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眼觀萬物 » 站樁為什麼眼睛向上瞟

站樁為什麼眼睛向上瞟

發布時間: 2022-06-05 10:31:57

⑴ 站樁需要注意哪些

1、不要穿緊身衣服站樁,要穿寬松衣服或富有彈性的休閑服裝,女士不要穿高跟鞋站樁。穿寬松的衣服有利於氣血循環,有利於體認自身的功感變化;
2、要因人而異地選擇適合自我的站法。體弱多病者開始可選坐式或卧式,身體好轉後再進行站式練習。身體素質較好者可適當增加站樁時間;對於身體素質較差者或年齡較大者,時間逐漸延長。以養生為目的者,舒適自然為其要則,目的是培養鍛煉「內氣」。以技擊為目的者,選練的站式要符合技擊要求,增強功力為其要則;
3、在飢餓狀態下不要站樁。飢餓是機體能量匱乏狀態,站樁所需求的能量供給跟不上,就會過度的消耗內能,對健康不利。過飽的也不要急於站樁,因為此時機體將以胃部消化為主導,站樁會引起胃腸不適;
4、站樁以呼吸自然為度,不要刻意追求呼吸,當感到呼吸不夠用或胸悶時,可自然的深吸一口氣或深呼一口氣,此狀態為過渡態呼吸,當機體不斷放鬆和入靜後,呼吸會變的緩慢均勻,以至形成功態呼吸;
5、站樁時,眼睛可睜可閉,也可半睜半閉,究竟採取何種方式,完全聽任於站樁者的自我感受。如果感到閉眼能快速入靜就微閉雙眼,在閉眼狀態下如果出現了身體搖擺現象或困睡現象,就把眼睛慢慢睜開;
6、站樁時間較短時,不存在收功問題。但站樁時間達1小時左右時,結束站樁不可突然把手放下,要適當活動肢體,如輕輕拍打臂部、兩腿在原地稍作移動等,然後再將兩臂放下;
7、對於神經衰弱或神經官能症的患者,晚上站樁不要太晚,以免難以入睡。有的人站樁後大腦得以充分休息,結果沒有了睡意;有的人站樁後比較興奮,反而睡不著。當然也有一些人站樁後很快進入夢鄉;
8、站樁至一定程度後,可能會出現氣機發動的現象,即出現腿部肌肉顫動或自發動作,此時,既不要刻意強化,也不要有意剋制。也可將兩眼睜開,放鬆一下身體,顫動或自發現象就會減弱或停止。
9、不要刻意追求氣感。把姿勢站好後,盡量保持放鬆和入靜,有了「內氣」效應後,可適當加以體認,暫時沒有氣感或氣感較弱時,不要拔苗助長,要讓其自然產生,自然變化;
10、當室外寒風較大時,要在室內站樁,尤其是不能站在風口練功。因為站樁時身體放鬆,毛孔打開,寒濕邪氣極易進入人體,使人感染風寒而感冒;
11、不要站死樁。特別對於體弱多病者而言,當出現不適感覺後,可將兩臂放低一些,或下肢變換一下站式,比如原來兩腳為平行開立時,可變為稍息式,或在原地活動一下足部,當腿部特別累時,可變為坐式練法;有的人站樁如果出現枯燥感,也可選用某些動功加以操練
12、不同派別的拳術或養生功法均有站樁練法,操練者要選擇某一固定的功法體系加以練習,因為不同派系的站樁雖然都是以站式操練,但這些站樁的姿勢和要領卻不盡相同,有的甚至矛盾;
13、站樁貴在堅持,不要急於求成,一曝十寒。站樁引起的機體的變化是緩慢的,只有經過相應的時間積累,才能逐漸改善各器官的機能變化,以達到強筋健骨,疏通經脈的效果。此外,每次站樁都有留有餘地,不要站的疲憊不堪才結束站樁,如果當天站樁後,休息了一夜仍由疲憊之感,就需要調整一天的站樁運動量。

⑵ 站樁的技巧和方法

1,關於站樁。

站樁有坐卧站三類,以站為主。全身力的運用,脊椎是個關鍵。拳諺雲,起於腳,運於脊,形於手。看著是手打人,實際力量應是從脊椎發出來的。什麼時候你能從脊椎發出力來,你就上了一層摟。可以這么說,懂得用運脊椎,一般的練家恐怕就都不是對手了。在武術來說,也就算進了一個門檻。手是大樹的枝乾的梢頭,手能有多大力?加上胳膊,力量也大不到那裡去,脊椎是大樹主幹。坐著比較難找出脊椎力量的運用來,尤其對初學者來說。關於脊椎在站樁的調整,前面已說,不再贅述。

站樁時,後腳跟不要吃力,身體重力在腳尖之後的前腳掌上。腳跟是虛的。似踩地非踩地。站著腳麻。身上有些部位不舒服,可能跟站的姿勢有關。應該是以舒服為好。 力量過於下墜,時間長了就會不舒服。拳諺雲,虛領頂勁,氣沉丹田,頭頂好像是雜技演員頂著碗水,頂不正了水就要撒,這樣頭就中正了,頭中正了,上面似有個東西向上輕輕牽引,虛虛領著,呼吸的氣沉向丹田,五臟六腑才舒服。在站的時候,整個身體有 點飄飄欲仙的感覺。站的時候,身上那個地方不舒適,自己調整到舒適的程度。酸脹麻 ,都算是正常的,但不能太過,尤其是開始的時候,太過說明站姿有些問題。

開始傻站就行,別考慮那麼多。傻人才出功夫呢。站得飄飄欲仙,那時再考慮脊椎等問題,才有效果。站樁沒幾個月,其他都談不上。

站樁環境幽靜為好。尤其在高山之巔,感覺美極了。眼界開闊,胸懷也為之開闊。但這樣的條件城市人不長有。夜間在高樓涼台上的感覺也不錯。周圍視野開闊,夜闌人 靜,精神不放自大,天人和一的感覺容易體會。我再說一遍,天人和一,精神放大,是 拳術里非常重要的感覺,對練習力量有不練自得之功,氣不練自在,勁不練自長,全在這裡面。

2,關於沒有練過拳術的人。我的建議是,參加個拳擊訓練班,或參加中國式摔跤 訓練班。有些擊打動作必須有教練指導,老老實實練上幾個月,自己瞎琢磨效果比較差 。既然只是防身,不要到武術訓練班。散打訓練班當然也可以。實際對打幾次,你才明 白真打起來是怎麼回事。僅僅坐在家裡想是不行的。我個人比較偏向拳擊和中國式摔跤 ,不是非常看好散打。也可能是我的偏見。此外,再按照我介紹的練習站樁。如何單純練習速度和力量?拳擊里有一套教法,我是不大贊同的,作為學員,知道和應付教練就行了,不必認真去練。等你站樁有一定程度了,慢慢就回理解速度和力量是怎麼回事
了。

站樁到一定程度,身上抗擊打能力非常強,這是站樁的副產品,不用追求,自然得 來。站樁到一定程度,有氣感,不必理會。任其自然。有時氣由脊椎兩側向上拱,有的 人反應比較大,有的反應比較微。早年我練時,有位師兄站在那裡,上身前後打擺,說是被氣撞的,看的我們一群直笑。
-----------------

站樁,最基本的要求就是保持一定的姿勢並堅持一段時間的鍛煉方法,並且,在這個概念基礎上,經過一代代的傳承與總結,基於不同的人群、不同的鍛煉目的和功效,發展出各種不同的流派和方法。

站樁的首要要求,就是對姿勢的要求,而且這些對姿勢的要求,哪怕以現代科學看來,都是那麼的符合人體自然規律,有利於人體氣血的運行。我們不得不對我們的祖先產生無比的敬仰之情。

我們知道,人體在精神和體力的勞作後,需要進行休息補充,才能持續。而最佳的休息,就是睡眠。睡眠是自然造化能力迫使人類所做的行為,以免人類不知勞累而盡情浪費肌體能量只到竭盡死亡。當人類關注到自己健康的時候,就會把被動的睡眠變為主動的休息,而睡眠之所以能夠最大限度的恢復人體的疲勞,就在於它是人身心盡可能放鬆的結果,因為身心的放鬆,對放棄了氣血運行的干擾,而使氣血運行能夠按照自己的軌道收斂能量浪費和修復勞損的肌體。如果我們每天的休息不能完全補充、修復當天的損耗和勞損,那麼肌體就會「帶傷工作」,如果日復一日的損耗、勞損得不到補充和修復,當消耗和勞損積累到肌體無法承受和自我恢復的時候,疾病也就爆發了。 從這個簡單的道理我們就可以看到,對於不知道鍛煉修補勞損的人來說,睡眠是最好的養生法。只要保證充足的睡眠,可以避免許多疾病的發生。 如果人們能過主動的在勞作時,盡可能少的消耗體能,盡可能少的產生勞損,那麼我們生病的機會就會減少很多。 如果人們能在更多的時候,模仿甚至超過睡眠的放鬆狀態,那麼恢復體能和修補勞損的幾率就會更大程度的提高,我們生病的幾率就會更加的減少。 再進一步,如果我們能明了氣血運行的規律和特點,通過一定的方法保持良好的氣血運行狀態並避免勞損,那麼,我們健健康康享天年的願望就不是可望不可即的事情了。

上面的道理,就是為了說明,鍛煉的大原則,那就是松、靜、自然。

唯有松靜了,五勞七傷的可能性才能降到最低,唯有自然了,也就是氣血運行按照其自身的規律運行了,才能保證肌體不受到傷害。松、靜、自然,也就成為傳統健身鍛煉的總原則了。雖然這個大原則,為了特定的目的,為了發揮人體特定的功能,有些鍛煉方法會局部、暫時的有所變通,但是最終的總原則,是不會改變的。 松,就是說在保持正確姿勢的前提下,盡可能的放鬆。靜,就是在站樁過程中,盡量的保持意識的安靜或專一。當然也最好保持環境的安靜,以免影響心神專一安靜。自然,就是在鍛煉過程中,嚴格按照功法要求操作,越是自然越好,不要人為的強加力量、意念以助呼吸及體內氣血運行。

前面說到了姿勢與健康,在歷史的傳承過程中,人們為了便於掌握和記憶,總結了一套簡單有效的口訣,如頭頂虛懸、雙目垂簾、舌頂上齶、面帶微笑、含胸拔背、沉肩墜肘、虛腋開跨、舒指松腕、尾閭中正、寬胸實腹、順臀溜胯等等。我們依然按照傳統的教學方法,應用這些人們耳熟能詳的口訣俗語,來說說站樁對全身姿勢細節的要求。

頭頸:頭頂虛懸、虛靈頂勁等等,是非常形象的口訣,就是說,頭部百會穴好像有根虛擬的繩子把頭部輕輕吊起懸在空中一樣,轉動輕靈,不對頸椎產生額外的壓力,這樣,頸椎也就自然保持了最佳的自然曲度。我們知道脊柱內部神經異常豐富,人體的中樞神經通過這些神經對軀干進行指揮反饋,頭頂虛懸,因為保持了頸椎的最佳最自然的曲度,而使脊柱腔體不受外力壓迫而變形,不至影響神經和保持脊髓通量。頸部的不良姿勢習慣,會造成諸如神經壓迫,大腦營養不良等相關的情況發生,而對人體產生嚴重傷害。我們如果仔細體驗,會發現我們通常習慣把頭向後微仰,下頜前翹,這樣的姿勢造成頸椎過分向後彎曲,長期的不良習慣,使頸部筋肉供血不暢、僵滯扭曲,進而會壓迫通過頸部的血管經脈,造成頭部營養供給不足。當你稍微活動頸椎,就感到頸部酸脹不適,就是因為長期不良的姿勢,造成供血障礙或頸部肌肉勞損。還有些人轉動頸部時會感到頸部嘎嘎有聲,這是筋腱椎骨已經有些僵滯的表現了。 有的老師說,微微收一點下頜,其實也是為了做到這個要求。還有的老師說,脖子微微用意向衣服領子靠,也是在引導我們做好虛靈頂勁。 面:面帶微笑是人體面部肌肉最放鬆最自然的表情,面帶微笑還能給他人帶來良好的感覺,從而也能反饋給你良好的場能信息。面帶微笑能促使自己心情愉悅,保持良好的心態。

眼:在鍛煉時,一般講究先眼光內收(也就是眼光從望遠到漸近只到收回顱內),再雙目垂簾,也就是說兩眼皮像布簾那樣自然的耷拉下來,不加緊閉的意念。保持這種自然垂簾的狀態,符合局部氣血的通暢,同時也因為雙目垂簾,使得目光不外散,也就不容易收到外界誘惑而保持心神內斂。俗話所說的閉目養神,其實就是中醫所說的肝開竅於目,閉目而使精魂不散。也有的鍛煉方法因為特殊的原因,或者為了避免閉眼帶來復雜的內景而形象心神安寧,要求睜開眼睛鍛煉,但是即使如此,也要求不要東張西望、思想渙散,一樣要求眼光收近,一遍寧神。只有在特殊功效的鍛煉中,要求眼神的收放及引領。

舌:常常有說舌頂上齶,但是初學者往往因為不習慣反而造成舌頭緊張。所以,我們提倡在站樁初始階段,無需刻意舌頂上齶,只要自然放鬆即可。等到鍛煉到一定程度,因為體內氣血運行的原因,到一定時候可能會有自動舌頂上齶的表現出來。即便沒有這種力量產生,在站樁站到一定程度,舌下津液泉涌,汨汨然咽下階段,稍加意念舌頂上齶,也是不遲的。而那時你已經可以很好的掌握放鬆的要領,而不至於因為照顧舌頂上齶反而造成緊張。

肩:一般傳統說沉肩,其實就是把肩部放鬆。肩部的放鬆有個特點,就是拉長的感覺。也就是肘部向外或向下引,這時肩峰處肩臂骨交接處,就會出現一個凹,感覺上有點把肩臂拉長的那種感覺。所以傳統常常把沉肩墜肘放在一起說。

腋:張腋、虛腋、開腋等等說法,其實就是要求腋不不要緊夾,要放鬆腋部好像空虛能放下一個小氣球那樣的感覺。其實沉肩墜肘做好了,就可以體會到虛腋的感覺了。開腋,除了便於肩臂氣血的通常外,還能減輕了兩肩對兩肺的自然壓迫,從而使肺的工作更加自然松暢。

肘:講肩腋的時候差不多說了,墜肘,就是說在任何時候,不管擺什麼姿勢在什麼位置,都要有外展下墜的意念或趨勢,以拉長肩臂的特殊經筋。

腕:平直放鬆。在特殊的鍛煉方法時,有立腕踏腕的要求,就是立指的時候,腕橫紋小指側也就是尺骨盡處有向前的意念或趨勢。

指:五指自然舒展伸直即可,不要用力挺直。

胸背:含胸拔背。怎麼體會呢?想像你在抱一株粗於合抱的大樹,盡量把臂指放長想要環抱住兩手接觸的那種感覺。有人形容,你在很多人的公共汽車上抱著孩子,環抱的雙臂又要保住孩子,又要抵擋別人擠著孩子的那種感覺。再有,如果說彎腰是胸背向前合攏的趨勢,就好像肩胯合攏的趨勢,那麼含胸拔背就好像左肩和右肩合攏、左胯和右胯合攏的趨勢,是身體縱向彎曲的趨勢。當然這里所說的趨勢,就是有那麼一點點意向和趨向,而不是用力想要達到那樣的效果。因為可以用力,又違背松靜自然的大原則了。應該注意,前面說的種種,都是為了讓讀者體會什麼是含胸,而不是要大家用力去那樣做。一定要記住,任何時候,胸的唯一要求,就是松。含胸,也是為了胸部更好的放鬆。 腰:平時我們直立時,腰命門一帶是向前彎曲的,站樁時,我們需要微微用意把命門向後凸一點,要做到這一點,又要保持前述身體姿勢的要求,就需要稍曲膝來配合了。

腹:當前述要領都做好了,小腹只需放鬆,就自然達到要求了。放鬆放鬆再放鬆,就這樣,小腹慢慢感到充實,胸部慢慢感到空曠,就是過去常說的寬胸實腹了。

襠:襠部要有撐圓的趨向或意念。

膝:前面說了,為了命門微微的後凸,需要曲膝來配合。一般的講究,曲膝的程度,以膝蓋不超過腳尖為標准。

腳:腳踏實地,無妄用力。一般的樁法講究兩腳平行向前,但是有些特殊的樁法會有不同的角度。身體中心落在腳上,根據不同的樁法要求,落點也不太一致,但是大多都要求在湧泉一帶,也就是腳的偏前1/3左右。

趾:自然落地。有些特殊的樁法要求用力扒地,則需要根據具體樁法來實施。

腿,由於曲膝,人體的整個重量平時直膝承擔,力量多由骨骼對直承擔,而屈膝後,參與承擔體重的筋骨肌肉就有所不同,初始會覺得較直立更費勁或容易疲勞。這時候對腿的要求就是緊中求松,在保持姿勢的前提下,在逐步鍛煉腿部耐受力的前提下,盡可能的放鬆,放鬆,再放鬆。

前面我們把身體的各部分姿勢要求簡單的介紹了一下,細心的讀者可能注意到沒有對胯進行闡述。這是因為對胯的要求比較難體驗,也因此在操作過程中太過注意胯的話反而會引起緊張,所以對胯的具體要求,我們放在介紹具體樁法的時候,在需要的時候另行講解。

呼吸,一般要求自然呼吸,關注呼吸,但不人為的去加強、改變呼吸的狀態,除非在特殊功能的鍛煉方法中,才會有特殊的呼吸鍛煉方法。

精神,傳統鍛煉無一例外的要求,精神安靜、情緒放鬆、意念專注,保持一種超然怡然的心態。在情緒劇烈變動的時候,不要進行站樁鍛煉。

站樁的高度。 站樁,高度不同,用力不同,鍛煉的細密程度不同,鍛煉的效果就不同。一般來說,站的低,費力氣,其氣粗,練意少(靜的程度),反應快,站的高,用力少,易放鬆,易入靜,其氣細,再加上呼吸、用意以及配合功法,鍛煉效果及功能也不盡相同。

那麼,拋開特殊的鍛煉方法和目的,我們進行站樁鍛煉,僅從站樁的高度來說,到底選用什麼高度,或者說,怎樣的高度,能發揮出最好最快的效果呢,站的太低,超負荷未必能達到最佳鍛煉效果,站的太高,又擔心健身效果太慢,尤其是年輕力壯之人,在人生經歷、心智還沒有接受或愛好靜謐的鍛煉方法的時候,怎樣找好站樁高度的切入點? 其實前人做過很多探索,並且各派都有自己的傳承和習慣,比如太極,過去冷兵器時代,練太極也是要真刀實槍的闖江湖的時候,鍛煉是少不了低架的,只是到了養生的時代,高架似乎才成為主流,隨之而來的太極技擊也更趨向松空奧妙。 雖然各門各派在傳承過程中為了生存的需要,都有一些特殊的經驗、心得是秘而不宣的,但是隨著時代的進步,傳統門派生存的觀念已經逐漸淡薄,傳統的鍛煉方法正在被逐漸的公開和融合,有些秘密也就不應該成為秘密了,雖然如此,到目前為止,關於站樁的高度的這個方法,智邦還沒有在任何報章雜志網站看到介紹,也就是說,關於這一點,是首次披露。 也許讀者會說,到底是什麼東西這么神神秘秘的?其實,傳統鍛煉的有些心得和訣竅一旦你千方百計的探求得到後,覺得並沒有什麼了不起的啊,其實有很多秘傳的訣竅,就是公開說出來,你不知道其用途或作用,也會當作很普通的一句話忽略掉。關於站樁的最佳高度,也應了傳統常說的那句話,假傳萬卷書,真傳一張紙。雖然太簡單,時機確很管用,如果在介紹站樁的時候,平平淡淡告訴你,恐怕你也不會去注意和接受,所以,說了一大堆,只是想要你影響深刻。

站樁的最佳高度,一句話:起跳的高度!

所謂的真傳一句話,並非你聽到一句話就能徹底明了其中道理,在一句話的基礎上,還有相當的解說工作。雖然相對於鍛煉內景來說,起跳的高度就是最佳的站樁高度比較容易理解,但還是需要簡單解說一下:大家可以做個實驗,原地起跳摸高,大家都做過的吧。對就是這樣,當你原地起跳摸高,就會下蹲,然後盡力向上跳起,這時候,你注意了你下蹲的高度了嗎?這個高度,是最適合你當前的體能體力的高度,是最能發揮你潛能的高度,也就是說,作為站樁鍛煉,這個高度就是你的最佳切入高度! 同樣的道理,兩腳的最佳寬度應該是多寬呢?想來你讀者也猜出答案了,對,摸高起跳時,你自然的用到的寬度就是。但是要從理論上講,就是肩寬,支撐人體的最佳寬度。

站樁的時辰、場所和方位

中醫理論闡明,人體氣血運行,不同的時辰,不同經脈的氣血旺衰是不一樣,所以嚴格意義上講,任何一種鍛煉,不同的季節、時辰、方向等等,都應該有相對的站樁時間和方向。但這僅僅是理論上,因為人類進化到這個程度,對於自然界各種時空影響的敏感,都已經降低到最便於自我保護的程度,試設想如果人類對自然非常細微的變化都感應強烈的話,是無法適應這個星球的生存環境的。 所以,我們進行站樁鍛煉,尤其是初級階段,對於站樁的時辰、場所及方位對人體的影響,是可以忽略不計的。但是,在自然時空環境發生劇烈變換時,人體可以輕易的感覺到它的影響,那麼,我們進行站樁鍛煉,也應該作相應的調整。在戶外練功時,應注意空氣清新,但應避開風過大的地方,如有樹木花草溪流湖泊則較為適宜。冬季如在室內練功,應盡量保持空氣新鮮。 比如,溫度驟變,風雨雷電,雨雪霧霽等等太過時,我們還是應該避開這種劇烈變動的時間進行鍛煉。時辰上,精神倦怠、體力勞頓、過飢過飽等等時間,都應該避免進行站樁鍛煉。同時還應注意,飯後飯後應隔開半小時左右才宜進行站樁鍛煉,站後也不要立即飲水,特別是冷水。練功前先解完大小便,褲帶不宜緊。

每次鍛煉堅持的時間

經雲:「人一呼脈行三寸,一吸脈行三寸,呼吸定息,脈行六寸。人一日一夜,凡一萬三千五百息,脈行五十度,周於身。」,就是說,人體氣血一晝夜要循行人體50次,按照一天24小時計,氣血完全循行人體一周大約是0.48小時,大約28.8分鍾。我們進行鍛煉,一般最好是氣血完整的循環周期,也就是說,每次鍛煉,至少應該完成一個氣血周期也就是28.8分鍾,加上准備調整以便進入狀態,一般鍛煉要求不要少於30分鍾,就是這個道理。等到鍛煉有了心得,能夠體會體內的細微變化,就能體會到這個時間周期對人體的影響。比如我們在靜坐雜談中談到,靜坐半個小時左右,會有一個很特殊的感覺期,就是因為這時正是進入練功狀態的特殊氣血陰陽更替的時間,通常表現為短暫的氣血交替不暢而神失濡養,造成心緒煩躁。 我們一再強調保證鍛煉每次的時間,其道理讀者應該明白了,所以大家應該特別注重鍛煉的時間,時間,在中國白話中也叫功夫,用功夫才能鍛煉出「功夫」。

關於站樁的高度,讀者往往還會有許多疑問,一般問的最多的是高樁和低樁的鍛煉強度和效果的差別。有些人說,我的體力不支,把樁架拿高點,會不會有效果?效果會不會降低?等等。 一般來說,只要身體尚好,能夠堅持把樁步站的比較低的,都應該先進行低樁鍛煉。 原因我們會在【鍛煉的層次】相關章節里對相關理論進行探討,這里只做簡單的說明: 低樁,按照過去的說法,開始鍛煉人體氣血比較粗、淺的部分,這樣會為今後的深入打下良好的基礎。同時,因為著重姿勢,對呼吸、意念要求輕淺,調動人體的能量也就比較「粗」,這樣說大家不要認為這個粗就是層次低,而是如果一開始就鍛煉深細側重意念類的方法,內部的運動不是每個人都能夠正確把握的,或者說,沒有「粗、淺」的基礎,絕大部分人不能很好的把握深細的內部運動。 還有一個原因那就是,低樁引發的氣血運動,對身體表淺層次的矯正作用更大,它幾乎不給你人為意念干擾的機會,摧枯拉朽般的自己運作,也就是說鍛煉身體的作用更直接,更快,更自然,更容易體驗到。因為他的鍛煉層次更接近「質」的層次,對身體的鍛煉作用也就最大,特別是以鍛煉身體為目標的大眾,一開始就用著重意念、放鬆比較容易的鍛煉方法,一旦把握不好,往往欲速不達,且在內景復雜的時候哪一把握反而對身體產生一定的副作用。 雖然這么說,高樁鍛煉也一樣的是非常好的鍛煉方法,只是鍛煉的時候要把握要點。若是身體稍差對於低樁有所不適應的人,可以適當抬高樁架,抬高到什麼程度為限呢?我們還是用時間來限定。比如有人說,我想從高樁入手,逐漸降低加大鍛煉量,那麼你可以選擇一種高度,你非常努力的可以站上半個小時以上,記住不是輕松達到,而是很努力才能達到的高度。當你能夠在這個高度保持一定的時間,並且在適應這個高度身體能夠放鬆後,再加大鍛煉量,降低樁架。 為什麼練了高樁還要去練低樁,不是高樁鍛煉的會深細些嗎?其中的道理在一個「透」字,讀者鍛煉到一定程度,可以琢磨一下這個字。就好比一個大學生,不一定會做中學最難的題目一樣。 對於身體很弱實在無法進行低樁鍛煉的朋友,高樁的鍛煉也是可行的。高到什麼程度?哪怕只能躺床上不能動的人,勉力能抬起一個手指頭,都可以進行樁功鍛煉。或者肢體完全不能動,意識清醒,也一樣進行「樁功」鍛煉。

這里展開說了這么多,其實就是要說明,只要選擇了樁功,入手是用「一次半小時以上的稍高一點樁架」還是「低樁累積半小時的鍛煉」,可以根據自己的身體狀況和愛好靈活掌握,但是我們依然推薦只要身體能夠承受數十秒低樁的人,尤其是年輕人,從低樁鍛煉起。它對你的身體的「清理、整理、調理」的力度,你會慢慢體驗到。

有許多人,對於女性同胞進行傳統鍛煉多有忌諱,認為女性有不同於男性的特殊體質,不適合傳統健身方法的實踐,實際上這是一種錯誤的觀點。不可否認,在傳統鍛煉方法中,有一部分是不適合女性鍛煉或不適合女性特殊時期的鍛煉,但是我們只要明白傳統健身的原理,把握好鍛煉的原則,不要選擇不適合女性同胞的方法,調整特殊身理情況下的運動量,完全可以實踐傳統健身功法並取得良好的效果。比如秘靜克女士跟隨王鄉齋先生進行站樁鍛煉,不但治好自己的疾病,而且健康長壽,90多的高齡還能公園教導後輩練習站樁,為推廣站樁健身做出卓越的貢獻。

站樁,是可以適合所有人的、最佳的鍛煉方法。

⑶ 站樁是睜眼還是閉眼

練習站樁是一個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會,不同的階段,會有不同的要求。所以練習站樁的時候,對呼吸的要求,要看不同的階段。

1、初始階段:如果你是剛剛開始練習站樁,那麼你一定要記住,不要去注意呼吸,忘掉呼吸,忽略呼吸。因為你剛剛開始練習站樁,有的人體質、體力還很吃力,此時如果注意呼吸,反而容易造成憋氣的情況。特別是對於還有一些毛病的樁友,開始一定不要去注意呼吸,而是保持自然呼吸的狀態,這樣可以避免出現憋氣,練習的也輕松一些。

2、中級階段:當你站樁達到半年左右的時候,體力、體質都得到了提高,這時候呼吸會自然變得深、長。這個時候,調整呼吸的方法有兩個大的方向:順腹式呼吸和逆腹式呼吸。

3、高級階段:再繼續練習下去,呼吸是一個重點的練習內容,因不同的流派、不同師傅的要求不同,此時需要按照師傅的要求,認真練習即可。

至於站樁的時候睜眼還是閉眼,最好還是閉上眼睛,所謂閉目養神,當然當你煩躁的時候,睜開眼睛一會也可以,不過總的來說,要閉上眼睛,因為我們練習站樁的目的是養生,是為了健康。
在日常生活中,一般比較注意養生健康的人都會有這樣的體會,自己在工作或學習疲勞之後,能夠閉上眼睛休息一會兒,就會感覺疲勞消除了許多,精神也恢復了不少,頭腦也有一種說不出清亮感覺。可以說,閉目養神是一種很好的養生方法,簡單易行,效果顯著,既可以幫助我們排除雜念,集中精力,進一步還可以無思無慮,達到入靜的境地,故有人也稱之為專意保養。

常言道:葯補不如食補,食補不如神補。所謂神補,就是養神的意思,因此,古往今來的許多醫學家們都把調養精神作為防治疾病、保持健康、延年益壽的良方,歷來主張養生之道貴在養神,如《黃帝內經》中所說:精神內守,病安從來。可見,養神之於養生是何等的重要。

在眾多養生的功法習練中對眼睛的爭閉有不同的要求,靜坐就要求大家最好閉眼,這樣容易達到入靜的狀態,但是站樁的時候就要求大家不要閉眼睛。然而,為什麼我們強調站樁的時候不要閉眼呢?

其實,這裡面主要有這樣兩個原因:

一是,閉眼站樁,身體容易失控,精神上也容易出現偏差。我們站樁是雙腳支撐,閉眼不閉眼,對我們站立姿勢的平衡控制能力是不同的,這一點大家做個簡單的試驗便知,單腳支撐,一腳懸空,不閉眼時我們會保持有比較好的身體平衡,但只要一閉上眼,絕大多數人就很難再繼續保持好身體的平衡了,單腳如此,其實雙腳站立也是同樣的道理。

站樁時我們要求身體不動,隨著意念活動的深入,身上是會有相應的感覺的,如果這個時候你閉上雙眼,你自己一時會感覺很好,這也確實有利於比較細致的體認,但不一會兒你的身體就開始晃動,而你越是去體會這種感覺,你晃動的幅度就越大,如果這個時候還不及時加以控制,就會出現很多的負面作用,跌倒受傷都還是小事,一旦腦子都失去了控制力,就會出現一些精神方面不正常的反應,也就是常說的出偏。

二是,閉眼站樁,自身與外界沒有了聯系,已失去技擊之本義。閉上雙眼站樁的確有助於內在的體認,這一點是不容否認的,但自身與外界遠處目標沒有了聯系,很難讓自身與大宇宙產生關系,更不要談跟宇宙融為一體,沒有了這種聯系,就失去了應有的本義。

所以說,我們對於站樁的一般要求,就是不要閉眼,好似隔著一層毛玻璃看東西「神不外露」 「神如霧豹」,即使是專為養生,確實需要「斂神聽微雨,心靜聽雨聲」不可完全閉合,始終還是要與外界有一定的光感聯系。但是,我們這樣強調,並不是要否認閉眼養神的養生道理,相反在坐式樁法與卧式樁法的鍛煉上,

⑷ 如何站樁

養生樁如何練習呢?
1。首先找個靜處,自然站立,雙腳與肩同寬且平行。
2。臀部微微向後下方坐,同時帶動膝蓋微屈,膝蓋尖不超出腳尖。
3。上身自然中正挺直,不要挺胸。
4。頭部自然中正。
5。眼睛微閉。
以上動作做好後就靜靜站10分鍾左右。

養生樁的練習計劃
初學者每次站樁10分鍾左右,每天1-3次,堅持1-3個月。效果自會顯現。
練習站樁功的注意事項:
1。練習前排空大小便
2。不要吃太飽
3。穿寬松的衣服
4。不帶電子產品
5。練習完後請輕拍頭頂,按摩四肢和輕搓臉部
6。練習完請勿馬上碰冷水

站樁什麼時候都可以練習。一般從以下幾個方面來:
1、心態:如果你覺得心情好,想站樁那就站就可以了。情緒波動過大時請勿站樁,平復後再去練習。
2、一天中:一般早晨練習會比較好,陽氣初升時,站一站,頭腦也會格外清醒。
3、一年中:以春夏練習最好,春季陽氣初升,很多人都會感覺到精神飽滿,這個季節練習也是比較好的。

⑸ 怎樣站樁

你好。站樁一般是用來養生改善身體素質的,因為在練習時我們只要站高樁就可以了,也就是膝蓋的彎曲程度不用太大,微微一點點就可以了。以下是基本要點:

1、雙腳平行,與肩同寬;

2、重心放在湧泉穴;

3、膝蓋自然微微彎曲,不超腳尖為主;

4、臀部微微往後坐,似坐非坐;

5、上身保持自然中正;

6、頭部後靠衣領,保持中正;

7、雙手自然下垂於大腿兩側,腋窩虛開;

如下圖所示:

以上是站樁養生功的基本要領。

注意事項:

練習站樁前請穿著寬松衣物,且穿平底鞋。

練習後請勿馬上接觸冷水,輕搓雙手及臉部即可。

如果你還有什麼問題,請繼續提問或者私信我。祝你身體健康。

⑹ 如何站樁以及站樁要領

卻可以站樁以及他的站樁要領的,並且站樁的要領我們一定要掌握,才能更好的幫助到大家。

⑺ 站樁有什麼好處站樁的要領是什麼

站樁的好處有以下幾方面:
1、身體發熱:初站樁後,初步感覺熱氣彌漫逐漸及與腰胯、小腹盎於背以及周身四肢,繼使自身之元氣充及五梢(五梢者舌為肉梢,齒為首梢,為筋梢,為血梢,十指為神經末梢。)充沛之熱以關元、氣海最明顯。

2、周身發汗:體溫增高,熱能可通達全身,暢及四肢,周身皮膚毛孔開,透出微汗,出汗不宜過多,以汗透毛皮為度,初步可治療傷風感冒,經常練功者能遍燒全身,汗流如雨,濕透衣褲,可永絕感冒。

3、唾液增加:站樁入靜嘴似笑非笑、齒微叩、舌往上微卷、唾液自然增加,自如泉涌,其味清洌,久則甘甜,具生長荷爾蒙及助消化之功效,唾液增加時,可緩緩吞下,不生津時可用舌滿口攪動,使之再生,稱為「神龍攪海」。

4、健全脾胃:站樁放鬆入靜,鍛煉肝胃脾,健全脾胃,增進食慾,強固整個消化系統機能,可使胃腸蠕動功能加快產生腸鳴,發動胃氣,如打噎呵氣等現象,久之可永絕腸胃病。

5、降低血壓:緩和呼吸、降低血壓、柔和血管、松馳神經。腦下垂體內分泌均衡活動,使淋巴腺、甲狀腺、腎上腺恢復健康,調和氣血、旺盛血液、防治血管硬化,使血壓恢復正常。

6、強健心臟:松靜減輕心臟負擔,增強心力,心臟跳動緩慢,增加休息,心機能得以休息,保證血液循環正常。

7、打通督任二脈:經絡通順,能透尾閭,循夾脊神經穴位通路盎於背,達於頂,復循會陰尾閭運行不止,可使上元神氣、中元心氣、下元腎氣接通為一,可還精補腦。

8、補腎益精:精為命寶,精衰則神衰則萬病生,站樁功則在補精補腎、益陽壯陽、添髓活髓、恢復元神、增強體魄。

9、補腦安神:站樁可使大腦安靜下來,得以休息,加深睡眠,此一安靜壯態不同於睡眠和一般休息,系一種特殊的入靜放鬆,是特殊性內仰狀態,可使大腦皮質神經得到特殊的休息,使其運動轉向機能的恢復,能量的消耗轉向能量的貯存和補充,故能補腦安神,對失眠神經衰弱得到恢復。

10、返老還童:站樁可以防止衰老及延緩衰老,人所以衰老主要是細胞新陳代謝功能衰退,骨髓乾枯內分泌荷爾蒙不足所致,站樁功可自生荷爾蒙,旺盛內分泌腺,充實骨髓,活潑中樞神經,鼓盪血氣,增強生命代謝功能,疏通經絡,旺盛精神,永葆青春。

十一、培補元氣:站樁功可使元氣通達全身,使全身氣脈通順,通暢無滯,內臟五官、四肢筋骨經脈以至末梢神經,無不貫到,而收到整體鍛煉又不費力。
站樁是練習內功的好方法,可以充分挖掘人體潛在的生命原動力,增強內勁。內功是外功的基礎和源泉,內功過人,外功即可如虎添翼。因此,掌握站樁要訣、提高站樁質量,十分重要。

站樁的地點隨處都行,不過最好選擇有山有水有樹有花草的地方,選擇一個環境優美空氣新鮮的地方,選擇一個比較清凈的地方,選擇一個你願意去的地方。

站樁面向哪裡由自己選擇。面向太陽出來的方向,或者面向自己喜歡站的方向都行。也可以找到自己喜歡看的目標,面向這個目標站樁。如果在樹林里站樁,可以面向你所喜歡的綠色,綠色養眼,可收一舉兩得之功效。

站樁時,要兩腿分開,與肩同寬。兩臂向內微微彎曲,慢慢上舉,與胸同高。兩手自然伸開,掌心相對,或與中丹田相對。全身自然放鬆,心靜如水。要注意松不是軟,松不是散。松是舒展,是舒松筋骨,是向外延伸而使氣血暢行無阻。如果丟掉舒展,松只能成為松軟無力、干癟軟縮。少許,兩掌心就會感到微微發熱,這是毛細血管擴張了,時間長了你就會覺得雙手握不住拳頭。站一會兒,兩掌心可以慢慢向下少許,慢{曼下按,就像按著大氣球一樣。再過一會兒,兩手可以繼續慢慢向下,掌心相對或與下丹田相對,眼簾下垂,意守丹田,松靜自然。全身放鬆,順其自然,逐漸達到忘我的境界。

站樁要由意念來導引。意就是氣,守意就是守氣,守氣就是守神,守神就是養生。站樁要求松靜,松是輕松其體,靜是清虛其心。站在那裡,雙臂微微彎曲,掌心在胸前相對,好似頂天立地懷抱大樹。雙臂向內用力,就能把大樹抱細;向外用力,又能把大樹拉粗。有時意念下沉丹田,或通過雙腿一直沉到腳跟,向下深入無限遠;然後,腳踩,腿蹬,腰挺,頭頂,力量通過中樞神經一節一節一直達到大椎,通過雙肩、雙臂回到手心和指尖,然後再從指尖一點一點慢回到腳跟,周而復始,循環往復。這時候,不是用眼睛去看,不是用耳朵去聽,而是用全身的毛孔去感受,達到不看而見、不聽而聞的境界,身前身後有了什麼動靜,不用睜眼就清楚明白。時間久了,你會感到雙臂微微發涼,那是渾身的火氣都消除了。消除了火氣,一身就有了精氣神,就會身強力壯。

站樁還要配上呼吸。吸,細而勻長,吸天地之靈氣,一直吸人丹田滋潤全身。兩手微微分開,覺得全身膨脹、頂天立地,雙目眺望遠方山頭,感到自身高大無比,甚至與天地自然融為一體。有時可以採取體吸法、胎吸法、龜吸法,或用五心百孔去吸,彷彿吸入天地萬物能量,全身覺得融和通暢。有時候,太陽出來了,彷彿一縷陽光注入體內,這就是采日之精華。呼,兩手微微相合,身體縮小,氣往下行,通過湧泉、勞宮向外發放或向五心充足。就這樣,隨著呼吸松靜開合,全身變大、縮小,變大、縮小,有著一種松綿軟麻、舒適輕盈的感覺,守我自然之軀,養我浩然之氣,從而達到協調全身、統一機能之目的。

站樁的最高境界是陶醉,是忘我,是達到天地人極度的和諧與統一。松靜自然,舒眉垂腮,似靜非靜,似動非動,似想非想,似看非看,似站非站,似練非練,不聚不散,不持不懈,找到自己的最佳狀態,去享受自然,去調身、行氣、養神。陶醉於幽靜美境之中,陶醉於清爽空氣之中,彷彿自己已經同四周的空氣融為一體,已經同高山大河融為一體,已經同天地自然融為一體,已經同整個宇宙融為一體,與天地齊壽,與日月同輝。

站樁時間的長短沒有硬性的規定。想站就多站一會兒,不想站就少站一會兒,一般不少於五分鍾就好。站完了,雙手可從前胸往下推拿幾次,按揉丹田,順時針揉幾圈,逆時針揉幾圈。然後雙手叉腰,按揉命門,從腰部向後向下推拿幾次,一直推到尾骨。最後,十指梳頭,上下叩齒,再搓搓雙手,搓搓臉,搓搓額頭、眉眼、鼻子、兩頰、後耳、脖子、後腦勺等,渾身輕松舒適。

站樁有法又無定法,法無定法是真法。想在哪裡站就在哪裡站,想怎麼站就怎麼站,想做什麼動作就做什麼動作,貴在堅持,持之以恆。站到一定功夫,即可達到脫規而守規、隨心所欲的境界。

⑻ 站樁的好處功效與作用是什麼

健身作用

1、不空狀態

所謂不空狀態,就是身體處處具備不定向支持力,具體表現為打不壞、拆不散的高穩定間架結構。

2、貫通狀態

使力量傳導暢通無阻,以形成軌跡復合運動所造就的「勢」的極大限度的發揮。

3、培養精氣神

通過站樁,養成一種如虎撲食、高度戒備、如臨大敵、一觸即發的精神氣勢。

(8)站樁為什麼眼睛向上瞟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1、堅持時間

站樁最基礎的時間要求,必須保證四十分鍾,如果低於四十分鍾是沒有效果的。另外根據不同需求,時間也各有不同,養生為目的,站到一個小時就可以。如果以武術練功為目的,則需要站到兩小時甚至更多。

2、站對掙樁

站對爭樁時,可以讓同伴從各個角度推壓練習者的間架、前膝進行檢驗,如果間架很整很強韌並且極具彈性,一受力之下立即復位、彈回,一般就為正確。如果一受力就散了或是用力死頂著,就是錯誤的。

3、左右互式

左右式不可偏廢,均要練習,可以一段時間站左式,一段時間再站右式。

4、三步功法

三步功法不可更改程序,應逐步體認,並且亦不可偏廢哪一步,各有各的功用,均要顧及,可以站兩天三線就位,站兩天對爭樁,再站兩天貫通樁,交替練習。

熱點內容
為什麼沒加微信好友還能聊天 發布:2025-05-12 16:26:40 瀏覽:569
為什麼紅米軟體打不開 發布:2025-05-12 15:34:31 瀏覽:943
為什麼血小板顏色會不一樣 發布:2025-05-12 15:34:27 瀏覽:90
為什麼酶活力保存時間長而降低 發布:2025-05-12 14:49:17 瀏覽:457
為什麼長時間玩手機臉起痘 發布:2025-05-12 14:29:04 瀏覽:181
顏色越深分度值一樣是為什麼 發布:2025-05-12 13:40:08 瀏覽:293
15歲男生為什麼會高血壓 發布:2025-05-12 12:47:09 瀏覽:572
韓國簽證為什麼找不到信息 發布:2025-05-12 11:56:49 瀏覽:568
綠豆泡水後為什麼變顏色 發布:2025-05-12 11:48:13 瀏覽:599
大漆的珠子為什麼顏色不一樣 發布:2025-05-12 11:14:06 瀏覽:6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