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12用了華為什麼
㈠ 蘋果用了3年改用華為是什麼體驗老果粉:差距很明顯
一直以來,蘋果用戶和安卓用戶彼此時常會為證明到底是誰的使用體驗更好而爭論。如今,安卓系統和各類APP在近幾年有了不小的進步。而蘋果也在近幾次的系統更新中,也越來越趨於安卓化。或者可以說,iOS和安卓系統都在相互學習對方的優點,並加以改善成為自己的優點。那麼對於一個用了3年蘋果的老果粉來說,改用華為後會是什麼樣的體驗呢?這里有一些觀點值得一提:
從蘋果改用華為後,體驗最明顯的就是續航和充電上。雖然蘋果公司為iPhone11系列及後續機型支持了18W的快充技術,但是對比華為的40W甚至66W快充技術來說,根本不在一個起跑線上。對於中度甚至重度用戶來說,這個差距對於用戶的體驗差距還是很明顯的。另外,蘋果與華為的電池容量差距也比較大。蘋果差不多都在3000mAh出頭點,而華為直接打到4000mAh左右。雖然系統不一樣屏幕尺寸不一樣,功耗也有所差距。但是在整體使用情況對比來看,華為每天充2次足夠了,而蘋果則需要3、4次,甚至更多。一款不需要怎麼充電,充一會就滿了,這種體驗是多少代iPhone都無法享受到的。
所謂界面,其實指的就是系統的實際操作的畫面。例如我們打開應用,就是從桌面的界面切換到APP的界面。不論是APP界面切換,還是返回桌面,甚至是切換到APP後台管理界面,iOS的流暢度難逢敵手。反觀安卓,雖然已經用了好幾年,又改了好幾年,但是仍然沒有徹底達到iOS那樣順暢的效果,或多或少會有點生硬感,有些唐突。而且由於屏幕和系統的不同,iOS比起安卓在界面上更加跟手舒適。在這方面,安卓還有待加強。
相信很多人都會認為,用iPhone手機玩 游戲 一定是最爽的。因為iPhone手機不像安卓那樣碎片化嚴重,在iOS系統上的優化也做得十分到位。而且iPhone手機的處理器一般都會甩開同時期的高通和麒麟晶元一大截。因此,不論畫質還是流暢度都應該是頂尖的。這個觀念在幾年以前還可行,但是對於近幾年的華為手機來說,已經是一個過時的概念了。
首先,雖然安卓手機碎片化嚴重,但是在同一時期熱銷的熱門機型其實也沒有幾款。如今的手機廠商都會針對熱銷機型統一進行優化。並且還會針對不同品牌的手機,自動進行調整和適配,畫質和流暢度一點也不比iPhone差。
其次,由於iPhoneX以後的機型,大多使用的是雙層主板。這種主板雖然節約機身內部空間,但是對於散熱卻做出了犧牲。因此使用新款iPhone玩大型 游戲 的時候,經常會出現發熱嚴重的問題。有時候發熱量過大,還會導致iPhone啟動自我保護的模式,主動降低屏幕亮度,降低幀率。這是非常影響 游戲 體驗的。
第三是 游戲 的豐富性。一般情況下,在iPhone上玩 游戲 都是通過App Store下載,或者通過申請獲得 游戲 內測資格,再使用TestFlight下載測試版。而在華為手機上玩 游戲 ,我們除了可以在華為的應用市場里下載正版上架 游戲 以外,還可以在第三方平台上下載還在內測或者尚未發布但允許大家免費體驗的 游戲 ,並且還可以輕松下載安裝其他海外版本,沒有太多的限制。
第四就是高刷新率。如今安卓新款手機,即便是千元機,都已經搭載了90Hz、120Hz,甚至144Hz刷新率的屏幕。在高刷新率下, 游戲 會變得更加絲滑流暢,這是常年60幀的蘋果手機無法體驗到的快感。
除以上對比以外,還有2點沒有深入提及:信號和拍照功能。作為從iPhoneX過來的老用戶,初次換到華為後,手機信號可以感動到流淚。不過iPhone12系列手機在使用高通的基帶之後,信號強度和穩定性有了明顯的提升。因此就不再進行體驗的對比。至於拍照方面,蘋果相機更傾向於畫面的真實性,畫面細節和色彩的調教相比於華為以及其他安卓手機的濃妝艷抹到底哪個更好,只能說見仁見智了。而在夜景方面,原本華為手機可以吊打iPhone手機。但是iPhone12 Pro及以上版本加入了激光雷達掃描儀,在夜景拍攝能力上有了明顯的提升。不但加強了暗景對焦速度,同時在暗景下長時間曝光後,成像質量比起前幾代也有大幅提升,甚至能拍出類似於華為的「黑夜變白晝」的效果。因此在此,也不再進行拍攝上的體驗對比,以免以偏概全。
總體來說,從iPhone改用到華為之後,各種使用體驗上的差距還是比較明顯的。當然,不同手機不同的操作系統,帶來的特色和優勢也是各不相同。沒有說到底誰更勝一籌,只能說各有千秋,關鍵還是得看用戶的實際需求了。你正在使用哪款手機?覺得你會更喜歡iPhone還是華為手機呢?
㈡ 蘋果12的5g是華為的嗎
不是,12代的蘋果手機用的是高通的5G基帶,也就是高通的技術,理論上來說美國的科技企業是絕對不敢用華為的5G技術的,避免扶持中國的科技技術。
12代之前的幾代蘋果手機用的是嚶特爾的基帶,由於技術落後,導致信號極差,5G也只停留在紙面上,直到蘋果徹底放棄嚶特爾,改用高通的技術,才終於有了5G產品。
近幾年,蘋果一直堅持圓潤邊框設計,而iPhone 12系列重回iPhone 5的硬朗風格,中框邊緣不再帶有弧度,更接近於完全的純平面。不少網友評論,「蘋果在走復古路線,重拾7、8年前的硬朗風格」。實際上,這次並非是復古,只是新型面板技術的引入,讓蘋果覺得,「不需要再靠曲面,來營造出視覺上的輕薄感」。
與前代相比,即便iPhone 12全系支持5G,反而更輕薄了。厚度方面,從 iPhone 11 的 8.3 毫米,縮減為了 7.4 毫米,基本上和第二代 iPhone SE 相當。重量上,兩款 Pro 級變化不大,但標准版低了不少(iPhone 11,194 克;iPhone 12,162 克)。至於12 mini,它只有 133 克,可謂輕薄之極。
蘋果A系列晶元的實力毋庸置疑,這次的A14 Bionic晶元還是採用了更先進的 5nm 製程,性能更上一層樓。
由於集成了118億個晶體管,A14不僅性能提速,功耗的控制能力會更好。根據官方給出的數據,其較A12晶元,CPU(6核設計)提升40%,GPU(4核設計)提升30%。
同時,A14搭載了全新16核Neural Engine,核心數翻倍,機器學習性能獲得突破性提升。
㈢ 蘋果手機12和華為手錶GT3怎麼配對微信
蘋果手機12和華為手錶GT3配對微信的步驟如下:
- 在蘋果手機上下載並安裝華為手錶應用程序。
- 打開應用程序,點擊「新手機連接」,掃描手錶上的二維碼,完成賬號的綁定。
- 安裝完成後,打開微信手錶應用,選擇「連接手機」,然後掃描蘋果手機上的二維碼,完成手錶和手機的連接。
- 打開手機微信應用,點擊「我的」,在最下方找到「微信手錶」,點擊後即可完成手錶和微信的連接。
拓展知識:
微信(WeChat)是騰訊公司於2011年1月21日推出的一個為智能終端提供即時通訊服務的免費應用程序,由張小龍所帶領的騰訊廣州研發中心產品團隊打造 。微信支持跨通信運營商、跨操作系統平台通過網路快速發送免費(需消耗少量網路流量)語音簡訊、視頻、圖片和文字,同時,也可以使用通過共享流媒體內容的資料和基於位置的社交插件「搖一搖」、「朋友圈」、「公眾平台」、「語音記事本」等服務插件。
截止到2016年第二季度,微信已經覆蓋中國94%以上的智能手機,月活躍用戶達到8.06億,用戶覆蓋200多個國家和地區、超過20種語言。此外,各品牌的微信公眾賬號總數已經超過800萬個,移動應用對接數量超過85000個,廣告收入增至36.79億人民幣 ,微信支付用戶則達到了4億左右 。
微信提供公眾平台、朋友圈、消息推送等功能,用戶可以通過「搖一搖」、「搜索號碼」、「附近的人」、掃二維碼方式添加好友和關注公眾平台,同時微信將內容分享給好友以及將用戶看到的精彩內容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