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眼觀萬物 » 為什麼有的多肉有顏色有的沒有

為什麼有的多肉有顏色有的沒有

發布時間: 2022-08-20 07:52:36

❶ 別人的多肉都是五彩繽紛,為啥我養的多肉總是灰濛蒙的

好在題主這個多肉品種是大和錦的後代,其本身株型比較低矮,否則就直接變成徒長了。大和錦不易群生,繁殖可以葉插為主,摘取蓮座底層成熟飽滿的葉片進行葉插即可。估計是很多封閉陽台黨都會問的,因為長時間不見陽光,澆水過多造成大和錦多肉灰綠色的,所以多肉顏色不會有太大的變化,基本都是菜色,不光你的肉肉是綠色,很多人的多肉都是菜色。

十二卷生命力還是比較頑強的,現在移盆換到散光的地方多澆點水,看看能不能緩過來,如果不行。現在搬到陰涼通風的地方、經常用噴霧的方式澆水、增加濕度、再採取悶養的方式還能恢復過來。冬季玉露一類需要悶養,就是拿透明蓋子蓋上。既可以有光澤又可以保證水分蒸發的不要太快。鋪面用的是二本線的硬質赤玉土1~3mm 不使用化肥及花肥。殺蟲劑及殺菌劑每年特定時間使用。但最終因為放在客棧大堂里曬不到太陽而徒成了「豆芽菜」,不過這也讓我喜歡上了多肉植物但也得讓不受寵的好好地活下去,活出它自己美麗的人生。肉肉喲!你們得讓我操多少心才能漂亮?!

❷ 多肉顏色不鮮亮是為什麼如何促進多肉顏色五彩繽紛

用顆粒土來養護沒有任何毛病,但需注意控制水分,建議每次等盆土完全乾透才澆水,這樣既可控制其株型,又可讓其更容易上色出狀態它喜陽光充足、溫暖乾燥的環境,也可耐半陰,但光照不足時容易褪色,葉色整體偏灰綠。雖然生長速度比較慢,但休眠期不明顯,病蟲害也少,夏季只需要給予適當的遮陽


❸ 為什麼別人的多肉顏色那麼紅

因為多肉是需要經過日光充分暴曬的,當然夏季的時候還是需要適當控制,畢竟溫度太高,對於多肉的影響很大。

我家裡以前養過一盆多肉,是我愛人從淘寶上面買來的。

一開始養的不好,因為澆水有些太勤了,而且有時候在陽光下澆水,差點養死了。

後來向人請教了如何養多肉,慢慢的把這盆花救活了。

有人告訴我們說,夏天的時候最好不要讓多肉受到暴曬,因為氣溫有些太高了,對於多肉不利。

其他季節可以適當多讓多肉曬曬太陽,這樣多肉的顏色就會非常鮮艷。

而且每一種多肉的顏色也都不盡相同,有的發紅,有的發褐色。

如果把這些多肉擺在一起的話,就能形成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我們就照著高手教我們的方法,成功養出來一盆鮮艷的多肉,讓我們欣喜若狂。

所以任何花的種植都要注意方式方法,不能盲目去養。

❹ 網上賣的多肉顯示品種一樣顏色不一樣有什麼區別

網上賣的多肉顯示品種一樣,顏色不一樣有什麼樣的區別,在我看來這樣的區別應該是存在的,不過你在網上看到的圖片,跟食物肯定存在相當的區別,所以以物為主。

❺ 高溫太陽曬久了為什麼多肉植物原有的顏色會沒了

多肉擁有鮮艷的顏色一部分原因是日照,溫差、水分也是同樣重要的因素。而且陽光溫度過高可能會灼傷葉片。

❻ 為什麼有些多肉植物能變色

受色素成分的變化,植物的顏色是其內部色素存在的外在表現,葉綠素使葉子顯現出綠色、秋天葉黃素使葉子變黃。

❼ 多肉植物為什麼顏色不鮮艷

鮮艷不一定狀態好,顏色是大溫差,或偏過多曬造成的,有顏色當中帶些綠應該是比較好的。而且有些是和品種有關。

如果品種本身是很鮮艷的,就溫差大一些,讓曬太陽@

❽ 為什麼花農賣的多肉顏色鮮艷,買回來幾天就失去了顏色

花農會把有的多肉噴葯形成「藝」
然後顏色就非常鮮艷漂亮
但是買回家自己養的時候那種假「藝」就會消失
還有就是多肉喜歡光照充足
如果買回來放在光照不足的地方會導致紅艷艷的顏色變淺

❾ 多肉植物為什麼會變色

多肉植物變色應該是正常的,而且植物的觀賞性更高了。(請看下圖,多好看)或許你看到過顏色妖艷的多肉植物,其實這些你的多肉寶寶也是可以擁有的哦樓主! 多肉植物為什麼會變紅?變粉?變黑?各種變色? 其實是植物內部色素的一種改變。大家都知道因為有葉綠素,所以植物是綠色。 然後因為某些因素使植物內部色素進行化學反應,從而改變自身色素比例,而達到變色效果。 這些因素主要是:光照、溫度等。 光照:光照改變多肉植物顏色是最常見,而且見效最快。最簡單的實驗就是把長期散光的綠色多肉植物放在陽光充足的地方,要不了多久就會發現多肉植物葉片顏色開始變化。當然,不一定都會變紅,由於多肉植物品種原因,顏色會有所不同。比如黑法師隨著日照增多會變成黑色,火祭會變成紅色,桃美人是粉色,銘月是黃色等。 進入秋季,由於大氣濃度減弱,空氣中能見度增強等原因,日照強度會增強,紫外線強度也會一同增長到全年最高峰,所以秋天也是多肉植物變色的最佳季節。細心的同學會發現,露天養殖的多肉植物顏色會非常艷麗,有時甚至會紅得發暗;大棚里的多肉植物顏色卻恰到好處,顏色非常艷麗又比較溫和;而玻璃窗後的多肉植物顏色卻顯得較為素雅,更加小清新。這都是紫外線強度造成的,說明玻璃阻隔紫外線還是很厲害滴~ 溫度:不知道大家試過沒,冬季的時候,把一盆肉肉端到戶外挨凍,要不了兩天顏色就紅了(不太推薦此方法,對肉肉有較大傷害)。同樣,在秋天或者春天,溫差較大的時候,例如:天氣預報8-20度,這樣的條件下同樣將一盆肉肉端到戶外,不出三天,整盆肉肉就會紅得跟猴屁股似的~ 這說明溫度對多肉植物變色也起到相當大的作用。低溫變色快主要是因為新的花色素合成,用於抵抗寒冷,增強植物的抗寒能力。深色吸收光的熱量更大,這點想必大家都知道吧~ 植物也是同理,為了獲得更多的熱量,所以將葉片的顏色變得更深一些。至於是不是所有的肉肉都能變成黑色,我就不知道了……至少黑法師、黑王子是可以的。 反之,放在室內的肉肉,一般會處於一個較為恆定的溫度下。這時候肉肉變色較慢,而且由於玻璃窗戶阻隔了大部分紫外線,顏色也會比較淡雅。這也是室內多肉植物顏色以綠色為主的主要原因了。

❿ 小肉肉為什麼越來越沒顏色了

多肉上色條件一、低溫
在不凍壞肉肉的前提下,盡可能的低溫。相對安全溫度在2度以上。比較柔弱的品種要更加謹慎一些。比如蔓蓮,春之奇跡,姬秋麗之類,在我心裡都是比較不耐凍的品種。如果肉肉比較多不方便搬來搬去的,在無法確保零上溫度的時候,可以覆蓋多層薄膜遮擋保護。冬天經常超過零下五度的地方就只能室內或者自行供暖了,但是太暖和了長得快卻不容易上色。低溫的另外一個效果是會讓肉肉包起來,好像人冷了會縮起來一樣,多肉也會用這種方式來抵抗嚴寒。因為需要低溫和光照配合,所以多肉最上色的時候都在冬天和初春。夏天過後經歷一段時間的恢復,低溫來了,長得慢了,形態緊湊了,顏色也出來了,正是肉肉最美的時候。
多肉上色條件二、陽光充足
配合低溫實現上色目的的另一個不可或缺的條件是一定要有充足的日照。白天大太陽曬著,晚上凍著,妥妥的迅速上色。但是所謂的充足日照可能和很多人理解的不同。經常有人覺得我放陽台上,太陽曬得也很好,為什麼就是不明顯呢?實際上,陽台內和露台的差別是非常大的。我的充足日照基本上是指全日照,並且是360度無遮擋全日照,從太陽出來曬到不見天光才是真正的陽光充沛,所以這是大棚具有優勢的原因之一。
多肉上色條件三、大溫差
這點其實是要點一和二的體現,有太陽才有可能在低溫的天氣實現溫差。有棚子的話溫差可以拉到更大。我養在屋頂棚子里的時候,有一年因為地方不夠,很多肉被擠到了頂層貼近棚膜的地方,冬季大晴天棚子不夠通風的時候,這些位置溫度可以升到四十來度,又干又熱,晚上又最快降溫到接近外部環境,這片區域的肉肉很統一的整體色彩都不太紅反而偏黃。這種效果也成為實踐的中意外收獲了。
多肉上色條件四、適當澆水
適當這個詞真是方便,要說明卻很累。澆水其實是多肉養護中最復雜又最重要的一個問題,需要綜合各種因素來考慮。天氣,環境,花盆,土壤,植物狀態、養護目的,所有相關的條件都要綜合起來考慮。所以想要養好多肉,不能機械地遵循幾天一次水的條件。最直接的方式是看土幹得如何了。不能只看錶面,有時候可能看起來幹了其實下面還是非常潮濕的,也可以用掂重量等方式來判斷。
1、天氣:需要考慮澆水至少前一周和後一周的天氣情況。通過前面的天氣情況判斷什麼時候需要再澆水,然後看天氣預報,確定預計的澆水時機是不是最佳。當然啦,一般情況就是溫度高、天氣好水就跑得快,陰天、下雨、低溫的時候水跑得慢。重點是:(1)、盡量干透再澆;(2)、澆過較短時間內能夠干透。夏天澆水情況特殊,可以參考我前面寫的渡夏篇。
2、環境:一個是你的地理大環境,一個是你具體養在棚里?院子里?陽台?窗檯?這樣的小環境。地理大環境基本是沒辦法改變的,所以我們也只能羨慕下雲南、山東這種適合多肉生長的地方,但是蘇州也算比上不足比下有餘吧,相對廣東之類的南方城市我們已經算幸福了。好的大環境當然是全年降水少,太陽多,夏天溫差大,冬天有點冷又不過分的地方啦。小環境有選擇的話當然是選盡量光照多的地方。越不通風、光照越差的環境散水越慢,澆水也得更加悠著點。
3、花盆:現在花盆的材質款式各種各樣,散水速度各不相同,而且差異很大。一般盆深的、口小肚子大的散水肯定比較慢,盆內裝的土越多散水也越慢。所以大盆種小肉不是什麼好選擇。還有就是如果多肉長大了,葉子都攤開來,把盆口都擋住的情況,散水也會變慢很多。材質的話,最常見種類里,瓷盆最不透氣,然後是塑料盆、紫砂盆,陶盆。不是散水越快越好,還得看你有多勤快。種得多了,幹得快的季節天天澆也是很累的。如果澆水跟不上速度,肉肉也會變得乾巴巴一直都不長大。
4、土壤:配土也是時常會被問到的問題。好的土壤就是有一定保水性又幹得比較快。一澆就干留不住水那也是不行的,澆了不容易干就更不行了。我個人是用的品氏草炭(檸檬黃袋子那種)加珍珠岩和木炭粒,偶爾心血來潮了會加別的東西進去,比如虹彩石、火山岩、赤玉、鹿沼、椰糠。但是我其實並不喜歡石頭類的顆粒,雖然透水,但是根扎不下去,顆粒的話還是赤玉之類的好,有一定保水性還能被根扎透。喜歡瓷盆的、手比較欠的可以增多顆粒的比例,深盆子底下也可以多墊點顆粒。我也說不準我用的比例,標准就是讓草炭被顆粒充分分隔開,不讓它們時間長以後纖維糾纏在一起。另外土壤的酸鹼度可能也會影響多肉的色彩,但是我沒有測量過,所以只在這里提一句。
順帶說一下椰糠,其實我還是比較喜歡椰糠的,便宜,比草炭更不容易結塊,又環保,可以和草炭混在一起用。但是它肥力低,多了保水比較強,還有一個糟糕的問題是椰糠容易長蘑菇,大棚裡面地載的估計會哭。我因為都有鋪面又養得相對干,所以沒有被蘑菇困擾過。
5、植物狀態:肉肉是新種或者徹底服盆,生長旺盛或者一直不見長,很緊湊還是已經長徒,這些都需要作為是否澆水和澆多少水的一個參考。服盆的,長得旺盛的肉會需要更多的水。上次澆完有長徒趨勢的下次澆水就要悠著點啦。另外小苗比大的更加需要水,盡量不要控水,幹了就澆最好。
另外順便說下發根。我覺得發根比較好的環境是根部不見光又有濕度。溫度當然是十幾度到二十幾度最好了,隨便放哪裡都發得飛快。再扯遠點,折騰肉還是秋天最好,休養時間最長。
6、養護目的:你想讓它快長還是出狀態?想長快點,多澆水,想出狀態,不要澆太多,夏天怕死,少澆水。蘇州的話,梅雨之前溫度合適可以經常澆,而且為了迎接苦夏,需要補充體力,所以需要澆水養肥點;等到梅雨來了,每天下雨,澆了水大半個月都不會干,溫度又不低,有點危險,所以不能多澆水;夏天更加不能多澆水,過了夏天,就可以任性的養護了,一干就澆吧,只要有足夠太陽,就會長得很開心。到了冬天該准備讓它上色了,這時候就要控制澆水節奏了。很少有乾死的肉肉,所以真心不用怕,就算干到皺了,只要根還健康,一泡水下去馬上就好了。但是上色也並非越干越好,太幹了不飽滿,但是幹了容易包起來。上色季節不妨把澆水間隔拉長到平時的兩倍,澆水的量也可以稍微少一點。
7、澆水工具和方式
我目前用洗車的那種8L噴壺澆水。因為我有點完美主義,所以基本上澆水不會對著臉,而是直接澆在土上,盡量沿盆邊澆,力度不能太大,防止水飛濺起來,澆到差不多底孔能流出水的程度,澆完了用吹耳球把葉子上的水吹乾凈。比起直接水勺灌水,這樣澆其實很難澆透,但是反而利於控制澆水的量。花心積水的弊端應該都有所了解了吧?最糟糕的情況就是黑腐,好一點是被曬傷,再輕點就是留水印。也有人會說我從來不吹都沒事,我只能說如果不是環境很好那就是你人品比較好。
多肉上色條件五、足夠空氣濕度
空氣濕度並不是不可少的條件,但是它能使多肉的顏色更加鮮艷,狀態更加飽滿。這一條基本上需要配合棚子來實現。另外空氣濕度和通風是需要綜合考慮的,一般來說,冬天對通風的要求不那麼高,所以除了晴天中午時段最好透下氣,其它時間都可以封著。
多肉上色條件六、露養和棚養
露養和棚養哪個好?這取決於個人喜好了,我是棚養派的。露養容易有各種傷痕,水印,灰塵等,狀態看起來比較狂野一點,上色的效果也比較深沉濃重。不過其實露養也不可能完全丟在外面不管,長期下雨,溫度過低或過高時都需要採取一定措施保護。習慣了露養的多肉可以抵抗更加惡劣的環境,但總是有極限的。
相比之下,棚養的狀態可以維護得比較完好,顏色更加鮮艷嬌嫩,但是植物肯定也更嬌氣一點。日常需要多注意通風情況,防曬防凍防蟲也一樣得注意。堅持細心的呵護才是完美狀態的最大保證。
因為實際條件的限制,可能很多朋友實現不了我說的最佳條件,那就只能創造條件盡量接近了,但是條件打折,狀態必然也打折。另外要說的就是,綠色才是植物最普遍的健康色彩,所以其實所謂的狀態恰恰可能是多肉植物接近極限的狀態。你是想養得它開心還是你開心就看個人選擇了。
上述資料,我摘自「多肉聯盟」網站,這個是我多肉養殖中,給我最多幫助的學習平台。

熱點內容
保利芳園為什麼便宜 發布:2025-05-18 04:11:20 瀏覽:485
硬的東西吃下去胃會痛為什麼 發布:2025-05-18 03:35:03 瀏覽:88
為什麼喝酒很長時間後會吐 發布:2025-05-18 03:34:22 瀏覽:662
抖音直播的tb為什麼那麼便宜 發布:2025-05-18 03:34:19 瀏覽:93
為什麼說用電腦交作業更方便 發布:2025-05-18 03:29:31 瀏覽:942
為什麼軟體都用不了網 發布:2025-05-18 03:25:47 瀏覽:577
父子之間為什麼搞不好關系呢 發布:2025-05-18 03:23:43 瀏覽:717
手機為什麼不能代替對講機 發布:2025-05-18 02:56:09 瀏覽:138
為什麼小米門鎖開門時故障 發布:2025-05-18 02:44:22 瀏覽:566
為什麼微信聽語音手機會關機 發布:2025-05-18 02:37:55 瀏覽:5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