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眼觀萬物 » 為什麼眼睛能變聚焦

為什麼眼睛能變聚焦

發布時間: 2023-06-03 10:15:31

⑴ 眼睛對焦的原理

眼睛成像是透鏡成像規律的重要應用。照相機耐碰與眼睛有相似的結構,自製照相機,能使學生對利用凸透鏡成縮小的實像有較直觀、深刻的印象。因此,對眼睛成像的認識,可以從自製照相機開始。昌好談通過生理學中的眼模型或課件,將生理眼抽象成簡化眼模型。將自製照相機與簡化眼對比,使學生認識到眼睛可以看成是精巧的照相機,眼球中的角膜和晶狀體的共同作用,相當於一個「凸透鏡」,視網膜相當於照相機的底片。從物體發出的光線經過人眼的凸透鏡在視網膜上形成倒立、縮小的實像,分布在視網膜上的視神經襪裂細胞受到光的刺激,把這個信號傳輸給大腦,人就可以看到這個物體了。這就是眼睛成像的基本原理。

眼睛與傳統照相機的比較:

眼睛 照相機

結構 角膜和晶狀體(相當於一個凸透鏡) 鏡頭(相當於一個凸透鏡)

瞳孔 光圈

視網膜(有感光細胞) 底片(有感光材料)

成像 縮小、倒立、實像 縮小、倒立、實像

調節作用
像距不變,當物距減小(或增大)時,增大(或減小)晶狀體的曲率以減小(或增大)焦距,使物體在視網膜上成清晰的像
焦距不變,當物距增大(或減小)時,減小(或增大)鏡頭到底片間的距離,使物體在底片上成清晰的像

對近視眼成因的探究,是這節內容的難點。實驗探究中,應突出以下思維過程:

①近視鏡與凸透鏡組合,確定近視眼視網膜的位置;

②拿開眼鏡,光屏像變模糊,表示是近視眼看物體的情形;

③向透鏡移動光屏,再次成清晰的像,是近視眼實際成像的位置;

④從物體發出的光線經過近視眼的凸透鏡後會聚在視網膜的前面;

⑤利用凹透鏡能使光線發散的特點,在眼睛前放一個凹透鏡,能使從物體發出的光線會聚在視網膜上

⑵ 什麼改變眼睛焦距

最終改變的是晶狀體。因為晶狀體才是眼睛用於成像的「工具」,相當於凸透鏡。

睫狀體,主要部分是肌肉,用於改變 晶狀體厚度,不能用於成像。

⑶ 那為什麼,當你看鏡子的時候眼睛可以聚焦到鏡子表面也可以聚焦到鏡子裡面的空間

這就像我們可以看遠方也可以看近處一樣的道理。是通過視覺系統對「眼球」焦距的調成做到的——就像照相機調節焦距一樣。

⑷ 我能夠調節自己眼睛的焦距,怎麼回事

前兩個回答我都不贊同。
正常人當然可以都可以調節焦距,但他們那是被動地適應不同的視距,這種調節是為了適應不同的視距從而保證在任何距離上都可以比較清晰地視物。而我想題主的問題指的是可以有意識地主動調節焦距。比如可以隨意控制視野中的物體從清晰變成模糊再從模糊回到清晰。也就是可以根據自己的意識調整眼球焦距到一個「不合適」的程度從而使視野模糊。這是我反對「木風breeder」回答的原因。
很巧我也是可以主動調節眼球焦距的人,所以可以理解題主的意思。據我推測,這應該是一種可以有意識控制睫狀肌收縮程度的能力,就類似於少數人可以控制兩枚眼球轉向不同的方向。
自打小時候發現自己的可以做到這個之後,我就感到很神奇,因為從未聽同學討論過這類問題,似乎這不是一個尋常的技能。後來隨著生物學知識的積累,我逐漸明白這一現象的原理。再加上了解到有一種通過交替視遠視近來鍛煉視力的方法,我就結合起來通過主動控制焦距來鍛煉睫狀肌。嗯,就像舉啞鈴一樣的,舉起,放下,舉起,放下,反復收縮和放鬆睫狀肌,視野也在清晰和模糊中交替。順便一提,我從小視力一直很好,雖然多次再寒暑假作死過度用眼(這不是值得吹噓的事,事實上,我的視力確實從5.2左右降到了5.0左右,希望大家也不要模仿。另外,我現在已經比較注意用眼了),但直到大四的今天仍然尚未近視。我現在仍然會偶爾做這樣的鍛煉來放鬆眼球,並未覺有何不妥。這是我以個人親身經歷反對「匿名用戶」回答的原因。

熱點內容
電腦的軟體為什麼會自動退出 發布:2025-05-23 19:33:57 瀏覽:543
大白天眼睛為什麼會出現閃電 發布:2025-05-23 19:14:19 瀏覽:906
為什麼晚上老是膝蓋疼 發布:2025-05-23 19:14:18 瀏覽:995
男生為什麼不喜歡你紋身 發布:2025-05-23 18:58:55 瀏覽:52
紅薯泡一晚上為什麼變綠色 發布:2025-05-23 18:28:15 瀏覽:562
手機為什麼突然顯示無服務 發布:2025-05-23 17:53:50 瀏覽:845
為什麼戴耳機鈴聲不一樣 發布:2025-05-23 17:50:01 瀏覽:779
為什麼換完鋼化膜之後觸屏不好了 發布:2025-05-23 17:41:40 瀏覽:186
撿到東西報警後為什麼登記身份證 發布:2025-05-23 17:18:06 瀏覽:448
為什麼搓眼睛會痛 發布:2025-05-23 17:12:51 瀏覽:5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