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色鑽石為什麼顏色那麼淺
❶ 鑽石顏色各異的原因
炎色反應的顏色。
❷ 彩鑽的彩鑽介紹
鑽石的世界其實不僅僅只有一種顏色,也是色彩紛呈的。大多數的人都認為鑽石的顏色越白越好,其實彩色鑽石的經濟價值和收藏價值也是很高的,因為她比白色更稀有更珍貴造就了她非凡的魅力。
鑽石,又稱為「純碳」,化學中一般稱為金剛石。金剛石是無色正八面體晶體,由碳原子以四價鍵鏈接,為目前已知自然存在最硬物質。一般而言,鑽石是指經過琢磨的金剛石,金剛石則是指鑽石的原石。
在金剛石晶體中,碳原子按四面體成鍵方式互相連接,組成無限的三維骨架,是典型的原子晶體。每個碳原子都以sp3雜化軌道與另外4個碳原子形成共價鍵,構成正四面體。由於金剛石中的C-C鍵很強,所以所有的價電子都參與了共價鍵的形成,沒有自由電子,所以金剛石硬度非常大,熔點在華氏6900度,金剛石在純氧中燃點為720~800℃,在空氣中為850~1000℃,在真空下2000~3000℃,而且不導電。在工業上,金剛石主要用於製造鑽探用的探頭和磨削工具,形狀完整的還用於製造首飾等高檔裝飾品,其價格十分昂貴。 金剛石由於折射率高,在燈光下顯得閃閃生輝,稱作鑽石。巨型的美鑽可以價值連城。而滲有深顏色的鑽石的價錢更高。當鑽石帶有藍、綠或粉紅色屬十分罕有,而顏色深而鮮艷則價錢很高;目前最昂貴的有色鑽石,要屬 帶有濃艷紅色的鑽石。
鑽石分為一型和二型兩種,這主要是根據它是否含有N元素:一型含;二型不含。而藍色的鑽石是二B型的,是半導體。 傳統釐定鑽石價值高低的標準是「4C」制度,即卡、色澤、凈度、和切割。
卡
卡,或譯克拉、卡拉(Carat),是鑽石的質量單位。一卡相等於200毫克,相傳早期鑽石商人稱量鑽石所用的砝碼為稻子豆樹(carob)果實,一粒這樣的果實大約就重200毫克。因為鑽石的密度基本上相同,因此越重的鑽石體積越大。越大的鑽石越稀有,每卡的價值亦越高。下表為2005年時的價格比較。 凈度(Clarity)以鑽石內的瑕疵多少決定。瑕疵可能是天然的雜質或裂痕。瑕疵的數量、位置、大小等都會影響評級。鑽石礦開采出來的金剛石中,只有20%可以成為寶石,其餘的因為瑕疵較多通常只能作工業用途。而20%~40%的寶石級鑽石中,大部分都包含肉眼可見的瑕疵。在此級別以上的鑽石較為大眾喜愛。至於屬完美級別的鑽石更為罕有,被稱為「博物館級」鑽石。通常使用10倍放大鏡觀察鑽石內部及表面瑕疵的大小、數量、分布及對鑽石光彩影響的程度,分出等級。一般通行的凈度分級如下:
· FL - 「Flawless」,完美無瑕。在十倍放大鏡下內外俱無瑕疵。
· IF - 「Internally flawless」,內部無瑕。在十倍放大鏡下只有表面有輕微花痕。
· VVS1, VVS2 - 「Very Very Slight」,非常非常小。在十倍放大鏡下只有很難看見的瑕疵。VVS1凈度高於VVS2。
· VS1 and VS2 - 「Very Slight」,非常小。在十倍放大鏡下可看見瑕疵,但肉眼難以辨認。VS1凈度高於VS2。
· SI1 and SI2 - 「Slight Inclusions」,小瑕疵,肉眼可能看見。
· I1, I2 and I3 - 「Imperfect」,有瑕疵,可以被肉眼看見。
現代科技之下,有些鑽石的瑕疵是可以修補的。不過修補過的鑽石的價值會稍低。 鑽石的色澤會因為化學上的雜質而有所偏差。完全純正的鑽石應該是透明無色的。鑽石偏向不同的顏色會影響它的價值。絕大部分的鑽石都是因為帶有氮原子而偏黃。白鑽越偏黃,價值便越低。但是偏粉紅或藍的鑽石價格卻較高。顏色強烈偏向粉紅或藍的鑽石可能是價值連城。
一般的方法是把鑽石按偏黃的程度分為不同的等級,把樣品與已知色級的比色石對比確定,以D級最高,Z最低。
· 無色: D, E, F
· 接近無色: G, H, I, J
· 微黃: K, L, M
· 輕淺黃: N, O, P, Q, R
· 淺黃: S, T, U, V, W, X, Y, Z
在考慮鑽石色澤時,同時也應將螢光反應考慮在內,螢光反應是指鑽石曝露於紫外線光線下時,所發生的反應顏色光。但是螢光反應甚少對鑽石的價值發生影響,除非是具有非常強烈螢光的鑽石會影響其透明度及光彩,而產生油濛狀的外表,如此將減損鑽石的美麗及價值,但是若其螢光不至使鑽石產生油濛狀外觀,則不應將其視為一種缺點。
鑽石保養:雖然鑽石堅硬,但鑽石依然會互相刮花。應將鑽石獨立放在首飾盒內,避免與其他飾物同時存放。清潔鑽石應該以清水浸泡後以軟身的毛刷洗刷鑽石,再以清水沖洗及將水份吸干。
彩色鑽石指鑽石具備顯著顏色,或罕見的天然致色鑽石,都屬於彩色鑽石之列。而其中以黃色或褐色鑽石為例,他的顏色必須達到足夠深度。例如國際鑒定分級制度GIA分級體系中,必須深於Z色比色石才可稱為彩色鑽石。
至於其它顏色的鑽石,雖然顏色較淺或顏色飽和度較低,但都可稱為彩色鑽石。在彩色鑽石當中,紅色和綠色是極為罕見的,其次是紅紫色、紫色、橙色、粉紅色和藍色。我們珠寶市場中經常交易的彩色鑽石以黃色和棕褐色為主,而明亮的黃色鑽石更具經濟價值。
彩色的程度通常按顏色飽和度及色調進行分級和描述鑽石顏色時,這些術語放在體色之前,如Fancy yellow(彩黃)或Light yellow(淡黃)經過GIA鑒定的彩鑽。在珠寶市場具有極高價值,因為GIA的鑒定證書世界通用,而且具權威。它的證書中對顏色的描述分的很細,而且對顏色的出處也做鑒別,有些彩色鑽石的顏色是經過輻照改色的,這樣的顏色鑒定機構都認為是人工處理的,它的價值遠沒有天然致色的鑽石高。
彩色鑽石是世界上十分罕見的鑽石,據有關專家統計,每出產10萬顆寶石級鑽石,其中才可能有一顆彩色鑽石,出土概率僅為1/100000。而粉紅色、綠色、紅色、彩黃色鑽石以特有的艷麗色彩和璀璨光澤更為珍貴稀有,擁有致命的魔力,令世人痴迷傾倒。所以擁有一顆彩色鑽石是多少人夢寐以求的願望,當然了,這不是每個人都能實現的!但是我覺得大家也沒有必要去遺憾,很多時候懂得欣賞也是一種享受。
❸ 彩色鑽石顏色分級是怎麼分的一共分幾個級別,謝謝
彩色鑽石和普通無色鑽石的顏色分級標準是不一樣的。
常見的彩鑽一共分為九個級別:Faint〈微〉、Very light〈微淺〉、Light〈淺〉、Fancy light〈淡彩〉、Fancy〈中彩〉、Fancy dark〈暗彩〉、Fancy intense〈濃彩〉、Fancy deep〈`深彩〉、Fancy vivid〈艷彩〉。
(不同色彩的鑽石,要在顏色等級後加上色彩後綴)比如藍鑽:Fancy light Blue〈淡彩藍〉、Fancy Blue〈中彩藍〉、Fancy intense Blue〈濃彩藍〉......
❹ 為什麼有些鑽石偏白,有些鑽石偏黃
鑽石偏白或偏黃是鑽石等級區別的一個重要標志。
顏色由D、E、F為透明無色,G-H為白色,I-J色會泛一點黃,K色以下黃色越來越深,而彩鑽的價格會比D色的白鑽貴幾倍。
D、H表示鑽石的色澤。D是最好的色澤,H比較一般。
鑽石的顏色,從珍貴的無色、罕見的淺藍、粉紅到常見的微黃不等。鑽石越透明無色,白光越能穿透,經折射和色散後更是繽紛多彩。
(4)彩色鑽石為什麼顏色那麼淺擴展閱讀:
物理性質
硬度
摩氏硬度10,新摩氏硬度15,顯微硬度10000kg/mm2,顯微硬度比石英高1000倍,比剛玉高150倍。金剛石硬度具有方向性,八面體晶面硬度大於菱形十二面體晶面硬度,菱形十二面體晶面硬度大於六面體晶面硬度。
依照摩氏硬度標准(Mohs hardness scale)共分10級,鑽石(金剛石)為最高級第10級;如小刀其硬度約為5.5、銅幣約為3.5至4、指甲約為2至3、玻璃硬度為6。
由於硬度最高,金剛石的切削和加工必須使用鑽石粉或激光(比如532nm或者1064nm波長激光)來進行。金剛石的密度為3.52g/立方厘米,折射率為2.417(在500納米光波下),色散率為0.044。
❺ 彩鑽的顏色是怎樣形成的
是參雜了離子才會有顏色的,化學中的知識~
❻ 我們能看到的大多數鑽石都是透明無色的,那麼彩鑽為什麼會有顏色
生活中我們大多數見到的都是透明無色的鑽石,彩鑽不太常見,那彩鑽石是怎麼形成的呢?彩鑽是除透明以外的鑽石。世間有顏色的鑽石,又稱為彩鑽,主要成因是無色鑽石內的微粒起變化而產生的顏色,不同的變化產生不同的顏色,因此顏色越罕有,價值亦愈高。
世界最大的粉鑽「阿蓋爾粉紅禧」便是在阿蓋爾鑽石礦區發現開采,重達24.78克拉,於2010年以4544萬瑞士法郎(約合4575萬美元)高價拍出,刷新全球單顆鑽石拍價紀錄。彩鑽的開采量極為稀少,每顆彩鑽都是世間難求的稀世珍寶。
❼ 同樣顏色級別的鑽石為什麼看起來不一樣
這個主要是不同的廠家加工方法不一樣,所以看起來不同,不過相同級別的顏色肯定是相同的。
鑽石的顏色分級:
鑽石的價格是由4C參數決定的,顏色越無色越有價值。因為鑽石的顏色等同於一個優質的濾光器,作用是減少反射光的逸出,鑽石的顏色越白,鑽石的閃爍色彩就越強。同樣,無色的鑽石相對黃色調的越稀少,根據石頭顏色由淺到深的不同程度,等級分為D、E、F、G、H、I-J、K-L、M、N-O、P-R、S-Z。大部分寶石級別的鑽石顏色介於無色到淺黃色之間,下面是鑽石的顏色對應的級別圖。
❽ 彩色鑽石的顏色三要素
顏色乃是光源(Light)、物體(Object)和觀察者(Observer)三者交互作用的結果。移去光源,則一切變黑,不見顏色;除去物體,沒有觀察對象,只剩空氣,也不見顏色;觀察者如閉上眼睛,亦無顏色之存在,因此三者為構成顏色的基本條件。
寶石所呈現的顏色,可粗分為三大要素,即色彩(Hue)、色調(Tone)與色度(Saturation)。
1.色彩(Hue):色彩乃指眼睛對顏色的第一印象,例如天空是藍的,山是綠的,玫瑰花是紅色的。
通常科學化的顏色描述乃以光譜(彩虹)的七大色作基礎:紅(Red)、橘(Orange)、黃(Yellow)、綠(Green)、藍(Blue)、靛(Violet)、紫(Purple)。
2.色調(Tone):色調指色感的明暗程度,亦即寶石予人的明或暗的感覺。最明亮時寶石為無色,最暗時寶石全黑。口語中的淺和深既是指此,譬如最淺色調的海藍寶石接近無色,最深色調的藍寶石接近黑色。
以下既是色調深淺的簡單區分:
Very Light 很淺;Light 淺;Medium Light 中淺;Medium 中;Medium Dark 中深;Dark 深;Very Dark 很深
3.色度(Saturation):是指顏色的量或其純度,又可解釋成飽和程度。色度低的時候,冷色如綠或藍色常出現灰色,而暖色者則帶棕色。色度也可以說成是顏色的濃淡,色越濃表示越飽滿,越淡表示顏色越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