵鋰電池產品,全面的技術方案讓寧德時代能夠滿足市場需求。
盡管借風扶搖直上,但掌門人曾毓群卻很清醒:盛世之下,也有隱憂。
2017年,曾毓群曾給旗下員工發了一封郵件,要求那些洋洋自得、躺在溫室之內的員工,警惕政策壁壘放開後的殘酷市場環境。
果不其然,才三年,風口就逐漸消失了。
2020年的動力電池江湖,早已是刀光劍影、激戰一片。
今年一季度,長期霸佔榜首的寧德時代,以17.4%的市場份額不敵第二名的松下,退居全球第三。即便3月份寧德時代裝機量達到1.1213GWh,較2月環比大增369.78%,但在韓國SNE Research報告中,其依舊和排名第一的LG化學相差近10%的市佔率。
2020年上半年,LG化學可謂大出風頭。憑借歐洲新能源市場的崛起、受益於國產特斯拉的供貨,LG化學上半年裝機量為10.5GWh,成為全球第一,其國內市佔率攀升為15%左右。
反觀寧德時代,2020年上半年裝機量為10GWh,同比下降28.1%。除此之外,寧德的營收和扣非凈利潤均有所下降,分別為188億元和13.77億元,同比下滑7%和24%。
一夜之間,寧德時代為何優勢大失?
一方面,在國內疫情影響下,新能源 汽車 銷售大幅下降,導致動力電池需求降低,寧德時代過度依賴國內市場的弊端開始顯現。
盡管寧德時代強調全球化,但其國內收入佔比處於絕對主導地位,一直在95%以上。雖然近幾年境外收入佔比有所增加,但2019年也僅僅為4.37%。
另一方面,受能源 汽車 行業補貼退坡影響,新能源 汽車 降本的壓力傳導至動力電池企業,導致動力電池行業毛利率呈下降趨勢。
寧德時代的整體毛利率,從2016年的45%,下滑至2020年上半年的27%。
去年6月,電池「白名單」被廢除,新能源 汽車 補貼不再受電池廠商限制,中國的動力電池企業重新對外開放。
也是從去年開始,三星SDI、LG化學和SKI等外資電池企業,紛紛加大在華投入力度,並預計在2025年達到數百GWh產能。
除LG裝機量問鼎全球外,特斯拉也高舉自研大旗來勢洶洶,比亞迪刀片電池革命了磷酸鐵鋰,大眾增持國軒高科發力國內電池市場……各大巨頭操作猛於虎背後,動力電池江湖中,開始有「群狼酣戰」的意味。
盡管隨著Model3的暢銷,特斯拉為了進一步降低電池成本以及擴大在華市場份額,引入寧德時代成為其第三家電池供應商,但在外界看來,中國動力電池的確有成本優勢,在產品設計和技術上,卻與日韓還存在差距。想要用幾年時間,追趕別人幾十年的技術積累,顯然並不容易。
截至2020年上半年,全球前十動力電池裝機量排名前三的企業,分別為LG化學、寧德時代和松下。
眾所周知,商業 游戲 里不進則退,一個行業的第一名、第二名或第三名,最終收獲可能差距巨大。動力電池江湖裡,必將掀起一場血雨腥風。
誰也不能否認,寧德時代的發家史,趕上了國內動力電池的需求大潮,在產能上形成了領先於競爭對手的絕對優勢。但2018年企業排著隊找寧德時代的盛況,今天已不復存在。畢竟,在國內外動力電池企業虎視眈眈的情況下,車企有了更多的選擇。
不過,寧德時代並非沒有危機感。寧德時代曾向媒體透露,他們除了研發普通三元鋰電池和固態電池外,還在研發一款沒有鎳鈷錳的鋰電池。
遺憾的是,這些電池沒有確切的時間表。
風口退去後,寧德躺贏的局面,一去不復返了。赤膊上陣,將是寧德唯一的選擇。
⑧ 「出道即當寵」的寧德時代,為何這么牛
馬斯克用特斯拉,掀起了新能源的時代風雲,在新時代的風口上,寧德時代用動力電池,打拚自己的「獨孤天下」。
最近我在搜索國內知名投資機構的信息時,發現了一個名叫「寧德時代」的公司,頻繁出現在很多家知名投資機構的投資案例名單里。高瓴資本投了它,深投創投了它,君聯資本投了它,混沌投資也投了它,除此之外還有摩根、本田、UBS、國泰君安等一眾資本大佬······
這家名為「寧德時代」的新能源 科技 股份有限公司(CATL),是中國率先具備國際競爭力的動力電池製造商,成立於2011年,總部位於福建寧德。雖說它的名字可能不像阿里、華為這樣家喻戶曉,但玩股票,或者熱衷新能源的朋友們,對這位A股市場上的「神仙公司」,一定是眼紅心跳。
2018年,寧德時代登陸深交所,當時的發行價是30多,然而才時隔兩年,寧德時代股價狂漲,以日前為例,10月9日,A股十月開市第一日,寧德時代股價跳漲7.49%,收盤價224.87元,市值5238億元,創 歷史 新高。
支撐它股價暴漲的,當然是它在新能源尤其是動力電池領域亮眼的表現:作為特斯拉的重要電池供貨商,和國內排名第一的動力電池製造商,寧德時代以24%的市場份額占據全球電動 汽車 動力電池製造商的第二位,而排名第一的韓國LG化學佔比是25%。
從2011年12月成立至今,寧德時代僅用了不到9年多的時間,就具有了問鼎世界行業榜首的實力,這樣火箭般的發展速度,背後到底隱藏著什麼樣的秘密呢?
1
出身「名門」
寧德時代全稱為寧德時代新能源 科技 有限公司,簡稱「CATL」,它實際上是脫胎於ATL新能源 科技 有限公司(簡稱「ATL」)的一個動力電池部門,它的大部分高管都來自ATL公司。
寧德時代的創始人曾毓群,早年曾在日本TDK集團全資子公司香港新科實業(SAE)擔任研發總監,該公司是一家很出名的新材料公司,主要生產硬碟、磁頭、數碼錄像機等,產品供應給三星、東芝、富士通、日立、西部數據等國際數碼巨頭。
1999年,曾毓群辭職創業,夥同他人在香港成立了一家叫Amperex Technology Limited的公司,也即是ATL。而這個ATL,因為在向貝爾實驗室購買了聚合物鋰離子電池的專利授權後,成功攻破了鋰電池反復充電後容易脹氣鼓包的致命缺陷後,成功逆襲。自2001年開始,成為了蘋果的電池供應商。
隨著蘋果的逐漸發展壯大,ATL也成了全球消費鋰電池龍頭,ATL聚合物鋰電池從2012年起連續8年位列世界第一,蘋果、華為、小米、OPPO、VIVO都是ATL的客戶。
然而早在2005你那,ATL事業蒸蒸日上之際,因為一場股東撤資事件,引發了ATL的股權變更。最終,三位創業者的老東家——日本TDK集團以一億美金收購了ATL的100%股權。
後來的寧德時代則是從ATL獨立拆分出來的動力電池事業部。
2
站在「風口」
2008年,中國政府開始政策支持新能源 汽車 產業,ATL管理層嗅到了機會,決定成立動力電池部門。但當時因法規限制,外商獨資企業無法生產動力電池,曾毓群便主張將研發部門獨立出來,於是2011年,由曾毓群牽頭成立了寧德時代新能源 科技 有限公司。
2012年,華晨寶馬為了開發旗下的之諾純電動 汽車 ,在國內招標動力電池的供應商,而寧德時代憑借著「父輩」公司在電池領域的老資歷,進入華晨寶馬的視野,並且最終成功入選,成為當時國內首家把動力電池賣給合資企業的生產商,為寧德時代後續與車企合作埋下了經驗和基礎。
之後的幾年,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中國新能源 汽車 產業爆發式增長。一方面是國家為了化解能源危機,對新能源進行補貼和支持,比如「整車銷售補貼」等;另一方面,還直接給出了政策上的保護。
2010年5月,中國國家專利復審委員會對加拿大H-Q公司此前申請的磷酸鐵鋰核心專利作出無效決定,將中國的鋰電行業挽救於水火。
2011年版《外商投資產業指導目錄》中,明確限制了外商獨資企業生產 汽車 動力電池。這為技術實力薄弱的中國鋰電行業,贏得了寶貴的發展時間。
2016年6月,工信部發布的第四批「核准電池供應商目錄」,通過認證的32家鋰電公司均為中國公司。LG化學、三星SDI、韓國SKI則被排除在外,裝有韓國企業鋰電池的電動車得不到國家補貼。中國鋰電企業再次獲得了寶貴的發展時機。
一系列國家政府層面的強勢支持,保護了中國的鋰電池行業,尤其是寧德時代。而在同期,同樣作為競爭對手的比亞迪,因為在電池戰略選擇上的失誤:選擇了能量密度有限的磷酸鋰電池,而不是更高端的三元鋰電池,這又為寧德時代的成功勝出,創造了好機會。
就這樣寧德時代憑借優異的電池性能和穩定的品質控制,從一個新公司做到2018年中國市佔率41%,排名第二的比亞迪市佔率才20%。
3
強大的「朋友圈」
馬太·福音中說:「凡是少的,就連他所有的,也要奪過來。凡是多的,還要給他,叫他多多益善。」在馬太效應的影響下,寧德時代很快成為了行業內可望而不可即的霸主。看一看寧德時代的朋友圈:全是頭部車企,如戴姆勒、現代、捷豹路虎、標致雪鐵龍、大眾和沃爾沃就全是公司的客戶,甚至還有最近風頭正盛的特斯拉。
今年2月3日,寧德時代宣布將向特斯拉供應鋰離子動力電池產品。消息一出,寧德時代市值直沖3000億元。按照此次合約規定,寧德時代的電池供貨量不少於特斯拉上海超級工廠(一期)規劃產能的40%。這將為寧德時代帶來出貨量20%的預期增長。
藉此,寧德時代飛速成長為全球最大的動力電池企業,其打造了包括上汽、廣汽、吉利、東風、一汽、蔚來、威馬等主流傳統車企和新造車企在內的「國內車企朋友圈」。
那這個強大的朋友圈是怎麼建立起來的?除了寧德自身實力的號召之外,跟它的努力密不可分。
2015年3月,工信部為刺激國內新能源 汽車 的發展,發布了一份《 汽車 動力蓄電池行業規范條件》,並且列舉了一份「動力電池白名單」。其核心內容總結歸納起來就是一句話:動力電池以能量密度為王,以中國的動力電池生產商為主力陣容。
這一政策讓寧德時代迎來了它真正意義上的春天。寧德時代在兩年內就拿下了全球動力電池出貨榜第一的寶座,登頂榜首。
2019年,國家取消了保護國內動力電池產業的「白名單」,為了應對政策紅利的消失,寧德時代一邊與各大車企成立合資公司,進行「捆綁式銷售」,另一邊還在大力加碼產業鏈上下游。
最早是與上汽合作,目前,一汽、廣汽、東風、吉利、上汽等多家車企採用與寧德時代成立合資公司的方式進行合作。其中,寧德時代在與一汽、吉利成立的合資公司中,占股51%,擁有控股權。
今年8月11日,寧德時代發布公告稱,公司擬圍繞主業,以證券投資方式對境內外產業鏈上下游優質上市企業進行投資,投資總額不超過190.67 億元。首單便是其最大的設備供應商先導智能。寧德時代試圖通過此次投資,補足產業鏈上配套設施不完善、關鍵資源供應不足等短板,加強產業鏈合作及協同,提高資源利用效率。
「好風憑借力,送我上青雲」。自2011年成立以來,寧德時代用不到十年的時間超越一眾行業大佬企業,問鼎全球動力電池桂冠。它一路走來,借著新能源的飛速發展、政策的扶持,占盡了天時地利人和的優勢,一飛沖天,成長為千億市值的獨角獸企業。在中國車企廣闊的未來市場中,寧德時代的航海之旅,還將繼續創造新輝煌!
⑨ 蘋果保修的寧德市沒有保修怎麼辦我是在寧德然後通過官網購買的,蘋果這樣的行為服務真的讓蘋果粉絲很反
在中國大陸,只有北京,上海,重慶,這三個地方有蘋果直營店,售後服務維修免費,其它地方只是授權店,售後服務維修是需要付費的,只要你錢夠,他們當然服務到位,別圖便宜,要不給裝個反新零部件
⑩ 人為什麼喜歡吃蘋果
蘋果不僅好吃,還有很多的維生素,可以補充維生素。所以有很高的營養價值
蘋果還被人們稱為「記憶果」,可以有效的提高記憶力。
而且可以起到美容、減肥等作用呢!
它的味道也很贊,所以人們都喜歡吃蘋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