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便宜好貨 » 為什麼學古帖不好看

為什麼學古帖不好看

發布時間: 2022-08-12 03:17:42

⑴ 中國書法,數十年的練習,最終目的是模仿古人寫字,到底值不值

從古至今,都是模仿。也就是臨帖。那時沒有復印機。臨的好的,接近於復印機,就是高手。多下點苦功的,就臨的像。就成了所謂的書法家。

1,要想讀大學的工程專業,先得從小學,初中,高中的加減乘除乘法小九九開始,要學一系列的基礎數學知識,最後才能學你要的工程專業,這是必須的。

2,同理,學書法也要先從遍臨古人名帖開始,循序漸進,打下堅實的基礎,才能寫你心中自己的書法。

3,曾翔,王鏞,邵岩,王冬齡之流,否定繼承傳統,直接就跪倒在倭寇和西洋人面前當人家干兒子的做法不足取。資深的書法人對臨摹都是“法其理而不法其形”,既學習經典,又不囿於古人,所以但凡是名籍入冊的書法大家,與古聖古賢絕不會“撞臉”。這也應該是我們對待學古與臨摹,應該秉持的態度——參考借鑒用筆之法、結字之巧、用墨之技、章法之妙,而不是模仿、抄襲,替古人背書、抄書。

漢字對於書法的意義,本質上在於它的形態。書法是以這樣的形態作載體的。但是,漢字的語意,對書法自身並不重要,甚至沒有關系。藝術是一種表現方法,精神內容本身不是藝術,而是被藝術表現的對象。所以,表現方法就是藝術自身的全部內容。學習書法,基本的內容就是學習書法的表現方法。精神方面的提高也重要,但是屬於字外功夫,所以可以放到書法學習之外去提高。漢字與書法已經割裂了。

在古代基本上是漢字離不開書法,書法即是漢字,統一的。在今天,學習漢字不再使用毛筆,漢字可以離開書法而存在,只是書法離不開漢字而已,這是一種附庸關系而非融合。硬筆書法學習借鑒毛筆書法,在實用層面上基礎了傳統書法,而毛筆書法逐漸向藝術層面發展。實用和藝術開始分道揚鑣。

⑵ 為什麼學習書法都要從臨習古帖開始呢

書法臨習要過六關

一、過好中鋒關。

何謂中鋒?東漢書法家蔡邕曾說「令筆心常在點畫中行」,使筆鋒在點畫中間運行,這便是中鋒。「作書貴用中鋒,是千古不易的定論。以前我對對中鋒用筆的概念只有一些膚淺的感性認識,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例如,往往對自己所寫的字,點畫邊緣出現一邊整齊光潔一邊帶有鋸齒或一邊墨色較濃一邊較淡、立體感不強的現象百思不解。後來,在臨習過程中,嚴格地按中鋒用筆的要求進行。經過一段時間臨習,無意中發現以前的現象逐漸消失了,立體感增強了,點畫也渾凝圓勁、秀逸含蓄了,才真正地體驗到了中鋒用筆的感受。隨著臨習的逐漸深入,自己對中鋒的認識也隨之加深了。我發現,中鋒用筆固然很好,但除篆、隸得保持筆筆中鋒外,楷、行、草字如也筆筆中鋒的話,是否會缺乏一種意趣、情采。帶著這個疑慮,為了進一步的分析和學習,我查閱了一些書藉和名家的論著,才懂得對任何事物都不可機械地去套用的道理;明白了「正以立骨,偏以取勢」,隨心所欲,千變萬化的中鋒與側鋒用筆的辯證關系。

二、過好藏鋒關。

所謂藏鋒就是起筆用逆鋒,收筆用回鋒,把筆尖藏於筆畫之內,寫出來的點畫堅勁挺拔,給人以含蓄、渾勁、沉著的感覺。藏鋒在篆、隸、楷中尤為重要,篆、隸點畫幾乎筆筆藏鋒。因此,藏鋒必須訓練與掌握的筆法。寫字時是隨筆而入,以致寫出來的字處處露鋒,點畫到處稜角突出,存在許多斷筆,形如折木,點畫處處稜角突出,毫無渾勁、沉著、含蓄可言。當開始臨習漢隸《張遷碑》時,頗感吃力。面對困難,自己狠下決心按照藏鋒用筆的基本要領進行苦練,終於在一個月後由原來感到吃力到基本適應,起筆收筆從不習慣到習慣,基本上通過了篆、隸的藏鋒關。當臨寫《顏勤禮碑》時,一開始寫出來的字怎樣也無「顏」的味道。是何原因?經過觀察和分析,發現主要是起、收筆未能做到藏鋒?橫畫尤其是長橫和垂露豎成不了「枯骨」狀,長撇體現不出「蠶頭燕尾」等效果。問題找出了,關鍵的就是按楷體的點畫起收筆的藏鋒要求進行練習,找出規律,練出感覺,使之成為習慣。只有這樣才能寫出與法帖相似的點畫來。點畫寫象了才能求得字的像,字寫像了才能寫出法帖字體的神來,才能真正入帖。後來在臨習的過程中也悟出了藏鋒與露鋒是一對孿生兄弟,一個字中往往藏與露是相輔相成的,該藏則藏,該露則露,藏露結合字就會具有自然、優美、生動的神采和韻味。

三、過好提按關。

筆畫的粗細變化是在提按動作中完成的,提按是寫好點畫的關鍵。劉熙載曾說「凡書要筆筆按,筆筆提」,指出在運筆過程中提按的連續性和必要性。書寫的過程,實際上就是提按交換的過程。筆鋒在紙上運行時,一直是通過提按的交遞,再加上輕重、緩急的豐富變化,這樣點畫才具有生命的活力,才能產生美妙的韻味與鮮活的形象。如果寫出來的字線條粗細一致,就會與硬筆字無異,毫無神采與美感。這是點畫缺乏提按所致。按易掌握,難在提上,一筆而成的而又按提交遞就更難。為了使自己更好地掌握提按的技法,在臨習《書譜》時自己選定了一些基本上是一筆而成,且提按交遞特點較明顯的字來練習,如「晉」、「者」、「豈」、「鶴」、「置」、『『質」、「資」、「紹」、「濕」、「弊」、 等。同時也注意對某些輕入重按又輕出的點畫的訓練,如類似柳葉形的撇畫及輕入重按收筆的捺畫等。經過訓練來掌握這些範字和點畫的提按規律、特點。

四、過好轉折關。

「轉折」在書法中的運用是十分重要的。「轉」是用筆寫出圓轉迴旋、沒有方折稜角筆畫的筆法,其要領是,在轉的關節處筆不停駐下來,只有提按的變化,沒有折、頓的處理,「如折釵股」,是篆、行、草中運用最多的筆法。「折」與「轉」相反,是寫出方的點畫方法。折法,多運用於義方筆書法的起筆處(楷字藏鋒起筆的手段)、收筆處以及橫畫和豎畫的交接處。此法多運用於楷、隸書中,行、草亦時有所見。在練習「轉」方面,自己主要選出《書譜》中特點較明顯的字如「思」、「回」、「因"、「過」、「物」、「習」、「胡」、「力」「翠」的上部、「翰」和「題」的右部、「牆」的右下部、「奇」下部等進行練習。同時,也注意某些轉畫中保留折意方面的訓練。「轉」是行、草尤其是草的最基本的寫法,「轉」法掌握好了,才能一筆將草字寫出來,才能寫出草字奔、飛的勢態針對「折」的練習,我特意選出《顏勤禮碑》、王羲之《聖教序》中帶有「長橫」、「田」、「門」、「貝"、「一」、「日」、「月」、等的字作為範字按「折」的要領進行練習,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五、過好速度關。

運筆的急緩在書寫中是至關重要的。運筆的急與緩是形成作品不同風格和產生節奏、韻律變化的主要原因。落筆遲重取其雄厚,急速方能流暢、遒勁。運筆的急與緩須有機的結合,方能獲得更理想的效果,否則,一味遲重則失卻神氣,一味急速則失卻形勢。認為 「快」才是熟練的最好體現是錯誤的。認為「草書」的本質就是快更是不對的,我在學書之初就是以這樣的錯誤來實踐的結果怎樣也寫不出原法帖的「形」,更談不上「神」了。在苦惱中痛定思痛,經過一番思考,悟出了書法的速度是有急緩之分的,字體不同、點畫不同其書寫速度是不同的,我們在臨習時只有貼近其原帖字的書寫速度和節奏,才能得其「形」、「神」。一般來說,篆、隸、楷體的書寫速度相對慢些,行、草的速度則要快些,橫畫、撇畫相對快些,豎畫、捺畫則要慢些, 「能急不愁緩,能重方能輕」,經過反復的訓練,隨著書寫中對急緩運用對節奏方面逐步熟練,慢慢地進入到「隨心所欲」運用較自如的階段。也就會領悟到「能速而速,故以取神,應遲不遲,反覺失勢」的道理。

六、過好輕重關。

用筆的輕與重,直接影響到作品的風格、特點、藝術效果。用筆輕者,令人感到輕松、秀麗、和雅、飄逸;用筆重者,則會給人以沉著、拙重、凝煉、渾朴之感。用筆的輕重,主要基於「力度」的大小,而這種力度則完全取決於運筆時力度控制上。這種力度是毛筆之毫鋒與紙相磨擦產生的使人感覺出來的力度。筆不虛,則欠圓脫,筆不實,則欠沉著。專用虛筆,似近油滑;專用實筆,又會滯笨。從運筆技巧來說,其輕重、虛實是一對統一、對立的矛盾,它們之間存在著不可分割的聯系。所謂虛實相生,要做到這一點,就必須在苦練中達到善使筆鋒。為了更好的善使筆鋒,在臨習中,須十分注重用筆鋒運行,把握其虛實、輕重的分寸。輔之以往高執筆桿,運用懸腕力、臂力推動筆鋒向前鋪毫運筆;十分注意筆筆以鋒用力送到底,例如「撇」畫及類似「秋」「火」的最後一筆。經過刻苦訓練,在點畫線條的力度和質感上都會有明顯的提高。

以上六個方面的用筆要素不是獨立的,而是相輔相成的。只有在書寫的過程中很好地將它們有機地結合起來,才能創作出高水平的作品。

⑶ 練字的字帖用古帖最好嗎

如果想長期練,要達到一定造詣,首選名家古碑帖,或當代名家對毛筆古碑帖的硬筆臨摹字貼(只練硬筆的話)。如楷體可選歐陽詢、顏真卿、柳公權的代表碑帖,具體看你自己的喜好。
因為古碑帖是現代毛筆書法和硬筆書法的根源,並且是積累了幾千年傳承下來的經典,代表了書法的最高水準。想要真正入門,當然是先學古碑帖開始。取法乎上,得其中也,取法乎中,得其下也。
當然如果只是想日常寫字好看點,選自己喜歡的名家硬筆字帖就可以了,如錢沛雲、田英章的硬筆楷書、行書字帖,隨心所欲,個人建議錢沛雲,楷書和行書都比較有靈性。
不管練古碑帖還是硬筆帖,最好是輔助一些相關教學視頻或名家臨摹視頻,因為視頻可以直觀的讓你看到書寫者的運筆過程,加深理解,強化你的記憶,事半功倍。
練字只是形成一種正確的,更好的書寫習慣而已,所以練字的訣竅在於:及時檢驗書寫的問題、不足,及時更正,用意識控制手指、肌肉,從而控制筆,按正確的書寫習慣(字貼的字)不斷練習,循序漸進,直到意識、肌肉已經形成記憶習慣,方能入門。練習過程是:1、由淺到深:從基本筆畫部首到間架結構到詞句到篇章;2、由簡到繁:從筆畫少的易寫的字到筆畫多的難寫的字;3、由易到難:從楷書、隸書到行書、草書;4、由專到博:先練一家,出帖小成後再練其它幾家,再入帖至大成,再出帖練百家方能形成自己的風格自成一家。

⑷ 學習書法要臨習古帖,為什麼那麼多大名家的書法沒有古味他們的字還要天價

也許他們有了自己的風格。或者是因為書法市場逐漸興起,就像古玩業,都在炒作。

⑸ 為什麼我練書法卻越練越難看呢

鏈接:https://pan..com/s/1hxwrerLKomrgBuD-6CQ9bw

提取碼:icvc

我國文字,歷史悠久,應用廣泛,全世界約有四分之一的人口在使用它,除了實用價值外,更兼有藝術價值,因此書法作品常與繪畫並舉,是我國文化的資產,這里有零基礎也能學好的書法課,15天輕松寫出漂亮人生!

⑹ 學習書法是不是一定要臨古帖

既然是學習書法,那就必須要臨古帖。如果只是為了把字寫得能拿出手,臨古帖可以,臨當代人的字也行。學習書法和學習寫字是有極大的區別的。古帖里有傳統的筆法,有傳統的字法,有傳統的章法,有傳統的墨法,有古人的書法精神!學習書法,若不臨古帖,那寫出的字將是自由體,江湖體。自由體和江湖體字,是俗不可耐的字,沒有一丁點兒的雅緻的味道和觀賞性。

⑺ 練字有什麼技巧嗎

想要練得一手好字,需要的不只是一個想法,還需要持久的努力與堅持。但有一手好字對於一個人來說在現在的社會上是非常重要的,因為許多時候都需要本人的簽字有時或許就是因為字,在應聘的時候可能就選擇寫字好的人而不選擇那個寫字不好的人。

練字的技巧也有很多,在練字的初期,要買一些字帖,每天對字帖進行臨摹,按照字帖上的規范,一筆一劃的寫出來,在一個人練字的初期,肯定沒有什麼效果,但正因為這樣,所以一定要堅持練習,因為練字本就是一個長久的事情,不可能說你剛開始練字,就練一兩天的字你的字就一下子變得非常好了,那不可能,因此練字是一個需要花長時間堅持的事情,而臨摹的字帖也要選擇一個靠譜的,不能說找一個字帖上的標准都不對的來練習,那樣只能越練越錯,所以選一個好字帖是很重要的。而在練字的時候,也不能總是臨摹他的,因為那樣時間久了你只能說在字帖上寫的好看,而一拿出來寫,就又回到原樣了。

所以在平常按照字帖進行練習的同時,也要拿出一段時間自己對著字帖上的字練習,用一張田字格的紙,每天練一篇,這樣雖然寫的不是很多,但是主要的是不會讓人產生厭倦的感覺,這樣寫會讓人更容易堅持下去,雖然寫的不多,但是只要用心寫,每個字都要求自己寫的很好,那作用也會非常大的。

希望大家有練字這個想法的一定要堅持練習,不可三天打魚兩天曬網,這樣只會讓你做無用功,白忙乎一場而沒有多大的提高。

⑻ 學習書法為什麼要學古人的,不能學現代人的

這要看你想把書法修練到什麼程度,假如你只想把字寫好看一點,其實練今人書法家的字,反而比古人的更適合。
假如你象成為書法專家,那麼就要學古人的經典了,原因是現在保存下來的古人字帖,都是經過幾百上千年公證的好字。

⑼ 怎麼樣用古帖(多寶塔碑)練習鋼筆字只是為了把字寫好看,不是要當書法家

《多寶塔》是碑,與毛筆和鋼筆寫出的點畫有一定的差距,臨貼時點畫要求橫平堅直,點畫之間的距離盡量寫勻稱,另外碑帖上的一些轉折不是能用鋼筆寫出來的,也無需刻意模仿,否則就是做作。

熱點內容
孩子晚上哭叫醒就不哭了為什麼 發布:2025-05-25 22:15:28 瀏覽:641
為什麼手機點屏會震動 發布:2025-05-25 22:13:50 瀏覽:919
為什麼瑞星價格不一樣 發布:2025-05-25 22:08:00 瀏覽:693
為什麼現在電腦硬碟不分盤了 發布:2025-05-25 21:52:14 瀏覽:437
晚上睡覺身體麻木為什麼 發布:2025-05-25 21:37:57 瀏覽:41
大冰的房子為什麼晚上很火 發布:2025-05-25 21:31:47 瀏覽:181
女孩子為什麼種睫毛 發布:2025-05-25 21:29:59 瀏覽:73
我的qq軟體為什麼有一把鎖 發布:2025-05-25 21:27:49 瀏覽:787
pr為什麼打不開文件夾 發布:2025-05-25 21:09:38 瀏覽:212
紅楓顏色為什麼會變烏 發布:2025-05-25 20:56:37 瀏覽:6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