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為什麼落伍
㈠ 老電腦還能不能升級注意什麼
相信各位家裡有會有一台好幾年前買的台式電腦,我家裡就有一台五年前買的機子,我永遠無法忘記初擁它時那個快感,但經過五年的蹉跎,性能早已跟不上時代的發展,卡的不要不要的,不得不承認他老了。
雖然有了新的筆記本電腦,但它陪伴了我5年,已經成為我家庭中的一員,日常上網看劇在家裡一般也還是用它的,所以,還是打算把它升級下,升級後的老電腦煥發新生,再戰5年不是夢。我的可以,同樣,各位家裡的老機也可以,所以,下面就老機升級,我也給大家提幾個建議。
升級電腦當然最重要的就是處理器,畢竟這是電腦的大腦。大家熟知的英特爾當然是不二之選了。如果你的是近年來的300系主板,那麼新升級,英特爾八代酷睿處理器無疑是首選。
如果是喜歡玩 游戲 ,或大量內容產出的朋友,這個生產力「噴射器」不容錯過。Intel酷睿i7 8700K採用14nm工藝,處理器採用六核心十二線程設計,主頻為3.7GHZ,最高超頻至5GHz,更比Intel酷睿i7 7700K性能高40%,十分強悍。從性能上看,得益於Intel強大的工藝製程和晶元設計技術,原來的四核八線程升級為六核十二線程,使得八代酷睿i7-8700K在大多數應用場景、尤其是 游戲 性能表現上,它都是無敵流暢的存在。如果搭配10系以上顯卡,英特爾酷睿i7 8700K可以讓你幾乎暢玩市面上所有 游戲 。
既然是升八代處理器了,傲騰也了解下。傲騰簡單來說,就是硬碟加速器,3D XPoint材質搭配英特爾智能演算法,根據用戶使用不斷優化加速效率,用戶使用也會有越用越快的暢爽體驗。傲騰搭配機械硬碟,軟體運行速度從以前的綠皮小火車轉身變高鐵,兼顧容量與速度,更適合大量內容產出用戶。當然,要注意的,傲騰僅適用於第七代(含)以上英特爾酷睿處理器搭配200系列以上晶元組及支持傲騰內存的主板,所以,這主要也是給有能升級八代處理器的朋友的建議。
如果不是近年的機,那麼升級重點還放回到硬碟吧,硬碟則決定你能否流暢運行高負荷軟體的保證。數倍於HDD機械硬碟的傳輸性能,讓系統體驗成倍提升,無疑經歷多年來的發展,SSD已主導主存儲市場。升級SSD,成為了升級硬碟的主旋律。SSD的話我選擇了影馳鐵甲戰將240固態硬碟,這款固態硬碟搭載群聯主控,支持SATA3.0介面,並且搭配了原廠快閃記憶體顆粒。讀取速度超過500MB/s,堪當各類負載使用。而240G容量作為系統盤也綽綽有餘。裝上SSD無論是開機速度、各類軟體運行, 游戲 載入、文件傳輸等等都會得到顯著提升什麼,直接煥發電腦第二春。
正如前面說到,老機升級很多時候是放在家裡上網看電影等,所以,配個新的顯示器也是不錯的選擇。不同的需求要選擇不同的類型,像我說的看電影上網,LG 29WK600值得考慮,29英寸的超大尺寸, 時尚 的外觀,屏幕的比例為21:9,最佳解析度為2560x1080,視野更寬,畫質更好,用來觀影看劇能帶來極致的視覺享受。而且裝上新的顯示器感覺就像換了台新電腦,整個檔次上升,看起來賞心悅目。
許多的朋友也問過我這樣的問題,電腦太老了,性能跟不上,是不是可以升級呢?
先回答一下,其實只要方法得當,絕大部分的電腦是可以升級的。
本文將詳細講述電腦升級的方法以及注意事項。
大部分電腦都可以正常升級
電腦剛裝好時它的性能是足夠用的,但是隨著技術的快速發展,最終免不了逐漸的落伍,這時候未必一定要換新電腦, 可以通過添加/更換硬體、安裝新操作系統的方式為它再次提升,這就是電腦升級的意義。
現在的電腦仍然延續 早期的兼容性結構,各主要配件之間可以自由拆卸更換 ,硬體商每推出一代產品的介面基本可以互換通用,它們有入門、中端、發燒等檔次之分,將性能不夠的配件升級為同介面性能更強的型號完全可行。
而且電腦的 主板在出廠時都有預留多個介面 ,正常使用的情況下大部分是用不完的,比如內存插槽,硬碟SATA介面等,後期可以再加裝獨立硬體。
除此之外,新版的操作系統對舊硬體的支持也非常好,絕大部分的主流硬體配置都可以安裝新系統,新系統還能帶來更多的功能組件和更穩定的運行狀態。
由此可見,絕大部分的電腦可以升級。
什麼樣的電腦需要升級
電腦能夠升級,並不代表升級是最好的方式,有些情況也未必是這樣。在判斷電腦是否需要升級的時候要著重把握以下兩點情況。
升級是因為電腦性能落伍,通過此方法獲得電腦的性能提升, 如果升級到此平台的高端硬體也不能滿足使用需求,那就要放棄升級 ,改為其他辦法。這在非常老的電腦上體現尤甚,那時候的硬體即使是高端型號,以現在的眼光來看也滿足不了軟體的運行需求,像這樣即使能升級也要放棄。
這一條很容易理解,要是為了升級舊電腦花銷太大,那顯然是不值得的,具體多少才合適,那需要按情況分析。
基 本理論是先估算老電腦的殘余價值,然後再計算出升級電腦需要的預算,如果兩者相加的價格超過一台能滿足要求的全新電腦,那麼這樣的升級就不合適。
像這樣的情況,將舊電腦賣掉,再加上升級預算去買一台新電腦才更合理。
只有滿足以上的情況,電腦才值得去升級。
購買配件的注意事項
確定這台電腦可以升級,就可以轉入實質性的購買配件階段,這里要遵循的原則就是完全兼容且能穩定運行,由於問題中沒有列出詳細配置,無法給出具體的可升級硬體型號,所以下文中詳細解釋每種硬體升級的注重事項。
升級電腦最常見的是更換CPU,它是電腦的核心設備,決定著一台電腦的性能上限,選購CPU需要確定兩點。
第一要和主板兼容
由於廠商的市場策略,每一代的CPU未必兼容。像同屬四代酷睿i的處理器,i7 4960X的介面是LGA2011,而i7 4770K的介面是LGA1150,這兩者不能通用。
也有不屬於同代產品的CPU可以通用,像二代和三代的酷睿i處理器,兩代產品介面都是LGA1155,無論安裝在哪一代的主板上都可以正常使用,這種情況在AMD的CPU上更多。
還有是介面一樣但是主板不通用,像第七代和八代的酷睿i處理器介面都是LGA1151,但是其搭配的主板不能兼容。
情況雖然很復雜,但是這里可以介紹一個通用的方法,就是在官網上找到主板的設備支持列表。只要是列表中的CPU,都可以在主板上獲得支持。同時還要注意,部分CPU的發布日期在主板的後面,廠商為更好的支持這類CPU會推出新的BIOS文件, 在升級前最好將主板BIOS升級到最新版本。
第二是散熱器能否壓住功耗
既然升級到性能更強的型號,那麼其功耗也會增加。 廠商會在每個CPU上標定熱設計功耗(TDP)值,供選擇散熱器時參考 ,這個可以在CPU參數上查詢到,如果TDP增大,那可能需要更換更好的散熱器。
內存也是升級的常見硬體,這方面的注意點不多,主要是需要和主板的內存槽規格一樣,否則無法安裝。目前主要流通的 內存規格是DDR2、DDR3和DDR4三總,每一種的介面都不同無法互換通用 ,需要查詢清楚後再購買。
除了規格還要考慮頻率的問題,每一代的內存都有幾種頻率可以選擇。
這里要引入強調「雙通道內存」的概念,通俗來說就是有兩個內存控制器,使得每條內存可以獨立工作,從而獲得理論上的帶寬翻倍。雙通道內存的功能是自動打開的,不需要任何設置,也無法關閉。不過雙通道內存有一個特性,就高不就低,兩條內存的容量和頻率不同,就會按照低的那一條為基準來組建雙通道。
所以 購買內存的時候就按照原內存的頻率來選擇即可 ,太高了用不到也浪費,低了反而拉低原內存的工作頻率。主板的內存槽有兩個或者四個,兩個槽的插滿就行, 如果是四個槽,需要隔一個插一條,這樣才能組成雙通道。
升級顯卡是為了獲得更好的圖形性能,以滿足 游戲 或專業的需求。顯卡的升級方式比較簡單,因為主流的顯卡無能是英偉達還是AMD ,介面都是PCI-E,完全可以通用 ,早期的AGP介面已經淘汰。
另一種是輸出介面, 目前VGA介面逐漸在顯卡上淘汰,如果你的顯示器僅有這一種介面,那選擇顯卡時要尤其注意。
顯卡的性能發揮會受其它硬體的制約,尤其是CPU為甚,所以選擇顯卡時要盡量搭配起來,一般的建議是 顯卡的原始發售價格不超過CPU發售價格的兩倍 ,在這之內CPU不會成為顯卡的瓶頸。
機械硬碟的升級非常方便,因為它主流是SATA介面,而主板的SATA介面比較多,一般有四個以上,購買後插上去就能正常使用。
升級電腦常見會購買一塊固態硬碟,這個稍微注意些, 固態硬碟有M.2、SATA、PCI-E、mSATA等多種介面,每一種都不能通用 。所以在購買前要注意查詢硬碟支持介面,通常來說M.2介面性能最強,但是舊主板能夠支持的不多;SATA介面最廣泛,幾乎每個主板都有這種介面;PCI-E價格非常貴,mSATA介面比較少見,這兩種通常不會作為升級的選擇。
固態硬碟速度比較快,最好是用來安裝系統和程序,而且由於 它的工作特性導致不能裝的太滿,需要大概20%的空餘,所以容量不能太低,最好是256G以上,最低不能少於128G。
最後要著重說一下電源, 升級高性能的配件之後,主機的總功耗不可避免的會提升 ,如果電源的功率不夠,可能出現時常重啟甚至無法開機的情況。
電源有兩個容易混淆的參數, 額定功率和最大功率 ,這里主要是強調額定功率,升級後的總功率最好不要大於電源額定功率的70%。這樣既能滿足硬體正常運行所需供電,又避免電源長期工作在接近滿載的狀態,如果上述百分比 超過的太多,那需要更換全新的電源才能保證整機工作的穩定性。
功率足夠的情況下,還有介面的問題,新的配件介面大部分能夠通用,但是也會碰到介面不一樣或者不夠的問題,像SATA電源介面不足,或者原顯卡是4PIN介面,新顯卡介面是6PIN的情況。只要保證功率足夠,可以 通過在網上購買轉接線的方式來獲得兼容。
以上是比較常見升級電腦的硬體,每一種都做了介紹,實際需要更換哪一種硬體,就一定要遵守其注意事項,否則會出現無法點亮甚至根本無法安裝的問題,退換貨雖然麻煩倒也其次,如果強行安裝導致硬體損壞,那可就得不償失了。
除了強調兼容性,因為 升級電腦涉及很多的二手或者庫存硬體,還要考慮硬體的成色、質量、價格等方面 。這些無法一一列舉,基本上按照市場價,盡量選擇一線大牌的產品,購買前最好再查詢一下此型號的口碑,是否有通病等情況。明顯低於市場價的類型,一般會有質量問題,或者通過軟體修改的方式作假,這種硬體最好不要選擇。
安裝時的注意事項
選擇了合適的硬體,接下來就是安裝階段,不過安裝舊硬體相對復雜,甚至比組裝新電腦更麻煩,本段將著重解釋安裝時可能遇到的問題和避免方法。
老電腦運行多年,內部的散熱器風扇旋轉,不可避免的會帶來灰塵,常年累積下非常多,在拆舊硬體的時候最好能夠先簡單清理一下。
這樣做有兩個好處, 第一要保證電腦穩定運行需要良好的散熱, 而灰塵是散熱的天敵,清理干凈後能夠為電腦升級後運行創造一個良好的環境。 第二灰塵太多,在拆卸硬體時會掉落進介面裡面 ,這樣在硬體的金手指和插槽金屬觸點之間就形成了絕緣層,哪怕是很少量的灰塵,也會造成硬體無法工作的狀況。
清理灰塵不需要把硬體全部拆出來,只需要用毛刷在表面來回清掃,然後用吹氣球吹乾凈即可,像CPU和顯卡灰塵比較大的地方,因為升級時要拆下來,那時候再著重清理。
既然是老電腦,內部的硬體已經運行多年不可避免的有所老化,而且購買的硬體也大部分是二手或庫存,在拆裝時尤其要注意。
像比較常見的 拆卸散熱器連帶CPU一塊拔了出來 ,導致介面基座損壞,這是因為塗抹的導熱硅脂老化變硬,將兩者粘結起來,拆之前最好先稍微左右轉一下使其松動後再拆。 內存顯卡等帶有金手指的地方,時間長了以後會發生氧化作用 ,在安裝之前,最好用橡皮擦將金手指擦亮後再安裝。
還有硬體更換之後,像 顯卡、散熱器等尺寸和原來的不一樣 ,安裝時可能碰到有沖突的問題,這在購買之前要考慮到。在實際安裝中遇到這種情況的話,千萬不要暴力安裝,別怕麻煩,仔細檢查問題所在,如果確實不能解決那隻能更換硬體。
上文中說過新系統對硬體的支持比較好,而且有些 更換後的新硬體在舊版本系統中可能不兼容,或者因為驅動問題不能發揮最佳性能 。就像固態硬碟,這屬於新興的硬碟形式,新版的win10系統明顯的對它優化更好。
安裝新系統時,要注意硬碟分區格式和C盤容量,通常來說為win10系統分配的容量最好不低於100GB,分區格式最好是選擇GTP,舊式的MBR分區對4TB以上的硬碟支持不佳,無法分成單個分區。
總之安裝時一句話,小心謹慎,切忌暴力,一切按照規定程序來。
總結
升級電腦的注意事項比較多,不過只要按照正確的方法來進行,相信一定能升級出一款合適的、性價比高的電腦。
本文主要介紹升級電腦的方向和常見的問題,希望能夠幫助你,謝謝。
老電腦升級的話還是要看本身要用來干什麼。現在的狀態肯定和當時的軟硬體環境下不能比,比如說當時能處理下大數據,那現在最好只幹些輕辦公的任務。
升級的話也主要升級內存容量,機械硬碟換成固態硬碟。如果台式機還要看看主板的規格,有沒有升級空間了,筆記本電腦就換換內存和硬碟了。
隨著發展操作系統和軟體對硬體的要求越來越高,老電腦到時不得不隱退了。
你好,我是豐信,感謝您的閱讀。
老電腦當能升級啊,升級的時候要注意配件的原因。
以上都是我個人的看法,不足之處還望指正。希望我的回答能幫助到您。也希望我能順利通過優質回答的考核。
一般來說不是那種古老的電腦都可以適當的升級,不過還是要針對你這台所謂的老電腦的用途,如果只是單純的瀏覽網頁、或是看看電影又或是監控用途,這類型的用途一般不會要求配置多高,都可以適當升級使其增強工作效率。
首先看你的電腦的電源最大功率和定額功率,按照標配計算所有硬體的定額功率加起來乘以2的總和不超過你現有電源的額定功率就可以適當的增加其硬體。
其次,所謂的升級就是在原有的主板、cpu、獨立顯卡、內存條這四種硬體之間的兼容值的增加;
首先看主板,看是否支持ddr3、ddr4類型的內存條及最大支持多少g的容量,或是單通道變雙通道;其二是增加獨立顯卡,或者是更換獨立顯卡;
就我了解絕大部分人升級電腦情況,無非就只是增加內存和獨立顯卡,再不就是增加個機械硬碟或是固態硬碟,固態硬碟容量小價格貴,但開機速度快、讀取和存儲數據強。如果連主板和cpu一起更換,那就不叫升級了,那就乾脆換個電腦了。
但目前就一個真實存在的情況,就是你說你的是老電腦,你倒是把你的電腦配置曬出來或說明撒,這樣我們才好幫你做參考撒[捂臉][捂臉],以上陳述若有冒犯的地方敬請原諒哈[呲牙]
我的同事有一台電腦,是2013年組裝的,E3 1230v2處理器,8GB內存,500G機械硬碟,HD6700顯卡,今天就以這個典型的案例來跟大家分析一下,升級老電腦需要注意什麼?
從整機配置來看,E3 1230v2曾經是一代神U,性價比奇高,即使現在來看cpu性能依然不弱,CPU與主板先不動。
最大的瓶頸應該就是500GB的機械硬碟了,可以直接考慮升級一塊固態硬碟。這顯得非常必要,有與無,體驗差距一個天一個地。可以考慮像三星、東芝、Intel等品牌SATA介面SSD,考慮到現在固態價格便宜,240G容量起,120G裝個系統沒剩下多少容量了。升級固態硬碟後,原機械硬碟可以作為數據盤使用,千萬別扔了。
對於顯卡而言,HD6700系列顯卡雖然性能比較一般,但應付普通 游戲 基本夠用,是否升級顯卡,更多的還是要根據自己的實際需求來決定。如果你想玩吃雞這類 游戲 ,則考慮升級到GTX1060顯卡,預算低一下可以考慮GTX1050Ti顯卡。
(升級時,注意電源的額定功率能不能撐得起顯卡供電)。
如果對於內存性能要求不是很高,8GB內存足夠使用。若是玩大型 游戲 ,或者其他專業應用,可以考慮升級16GB內存,主板插槽支持四條內存。考慮到原有兩條DDR3內存,購買時最好是同一品牌同一款產品,這樣方便組建雙通道,內存更新換代很慢,DDR3內存現在也還是有得賣的。
電腦升級後,可以考慮在固態硬碟上安裝原版系統。安裝完系統,可以使用官方的驅動程序安裝驅動,確保電腦的兼容性和性能。
對於老電腦的升級,最主要還是考慮在實際應用中硬體是否存在瓶頸,然後針對存在瓶頸的硬體進行升級。
你可以提供個通過魯大師檢測的配置圖片讓大家來看看。
㈡ 為什麼我的fps很低 雖然電腦買了很久有點落伍了 一般只有幾十fps
桌面右鍵--屏幕解析度--高級設置--監視器--屏幕刷新頻率
是不是60FPS? 所以你電腦的屏幕刷新率僅有60,當你玩游戲勾選了垂直同步時,游戲刷新率就會和屏幕刷新率一樣,也一點都不卡。所以實際上60FPS游戲時就已經很好了。如果勾選了垂直同步,則配置不錯的電腦比如你的電腦就會停止顯卡馬力全開的工作,(當然配置低的電腦不會)有益於減緩顯卡壽命損耗。所以我的話建議你就保持這樣即可。
當然,如果你不想管顯卡壽命,以游戲為先,那也可以取消垂直同步,即可讓FPS上升
㈢ 我的電腦是不是已經很落伍了
不是吧?除了顯卡,咱們的配置一樣!我的還是 64M 的集成顯卡呢。內存現在有點貴,1.5夠了。cpu不行了,看你的主板是怎麼樣的,應該能換個好一點的cpu。
推薦你到中關村在線看看。
我的電腦就是一般的家用,不升級了。再用幾年吧。
㈣ 筆記本老是落伍
落伍了。
17年的電腦肯定不好用了,因為17年離現在已經有5年了,電腦也就是電子產品,更新換代非常快,所以4年前的電腦現在用著肯定會卡頓,而且內存也不足,跟現在的電腦設置是完全不同的,所以要是對電腦要求高的話,盡量買新款,不要用以前的老款了,以前的老款已經不能滿足現在的需求了。
㈤ 電腦真的落伍了嗎
電腦的運算能力、存儲能力現在那些攜帶型終端還是沒法比的。而且恐怕將來一段時間也無法取代。等到多會手機可以達到和電腦一樣的運算和存儲能力,無線網路能達到有線寬頻的網寬,而費用相差無幾。那麼那個時候就是電腦真正的推出舞台的時候了。就好像當年的磁帶、隨身聽、柯達、VCD一樣會輝煌過然後黯然退場。
㈥ 我的電腦落伍了怎麼辦
這個配置其實再換配件效果不是很理想了,我估計你用著也湊合,就別再折騰了,玩一般的游戲之類的夠用了,你感覺慢就重新做一下系統就可以了,或許有時候是心理問題。
㈦ 在如今的手機時代,玩電腦是不是落伍了
很明確地告訴你,永遠不可能。
手機的用途主要是娛樂和通訊,而電腦的用途就廣泛了,編程、寫腳本、平面設計等專業工作根本無法在手機上高效率地進行,而且手機觸屏無法精準定位操作。
說白了,二者就不是同類產品,根本不存在替代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