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嬰兒喜歡手刮眼睛
1. 兩個月寶寶一直抓臉戳眼睛
寶寶怎麼變成小花貓了,那細嫩的小臉蛋上怎麼留下了一條條痕跡。這些痕跡不是刮傷的,很可能是寶寶抓臉的時候抓傷的。寶寶為什麼要做出傷害自己的事情呢?下面,為你揪出三大元兇。
元兇一:習慣性動作
寶寶喜歡抓臉,這可能是習慣性的動作。
建議:粑粑麻麻們應該多注意寶寶的舉止,在寶寶抓臉的時候及時制止,慢慢用行動告訴TA這么做是不對的。每次這個動作被制止後,寶寶下意識里就會不做這個動作,慢慢養成不去抓臉的習慣。每次寶寶抓臉媽媽們還可以給寶寶拿他最喜歡的玩具,小手空不下來自然就不會去抓臉了。
元兇二:臉蛋缺水
寶寶抓臉最主要的是因為寶寶的臉蛋缺水,皮膚變得乾燥,緊綳、粗燥,進而產生瘙癢讓寶寶覺得不舒服。
建議:媽媽應該馬上給寶寶塗抹專業的嬰兒滋潤霜,維持皮膚的柔軟和彈性,滋潤保濕皮膚後,讓寶寶不會去抓臉。
元兇三:都是濕疹惹的禍
寶寶喜歡抓臉有可能是臉上長了濕疹。部分皮膚病會讓寶寶的皮膚瘙癢難耐,哪裡癢小手就會去抓哪裡。
建議:媽媽在發現寶寶經常抓臉時,還應仔細觀察寶寶皮膚是否有異常,比如有沒有疹子、脫屑等皮膚病,因為這些會讓寶寶很癢,不能自控。若是寶寶皮膚有濕疹,就要做好保濕工作,給寶寶的小臉塗上保濕霜,中重度的濕疹還可以適量使用激素葯膏,比如氫化可的松軟膏。
當發現小寶貝喜歡抓臉時,麻麻要及時給寶寶修剪指甲,磨平指甲邊緣,防止指甲抓破小臉蛋,給了細菌入侵的機會。
2. 新生兒眼部怎麼護理與注意事項
一、防感染:嬰兒要有自己的專用臉盆和毛巾,並定期消毒。不可以用成的手帕或直接用手去擦小兒的眼睛。給嬰兒清洗眼部的時候,先把幾個棉球在濕水裡沾濕,再擠干水分,每一隻眼睛都要換一個新的棉球,從內眼角向外眼角擦。平時也要注意及時將分泌物擦去,如果分泌物過多,可用消毒棉簽或毛巾清理。
二、防噪音:噪音能使嬰兒眼睛對光亮度的敏感性降低,視力清晰度的穩定性下降,使色覺、色視野發生異常,使眼睛對運動物體的對稱性平衡反應失靈。
因此,嬰兒居室環境要保持安靜,不要擺放高噪音的家用電器,看電視或聽歌曲時,不要把聲音放得太大。
三、防強光:嬰兒睡眠要充足,一般可以不開燈。如要開燈,燈光亦不要太強,盡量不要讓光線直射。免得燈光刺激眼睛,影響嬰兒睡眠。
嬰兒到戶外活動要防止太陽直射眼睛。嬰幼兒照相時也不能用閃光燈照相,因為閃光燈的強光會損傷視網膜。
四、防「近物」:如果把玩具放得特別近,嬰兒的眼睛可能因較長時間地向中間旋轉,而發展成內斜視。應把玩具掛在圍欄周圍,並經常更換位置和方向。看色彩鮮明的玩具,多看戶外風光,有助於提高嬰兒的視力。
五、防睡姿:嬰兒睡眠的位置要經常更換,切不可長時間地向一邊睡。有些母親總是讓小兒睡在自己身旁或床裡面,使小兒總是向母親方向看,日久後會形成斜視。
六、防電視:當家裡的電視機開著時,顯像管會發出一定量的X線,嬰兒對X線特別敏感,如果大人抱著孩子看電視,使嬰兒吸收過多的X線,嬰兒則會出現乏力、食慾不振、營養不良、白細胞減少、發育遲緩等現象。
七、防疲勞:長時間、近距離地用眼,會導致孩子的視力直線下降。在此期間,要特別注意限制孩子近距離作業的時間。一般每次不應超過30分鍾。經常帶寶寶向遠處眺望,引導寶寶努力辨認遠處的一個目標,這樣有利於眼部肌肉的放鬆,預防近視眼。
八、防異物:嬰兒的瞬目反射尚不健全,防止眼內出現異物也很重要,如嬰兒所處的環境應清潔、濕潤;打掃衛生時應及時將小兒抱開;嬰兒躺在床上時不要清理床鋪,以免飛塵或床上的灰塵進入小兒眼內,外出時如遇刮風,用紗布罩住小兒面部,以免沙塵進入眼睛;洗澡時也應該注意避免浴液刺激眼睛。要防止塵沙、小蟲進入眼睛。一旦異物入眼,不要用手揉擦,要用干凈的棉簽蘸溫水沖洗眼睛。
九、防外傷:人的眼球部分暴露在眼眶的外面,易遭受外界各種致傷因素而損傷,由於兒童的自我保護能力差,受眼外傷的機會相對較多,不要給孩子玩任何帶有銳角的玩具。會走路要小心預防眼外傷。不要讓他拿刀、剪、針等尖銳物體,帶銳角的傢具也最好能把角包上,以免因走路不穩摔倒而讓銳器刺傷眼球。另外廚房裡的開水、熱油、火苗,家裡的寵物,節假日的鞭炮都可能給孩子的眼睛造成損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