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儀上為什麼有不同顏色
1. 地球儀上不同的顏色和符號都代表什麼
地形類地球儀
綠色:平原及衫汪低山丘陵
黃色棕紅色:山地,高原 顏色越深就越高.
淺藍色:湖泊或 河流
深淺不同的藍色:海洋,顏色越深就越深
白色:雪地,高山頂部
黑色或紅色:國界,洲界
國家類地球儀
藍鎮塌信色 海洋及湖御輪泊
彩色 國家
黑色 國界或洲界
2. 地球儀上的顏色分別代表什麼
地球儀上面有坦含藍色、綠色、黃色、棕紅色等顏色,其中黃色代表沙漠,藍色代表海洋,綠旁漏色代表平原、丘陵。棕紅色代表山地、高原,白色代表雪地、紅色代表國界,黑色代表洲界。而黃色和棕紅色越深,代表的海拔越高。藍色越深,代表讓啟笑的深度越深。地球儀上各種顏色代表的含義
3. 為什麼地球儀上每個國家的顏色不一樣
在19世紀中期,一位歐洲學生在給地圖著色時,發現了一個十分奇怪而有趣的現象,那就是無論多麼復雜的地圖,只用四種顏色就能使得兩個相鄰地區的顏色不同。他把這種發現告訴了英國當時著名的數學襪猛家摩爾根,摩爾根對此很感興趣,想用數學的方法給出證明,可是無論如何也證不出來,於是這個問題後來便成為世界數學史上的名題和難題,許多數學家都爭著去證明它,但證明了一百多年還是沒有結果,四色問題還是困繞著世界數學界。
至到本世紀70年代,美國數學家阿沛爾和哈肯,用電子計算機,對「四色問題」進行了數學歸納法的證明。他們假設:若一個圖不能夠嵌入一個不可能四著色的圖裡面,那麼這個圖一定是可以四著色的。於是他們兩人從十萬多張不同的地圖中挑選出近兩千多張輸入電子計算機,對每一張地圖都使用了二十萬種可能的著色方法,作出了兩百億個邏輯判定,經過一千二百多個小時,終於在1976年證明出來,從此困繞數學界多年的「四色問題」得到最終解決。
「四色問題」的圓滿解決,為人類解決各種各樣的問題提供了方法論,極大地豐富了數學理論和數學方法,開拓了人類運用電子計算機的新領域,這些成果廣泛地應用到人類的生產和生活的方方面面,極大地推動了數學這門學科在生產和實踐上的廣泛應用。
如果世界各國都是隔離的。那麼世界地圖只需要一種顏色就能隔離所有國家。
如果各個國家最多隻有兩孝老個是相鄰的,那麼需要兩種顏色就OK了。
如果是三個國家相鄰呢?
[3-1]如果三個中有兩個是不接觸的(1跟2接觸,2跟3接觸,1跟3不接觸),
那麼需要兩種顏色就OK了(第3號國家可以與第1號一個顏色)。
[3-2]如果三個國家是互相都接觸著的
(像是一塊月餅平分成三個,中心角度為120度的扇形那樣。123都是接觸的。),
那麼,需要三種顏色就OK了。
而三個國家相鄰的時候,只能分成以上兩種情況。
四個國家相鄰的時候,等於是三個國家在加上第四個國家。
在[3-1]上加一告慎橋個國家,得到5種情況:
[4-1]4跟1接觸,或4跟3接觸。只需要兩種顏色。
[4-2]4跟2接觸。需要兩種顏色。
[4-3]4跟12接觸,或4跟23接觸。需要三種顏色。
[4-4]4跟13接觸。需要三種顏色。
[4-5]4跟123都接觸。需要四種顏色。
在[3-2]上加一個國家,得到4種情況:
[4-6]4隻跟123中的一個接觸,結果回到[4-3]
[4-7]4跟123中的兩個接觸,結果回到[4-4]
[4-8]4跟123都接觸,且4被123包圍。跟[4-5]不一樣,但也需要四種顏色。
[4-9]4跟123都接觸,但4不被123包圍。這時候有點問題。
4已經跟123中的兩個接觸,但還要跟剩下的一個也接觸,
會導致123中的一個被另外兩個加上4,這三個包圍。
這樣還是回到[4-8],4個里有一個被其他三個包圍的情況。
這樣總結起來,只有[4-5][4-8][4-9]是用到4種顏色的。
但是,[4-8][4-9]都有一個特點:「有一個被包圍了」。
被包圍,說明不能在跟第五個國家接觸,就等於少了一個,
就等於對第五個以後(包括第五個)的國家來說不負存在。
這樣,這4個國家就回到了3個國家的情況了。
要想用到第五個顏色,突破口只有一個:[4-5]123三個串聯,4跟123並聯。
然後第五個國家接觸1234。(當然,這會導致1234中有一個被其他3個加上5,這四個國家包圍)
這樣才能得到「使用五中顏色」的情況。
剩下的,就只是地理知識了。
當今世界國,家分界的結果,沒有任何5個國家能滿足以上條件:
「三個國家串聯,且這三個跟第四個並聯。然後這四個國家被第五個國家包圍或半包圍。」
4. 地球儀上的顏色各表示什麼
1、綠色:虧槐平原及低山丘陵
2、黃色棕紅色:山地,高原 顏色越深就越高.
3、淺藍色:湖泊或 河流
4、深淺不同的藍色:海洋,顏色越深就越深
5、白色:雪地,高山頂部
6、黑色或紅色:國界,洲界
7、國家類地球儀
8、藍色 海洋及湖泊
9、彩色 國家
10、黑色 國界或洲界
(4)地球儀上為什麼有不同顏色擴展閱讀
地球儀是為了便於認識地球,人們仿造地球的形狀,按照一定的比例縮小,製作了地球的模型——地球儀。在地球儀上設有長度、面積和方向、形狀的變形,所以從地球儀上觀察各種景物的相互關系是整體而又改如近似於正確的。
世界最早的地球儀是由德國航海家、地理學家貝海姆於1492年發明製作的,它至今保存在紐倫堡博物館里。1480年,貝海姆(1459年~1507年)作為佛蘭芒貿易商人初次訪問葡萄牙時,自稱是紐倫堡天文學家米勒的學生,所以成為約翰二世的航海顧問。
當時航海者用星盤來測定日、月、星辰的高度,以推算時間和緯度。用黃銅代替木製星盤,可能是由他創核空啟始的。他可能曾與D·考航行到非洲西岸(1485年~1486年)。1490年回紐倫堡後,在畫家格洛肯東的協助下,開始繪制他設計的地球儀,1492年完成。
他當時所畫的世界地形既不準確又已過時,在這個地球儀上,印度洋是向東西擴展的海洋,特別是非洲西海岸,錯誤之多實在驚人。不過有趣的是,在發現北美洲的前夕他繪制的地球儀,為當時的人們提供了關於地理上的一些有益設想。
5. 地球儀上的顏色分別代表什麼
地球儀上的顏色分別代表的含義如下:
1、藍色:海洋、湖泊及河流。深淺不同的藍色表示海底的深度不同,即淺藍色的是湖泊或河流,深藍色的是海洋。
2、綠色:平原及低山丘陵。比如我們瞎掘巧國家的東北平原、華北平原和長江中下游平原在地球儀上顯示的就是綠色。
3、黃色、棕紅色:沙漠、山地及高原。顏色的深淺表示地勢的高低,即顏色越深地勢越高,顏色越淺地勢越低。
4、白色:雪地、高山頂部。比如,南極散伍洲大陸上都覆被著厚厚的一層冰蓋,因此把地球儀上的南極洲顏色設計成白色的。
5、紅色或黑色:國界或洲界。即相鄰的兩個國家磨鍵顏色不同,同一區域內的各個國家用不同的顏色加以區分,但相距遠且不相鄰的國家可以用相同的顏色來表示。
6. 地球儀為什麼把每個國家都分成各種顏色
通常,國產地球儀會將國家分為四種顏色,因為用4中顏色可將平面上任意的圖形兩兩區分開,這就是所謂的四色定理。此外,綠色代表平原;黃色棕悉伍色代表山地,顏色越深就越高;淺藍色代表鄭陸搏湖泊;深藍色的線代表河流;藍色代表海洋,顏色喊祥越深就越深;白色代表雪地。
7. 地球儀上的顏色分別代表什麼
藍色的是海湖泊河流,綠色是平原,黃色是高原,百色是雪地,紅色或黑色是國界和洲界。
顏色是為了區分不同地貌,如海洋、高原、低地、胡泊等。
拓展資料:
地球儀是為了便於認識地球,人們仿造地球的形狀,按照一定的比例縮小,製作了地球的模型——
地球儀。在地球儀上設有長度、面積和方向、形狀的變形,所以輪亮信臘輪從地球儀上觀察各種景物的相互關
系是整體而又近似於正確的。
按用途分類地球儀有以下幾種類型:
(1)經緯網格地球儀,在它的球面上只有經緯網格以及度數的注記,也稱經緯儀;
(2)政區地鍵慶球儀,球面光滑的表示行政區劃分的地球儀;
(3)地形地球儀,是表示地形的模型,球面可分為平面和立體隆起兩種;
(4)示意性地球儀,球體僅顯示大陸版塊及海洋分布情況,常見於裝飾性用品;
(5)教學地球儀,用於學校及家庭地理教學;
(6)工藝禮品地球儀,常用於家庭及辦公擺掛件裝飾等;
(7)大型展示地球儀,常用於大型展覽展示、教學觀摩演示等。
8. 地球儀上的各種顏色分別代表什麼
1、地形類地球儀:
綠色:平原及低山丘陵
黃色棕紅色:山地,高原 顏色越深就越高。
淺藍色:湖泊或 河流
深淺不同的藍色:海洋, 顏色越深就越深
白色:雪地,高山頂部
黑色或紅色:國界,洲界
2、國家類地球儀:
藍色 海洋及湖泊
彩色 國家
黑色 國界或洲界
(8)地球儀上為什麼有不同顏色擴展閱讀:
地球儀不能像舉做團地圖那樣詳細地表示各種地理事物和現象,也不能完全反應地球的實際情況。
但是它卻可避免地圖上存在著長度、方向、面積或形狀方面的誤差和變形,可以幫助我們闡明許多有關的地球概念,獲得地球體的主體概念。
現代地球儀除了傳統地球儀以外,也出現了動物分布地球儀及歷史文件分布地球儀。
如在正橘地球儀上的中國,標示出熊貓及兵馬俑等,它還胡衫可以使我們了解全球的國家及其分布情況,可直觀的了解其面積與左右鄰國等政治地球信息。
9. 地球儀上的顏色分別代表什麼
1、藍色:海洋、湖泊及河流;2、綠色:平原及低山丘陵;3、黃色或棕紅色:沙漠、山地及高原;4、白色:雪地、高山頂部;5、紅色或黑色:國界或洲界。
地球儀上的顏色分別代表什麼
地球儀上的顏色分別有藍色、綠色、黃色、棕紅色、白色、紅色以及黑色。這些顏色分別代表著海洋、平原、高原、沙漠、雪地、國界等。
地球儀上不同顏色具體代表:1、藍色:海洋、湖泊及河流;2、綠色:平原及低山丘陵;3、黃色或棕紅色:沙漠、山地及高原;4、白色:雪地、高山頂部;5、紅色或黑色:國界或洲界。
其或孝談中,黃色和棕紅色代慎冊表的山地、高原,顏色越深衫碰海拔就越高;藍色代表的海洋顏色越深,其深度就越深。
10. 地球儀上的顏色分別代表什麼
地球儀上的黃色代表沙漠,藍色代拿辯表海洋,綠色代表平原、丘陵。棕紅色代表山地、高原,白色代表雪地、紅色代表國界,黑色代表洲界。而黃色和棕紅色越深,代表的海拔越高。藍色越深,代表的深度越深。
中國地球消圓缺儀的製作始於元代,由西域天文學家扎馬魯丁為元朝廷督造,球面上反腔腔映了地球表面的海、陸分布狀況,屬於原始的繪制方法。明萬曆年間義大利傳教士利瑪竇來華後,為向中國傳授古希臘的地圓說,親自製作地球儀,並著有《坤輿萬國全圖》。受其影響,明萬曆三十一年(1603年),學者李之藻製成一架地球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