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電腦資訊 » 蘋果脯為什麼那麼硬

蘋果脯為什麼那麼硬

發布時間: 2022-06-01 18:22:03

❶ 製作蘋果脯為什麼要多次加糖,且要加麥芽糖

原料的選擇與處理
原料以果形大、果心小、酸分偏多、褐變不顯著的耐煮品種較好。一般待果實成熟後硬度較大時採收,按大小、成熟度分級,剔除病蟲害果和腐爛果。去皮,對半切分,去心後浸於含0.1%氯化鈣(或1.5%的石灰液)和0.2%-0.3%的亞硫酸鈉混合溶液中進行硬化和硫處理10-15小時。肉質堅硬的果實只行浸硫,不作硬化處理。經過處理的果實,糖制前要充分漂洗,脫除殘留的硫和石灰。糖 制
蘋果組織較緊密,一般採用多次加糖,一次煮成法煮制。即先在鍋中配製濃度為35%-40%的糖液25公斤左右,煮沸後將處理過的50-60公斤蘋果倒入,煮沸後澆入約50%濃度的涼糖液5公斤,如此反復三次,每次間隔約10分鍾。待果塊表面有皺紋出現,果肉膨脹後便可加糖煮制。加糖分六次進行,第一、二次各加5公斤,第三、四次各加6公斤,並加入少量的冷糖液,使鍋中糖液暫時停止沸騰,溫度稍降,果塊內部的水蒸氣壓力減少,有利於滲糖脫水,加速糖制過程。第五次只加糖6公斤,每次加糖間隔約5分鍾,都是在沸騰時進行。第六次加糖7公斤,再煮20分鍾,當果肉呈淺黃色時,連同糖液傾入缸中,浸漬約48小時,待果塊透明發亮,即出缸乾燥。乾燥、整形及包裝
浸漬後的果塊撈出,濾去多餘的糖液,攤放在烘盤上,送入烘房,在60-65℃下烘至手觸果塊表面不粘,稍帶彈性,呈棕黃色,含水量為15%-18%時取出,剔除爛塊、傷疤和未滲透糖分的殘次果塊,然後將合格果塊捏成扁平圓形,用防潮紙或塑料紙盒包裝入箱。

❷ 果脯的保存所依據的原理是什麼

製作方法 1.原料選擇。因為加工果脯蜜和餞主要是用糖液浸漬果實,使糖中的糖分滲入果內代替果的水分而製成。因此,對水果品種質量必須經過嚴格選擇,才能製造出品質優良的品種來。對製作果脯蜜餞的原料要求果肉緻密,耐煮,成熟不可過渡,果肉保持一定硬度,但對不同品種有不同的要求。例如,對製作杏脯的鮮杏要求色澤金黃,肉質細膩,具有韌性,成熟不軟不綿,易離核,耐貯存的品種。北京的「鐵叭達」、「山黃杏」是比較理想的原料。而水分多,容易變軟變綿的「水胎」和「綿胎」杏種不可採用。製作桃脯的鮮桃,要求選擇白肉品種,其它要求與鮮杏相同,如北京的「快紅桃」、「大白葉」都很適用。製作蘋果脯對鮮蘋果要求含水量低,肉質組織疏鬆,煮制時容易吸收糖液,不易煮爛,肉質肥厚飽滿,形狀圓整。過去多採用「懷來蘋果」,現在擴大了品種,「國光」、「倭錦」、「紅玉」等都可用來加工果脯。加工蜜棗對鮮棗要求體大核小,皮薄肉厚、果肉疏鬆,含水量小、含糖量高,容易吸收糖液,加工出成品個大體肥,飽滿透亮。過去平谷、順義兩縣出的「大糖棗」最為理想,昌平、房山兩縣出的「箔棗」(也稱泡棗)也很適用。製作蜜餞山楂經常用的有兩種:一種是果形大的紅果,或稱山裡紅,另一種是果形較小的山楂。前者的加工品稱為蜜餞紅果,後者的加工品稱為蜜餞榲桲。

2.預處理。形成果脯蜜餞獨特風味的關鍵在於精工細作。對製作果脯蜜餞的鮮果精選後進行一系列預處理,是產品質量優劣的物質基礎和先決條件。例如,對加工杏脯的鮮杏要進行挖核工序。挖核的方法是用刀沿縫切入果肉,深至果核,用兩手扭動果實,使一半果實與果核脫落,再用刀把另一半上的果核挖掉。挖核後的果實稱為「碗子」,然後洗凈熏硫。如果是製作青梅的青杏,先用15% 濃度的食鹽液液浸泡3天,使果核離開果肉,然後用板壓開成為「碗子」,漂洗以後備用。對鮮桃的預選處理,先在前4~6%的NaOH溶液中煮沸10秒鍾,撈出放在清水中漂洗時攪動,使其互相摩擦使果皮脫落,如果是粘核品這要進行挖核,離核品種與鮮杏的處理方法相同,使其成為「碗子」即可熏硫;製作蜜棗的鮮棗不用去皮,但要經過劃皮,以便使糖液充分滲入果內。劃皮的方法分手工和機械兩種,劃皮即是沿果實縱向劃成許多細小的絲紋。製成蜜棗以後,形成許多絲狀的條紋,故稱「金絲蜜棗」。製作蘋果脯、梨脯,要經過削皮、去核兩道工序,削皮同樣有手工和機械削皮之分,削皮以後再用刀挖心剜核使其形成「碗子」,洗凈熏硫。鮮紅果要預選除去種子,洗凈以後備用,不需要熏硫處理。

3. 熏硫。熏硫的方法,一般是將預先處理好的原料放在屜上,與鐵碗中的硫磺同時放在大缸或水泥池中,點燃硫磺用棉被或麻袋蓋好進行熏硫,也可在專門設置的熏硫室進行熏硫。用硫量一般為原料的0.2~0.3%,熏硫時間要根據果實的大小和性質而定,一般為30~60分鍾。也可用0.5~0.6%濃度的亞硫酸氫鈉溶液浸泡代替熏硫。熏硫或亞硫酸氫鈉浸泡均可防止果實中單寧物質被氧化,來保持淡黃或金黃的鮮艷色澤和保持維生素C,同時,二氧化硫溶於糖液還可防止糖液發酵等。

4. 糖煮。果脯蜜餞的加工原理以高濃度的糖液保藏為依據。在糖煮過程中,使果肉中滲入大量的糖分,排出水分。糖液的濃度要達到60~65%,具有很大的滲透壓力,這樣使微生物體內的水分被糖液析出,處於脫水(生理乾燥)狀態而被抑制。因此,果脯蜜餞即使不密封也不容易變質。糖液的浸漬還能阻止果實中維生素C 的氧化損失,並能改善成品的風味。但是含糖量過多,甜度過高又會影響成品本來的滋味。因此,要求成品中的含糖量既要達到防腐脫水的目的,又要保持產品風味特點,才能恰到好處,這就是果脯蜜餞加工中的關鍵。

果脯蜜餞的煮制,分為一次煮成法和多次煮成法兩種。糖煮工序是決定糖分滲入果肉內的程度和產品質量優劣的關鍵。因此,根據果實的性質確定煮制的方法。

一次煮成法。將經過預處理的原料與60%濃度的糖液倒入鍋中共煮,由於糖液的滲入,果實中的水分被排出,鍋里的糖液逐漸被稀釋,需隨之加入砂糖,直到糖液濃度穩定在65%時為止,這樣煮制的果脯,糖液均勻透入,透明飽滿。這種方法適用於製作蘋果脯、沙果脯、棗脯等。因為這類果脯含水量低,細胞組織間隙較大,組織疏鬆,容易吸收糖液,只要掌握得當,不易煮爛。煮好以後,在原糖液中浸泡一定時間(一般一晝夜),撈出濾去糖液,再行乾燥。

多次煮成法。將經過預處理的原料,先放到30~40%濃度的糖液中煮幾分鍾,然後糖液、原料一並倒入缸里浸漬24小時。這次煮制目的,是使果實中的蛋白質受熱凝固,果實細胞壁的可滲透性增強,外部糖液易滲入果內,果實中的各種酶類被破壞,防止單寧物質氧化變色,有利於保持顏色的鮮艷。浸漬後,將糖液濃度增高到50~60%的濃度,煮10分鍾左右,再浸漬24小時。第二次煮制,是果實吸收糖液增高含糖量的關鍵,因此,對於糖液濃度、煮制時間必須很好的掌握。將浸漬好的原料撈出濾去糖液,放在屜上乾燥使其失去部分水分,至果實邊沿卷縮,表面形成小皺紋,即可進行第三次煮制,當糖液濃度穩定在35~70%, 約煮30分鍾,撈出濾去糖液,冷卻後用手工或機械將果實捏成扁圓形狀,乾燥以後即為成品。多次煮成法適用於製做桃脯、梨脯、杏脯等含水分多的果實,因為這些果實的細胞壁薄,組織緻密,如用一次煮成法煮的時間過長,不僅糖液不易滲入果內,而且極易煮爛成醬,故採用煮漬配合的多次煮成法。

由於果實的種類、大小、性質不同,所使的糖液濃度、煮制時間均有所不同。例如,桃「碗子」比杏「碗子」大,所用糖液濃度就高,煮制的時間也就稍長。在加工過程中,糖液循環使用,第一批煮制的糖液作為第二批第二次煮制用,前批的第二次的糖液作為下批第一次煮制用等。

5. 產品包裝。果脯蜜餞的包裝,在經營過程中具有很重要的意義,它既是美化商品擴大銷售的重要因素,也是保護商品食用價值的有力措施。因此,必須引起生產和經營的重視。目前,北京果脯蜜餞的包裝是木架膠合板製成的木箱,其規格不一,一般可裝凈重25公斤。包裝方法是內襯牛皮紙,再墊一硫酸紙或蠟紙(以防止成品受潮,風干或粘箱),然後把成品散裝進去,加蓋釘死,箱外扎鐵箍兩道,避免木箱散壞,造成損失,這種包裝方法雖然簡單,但容易使成品受壓變形和粘連結塊。如果含水量增高,轉化糖過多,炎熱潮濕季節,在運輸中容易「流湯」。還有先用塑料袋包裝,再裝木箱,就可以避免受潮「流湯」。另一類是小包裝,用印有鮮艷美觀的圖案、廣告、商標的小紙盆包裝,硬紙盆中襯有蠟紙或玻璃紙。這種包裝,裝飾美觀,便於零售,攜帶方便。

致疵現象和解決方法 1.返砂和流湯:質量正常的果脯質地柔軟,鮮亮透明。但如果在煮制過程中掌握不得當,就會造成成品表面和內部的蔗糖「重結晶」,這種現象稱為「返砂」,「返砂」使果脯質變硬,失去光亮色澤,容易破損,品質降低。產生這種現象的原因,是果脯中蔗糖含量過高而轉化糖含量不足的結果;但是,如果果脯中轉化糖含量過高,在高溫高濕季節,又容易「流湯」,形不成糖衣而發粘。試驗證明,果脯中的總含糖量為68~70%,含水量為17~19%, 轉化糖占總糖量的50%以下時,易出現不同程度的「返砂」,轉化糖量達到總糖量的60%時,在良好條件下就不「返砂」。但當轉化糖高達90%以上時,則易產生「流湯」。因此,掌握好果脯中蔗糖和轉化糖的含量,是避免上述現象發生的根本途徑。經驗證明,控制煮制時的條件,是決定轉化糖含量的有效措施。目前將糖液的pH值保持在2~2.5之間,促進蔗糖的轉化,其方法是加檸檬酸或鹽酸調節。

2.煮爛和干縮:煮制蘋果、沙果和棗的時候,有煮爛和干縮的現象。製作蜜棗煮爛的原因有兩方面,一是棗的成熟度太高,二是在劃皮時劃的過深,而且有的果實兩頭會合,煮時皮脫落,容易煮爛。製作蘋果脯煮爛的原因,同果實的成熟度及品種有密切關系,但是成熟度不夠,一則不易吸收糖液,二則乾燥以後容易產生干縮現象。解決的辦法是:果實的成熟度要適當,糖煮前先用清水煮幾分鍾,糖煮時開始大量加糖,迅速提高糖液的濃度等。

3.顏色發暗:北京的各種果脯一般應該是色澤金黃或橙黃而鮮亮。但是,在加工過程中,由於操作不當,就可能產生色澤變褐發暗。這是因為果實中的單寧物質氧化的結果。熏硫即可奪取單寧氧化時所需要的氧,在一定程度上抑制酶的活性,又可有效地防止果實變色。此外大多數酶類在60~70℃的溫度下,一般就失去活性,因此,煮燙也是防止變色的一個方面,糖液與果實中的氨基酸作用,亦可能變褐,這是產生黑蛋白素之故,並非酶類作用,故盡量縮短煮制時間為好。

❸ 蘋果果脯怎麼做

主食:
蘋果。
操作:
1.原料選擇:選用果形大而圓整、果心小、果肉疏鬆、不易煮爛和成熟度適當的原料。可選用「紅玉」、「倭錦」、「國光」等品種。
2.去皮:按損傷程度分級後,削去果皮,挖去損傷部位果肉。
3.切分、去心:沿縫合線對半切開,挖去果心。
4.硫處理和硬化;將果塊於0.1%的氯化鈣和0.2~0.3%的亞硫酸混合液中浸約8小時,硬化和硫處理。肉質較硬的品種只需進行硫處理。每100公斤混合液可浸泡120~130公斤原料。浸時上壓重物,防止上浮。浸後撈起,用清水漂洗2~3次備用。
5.糖煮:在鋁鍋中配成40%的糖液25公斤,加熱煮沸,倒入蘋果60公斤,以旺火煮沸後,再添加上次浸漬後的剩餘液2公斤,重新煮沸。這樣反復進行三次,大約需要30~40分鍾。此時,果肉軟而不爛,並隨糖液沸騰而膨脹,表面出現細小裂紋。後再每隔5分鍾加糖一次。第一二次分別加糖5公斤,第三四次分別加糖5.5公斤,第五次加糖6公斤,第六次加糖7公斤,再煮20分鍾,加糖總量為果實重的三分之二,全部糖煮過程需要1~1.5小時,待蘋果果塊被糖液所浸透呈透明時,即可起鍋。
6. 糖漬:趁熱起鍋,果塊連糖液倒入內浸漬2天,使果肉吃糖均勻。
7.烘乾:將果坯撈出鋪在竹簾或烘盤上送入烘房,用50~60℃的溫度烘乾36小時。也可以在陽光下曬干。
8.包裝:剔除有傷疤、發青、色澤不勻的果脯,即可用塑料薄膜食品袋分公斤包裝,再裝紙箱。
質量標准 果脯表面不粘手,果肉帶韌性,果塊透明,呈金黃色,含水量約為15~18%。食之甜酸適口。
注意事項
1.為了防止成品返砂現象,可加少量蘋果酸或澱粉糖漿。
2.糖煮過程,務使糖分充分滲透果脯。

❹ 蘋果果脯的做法

今天呢,小編要來介紹的是大家都非常喜歡吃的果脯。果脯,就是用新鮮的水果通過很多道的程序來製作而成的一種食品,收到了非常多的人們的喜愛。很多人非常的想要知道果脯的製作過程。那麼,下面,我們就通過一些詳細的資料來看一看果脯的製作過程是怎麼樣的。

果脯是用新鮮水果經過去皮、取核、糖水煮制、浸泡、烘乾和整理包裝等主要工序製成的食品,鮮亮透明,表面乾燥,稍有粘性,含水量在20%以下。果脯種類繁多,著名傳統產品有蘋果脯、杏脯、梨脯、桃脯、太平果脯、青梅、山楂片、果丹皮等。
製作方法:
1、選擇新鮮完好的水果(可曬果乾的品種)去萼、去蒂、去核或桶核(如山楂),切半、切片、乾燥(根據不同水果採用不同加工方法如陰干、曬干、烘乾等),以盡量保持水果原風味和適當的大小形狀。干品貯藏備用。
2、配製浸漬液及輔料。浸漬液主要由甜味劑及少量的山梨酸鉀組成,輔料由復合增稠劑、檸檬酸或蘋果酸、甜味劑、山梨酸鉀組成。
3、用浸漬液浸泡果乾2-3小時。使果乾充分吸收後撈出,瀝凈水份並適當晾乾。
4、將浸泡後的果乾放入輔料中熬煮至沸,撈出瀝干。熬煮鍋用不銹鋼或搪瓷製品,也可用蒸汽、明火加熱。
5、將撈出的果乾單層攤開置於烘房,烘製中保持60-70℃,恆溫乾燥約1小時左右,其間翻動1-2次。
6、烘乾的果脯軟硬適度,含水量在20-25%左右,外表色正光亮,甜度適中。
以上就是大家想要知道的果脯的製作過程的相關內容的具體闡述。果脯,一般都是比較乾燥的,而且吃了之後容易感覺到口渴,所以人們要少吃一點。在購買果脯的時候,要注意包裝袋上的一些保質期和生產日期,還有一些所需要知道的信息。

❺ 蘋果脯的營養價值

①蘋果含糖量較高,並以果糖、還原糖和蔗糖為主,容易被人體吸收,是很好的含糖果品;

②蘋果含鉀較多,可促進人體內鈉鹽的排出,對水腫及高血壓患者有較好的療效;

③蘋果含有多量的果酸和鞣酸,有幫助消化和收澀的作用,適用於慢性腹瀉患者食用;

④蘋果含有較多的纖維素和有機酸,可促進胃腸的蠕動,治療便秘,並可抑制膽固醇的增加,降低血糖含量;

⑤蘋果含鋅量較高,對增強記憶力有著特殊的作用;

⑥蘋果含有豐富的維生素B和維生素C,能阻止亞硝酸鹽基的形成,有預防胃癌發生的作用。

❻ 救命啊!!!

爭取多做題,從中找出過去考試中容易出錯的地方,查找原因,查漏補缺;要回歸基本知識,加強基本定理的記憶,把既有知識形成體系,做難題,攻難點;加強基本技能訓練,著重訓練分值較高、難度不大、容易得分的選擇題,提高答題技巧

經驗一:
1、不妨給自己定一些時間限制。連續長時間的學習很容易使自己產生厭煩情緒,這時可以把功課分成若干個部分,把每一部分限定時間,例如一小時內完成這份練習、八點以前做完那份測試等等,這樣不僅有助於提高效率,還不會產生疲勞感。如果可能的話,逐步縮短所用的時間,不久你就會發現,以前一小時都完不成的作業,現在四十分鍾就完成了。
2、不要在學習的同時干其他事或想其他事。一心不能二用的道理誰都明白,可還是有許多同學在邊學習邊聽音樂。或許你會說聽音樂是放鬆神經的好辦法,那麼你盡可以專心的學習一小時後全身放鬆地聽一刻鍾音樂,這樣比帶著耳機做功課的效果好多了。
3、不要整個晚上都復習同一門功課。我以前也曾經常用一個晚上來看數學或物理,實踐證明,這樣做非但容易疲勞,而且效果也很差。後來我在每晚安排復習兩三門功課,情況要好多了。
除了十分重要的內容以外,課堂上不必記很詳細的筆記。如果課堂上忙於記筆記,聽課的效率一定不高,況且你也不能保證課後一定會去看筆記。課堂上所做的主要工作應當是把老師的講課消化吸收,適當做一些簡要的筆記即可。

經驗二:

學習效率這東西,我也曾和很多人談起過。我們經常看到這樣的情況:某同學學習極其用功,在學校學,回家也學,不時還熬熬夜,題做得數不勝數,但成績卻總上不去其實面對這樣的情況,我也是十分著急的,本來,有付出就應該有回報,而且,付出的多就應該回報很多,這是天經地義的事。但實際的情況卻並非如此,這里邊就存在一個效率的問題。效率指什麼呢?好比學一樣東西,有人練十次就會了,而有人則需練一百次,這其中就存在一個效率的問題。
如何提高學習效率呢?我認為最重要的一條就是勞逸結合。學習效率的提高最需要的是清醒敏捷的頭腦,所以適當的休息,娛樂不僅僅是有好處的,更是必要的,是提高各項學習效率的基礎。那麼上課時的聽課效率如何提高呢?以我的經歷來看,課前要有一定的預習,這是必要的,不過我的預習比較粗略,無非是走馬觀花地看一下課本,這樣課本上講的內容、重點大致在心裡有個譜了,聽起課來就比較有針對性。預習時,我們不必搞得太細,如果過細一是浪費時間,二是上課時未免會有些鬆懈,有時反而忽略了最有用的東西。上課時認真聽課當然是必須的,但就象我以前一個老師講的,任何人也無法集中精力一節課,就是說,連續四十多分鍾集中精神不走神,是不太可能的,所以上課期間也有一個時間分配的問題,老師講有些很熟悉的東西時,可以適當地放鬆一下。另外,記筆記有時也會妨礙課堂聽課效率,有時一節課就忙著抄筆記了,這樣做,有時會忽略一些很重要的東西,但這並不等於說可以不抄筆記,不抄筆記是不行的,人人都會遺忘,有了筆記,復習時才有基礎,有時老師講得很多,在黑板上記得也很多,但並不需要全記,書上有的東西當然不要記,要記一些書上沒有的定理定律,典型例題與典型解法,這些才是真正有價值去記的東西。否則見啥記啥,勢必影響課上聽課的效率,得不償失。
作題的效率如何提高呢?最重要的是選"好題",千萬不能見題就作,不分青紅皂白,那樣的話往往會事倍功半。題都是圍繞著知識點進行的,而且很多題是相當類似的,首先選擇想要得到強化的知識點,然後圍繞這個知識點來選擇題目,題並不需要多,類似的題只要一個就足夠,選好題後就可以認真地去做了。作題效率的提高,很大程度上還取決於作題之後的過程,對於做錯的題,應當認真思考錯誤的原因,是知識點掌握不清還是因為馬虎大意,分析過之後再做一遍以加深印象,這樣作題效率就會高得多。
評:夏宇同學對於聽課和做題的建議,實際上反應了提高學習效率的一個重要方法--"把勁兒使在刀刃上",即合理分配時間,聽課、記筆記應抓住重點,做習題應抓住典型,這就是學習中的"事半功倍"。

經驗三:

學習效率是決定學習成績的重要因素。那麼,我們如何提高自己學習效率呢?
第一點,要自信。很多的科學研究都證明,人的潛力是很大的,但大多數人並沒有有效地開發這種潛力,這其中,人的自信力是很重要的一個方面。無論何時何地,你做任何事情,有了這種自信力,你就有了一種必勝的信念,而且能使你很快就擺脫失敗的陰影。相反,一個人如果失掉了自信,那他就會一事無成,而且很容易陷入永遠的自卑之中。
提高學習效率的另一個重要的手段是學會用心。學習的過程,應當是用腦思考的過程,無論是用眼睛看,用口讀,或者用手抄寫,都是作為輔助用腦的手段,真正的關鍵還在於用腦子去想。舉一個很淺顯的例子,比如說記單詞,如果你只是隨意的瀏覽或漫無目的地抄寫,也許要很多遍才能記住,而且不容易記牢,而如果你能充分發揮自己的想像力,運用聯想的方法去記憶,往往可以記得很快,而且不容易遺忘。現在很多書上介紹的英語單詞快速記憶的方法,也都是強調用腦筋聯想的作用。可見,如果能做7到集中精力,發揮腦的潛力,一定可以大大提高學習的效果。
另一個影響到學習效率的重要因素是人的情緒。我想,每個人都曾經有過這樣的體會,如果某一天,自己的精神飽滿而且情緒高漲,那樣在學習一樣東西時就會感到很輕松,學的也很快,其實這正是我們的學習效率高的時候。因此,保持自我情緒的良好是十分重要的。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應當有較為開朗的心境,不要過多地去想那些不順心的事,而且我們要以一種熱情向上的樂觀生活態度去對待周圍的人和事,因為這樣無論對別人還是對自己都是很有好處的。這樣,我們就能在自己的周圍營造一個十分輕松的氛圍,學習起來也就感到格外的有精神。

經驗四:

很多學生看上去很用功,可成績總是不理想。原因之一是,學習效率太低。同樣的時間內,只能掌握別人學到知識的一半,這樣怎麼能學好?學習要講究效率,提高效率,途徑大致有以下幾點:
一、每天保證8小時睡眠。
晚上不要熬夜,定時就寢。中午堅持午睡。充足的睡眠、飽滿的精神是提高效率的基本要求。
二、學習時要全神貫注。
玩的時候痛快玩,學的時候認真學。一天到晚伏案苦讀,不是良策。學習到一定程度就得休息、補充能量。學習之餘,一定要注意休息。但學習時,一定要全身心地投入,手腦並用。我學習的時侯常有陶淵明的"雖處鬧市,而無車馬喧囂"的境界,只有我的手和腦與課本交流。
三、堅持體育鍛煉。
身體是"學習"的本錢。沒有一個好的身體,再大的能耐也無法發揮。因而,再繁忙的學習,也不可忽視放鬆鍛煉。有的同學為了學習而忽視鍛煉,身體越來越弱,學習越來越感到力不從心。這樣怎麼能提高學習效率呢?
四、學習要主動。
只有積極主動地學習,才能感受到其中的樂趣,才能對學習越發有興趣。有了興趣,效率就會在不知不覺中得到提高。有的同學基礎不好,學習過程中老是有不懂的問題,又羞於向人請教,結果是鬱郁寡歡,心不在焉,從何談起提高學習效率。這時,唯一的方法是,向人請教,不懂的地方一定要弄懂,一點一滴地積累,才能進步。如此,才能逐步地提高效率。
五、保持愉快的心情,和同學融洽相處。
每天有個好心情,做事干凈利落,學習積極投入,效率自然高。另一方面,把個人和集體結合起來,和同學保持互助關系,團結進取,也能提高學習效率。
六、注意整理。
學習過程中,把各科課本、作業和資料有規律地放在一起。待用時,一看便知在哪。而有的學生查閱某本書時,東找西翻,不見蹤影。時間就在忙碌而焦急的尋找中逝去。我認為,沒有條理的學生不會學得很好。
評:學習效率的提高,很大程度上決定於學習之外的其他因素,這是因為人的體質、心境、狀態等諸多因素與學習效率密切相關。

【總結】

學習必須講究方法,而改進學習方法的本質目的,就是為了提高學習效率。
學習效率的高低,是一個學生綜合學習能力的體現。在學生時代,學習效率的高低主要對學習成績產生影響。當一個人進入社會之後,還要在工作中不斷學習新的知識和技能,這時候,一個人學習效率的高低則會影響他(或她)的工作成績,繼而影響他的事業和前途。可見,在中學階段就養成好的學習習慣,擁有較高的學習效率,對人一生的發展都大有益處。
可以這樣認為,學習效率很高的人,必定是學習成績好的學生(言外之意,學習成績好未必學習效率高)。因此,對大部分學生而言,提高學習效率就是提高學習成績的直接途徑。
提高學習效率並非一朝一夕之事,需要長期的探索和積累。前人的經驗是可以借鑒的,但必須充分結合自己的特點。影響學習效率的因素,有學習之內的,但更多的因素在學習之外。首先要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合理利用時間,另外還要注意"專心、用心、恆心"等基本素質的培養,對於自身的優勢、缺陷等更要有深刻的認識。總之,"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

❼ 蘋果果脯的製作方法

蘋果果脯的製作方法

1.原料選擇:用於加工果脯的蘋果要選用鮮果市場價格低、鮮食品質差而加工品質優的品種,如上面所提到的紅玉、倭錦、國光等。對果實的基本要求是果大而圓整、果心小、果肉疏鬆、成熟度適當、不易煮爛。

2、原料分級、洗滌:根據蘋果的大小、色澤、成熟度、形狀分出等級,以保證成品果脯的色、形、味等規格統一。將分級後的蘋果用清水沖洗,去掉泥沙及雜質,然後浸在600ppm的漂白粉水溶液中泡5分鍾,最後將蘋果撈出用清水沖刷干凈備用。

3、去皮、切分、去心:削去果皮,清除損傷部位的果肉,對半切開後挖去果心。
4、硬化處理和硫處理:將切分的果塊浸泡在0.2%的氯化鈣和0.2%~0.3%的亞硫酸混合溶液中6~8小時。硫處理可護色並能保護維生素不受破壞,鈣處理主要是硬化作用,能增強果肉的耐煮性。

5、糖煮:在大鍋中配製55%的濃糖液30公斤,加入檸檬酸60克,加熱煮沸。將處理好的蘋果塊倒入後旺火煮沸,當果塊稍微變軟時加入50%的冷糖液5公斤,繼續加熱煮沸3~4分鍾,再加50%的冷糖液5公斤,如此反復進行3次,此時的果塊表面應出現細小裂紋,而後每隔5分鍾加干砂糖1次,共加6次。1~3次每次加糖5公斤,同時加入50%冷糖液1公斤;第4、5次只加干砂糖;每次加6~7公斤;第6次加糖10公斤,並加入果膠成澱粉糖漿1公斤,之後再加熱20分鍾。全部糖煮過程耗時1.5~2小時。待果塊被糖液浸透呈透明狀時,即可出鍋。
6、糖漬:將經糖煮的果塊趁熱出鍋,連液帶果塊倒入缸內,連續浸泡2天,使果塊吃糖均勻。

7、烘烤:撈出果坯,瀝凈糖液後排放在竹淺兒上,送入60~70℃的烘房內烘乾,直至果坯不粘手時取出。

8、整形:從烘房取出果坯後,要除去雜質,剔除有傷疤、色澤不均勻的果脯,然後按大小、色澤分類。

9、包裝:將整形後的果脯繼續烘乾,使其含水量在20%以下,然後按類包裝,可用塑料薄膜袋包裝,然後封口。

10、質量要求:果脯呈金黃色,果塊飽滿,透明且有光澤;不皺縮、無糖結晶,食之甜酸可口,有蘋果的香味。

❽ 蘋果脯的蘋果脯的製作方法

1. 果脯表面不粘手,果肉帶韌性,果塊透明,呈金黃色,含水量約為15~18%,食之甜酸適口為佳;
2. 為了防止成品返砂現象,可加少量蘋果酸或澱粉糖漿;
3. 糖煮過程,務使糖分充分滲透果脯。 (1)選料、分級 以選用新鮮飽滿,成熟度為九成熟酸分偏多,褐變不顯著的耐煮紅玉、國光等品種為好。剔除病蟲害果和腐爛果,按果實橫徑的大小分級,其中75mm以上為一級,65mm—74mm為二級,64mm以下為三級。分級後的果品要分別進行加工處理。
(2)去皮、切瓣、去籽巢 洗凈蘋果後用去皮機旋去果皮,去皮厚度不得超過1.2mm,二級、三級果縱切為2瓣,一級果縱切為3瓣,用果心刀挖凈籽巢與梗蒂,修去殘留果皮。
(3)浸泡 將切分好的蘋果浸入質量分數為0.1%的氯化鈣(或質量分數為1.5%的石灰液)和質量分數為0.3%的亞硫酸氫鈉溶液中,進行硬化與護色處理,時間為10h—15h,肉質堅硬的蘋果可不作硬化處理。經過處理的果瓣,要充分漂洗,脫除殘留的化合物。
(4)抽空 用真空罐對果塊進行真空處理,抽空液(糖水)的質量分數為20%,溫度為40℃,糖水與果塊之比為1.2:1,也即在真空罐中糖水浸沒果塊為度。抽空時真空度為93.325kPa—95.992kPa,抽空時間為20min—30min,停止抽氣恢復常壓後靜置浸泡15min。
(5)糖制 蘋果組織較緊密,一般採用多次加糖一次煮成法煮制,即先在不銹鋼夾層鍋中配製質量分數為35%—40%的糖液25kg,煮沸後將處理過的50kg—60kg蘋果瓣倒入。煮沸後澆入質量分數為50%的涼糖液5kg,如此反復3次,每次間隔約10min。待果塊表面有皺紋出現,便可加糖煮制。加糖分6次進行,每次加糖都在沸騰時進行,每次間隔約5min。前兩次各加糖5kg,中間兩次各加糖6kg,並加入少量的冷糖液,使鍋中的糖液暫時停止沸騰,因稍微降低溫度,果塊內部蒸汽壓力減小,有利於滲糖脫水,加快糖制速度。第5次只加糖6kg。第6次加糖7kg,煮制20min,當果肉呈淺黃色時,連同糖液倒入缸中,浸漬48h,待果塊透明發亮時,即可出鍋烘烤乾燥。
(6)烘烤 糖漬完畢後,將果塊撈出,瀝去果塊表面糖液,放在烘盤內,送入烤房進行乾燥,以蒸發水分,提高含糖量。烘房溫度應控制在60℃—70℃,烘烤期間進行2次翻盤,使之乾燥均勻。當烘烤至果塊含水量為17%—18%、總糖含量為70%—85%時,即可終止乾燥。整個烘烤時間約為28h—32h。
(7)挑選、包裝 剔除焦糊片、碎片等不合格產品,根據蘋果脯產品質量要求進行分級,然後按照不同要求進行包裝。 在蘋果脯的加工過程中,由於蘋果品種的不同或操作不當,常常使產品規格不一,或達不到要求標准。比較常見的問題是返砂、流糖、煮爛和皺縮。
(1)返砂與流糖 返砂是糖化酶製品中的液態糖化酶在一定的溫度條件下,其質量分數達到過飽和狀態時出現糖結晶的一種現象。它是由於製品中蔗糖含量過高而轉化糖不足造成的。相反,蘋果中轉化糖含量過高,在高溫和潮濕的季節里容易吸潮,會形成流糖現象。成品中蔗糖與轉化糖含量之間的比例,取決於煮制果塊時糖液的性質,影響轉化糖的因素是糖液的PH值與溫度,當PH值在2.0—2.5之間,加熱時就能促使蔗糖轉化形成轉化糖。
(2)煮爛與皺縮 蘋果脯的軟爛除與品種有關外,成熟度也是重要的影響因素,過生與過熟蘋果都容易煮爛。因此,採用適當成熟度的蘋果為原料,是保證蘋果脯質量的前提。皺縮的原因主要是「吃糖」不足,乾燥後出現皺縮干癟。克服蘋果脯皺縮的辦法是在糖制過程中分次加糖,使糖液質量分數逐漸提高,並延長浸漬時間。

❾ 吃蘋果脯會對身體有哪些好處

很多人都不知道蘋果脯的營養價值,吃蘋果脯會對身體有哪些好處

對於一些需要減肥的人群來說飢餓已經早已成了家常便飯,所以在飢餓時吃一些蘋果可以有效的攝入果糖和葡萄糖,可以迅速為人體提供能量解除飢餓感從而起到輔助減肥的效果,大家都學會了嗎?快去試試吧。

❿ 蘋果脯怎麼做

蘋果脯便是選用蘋果味原材料做成的果乾,清香濃厚,綿甜可口,並且營養成分完美跟新鮮的蘋果並沒有很大的不一樣。我們平常吃的蘋果脯全是立即選購的,實際上要是我們把握了方式,自己在家也可以作出口味非常的蘋果脯。下邊我們就討論一下自做蘋果脯的方式吧。

1.原材料挑選:採用果型大而有光澤、果心小、瓜瓤鬆散、不容易燉爛和成熟情況適度的原材料。可採用「紅玉」、「倭錦」、「國光」等種類。
2.削皮:按損害水平等級分類後,削掉外果皮,挖掉損害位置瓜瓤。
3.分割、去心:沿手術縫合線對半割開,挖掉果心。
4.硫解決和硬底化;將果塊於0.1%的氯化鈣和0.2~0.3%的亞硫酸溶液中浸約8鍾頭,硬底化和硫解決。肉質地偏硬的種類只需開展硫解決。每100Kg溶液可侵泡120~130Kg原材料。浸時上壓吊物,避免上調。浸後撈出,用冷水浸洗2~3次預留。

5.糖煮:在鋁鍋中配出40%的糖液25Kg,加溫燒開,倒進蘋果60Kg,以灶火燒開後,再加上之前預浸後的剩下液2Kg,再次燒開。那樣反復開展三次,大概需要30~40分鍾。這時,瓜瓤軟而不爛,並隨糖液燒開而澎漲,表層出現細微裂痕。後再每過5分鍾放糖一次。第一二次各自放糖5Kg,第三四次各自放糖5.5Kg,第五次放糖6Kg,第六次放糖7Kg,再煮20分鍾,放糖總產量為果子重的三分之二,所有糖煮全過程需要1~1.5鍾頭,待蘋果果塊被糖液所浸濕呈全透明時,就可以出鍋。

6. 蜜餞:趁著熱出鍋,果塊連糖液倒進內預浸2天,使瓜瓤吃甜勻稱。
7.風干:將果坯撈起來鋪在竹簾子或烘盤里送進烘乾房,用50~60℃的溫度風干36鍾頭。還可以太陽底下晾乾。
8.包裝:去除有疤痕、發白、顏色不均的果乾,就可以用塑料膜食品袋分Kg包裝,再裝紙箱子。

熱點內容
為什麼維生素c有貴的有便宜的 發布:2025-05-24 08:55:23 瀏覽:586
為什麼大眾點評找不到我自己 發布:2025-05-24 08:43:19 瀏覽:641
微信紅包為什麼沒有了 發布:2025-05-24 08:43:16 瀏覽:421
wps標題為什麼是黃色的顏色 發布:2025-05-24 08:43:13 瀏覽:909
為什麼和平精英會誤扣健康時間 發布:2025-05-24 08:41:46 瀏覽:851
抖音帳號名稱都有為什麼找不到 發布:2025-05-24 08:41:12 瀏覽:828
為什麼有的桌面軟體都不見了 發布:2025-05-24 08:37:03 瀏覽:66
為什麼有會計證還是找不到工作 發布:2025-05-24 08:28:10 瀏覽:964
文檔行距不一樣為什麼調不 發布:2025-05-24 08:27:36 瀏覽:397
為什麼只有我看到貓咪眼睛發光 發布:2025-05-24 08:27:36 瀏覽: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