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眼觀萬物 » 為什麼海象下水是睜著眼睛的

為什麼海象下水是睜著眼睛的

發布時間: 2022-08-23 17:50:41

1. 海洋里的動物都是怎麼睡覺的

春天來了,又到了春困的時節。小夥伴們是不是又開始哈切連連了?感覺困不要緊啊,躺在床上睡一覺就行了,陸地上的動物找個安全的地方睡就行。但是生活在海底的動物呢?會不會睡著睡著被海水沖到別的地方,或者是被水流沖到別的動物的嘴裡?這倒是個有趣的問題,下面小編會給大家介紹這幾種海洋生物在海底是怎麼睡覺的。




海豚似乎整天一刻不停地在水中游動,看不出有睡眠時間。其實,它們的作息時間和人類相仿。在夜裡,海豚會潛入水下30米的地方,安安靜靜地進入夢鄉,然而它的尾巴仍然會每隔30秒左右擺動一下。可是海豚屬於哺乳動物,它睡覺的時候怎麼呼吸呢?原來,海豚的肺活量極大,而且血液中也可以儲存氧氣,所以它一次呼吸後,可以在幾十分鍾內不再浮出水面,這段時間,足夠它美美地做夢了。當然,海豚在睡覺時也會保持警覺。科學家發現,它們大腦的兩個半球是交替睡眠的:當一邊熟睡時,另一邊處於清醒狀態。過了一段時間,兩者再交換一下,如果受到外界的劇烈刺激,兩個半球就會同時清醒,保證它們可以對外界的變化做出快速反應。

2. 海象的潛水能力為什麼這么好

鰭腳目Pinnipedia海象科Odobenidae

海象科只含海象1種,生活在北極海。海象最引人注目的是那一對巨大的長牙,雄雌皆很大,這是它和其他鰭腳類動物不同的地方,這對長牙其實是自上顎長出的犬齒,如象牙般,一生都長得不停。如挖掘食物、攀登豈石或攻擊敵人時,此牙是不可或缺的工具或武器。海象的前腳很長,約占體長的四分之一,後腳可向前折曲,故以在陸地上行走。耳朵只是稍厚的皮膚,沒有軟骨支撐(與海豹相似)。碩大的身體(僅次於象鼻海豹),一天到晚在冰上或海岸上睡懶覺,看來似乎很笨重,但在水中卻很能敏捷地活動。其分娩是在海中進行的。人類為了取用它們的長牙、油脂及肉,在大量捕殺下,現存數量已經非常少了。

海象

海象是一種珍稀動物,也是一種經濟海獸。由於多個國家的競相獵捕,海象的數量正從兩三世紀前的數百萬頭銳減至今天的大約7萬頭以下。海象與陸地上的象在外貌上有點相似之處。海象的軀體巨大而形狀醜陋,皮膚粗糙而多皺紋,眼睛細眯,犬齒突出口外。海象是游泳健將,在水中的表現比陸地上靈敏得多。為了適應海洋生活,海象還可以變換體色。因為,海象有強烈的群居習性,如有同類受傷,它們必定要前去幫助,決不會因自身安全而離棄不顧,這使得人類易於捕獲;在1972年制定的國際海洋哺乳動物保護條例已經把海象列為保護對象,禁止任意捕殺。

在眾多的海洋動物中,海象是最出色的潛水能手。海象一般能在水中潛游20分鍾,潛水深度達500米,個別的海象,可潛入創紀錄的1500米的深水層,大大超過了一般軍用潛艇,後者至多可下潛300米。海象在潛入海底後,可在水下滯留2小時,一旦需要新鮮空氣,只需3分鍾就能浮出水面,而且無需減壓過程。

海象之所以具有如此驚人的潛水本領,主要得益於它體內極為豐富的血液。一頭體重2-4噸的海象,血液占整個體重的20%。而人類的血液,僅占體重的7%,比海象少了近2/3。由於海象體內血液多,含氧量也多,在海洋中下潛的深度大、時間長也就不足為奇了。

海象習慣生活於海洋中的深水領域,陽光無法射到這里。像蝙蝠和海豚那樣,海象並不具有特異的視覺功能,它是靠聲音定位進行捕食。海象喜群居,性情懶惰,將自己有限的生命(據記載,海象壽命為45年)大部分用在睡懶覺上,因此常常可看到成百上千頭海象悠然自得地在冰上或海岸酣睡。長期生存斗爭的經驗,使海象時時刻刻也不放鬆警惕。這時,便有一名海象擔任起警衛員的工作。一旦發現敵情,警衛員便會大聲喚醒沉睡的夥伴;或用長長的牙撞醒身邊的同胞,並依次傳遞下去。有時為了防禦更加周到細致,它們還會在水中暗裡安排了第二個警衛員。

海象形似笨重,但卻十分靈巧。當它潛入海底覓食時,巨大的牙被運用得得心應手,不斷地翻掘泥沙,同時,敏感的嘴唇和觸須也隨之探測、辨別,碰到食物,便用齒將其喜食的烏蛤、油螺等的殼咬破,然後將其肉體吃掉。

北方海象主要生活在美國西部海岸。它時而出現於大陸沿岸,時而又出現在夏威夷群島。原來,它們在作往返漫遊,其漫遊的行程因雌雄而不同:雄海象漫遊約2.1萬千米,雌海象漫遊約1.9萬千米。南方海象群的漫遊路線是往返於南美洲和南極洲之間。

海象雖為龐然大物,但它對北極鯨和北極熊卻望而生畏。北極熊可用力大無窮的熊掌將其腦殼擊碎,然後美美吃上一頓。當海象在水中遇到虎鯨時,雙方便展開了一場你死我活的激戰,這時海象便採取集體防禦的策略,奮起進行自衛。道高一隻,魔高一丈,狡猾的虎鯨則採取分而殲之的方針。

在高緯度海洋里,除了大鯨之外,海象可謂是最大的哺乳動物了,有人稱它是北半球的「土著」居民。十九世紀,由於對海象肆意捕殺,使它遭滅頂之災,動物學界還曾經鄭重地宣布:海象在地球上已絕跡了。也許由於逃過大捕殺劫難的倖存者,具有五年翻一翻的繁殖力,近百年來海象又昌盛起來。如離舊金山100千米的海面有個僅3平方千米的小島上,就生活著13萬只的海象。

海象那巨大的身軀,古怪的相貌和奇特的生活習性,不僅使人們驚訝,也使科學家迷惑不解。它圓頭,短而闊的嘴巴,粗大的鼻子,上犬齒形成長達40厘米-90厘米的獠牙,每隻4公斤以上。雄海象體長可達5米,重4噸。海象的後肢能向前屈,貼在腹下,使它在陸地時也能向前移動。海象性喜群居,數千頭簇擁在一起。夏季一來,它們便成群結隊游到大陸和島嶼的岸邊,或者爬到大塊冰山上曬曬太陽。

海象的視覺差,兩眼眯得像缺乏活力的老頭子。它們愛睡懶覺,一生中大多時間是躺在冰上度過的,也能在水裡睡覺。平睡時,半個脊背露出水面像座浮動小山丘,隨波起伏。直睡時,頭、肩露在外面,呼吸挺方便。海象為何能直睡呢?原來它的咽部有個氣囊,內充滿空氣時,使它像氣球般懸浮在水中。海象的嗅覺和聽覺十分靈敏,當它們在睡覺時,有一隻海象在四周巡邏放哨,遇有情況就發出公牛般的叫聲,把酣睡的海象叫醒,迅速逃竄。海象的軀體笨重,可是行動起來非常敏捷,能在波濤洶涌的磷峋岩石間游來游去,還能橫渡幾百千米的海峽!

海象的皮下約有三寸厚的脂肪層,能耐寒保溫。海象在陸地上與海水中皮膚的顏色不一樣,因為在陸上血管受熱膨脹,呈棕紅色。在水中,血管冷縮,將血從皮下脂肪層擠出,以增強對海水的隔熱能力,因而呈白色。

長期以來,人們對海象的習性了解很少,尤其是那對大獠牙的作用,使科學家困惑不解:如果說它是一種自衛的武器,可是在高緯度地區,海象並無勁敵,白熊對它敬而遠之。兇猛的逆戟鯨可能會追擊它,然而,海象總是「走為上策」,它決不會以那獠牙與逆戟鯨比高低。那麼獠牙莫非為了加重海象頭部的負荷,使它便於往深水潛泳?如是,這種假設不就增加海象浮游的困難嗎?海象有時也藉助獠牙攀登冰山,或用它與情敵決斗,可是這還不能說明獠牙的主要用途。為了弄清這一個個的謎,國外科學家到海象的故鄉--哈德遜灣進行考察。

原來那獠牙如耕犁般在海底辛勤耕耘著,犁過之處顯出兩道約50公分深的壟溝。當犁過2米-3米時,海象就伸展前肢向上游,它的兩只前鰭足緊緊合攏,捧著收獲物邊游邊搓,身後拖著一股黑色「煙霧」。當快游到水面時,它把獵獲物撒開,又轉回頭根據下沉不同的速度,捕捉諸如海螺、貝殼類軟體動物的肉食。這是多麼聰明絕頂啊!還有海象那稠密而堅硬的胡須,也幫它在光線不佳的條件下(如「極夜」季節)准確無誤地捕到食物。當然,不是所有的海象都靠吃軟體動物、甲殼類或其他動物為生的。其中一種性情特別兇猛的海象,專吃海豹、海兔的屍體,甚至追逐小船傷人。這種海象獠牙黃色(一般為白色)愛斯基摩人最怕它撞破船,釀成災禍。

每當春季,海象開始大遷徙。雌海象產崽,接著進入交配期。初生小海象體重可達40公斤,經過一個月哺乳期後其體重可猛增到近百公斤。到兩歲,它的身長可達2.5米,體重達500公斤,從此開始獨立生活。公海象對小海象是漠不關心的。在交配季節里,它們只顧爭風吃醋,為爭奪情侶互相殘殺,有的喪命,大多數留下累累傷痕。但是,難能可貴的是,一旦與母海象分居後,昔日情敵之仇全被忘得一干二凈,它們很快又形成一支單獨的、友好的雄性群體。母海象雖然並不像海豹那樣,視子如命,但仍是一位稱職的「媽媽」。母子相依為命,互相嬉戲。「媽媽」用前鰭抱著「孩子」,有時讓小崽騎在背上,摟在脖子或睡在「媽媽」身上。如果小海象受傷死了,「媽媽」還會千方百計地把它弄到水裡安葬。有一次,一個愛斯基摩人在冰沿上打死一頭小海象,當他拿著獵獲物要走時,猝不防遭到後面竄出的母海象襲擊;當他轉身弄清是怎麼回事時,母海象已帶著小海象的屍體潛入水中。如果母海象被捕捉,小海象也會喊叫著尋媽媽,跟在獵船後不忍離去。

海象還有其他習性,比如在陸地上,它是實行「齋戒」的,不吃任何東西,表現出其獨特的新陳代謝。還有雄雌海象的體重相差懸殊,一隻2.5米長的雌海象,體重約700公斤,等於同樣的雄海象體重的一半,這是其他動物所沒有的。海象習慣於回到「老家」繁殖,每胎產一仔。它們年年如此,從不會迷路。

3. 水下睜眼怎麼做到的

想要在水下睜開眼睛,就是要勤加練習,只能不斷練習,才能慢慢地學會在水下睜開眼睛,這並不是某些人天生的技能,只是他們一直在練習。

一般的水裡都不太干凈,盡管是游泳池也是,太多人在裡面游泳,免不了留下很多細菌,所以游泳時最好不要睜著眼睛下水,這樣對眼睛的傷害極大,所以我建議大家游泳一定要帶上泳鏡。

睜著眼睛下水,並不像想像的那麼難,只要能不斷練習,慢慢地自己就能在水裡睜開眼睛了,為什麼很多人做不到呢?並不是因為他身體條件不行,而是因為他沒有用心去不斷地練習。

只要多一份心去不斷練習,自己就會多一個技能,這句話不僅僅適用在水裡睜著眼睛,還適用生活中的很多事。

4. 睜著眼睛睡覺的動物是什麼

動物睡覺的方式千奇百怪。
涉禽類動物(如鷺鷥等)單腳獨立站著睡,狼、狗、豺等犬科動物把耳朵貼在地上睡,蝙蝠倒掛著身體睡,蜘蛛猴把尾巴鉤在樹上睡,魚睜著眼睡……姿態萬千,饒有趣味。
黃羊平日總是提心吊膽,不易入睡。為了使自己安心休息,它常跑到旱獺那裡去睡。這樣,一有情況,機靈的旱獺先尖叫起來,黃羊就能立即驚醒,及早逃跑。
小猴子愛玩耍,老猴子生怕它跑遠了,在坐著睡覺的時候,就用前肢把小猴的尾巴緊緊捏住,左肢捏累了再換右肢,有時乾脆把小猴抱在懷里,一刻也不放鬆。
章魚睡覺的時候,用兩只觸手在身體周圍不住地撓動,其餘的觸手都捲起來休息了。誰要是碰到它兩只醒著的觸手,章魚就會馬上跳起來。
鴛鴦夫妻非常恩愛,白天形影不離,晚上睡覺時,雄鳥以右翼向左遮掩著雌鳥,雌鳥以左翼向右遮掩雄鳥。它們就這樣雙雙交頸「同眠共枕」。
貓頭鷹夜間捕鼠,白天眼睛不好使,就睡大覺。它睡覺時,常常閉一隻眼,睜一隻眼,警惕性可高哩!
成群的鷓鴣睡覺時圍成圓圈,一律頭向外尾巴朝里。這樣不管敵人從哪邊來,都能發現。
許多動物睡覺時都有這種集體防衛行為。氂牛睡覺也圍成一圈,老弱病殘者在中間,年富力強的在外圍擔任警戒。
海象睡覺則是幾百隻擠在一起,只有一隻醒著站崗。如果它疲倦了,就推醒旁邊的同夥換崗,自己昏昏沉沉地睡去。這樣,一隻推醒一隻地輪流放哨,以保護集體安全。
蜘蛛躲在屋檐底下睡覺,腳上總是纏著一根蛛絲,連通到屋角的蛛網上。要是有飛蟲撞進了蛛網,蛛絲彈動起來,蜘蛛很快就會得到信息,趕過來吃「點心」。
長頸鹿入睡前先將兩條前腿跪下,兩條後腿向前一蹦,屁股順勢往地上一坐,開始酣睡。而它那長長的脖頸,則高高地直指天空,睡姿極為雅觀。
猴子總在樹上睡覺,入睡時把頭藏在兩腿之間,兩臂緊抱樹干,蜷伏成球狀,外表縮成圓團呈木錐形,與樹干混為一體,起到隱身保護作用。
野山羊膽雖小卻很聰明,為使自己睡得安穩,便跑到土撥鼠那裡去睡。因為土撥鼠一發現情況便警覺地叫起來,野山羊聞之便逃之天天。
睡鼠是冬眠動物中最有名的「瞌睡蟲」,它一睡就是6個月,不吃不喝,呼吸相當微弱,身體幾乎僵硬,被當球踢也渾然不知,但當醒來時,立刻變得活蹦亂跳。
獾的冬眠十分有趣,冬眠時把嘴對著肛門,拉了吃,吃了拉,自然循環,維持生命。
白頭翁睡覺時一隻腳站著,另一隻腳蜷縮著,並把嘴角夾在翼下。
蝙蝠睡覺時將後腳鉤在岩石或樹枝上成團側懸而睡。
鷓鴣睡覺時總是幾只擠在一起,頭朝外圍成一個圓,無論危險來自哪個方向,它們都能准確地發現。
大雁和海象睡覺時有一個共同之處,都留一隻站崗。所不同的是,海象幾百隻排在一起睡覺時,留下站崗的海象站累了,它會推醒夥伴「換哨」。大雁則是成雙成對的「情侶」甜甜蜜蜜地相伴而睡,而總是由孤雁站崗。
許多沒有眼瞼的魚類都是睜著眼睛睡覺,而章魚酣睡時也留兩個觸手圍著身體四周不停地繞動,其它觸手則捲起來休息,敵害一旦觸動繞動的觸手時,章魚會馬上醒來投入戰斗。

5. 海象具有什麼外形特徵

一次,人們發現,一隻巨大的海象從水裡爬上岸,抖擻著濕漉漉的軀體,然後懶洋洋地躺下身來曬太陽。它很警覺,不時眯縫著眼睛環顧四周,以免發生不測。偏偏十分湊巧,遠處的蹦出一隻白熊,它一路搖擺著,慢慢走著。當它一發現海象,就急忙奔跑過來,在距海象30米的地方停住了腳步。它選擇一個較高的地勢,准備向海象作試探性的進攻。它先搬起一塊大石頭向海象砸去,又刨起冰屑向它撒去。此時海象雖然感到陣陣疼痛,卻總是盡量克制自己,保持鎮靜。它慢慢立起上半身,若無其事地緩緩向海邊挪動,然後突然起跳,縱身躍進水裡,白熊一見,滿心歡喜,以為自己初戰告捷,便決心乘勝追擊,也尾隨著跳到水裡。白熊首先發難,朝海象猛撲過來,誰知海象早有準備,它剛才的逃脫不過是緩兵之計。它見白熊首先發難,朝自己猛撲過,立即掄起「丈八長矛」——一隻大牙,對准來犯者狠狠捅去;白熊對此措手不及,頓時被翻了個筋斗。這下可把這不可一世的北極霸主惹惱了,它騰起前肢再次撲向海象。海象也不甘示弱,瞅准機會又用丈八長矛給了它一下。經過幾個回合的廝打,白熊漸漸感到力不從心了,而海象卻越戰越勇,鬥志更加旺盛。它時而把白熊按進水裡,時而又松開它,這一擒一縱,使白熊前後受擊,只有挨打的份兒,沒有還手之力。只見它身上被撕下的綹綹白毛順水四處漂盪著,受傷的血漬染紅了海水,它終於力不可支,奄奄待斃了。於是,海象滿懷勝利的喜悅,高高興興地離開戰場,去尋找遠方的夥伴。

海象是海洋中的哺乳動物,是北極特產,主要生活在北極及北極圈以內,體呈紡錘形,四肢成鰭狀,故歸鰭腳類;適於水中游泳,後肢又可彎到前方,可以在陸地上步行。平時喜棲於浮冰上,懶洋洋地在岸邊或冰上睡覺,但膽子很小,一有風吹草動就飛快入海。它在海里靠強大的獠牙掘起海底的泥沙,以尋求各種貝類等軟體動物為食。

海象的外貌異常醜陋,那長長獠牙、充血閃光的眼睛、上唇的厚肉墊上長滿粗硬密麻約有10厘米長的胡須,多達400根左右;特別是那對0.3~0.9米長的粗長獠牙,看上去很可怕。它在浮冰上走路或者從水中爬上冰上,也是靠這獠牙的幫助。它把龐大的身軀的一半移到冰塊,再把牙齒插到冰塊里,然後緊縮頸部的肭肉,將身體向前緩緩移動,最後在冰塊上站定。海象上岸後就利用兩只前鰭腳行走了,這是為了防止它的獠牙受到過的磨損和傷害。

每年4~5月,海象在水中進行交配或養育。交配一般1~3年一次,經過長達一年的妊娠期,分娩總是極快而順當的。小海象出生後由母海象帶著下水,半個月後就會適應水中生活。海象周身有毛皮,小海象的毛皮呈黑綠色,成年的雌海象呈褐色,雄海象為紅褐色或粉紅色。隨著年歲的增長,皮毛的色澤漸漸變淺,失去原有的光澤,顯得異常粗糙,彷彿枯乾的樹皮。

海象一般生活在產有軟體動物的淺海灘,喜歡幾十幾百隻群居在一起。為了捕食,它們能潛入70~100米左右的深水區,但滯留時間不超過半小時,就得浮出水面,爬上冰塊休息。有的壯年海象能夠長時間在海中游動,將頭部和胸部露出水面仰泳,有時還能在水面站立行走。每年秋季,淺灘開始結有厚厚的冰層,海象就得遷往遠處的廣闊水域生活。目前全世界約有海象15萬頭左右。一般海象的平均體長為3~5米,體重700~800千克;但世界海洋史的資料曾記載,最大的海象長達20米,體重1500千克,實屬罕見。

6. 海洋動物睡覺會閉眼睛嗎

海洋動物主要分為魚類和生活在海洋中的哺乳類動物,其中海洋中的魚類睡覺是不會閉上眼睛的,因為它們沒有眼瞼,只有保護眼睛的眼膜,所以也就沒法閉上眼睛,魚類在睡覺或者死亡之後都是睜著眼睛的;海洋的其他哺乳類動物,包括海獅、海象、海狗和海豹、海獺等睡覺時大多都閉著眼睛,也有些眼睛是半睜半閉或者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的,目的在於維持呼吸或者是保持對四周的警惕性。

鯨魚

鯨魚實際上也是哺乳動物,平時用肺和頭頂的鼻孔呼吸。鯨魚睡覺的時候比較奇葩,它們會頭上尾下地直立在海面下睡覺,並且一半的大腦休息,另一半的大腦保持游動和維持呼吸,也就是站著睡覺的同時還要保持呼吸和游動,令人嘆為觀止。

7. 海象有何特徵

海象的外貌異常醜陋,那長長獠牙、充血閃光的眼睛、上唇的厚肉墊上長滿粗硬密麻約有10厘米長的胡須,多達400根左右。特別是那對0.3~0.9米長的粗長獠牙,看上去很可怕。它在浮冰上走路或者從水中爬到冰上,也是靠這獠牙的幫助。它把龐大的身軀的一半移到冰塊,再把牙齒插到冰塊里,然後緊縮頸部的肉,將身體向前緩緩移動,最後在冰塊上站定。海象上岸後就利用兩只前鰭腳行走了,這是為了防止它的獠牙受到過多的磨損和傷害。

每年4~5月,海象在水中進行交配或養育。交配一般1~3年一次,經過長達一年的妊娠期,分娩總是極快而順當的。小海象出生後由母海象帶著下水,半個月後就會適應水中生活。海象周身有毛皮,小海象的毛皮呈黑綠色,成年的雌海象呈褐色,雄海象為紅褐色或粉紅色。隨著年歲的增長,皮毛的色澤漸漸變淺,失去原有的光澤,顯得異常粗糙,彷彿枯乾的樹皮。

熱點內容
保利芳園為什麼便宜 發布:2025-05-18 04:11:20 瀏覽:475
硬的東西吃下去胃會痛為什麼 發布:2025-05-18 03:35:03 瀏覽:83
為什麼喝酒很長時間後會吐 發布:2025-05-18 03:34:22 瀏覽:656
抖音直播的tb為什麼那麼便宜 發布:2025-05-18 03:34:19 瀏覽:84
為什麼說用電腦交作業更方便 發布:2025-05-18 03:29:31 瀏覽:935
為什麼軟體都用不了網 發布:2025-05-18 03:25:47 瀏覽:569
父子之間為什麼搞不好關系呢 發布:2025-05-18 03:23:43 瀏覽:712
手機為什麼不能代替對講機 發布:2025-05-18 02:56:09 瀏覽:133
為什麼小米門鎖開門時故障 發布:2025-05-18 02:44:22 瀏覽:559
為什麼微信聽語音手機會關機 發布:2025-05-18 02:37:55 瀏覽:5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