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便宜好貨 » 為什麼會脾臟不好

為什麼會脾臟不好

發布時間: 2022-07-11 09:06:05

1. 為什麼會脾不好

身體虛弱的人,稍微吃一點補品,就會口舌生瘡,徹夜不眠,腹脹屙瀉,這叫虛不受補。虛不受補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的是補不得法,有的因補不得時令,有的卻因素來體虛,不能承受峻補之品。往往先由消化不良,進一步影響吸收機能低落,身體缺乏營養,形成氣虛血弱。氣虛血弱反過來影響消化吸收機能,於是吃一些補品就引起不良反應。虛不受補的人應怎樣調理呢?根本之法是調理脾胃。

情感因素對食慾、消化、吸收都有很大影響。因此保養脾胃,首先要保持良好的情緒。據研究,不良情緒可導致食慾下降、腹部脹滿、暖氣、消化不良等,而良好的情緒則有益於胃腸系統的正常活動。

飲食調理是保養脾胃的關鍵。因此,飲食應有規律,三餐定時、定量、不暴飲暴食。素食為主、葷索搭配。要常吃蔬菜和水果,以滿足機體需求和保持大便通暢。少吃有刺激性和難於消化的食物,如酸辣、油炸、干硬和粘性大的食物,生冷的食物也要盡量少吃。

注意冷暖。俗話說「十個胃病九個寒」。這確是經驗之談。因此注意冷暖十分重要。在春秋氣候變化無常時,有虛寒胃痛的病人要注意保暖,避免受冷;有脾虛泄瀉的,可在臍中貼暖臍膏葯,同時還應少吃生冷瓜果等,如感到胃部發冷,可及時服用生薑茶。

要堅持參加適當的體育活動,如散步、慢跑、打太極拳、做氣功等。適當的體育鍛煉能增加人體的胃腸功能,使胃腸蠕動加強,消化液分泌增加,促進食物的消化和營養成分的吸收,並能改善胃腸道本身的血液循環,促進其新陳代謝,推遲消化系統的老化。還可在晚間睡覺之前,躺在床上用兩手按摩上下腹部,來回往復約40遍,可以助脾運,去積滯,通穢氣,對脾胃有良好的保健作用。

治療胃病首先應該在日常生活當中注意飲食盡量不要吃辛辣刺激的食物!對於有胃潰瘍患者,除了進行積極治療、按時服葯外,在飲食調理上一定要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一、少吃多餐,避免過飽或過飢。胃潰瘍病人如果吃得過飽,就會使胃竇部過度擴張,胃酸增強,加重病情;反之也是一樣。因此,應根據個人的病情和條件,除每日三餐外,可再加2~3次含糖分較少的糕點或饅頭干,尤其可多吃烤饅頭干。因為饅頭干經過烘烤後,水分幾乎全部蒸發,饅頭中的澱粉也變成易消化的糊精,經口腔充分咀嚼後,進入胃裡可中和胃酸,減輕胃酸對潰瘍面的刺激和腐蝕作用,這樣不但能減輕或消除疼痛,而且還有利於潰瘍面的癒合。

二、吃易消化的、含足夠的熱量、蛋白質和維生素的食物,如稀飯、細面條、牛奶、軟米飯、豆漿、菜葉等。症狀基本消失的患者,可正常進餐,但仍要避免吃油煎過的食物以及含粗纖維多的芹菜、韭菜、豆芽、火腿、臘肉、魚乾等。同時不應吃生、冷、硬的食物,特別不應吃過熱的食物,以免使血管擴張引起胃出血。

三、胃潰瘍病人宜多吃無渣食物,為避免大便乾燥,還需常吃些瓊脂、香蕉、蜂蜜等能潤腸的食物。
四、禁吃一切對潰瘍面有刺激性的過酸和過甜的食物,如辣椒、生蔥、生蒜、濃縮果汁、咖啡、酒、濃茶等。另外,胃潰瘍病人還應戒煙,因為煙草中的尼古丁能改變胃液的酸鹼度,擾亂胃幽門正常活動,誘發或加重潰瘍病。

五、平時飲食要清淡,避免辛辣油膩或生冷硬的食物。此外,平時一定要注意睡眠和飲食要有規律。平時注意鍛煉,水不能和的太多,春天早睡早起,夏天晚睡早起,秋天晚睡早起,冬天晚睡晚起。憂思傷脾,不要太擔心,以平常心去對待身邊發生的每件事。

健康小貼士:胃病飲食11原則

1.少吃油炸食物:因為這類食物不容易消化,會加重消化道負擔,多吃會引起消化不良,還會使血脂增高,對健康不利。
2.少吃腌制食物:這些食物中含有較多的鹽分及某些可致癌物,不宜多吃。
3.少吃生冷食物刺激性食物:生冷和刺激性強的食物對消化道黏膜具有較強的刺激作用,容易引起腹瀉或消化道炎症。
4.規律飲食:研究表明,有規律地進餐,定時定量,可形成條件反射,有助於消化腺的分泌,更利於消化。
5.定時定量:要做到每餐食量適度,每日3餐定時,到了規定時間,不管肚子餓不餓,都應主動進食,避免過飢或過飽。
6.溫度適宜:飲食的溫度應以「不燙不涼」為度。
7.細嚼慢咽:以減輕胃腸負擔。對食物充分咀嚼次數愈多,隨之分泌的唾液也愈多,對胃黏膜有保護作用。
8.飲水擇時:最佳的飲水時間是晨起空腹時及每次進餐前1小時,餐後立即飲水會稀釋胃液,用湯泡飯也會影響食物的消化。
9.注意防寒:胃部受涼後會使胃的功能受損,故要注意胃部保暖不要受寒。
10.避免刺激:不吸煙,因為吸煙使胃部血管收縮,影響胃壁細胞的血液供應,使胃黏膜抵抗力降低而誘發胃病。應少飲酒,少吃辣椒、胡椒等辛辣食物。
11.補充維生素C:維生素C對胃有保護作用,胃液中保持正常的維生素C的含量,能有效發揮胃的功能,保護胃部和增強胃的抗病能力。因此,要多吃富含維生素C的蔬菜和水果。

2. 為什麼會脾虛

脾虛,為中醫名詞術語。泛指因脾氣虛損引起的一系列脾臟生理功能失常的病理現象及病證。包括脾氣虛、脾陽虛、中氣下陷、脾不統血等證型。多因飲食失調.勞逸失度,或久病體虛所引起。脾有運化食物中的營養物質和輸布水液以及統攝血液等作用。脾虛則運化失常,並可出現營養障礙,水液失於布散而生濕釀痰,或發生失血等症。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說過一句話:十人九脾虛。意思就是在十個人之中,有九個人都會脾虛。那麼,今天我們就來聊聊這個話題:人為什麼會脾虛?脾虛應該怎麼調理?接著讀下去,讓小康在這篇文章裡面告訴你答案吧!

脾虛是中醫常見的症狀,但只要正確調理,並在日常生活中加強注意,就不是什麼大問題了~

3. 脾虛的原因是什麼

脾胃為後天之本,主運化功能,所以引起脾虛的原因也是比較多的。
首先就是飲食方面,比如長期喝冰鎮的啤酒、飲料、吃燒烤,這些都容易傷及脾陽,出現脾虛,表現為腹瀉、腹痛、惡心或者干嘔症狀。
其次,思慮傷脾,也會出現脾虛的症狀,如睡眠差、四肢乏力等,所以要保證情緒舒暢,避免過度思慮。最後就是久坐或久卧易傷及脾胃,導致脾虛,進而出現乏力的症狀。
脾虛的患者需要規律生活,避免熬夜、受涼、勞累等,戒辛辣、油膩、海鮮、生冷硬的食物。

4. 人為什麼會脾虛

導致脾虛的原因:

1.飲食不規律

每個人都需要吃飯,但是卻很少有人做到把飯吃好,尤其是到了現在,忙碌的工作讓人們覺得時間越來越不夠用了。一些人不光早飯沒時間吃,甚至中午飯也都是隨便吃兩口,這樣就會導致消化系統異常頻發,從而造成脾胃虛弱的現象出現。

2.貪吃涼食

冷飲和一些寒涼食物一直都是人們的最愛,夏天食用最多,而秋冬季也依然讓不少人愛不釋手。殊不知,在貪圖爽口的背後,身體付出了多麼大的代價。其實,寒涼食物最傷脾胃,影響食物的運化,導致氣血不足。生冷的食物進到體內,首先要被預熱才可能開始消化,這個預熱過程最傷脾。長此以往,腸胃疾病在所難免。

3.想得太多

中醫上認為,思傷脾,無論是過於悲傷還是大起大落的心情變化,長期以往,都會影響到脾臟的健康。如果你有脾虛的現象,那就要考慮是不是自己在平時,情緒過於低落,或者思前想後的東西過多導致的,即使改掉,才有助脾臟健康。

4.久坐不動

很多辦公室一族,清晨踏進辦公室,在椅子上一坐就是一天,傍晚帶著倦意回家,窩在沙發里看電視又成了主要節目。殊不知,《黃帝內經》說過「久坐傷肉」。久坐傷肉中的「肉」指的就是肌肉,而脾主管肌肉,所以久坐使氣機郁滯,主要影響脾的功能。傷肉勞脾給人們帶來的不僅是腰酸背痛,還埋下了許多疾病隱患。

這種「能坐著就不站著,能躺著就不坐著」的壞習慣會使周身氣血運行緩慢,肌肉鬆弛無力,讓脾胃越來越虛弱。

脾虛怎麼調理?

1.不吃生冷辛辣的食物

脾胃功能差的朋友,千萬不能碰生冷食物,生冷食物會刺激脾胃,導致消化不良。而且光是生冷的,辛辣食物也是不能吃的,同樣都會刺激脾胃,損壞脾胃功能 。

2.作息要規律

在健脾胃方面,除了健康飲食外,優質睡眠也是至關重要的一環。脾胃不好體內液體搬運就會困難,就會出現我們常說的濕氣重,整個人容易困頓,萎靡不振,因此,養成一個良好的作息習慣,使得我們脾臟得到充分休息,有利於我們緩解體內濕氣,有利身體健康。

3.適當進補

不要想著吃阿膠這些補品,如果你脾虛,補這些只會適得其反。可多吃南瓜、山葯、蓮子、扁豆、薏米、桂圓等健脾益胃的食材。或者服用嚴濟堂歸脾顆粒 ,在安神、補血、益氣、和胃等治療的基礎上,從健脾出發補足氣血。

4.保持好心情

脾胃是有「感情」的,「情志養生」也是養脾胃。在日常的生活中你一定深有體會,心情抑鬱、情緒低落時,就會不想吃飯,而在你心情很好的情況下就會胃口大開。所以想要養脾胃首先要調整好自己的情緒,經常保持好心情,不要焦躁不安,遇事也不要大發脾氣,學會平和對待事物。

5.適當多運動

選擇適當的運動來調理脾胃是非常好的方法,但是不要採用太激烈的運動,最好是選擇有氧運動,使身體慢慢的舒展。適當運動能促進消化,增強食慾,讓氣血化源充足,精氣神旺盛。適當的鍛煉身體,或對腹部進行按摩,這樣能夠幫助脾胃的正常運行。

5. 為什麼脾不好

原因很多,但多是不注意飲食或亂用葯物所致,脾不好胃通常也不好,反之亦然。
因為脾升胃降的生理功能。胃屬陽明燥土,喜潤而惡燥;脾為太陰陰土,喜燥而惡濕,
如:以涼潤葯清胃熱,則脾不喜而難運;以溫燥葯暖脾土,則胃惡之而不納。
所以中醫上常將脾胃合而論之,治療上很是有講究的。

6. 人為什麼會脾虛,和哪些因素有關系

脾在五行中屬土,在五臟陰陽中屬陰中之至陰。脾主運化,統血,升清,輸布水谷精微,為「氣血生化之源」。人體出生後,各臟腑組織器官皆依賴脾所化生的水谷精微以濡養,故稱脾為「後天之本」。其與胃、肉、唇、口等構成脾系統。素體脾虛或飲食不節、情志因素、勞逸失調,葯、食損脾或慢性腎病患者濕邪久居,損傷脾氣等原因引起脾的功能虛衰、生化之源不足。脾對食物的消化和吸收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幾乎所有的胃腸道疾病都可出現或伴有脾虛。
1.脾氣虛
多因飲食不節,或勞倦過度,或憂思日久,損傷脾土,或抵抗力不足,素體虛弱。
2.脾陽虛
多因脾氣虛衰進一步發展而成,也可因飲食失調,過食生冷,或因寒涼葯物太過,損傷脾陽,或腎陽不足,命門火衰,火不生土而致。
3.中氣下陷
中氣亦指脾氣。脾氣上升,將水谷精微之氣上輸於肺,以榮養其他臟腑,若脾虛中氣下陷,可出現久瀉、脫肛、子宮脫垂等症。
4.脾不統血
脾氣虛弱,不能攝血,則血不循經。

熱點內容
為什麼腋下長黑色的東西 發布:2025-05-21 03:50:16 瀏覽:834
為什麼電腦微信要ctrl才發送 發布:2025-05-21 03:50:10 瀏覽:896
吉他為什麼過段時間音就不準了 發布:2025-05-21 03:45:19 瀏覽:236
為什麼微信圖片大了發不出去 發布:2025-05-21 03:33:12 瀏覽:791
手機重啟為什麼要手動輸入密碼 發布:2025-05-21 03:24:33 瀏覽:530
小米智能門鎖為什麼不能用南孚電池 發布:2025-05-21 03:21:38 瀏覽:873
為什麼筆記本電腦風扇轉的很慢 發布:2025-05-21 03:20:09 瀏覽:164
為什麼拿手機自拍很醜 發布:2025-05-21 03:19:30 瀏覽:440
為什麼早晨是學習的最好時間呢 發布:2025-05-21 03:13:10 瀏覽:603
蘋果手機關鬧鍾為什麼還響 發布:2025-05-21 03:12:24 瀏覽:5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