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眼觀萬物 » 希特勒的軍帽為什麼顏色不一樣

希特勒的軍帽為什麼顏色不一樣

發布時間: 2023-05-09 12:55:08

1. 為什麼二戰德國軍官都要戴歪帽

只有功勛卓著的軍官才能歪戴帽子,這是運畝德軍默許的一種嘉獎,軍規是嚴禁如此的。但是敏悄粗為了優秀的人可以破例!另外潛艇兵因為陣亡比例大,每一次出橋鎮海都相當於一次訣別,為了表彰他們的無畏和勇氣,黨衛軍是希特勒的親兒子,所以也默認可以歪戴帽子。歪戴帽子的軍官都是牛X的

2. 為什麼希特勒不愛穿黑顏色軍裝

希特勒不世握愛搜鍵慶穿黑顏色的軍裝,大概就是覺得這個不好看,還有一個穿上黑色的話,感覺人亮慧的個子就更小了,黑色顯瘦啊!

3. 納粹德軍軍帽

叫野戰帽,戰爭後期在物資缺乏的情況下由於工藝簡單製作成本低大量配發給人民沖鋒隊和國民擲彈兵,前期德軍步兵和騎兵也有配發
不過由於山地部隊大量配發也叫山地帽,武裝黨衛軍和國防軍山地兵大多數都是佩戴這種帽子,不過他們的帽子在帽子側面繪有雪絨花標志,這是山地兵的標志。個人認為帶雪絨花的更好看。
買的檔宴讓話需要到軍品店去買,你在淘寶首頁搜是搜不到的,搜二戰軍品一般搜出來的都是1:6的兵人道具。要到具體的淘寶店鋪,可以輸入你想要的軍品,然後點搜店鋪,這樣可能會有相似的搜索條目出來,不過那裡信譽就一般了。另外,在網上買軍品是非常不劃算的,價格昂貴,一條騎士鐵十字勛章綬帶都要好幾十,那隻是一個彩色布條而已。。。如果你真想在網上買的話,那就去二戰閃電軍事社區、鐵血社區或者其他的一些知名的二戰社區,那裡都有軍品販子常駐的。這個帽子個人認為如果買的話200塊以內可以接受。

還有那位朋友,行局不要誤導別人,那張圖片根本沒有體現出山地兵的特徵,而且你祥源看好,這名德國軍人佩戴的領章是國防軍軍官的領章,具體軍銜圖太小看不清。而武裝黨衛軍第七歐根親王山地師是佩戴武裝黨衛軍專用領章的,非技術兵種右領(也就是我們視角的左領)是黨衛隊雙閃電標志,左領是黨衛隊銜級標志。黨衛隊和國防軍的領章是完全不同的,這是最基本的常識。

4. 希特勒穿的軍服是什麼顏色的

穿的是黑色的。

5. 納粹打非洲的根本目的是什麼

當1941年2月第一批德軍登陸非洲的時候,德軍指揮官們制定作戰計劃所依賴的戰區沙漠環境數據極度缺乏。一些很有限的情報數據最初由義大利提供。義大利人的地圖是不完整和不可靠的,僅僅聊勝於無。因此,德軍開始從自己偵察中獲得信息。德軍元帥隆美爾寫道:「這可能是現代戰爭中從來沒有發生過的事情:准備如此倉促和不足。2月11日,我和意軍總司令蓋瑞巴爾蒂將軍討論作戰計劃。最初,他對我的計劃和在蘇爾特灣組織防禦並不感興趣。我在極其粗糙意的義大利地圖上解釋我的想法,並大致講述如何在的黎波里塔尼亞地區(編者注:位於利比亞西北)進行作戰的設想。蓋瑞巴爾蒂將軍並沒有給我關於該地區地理狀況的任何有價值信息,並建議我親自在蘇爾特灣和的黎波里(編者注:利比亞首都)之間進行實地觀察。他對我說:『你根本不了解這一地區的惡劣環境』。中午,我就搭乘 Helll型飛機巡視戰區。我看到的黎波里東面有野戰工事和反坦克塹壕。我們飛過一條沙丘帶,不管輪式裝甲車還是履帶式都很難在上面行駛,這是防禦工事前最好的自然屏障。然後,我們飛越了胡姆斯附近的山地,同樣,機械化部隊很難在這里行動。只有通過道路才能穿越沒有樹木和灌木的荒無人煙地區。飛機途經一個沙漠中的小堡壘,有一些兵營和野戰跑道。最後在蘇爾特上空盤旋,看到了義大利軍隊的位置。在整個作戰區域,沒有發現任何重要的防禦支撐點,比如:峽谷。這次偵察飛行堅定了我的作戰計劃:在蘇爾特和沿海公路兩側布防,並集中裝甲力量在防區內做機動作戰,一旦敵軍開始進攻,德軍可以以最快速度反沖擊。」

從上述文字可以看出,在最初階段,隆美爾親自收集戰區地形信息和沙漠地區特性。隨後,軍事地理單位開始介入,為德軍收集和製作改豎褲極其有用的材料和地圖。這些軍事地理單位隸屬於德軍非洲軍團,他們在抵達非洲後,立即開始對戰區進行普查,系統地收集數據,並對地形進行偵察。另外,繳獲的英國地圖也提供了極大的幫助核簡。最後德軍獲得了自己的軍用地圖,包括:
哪些區域可以通行各類車輛;
哪些區域可以適度通行或僅能少量通行車輛;
陡坡的位置;
鹽湖,鹽沼澤地等不能通行區域的位置;
沙丘的位置;
植被生長情況;
崎嶇地位置;
不可通行陡坡的位置;
車輛可以穿越陡坡的位置;
可以通行車輛的道路位置;
由上可見,在沙漠環境下作戰,指揮官為了獲得精確的地圖,必須部署足夠的人員和足夠技術裝備。1941年冬季後,德軍使用上了精確的地圖。所有的進攻和防禦部署都依靠這些地圖了。同時,德國陸軍最高指揮部軍事地理部發布了《利比亞,埃及及北非軍事地理》的小冊子,其中包括了一些沙漠地區戰術資料。這本小冊子發放到了團參謀一級。
然而,德軍損失了相當長的時間。正如前面描述的,幾乎整個1941年,德軍因為得不到可靠的信息,僅僅作了防禦部署,隆美爾的想法就是頂住英軍的進攻,不要丟失整個利比亞,僅此而已。

作戰訓練及裝備

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初期,德軍並沒有足夠的思想准備要在歐洲之外作戰。所以,德軍並沒有特別重視在沙漠地區作戰的經驗,尤其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德國在其東非前殖民地交戰的經驗。1939年戰爭爆發前,德軍也沒有做出任何要在未來在沙漠地區作戰的戰爭准備。所有的准備工作,包括編制,訓練都是圍繞在歐洲作戰而進行的。從一件小事可以看出這一點:在1938年,德國陸軍參謀部地圖勘測和測量局的一個纖豎動員令:為應付未來作戰需要,必須印製一批地圖。其中包括丹麥,挪威,但是不包括北非。這個來自該局局長的命令認為,北非地圖完全沒有必要准備。

直到1940年夏,從北非傳到德軍總參謀部的訊息也只是援助義大利的德制裝備情況並報告一些德國反情報機構獲得的青報。當德國下令出兵非洲時候,陸軍最高指揮部根本來不及進行完全作戰准備,他們盡可能在最短時間內作了如下部署:
1)向全軍發出徵召令,對報名參加非洲軍團的士兵進行嚴格體格檢查,從中挑選出符合熱帶作戰的人員。
2)配發熱帶作訓服。
3)改變作訓課程,適應熱帶作戰要求。
4)對所有作戰車輛進行重新塗裝,塗上沙漠色。
5)組建用於解決飲水問題的特別單位。
6)讓士兵學習在熱帶作戰所必需的醫學知識。
7)讓士兵掌握沙漠地區地理,以及敵軍、友軍作戰方法、習慣。後來在1942夏發布了沙漠地區作戰手冊。
還有一件事情足以證明德軍缺乏沙漠戰的經驗,就是他們的服飾。非洲軍團的軍服完全不同於歐洲。這些軍服用不透水的亞麻布製作,風格更加接近於一戰德國在非洲殖民地作戰時的樣式。事實表明,無論布料還是樣式都是不合適的。因為布料太硬不能良好防熱和防冷。在凌晨,濕氣會在布料上形成露水而變得無法穿著。相反, 英軍的制服用純羊毛製成,十分合身。後來,德軍穿著繳獲的英軍制服(當然勛章,軍銜等都改成德國的)。德國人尤其喜歡英軍的褲子。德軍服顏色為深綠褐色, 不利於在沙漠中偽裝。最難以接受的就是高筒靴,在高溫下,不利於腿部血液循環;而且當作戰負傷後,很難將靴脫下,影響了救治時間。所以,很多的軍士兵都穿著繳獲自英國的軍鞋。德軍帶的是深綠褐色軍帽,不是鋼盔,而英軍配發淺色鋼盔。後來,德軍才在實踐中逐步修正。
由於時間緊迫,德軍不可能在 1941年對部隊進行改編,於是非洲軍團的編制和歐洲部隊一樣。後來作戰經驗表明,雖然沒有必要專門組建用於沙漠作戰的部隊,但是部隊必須裝備更多的坦克和反坦克武器,因為在沙漠地區作戰,這兩件武器的作用是決定性的。這也並不是說,所有在沙漠地區作戰的部隊都必須是摩托化部隊。
德軍針對沙漠環境,組建了一些特別部隊,包括:
給水連:隸屬於非洲軍團後勤部給水局。這些連裝備抽水機和打井設備。其中一些連還裝備蒸餾設備。
運水隊:它們同樣隸屬於後勤運輸部門,不同的是這些運輸車隊專門用於輸送水。但是不像英國用儲水罐卡車或拖車,而是運送一桶桶20升儲水桶。這樣的後果就是極其浪費空間和效率低下,而且浪費汽油。
氣象觀測隊:由專業氣象學家組成,其中部分授予正式軍銜。這些氣象隊隸屬於軍特別參謀,任務就是建立氣象觀測點。
隨著戰爭推移,德軍改變了一些武器配置:遠程火炮,遠程反坦克炮,和坦克炮等。這些武器在沙漠戰中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英德100毫米以下口徑火炮對比,英國87.6毫米榴彈炮有較遠的射程,然而,德軍非洲軍團很快部署了100毫米和170毫米級別的火炮。這些火炮比英軍的射程要遠。另外在1941年,

德國的Ⅲ號坦克射程比英國坦克遠。因此德軍在1941年取得了作戰的勝利。但是,1942年5月以後,英國裝備了美國格蘭特.李式和謝爾曼式坦克,它們的坦克炮射程更遠。在卡扎拉戰役中,這些坦克使德軍惶恐不安,並在第一階段作戰中,取得了較大的勝利。
德軍非洲軍團裝備的各類汽車裝甲車都和其在歐洲軍隊裝備的一樣。雖然可以使用同樣的汽油,但是,汽車本身要做部分修改。大眾汽車被廣泛運用,為適應沙漠環境,避免沙塵進入到發動機,汽車進風口被內置。為了適應起伏不平的沙礫地,標准輪胎被超寬飛機輪胎取代。因為這些輪胎空氣壓力較小,可以避免過度顛簸:而且由於寬度比標准輪胎寬,在沙地行駛時,可以避免陷入沙坑。大體上,英軍因為具備了沙漠經驗,無論汽車的輪胎,還是動力都更能適應沙漠環境。尤其車體較低矮。在沙漠中,汽車必須自帶卷揚機和鋼繩,這樣一旦汽車陷入沙地可以自救。攜帶額外的空氣過濾器是非常重要的,以便替換。
在沙漠環境下,每個人會擔任更多任務,所以每人必須攜帶指南針。英軍的指南針比德軍的好,刻度盤是懸浮在油上的,以至於德軍專門組織任務去繳獲英軍的指南針。經驗表明,車隊必須配備航空羅盤。羅盤放置在駕駛員旁邊,這樣不至於迷路。
最初,德軍沒有研製或裝備一些針對蚊子或其他昆蟲的特別保護裝備,而這些在夏天尤其重要。後來,德軍緊急采購了一批殺蟲劑配發到作戰部隊。
通過上面描述得到以下幾點經驗:
必須有適合沙漠地區作戰的制服;
車輛必須安裝特別的過濾器;
必須配發專門熱帶葯品和醫療裝備。
關於訓練,德軍非洲軍團在組建過程中沒有時間進行特別訓練,僅僅讓軍醫官和軍官就一些沙漠基本知識進行講解。然而不幸的是,這些關於沙漠、氣候、疾病預防模糊不清的講解讓士兵產生了錯覺。當軍隊抵達非洲後,開始以下幾項訓練:
訓練如何在沙漠環境下進行編組行軍和作戰,
訓練如何長時期野營;
訓練如何在沙地構築工事;
訓練如何在沙地和夜間駕駛各類坦克裝甲車輛,
訓練如何在夜間平坦地區編組、行軍、展開;
訓練個人如何利用指南針,星空進裝甲車輛;
訓練如何在沙漠環境下布雷和掃雷;
在沙漠環境下機動作戰演習;
最初抵達非洲的德軍士兵很難一下子適應非洲的熱帶氣候,於是後來一些部隊在義大利或巴爾干半島進行了適應性訓練。這兩個地方的氣候和非洲北部沿地中海岸的氣候極其類似。不過後來的經驗表明,適應性訓練效果不大,因為這只是氣候相似,而食品匱乏,戰爭環境的惡劣,以及氣候等各因素結合是無法模擬的。通過比較得出:那些有在溫帶(例如巴爾乾地區)進行長時間作戰經驗的部隊,第一年在非洲的作戰能力好於原先在歐洲作戰的部隊。一年後,平均作戰能力都會下降。然而有溫帶作戰經驗的部隊反而下降要厲害一些。1-2年後,這些部隊的作戰效能會逐漸上升,但是永遠無法恢復到最初第一年的水平。所以,通過德軍非洲軍團得出以下經驗:
沒有必要在先前進行長時間適應性訓行定位;
訓練車輛在行進中如何利用羅盤定位;
訓練如何在沙漠環境下搶修各類坦克練,這樣浪費了該部隊第一年的最大作戰效能;
可以在熱帶地區進行短時間適應性訓練,進行沙漠地區生存訓練;不要進行高強度的演習;
部隊在將近一年左右的沙漠區作戰部署後,最好換防至其他地區。不過這樣做的缺點就是那些已經獲得經驗的士兵僅在此作戰相當短的時間,新調來的部隊又要重新開始。

後勤

後勤是整個作戰計劃的一個重要部分。德軍後勤支援不得不以最高速度完成對北非的支援。主要是通過鐵路把後勤物資送往義大利港口,然後用船運往北非。負責運輸調度的是設在羅馬的德軍非洲運輸局。最初所有物資,人員都是通過海運,當運輸船隻不斷損失後,人員運輸也通過空運。在非洲卸下的物資由非洲軍團的後勤管理部門負責輸送到一線。
要維系如此漫長的補給線(尤其是地中海海運線)是極其困難的,當所有的努力都化為泡影的時候,後勤自然而然的崩潰了。德軍非洲軍團各個時期後勤狀況如下:
1941年2 5月所有的部隊調動,物資運送都暢通無阻。運輸船隊抵達的黎波里通常絲毫無損。在德軍司令部的請求下,義大利潛艇也加入運送燃油等貨物的行列,它們在德爾納(編者注:利比亞東北部港口)卸下貨物。沿北非海岸各港口之間通過小型運輸船運送物資。
1941年6-12月英國水面艦只和潛艇開始打擊德國部隊和後勤物資的運輸。隨著運輸船損失不斷上升,德國開始用飛機運送作戰部隊和物資。一些重型裝備,如坦克等仍然海運。到了12月,義大利戰列艦加入了護航的隊伍。
1942年1-6月這期間運輸主要通過空中進行。整個空運非常平穩,很少有損失。由於有了充足的後勤保障,德意聯軍在5—6月間進行了一次進攻作戰,戰線推進到了埃及邊境。另外,儲備了6-8周的物資以防不測。
1942 年7月-1943年5月隆美爾的非洲軍團攻下利比亞東北部港口城市托布魯克並進入埃及境內的時候,後勤物資堆積在的黎波里和班加西。這些物資距離前線實在太遠了,幾乎沒有派上用處。德國空軍變得十分忙碌,既要保護航線,又要進攻作戰。在馬爾他,英國人漸漸恢復元氣,並部署了裝備雷達的新型遠程轟炸機。德國的海運幾乎被中斷,義大利戰列艦因為缺乏燃油只能停靠在港口內。通往的黎波里和班加西的航線被掐斷。從希臘克里特島到利比亞的空中運輸線變得極其重要了。但是,補給物資的數量遠遠跟不上前線損失的數量。
德軍佔領突尼西亞後,穿越地中海的航線變得短的多。盡管如此,由於運輸船大多是小型運輸船,所以補給的速度仍然跟不上。隨著英美空中打擊力度逐步加強,德軍運輸能力正日益下降。當德軍在突尼西亞被包圍的時候,他們喪失了制空權。很少有船能安全抵達非洲了。不管是地中海海面還是天空,現在都是英國人和美國人的天下了,北非的德軍被隔絕於歐洲之外,失敗是註定的

6. 二戰德軍軍官軍服的顏色為什麼不同呢

不同軍、兵種的服裝是不一樣的。
陸軍:德國的野戰服(42型)是灰綠的(有點發青),坦克駕駛服是黑的,熱帶工作服是土黃的,非洲部隊穿褐色軍服,山地部隊還有一身發灰的粗布衣服和灰綠風衣,你說的灰色也是野戰服的一種(41型是土灰36是鐵灰,不過穿久了都一樣)
空軍:工作服為藍色,空降兵也有一身綠色野戰服(可能是較新的關系,更綠一些),熱帶部隊有一身深黃的。
海軍:藍黑色
憲兵、蓋世太保:毒綠色,就是游戲里放毒的那個顏色。
德國的軍服種類太多(和展戰線太長有關),不同地區不一樣,不同兵種還有兵種色的區別,所以我收集的資料不全。
圖太多了,不能上傳,如果需要可以留言。

7. 在二戰時期,為什麼德國、美國的軍官軍帽要歪著戴

其實也不是所有德國軍官都歪戴軍帽的,德軍裡面有一個不成文的講究。一般只有黨衛軍部隊和德國海軍潛艇部隊才能歪余行悄戴軍帽,黨衛軍部隊里基本都是青年才俊,屬於頂尖部隊。德國軍方在行頭上給的這個特權,變相彰顯了他們的地位,對這些優秀的德國軍官來說,這是政府對他們的額外獎勵。

凡是在這個部隊里的人都是特別優秀的人,他們從事著高危的工作,一不小心就有可能會喪命。為了鼓勵他們,所以就會讓這個部隊里受過傷的人帶歪軍帽,算是給他們的鼓勵,也讓其他的人學習,為祖國做出貢獻。它更能夠給人們帶來動力,讓人們不斷的進步,不斷的向前發展。就像是在茫茫大海中有一艘迷失帶沖方向的船隻。

8. 德式軍裝 很漂亮。為什麼德國各種高層的軍裝都不一樣的,白色的 黃色的 黑色的 綠色的

1、黃色軍裝是羅姆指揮的納粹沖鋒隊,是隸屬於納粹黨的一個准軍事組織;多是由信仰納粹的退伍軍人組成的,他們支持納粹的政策,認為議和和發動革命的人是罪人。
2、黑色軍裝是黨衛隊,由海因里希希姆萊率領,是納粹黨的軍事力量。
3、綠色軍裝的是國防軍。
4、黨衛軍最開始軍服是黑色的,黨衛軍主要分為武裝黨衛軍和一般黨衛軍,二戰開始後,武裝黨衛軍的黑色制服太顯眼,不適合作戰,大部分換用國防軍制服,後來又專門改進國防軍制服,顏色有原野灰和原野綠兩種。戰爭後期普遍穿迷彩服,橡樹葉迷彩,破裂碎片迷彩等,冬季有雪地兩面穿迷彩服。一般黨衛軍制服普遍黑色,期間也經過換代,黑色為主,夏季偶爾出現白色制服。此外,身著黑色制服的還有武裝黨衛軍的裝甲部隊與國防軍的裝甲部隊。 國防軍陸軍主要身著原野灰、原野綠制服,冬季也有雪地迷彩服,後期部分部隊配發夏秋迷彩服。國防軍非洲軍步兵和裝甲兵都身著土黃色或淺黃色制服。空軍也有地面部隊,主要有兩種,傘兵部隊和空軍野戰師,從頭盔和制服上的鷹徽可以分辨。

熱點內容
蘋果王者榮耀為什麼一直顯示等待中 發布:2025-05-10 09:33:49 瀏覽:104
為什麼自己老對下班時間斤斤計較 發布:2025-05-10 09:16:37 瀏覽:335
拉普蘭德的眼睛為什麼會變紅 發布:2025-05-10 09:10:57 瀏覽:851
為什麼眼睛會有白色蟲子 發布:2025-05-10 09:10:56 瀏覽:63
電腦為什麼會黑一下又亮一下 發布:2025-05-10 09:08:20 瀏覽:733
為什麼電腦登cf會重啟 發布:2025-05-10 08:48:05 瀏覽:629
套套的顏色為什麼不一樣 發布:2025-05-10 08:46:39 瀏覽:260
晚上甜食為什麼出油 發布:2025-05-10 08:45:02 瀏覽:536
鴻星爾克抖音產品為什麼比淘寶賣便宜 發布:2025-05-10 08:38:48 瀏覽:392
俄羅斯喝伏特加為什麼喜歡聞東西 發布:2025-05-10 08:37:54 瀏覽:8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