蘆笛岩為什麼有各種顏色
⑴ 桂林蘆笛岩介紹的內容是什麼
蘆笛景區位於桂林市西北的桃花江畔,距桂林市中心6公里,是一個以游覽岩洞為主、觀賞山水田園風光為輔的旅遊風景名勝區,是整個灕江旅遊風景名勝區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1982年11月國務院頒布的第一批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整個岩洞猶如一座用寶石、珊瑚、翡翠雕砌而成的宏偉、壯麗的地下宮殿。這些千姿百態的鍾乳石是由於地下水的作用,溶解岩石中的碳酸鈣,經過上百萬年的沉澱結晶堆積而成的。因此,蘆笛岩被人們譽為「大自然藝術之宮」,擁有大自然賦予桂林山水清奇俊秀的岩溶風貌。
桂林蘆笛景區由候山和蘆笛岩以及桃花江、芳蓮池等水體水景組成,群峰環抱,碧水長流山下芳蓮池碧波盪漾,岸柳婆娑,桃花盛開,加上造型別致的水榭、漂浮水面的「睡蓮」、以及架連光明山與芳蓮嶺的天橋,與蘆笛岩洞交相輝映,天然成趣,是人們旅遊渡假、休閑、登臨的最佳去處。
桂林蘆攜旅笛岩是1959年發現,1962年開放。傳說因為在岩洞周圍長有一種可以做蘆笛的蘆笛草,所以稱之為蘆笛岩。蘆笛岩的絢爛富麗,更從色彩見出。岩中各種石乳、石柱、石筍、石幔、石花,正處成熟期,五光十色,天然富麗;不待彩燈輝映,便晶瑩剔透,七彩繽紛。游者就像置身於一個富可敵國的珠寶庫,又像在觀賞國慶焰火晚會,眼前諸種色、光、影相聚交匯,爭奇斗艷,爭亮斗輝,溢金煥彩,淌玉流碧,奇詭絢爛,富麗輝煌。大家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以為自己走進了龍宮瓊府、玉界仙都,面對著一個瑰麗的神話般的世界。蘆笛岩洞深240米,洞內曲折上下,變化多端,有琳琅滿目的石筍、石幔、石鍾乳、石花、石琴、石鼓、石柱,擬人狀物,維肖維妙,組成了「獅嶺朝霞」、「紅羅寶帳」、「高峽飛瀑「、」盤龍寶塔」、「原始森林」、「簾外雲山」、「水晶宮」、「遠望山城」、「幽靜聽笛」等30多處景觀。蘆笛岩洞口高出地面二十七米。蘆笛岩是一個囊狀的溶洞,入口和出口位於同一個方向,出口在入口的左下方,整個岩洞略呈馬蹄形,遊程約500米。
桂林蘆笛岩因秀外慧中,形神兼具,而避免了虛華浮艷,產生了深長的審美意境。具體言之,她憑繁復絢麗,顯示了大自然的勃勃生機,萬千氣象,透出了山水靈秀豐盈之精神,進而催人聯想。她屬天造地設,自然生成,不假人工,不待修飾,因而氣韻純真,一派天然,就像一個天生麗質的姑娘,不靠衣衫提身價,不靠粉黛增顏叢隱族色。蘆笛岩美得雅緻,美的雋永,美得自然,美的親切,美得純粹。實屬富麗絢爛這一類審美對象中的佼佼者。
桂林蘆笛景區不僅擁有秀麗的旅遊觀光景色,還擁有深厚的文化底蘊。景區內有許多的石刻和壁書,壁書是指古人在岩洞石壁上留下的墨筆題字。蘆笛岩壁書共有七十七則,其中唐代五則,宋代十一則,元代一則,明代四則,民國四則,滲弊年代無考者五十二則。從壁書記載可知,蘆笛岩已發現最早的壁書出自唐貞元8年(公元792年)。蘆笛岩壁書有不少是文人、僧侶和游覽者的題名、題詩,作者來自全國各地,這說明蘆笛岩是一個歷史悠久的游覽勝地。除此之外,近代的人文景觀還有陶鑄碑林、郭沫若題寫的石刻《滿江紅之詠蘆笛岩》。
桂林蘆笛岩年接待遊客量居世界岩溶景區之首,開放以來已接待過三千多萬遊客,有眾多黨和國家領導人、外國首腦及政要參觀過蘆笛岩,被人們稱為「國賓洞」,其中有鄧小平、李鵬、朱鎔基、李瑞環、胡錦濤等領導人,美國前總統尼克松、卡特、德國前總統理查德。馮。魏茨澤克、前聯合國秘書長德奎利亞爾、加拿大前總理特魯多、奧地利聯邦議會議長哈塞爾巴赫博士等數十位外國首腦及政要。他們在參觀後都被這人間奇景所傾倒,有的還留下了動人心弦的贊語。經過幾十年的建設,景區的基礎服務設施日臻完善,還具有一支觀念新、服務意識強的高素質的員工隊伍,蘆笛岩導游班受到無數中外遊客的交口稱贊。
年12月蘆笛景區經國家旅遊局評定,成為國家首批AAAA級旅遊度假景區,2001年6月導游班榮獲「全國傑出青年文明號」,2002年6月正式通過了ISO9001質量管理體系和ISO14001環境管理體系認證,2003年4月「五一」前夕景區管理處獲得了全國「五一勞動獎狀」,為躋身世界旅遊品牌邁出了堅實的步伐。
⑵ 寒假期間,你游覽了哪些地方請你把印象深刻的一處景物寫下來,寫作文時要抓住景物的特點按一定順序來寫
人們都說「桂林山水甲天下」,可我要說的是,蘆笛岩的岩洞更是令人神往。
去年國慶,我和爸爸媽媽來到了山清水秀的桂林。那裡的美景數不勝數,可是給我留下深刻印象的迅遲基地方,是「大自然藝術之宮」——蘆笛岩。蘆笛岩布滿了千姿百態的鍾旦早乳石,這些鍾乳石,由於地下水的作用,溶解了岩石中的碳酸鈣,經過上萬年的沉澱結晶堆積而成。
走進岩洞里,一座座巨大的鍾乳石形成了石筍、石鍾乳、石幔、石花、石琴、石鼓畝謹、石柱,再配上五彩斑斕的燈光,組成了各種各樣的景觀。琳琅滿目、形態萬千,使我應接不暇,讓我感嘆不已。你看那「獅嶺朝霞」上站著一隻氣宇軒昂的獅子,它正對著我們行注目禮,好像在歡迎我們來參觀它的王國。
不遠處鬱郁蒼蒼的「原始森林」,那裡成片石柱和石筍形成了態各異各異的奇珍異獸。我彷彿看見了可愛的小兔子在采蘑菇,小鳥在林間歡快地跳躍,野豬在打瞌睡。洞頂還不時有滴水落下,發出滴答之聲,猶如在演奏著一首美妙的樂曲。我不是在做夢吧,這洞中竟有如此神秘的景觀和動聽的音樂。
我們沿著時高時低的石階來到了「水晶宮」。「水晶宮」是一個輝煌的大廳。高高懸掛的鍾乳石如盞盞宮燈,錯落有致。「水晶宮」里有一池清澈冰涼的水,水中倒映著一座座雪山。我又抬頭往上看,只見一條石筍形成的鯉魚一頭扎進水中,尾巴還豎在外頭呢!這些惟妙惟肖、形象逼真的天然雕塑,真是使人不得不驚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蘆笛岩高闊的洞天,雄偉的氣勢,密集的景物和絢麗的色彩,像一幅幅神奇絕倫的圖畫。真不愧是一個使人擁有無限美好遐想和令人神往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