蝙蝠眼睛看不見為什麼沒退化
發布時間: 2023-05-10 15:07:41
① 夜間蝙蝠為什麼不用眼睛看呢
由於蝙蝠生活在黑暗潮濕的地方,所以其眼睛已經退化了。為了能夠適應環境,提高自己的飛行能力,捕食能力和適應能力,蝙蝠往往是依靠它的聽覺來判斷物體的位置。根據這個原理,人們利用仿生學研製出了雷達。
② 蝙蝠的眼睛為什麼在早上看不見,在晚上卻能看得見
蝙蝠不是靠眼睛來判斷方向的。
蝙蝠是夜行性動物,所以晚上才出來。蝙蝠是用聲波來判斷前方是否有障礙物,用此來改變飛行道路。蝙蝠視力不差,不同種類的蝙蝠視力各有不同,蝙蝠使用超聲波,與它們的視力沒有必然聯系。
大蝙蝠亞目的蝙蝠視力好,眼睛大,主要依靠視覺來辨別物體;小蝙蝠亞目的成員通常視力退化,眼睛小,主要依靠回聲來辨別物體,有一些種類的面部進化出特殊的增加聲納接收的結構,如鼻葉、臉上多褶皺和復雜的大耳朵。
(2)蝙蝠眼睛看不見為什麼沒退化擴展閱讀
蝙蝠的特徵
夜行性,通常為群體活動,可達百萬只,有些溫帶地區的種類在冬季前會有遷徙行為,主要棲息於洞穴、樹洞、森林中,一年繁殖一次,妊娠約2-6個月,一次生產一胎。分布在熱帶和亞熱帶的蝙蝠許多以植物的果實為食,它們的食量很大。
約有70%的蝙蝠捕食昆蟲,它們通常發出超聲波探索獵物,多在空中捕食。蝙蝠捕食獵物十分敏捷,通過高速攝影發現,某些蝙蝠直接用口捕食,有些用翅膀攔截獵物到嘴裡,有的用尾膜像勺子一樣將蟲子舀到嘴裡,捕食方法十分多樣。蝙蝠的食蟲量很大,每個晚上能吃掉約三分之一自重的昆蟲。
食肉的蝙蝠很少,可能有兩種假吸血蝠經常捕食嚙齒類、小型鳥類、蛙和蜥蜴[1],目前對它們的行為了解很少,也不能確定它們是否是主動捕食。
熱點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