抹茶太妃為什麼熬的顏色深
⑴ 做太妃糖用什麼葡萄糖漿好
在沒有開始接觸烘焙之前
我們最常用糖來做食物的甜味劑
而在真正踏進烘焙坑後
才發現烘焙界糖類家族的龐大
做烘焙的你真的知道嗎:
糖除了調味外竟還有十八般武藝?
你能數出烘焙用的有多少種糖嗎?
不同品種的糖是否能互相替換呢?
今天小編就帶你走進烘焙糖的世界
揭開烘焙用糖家族的秘密
在烘焙時無論是麵包或是甜點,幾乎處處都能看到糖的身影,或是混合其他原料一起做成產品,或是最後起到裝飾點綴的效果,它們的存在都為產品增添了不一樣的色彩。
烘焙糖的十八般武藝
糖在烘焙中起到的作用,絕不僅僅是增添甜味的功能,更在無形或有形中悄悄影響著成品,帶來許多神奇的變化。
1
糖具有上色的作用
烘焙後的產品所產生的金黃色澤就是由糖的焦化作用而產生,比如最常見的焦糖產品。含糖量越高的配方,烘烤的時候越容易上色。
2
糖具有吸水性
在烘焙里加入糖可以吸收大量的水分,保持產品的含水量,能使麵包或蛋糕柔軟。
3
糖具有防腐性
含糖量越高的產品,保質期越長,例如糖霜餅干長則可以保存幾年。
4
可以使蛋糕或麵糊更加穩定
在蛋白中加入足量的糖有助於做出品質穩定的蛋糕,降低產品失敗率。
5
糖是供給酵母發酵的主要來源
面團里加入適量的糖可以促進發酵,酵母菌吸收糖作養分,產生二氧化碳和酒精,使得麵包膨脹松軟。
6
糖可以改善面團的結構。
製作面團時加入糖可以防止麵筋產生,改變面團的延展性,可以讓麵包的有著更加輕盈、蓬鬆的質地。
龐大的烘焙糖家族
糖的種類非常多,根據不同的工藝、來源或形態等因素,能將糖分為不同的品類,我們烘焙時常用的烘焙糖主要有幾種。
白砂糖
烘焙中最常接觸的糖便是白砂糖,它是含蔗糖99.5%以上的結晶體。按照顆粒大小,又可以將白砂糖分為幾類,如粗砂糖、普通砂糖、細砂糖、幼砂糖等等。顆粒越小的砂糖,越容易溶解。
在製作蛋糕或餅乾的時候,使用細砂糖會更容易融入面團或麵糊里,利用細砂糖打發的蛋白,泡沫組織也會更細膩。而粗砂糖適合用來作為烘焙產品的裝飾,例如撒在麵包或蛋糕上,經過烘烤成焦糖色作上色裝飾。粗顆粒感也能增加糕點的質感,也適合用來製成糖漿。
保存方式
放密封罐子里,處於陰涼乾燥處保存即可。
糖粉
糖粉是粉末狀的糖類,顆粒十分細小,用白糖經過打磨後也可以直接得到糖粉。為了防止受潮結塊,市面上的糖粉一般會添加3-10%左右的玉米澱粉。
憑借其顆粒細小的優勢,糖粉很容易與麵粉融合,對油脂有很好的乳化作用,能產生很均勻的組織。我們最常用糖粉來裝飾麵包甜點,在表面篩上一層糖粉,也能將產品整體的美感提升上去。此外糖粉還能用來製作餅干、蛋糕、糖霜等等。
保存方式
放密封罐子里,處於陰涼乾燥處保存即可。
紅糖
紅糖的95%原料是蔗糖,是甘蔗經榨汁後,進行處理濃縮形成,含有糖蜜等其他的雜質。按結晶顆粒不同,又可以分為赤砂糖、紅糖粉、片糖、黃糖等。
因為紅糖具有獨特的香味,帶有一股特有的焦香味,一般適合用來製作風味獨特的糕點。在我大吃貨國,紅糖在傳統糕點的地位也是不可替代的,比如做成紅糖糍粑、糖不甩等等。
保存方式
因為紅糖容易結塊,應用深色容器密封保存,放在低溫、乾燥的地方。
麥芽糖
麥芽糖又叫飴糖,是由玉米、大麥、小麥、粟等糧食經發酵糖化而成,一般呈粘稠的半透明糖漿狀。
我們常用麥芽糖製成太妃糖、沙琪瑪等,用麥芽糖做糕點,不僅可以增加其風味,也可以改善糕點的內部組織,做出的成品更加膨鬆可口,也更容易烤出漂亮的色澤。
源自日本的糖漿「水飴」其實也是麥芽糖的一種。與中國麥芽糖的製作方法一樣,利用麥芽中的澱粉酶把澱粉水解而得到的糖漿。因為生產工藝環節的差異,兩者在顏色上有所差異。
保存方式
用保鮮膜封好放置冰箱冷藏即可。
圖@Sally's Baking Addicction
轉化糖漿
轉化糖漿是砂糖加水與酸性物質煮至一定的時間和適當溫度,部分糖會被酸分解成為不易結晶的單糖,這個過程就叫做糖的轉化。冷卻後形成的轉化糖漿可以長時間保存且不結晶。
我們多用轉化糖漿來製作中式月餅皮、沙琪瑪或蛋糕。轉化糖漿保水性很強,用轉化糖漿製作的月餅,經過返潮、回油後會變得更為柔軟濕潤,並能延長保質期。
保存方式
將糖漿過濾後放入玻璃密封瓶中保存即可。
圖@China Sichuan Food
葡萄糖漿
葡萄糖漿是一種以澱粉為原料在酶或酸的作用產生的一種澱粉糖漿,在烘焙用到的液體糖中甜度較低,發生焦化反應的溫度低於蔗糖。我們常用葡萄糖漿來製作淋面、軟糖和各式糖果。
葡萄糖漿具有液體糖良好鎖水性,可以使甜品延長穩定狀態,不會隨著時間的延長而變得乾燥、出水。相比乾性糖,濕性糖有冰點底、抗結晶的特點,可以減少產品在降溫過程中出現冰渣的情況。
保存方式
放密封罐子中,處於陰涼乾燥處保存即可。
烘焙用糖的替換
糖粉VS砂糖
從祖籍上追溯,糖粉和砂糖是同父同母的胞兄弟,因此在口味上對產品的影響不大。但是因為兩者的顆粒大小不同,製成的產品在口感或外觀上也會有所不同。
紅糖VS白砂糖
不同品種的糖在口味和營養上都會有所不同。如果要用紅糖替換白糖,也會因紅糖特殊的風味和顏色,對產品造成口味和外觀上的差異,所以要三思而後行。
從童年的記憶開始,糖一直扮演著不可或缺的甜蜜角色。別看它們身子小小,在烘焙里卻有著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跟他們的味道一樣,它們的存在,更為我們的烘焙之路增添了不少甜蜜。
那麼你有什麼喜歡吃的
甜甜的麵包糕點嗎?
快來給所有小甜甜們推薦下呀~
⑵ 抹茶拿鐵不同的顏色順序該怎麼做

這是一個好玩兒的公眾號
有料有態度
⑶ 抹茶粉用什麼茶做最好做出來顏色要十分綠,味道要有一點清甜……
抹茶是一種茶粉,但又不同於普通的茶葉粉。這種茶粉具有獨特的風味和保健功能,可作為添加物在食品中應用。
抹茶的歷史及概念
即便有人聽說過抹茶,他們也會首先想到日本的抹茶和茶道。其實,日本的抹茶和茶道,是從我國古代引進的,是我國抹茶的後代。
歷史的角度來講,抹茶分為古代抹茶和現代抹茶。
古代的抹茶也稱末茶,是以優質新鮮茶葉為原料,採用蒸青、碾壓、乾燥等技術加工而成的粒徑較小的茶粉,外觀呈天然綠色。
據考證,在魏晉時期的古籍文獻中,就有關於末茶的記載。古籍對末茶沖泡後所呈現的景象的描述為:「沫沉華浮,曄若春敷。」到了唐宋年間,末茶已經成為人們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主流飲料,正所謂「夫茶之為民用,等於鹽米,不可一日以無。」
但令人遺憾的是,末茶在明代中後期便消亡了,距今約有400多年。雖然古今的茶學專著有600多部,但對末茶的記載並不很多。所以,現代人對末茶知之甚少,也就不足為奇了。
現代抹茶是在古代末茶的基礎上,採用新工藝、新設備加工而成的天然蒸青綠茶超微粉體,也是現代高科技與傳統工藝有機融合的結晶。
在粒徑方面,現代抹茶比古代末茶更細。古代末茶的細度只能達到150目,而現代抹茶的細度可以達到3000目。(記者註:2500目為5微米,425目為33微米,200目為74微米)
在加工工藝方面,現代抹茶比古代末茶更加復雜。由於這裡面涉及到許多非常專業的知識,就不詳細介紹。不過,可以這樣來描述二者在工藝上的顯著差異:在現代抹茶的生產過程中,採用了現代超微粉碎技術,使得現代抹茶的粒徑比古代末茶更小。而在古代末茶的生產過程中,沒有現代化的設備,也談不上採用超微粉碎技術。另外,現代抹茶的生產還應用了先進的生物育種技術、先進的茶園管理技術、現代滅菌技術和保鮮技術。
末茶是蒸青綠茶的細微粉體。我國元代王楨在《農書》中,對古代蒸青末茶的生產工藝做了記錄:茶葉採摘以「穀雨前者為佳」;采完後,「以甑為蒸,生熟得所。蒸已,用筐箔薄攤,乘濕略揉之,入焙,勻布火令干,勿使焦。編竹為焙,裹箸覆之,以收火氣。」然後,「入磨細碾」。這是我國古代蒸青末茶生產工藝最早、最完整的記載,唐宋乃至明朝中期以前的末茶,應該是採用此法生產。將綠茶加工成極為細小的超微粉體,也就是抹茶,提高茶葉的利用率和在人體內的吸收率,一直是全世界科學家和企業所研究的問題。科學研究表明,如果茶粉的粒徑越小,在沖飲時,其中的營養成分就越容易溶解出來,就越容易被人體所吸收。在中草葯和保健品的生產過程中,通常採用細胞破壁技術,以提高保健品的營養價值和生物利用率,也就是這個道理。
現代抹茶比古代末茶具有更高的營養和保健價值,因為前者的溶解性和滲透性更為優良。
抹茶的特點
1.超微細。抹茶的粒徑中值為3~10微米。
2.三原。抹茶具有原色、原味、原質的特點。
3.三清。清香、清口、略帶青(草)氣。
4.三高兩低。蛋白質、氨基酸和葉綠素的含量很高;而茶多酚、咖啡因的含量較低。
5.吸濕性強。因其粒徑較小、比表面積較大。
6.雙綠。一是環保意義上的綠色,符合環保潮流;二是抹茶本身呈天然翠綠色至深綠色,給人以視覺上的美感。
抹茶的功能及營養
現有的科研資料表明,茶葉具有23種保健功能。這些功能包括清熱解毒、生津止渴、抗疲勞、消食解膩、醒酒消醉、利尿通便、抗腫瘤、降血壓、防輻射、明目清肝等許多功效,是一種天然的保健食品。
抹茶是一種營養價值極高的天然食品,保留了茶葉中的500多種成分,包括5大營養素:蛋白質、脂肪、糖、維生素和礦物質。
抹茶是茶葉深加工後所得的超微粉體,兼顧了喝茶和吃茶的優點,營養價值和保健價值比茶葉更高。
抹茶的營養價值和保健價值比茶葉更高,從被有效利用的比例來看,二者就有明顯的差異。茶葉以水沖泡,只有30%的營養成分可被水萃取。而抹茶幾乎可將茶葉中100%的營養成分帶到人體之中。產生這種顯著差異的原因,主要是二者所採用的加工工藝和技術不同。
以葉綠素的含量為例,抹茶的葉綠素含量比綠茶高出5~6倍。成品干綠茶中的葉綠素平均含量一般為0.6%,而抹茶中葉綠素的含量則可達3~5%。
抹茶與普通綠茶粉的差異
先來談談兩種茶粉的相同之處。抹茶和普通綠茶粉都是以綠茶為原料加工而成的茶葉細粉,都具有綠茶的共性,包括色、香、味和營養價值。
抹茶不同於一般的綠茶粉,更不是一般意義上的茶葉粉碎物。抹茶與普通綠茶粉的不同點主要包括以下幾方面:
1.生產工藝不同。抹茶簡要的生產工藝流程為:優質新鮮綠茶→蒸青→碾磨→古代末茶→超微粉碎→低溫乾燥→現代抹茶。抹茶生產採用了傳統的碾磨技術和現代的超微粉碎技術,整個加工過程始終在較低的溫度狀態下進行,能很好地保存茶葉中的活性成分。
而普通綠茶粉多以蒸青煎茶、炒烘青綠茶為原料,採用直接粉碎的方法加工而成。
2.原料不同。抹茶對原料的質量要求較高,要求採用氨基酸、蛋白質和葉綠素含量高的茶葉,同時要求原料中的茶多酚和咖啡因的含量較低。在採摘之前,對鮮茶葉的採摘時間、葉片大小都有要求。抹茶的生產時間較短,只有50天左右,以4、5兩個月出產的優質鮮茶葉做原料,生產出來的抹茶的質量最好。加工抹茶所用茶葉的樹種也有講究,這種茶樹以無性系繁殖技術培育而成,保證了茶樹品種的純正性。另外,為保證鮮葉的質量,在栽種過程中,工作人員還需對茶樹進行遮陽防暑,以這種方式生產的茶葉稱為覆下茶。抹茶就是以覆下茶為原料加工而成的。
綠茶粉是以普通茶葉加工而成,質量較雜,茶樹也多為雜交種。
3.風味不同。抹茶清香、清口,略帶青草氣,滋味鮮爽淡雅。
而綠茶粉的香型雜而不純,或清香不足,或栗香有餘。在口味方面,綠茶粉的苦澀味較重,沒有抹茶那種鮮醇和略帶青草氣的清香。
4.價格不同。抹茶屬於茶葉的中高檔深加工品,價格較高,每噸的市場價達十幾萬元,為綠茶粉的1~2倍。
5.應用范圍不同。由於抹茶的營養價值和保健價值比綠茶粉更高,其應用范圍也比綠茶粉更加廣闊。
抹茶的應用
抹茶集天然綠色、香氣、營養成分和保健功能於一身,而成為一種別具品位的綠色食品原料。作為一種新型食品添加劑,抹茶在食品工業中有著十分美好的應用前景,其用途來自2方面:1.提高食品的營養價值和保健價值;
2.為食品提供純正的茶味,為開發新型食品提供物質基礎。
抹茶可用於哪些食品領域
抹茶可用於冰淇淋、酸奶、牛奶、月餅、糖果、果凍、飲料、保健食品、茶道等中高檔食品領域抹茶可用於冰淇淋、酸奶、牛奶、月餅、糖果、果凍、飲料、保健食品、茶道等中高檔食品領域。另外,抹茶還可用於醫葯中間體、化妝品等產品的生產之中。
而綠茶多用於餅干、飼料、低檔冷食等幾種中低檔食品之中。
抹茶在我國的應用狀況如何?
目前,在國內市場上,抹茶的70%被作為食品添加劑使用,20%用於飲料生產和茶道之中,10%用於醫葯和化妝品行業。
抹茶的市場前景
抹茶是一種大有發展前途的食品添加劑,原因有這樣幾方面,
一是因為抹茶是一種天然、保健、環保、方便型食品添加劑,而這正是食品添加劑的發展方向。
二是我國的抹茶文化博大精神,富含深深的吳越文化底蘊。飲食文化是民族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抹茶文化是我國飲食文化中的精髓,在人們的日常飲食、社交、對外交流等方面,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如今,我國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明顯的提高,精神生活也日益豐富,對抹茶這種國粹的需求量也在不斷增長。因此,在現在形勢下,抹茶具有大力發展的現實意義;而現代高技術的興起,使抹茶斷代延續的可能性又變成了現實。
綜觀世界各國食品市場,飲料是消費量最大的一種食品。可口可樂的「紅色海洋」、百事可樂的「藍色海洋」,曾經洶涌全球。而抹茶以其自身的真綠、真香、真味營造的「綠色海洋」,與上述二者相比,更能顯示出自然和健康的魅力。
近年來,國內外逐漸興起的抹茶消費熱,也充分說明抹茶的市場空間十分廣闊。
⑷ 自製原味太妃糖的做法,自製原味太妃糖怎麼做
1、用料:淡奶油300克、麥芽糖或者水怡100克、黃油30克、細砂糖150克、海藻糖30克、海鹽2克、整粒杏仁130克。
2、准備一套整形工具,要不切出來不整齊。准備一個溫度計。
3、將淡奶油,細砂糖,海藻糖,麥芽糖放入小鍋中,這里最好用不粘小奶鍋,中小火,用硅膠刮刀不停攪拌,防止粘底。
4、沸騰後,大約110度時,放入黃油,海鹽,繼續攪拌,這個時候糖還比較稀,不用著急,味道濃郁的太妃糖需要小火慢慢熬制的。
5、就這樣不停攪拌。會越來越濃噠。
6、130度熬到這個狀態就可以了,關火。如果你要焦糖色,就熬到160度。
7、倒入杏仁粒,攪拌均勻即可。
8、倒入整形盤,戴好防粘手套,開始整形。整形好放在室外冷卻。
9、這里建議不要完全冷卻,溫溫的比較好切,用了模具比較能切整齊。
10、包上一層糯米紙再用糖紙袋塑封好,這樣好保存,也方便攜帶。
⑸ 如何熬制低甜度的太妃糖
製作方法
太妃糖是由大型的機器加工製作而成,一般是由煉乳、可可液、奶油、葡萄糖漿、香蘭素和榛子經過充分細致地攪拌、烘烤而成。口味多種,如牛奶巧克力、純味、杏仁、榛子草莓、櫻桃、香橙、菠蘿等。
牛奶太妃糖
原料
淡奶油375G,香草莢1/4個(或香草精1/4ts),糖370G,麥芽糖113G。
⑹ 太妃糖熬出油怎麼補救
我們在製作太妃糖的時候,使用的主要材料有淡奶油,這種奶油本身就含有油脂,在製作的時候稍不注意就會產生出油的問題,特別是對於冷凍過後的淡奶油來說更是如此,不加以解決製作出來非常影響口感。
熬出油了解決起來是非常簡單的,一般只需要將油過濾掉就可以了,但是在過濾的時候要注意不要全部過濾出去,因為油量少的話,也會影響到口感。
家中有吸油紙的話,可以用吸油紙將表面的油吸掉,這樣就不會影響成品的品質了,另外我們在製作好太妃糖之後,要進行冷藏保存,這樣能避免太妃糖出現表面融化的情況,看起來品相完整。
製作太妃糖時出油,原因可能是熬制的時間太長造成的,甚至還會出現油渣樣的東西,凝固之後變成黃油。
太妃糖其實是一種西式糖果,食用的時候有著較強的韌性,一般來說,味道香甜,內有軟糖心。
製作太妃糖的原料有煉乳、可可液、奶油和榛子等材料,有著多種口味,比如說牛奶巧克力、純味、杏仁、榛子草莓、櫻桃、香橙、菠蘿等。
其實我們自己在家也能製作太妃糖,製作最簡單的太妃糖,需要淡奶油、麥芽糖、白糖和花生米等。
首先把花生米炒熟,需要注意的是要使用小火,避免把花生煎糊了,然後把煎好的花生米去皮。
然後把奶油倒入鍋中,然後把准備好的白糖和麥芽糖倒入鍋內,進行充分攪拌。
需要注意的是,熬的時候要小火熬,隨著煮的時間變長,糖稀就會越來越濃稠。
等到舀一勺糖稀會粘在勺子上就可以了,然後把花生米攪拌均勻,最後倒入模具中等待成型就可以了。
⑺ 太妃糖如何酥脆竅門
太妃糖的做法也很簡單,下面將配方詳細分享,可以按照個人的口味加上點杏仁或者是花生,增香還解膩。
太妃糖的做法:
小編總結:
雪花酥、牛軋糖等都是我平常會做的糖果,但是這太妃糖還真是第一次做,不過還算是比較成功,用這個配方做的太妃糖,口感非常不錯,親手做太妃糖,還可以按照個人的喜好自行做調整,搭配杏仁、巴旦木等都可以,黃油和淡奶油的量不建議做調整,否則會影響口感的,學會太妃糖的做法,以後便可以輕松在家做糖果了,過年家裡來客人的時候,給小孩准備糖果,便也不會鬧騰了,奶香十足還酥脆,自己做的糖果,吃著也會更加的放心,所以說這太妃糖的做法非常建議大家學習。
烹飪小技巧:
1、熬糖的過程中,需要不停用刮刀翻拌,防止其糊鍋,否則便會浪費了好食材,我差不多是熬到160度的時候,成為深深的焦糖色,糖便也熬好了,這個時候便可以關火了,時間也不用太長了;
2、將熬好的糖倒入在烤盤中的時候,可以會發現有點出油,但是這也沒關系,油的量如果少了,口感不太好;
3、糖的溫度不能過高或者是過低的時候切,在差不多65度不燙手的時候切塊便可,完全冷卻後切的時候容易成碎片,切好的糖果等到涼透後再密封保存,這點也需要注意。
孩子們愛吃的太妃糖做法詳細分享給大家了,在家輕松便可以做,加上點杏仁,不僅可以增香,還可以解膩,
⑻ 日本的抹茶為什麼顏色這么綠
抹茶——一種大有發展前途的食品添加劑
[業界訪談] 2003年6月18日
抹茶是一種茶粉,但又不同於普通的茶葉粉。這種茶粉具有獨特的風味和保健功能,可作為添加物在食品中應用。
那麼,什麼是抹茶?抹茶有哪些特點?抹茶在食品中有哪些用途?抹茶的市場前景如何?帶著這些問題,記者於近日采訪了我國的抹茶專家、南京維爾康生物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長王煜先生。王先生認為,作為一種天然健康的新型食品添加劑,抹茶在食品工業中有著十分美好的應用前景。
抹茶的歷史及概念
記者(簡稱記):對於大多數的中國人來說,抹茶是一個比較陌生的概念。王董事長,您是我國抹茶方面的專家,請您向全國的讀者簡要介紹抹茶的定義。
王煜(簡稱王):正如你所說,國內很少有人知道抹茶的含義。即便有人聽說過抹茶,他們也會首先想到日本的抹茶和茶道。其實,日本的抹茶和茶道,是從我國古代引進的,是我國抹茶的後代。
從歷史的角度來講,抹茶分為古代抹茶和現代抹茶。
記:請您談談古代抹茶的定義。
王:古代的抹茶也稱末茶,是以優質新鮮茶葉為原料,採用蒸青、碾壓、乾燥等技術加工而成的粒徑較小的茶粉,外觀呈天然綠色。
據考證,在魏晉時期的古籍文獻中,就有關於末茶的記載。古籍對末茶沖泡後所呈現的景象的描述為:「沫沉華浮,曄若春敷。」到了唐宋年間,末茶已經成為人們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主流飲料,正所謂「夫茶之為民用,等於鹽米,不可一日以無。」
但令人遺憾的是,末茶在明代中後期便消亡了,距今約有400多年。雖然古今的茶學專著有600多部,但對末茶的記載並不很多。所以,現代人對末茶知之甚少,也就不足為奇了。
記:請您介紹現代抹茶的定義。
王:現代抹茶是在古代末茶的基礎上,採用新工藝、新設備加工而成的天然蒸青綠茶超微粉體,也是現代高科技與傳統工藝有機融合的結晶。
在粒徑方面,現代抹茶比古代末茶更細。古代末茶的細度只能達到150目,而現代抹茶的細度可以達到3000目。(記者註:2500目為5微米,425目為33微米,200目為74微米)
在加工工藝方面,現代抹茶比古代末茶更加復雜。由於這裡面涉及到許多非常專業的知識,就不詳細介紹。不過,可以這樣來描述二者在工藝上的顯著差異:在現代抹茶的生產過程中,採用了現代超微粉碎技術,使得現代抹茶的粒徑比古代末茶更小。而在古代末茶的生產過程中,沒有現代化的設備,也談不上採用超微粉碎技術。另外,現代抹茶的生產還應用了先進的生物育種技術、先進的茶園管理技術、現代滅菌技術和保鮮技術。
記:剛才您談到,現代抹茶是在古代末茶的基礎上研製而成的,可以說是對傳統的一種延續和改良。請問,古代末茶又是如何加工而成的?
王:末茶是蒸青綠茶的細微粉體。我國元代王楨在《農書》中,對古代蒸青末茶的生產工藝做了記錄:茶葉採摘以「穀雨前者為佳」;采完後,「以甑為蒸,生熟得所。蒸已,用筐箔薄攤,乘濕略揉之,入焙,勻布火令干,勿使焦。編竹為焙,裹箸覆之,以收火氣。」然後,「入磨細碾」。這是我國古代蒸青末茶生產工藝最早、最完整的記載,唐宋乃至明朝中期以前的末茶,應該是採用此法生產。
記:請問,我國的現代抹茶是於哪一年開發成功的?
王:我國的現代抹茶是由我們公司經過多年的潛心研製,於20世紀末在國內年率先研發成功的。
記:將綠茶加工成極為細小的超微粉體,也就是抹茶,有什麼積極的意義?
王:我們都知道,茶葉是一種良好的營養食品。如何提高茶葉的利用率和在人體內的吸收率,一直是全世界科學家和企業所研究的問題。科學研究表明,如果茶粉的粒徑越小,在沖飲時,其中的營養成分就越容易溶解出來,就越容易被人體所吸收。在中草葯和保健品的生產過程中,通常採用細胞破壁技術,以提高保健品的營養價值和生物利用率,也就是這個道理。
現代抹茶比古代末茶具有更高的營養和保健價值,因為前者的溶解性和滲透性更為優良。
抹茶的特點
記:請問,現代抹茶具有哪些特點?
王:在對抹茶進行多年研製的過程中,我們總結出了抹茶的6大特點。
記:請您詳細介紹抹茶的6大特點。
王:1.超微細。抹茶的粒徑中值為3~10微米。2.三原。抹茶具有原色、原味、原質的特點。3.三清。清香、清口、略帶青(草)氣。4.三高兩低。蛋白質、氨基酸和葉綠素的含量很高;而茶多酚、咖啡因的含量較低。5.吸濕性強。因其粒徑較小、比表面積較大。6.雙綠。一是環保意義上的綠色,符合環保潮流;二是抹茶本身呈天然翠綠色至深綠色,給人以視覺上的美感。
抹茶的功能及營養
記:請您談談抹茶的功能。
王:現有的科研資料表明,茶葉具有23種保健功能。這些功能包括清熱解毒、生津止渴、抗疲勞、消食解膩、醒酒消醉、利尿通便、抗腫瘤、降血壓、防輻射、明目清肝等許多功效,是一種天然的保健食品。
抹茶是一種營養價值極高的天然食品,保留了茶葉中的500多種成分,包括5大營養素:蛋白質、脂肪、糖、維生素和礦物質。
抹茶是茶葉深加工後所得的超微粉體,兼顧了喝茶和吃茶的優點,營養價值和保健價值比茶葉更高。
記:您剛才說抹茶的營養價值和保健價值比茶葉更高,請您以數據來說明這一問題。
王:從被有效利用的比例來看,二者就有明顯的差異。茶葉以水沖泡,只有30%的營養成分可被水萃取。而抹茶幾乎可將茶葉中100%的營養成分帶到人體之中。產生這種顯著差異的原因,主要是二者所採用的加工工藝和技術不同。
以葉綠素的含量為例,抹茶的葉綠素含量比綠茶高出5~6倍。成品干綠茶中的葉綠素平均含量一般為0.6%,而抹茶中葉綠素的含量則可達3~5%。
抹茶與普通綠茶粉的差異
記:綠茶粉也是茶葉的一種細粉,在我國誕生的時間也比較長。請問,普通綠茶粉和抹茶之間存在哪些相同點和不同之處?
王:我們先來談談兩種茶粉的相同之處。抹茶和普通綠茶粉都是以綠茶為原料加工而成的茶葉細粉,都具有綠茶的共性,包括色、香、味和營養價值。
記:那兩者的不同點表現在哪些方面?
王:抹茶不同於一般的綠茶粉,更不是一般意義上的茶葉粉碎物。抹茶與普通綠茶粉的不同點主要包括以下幾方面:
1.生產工藝不同。抹茶簡要的生產工藝流程為:優質新鮮綠茶→蒸青→碾磨→古代末茶→超微粉碎→低溫乾燥→現代抹茶。抹茶生產採用了傳統的碾磨技術和現代的超微粉碎技術,整個加工過程始終在較低的溫度狀態下進行,能很好地保存茶葉中的活性成分。
而普通綠茶粉多以蒸青煎茶、炒烘青綠茶為原料,採用直接粉碎的方法加工而成。
2.原料不同。抹茶對原料的質量要求較高,要求採用氨基酸、蛋白質和葉綠素含量高的茶葉,同時要求原料中的茶多酚和咖啡因的含量較低。在採摘之前,對鮮茶葉的採摘時間、葉片大小都有要求。抹茶的生產時間較短,只有50天左右,以4、5兩個月出產的優質鮮茶葉做原料,生產出來的抹茶的質量最好。加工抹茶所用茶葉的樹種也有講究,這種茶樹以無性系繁殖技術培育而成,保證了茶樹品種的純正性。另外,為保證鮮葉的質量,在栽種過程中,工作人員還需對茶樹進行遮陽防暑,以這種方式生產的茶葉稱為覆下茶。抹茶就是以覆下茶為原料加工而成的。
綠茶粉是以普通茶葉加工而成,質量較雜,茶樹也多為雜交種。
3.風味不同。抹茶清香、清口,略帶青草氣,滋味鮮爽淡雅。
而綠茶粉的香型雜而不純,或清香不足,或栗香有餘。在口味方面,綠茶粉的苦澀味較重,沒有抹茶那種鮮醇和略帶青草氣的清香。
4.價格不同。抹茶屬於茶葉的中高檔深加工品,價格較高,每噸的市場價達十幾萬元,為綠茶粉的1~2倍。
5.應用范圍不同。由於抹茶的營養價值和保健價值比綠茶粉更高,其應用范圍也比綠茶粉更加廣闊。
抹茶的應用
記:請問,抹茶在食品工業中具有哪些用途?
王:抹茶集天然綠色、香氣、營養成分和保健功能於一身,而成為一種別具品位的綠色食品原料。作為一種新型食品添加劑,抹茶在食品工業中有著十分美好的應用前景,其用途來自2方面:1.提高食品的營養價值和保健價值;2.為食品提供純正的茶味,為開發新型食品提供物質基礎。
記:抹茶可用於哪些食品領域?
王:抹茶可用於冰淇淋、酸奶、牛奶、月餅、糖果、果凍、飲料、保健食品、茶道等中高檔食品領域。另外,抹茶還可用於醫葯中間體、化妝品等產品的生產之中。
而綠茶多用於餅干、飼料、低檔冷食等幾種中低檔食品之中。
記:抹茶在我國的應用狀況如何?
王:目前,在國內市場上,抹茶的70%被作為食品添加劑使用,20%用於飲料生產和茶道之中,10%用於醫葯和化妝品行業。
記:在我國,已經形成工業化生產的抹茶食品有哪些?請舉例。
王:已經上市的抹茶食品有伊利集團的抹茶冰淇淋、光明集團的抹茶酸奶、大三元公司的抹茶月餅、洛伊公司的抹茶奶糖等知名食品企業開發的產品。
另外,抹茶乳飲料、抹茶豆奶、抹茶飲料、抹茶膠囊等產品也在開發之中,很快就可面市。
抹茶的市場前景
記:您對抹茶的市場前景如何看待?
王:抹茶是一種大有發展前途的食品添加劑,原因有這樣幾方面,一是因為抹茶是一種天然、保健、環保、方便型食品添加劑,而這正是食品添加劑的發展方向。
二是我國的抹茶文化博大精神,富含深深的吳越文化底蘊。飲食文化是民族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抹茶文化是我國飲食文化中的精髓,在人們的日常飲食、社交、對外交流等方面,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如今,我國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明顯的提高,精神生活也日益豐富,對抹茶這種國粹的需求量也在不斷增長。因此,在現在形勢下,抹茶具有大力發展的現實意義;而現代高技術的興起,使抹茶斷代延續的可能性又變成了現實。
綜觀世界各國食品市場,飲料是消費量最大的一種食品。可口可樂的「紅色海洋」、百事可樂的「藍色海洋」,曾經洶涌全球。而抹茶以其自身的真綠、真香、真味營造的「綠色海洋」,與上述二者相比,更能顯示出自然和健康的魅力。
近年來,國內外逐漸興起的抹茶消費熱,也充分說明抹茶的市場空間十分廣闊。
記:從世界范圍來看,抹茶在哪些地區最受歡迎?
王:在世界范圍內,美國和日本是消費抹茶的熱點地區,原因有這樣幾方面:1.美國和日本的科學技術十分發達,對茶葉的功能性研究得比較多。2.美國和日本國民的文化素質較高,對茶葉的保健功能比較了解。3.美國和日本國民的經濟條件在世界處於一流,有實力享用品質優良、價格高昂的抹茶。
歐洲和東南亞許多國家的民眾,對抹茶的消費熱情也正在不斷高漲。
目前,國外生產抹茶的國家只有日本,年產量約為1000噸,多為日本國內使用,很少出口。
從這些情況來看,我國的抹茶在海外將有良好的發展前景。
從國內情況來分析,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國消費者對抹茶的消費熱情也會迅速上漲。據分析,在未來5~10年內,我國抹茶及抹茶食品的市場容量將達到100億元人民幣以上,抹茶將在我國的食品工業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
記:作為國內抹茶行業的排頭兵,貴公司將如何推廣抹茶?
王:為了推廣這種優良的食品原料,我們計劃從這樣幾方面採取強有力的措施:
一.加大宣傳力度,到全國各地舉辦宣講班,一是宣傳抹茶的營養和保健功能;二是宣傳抹茶的濃厚文化以及真正意義上的中國茶道藝術。
二.開發高端客戶。簡單地講,抹茶的客戶分為兩大部分,一是針對食品企業把抹茶作為食品添加劑使用;二是面向消費者,開發抹茶終端產品,直接提供給消費者食用。
如果將抹茶作為食品添加劑來推廣,我們將重點開發一些大型客戶,與大型食品企業合作。
同時,我們將與國內的一些大型餐飲企業、大型食品經銷商和高檔茶樓合作,把抹茶作為一種終端產品,直接面向經濟條件較好的消費者銷售。
三.加大技術服務力度。由於現代抹茶在我國面市的時間還不是很長,抹茶食品的開發技術還不成熟,抹茶食品的種類也比較少,這種現狀的存在,直接制約了抹茶的生產和銷售。為此,我們公司與國內的多家高等院校進行合作,共同開發了多種抹茶食品,如抹茶冰淇淋、抹茶酸奶、抹茶月餅、抹茶巧克力等。在以後的推廣工作中,我們將為客戶提供技術開發方面的服務。
⑼ 請教太妃糖怎麼做好吃
抹茶太妃糖
用料主料:白砂糖100克。調料:淡奶油200克、麥芽糖30克、抹茶粉5克、牛奶30克。
抹茶太妃糖的做法:
1.淡奶油、糖、水飴放入小鍋中,中火煮開,轉中小火繼續熬煮,至可見明顯變濃稠;
2.拌勻的抹茶牛奶液倒入1中繼續熬煮;
3.變得更加濃稠時轉最小火慢慢熬,要一直不停地刮底攪拌以免糊鍋。一直熬至非常濃稠,幾乎不可流動的狀態即可。稍微涼一下裝入裱花袋中擠入模子里(因為非常濃稠,邊擠可以邊找幫手用平勺按壓一下);
4.放入烤箱中150度,2-3分鍾,看錶面變得稍平出爐即可(別烤至冒泡)。放置寒冷處或冰箱冷藏變硬後脫模,糖紙包起。室溫下存放即可。
花生太妃糖
製作材料:花生300克。調料:麥芽糖80克,白砂糖200克,色拉油30克。
做法:
1.花生洗凈晾乾,置於淺而寬的盤中,用高火炒10分鍾(其中2分鍾翻動一次)取出,晾涼後去皮備用。
2.拌勻麥芽糖、白糖、色拉油,用中高火力煮12分鍾成糖液,再拌入花生仁,直至糖液成絲。
3.取一淺模具,內壁塗油,填入花生糖壓扁,晾涼後切塊裝盤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