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驗屍看眼睛
㈠ 「五輪八寶犯著兩點神水眼」是什麼意思
五輪八寶指構成眼睛的物質。
五輪:血風氣水肉;
八寶:天地風水山澤雷火八種構成世界的氏源物質。
神水:眼內津液,也指瞳仁。
多了這幾個字,顯見得何九看得專注,尤其那一個「玩」字十分出神,拍核肆透著駕輕就熟、經驗豐富的意思。比較對得起他襲轎那仵作團頭的身份。
㈡ 死者眼睛真能殘留死前人影嗎法醫屍檢時為什麼要看死者雙眼
一直有一個傳聞,說的是死者眼底會留下最後看到的影像,因此法醫鑒定會提取這個圖像作為尋找兇手的依據,因此而引發的破壞屍體行為簡直令人發指!那麼事實真的如傳聞的那樣嗎?
因此法醫鑒定時看眼睛並非確認是否留下了最後影響,但這個過程非常重要,因為一些它展現的信息可以給法醫極大的判定幫助,當然這也是輔助手段,真正的鑒定結果還需要其它手段確認,但並不妨礙看一看眼睛這種相對比較簡單的方法!
㈢ 死者死前眼睛裡最後看到的人
死者死前眼睛裡最後看到的人
死者死前眼睛裡最後看到的人,生死是每個人都要看淡的事情,因為這是一件再平常不過的事情,但是人死後就真的一點感知都沒有了嗎?下面是死者死前戚團眼睛裡最後看到的人相關內容,一起來看看吧。
死者死前眼睛裡最後看到的人1
人眼真的可以記錄死前看到的最後一幕嗎
對人類來說,眼睛是視覺器官,通過它可以感知明暗,可以了解外在的世界。
亡者眼睛可以透露哪些信息
1、死亡時間
讀過《斷頭君,你還好嗎?》一文的讀者一定清楚,人死後眼角膜細胞內粘多糖的水合作用受阻,水分增加,角膜的透明度逐漸降低,直到最後的完全不透明。根據角膜的混濁程度,驗屍人員可以大致推測出死亡的'時間:
死後1-2小時,角膜濕潤,瞳孔透明;
死後5-6小時,角膜開始乾燥,並可出現白色小點;
死後10-12小時,雖然仍可透視瞳孔,但角膜上的白色小點會逐漸擴大,發展成雲片狀,屬於輕度混濁;
死後15-24小時,雖然依舊可透視瞳孔,但角膜呈現雲霧狀、半透明,此時的角膜為中度混濁;
死後48小時,角膜已經發展到高度混濁,不能透視瞳孔。
以上只是大致的死亡時間判斷依據,如果屍體所處的環境溫度較低,那麼角膜發展到高度混濁的時間會更長一些。
2、死亡原因
讀過「法醫秦明」系列小說的讀者,對「機械性窒高扒橘息」這個名詞並不陌生。
勒死、縊死、扼死、悶死等,都可以造成機械性窒息死亡,屍體一般出現的徵象有:右心及肝、腎等內臟淤血;肺淤血和肺氣腫;內臟器官的漿膜和黏膜下點狀出血;屍斑呈暗紫紅色;顏面發紺,腫脹;口唇、指(趾)甲紫紺;同時還伴隨著面部皮膚和眼結膜點狀出血。
CCTV-12「天網」系列節目中有一期是《停止呼吸》,講的是一個機械性窒息死亡的案例,兇手的作案手法就是《第十一根手指》第二案「紙面青屍」中提及的「貼加官」。法醫根據死者頭面部皮膚和眼結膜的點狀出血,推斷出《停止呼吸》的受害人是死於機械性窒息,並結合其他的證據,最終斷定看似無辜的丈夫才是真凶。
3、屍體曾經所處的環境
看過《清道夫》第九案「死不瞑目」的讀者,應該對「鞏膜黑斑」這個詞語有印象吧?如果沒印象,也沒關系,我們來復習一遍。
鞏膜黑斑一般出現在死後眼瞼沒有閉合或者沒完全閉合的情況下,眼球的水分不斷蒸發,鞏膜因乾燥而變薄,鞏膜下方的脈絡膜色素顯現,在眼球結膜上出現三角形、卵圓形或圓形的黑色斑狀,甚至可能出現整個眼球看起來都是黑色的情況。
鞏膜黑斑只有在乾燥的環境下才會出現。如果像《清道夫》第九案「死不瞑目」的水中屍體那樣出現鞏膜黑斑,只能說明屍體在入水之前,曾經在一個相對乾燥的環境下呆過比較長的時間。
雖然亡者瞳孔不能記錄下死前所見的事物,不能讓驗屍人員直觀地看到誰是兇手,但是,亡者的眼睛卻可以透露給驗屍人員有關死亡時間、死亡原因以及屍體是否被轉移等信息。如果今天的文章能幫您破解長久以來疑惑的問題,那就請尊重死者,莫再以訛傳訛。
死者死前眼睛裡最後看到的人2
臨終最後一眼看到的人
人在臨終的時候,開始回顧自己生此悉前的一切,他一生所做的好事、壞事都會在這一刻出現,就算他不記得了,但是腦子里還是會幫他回憶。所以很多人在彌留狀況之下,看到許許多多過世的家親眷屬。其實這些親屬不一定是真的,而是他的冤親債主來找了他,想把他帶走,報復他。
什麼是冤親債主
做好事有功德,做壞事也有報應,曾經經歷過爭執、搶奪、侵犯、傷害等等這些惡事,就會形成冤親債主,陰訟牽連、人鬼牽連,陰鬼受難,陽世受報等都會形成冤結,這些冤結在輪回中如果不化解,就會一直跟著我們,正所謂冤冤相報,相互還債,無有邊際,沒完沒了。
怎麼化解冤親債主
可以看太上三生解冤拔罪妙經,太上三元賜福赦罪解厄消災延生保命妙經。其實最好是請高功道長做法事化解。之後要進行懺悔,欠債還錢,天經地義,如果你一直沒有化解的話,他們會一直跟著你。
做法事之後為什麼要懺悔,陽世有阻礙,陰世有債主,功德迴向,經咒解冤,用心有別,妄想假手他人,借諸神,菩薩之力化解,但是自身不肯付出,如此用心,何時能解?用心不明,其法不良!
㈣ 如何驗屍
屍檢常識
※ 人通常在死後30分~2小時內開始僵硬,9~12小時後會全身僵直。之後的30個小時會持續僵硬,接下來軟化,經過大約70個小時恢復原狀。
通常情況下是如此,但如果周圍氣溫高於35度的話,僵直和軟化都會加速,只要24個小時即可恢復。
死前劇烈運動後,蛋白質在體內較容易凝固,死後僵硬也會比平常快。
※ 自殺是槍抵著腦袋開時,會在彈恐周圍留下燒焦的痕跡,且周圍皮膚的顏色也會加深。且子彈進入的洞比出的洞小,血流的也較少一點,一般情況下只有自殺才會留下焦痕。歷穗
※ 肺部穿孔,即使想呼吸也會因肺部無法擴張而不能順利呼吸,這便會造成窒息死亡。死前大概能痛苦掙扎10~15分。
※ 溺死:空中稍帶水漬,瞳孔放大,且有出血現象在眼粘膜上,耳膜也會因水壓而造成破裂引起出血。
※ 中毒:嘴唇先泛起微紫色或黑色,接著身體其他部位也會出現此現象;眼睛有時會瞪著,兩手緊握拳頭,腰腿蜷曲等。
※ 被勒死:喉部明顯有一道深深的紫色痕跡,瞳孔放大做痛苦狀,舌頭有時伸出且變成紫黑色。
※ 用茶清洗傷口中和毒性是處理遭遇海蛇等的咬傷的最佳辦法,因為茶中含有的丹寧可以解毒;另外負責吸出毒的人也要用茶漱口以防中毒。
※ 食物中毒時,可以用綠豆磨碎沖水灌服可以暫時緩解毒性。
※ 把鹽素與酸性的清潔劑混合後,會產生有毒氣體。
※ 死者皮膚成粉紅色,且有些斑點由皮膚內向外呈出,明顯是氫氧化鈉(Na OH)中毒致死;若毒在膠囊中。則至少要融化15分鍾才能顯出毒性。急救時最好用含蛋白的東西漱口,如:牛奶。PS:氰酸鉀是難溶於冷水的。(本條感謝鴻上網友的指正!)
※ 外科醫生的食指上會留下一道深而明顯的痕跡,這是因為經常打包紮線所留下的。
※ 死者的發稍有些微燒焦,身體肌肉極度僵硬,這是高壓中電而死的特徵。
※ 電流從手指尖流進身體所形成的燙傷,會使手指成為灰白色。
※ 吃了氰酸鉀可能會引起窒息死亡(氰酸鉀有杏仁味)。
※ 若是在花上下毒,花本身也應先枯萎。
※ 表面看起來是咬端舌頭「自殺」的死狀,有時是因為吸入毒氣或屯如毒物引起痙攣造成的。
※ 毒菌有很多種,有些還會發出猛毒的毒素。毒菌還可以拿來做葯,但還有毒性,所以平常最好別吃。
※ 二氧化碳中毒:人周圍氣體中含盯圓超過20%的二氧化碳,那麼吸入後會劇烈痙攣,幾秒鍾便會咬舌而死且身體冰涼。二氧化碳比空氣重,所以會沉在特定空間的下面。
※ 若是大量出血引起的痙攣,必須用繩子扎緊傷口附近止血,防止血流過多,接下來是揉按心臟。
※ 如果人的內臟被弄破,會有一種特殊的內臟氣息。
※ 山洞中回聲大的話就表示沒路了,若回聲小的話表示還有路。
※ 硫化硫酸鈉(漂白劑)能解氫酸鉀毒。
※ 珍珠的表面是由碳酸鈣組成的,最怕酸性的腐蝕,所以在碰名貴的珍珠時,一定要帶手套或用手帕包著,若不用的話,會使珍珠碰到手上的油漬,使珍珠表面光澤消失得更快。珍珠表面的光澤壽命最多30~40年,以後便會慢慢褪色。
※ 將屍體埋在土中,讓身體不能接觸空氣,屍體腐爛的速度會是正常速度的1/8,在水中會更慢。
※ 一般失蹤超過七年就被確認是死亡了,若是自然災害或是災難造成的人失蹤,超過一年就被確定死亡了。
※ 用鈍器打擊人的頭部甚至會造成銼裂傷。通常第一擊不會有血濺出,但傷口周圍會有傷痕,第二擊在同一地方,血才會噴出。
※ 上下唇粘膜出血,頸部有點狀表皮剝落,及皮上有片狀出血,眼結膜出血等表示有扼頸過程。
※ 死者若被人扼住頸後用鈍器打擊頭部會造成顱內嚴重損傷,呼吸系統衰竭死亡。凱爛塌
※ 食用亞硝酸鈉一定量時,也會至人於死。急性中毒只有少量毒性進入骨髓。
※ DNA指紋圖有著高度個體特異性,統一個體不同組織之間的一致性,他的重復率是幾十億分之一,幾乎全世界都沒有相同
對死亡時間的神奇推斷
在推理小說中,死亡時間的推斷往往有很重要的意義,一般來說,屍體發現的越早,推斷的時間越精確。我們常可以看到當法醫得出死亡時間以後,警官首要做的就是問訊嫌疑人當案發時的行蹤,即不在場證明。而相當一部分作品也是圍繞
罪犯如何利用溫度濕度以及其他方式使法醫的判斷發生混淆。比如前一陣謎題中關微妙的溫度計一文就是相關知識的簡單應用。了解相關知識,不僅對閱讀相關內容時有所反應,對嘗試相關創作也是有所幫助的。
在法醫實際工作中,大多數死者的死亡時間,可通過其家屬和知情群眾容易弄明由的,不需要專門的推斷。但是,在無名屍體、江河中的浮屍、殺人碎屍、殺人移屍以及其他死亡時間不明的案件中,准確地推斷死亡時間,便往往能為分析罪犯作案的時間、確定偵查范圍提供科學依據。
在國內外的法醫學研究中,死亡時間的法醫鑒定,一直是一個極其重要的課題。其研究方式已從肉眼觀察逐步發展到組織學、組織化學、生物化學和生物物理學等先進的技術檢驗。但是,由於屍體變化要受到自身的和來自客觀外界的各種因素的影響,因此不可能有一個完全統一的標准,採用各種方法推斷出時間也只是一種大致時間,不是絕對精確的。另外。由於單獨使用任何一種方法進行鑒別,都有較大的誤差。不能得到較為可靠的結果,因此,死亡時間的鑒定,應採用多種方法進行綜合分析。目前主要有:
一、根據超生反應推測
人死後,軀體的組織、器官對刺激還能發生一定反應。其種類很多,可用作推測死亡時間的超生反應有:
肌肉的超生反應:人死後2小時內,幾乎所有肌肉受機械刺激後均可發生收縮反應,尤以肱二頭肌為甚,並且不受環境氣溫高低的影響。死亡2小時後,則多半隻能引起打擊處肌肉收縮。死亡超過5小時,一般即不再發生明顯的肌肉收縮。
死後皮下出血:在進行上述機械刺激試驗過程中,被打擊的部位可形成皮下出血斑。其出現率隨死後時間的延長而迅速下降。
瞳孔的超生反應:人死後在一定時間內,眼內滴入或注入葯物,可引起瞳孔反應。死後4小時,在結膜囊內滴入依色林或阿托品等葯物,可發生相應的縮瞳或散瞳反應。如將葯物直接注入眼房內,則死後20小時,仍可是陽性反應。
汗腺的超生反應:汗腺在腎上腺素、阿托品等葯物作用下,死後30小時內,可有發汗反應。
二、從眼和眼底變化推測死亡時間
眼壓變化:正常人的眼壓在14~21mmHg之間,死後10分鍾可降低為10mmHg,20分鍾可降低為7mmHg。開放性顱腦損傷的屍體,眼壓下降較快,眼球變軟。
角膜變化:死後數小時角膜出現斑塊狀混濁,12~24小時呈半透明狀,36~48小時高度混濁,難以透視到瞳孔。屍體的眼睛關閉時,角膜變化要慢得多。角膜變化還在較大程度上受溫度和環境條件的影響。在冰雪裡的屍體,角膜可長時間保持透明狀態。
用水或生理鹽水數滴濕潤角膜,然後用眼底鏡觀察眼底變化,亦可推測死亡時間,但此法僅適用於死後一天之內。
三、根據屍體現象推測死亡時間
面部及四肢發涼、屍斑、屍僵開始出現,其死後經過時間為1~2小時。
屍斑呈片狀分布,屍僵大部分出現,其死亡時間經過3~4小時。
屍斑融合成大片,屍僵全身出現,角膜微濁,嘴唇開始皺縮,用縮瞳劑、散瞳劑滴眼,瞳孔仍有反應,其死後經過時間為5~6小時。
屍僵高度發展,指壓屍斑能完全退色,角膜高度混濁,眼結合膜開始自溶,其死後經過時間約12小時。
屍斑能全部壓退,羊皮紙樣斑形成,角膜高度混濁,鞏膜黑斑出現,口腔粘膜及眼結合膜自溶,其死後經過時間約24小時。
上述幾種屍體現象出現的時間,是以春秋季節為基礎的,夏季則加快,冬季則變慢。
腐敗性腹部膨脹,在春秋季節於死後8~10小時,夏季於死後4~5小時,冬季於死後48~72小時開始出現。
腐敗綠斑,在春秋季節約於死後24小時,夏季約於死後12小時,冬天死後72~120小時開始出現。
腐敗血管網,在春秋季節於死後48~72小時,夏季於死後1~2天,冬季約於死後7天開始出現。
頭發易於脫落和腐敗水泡現象,在春秋季節於死後3~5天,夏季於死後1~2天出現,冬季一般不出現腐敗水泡。
腐敗巨人觀,在春秋季節於死後3~7天,夏季於死後2~3天,冬季於死後15~30天開始出現。
在盛夏季節,屍體軟組織液化消失僅存屍骨,需一個月左右的時間,在有蠅破壞的情況下,時間更會縮短。
如果所檢屍體在水中,則還有些屍體現象供推測死亡時
手腳皮膚泡軟膨脹,呈白色皺縮狀的現象,若出現於手掌、腳掌處,則死亡時間在24小時左右;若出現於手背、腳背處,則死亡時間於48小時左右。
手腳皮膚脫落呈手套狀的現象,若是出現於夏天的屍體上,其死亡時間為一周左右;冬天為一月左右;春秋天則為2周左右。
腐敗巨人觀,在春秋季節於死後7~10天,夏季於4~5天,冬季於1.5~2月出現。
需要再次強調的是,屍體現象的發生和發展受到各種條件制約的,在判斷具體的死者死亡時間時,應當結合具體問題進行分析和推測,絕不能對任何一個數據生搬硬套。
四、根據屍體胃內容物的消化程度推測進食到死亡的時間
胃內食物在法醫學上有其獨特的意義。法醫工作者既可以根據胃內食物的種類和成分,推斷死者的進食地區、生活習慣和經濟狀況等情況,為偵查破案提供線索;還可以根據胃內食物的消化程度和排空程度情況,推斷死者最後一次進食到死亡的大概時間,為推斷死亡時間和死者生前的活動范圍提供科學依據。
實踐表明,胃內食物消化和排空程度,取決於食物的性質。以米飯、蔬菜類食物為例,如果飯粒、蔬菜外形較完整,乳糜減少,只有少量食物進入十二指腸,則一般應當是在飯後1~2小時內死亡的。如果胃內食物全部成乳糜狀,只有極少的飯粒、蔬菜殘渣,食物已進入大腸,則大約是在飯後4小時死亡的。胃內食物已全部排空,或者僅殘存如青菜頭粗皮纖維、海帶皮等硬質蔬菜皮,則在飯後4~6小時死亡。如果胃內容物是肉類或油膩重的不易消化的食物,則進食至死亡的時間的推斷應當相應延長。
運用胃內容物消化和排空程度來推斷進食到死亡的時間。應當充分考慮兩個因素:一是不同的人的消化能力和腸道推進食物的速度是有差異的;二是人死後胃腸蠕動和消化酶的作用還要持續一段時間,使食物繼續推進和消化。這種情況在屍溫下降緩慢時更為明顯。
五、根據膀胱內尿液的多少推測死亡時間
在夜間死亡的人,還可以根據膀胱內尿的充盈程度來推測死亡時間。按照常人的習慣,睡覺前要排尿,如果屍檢時見膀胱內尿量甚少,則可能是睡後2~3小時內死亡;如果尿量甚多,則可能是半夜死亡。只是這種情況偶然性較大,所以只能作為參考,而不能僅憑此來判斷死亡時間。
六、根據蠅蛆的生活史推斷死亡時間
蠅蛆的生活史,是指蒼蠅從產卵、孵化成蛆,蛆蟲生長成熟之後變成蛹,成蠅後破殼而出在現場遺留蛹殼,完成一代蠅蛆的過程。由於蠅蛆各個生長階段具有規律性,因此在蠅蛆破壞屍體的情況下,是可以運用蠅蛆的生活史判斷死亡時間,特別是晚期屍體死亡時間的。
蠅蛆生活的各個階段所需時間受多種因素的制約,其中可以進行定量分析的主要是季節、氣溫和濕度。西南政法學院部分法醫教師和重慶市公安局的法醫工作者經過長期研究,總結出一個「屍體上蠅蛆生長發育與死後經過時間關系表」,可以作為參考的(見附表)。
此外,隨著蠅蛹成熟時間的增長,其蛹殼的顏色亦由黃白色、黃色、褐紅色、褐色到暗褐色,由淺入深。因此,在推測死亡時間時,還可以參考蠅蛹的顏色和蛹殼破碎殘存的情況等。
推斷人死亡時間是法醫學的重要內容之一。但是,由於決定人死後屍體變化的情況是復雜的,因而推斷死亡時間,特別是精確推斷高度腐敗或者僅剩屍骨的屍體的死亡時間,具有相當大的難度,而且所推斷的時間幅度都較大。在法醫檢驗實踐中,必須根據每個屍體的具體情況,考慮多方面的因素,結合案件其他證據,進行綜合分析,才能保證結論的准確性。
1、尿液顏色
尿液顏色 可能毒物
----------------------------------------------------------
紅色 安替比林及其他解熱葯、山道年
黃色 乙醯苯胺、鉛
暗綠色 酚類、雷鎖辛
黑褐色 焦性沒食子酸
2、胃內容顏色
胃內容顏色 可能毒物
----------------------------------------------------------
黃色 苦味酸、硝酸
黑色 硫酸、草酸
紫紅色 高錳酸鉀
綠色或蘭色 銅鹽
灰白色未溶物 砷
灰黑色 安妥或磷化物
暗處可見發光顆粒 磷
3、皮膚及屍斑顏色
皮膚及屍斑顏色 可能毒物
----------------------------------------------------------
鮮紅色 氰化物、一氧化碳
黃色 磷、鉛、毒菌、四氯化碳
橙黃色 重鉻酸鉀接觸處
灰褐色 氯酸鹽、硝基苯、亞硝酸鹽、安替比林
1、如何根據屍斑推斷死亡時間
死亡時間 屍斑改變
-------------------------------------------------------------------------------------
0.5--1h 屍斑呈局限性,境界清晰,在低體位出現,小斑點,淡紫色
2--3h 逐漸向周圍擴大,境界有點模糊,在屍體低下部都出現
4--5h 手指輕壓屍斑退色。翻動屍體,現有屍斑消失,屍體低下部出現新的屍斑,即
屍斑轉移
6--10h 手指強壓屍斑中等退色。翻動屍體,原有屍斑不再完全消失,屍體低下部出現
新的屍斑,切開屍斑皮膚血液流出,即兩側性屍斑
11--15h 手指強壓屍斑稍微退色。翻動屍體,原有屍斑不消失,新的屍斑也不易形成,
切開屍斑皮膚,從血管斷面緩慢流出血滴,並滲出淺黃色或紅色液體
>24h 屍斑完全固定,手壓不退色,切開屍斑皮膚無血液流出,皮下組織呈紫紅色
2、如何根據屍僵推斷死亡時間
死亡時間 屍僵出現部位 說明
------------------------------------------------------------------------------------
2--3h 下頜、項
5--6h 下頜、項、肩、肘 下肢弱
7--8h 下頜、項、肩、肘、股、膝 指、趾弱
10--12h 下頜、項、肩、肘、股、膝、手、指 足、趾弱
12--24h 下頜、項、肩、肘、股、膝、手、指、足、趾 全身最強
24--30h 開始緩解
30--40h 股、膝、足、趾 下頜、上肢弱
48h 下肢弱
>48h 全部緩解
3、如何根據角膜混濁程度推斷死亡時間
死亡時間 角膜混濁程度
---------------------------------------------------------------------
1--2h 濕潤,瞳孔透明
3--4h 濕潤,瞳孔開始發白
5--8h 開始乾燥,瞳孔透明度逐漸喪失
9--11h 微混濁
12--23h 混濁增強,瞳孔尚能透視
24--30h 中等程度到顯著混濁
>48h 完全混濁,瞳孔不能看見
屍體死亡時間的推算
1、屍冷
人死後產熱停止,屍體熱向周圍環境放散,直到與環境溫度相同。屍冷的進展取決於環境的溫度、屍體衣裝情況、屍體內熱量和死亡原因等。在春秋季節成年人屍體,室內每小時大約下降0.83度。水中屍體每小時下降3---4度;在高溫季節室外屍體,死後幾小時內屍溫還能上升。據國內的屍溫研究報告,死後4---5小時內,體內產生熱尚未完全停止,屍溫平均每小時下降0.58度;死後5---16小時,產熱完全停止,屍溫平均每小時下降0.97度;死後16---24小時,因是屍文與環境的的溫差縮小,屍溫下降變慢,平均每小時下降0.54度。該項研究建立了死亡時間計算公式,經過實際應用和完善得出一下簡便公式:
死後經過時間(小時)=37度-屍體直腸溫度/0.83*系數
所乘系數:春秋季為1,夏季為1.4,冬季為0.7。
2、屍斑
人死後血液循環停止,血管內的血液由於重力作用向屍體的低下部位移動,墜積於毛細血管和小靜脈內並使其擴張,透過皮膚顯出紫色斑,稱為屍斑。
屍班最早在人死後30分鍾出現,一般在死亡1---2小時開始出現。屍斑的形成、發展可分為幾個階段。
屍斑形成的最初階段,稱為墜積期。此期在死後5---6小時內達到明顯可見。可持續6---12小時。墜積期屍斑被按壓屍斑退色或消失,出去按壓則屍斑又重現。在此前階段如果變動屍體位置。屍斑也隨之改變,在新的低下部位重新出現。
屍斑發展的第二階段為擴散期。從死亡後發展到擴散期約需8小時,延續至26---32小時。此期被血紅蛋白染紅的血漿浸透到周圍組織,此時按壓屍斑已經不能完全消失,只是稍許退色,停止按壓後屍斑恢復原色也慢。變動屍體位置,部分屍斑可能移位,部分屍斑則保留在原來形成的部位。
屍斑發展的第三階段為浸潤到組織中的時間較久,此期用手指壓迫屍斑不再改變顏色,也不再消失,變動屍體位置則屍斑不再轉移。
某些中毒屍斑顏色特異,一氧化碳中毒時呈鮮紅色,氧化物中毒呈櫻桃紅色,亞硝酸鹽、氯酸鉀中毒呈灰褐色,凍死時呈紅色。
3、屍僵
人死後肌肉一度馳緩,很快變僵硬,即屍僵。各關節難以彎曲,死亡時的狀態被固定下來。
屍僵最快出現是在死後30分鍾左右,通常是在死後2---3小時,一部分肌肉開始僵直,6---8小時遍及全身各關節,12---15小時達到高峰。這種狀態持續到24---36小時又開始緩解。在夏天2---3天,在春秋季節3---4天,冬天3---7天屍僵逐漸消失。
此外還有屍體痙攣、皮革樣斑、角膜混濁、自溶等均為早期屍體變化。
晚期屍體變化
繼早期屍體變化後出現腐敗、毀壞、白骨化,以及保存型的木乃伊、屍蠟、鞣屍等皆為晚期屍體變化。
1、腐敗
從死後第2---3晝夜開始產生大量氣體(硫化氫、甲烷、氨等),散發出難聞的腐敗臭味。
腐敗一般開始於大腸,主要是腸內細菌引起,在右下腹的皮膚上出現綠色斑塊,然後擴延至全身,在12---14天腐敗氣體進入皮下組織,顏面腫脹呈黑色,眼球突出,口唇變厚、舌尖挺出,腹部膨隆,呈所謂巨人觀。由於腹腔內的腐敗氣體的壓力作用,使口鼻腔流出血性泡沫液體,排出大小便,陰囊與陰莖膨大成球狀,子宮內胎兒娩出,即死後分娩。
在腐敗過程中,屍體所有軟組織分解消失露出白骨。在空氣中白骨化所需的時間隨季節不同,成人屍體在夏季需半個月至1個月以上。在土中白骨化經過時間長,季節變化少,在成人需7---10年,小兒屍體4---5年,幼兒屍體2---3年,新生兒屍體大約1年。
根據屍體腐敗發展的程度,可大致推測死後經過時間,急劇的屍體腐敗不影響骨損傷鑒定,但對生前傷或死後傷鑒別以及疾病死亡原因的確定會造成很大困難,甚至無法鑒定。
2、動物毀壞屍體
各類昆蟲、嚙齒類和食肉類動物也能嚴重損傷屍體,甚至毀殆盡。
蠅類對屍體的毀壞最為嚴重,人死後蒼蠅就即可在屍體眼角、口、鼻孔、肛門、傷口等周圍產卵,暖和天氣經過1---3天卵孵成蛆,軟組織被食成蜂窩狀。蛆又可以長成蛹,過兩周又成蠅,然後再開始新繁殖周期。在條件適宜時,成人屍體在1個月左右就能被蠅類吃盡軟組織。
螞蟻也能破壞屍體,一般認為,在兩個月內,螞蟻能將一巨成人屍體咬食得只剩骨骼。
其他動物破壞屍體(如犬、貓、狼、狐、鼠、鳥類等),均能留下有特徵的咬痕。水中屍體可被魚、蝦、蟹等咬食。
保存型屍體
屍體在特殊的條件下可不經過一般的分解過程而長期保存其原形。這是特殊的屍體變化,如木乃伊與屍蠟。
1、干屍(木乃伊)
若屍體急速喪失水分,微生物繁殖受阻,屍體皮膚呈黑褐色皮革樣化,軟組織乾燥萎縮變硬,體重為原重量十分之一。這種保存型屍體即干屍。干屍一般是置於頂樓上,埋於乾燥而顆粒粗大的土壤和沙土中的屍體。成人屍體完全乾屍化需要6---12個月
2、屍蠟
屍體停放在水中或潮濕的土中,與空氣斷絕,體內脂肪發生變性,變成灰黃色蠟樣物(屍體皂化)。屍體硬度有的軟如黏土,有的硬如石膏,並放出腐敗乳酪樣特殊惡臭。
形成明顯的屍蠟需3---5周,成人屍體形成完全屍蠟需10---12個月。
3、泥炭鞣屍
屍體在沼澤地或泥炭沼澤中,由於鞣酸和腐殖作用而形成泥炭鞣屍。這種屍體皮膚鞣化緻密呈黑褐色,內部器官縮小,骨骼內無機鹽溶解,骨骼軟化,能長久保存。
死後經過時間推斷
推斷死亡時間是法醫鑒定的重要的內容,是在命案現場或對無名屍體檢驗時要解決的主要問題之一。知道了死亡時間,可以查清某人有無作案時間,可以核對證人或嫌疑人的供述。
(一)根據屍體現象推斷死亡時間
屍體變化屍表現象 死亡時間
屍溫每小時下降1度 10小時之內
屍溫每小時下降0.5度 10小時以上
角膜輕度混濁 8---12小時
瞳孔不能透見 48小時左右
屍斑開始出現 1---2小時
屍斑指壓退色 6---8小時之內
屍斑可以轉移 15小時之內
屍斑發展高峰 15小時左右
屍僵開始出現 2---3小時
屍僵發展高峰 12---15小時
屍僵開始緩慢 24---36小時
屍僵消失 3---4日
下腹部腐敗變色 24---48小時
腐敗靜脈網及水泡 2---4日
蛆出現 24小時左右
蛆侵蝕皮膚 4日以上
蛆食盡內臟 1個月左右
成人白骨化(土中) 7---10年
成人木乃伊 3個月以上
全身屍蠟化(水中) 1年左右
表7---1屍體腐敗現象在不同季節開始出現的時間
屍體腐敗現象 夏季 秋季 冬季
腹部膨脹 4---5小時 8---10小時 2—3天
腐敗綠斑 約12小時 約24小時 3---5天
腐敗血管網 1---2天 2---3天 5---7天
腐敗水泡 1---2天 3---5天 一般不出現
腐敗巨人觀 2---3天 3---7天 15---30天
(二)根據屍體胃腸道內容物推斷死亡時間
根據死者胃腸道內容物可以推斷其死前最後一次進餐至死亡所經過的時間,從而推斷死亡時間,胃內容並可以確定事物成分或進食地點等。雖然每個人飲食習慣、消化能力各不相同,死後胃腸活動功能還能持續一段時間,但是絕大多數人食物進入、停留於各段消化道時間呈規律性變化。在法醫學的實踐中,胃腸道食物消化和推進程度的利用價值不遜於屍表現象。若胃內米飯、蔬菜外形完整,只有少量食物進入十二指腸,應為飯後1—2小時內。若胃內食物部分呈乳糜狀,尚有極少量飯粒、菜渣,則食物已進入大腸,應為飯後4小時內。若胃內容全部排空,有時殘留青菜根纖維或海帶等,應為飯後6小時以上。根據兇殺案件屍體的胃腸道內容物檢查多數會得到重要線索和證據。因此,應作為一項常規檢查。
㈤ 殯儀員怎麼看屍體
殯儀員在看屍體時,首先要檢查屍體的外表,看是否有損傷、明州燒傷、淤青等,如有,要記錄下來。然後,要檢查屍體的口鼻、耳朵、眼睛、嘴巴、皮膚等陸困,看看是否有異常。再檢查屍體的身體構造,看看是否有任何異常。最後,要檢查屍體的內部狀況,看看是早槐念否有任何異常。
㈥ 為什麼人去世後眼睛裡會有最後的圖像
人眼像照相機的原理物春大家都知道吧!當人死後,最後的光線留在視網膜上,相當於留在相機的底片上,但是時間不長一般3天左右,不太好分鋒螞游辨,必須要經專業人士判斷,偵銀銷探,刑警經常採用這種方法驗屍!!
㈦ 紅光驗屍的原理
夢消孫局溪筆談》里介紹了這樣一個案子。某地發生一起命案,知縣到場驗屍,可是就是看不到傷痕!後來,一個老者告訴知縣,可把屍體抬到陽光下,張開紅漆油傘,顯見傷痕。知縣照老者方法辦了,果然看到傷痕。於是判打人者死罪。沈括後來作試驗,最後考慮這是紅油傘的濾光的原理。沈括把這拿讓一發現寫入《夢溪筆談》,命名為「紅光驗屍」。死者生前的死因就在紅油傘下展現,現代科學證明了紅油傘吸收了陽光的部分射線,使當時的檢官看到了他想看的事實。這是因為,紅油傘相當現在的濾光器,死者皮下出血一般凱改呈紅色,白光下看不清,但在濾光下卻能顯見。由於古代法醫學限制於屍表檢驗,不能切開皮膚研究是否皮下出血,只能利用當時其他學科研究成果進行有效的實驗以提高檢驗水平。從現代光學原理(Principles of Optics)出發,太陽光有「赤橙黃綠青藍紫」等顏色,利用陽光下新赤油傘發生光線吸收的原理,使死者身上的受傷傷痕和生前骨折得以顯現,這個研究是符合現代光學科學原理的。
㈧ 驗屍是怎麼驗的
"驗屍"是對死後屍體的詳細檢查,也可能作為一種"POST-MORTEM"的描述。隨著德國的高速發展,經過多年的科學實踐,這個過程已經很精確並讓調查員描繪出清楚的死亡現場圖。驗屍是由病理學家或驗屍官來執行的,用於揭示死亡的原因,諸如武器的使用(假如有使用的話)和死亡的時間。當法律不需要執行驗屍時,他們要得到跡行受害者的許可才可執行(在這里,我們假設兇殺案件是有疑問的)。雖然驗屍在多數的時候與犯罪的目的無關,但它們仍然在謀殺調查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這樣的調查應該是優先的,因它在法醫學(及後來的法庭辯論學)中有著重大的影響力。
死亡的原因
不管是無犯罪事實的災禍或是掩飾了的謀殺,驗屍都是測定在謀殺案件中死亡原因的最精確方法。"死因"描述了死亡是怎樣發生的(如,由於大量失血)和不用為受害者怎樣被殺(也就是死亡的方式)而煩惱。不管死亡的方式是意外的、自然的、自殺或是謀殺,測量的方法將會依靠該情形和案件的種類的變化而確立。
案例一 (縱火受害者)
當在火災現場發現屍體時,首先是檢查屍體的呼吸道有無任何煙灰痕跡。煙灰的存在將暗示死亡是由窒息引起的,受害者缺氧死亡。其次,血液樣本會被分析,這包括在血流中的氰化物或二氧化碳的存在和其他有毒物質。氰化物毒葯標志了死亡原因,它是由於人造物質(通常是傢具)燃燒而釋放出來的;在其他案件中,屍體的鬢角會有紅腫的邊緣(由於紅細胞嘗試修復燒傷的皮膚)將被確定為受害者死於燃燒。身體的傷口和破損的地方開始會被認為是由於火燒引起的,但如果有流血的跡象,將可斷定在著火前受害者已經死亡,這意味著火災只是掩飾險惡罪行的現象。
案例二 (上吊受害者)
身體被吊起,通常有死於缺氧的症狀。這包括有皮膚藍色、眼球血管爆裂和肺部膨脹。法學病理學者檢查頸上的繩索痕跡,如果其邊緣紅腫,則受害者吊上上時還是在生的。然而,如沒有像炎症哪樣的痕跡,則暗示受害者被吊上去前已經死亡了,並藉此作為掩飾。繩痕將會與犯罪現場的繩子核對,繩子痕跡與現實的繩子有輕微的差異,將會確切地暗示該繩子是不是謀殺的工具和受害者是否在哪裡因缺氧而死和頸上有否明顯的瘀傷。痕跡會引導我們找到謀殺武器。按一般的規則來說,所有在頸上的繩子痕跡都應該是倒"V"型的,這是因為繩結在頸上擦傷並形成"V"字形的尖端。
另一些事例顯示,當頸被扭斷時表現為謀殺。勒殺通常會弄斷頸上的舌骨,但上吊是很少弄斷此骨的。該骨的破損度是勒殺的標志,說明受害者是被用手扼殺或是用其他的工具(如繩子、帶子等)。勒殺時,死亡可能起因於缺乏空氣。但更有可能是由於故意的頸部壓縮導致一種"vegal"的狀況。這是由於刺激頸部的"迷走神經"引起心臟停止跳動。在案例中舌骨沒有斷裂,但口鼻周圍有腫痕,死亡原因顯示"透不過氣來",所以因缺氧而死亡。
案例三 (遇溺受害者)
在水中發現的屍體可看到受害者的氣道和腹部有水和肺部腫脹。如果在這樣的現象,則認為受害者是遇溺了。是謀殺還是意外則需要調查員去核實。更進一步的檢驗將會揭示真相。如肺部有出血,則暗示遇溺期間有過掙扎。驗屍官會找到其他的證物,如:樹葉、樹枝或在死亡現場附近的其他物品,包括抓在受害者手裡的物件,這顯示受害者為了救命,亂抓靠近他身邊的東西。
然而,在喉部的檢查中,"痙攣並州慶"揭露受害者的突然"寒冷"會引起即時心臟病發作。揭示身體在入水前是否還活著,可通過一種簡單的藻類來分析(已知的硅藻屬)得到結論。在屍體中發現的硅藻可與水中的硅藻作比較,如果吻合,則入水時還是活著的。否則,在入水前已經死亡。驗屍官將通過其他傷痕的探討來判絕握斷是否謀殺。
在某些案件中,低體溫可能比遇溺更容易致死。當人體的核心溫度下降到低於305K時,身體的酶促反應便開始慢下來。低體溫是因長時間暴露無於寒冷環境下的結果。下面是相對於水溫來評估人能否生存的時間表:
液體溫度(攝氏度) 生存的評估(小時)
0 0.25 - 0.75
0 - 4 0.5 -1.5
4 - 10 1.0 - 3.0
10 - 16 1.0 - 6.0
16 - 21 2.0 -40
21 - 27 > 3.0
> 27 不能確定
死亡時間
當有人死於神秘事件時,法院的科學會提供一定數量的解決方法。一般地說,由於死亡和缺乏精確的法庭病理學評估而延長時間,這包括了法庭昆蟲學領域和體溫分析。
體溫
在犯罪現場的警察,通過對屍體體溫和屍體的僵硬度的探查,應該有能力去評估這個人死了多長時間。但更加精確的時間應該由病理學家在病理實驗室去判定。病理學家或驗屍官會記錄屍體的溫度、罪案現場的氣溫、受害者的體重和所有其他用正確的規則去確定引起死亡的適當變數來預測時間的。據估計,屍體的核心體溫將會每小時下降0.8K。但還應該因周圍環境的溫度變化、濕度水平、空氣的流動和屍體的水平位置而改變。這樣,距離真正的死亡時間越短則越能夠更加准確的預測。
硬直
死亡後30小時,屍體出現僵硬,這過程被稱為"屍僵"。這是由於肌肉缺血和氧氣而僵直造成的。"屍僵"首先出現在受害者的眼皮和咽喉,並大約在6到12小時內漫延至全身。在此以後的另一個6~12小時會再恢復柔軟。偶然地,如果,周圍環境的溫度非常低,同時死前肌肉處於長期的靜止狀態,則屍體不會出現僵硬。像體溫一樣,法醫官會檢測死亡後一段長時間的肌肉少活動的僵硬水平。
眼睛的虛實
受害者的眼睛也可以看出死亡的時間。死後3小時內眼睛會出現一層增長著的薄雲。由於缺少眼後壓力,眼球會變得柔軟,其度數可作為測量死亡時間的依據。此外,對於明顯的死亡,可減少一個普通的程序。
皮膚的顏色
屍體的顏色也可幫助確定死亡後的約48小時或更長的時間。死後約48小時,細菌開始在皮膚上擴散,而造成明顯的綠色狀態。該顏色開始在下腹部,其後到達手和足部。死後大約4~7天,皮膚會變成大理石一樣的外觀,那些紋理更接近皮膚的表面,成為顯而易見的特徵。
血塊
血塊是確定死亡的時間的重要依據。當血液停止流動時,會集中於身體最低處,而引起該處皮膚變成粉紅色或紅色。這個過程在死亡6小時後完成。對血塊的分析將有助於了解死亡的方式(注意血塊的位置和血塊形成時身體的狀態)。然而,這過程僅提供死亡的理論時間。
消化系統
受害者的消化系統和內臟內存物能為死亡時間提供重要的線索。咀嚼的食物首先通過食道,然後數秒後到達胃部。3小時後離開胃並在進餐後6小時在小腸中前進。在小腸的一半路程時開始進入大腸。如果受害者小腸是空的,將顯示距離受害者死前的最後一餐已經過了8小時。消化過程通常要用一天多一點的時間,但可能會受到嘔吐、喝液體、恐懼或葯物的影響。
病理學家也會暫時記錄在消化系統中食物消化協調的恰當水平。在極少的案件中,一個狡猾的殺人犯企圖迷惑調查人員把受害者的最後一餐時間提前(以解釋受害者死亡時他們在某一處地方)。他/她可能用手喂飼加工食品(類似咀嚼食物)進入受害者的胃。如果是這樣,收集在胃裡的食物將比正常情況的缺少消化。因為死亡後胃部的運動已經停止,由於胃酸的存在,食物可能真正地出現些微的變壞。但在年長的人中會出現前面提及的狀況(嘔吐、恐懼、葯品攝入),這種異常是在另一些情況下被發覺的;食物的消化效率是會改變的,如果未經消化的食物能非常充分地提供有關的情節,則病理學家會對此作出決定。
屍體農場
腐爛也可推斷一個人死了多長時間,在Tennessee,建立了一個特別的區域用來研究屍體怎麼樣和為什麼會腐爛。這個研究農場,知名的屍體農場,是由Bill Bass,一個法庭的病理學教授在1981年建立的。通過對其所有的腐爛屍體的研究,Bass和他的學生們發現一系列的因數對身體的腐爛起作用。他們所發現的事情中,包括了蒼蠅和蛆在溫暖的天氣里把一個身體變為骨架只需不夠兩周的時間,和臉部總是最先腐爛,因為蛆最喜歡濕潤的地方。他也觀察到淹在水中、藏匿在車行李廂里或包在塑膠中的屍體有多快腐爛,以及當一個人的頭被火燒時頭腦多快達到沸點而引起顱骨爆炸。如果人頭沒有爆炸,則意味著受害者的頭已經被擊破,致使蒸氣泄漏。
死亡的式樣
經過進行驗屍後,法醫官會對死亡的方式提供富有價值的信息。關於死亡的方式,主要有四種類型。包括:自然死亡、意外死亡、兇殺和自殺。在驗屍中發現的信息,不僅關繫到因什麼而死、怎麼樣、什麼時候和在哪裡發生,也涉及到顯示了什麼方式。
自然和意外死亡
自然死亡是最常發生的。這個范疇的死亡方式,包括心臟故障、疾病和睡眠中過世等。驗屍顯示死亡的某些方面,無論是發生得很突然、出乎意料,或是該人病危和最後的兩周內沒看醫生。意外死亡很普遍,但如果警察懷疑意外事故是故意的或能避免的,一個刑事調查將會展開。當一塊安全部件從危險的機器中拆卸,而造成本來可避免的一場事故,則將被認為該"意外事故"是完全處心積慮策劃的。
殺人和自殺
殺人,意味著殺死一個人,被看成是謀殺,即罪犯的意圖是故意地導致他人死亡。一些謀殺的普通例子,包括:槍擊、刺殺、令人透不過氣來、扼殺、用鈍器襲擊和火燒。每一種武器都會留下獨特的痕跡在屍體上,使病理學家可以鑒別屬於哪一類型的武器和用來指導調查員去了解真正的謀殺工具。一般的殺人罪,雖然不以殺人作為意圖,但仍被認為是殺人者。自殺,意思是故意地剝奪自己的生命,幫助其他人自殺是違法的。兩個一起生活的人同意一並去自殺,如果其中之一人還生存,則他/她將被控告為一般殺人者,或誤殺罪
強暴的印記
不管他們如何努力隱瞞,兇手總是會留下強暴的印記在他們的受害者身上的。在驗屍過程中,如果是使用了葯物或毒葯,這些印記可能較難發現,但這些代用品仍然可在血液測試中被識破。受害者所經歷的強暴的等級和跡象會立即在測試中顯露出來。
內外檢查
在驗屍中,可能無表面的跡象顯示出受害者經歷了腦溢血。在內部測試中進行的腦掃描,是唯一讓驗屍官了解可能由於突然襲擊頭部造成腫塊的途徑。皮膚顏色外觀的改變,也能導致了解犯罪事實,因為一些致命的代替品能夠改變屍體的物理外觀,例如,一氧化碳能使皮膚顏色變成粉紅,和胸脯撞擊會引起臉上有針點血斑。當很多針點血斑出現時,臉孔會變成藍色。
瘀傷
當一些硬器和鈍物強有力地碰在皮膚上導致血管破裂時,皮膚瘀傷會出現。瘀傷的外形通常會顯示出襲擊從哪裡來,和瘀傷的顏色會表明受傷已經有多久。隨著瘀傷的痊癒,它會變成紅紫色、繼而褐色、到綠色和最後是黃色。瘀傷不是精確了解受害者怎麼樣送命的途徑,因為在死後一段短時期內,對瘀傷的解釋每一個人都是不同的。扼殺也在頸的周圍有重大的瘀傷。手、衣物和繩索通常都會在頸周圍留下清楚的扼死物印記。如果扼死物是非常柔軟的物件,它可能很少或沒有留下印記,但進行頸部位的解剖,是能夠在皮下找到組織瘀傷的。
刺傷
在皮膚上的刺入形狀能夠顯示出該武器的一或兩個切割邊緣,同時刺入的角度和方向也能表明死亡是意外的還是故意的。例如,執行割脈自殺的手上刀口應是向外的。另外,傷口的深度也能顯示刺入時的力度,以及是否有意殺死受害者。手上的傷痕如果顯示是用刀進行過搏鬥,則表明該傷口是在犯罪過程中造成的。雖然有在刺傷後故意擴大傷口范圍的個案,但在皮膚上的破口還是能夠提供很多所使用的武器的有關信息的。
射擊
槍擊傷口能夠提供有關死亡周圍環境的信息。例如,它可以排除自殺的可能性。槍傷口的尺寸會提示槍支的類型和子彈種類。傷口周圍的燒灼痕跡,會揭示受害者受到槍擊是近在咫尺,還是較遠距離。武器在受害者近距離開火,會造成一個單一的大傷口。
但在遠距離形成一系列的單一傷口的話,則表明有幾種武器曾開火。用這些傷口作為證據,病理學家會估計受害者之間的大概距離,以及通過槍和火葯標本,能辨別拿著導致受害者死亡的那枝槍的是哪一個人。
當身體受到電擊而不立即處理導致死亡時,在身體上發現的燒傷可能是致死的潛在原因。在身體上小型的燃燒會導致電死的結果,但致命劑量的電流通常會引起皮膚的灼熱。在水中的電流通常在身體上不留下痕跡。外部的損傷常常會顯示出導致不幸的內傷。這是一個在身體上造成瘀傷的實例。瘀傷可能是由強大打擊造成致死內出血而形成的。大腦損害可能是由於沒有留下印記或傷口的致死腦出血引起的。搖動嬰兒綜合症也是相同的類型,當嬰兒的頭被猛烈搖動時,會引起腦出血,而導致失去生命。
襲擊
襲擊證據顯示為破裂、內出血和斷骨。在襲擊中,腹部的器官先受損,因為身體沒有為它們提供足夠的保護,不象心和肺那樣受到胸廓的保護。在肝臟和胰的破裂會引起膀胱和胃部傷口。受害者多死於進入腹腔的內出血多於器官的故障。鼻子、下頜和肋骨的骨破裂是最普遍的,因為它們比腿和臂膊的骨骼要容易碎裂很多。雖然身體的左右邊的骨骼都會破裂,但普遍出現在左側,因這邊易受襲擊者的右手襲擊。
證物的貯存
證物的適當保留和貯存是驗屍的重要部分。在驗屍開始時,驗屍官要確保每一樣東西都是衛生的,以避免屍體的證據受到污染和為了人體健康。每一次驗屍開始,應該依次抽取樣本:主要器官、組織、身體的流暢性、血液、毛發、手指甲、口腔、性器官、直腸,並把它們取出和放在校對的污染物容器里。主要的個別器官會被稱量和包裝貯存在雪藏櫃內,直到被送去測試和分析。證物的收集和貯存的適當操作是非常重要的,因為這種證據將包含在驗屍官的報告中,並在法庭中成為呈堂證供。
㈨ 屍檢常識
1.屍檢過程中應注意哪些事項
屍檢的所見和結論不僅有助於臨床診療水平的提高,而且是 科學研究的寶貴資料,有時還是司法的重要依據,因此應力求其 准確性。
在進行屍檢過程中要盡量做到以下幾方面。 (1) 檢查的系統性:生前的臨床資料為屍檢提供重要線索, 往往使病理醫生能較快地找到主要病變部位;但有時相反,可能 起到誤導作用,因此病理醫生不能完全跟隨臨床醫生的思路,而 應堅持客觀的、全面系統的檢查。
此外,人體內往往可有多個病 變,有主有次,互相影響,因此絕不能只作部分檢查或看到局部 一種病變即滿足,否則易致疏漏,造成錯誤的結論;而屍體處理 後即無法彌補。 (2) 操作的科學性:屍檢診斷的第一步是屍體解剖和大體觀 察,在這步驟上如果做得粗糙,病變觀察有疏漏或組織取材不準 確,即便顯微鏡觀察無誤,診斷結論也不可能正確。
解剖應按一 定的規范進行,否則易破壞病變之間的聯系,而致遺漏重要的病 理診斷依據。例如對於心臟的先天性畸形,檢查時首先應在心 臟、大血管和肺臟原位狀態下觀察相互之間的解剖學關系,然後 才能分離各器官作下一步的分別檢查。
邊解剖邊思考:看到病變後還要進一步了解它們是怎樣 發生的,又可能有什麼後果?例如看到左心室內有血栓就要檢查 脾,腎,腦等處有無梗死?見到腫瘤時須要區分是原發或轉移來 的,如為轉移瘤就要檢查其原發部位及轉移途徑;如腦膿腫則須 檢查有無中耳炎,有無腦疝?肝膿腫時需檢查腸有無潰瘍,膽道 膽囊以及闌尾等處有無粘連性炎症等。 (3) 及時收集標本:有許多病變是肉眼看不到或不能確定 的,必須切片染色才能看到,如腦炎以及肝腎等許多病變,因此 作解剖時要及時枯洞返取材固定,以免組織自溶。
有些病例預計需要作 新鮮組織冷凍切片(如某些免疫組化項目),則不固定而盡早冷 凍。對血液病除了取組織切片之外,最好作骨髓塗片或印片,以 備細胞學檢查。
疑有中毒時須取胃內容物、血液或肝、腎組織作 毒物分析。總之,屍檢醫生在解剖過程中應隨時考慮這些問題, 錯過取材時機即難以補救。
(4) 與臨床結合,反復驗證:臨床觀察與屍檢是認識疾病的 兩個不同方面,可相互補充,這樣作出的結論就會比較全面和准 確。 有時病理所見與臨床診斷不符,原因很多,其中包括由於治 療使原有的病變變得不典型,或者治療引起一些新的病變,如肺 癌放射治療後的肺纖維化。
還有一些病變或疾病的早期形態改變 不明確,如不了解臨床病情就不能正確分析這些輕微病變的意 義,因此,不僅在作解剖時要聯系臨床,解剖後也要盡早發出臨 時病理報告,使臨床醫生了解屍檢初步結果,如有疑問和異議, 及時提出,病理醫生顫頌可作一些必要的補充檢查。
2.屍檢過程中需注意哪些事項
為保持屍檢的公正性以及保證屍檢能更准確的還原爭相,法律對屍檢過程中的細節做了一些規定。
屍檢過程應注意什麼呢?下面整理了屍檢過程注意事項供參閱。 屍檢過程注意事項 。
患者死亡的病例中誰申請屍檢? 對死因有異議的應當由異議方提出屍檢申請,但對不能確定死因的《醫療事故處理條例》沒有規定哪方提出申請,可根據民事證據規則中醫沒飢療糾紛舉證責任倒置的要求,應該由醫院提出屍檢申請,患方家屬不能拒絕,否則將承擔舉證不能的法律責任。 屍檢進行的時間? 屍檢應當在患者死亡後48小時內進行,具備屍體凍存條件的,可以延長至7日。
這里需要強調的是由於醫療糾紛系民事案件,故公安機關的法醫部門是不介入的,因而屍檢都是在醫學院的病理解剖室進行,所以屍檢一定要跨出醫院本身所附屬的醫學院系統,才能保證其公正性。 屍檢的同時還可以申請什麼鑒定? 在某些疑似護士用葯錯誤的病例中應當留取死者血液樣本,同時申請毒理學鑒定,對死者體內是否存在醫囑上所開葯物成分進行光譜波形分析。
屍檢時家屬是否可以在場? 為了保證屍檢過程的公正性,家屬是可以在場的,但考慮到家屬往往不是醫學專業人士,對過程是否符合醫學解剖程序難以做出專業判斷,且解剖現場的特殊性,家屬的感情是無法承受的,故建議家屬可以委派醫生朋友或醫療律師觀察屍檢過程。 屍檢後家屬應該注意哪些事項? 在屍檢報告出來前,家屬應當以書面形式要求屍檢部門對死者的器官標本不要銷毀並注意妥善保存,將來如果對屍檢結論不服家屬還可以申請復核。
3.屍檢過程注意哪些事項呢
屍檢過程注意事項: 1、屍檢進行的時間 屍檢應當在患者死亡後48小時內進行,具備屍體凍存條件的,可以延長至7日。
這里需要強調的是由於醫療糾紛系民事案件,故公安機關的法醫部門是不介入的,因而屍檢都是在醫學院的病理解剖室進行,所以屍檢一定要跨出醫院本身所附屬的醫學院系統,才能保證其公正性。 2、患者死亡的病例中誰申請屍檢? 對死因有異議的應當由異議方提出屍檢申請,但對不能確定死因的《處理條例》沒有規定哪方提出申請,可根據民事證據規則中舉證責任倒置的要求,應該由醫院提出屍檢申請,患方家屬不能拒絕,否則將承擔舉證不能的法律責任。
3、屍檢的同時還可以申請什麼鑒定? 在某些疑似護士用葯錯誤的病例中應當留取死者血液樣本,同時申請毒理學鑒定,對死者體內是否存在醫囑上所開葯物成分進行光譜波形分析。 4、屍檢時家屬是否可以在場? 為了保證屍檢過程的公正性,家屬是可以在場的,但考慮到家屬往往不是醫學專業人士,對過程是否符合醫學解剖程序難以做出專業判斷,且解剖現場的特殊性,家屬的感情是無法承受的,故建議家屬可以委派醫生朋友或醫療律師觀察屍檢過程。
4.什麼是屍檢
運用病理解剖的有關知識,通過檢查屍體的病變,以診斷疾病的方法。
屍檢即屍體解剖,是指對已經死亡的機體進行剖驗以查明死亡原因的一種醫學手段。屍檢對於解決死因不明或對死因有異議而發生的醫療事故爭議具有其獨特的無法替代的作用。
目的:屍體剖檢觀察,死者生前的各器官病變,科學的分析推斷,得出符合實際的病理解剖學診斷,為疾病的診斷提供理論依據。 我國的法律對於涉及醫療事故的屍檢規定了嚴格的程序。
患者死亡,醫患雙 方當事人不能確定死因或者對死因有異議的,如果不經屍檢無法確定死亡原因和 責任承擔的,應當進行屍檢。屍檢應當在患者死亡後48小時內進行,具備屍體凍 存條件的,可以延長至7日。
屍檢應當經死者近親屬同意並簽字。屍檢應當由按 照國家有關規定取得相應資格的機構和病理解剖專業技術人員進行。
承擔屍檢任 務的機構和病理解剖專業技術人員有進行屍檢的義務。醫療爭議雙方當事人可以 請法醫病理學人員參加屍檢,也可以委派代表觀察屍檢過程。
拒絕或者拖延屍檢, 超過規定時間,影響對死因判定的,由拒絕或者拖延的一方承擔責任。 因屍檢應當經死者近親屬同意並簽字,所以屍檢的主動權在患方手中,醫方只 是有協助的義務。
本案中,在患者死亡的原因不能確定的情況下,應當盡快進行屍 檢,但是由於家屬的反對,最終未能屍檢,因此,應當由家屬一方承擔責任。
5.如何驗屍
人通常在死後30分~2小時內開始僵硬,9~12小時後會全身僵直。
之後的30個小時會持續僵硬,接下來軟化,經過大約70個小時恢復原狀。 通常情況下是如此,但如果周圍氣溫高於35度的話,僵直和軟化都會加速,只要24個小時即可恢復。
死前劇烈運動後,蛋白質在體內較容易凝固,死後僵硬也會比平常快。 ※ 自殺是槍抵著腦袋開時,會在彈恐周圍留下燒焦的痕跡,且周圍皮膚的顏色也會加深。
且子彈進入的洞比出的洞小,血流的也較少一點,一般情況下只有自殺才會留下焦痕。 ※ 肺部穿孔,即使想呼吸也會因肺部無法擴張而不能順利呼吸,這便會造成窒息死亡。
死前大概能痛苦掙扎10~15分。 ※ 溺死:空中稍帶水漬,瞳孔放大,且有出血現象在眼粘膜上,耳膜也會因水壓而造成破裂引起出血。
※ 中毒:嘴唇先泛起微紫色或黑色,接著身體其他部位也會出現此現象;眼睛有時會瞪著,兩手緊握拳頭,腰腿蜷曲等。 ※ 被勒死:喉部明顯有一道深深的紫色痕跡,瞳孔放大做痛苦狀,舌頭有時伸出且變成紫黑色。
※ 用茶清洗傷口中和毒性是處理遭遇海蛇等的咬傷的最佳辦法,因為茶中含有的丹寧可以解毒;另外負責吸出毒的人也要用茶漱口以防中毒。 ※ 食物中毒時,可以用綠豆磨碎沖水灌服可以暫時緩解毒性。
※ 把鹽素與酸性的清潔劑混合後,會產生有毒氣體。 ※ 死者皮膚成粉紅色,且有些斑點由皮膚內向外呈出,明顯是氫氧化鈉(Na OH)中毒致死;若毒在膠囊中。
則至少要融化15分鍾才能顯出毒性。急救時最好用含蛋白的東西漱口,如:牛奶。
PS:氰酸鉀是難溶於冷水的。 (本條感謝鴻上網友的指正!) ※ 外科醫生的食指上會留下一道深而明顯的痕跡,這是因為經常打包紮線所留下的。
※ 死者的發稍有些微燒焦,身體肌肉極度僵硬,這是高壓中電而死的特徵。 ※ 電流從手指尖流進身體所形成的燙傷,會使手指成為灰白色。
※ 吃了氫酸鉀可能會引起窒息死亡(氫酸鉀有杏仁味)。 ※ 若是在花上下毒,花本身也應先枯萎。
※ 表面看起來是咬端舌頭「自殺」的死狀,有時是因為吸入毒氣或屯如毒物引起痙攣造成的。 ※ 毒菌有很多種,有些還會發出猛毒的毒素。
毒菌還可以拿來做葯,但還有毒性,所以平常最好別吃。 ※ 二氧化碳中毒:人周圍氣體中含超過20%的二氧化碳,那麼吸入後會劇烈痙攣,幾秒鍾便會咬舌而死且身體冰涼。
二氧化碳比空氣重,所以會沉在特定空間的下面。 ※ 若是大量出血引起的痙攣,必須用繩子扎緊傷口附近止血,防止血流過多,接下來是揉按心臟。
※ 如果人的內臟被弄破,會有一種特殊的內臟氣息。 ※ 山洞中回聲大的話就表示沒路了,若回聲小的話表示還有路。
※ 硫化硫酸鈉(漂白劑)能解氫酸鉀毒。 ※ 珍珠的表面是由碳酸鈣組成的,最怕酸性的腐蝕,所以在碰名貴的珍珠時,一定要帶手套或用手帕包著,若不用的話,會使珍珠碰到手上的油漬,使珍珠表面光澤消失得更快。
珍珠表面的光澤壽命最多30~40年,以後便會慢慢褪色。 ※ 將屍體埋在土中,讓身體不能接觸空氣,屍體腐爛的速度會是正常速度的1/8,在水中會更慢。
※ 一般失蹤超過七年就被確認是死亡了,若是自然災害或是災難造成的人失蹤,超過一年就被確定死亡了。 ※ 用鈍器打擊人的頭部甚至會造成銼裂傷。
通常第一擊不會有血濺出,但傷口周圍會有傷痕,第二擊在同一地方,血才會噴出。 ※ 上下唇粘膜出血,頸部有點狀表皮剝落,及皮上有片狀出血,眼結膜出血等表示有扼頸過程。
※ 死者若被人扼住頸後用鈍器打擊頭部會造成顱內嚴重損傷,呼吸系統衰竭死亡。 ※ 食用亞硝酸鈉一定量時,也會至人於死。
急性中毒只有少量毒性進入骨髓。 ※ DNA指紋圖有著高度個體特異性,統一個體不同組織之間的一致性,他的重復率是幾十億分之一,幾乎全世界都沒有相同。
6.屍檢程序是怎樣的
因屍檢應當經死者近親屬同意並簽字,所以屍檢的主動權在患方手中,醫方只是有協助的義務。
本案中,在患者死亡的原因不能確定的情況下,應當盡快進行屍 檢,但是由於家屬的反對,最終未能屍檢,因此,應當由家屬一方承擔責任。進行屍 檢的程序包括以下四個步驟:(1)在法律規定的時間內提出屍檢申請。
患方或者醫 療機構應在患者死亡48小時內,有實體冰凍條件的7日內提出申請。(2)選擇或者指定屍檢機構及人員。
醫患雙方可以協商一致選擇有資質的機構,協商不成的,可以申請由衛生行政部門指定屍檢機構。(3)醫患雙方可以委派代表觀察屍檢過 程。
(4)領取屍檢報告。屍檢結束後,屍檢機構應當出具屍檢報告,如有疑問,可以 申請重新鑒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