煮麵為什麼顏色變紅
發布時間: 2025-08-13 22:24:09
㈠ 面條為什麼煮了以後變紅了
面條變紅的原因有兩種:
1、添加劑色素過量:麵粉本身增白劑過量,在製作的鮮面條放置過程中產生苯甲酸,在空氣中進一步氧化成苯酚類物質,所以顯紅色。
2、腐敗變質:濕面條由於水分含量較高,麵粉本身受雜菌的感染及面條周圍環境的污染,使得面條表面有雜菌、細菌的生長繁殖,一部分的菌種的排泄物為紅色
放時間長的面條再煮的時候變成紅色的原因是:
面條里邊為了防止發酸放了一些鹼,放的時間長了,加熱與空氣中的氧氣反應就變紅色了.
煮麵條的技巧:
1、煮一般面條如果在鍋中加少量食鹽,大概一斤水加15克鹽,這樣煮出來的面條不糊爛!
2、煮切面在下面條時適量加點醋進去,這樣可除面條的鹼味,還可使面條變得更白。
3、煮掛面鍋中的水剛冒氣泡時就放掛面,攪動幾下後蓋上鍋蓋,水開時放點涼水進鍋,稍煮即可。這樣煮掛面,熟得快而且不黏湯,比較好吃。
4、煮掛面和干切面的時候,鍋中煮麵的水不要太開,等面條下鍋開鍋後也宜用中火煮,因為干切面和掛面本身很乾,用太大的火煮,水溫很高,使面條表面形成一層黏膜,熱量無法向里傳遞,易形成硬心和面條湯糊化。中火煮時,隨開隨點些涼水,使面條均勻受熱。
5、煮濕切面和自己擀的面條時則需水大開時下面,然後用筷子向上挑幾下,以防面條粘連。用旺火煮開,每開鍋一次點一次水,點兩次水,就可以出鍋。煮濕面一定要注意用旺火,否則溫度不夠高,面條表面不易形成黏膜,面條就會溶化在水裡。
6、如果要想使煮的面條清爽、不粘、不硬心、不糊湯,就必須根據面條的特點來掌握火候及下鍋的時間。
7、如果面條結成團,噴一點米酒,面條就會散開。
熱點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