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便宜好貨 » 響雷為什麼不好躲樹底下

響雷為什麼不好躲樹底下

發布時間: 2022-08-22 09:26:47

A. 雷雨天為什麼不能在樹下躲雨

當雷雨天,樹作為地面上的「凸出物」, 雷電電流就通過樹干就瀉下來了。但是瀉下來的過程當中,它會產生很強的電流,遇到阻力的時候它會停止,由於樹不是一個好的導體,樹乾的阻力比較大,所以電流會停止從樹上直接瀉到大地。人在樹躲雨的過程中,在這個大樹的雷電下來到達人頭頂上的時候,有一個電弧閃落,閃過來之後打在人的頭上,又通過人體一直瀉放到地底下去,而這樣就造成了雷電災害,要注意幾下幾點:
1.身處室外,一旦看到閃電或聽到雷聲,就應快速尋找、進入有防雷裝置的建築物內,或進入密閉的車輛,不要在樹下避雨。聽到最後一聲雷後,等待30分鍾,再返回室外。其間,最好不要使用手機、MP3等電子產品,特別是不要發簡訊。

2.在外如找不到避雷處,應盡量下蹲,與地面越近越好。雙腳並攏,雙手捂住耳朵,避免雷聲傷害聽力。與其他人至少保持4.5米的距離。遠離金屬物體,摘掉身上過多的金屬飾品,也不要使用全金屬把柄的雨傘。

3.暴雨中開車應減速。打雷時,正騎摩托車、單車等趕路的人,最好先下車等雷電過去,切忌狂奔。汽車內是避雷的理想地方,但開車時,應該格外謹慎、減速慢行,如果有可能,最好將車開到安全地帶,等暴雨結束後繼續上路。

4.如在室內,應關好門窗,防止球形雷進入室內;盡量不要撥打、接聽電話或使用電話線上網;不要到陽台收、晾衣物;如果雷電猛烈,最好切斷所有家用電器的電源,防止家電受損。不要用太陽能熱水器洗澡,以防止樓頂的太陽能熱水器接受到雷電,通過水管電擊人體。

B. 為什麼打雷下雨時不能到樹底下躲雨

因為樹木具有引雷的作用,你在它下面就把你給霹死了,所以為了你的生命安全還是要三思而行,望採納。

C. 為什麼電閃雷鳴的時候不能躲在樹下在樹下觸電的物理原理是什麼

每年大樹底下遭雷擊傷亡人數約占傷亡總數的15%左右。站立在大樹底下,當強大的雷電流通過大樹流入地下向四周擴散時,會在不同的地方產生不同的電壓,而人體站立的兩腳之間存在著電壓差而造成傷害,通常稱為跨步電壓傷害。可見,當暴風雨來臨之際,躲進大樹底下是很危險的。如果確實萬不得已需要在大樹底下停留,則必須與樹身和枝椏保持2米以上的距離,並且盡可能下蹲和把雙腳先靠攏。這樣既可降低人體的有效高度又可預防跨步電壓的危害。
此外,
感應電流的傷害:
當雷電先導以極快的速度發展臨近地面時,先導頭部的體積也越來越大,在先導頭部與人的身體之間就有電容C。先導頭部中有大量的電荷,這些電荷有的是從雷雲沿先導放電通道流到頭部的,而更多的電荷則是在先導放電通道和先導頭部中因碰撞游離和電子崩產生的。當它降臨到人們的頭上時,通過電容C在人們的頭部和全身感應出與雷電電荷極性相反的異號電荷。需要指出,無論人們是在空曠的野外,還是在室內,雷電的感應現象都是存在的。當人們的頭部和全身感應出異號電荷後,在先導頭部與人之間就形成了一個很強的電場。這時,此人就處於極端危險的可能遭受直接雷擊的狀況。如果僥幸雷擊沒有對人體發生,而是對旁邊的樹木或別的突出物發生。隨著放電,一聲雷鳴,雷電先導中的電荷立即獲得釋放,在人體上感應出的電荷也失去束縛,成為自由電荷。這些電荷立即向大地泄放。這是一股幅值巨大但時間極為短暫的雷電感應電流。在人體內將流過的感應電流i為:http://www.pufz.cn/bbs/showimg.asp?BoardID=35&filename=2006-8/20068715101914682.gif式中,C為人體與雷電先導頭部之間的電容,/dt為雷電先導電壓的變化率。由於雷電先導鄰近人體,先導頭部的體積也十分巨大,因此電容C不是一個小的數值。由於雷電先導的突然降臨,又迅速釋放,因此電壓變化率/dt也是巨大的。這樣,流過人體的感應電流數值也會很大。人們受到這個電流的沖擊,雖然不死,但也將震昏或休克。http://www.pufz.cn/bbs/showimg.asp?BoardID=35&filename=2006-8/20068715124740337.gif還需指出,即便人們處於室內,如果屋頂和牆壁不是具有屏蔽作用的接地的金屬材料組成,而是一般的磚石、木材或紙板等建築材料,或在雷電先導頭部與人頭頂之間有其它的隔離物,這種感應電流也不能避免。因為隔離物不能減小人與先導頭部之間的電容,僅有可能保護人體不遭受直接雷擊。如一群人在樹下,或在窩棚內遭受雷擊,其中一部分人死亡,而旁邊有一些人卻只被擊昏。這些被雷電擊昏的人,就屬於雷電感應電流的傷害。
接觸電壓的傷害:
當雷擊於一個立於地面上的物體,諸如樹木,房屋的牆壁,甚至可以是煙囪、鐵塔、鋼架和避雷針塔架時,雷電流流過它們就有電壓降。此電壓降的大小取決於雷電流的大小和此物體的電阻和電感參數。即使是金屬避雷針或引下線,雖然其電阻和電感很小,但由於雷電流的幅值和陡度都很大,當雷電流流過時,也會在上面產生很大的電壓降。據計算,避雷針鐵棒的電感約為0.5 h/m,若一個雷電流幅值為200kA,陡度為200 kA/s的雷打在此避雷針上,則將在避雷針塔和引下線上產生100kV/m的電壓降。這樣,在避雷針上大約一人高的地方,即在離地面1.8m高的地方的A點,將有對地電壓180kV。
如果被雷擊的物體不是一根鋼鐵的避雷針,而是其它具有更大電阻的物體,如樹木或牆壁,那沿此物體的電壓降就更大了。例如一顆樹受到雷擊時,其在地面上與人身高相當的這一段樹乾的電阻約為幾千歐姆。當雷電流沿樹幹流過時,其產生的電壓降將比上述避雷針的大得多。
在此物體高度1.8m的A點與在地面上距此物體0.8m遠的B點之間的電勢,叫做接觸電勢。如果一個人的腳站在B點,而伸手接觸A點,這時此人承受到的電壓,稱接觸電壓。這個接觸電壓足以將人擊傷或擊死。

D. 為什麼打雷的時候不能在大樹下

這是因為打雷的時候站在大樹下易遭雷擊。

易遭雷擊的地方:

1、土壤電阻率較小的地方,如有金屬礦床的地區、地下水出口處和金屬管線集中的交叉地點、鐵路集中的樞紐和高架輸電線路的拐角處。

2、水位高和特別潮濕的地帶,如河床、葦塘、湖沼、低窪地區和地下水位高的地方。

3、山坡與稻田接壤處。

4、具有不同電阻率如岩石和土壤的交界地段。

5、高聳突出的建築物,如水塔、電視塔、高樓旗桿等。

6、孤立、突出在曠野的建(構)築物以及樹木。

(4)響雷為什麼不好躲樹底下擴展閱讀

野外遇雷電切忌狂奔:

雷惹不起躲得起,不過躲雷也要注意方法。不少人在野外遭遇雷電時,本能反應是快步走甚至是跑,其實這是避雷大忌。

因為,打雷時大地可能形成電位差,對行人就具有「跨步電壓」(人在有不同電位的大地上行走,兩腳之間承受的電壓)。如果快步走或者跑動,「跨步電壓」相應也大,人更容易被擊傷。

在野外如遭遇雷電,應撤離到有避雷設施的房子或鋼筋混凝土建築物中,遠離高煙囪、大樹、鐵塔、電線桿等物體。如來不及撤離,千萬不要亂跑,可選擇低窪處蹲下,雙腳並攏,雙臂抱膝,頭部下俯,以減少人體暴露面積和觸地電位差。

E. 打雷的時候,為什麼不能躲到樹下面

當一個人接觸到一棵樹時,流經樹乾的強大雷電電流會產生高電壓,把人擊倒。這是因為人體直接接觸到了這種高電壓,通常稱為接觸電壓傷害。其次,雖然人不與樹接觸,但流經樹的雷電流產生的高電壓足以通過空氣放電,對人體造成傷害,這通常稱為反擊傷害。再有就是沒有直接與樹接觸,但又離樹有一定距離,但由於站在樹下,當強大的雷電流通過樹進入地下向四周擴散時,會在不同的地方產生不同的版別電壓,而人體站在那裡兩腳之間就有電位差,並有電流流過,對人體造成傷害。

以上就是小編針對問題做得詳細解讀,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如果還有什麼問題可以在評論區給我留言,大家可以多多和我評論,如果哪裡有不對的地方,大家也可以多多和我互動交流,如果大家喜歡作者,大家也可以關注我哦,您的點贊是對我最大的幫助,謝謝大家了。

F. 雷雨天不能躲在大樹下,這是為什麼

雷雨天氣不能在大樹底下躲雨,如果在大樹底下躲雨,會給你帶來致命的危險,我們大家都知道,雷電或者說閃電,是雲層與雲層之間,雲層與地面,雲層內部產生的電流,這種電流會通過雨水中樹木傳道,如果此時人在樹下,強大的電流會擊到人體,會給人致命一擊,使人失去生命。

即便是沒有雷擊和漏電危險,下雨會使地面潮濕,硬度降低。尤其是城市,樹木紮根不深,連續降雨再遇到大風很容易將樹木颳倒或者樹枝斷裂。那麼你就成為大樹倒下的緩沖墊。


G. 下雨天為什麼不能躲在樹下

因為容易被雷擊。下雨天大樹下不能呆,主要是樹本身就是含有水分。淋雨後,整體都是可以導電的,樹高並且導電所以更容易被雷擊,人在樹下容易雷擊觸電。

H. 為什麼打雷時不可以躲到大樹底下

雷電是高壓,以樹木為導體向地下傳播時,會與樹木摩擦帶電樹木不但是導體。樹木有較高,會與雷電互相吸引,打雷時,會擊傷附近的東西,而且在雨前,地表熱空氣上升

熱點內容
微信不知為什麼被人舉報 發布:2025-07-25 21:20:15 瀏覽:906
自己煮的小米粥為什麼喝著酸 發布:2025-07-25 21:18:00 瀏覽:840
改定位app為什麼要用電腦 發布:2025-07-25 21:11:24 瀏覽:492
為什麼男人都是網紅 發布:2025-07-25 21:04:09 瀏覽:263
胎停為什麼會做不好的夢 發布:2025-07-25 20:59:11 瀏覽:118
作家們為什麼在晚上狀態好 發布:2025-07-25 20:56:38 瀏覽:338
為什麼最清晰的東西都是模糊的 發布:2025-07-25 20:38:34 瀏覽:759
為什麼手機放在桌子上會丟 發布:2025-07-25 20:09:16 瀏覽:317
為什麼第二天早上找不到耳塞 發布:2025-07-25 20:00:09 瀏覽:794
為什麼代理不了軟體 發布:2025-07-25 19:44:27 瀏覽: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