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眼觀萬物 » 為什麼劇毒的昆蟲顏色鮮艷

為什麼劇毒的昆蟲顏色鮮艷

發布時間: 2023-04-13 08:21:50

㈠ 為什麼蟲子的顏色很鮮艷

日常中昆蟲身體鮮艷一橋殲般有四種比較好理解也是常見的作用:
1,警示敵人自身有毒,一般出現在有毒毛蟲之類的動物上
2,警示察孫敵人假裝自身有毒,一般出現在無毒但敏沒沖有體型外表類似的同類昆蟲上
3,提醒異性這里有健康切已預備繁衍的成蟲,常見於各類成蟲
4,特殊保護色,極少部分蝴蝶的特殊身體亮色可用於偽裝自身成別的物體或者動物(例如體型更大的動物的眼睛)

㈡ 為什麼顏色鮮艷的動物,往往都是帶有劇毒的

動物外表亮麗的顏色能夠幫助許多動物找到同類並且與其交流。這些顏色還可以有助於動物更好地隱藏於它們的棲息地。然而鮮亮的顏色還可能用來充當警告色。許多有毒或是味道糟糕,或者兩者兼具的動物,它們都是身披鮮艷警告色的物種。這些顏色彷彿是在告訴掠食者:"越美麗的東西越危險,別想打我的主意,你會後悔的。"

㈢ 揭秘世界上最毒的動物 色彩艷麗的箭毒蛙

世界棗手隱上最毒的動物——箭毒蛙,生活在美洲潮濕茂密的熱帶雨林里,身材嬌小、色彩艷麗。很多掠食者,不論是蛇還是蜘蛛,都對它們都是望而卻薯桐步,哪怕是細菌也很難在其身上滋生。

目前,地球上共有一百多種不同的箭毒蛙,小型種類的體長不超過2厘米,大型種類也不過5、6厘米。誰能想到,這些和硬幣差不多大小的蛙,其中的部分種類卻具有見血封喉的劇毒。

就在不久之前,北京出入境檢驗檢疫局在凳廳一件填寫為「食品」的郵包中查獲了一隻活體箭毒蛙,引起了社會的廣泛關注。

迷彩箭毒蛙

在箭毒蛙的原產地中南美洲,土著居民常用一種金色箭毒蛙的毒液製作吹箭,狩獵動物。他們小心翼翼地隔著葉子捏住蛙的頭部,再將削好的硬木箭頭在箭毒蛙的身體上反復摩擦、擠壓,使箭頭沾滿毒液。

箭毒蛙

這種毒液中毒素,比一克便能致人死命的番木鱉鹼還要強上數百倍。一隻金色箭毒蛙身上的毒素至少能毒死十個成年人,而且無葯可解。

其實,箭毒蛙毒液的基本用途之一是殺滅細菌,防止在雨林中發生感染或滋生真菌。箭毒蛙的皮膚表面有許多用於保持濕潤的黏液腺,在粘液腺的周圍長有能夠分泌毒液的微小開口。

箭毒蛙毒液中的致命成分——生物鹼,能夠阻礙其他動物體內的離子交換,使神經中樞的指令無法正常傳達給組織器官,最終導致心跳停止。

不過,並不是所有種類的箭毒蛙都具有金色箭毒蛙一樣的猛毒。

一般而言,不同種類箭毒蛙的毒性強弱不一,而且其毒性的強弱與其身體的顏色並沒有直接的關系。

科學研究發現,長時間人工飼養的箭毒蛙雖然顏色依舊艷麗,但往往會失去毒性。箭毒蛙的毒性,這種有效的自我保護手段,並不是與生俱來的,而是後天獲得的。

黃紋箭毒蛙

早在蛙寶寶誕生之初,母箭毒蛙就會將小蝌蚪背在背上,穿越雨林,將它們分別放在植物(主要是鳳梨科植物)葉片根部由雨水積蓄而成小水池裡。

在接下來的一段時間內,母箭毒蛙會定期產下未受精的卵喂養小蝌蚪,而這些卵中就有較高含量的生物鹼。隨著小蝌蚪不斷長大,它們體內的生物鹼也不斷增加,這能夠有效避免例如子彈蟻之類掠食性昆蟲的襲擊。

草莓箭毒蛙

等到小蝌蚪長出了四肢,可以自由活動的時候,它們體內的生物鹼含量就已經遠遠超過其他蛙類了。

科學家們在研究箭毒蛙食物的過程中發現,野生箭毒蛙身上具備的某種化學物質,在以果蠅人工飼養的箭毒蛙身上是找不到的。

但是,這種化學物質在野生箭毒蛙常吃的昆蟲身上卻有所發現。因此,科學家們認為,箭毒蛙的毒素很可能來源於它們日常所食用的有毒昆蟲,比如蜘蛛和螞蟻。

以螞蟻為例,其實多數動物都不太愛吃螞蟻,因為它們很難消化。但箭毒蛙卻能吃下許多螞蟻,這是很不尋常的。在熱帶雨林中,很多植物為了保護自己的葉片不被啃食會分泌有毒的生物鹼。但有些螞蟻即便吃下含有少量生物鹼葉片也並無大礙。

在箭毒蛙吃下這些螞蟻後,螞蟻身體中的毒素很可能在蛙類的體內富集。有些科學家深信,正是由於大量捕食螞蟻令箭毒蛙有了源源不絕的毒素來源。

由於具備了另掠食者避之不及的毒素,箭毒蛙的許多特徵和行為都與一般的蛙類不同。它們的體色大多鮮艷奪目,像是在故意宣示自己的存在感。

鑽藍箭毒蛙

雄蛙毫無顧慮地鳴叫、打鬥,宣布地盤。雌蛙則能夠背著蝌蚪四處奔走,爬上爬下。在大白天悠閑地享受日光浴似乎也是箭毒蛙的一項特權。

近年來,箭毒蛙被作為「另類寵物」引入世界各地的情況時有發生。2014年,我國浙江口岸就曾經截獲過4隻被虛假申報的活體箭毒蛙。需要再三強調的是,箭毒蛙雖然嬌小可愛,顏色絢麗,但也潛藏著巨大的風險。

黑黃箭毒蛙

引入野生箭毒蛙無疑是極度危險的。而人工飼養的箭毒蛙,雖然不一定帶有劇毒,但在其飼養、運輸過程中仍可能遺失、逃逸,對我國的自然生態系統構成物種入侵,威脅本地的生物多樣性。

如今,部分種類的箭毒蛙,如紅帶箭毒蛙、金色箭毒蛙等都已被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名錄列為瀕危或極度瀕危的物種。「另類寵物」的需求也可能 *** 捕捉,對瀕危物種資源造成破壞。

時至今日,箭毒蛙如何產生的毒素依舊吸引著許多科學家投身研究。通過了解這種劇毒的蛙類,人們有望將其毒素中的有益成分提取出來,製成效果拔群,副作用小的醫療葯物,為人類造福。

㈣ 為什麼五顏六色的蝗蟲比普通的蝗蟲可怕

顏六色的黃忠比普通的蝗蟲更可怕的原因就是五顏六色的黃忠,它們的毒性會更大。

㈤ 越鮮艷的動物越有毒嗎

嚴格意義上說不是越鮮艷的動物越有毒。這屬於自然界動物的保護色。有的鮮艷的顏色可能具有強毒性來保護自己,使天敵或者其它避而遠之。但是這屬於保護色.動物外表顏色與周圍環境相類似,這種顏色叫保護色。很多動物有保護色,類似豹子的花紋和青蛙的綠,還有不少會變色,但最高境界是擬態,不只是顏色,連外型都完全變了(顏色、外形都與環境類似的歸於擬態)。自然界里有許多生物就是靠保護色避過敵人,在生存競爭當中保存自己的。
這種保護色的例子在動物界可以舉出許多,我們簡直每走一步路都可以遇見它。沙漠里的動物,大多數都有微黃的「沙漠色」作為它們的特徵。那裡的獅子、鳥、蜥蜴、蜘蛛、蠕蟲等等,總之是沙漠動物群當中一切具有代表性的動物身上,都可以找到這種顏色。相反的,北方雪地上的所有動物,可怕的北極熊也好,不傷人的海燕也好,卻都披上了一層白色,它們在雪的背景上簡直看不出來。在長期的險惡環境中生存的野兔,它們的毛色都是土黃色,這種顏色,也是秋天大部分草木的顏色,所以野兔可以藉此來逃避許多天敵的危害.變色龍是蜥蜴的一種,是典型的具有保護色的動物.它能在周圍環境對光線的反射中迅速地改變體色,變成樹干或樹葉的顏色來保護自己.每一個捕捉昆蟲的人都知道,由於昆蟲有保護色,要找到它們十分困難。你不妨試著去捉在你腳邊的草地上吱吱叫著的綠色蚱蜢──在掩護著它的綠色背景里,你簡直看不清蚱蜢在哪裡。還有生活在樹皮上的蝶蛾和毛蟲,顏色都非常接近樹皮的顏色(如毒蛾等)。
水生動物也是這樣。在褐色藻類里生活的海生動物,都有「保護性」的褐色,使眼睛無法察覺它們。生長在紅色海藻區域里的動物,主要的保護色是紅色。銀色的魚鱗也同樣具有保護性,它保護魚類,即使它們受不到在空中搜尋它們的猛禽的傷害,又使它們受不到在水下威脅它們的大魚的襲擊:水面不但從上面往下看像面鏡子,並且從下面,從水的最深處向上看更像面鏡子(全反射),而銀色的魚鱗剛好同這種發亮的銀色背景融合成一片。至於水母和水裡的其他透明動物,像蠕蟲、蝦類、軟體動物等,它們的保護色是完全無色和透明,使敵人在那無色透明的自然環境里看不見它們。

㈥ 為什麼越是有毒的生物身上越是鮮艷

在生物學中,這個叫「警告色」。對於生物來說,警告色也是一種特殊的保護色。
食物鏈中大部分弱勢生物往往採用與生活環境相一致此賀慧的顏色,藉此與環境混為一體,從而躲避來自天敵的危險,這種顏色或花紋叫「保護拍遲色」森答。
但一些有毒生物卻反其道而行之,把自己的顏色弄得非常鮮艷,與環境的對比非常明顯,非常容易被天敵或其他動物發現。這也是在警告天敵:看到了嗎?我有危險,別碰我。這是千百年的生物進化與自然選擇的結果。

㈦ 毛毛蟲身上長有毒毛且顏色鮮艷與保護色不同,為什麼

毛毛蟲一般指鱗翅目(蛾類和蝶類)昆蟲的幼蟲。具3對胸足,腹足和尾足大多為5對。

鱗翅目(Lepidoptera)是昆蟲綱中最常見的一目。色彩美麗,成蟲體肢和翅滿被鱗片和毛,故2對翅為鱗翅,且前翅大於後翅;虹吸式口器(原始的小翅蛾類上顎發達,為咀嚼式);觸角絲狀、雙櫛狀、櫛狀、棍棒狀等多型;復眼發達,單眼2個或無單眼。幼蟲蠕蟲狀,具3對胸足,腹足和尾足大多為5對。幼蟲體上生有剛毛,對剛毛的排列和命名稱毛序,在分類上有重要意義。約有112000種,包括蛾類和蝶類。有些可釣、喂魚。

劇毒十二點

毛毛蟲中還有一種叫劇毒十二點,它的體內含有劇毒。

編輯本段毛毛蟲生存之道擬態

對行動遲緩,沒有翅膀的毛蟲來說,生存就是一場戰爭。然而幸運的是,這些聰明的爬行動物精通偽裝和防衛。研究人員發現,不同種類的毛蟲或蛹都帶有一對眼睛狀的標記,且顏色和形狀多種多樣,有圓的也有狹長的瞳孔形。這些各式各樣的圖案表明毛蟲們並沒有刻意針對某種掠食者進行擬態偽裝,以逃脫被捕食。

1.模仿高手:發出蛇的氣味

天敵偶然遇到一隻受到侵擾的Spicebush鳳蝶毛蟲時,它可能會認為自己遇到了一條蛇。這種毛毛蟲是模擬蛇的高手。除了假眼斑以外,它還有一對可以充氣,會發出臭味的鮮紅色觸角。這對觸角充氣後看起來很像蛇的舌頭,聞起來也像蛇的氣味。該圖片中的這只黃色毛毛蟲比上圖中的綠色毛毛蟲更老一些,更接近蛹期(變成蝴蝶前的最後一步)。不久後它將尋找一個安全的地方,變成蛹,這時它的顏色會變成接近森林地面的顏色。

2.像枯葉的外表

四角天蛾看起來很像死樹葉。當其中一隻毛毛蟲躲藏在附近的死樹葉中時,它的天敵很難發現它。不過萬一被發現了,它還有其他對策。當它被打擾時,它會翹起尾部腹腳(尾部真腿的支撐結構,肥胖多肉)。然後拱起背部,像任何被激怒的四角天蛾的毛毛蟲一樣,不停地搖晃腦袋。

3.棕皮上的綠斑點

Sphecodinaabbottii毛毛蟲利用棕色皮膚上的綠色斑點偽裝自己,當它趴在正在生長的成串葡萄上時,別人很難發現它。成年Sphecodinaabbottii毛蟲分化成兩種顏色,一種像圖上這只毛毛蟲的模仿葡萄的偽裝色,一種變成像樹皮一樣的棕色。除此以外,這種毛毛蟲還有其他防禦手段,例如假眼。當一隻成年Sphecodinaabbottii毛蟲受到驚擾時,它會翹起尾部,用假眼「瞪著」進攻它的動物。如果這種「瞪視」無法嚇跑食肉動物,毛毛蟲還會發出刺耳的嘶嘶聲。

4.小心我的尾足

Furculaborealis毛蟲是模仿壞死的樹葉邊緣(這里的細胞已經死亡,顏色變成棕色)的高手。但是,如果它的天敵以前曾領教過它的這種偽裝伎倆,Furculaborealis毛蟲會採用它的第二種防禦方法。它的兩個尾狀物(實際上是經過演變的尾足)會充氣;當它受到驚擾時,這種毛蟲會把尾狀物完全伸展開,顯示出亮白色和黑色末端,並會不斷前後左右地搖擺這些可笑的「流蘇」。

5.勝似抽象藝術

turbulentphosphila毛蟲聚集在它們棲息的植物上。如果這群毛蟲受到天敵攻擊,它們會採取像《黑客帝國》三部曲里看到的一系列防禦措施。首先,這群身體上長著條紋的毛蟲會開始迅速爬動,用這種方法干擾入侵者的判斷。如果這種做法不管用,這些毛蟲會一躍而起跳入空中,懸掛在絲上的它們會不斷扭動身體。毫無疑問,這一做法非常引人注目,會把它們的天敵嚇跑。

6.好戰的姿勢

這種黃脖子毛蟲(Datanaministra)並沒因為與背景融為一體的問題感到太擔憂,它們非常大膽地擺出顯眼的防禦性姿勢。跟turbulentphosphila毛蟲一樣,這種毛蟲也很喜歡群居,它們經常會十幾只或者數百隻聚在一起。當它們受到侵擾時,這些毛蟲會猛烈擺動身體,並會高高舉起巨大的頜。

7.另一種偽裝

Phaeouraquernaria毛蟲模擬樹枝的技術非常高超,甚至在它與樹的結合處竟沒有一點差異或陰影。它趴在嫩枝上,利用尾足之間的裝飾性毛毛達到上述效果。Phaeouraquernaria毛蟲的顏色、質感和結構,這一切使它能夠完美地與樹枝融為一體。

8.模仿樹葉

Nericebidentata毛蟲只吃榆樹葉,它趴在葉子上,啃噬樹葉時,看起來就像被它吃掉的那半樹葉。這種毛蟲不吃其他植物,它們已經進化出這種非常獨特的偽裝方式。通過近距離研究發現,Nericebidentata毛蟲的腹腳呈淡紫色,跟被咬爛的榆葉組織的色調非常相像。而且它腹部的結構也跟榆樹葉的雙齒邊緣非常協調。

9.在胡蘿卜上築巢

黑鳳蝶毛蟲雖然這種毛蟲的顏色非常鮮艷,圖案也很醒目,但是當它置身在被陽光照射的胡蘿卜葉中時,這種驚人的色調卻能起到保護色的作用。目前還不清楚它為何會有這種驚人外表,一些昆蟲學家指出,這種顏色可能是在模仿有毒的帝王毛蟲,或者在警告食肉動物,這種毛蟲的味道非常糟糕。黑鳳蝶毛蟲的其他防禦方法包括可以充氣的紅色觸角,這種毛蟲的觸角跟spicetailswallowtail的一樣,會釋放出難聞氣味。[1]

編輯本段毛毛蟲什麼時候變成蛹?什麼時候成蝶?大約在一年中的春夏兩季,3-5月份.

成蟲是蝴蝶發育的最後階段。成蟲羽化之初,蛹殼於蛹翅之間,前中後三胸節的背中線以及頭、胸兩部分的連接線3處同時破裂。頭部附肢(觸角及喙管等)及前足先行伸出,中足、後足和翅隨即拽出。足攀著他物後,體軀隨即脫離蛹殼。柔軟皺縮的翅片,會在5~6分鍾內迅速伸展開來。但這時的翅膜尚未乾固,翅身還很柔軟,不能飛翔。必須再隔1~2小時,才能展翅飛向天空

毛毛蟲變蝴蝶

捉條蝶類毛毛蟲,放入玻璃瓶內,裡面放些嫩枝,青草,瓶口用紗布蓋住,扎緊。你將看到,蟲子拚命蠶食草葉。

不久,蟲子長的很肥,慢慢的身體表面變成綠色或棕色的硬殼,成為蛹,蛹不吃也不動,但在殼內發生著劇烈的體態變化。

幾天後,蛹變成了成蟲,蝴蝶就從裂開的蛹殼里出來。這時它的翅膀是折疊著的。你將紗布取下,把蝴蝶從瓶里放出,待它身子乾燥後就會展翅飛舞,在鮮花叢中游戲。

成蟲完成產卵任務後便死去,卵經過發育又孵出毛毛蟲。

現在你明白了,蝴蝶的一生,要經過卵。幼蟲.蛹。成蟲四個階段。其中幼蟲階段對人類有害,要吃作物的葉子。但成蟲蝴蝶或蛾大多數卻能幫助植物傳播花粉,對人類也有益處。

毛毛蟲有16條腿.

㈧ 為什麼有些昆蟲的身體顏色非常鮮艷,難道他不怕被敵人

你見過胡蜂嗎?它們身上黃黑相間的條紋十分鮮艷,這華麗的外衣可不是為了打扮自己,而是為了警告敵人:不要接近我,我的蜇針上有毒。一些昆蟲在被胡蜂蜇傷之後就會記住它身上的顏色,「吃一塹,長一智」,以後也就不敢再接近胡蜂了。許多身上有毒或者惡臭的昆蟲,它們的身體表面往往有色彩鮮艷的斑塊或者條紋,這就是昆蟲的警戒色。和昆蟲利用保護色「消失」在環境中正好相反,有著警戒色的昆蟲故意使自己與眾不同,目的是讓敵人一眼就認出自己,避免遭到意外攻擊。毒蛾背上鮮艷的紅黃相間條紋也是這個道理,它們的背上有兩條毒腺,分泌的毒液甚至能危及天敵的生命,一些「上過當」的鳥兒看到這種條紋之後就不再主動招惹它們了。

㈨ 昆蟲身上長有鮮艷色彩來證明自己有毒,那種色生物上稱做什麼

動物的警戒色是不可食性的外在標志。因為有境界色的動物經常月度微 潛在的傷害性特徵,如毒刺、毒牙等。這些動物有不同於氣息環境的鮮艷色彩或斑紋,對捕食者起到預先警告的作用。這種鮮艷醒目的顏色和斑紋叫警戒色。

動物具有的與其棲息環境顏色相適應的色彩,叫保護色。它起到使動物不易被其他動物所發現,而使動物隱蔽的作用,有利於避敵或捕食。動物的保護色往往不是固定不邊的,有的隨季節而變化,有的隨黃鯨而變化,有的隨時都能改變。

動物在外表或色澤斑紋等方面與其他生物或非生物異常相似的形態,叫做擬態。

所以,上面的應該叫警戒色!

㈩ 是不是顏色鮮艷的蝴蝶一般都有毒

首先說顏色,動物身上的顏色分兩類,一類是色彩鮮艷的,一類是灰暗的。通常顏色鮮艷的動物都有秘密武器,否則容易被其它的動物吃掉;而顏色灰暗的動物不容易被其它的動物發現,所以它們生活的安寧些。
其次說昆蟲,許多昆蟲都改念會偽裝,使它們很難被發現;有些昆蟲則渾身鮮艷明亮很容易看見,但它們通常有毒,或者是它們很難吃。差埋
最後說蝴蝶,蝴蝶主要生活在花叢中,在這個漂亮的環境中,顏色鮮艷的花蝴蝶如果停在花核慶困上是很難被它的敵人發現的,花蝴蝶身上鮮艷的顏色是它的偽裝;當花蝴蝶在空中飛舞時,鮮艷的顏色又會嚇退它的敵人,使敵人誤認為它有毒,或是誤認為它很難吃;所以大多數的蝴蝶是沒有毒的。但也有少量的花蝴蝶確實有毒,它的敵人吃了它就會不舒服。

熱點內容
狗為什麼吃飽了不吃東西 發布:2025-05-16 00:38:02 瀏覽:57
為什麼眼睛裡面有黑色 發布:2025-05-16 00:22:07 瀏覽:212
噴絨布為什麼戴時間長了會變黃 發布:2025-05-16 00:17:08 瀏覽:317
倉鼠換了東西為什麼會發瘋呢 發布:2025-05-16 00:09:09 瀏覽:657
為什麼孩子吃飯後就咳嗽 發布:2025-05-16 00:07:29 瀏覽:474
為什麼臉長時間長痘 發布:2025-05-15 23:55:03 瀏覽:837
麵包為什麼一到晚上就干 發布:2025-05-15 23:53:26 瀏覽:600
為什麼不能娶三無男人 發布:2025-05-15 23:42:41 瀏覽:533
為什麼換季店東西便宜 發布:2025-05-15 23:37:34 瀏覽:217
抖音為什麼發作品時間短 發布:2025-05-15 23:32:41 瀏覽: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