蝦成熟的顏色為什麼會變化
1. 蝦做熟了為什麼會變成紅
蝦體內含有多種不同顏色的色素細胞,其中有一種叫蝦紅素的紅色物質,當煮沸或遇酸時,它們會從蛋白質化合物中游離出來。而蝦紅素的耐熱性極強,在228—240℃時才能被破壞,其他色素細胞則因一般的高溫加熱而被破壞。最終使得蝦煮熟後變紅色。
每100克蝦肉中含蛋白質20.6克,脂肪0.7克,鈣35毫克,磷150毫克,鐵0.1毫克。還含有維生素A、維生素B1、維生素B2、維生素E、尼克酸等營養成分。蝦皮的鈣含量尤其豐富,特別適合兒童和老年人食用。
(1)蝦成熟的顏色為什麼會變化擴展閱讀:
蝦是甲殼亞門十足目游泳亞目動物,有近2000個品種,大都生活在江湖中。都有胡須鉤鼻,背弓呈節狀,尾部有硬鱗腳多善於跳躍。許多種為重要食物。大小從數米到幾毫米,平均4~8厘米。體型大者稱為大蝦。藉腹部和尾的彎曲可迅速倒游。
吃微小生物,有的吃腐肉。雌蝦可產卵1,500~14,000粒,附在游泳肢上。在成體前要經過5個發育期。它的子在腹外,味很鮮,人們喜食。蝦體長而扁,外骨骼有石灰質,分頭胸和腹兩部分。頭胸由甲殼覆蓋。腹部由7 節體節組成。
頭胸甲前端有一尖長呈鋸齒狀的額劍及1對能轉動帶有柄的復眼。蝦以鰓呼吸,鰓位於頭胸部兩側,為甲殼所覆蓋。蝦的口在頭胸部的底部。頭胸部有2 對觸角,負責嗅覺、觸覺及平衡,亦有由大小顎組成的咀嚼器。頭胸部還有3對顎足,幫助把持食物,有5對步足,主要用來捕食及爬行。
腹部有5對游泳肢及一對粗短的尾肢。尾肢與腹部最後一節合為尾扇,能控制蝦的游泳方向。蝦的運動器官很不發達 , 平時只能緩慢地爬行在海底 , 利用身體腹部的屈 伸動作 , 也能作短距離的游動 。
2. 蝦子被弄熟後,為什麼會變色
狗子 回答:7 人氣:7 解決時間:2009-07-04 10:08 蝦和蟹外骨骼的色素區內含有一種原蝦紅素,是屬於類胡蘿卜素,該色素原為橙紅色,但可與不同種類的蛋白質相結合,而會變為紅、橙、黃、綠、藍紫等其他顏色。當蛋白質破壞、變性或與原蝦紅素分離時,顏色即變為原來的橙紅色,因此蝦蟹煮熟後,外殼會變為紅色 。在螃蟹、蝦子的外殼下面的皮層里,有許多色素細胞,可以顯現出不同顏色,而且隨著環境的明暗,這些色素細胞還能伸張或收縮,當環境較亮的時候,色素細胞就會伸張,蝦蟹的顏色就比較鮮明,環境較暗的時候,色素細胞就收縮,蝦蟹的顏色看起來也比較不明顯。
在一般狀況下,活生生的螃蟹、蝦子的外殼都是青綠色的。但是,當螃蟹、蝦子下鍋以後,大部分的色素遇到高溫都分解掉了,只有蝦紅素不怕熱,遇到高溫不會分解,反而顯現出鮮艷的紅色,所以,煮熟的螃蟹、蝦子就變成紅色的了。
類胡蘿卜素中,以還原蝦紅素為最重要,它是構成蝦及鮭魚等紅色主要物質 原蝦紅素存在蝦外殼中,因與蛋白質結合,所以成藍紫色,一旦受熱使蛋白質變性,就立刻恢復原來的紅色 但班鰲黃質與蛋白質結合時,仍呈現黃.橘.或紅色,這就是有些蝦或螃蟹在活體時,其外殼本身就是紅色的原因.
你覺得這個答案好不好?好(1)不好(0)
評價成功, 該答案好評分數加1! 隨風紅葉 回答採納率:19.0% 2009-06-24 23:32 螃蟹身體的顏色主要是由甲殼真皮層中的色素細胞決定的。在螃蟹甲殼的真皮層中,分布著各種各樣的色素細胞,不過它們大多數是青黑色的,這也是活蟹呈青色的原因。在這些色素細胞中,有一種叫蝦紅素的色素,平時它與別的色素混在一起,無法顯出鮮紅的本色,可經過燒煮後,別的色素都被破壞和分解了,唯獨它不怕高溫,於是,螃蟹的甲殼便呈現出蝦紅素的紅色。不過,在螃蟹甲殼的真皮層中,蝦紅素的分布是不均勻的。因此,你會發現螃蟹煮熟後,並不是通體紅彤彤的,在蝦紅素分布較多的地方,如背部分顯得格外紅,而蝦紅素分布較少的地方,如蟹腳的下部紅色就會淡一些。由於螃蟹的腹部根本沒有蝦紅素,所以無論蒸煮多少次,永遠都不可能變成紅色哦!除了螃蟹外,蝦燒熟後的變色也是因為上述的原因。 你覺得這個答案好不好?好(0)不好(0) 玲 回答採納率:24.1% 2009-06-26 02:43 相關問題 �6�1為什麼蝦熟了會變色呢? �6�1蝦煮熟了為什麼會變色呢? �6�1為什麼蝦熟了是紅色的? �6�1熟的蝦為什麼是紅色的呢? �6�1什麼菜燒熟了會變色? 比如活蝦原本是灰色的, 一燒就變成紅色的,好好玩啊, 還有其他的菜嗎? 相關搜索 水電解後為什麼會變色為什麼電腦屏幕會變色海柳後變色空間名字怎麼變色為什麼我的電腦有變色風雲變色為什麼電腦屏幕變色電腦屏幕變色 其他答案 蝦及蟹的外骨骼內含有一種橙紅色的色素(還原蝦紅素,也有叫蝦青素的),是類胡蘿卜素的一種,這種色素與蛋白質結合後,會因蛋白質的不同而轉為黃橙紫綠藍等顏色,當蛋白質破壞或變性時或蛋白質與色素分離後(如蝦死亡),顏色即變回原來的橙紅色,蝦煮熟時會變紅色就是由於蛋白質變性。除加熱外,強酸濃酒精濃鹽水及重金屬離子皆可使蛋白質變性,所以蝦雖沒煮但用鹽酒等浸漬也會變色 提問人的追問 2009-06-24 22:02 那皮皮蝦為什麼不變呢? 匿名 回答採納率:28.8% 2009-06-24 22:01 因為蝦的外殼里含有蝦青素和蝦紅素,蝦活著的時候,色素都有活性,所以顯示出青黑色.蝦青素不穩定,一遇熱就會被破壞,蝦紅素卻很穩定,所以煮後顯出蝦紅素的紅色.螃蟹煮後變紅也是這個道理. 皮皮蝦就沒有蝦紅素 善解人衣 回答採納率:53.0% 2009-06-24 22:02 蝦和螃蟹的外殼中含有很多種色素,其中大多數是青黑色的。但煮熟的時候因為高溫,幾乎所有的色素都被破壞,只剩下不怕高溫的紅色素,因此蝦和螃蟹燒熟會變紅。而有些海產品沒有紅色素,自然不會變紅。
3. 蝦煮熟了會變紅色的,這是什麼原理
蝦和蟹屬於甲殼類動物,它們的顏色主要取決於甲殼下面真皮層中散布著的色素細胞。在這些色素細胞中,以含有蝦紅素的細胞為多。蝦紅素屬於類胡蘿卜素,該色素原為橙紅色,可與不同種類的蛋白質相結合,變為藍紫或青綠等其他顏色,成為蝦青素。當遇到加熱時,蛋白質被破壞、變性,與蝦紅素分離,而且其他大部分的色素遇到高溫也都分解掉了,只有蝦紅素不怕熱,不會被破壞,因此顏色即變為原來的橙紅色,也就是蝦蟹煮熟後的顏色。
活著的甲殼類動物的體色,由於種類不同,環境的差異,而有所不同,但是不論活著的「蝦兵蟹將」是什麼體色,只要把它用甲醛浸泡或者加熱,都同樣會變成紅色。這是因為生物體內的色素蛋白質,遇到甲醛或在受熱的時候發生變性,原來同蛋白質結合在一起的色素「逃」了出來,才顯露出紅色。另外,死後的蝦,由於體內的蛋白質變性,色素逃離,也會使外殼變成紅色。
4. 蝦肉熟了為什麼變紅
1、因為蝦和蟹屬於甲殼類動物,它們的顏色主要取決於甲殼下面真皮層中散布著的色素細胞。在這些色素細胞中,以含有蝦紅素的細胞為多。
2、蝦紅素屬於類胡蘿卜素,該色素原為橙紅色,可與不同種類的蛋白質相結合,變為藍紫或青綠等其他顏色,則成為蝦青素。
3、所以當遇到加熱時,蛋白質被破壞、變性,與蝦紅素分離,而且其他大部分的色素遇到高溫也都分解掉了,只有蝦紅素不怕熱,不會被破壞,因此顏色即變為原來的橙紅色,也就是蝦蟹煮熟後的顏色。
拓展資料:
蝦(英文名:Shrimp)是甲殼綱十足目動物。 分布於海域、江河湖泊。它的腹部敏捷地屈伸,尾部向下前方劃水,能連續向後躍動,速度十分快捷。它們吃微小生物,有的吃腐肉,且有胡須鉤鼻,背弓呈節狀,尾部有硬鱗腳多善於跳躍。蝦大小平均4~8厘米,藉腹部和尾的彎曲可迅速倒游。
5. 為什麼蝦在煮熟過後,就完全變了顏色
主要是因為蝦子的體內含有大量的不同的色素細胞,其中最多的就是蝦紅素的紅色色素細胞,當所處的環境溫度變高時,這些紅色物質就會從蝦的蛋白質中出來,但是紅色物質耐熱性極強,所以在其他物質在高溫下游離出來後,只留下紅色物質,導致蝦子在煮熟後是紅色的。
蝦紅素又名蝦青素、藻紅素,是類胡蘿卜素的一種,抗氧化程度比維生素C高了6000倍,最初由諾貝爾得主在蝦子身上發現,加上蝦子顏色鮮紅,因而得名。不過生技營養專家楊心語說明,民眾對於蝦紅素只存在蝦蟹內的觀念是不正確的,因為蝦紅素其實提取自藻類,只要海洋生物食用藻類即擁有蝦紅素,常見於蝦子、螃蟹、鮭魚、龍蝦等體內,素食可用。
6. 對蝦的體色是怎樣形成與變化的
對蝦的體色是由表皮下的色素細胞的活動形成的。色素細胞中有各種色素顆粒,如藍、黑、黃、紅、白等。
不同色素細胞所含色素顆粒不同,通常由色素細胞中的色素顆粒的聚集、分散形成體色的變化。對蝦的體色由遺傳決定,不同種類的蝦具有不同的體色。在生活中對蝦的體色經常發生變化,這些體色的變化既有生理性的,也有病理性的。
中國對蝦雄蝦在成熟後體色變為黃色,俗稱黃蝦。斑節對蝦幼苗外觀呈黑色。
在較低鹽度下養殖的對蝦體色較淺。對蝦在生病後往往伴有體色改變,如細菌、病毒感染的蝦體色可變為紅色、深藍色等,有寄生蟲及附著物寄生或附著時使對蝦變為白濁色、深褐、綠色等。因此,可根據對蝦體色及變化判斷對蝦的健康狀況。
本條內容來源於:中國農業出版社《中國生態系統定位觀測與研究數據》
7. 蝦煮熟後為什麼會變成紅色
蝦煮熟後變成紅色原因:
蝦屬於甲殼類動物,它們的顏色主要取決於甲殼下面真皮層中散布著的色素細胞。在這些色素細胞中,以含有蝦紅素的細胞為多。
當遇到熱時,很多色素細胞都被破壞、分解,只留下紅色素。所以蝦子煮熟後就會變成紅彤彤的。此外由於蝦子背部的紅色素分布比較多,所以煮熟後背部總是顯得格外鮮紅,腹部由於紅色素比較少,所以顏色就比較淡。
蝦營養價值:
1、蝦營養豐富,且其肉質松軟,易消化,對身體虛弱以及病後需要調養的人是極好的食物。
2、蝦中含有豐富的鎂,鎂對心臟活動具有重要的調節作用,能很好的保護心血管系統,它可減少血液中膽固醇含量,防止動脈硬化,同時還能擴張冠狀動脈,有利於預防高血壓及心肌梗死。
3、蝦的通乳作用較強,並且富含磷、鈣、對小兒、孕婦尤有補益功效。
4、日本大阪大學的科學家最近發現,蝦體內的蝦青素有助於消除因時差反應而產生的「時差症」。
5、蝦中含有20%的蛋白質,是蛋白質含量很高的食品之一,是魚、蛋、奶的幾倍甚至十幾倍,蝦和魚肉相比,所含的人體必需氨基酸纈氨酸並不高,但卻是營養均衡的蛋白質來源,另外,蝦類含有甘氨酸,這種氨基酸的含量越高,蝦的甜味就越高。
8. 蝦為什麼煮熟會變紅
從生蝦到熟蝦的變色過程是由一種叫做蝦青素的色素完成的,蝦青素是胡蘿卜素家族的一種,天然是橘紅色的。蝦青素一直存在於蝦中,但生蝦時蝦青素與蛋白質分子相連,看起來呈藍色/灰色。熱量使蛋白質「變性」,破壞了蝦青素蛋白質的結合,這就是蝦煮熟後會變成紅色的原因。
而且,蝦、蟹自身的顏色也與它們所在的環境有關,淡水裡和陸地上的蝦、蟹真皮層中的色素細胞與海洋里的甲殼動物相比就顯得少一些,沒有那麼多種多樣,因而色彩也相對單調些。海洋里的蝦、蟹相對來說具有更加鮮艷的顏色和美麗的斑紋。
煮蝦注意事項
1、需要注意煮蝦不能用冷水下鍋煮,冷水下鍋煮蝦時間過長,肉偏老,吃著肉很柴。必須將水燒開後再放蝦,這樣煮出來的蝦肉質鮮嫩而不腥。
2、如果用淡水煮蝦,水中必須加一點鹽,這樣煮出的蝦口感好,肉質更鮮嫩。
3、煮基圍蝦必須用大火,煮蝦時間最多2分鍾,小蝦1分鍾即可,時間過長煮出的蝦肉會變老。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煮蝦
9. 為什麼蝦熟了要變色
蝦蟹等外殼中含有蟹紅素與蝦青素。在蝦蟹活著的時候,蝦青素含量遠遠大於蟹紅素。可是蝦青素不耐高溫,因此加熱後,蝦青素遭到破壞,失去了活性和顏色。而蟹紅素能耐高溫,不會被破壞,所以加熱後的蝦蟹都會呈現紅色。
就像楓葉,葉綠素對於溫度十分敏感,秋天溫度降低,葉綠素被破壞,葉子內數量巨大的葉綠素失去了色澤,葉子內較能承受溫度變化的胡蘿卜素等顯色物質,就讓樹葉由原本的綠色呈現出繽紛的紅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