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蘭竹不好畫
『壹』 為什麼畫蘭竹的許多畫家成就都不如鄭板橋
其實鄭板橋也不是刻意去畫,而是靠自己的觀察和心得
『貳』 國畫應從什麼學起蘭,竹
學習國畫應該從書法的練習開始,熟練掌握毛筆的特性後,再開始學習線描等更深一層的內容,如果單純只會畫蘭、竹,那是畫匠,真正的繪畫是自己熟悉國畫的手段後到生活中去自己提煉、自己寫生,這樣才是真正的國畫。
『叄』 學國畫必須從梅花蘭竹菊學起嗎
中國畫中花卉畫的基礎訓練通常以書法及梅、蘭、竹、菊為入門方法。這不僅因為寫意花卉的用筆方法最為接近書法用筆,而且梅、蘭、竹、菊基本上又代表性地涵蓋了所有花卉畫中的木本、草本、花、葉等表現方法。
如梅花的枝幹老若屈鐵,展如篆籀;蘭花的草葉若撇若捺,花如長點;竹子之桿圓若篆字,葉如啄挑;菊花葉片若榜書之渾點,勾花如隸書一波三折。如此看來梅蘭竹菊與書法之間的聯系的確如出一轍。中國畫所以要強調書法用筆由此可見一斑。而寫意花卉從書法與梅蘭竹菊入手進行基礎訓練是不無道理的。
當然從這四種花卉入手開始練習時,首要的是理解並掌握書法的基本技巧,並以書法用筆中的「欲左先右」、「欲縱先橫」、「無垂不縮」,「無往不復」、「一波三折」等技法恰當地運用到畫中。而對這四種花卉的造型訓練,一是要多觀察勤寫生,二是要多臨摹多思考。天地生萬物、萬物各有性靈,所以知其性方能繪其深。中國的先賢們深入地認識了梅、蘭、竹、菊的本性,又智慧地將這四種花卉選作了花卉畫的基礎訓練對象。
在這四種花卉中,畫蘭花與竹子為最難。歷史上文與可畫竹偏寫實,技法一流,卻匠心不夠。石濤畫竹淸氣滿紙,能得竹之真意。鄭板橋專畫蘭竹,熟練有餘,惜入機械、套路。蒲華畫竹得其形神,足可一觀。吳昌碩畫竹亦自入套路。畫蘭卻尤為神妙。齊白石基本不畫蘭竹。潘天壽指畫蘭竹得其性情,獨步天下。唐雲畫蘭竹自開家法,形神兼備。因此可見凡作畫貴在物我兩忘,蘭竹即是我,我即是蘭竹。細算起來能夠達到這一標準的畫家,幾百年來寥若晨星,屈指可數。
『肆』 為什麼古人喜歡畫挴蘭竹菊為什麼梅蘭竹菊被稱為「四君子」
蘭生幽谷,竹空有節,梅菊傲寒。它們的特性符合中國君子的謙遜,有氣節,高潔的定位,故稱四君子
『伍』 蘭竹是一種什麼筆初學書法用什麼毛筆好
「蘭竹」是特製的適合於畫蘭、竹的毛筆。
蘭竹筆非只能畫蘭竹也,寫各種楷書、行書,也非它莫屬。楷書運筆速度較緩慢,注重筆壓的加力,因此必須選用筆鋒尖齊,筆腰較強健的毛筆,所以以狼毫毛筆為主。行書運筆速度較快,有緩急的變化,筆劃的抑揚變化較多,筆順也稍改變,而筆劃由一筆進入另一筆時,往往以線連貫,僅具脈絡,而不清楚分界線。為了把握住字體的氣韻、高雅,除書家的用心外,選用的毛筆以狼毫毛筆較適宜,因其較宜把握住頓、挫、停、收、放。
『陸』 「揚州八怪」之一鄭板橋的假畫為什麼當時那麼流行
鄭燮(1693~1765),字克柔,號板橋,揚州府興化縣人。康熙秀才,雍正舉人,乾隆進士。先後在山東范縣、濰縣做縣令十年,自刻一方「七品官耳」的印章。他能書善畫兼善詩文,被稱為「揚州八怪」之一,以畫蘭竹著稱。其書法雜真、隸、行草於一體,瀟灑飄逸,自稱「六分半書」,頗具特色。板橋書畫出規入矩,便於模仿。板橋在世時出版自己的詩集,曾鄭重聲明,「死後如有託名翻版,將平日無聊應酬之作,改竄爛入,吾必為厲鬼以擊其腦!」但他的假書畫仍不脛而走。這原因很簡單,就是可以騙錢,當時板橋名氣很大,書畫潤格不菲,自題潤格貼於門外,「板橋潤格。大幅六兩,中幅四兩,小幅二兩,條幅對聯一兩,扇子斗方五錢。凡送禮物食物,總不如白銀為妙;公之所送,未必弟之所好也。送現銀則中心歡喜,書畫皆佳。禮物既屬糾纏,賒欠尤為賴賬。年老體倦,亦不能陪諸君子作無益語言也。畫竹多於買竹錢,紙高六尺價三千。任渠話舊論交接,只當秋風過耳邊。乾隆己卯(1759),拙公和尚屬予謝客。板橋鄭燮。」板橋字畫既好造假,又能騙錢,假貨充斥就不足為奇了。《養吉齋余錄》卷九雲:「板橋鄭燮,工畫蘭竹,字亦有別趣。嘗為濰縣令,濰有木工某能效其書畫,佳者幾亂真。今人家藏者,贗者十九。」一位木工尚能造他的字畫,有相當筆墨功力的文人要仿造他的字畫,豈不是更容易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