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嬰店的奶粉為什麼比商場便宜
① 為什麼實體店的奶粉比網店的便宜
首先,現在實體店有了穩定的批發貨源,進貨成本得到了控制,其次,線下實體店為了更好的留住客戶,會策劃一系列的活動,所以價格上偶爾會比網上有優勢,簡而言之,選擇正規靠譜的批發源頭才能把生意做的長久,價格不是持久戰,用產品質量跟價格優勢才能留住客戶。
一、產品的品質的保證就好比多能羊系列奶粉的門店,所有奶粉都是通過正規渠道進貨,也是和大公司大品牌合作的,質量都是有保證的,產品品質也都可追溯的,同時實體店的監管也要比網上嚴很多,讓你不在擔心買到假貨和被騙。
至少寶寶的健康得到了保證。即使遇到覺得有問題的奶粉都是可以直接到門店詢問的。也可以到質監局投訴,工商局保證。
二、專業的育兒顧問我們不僅僅買產品,更多的還是要享受到貼心的服務,多能羊門店和現在的很多門店都有專業的育兒顧問,在育兒的過程中,遇到問題都可以向她們咨詢,都會得到滿意的答復和解決辦法。
三、不定期的優惠活動所有母嬰門店特別是多能羊門店都會在不定期,舉行不同的優惠活動,很多都是攜手廠家做的,聚焦最低價。比你網購還實惠。讓你享受到更少的價格買到更好的產品。
四、產品品質的保證就好比多能羊系列奶粉的門店,所有奶粉都是通過正規渠道進貨,也是和大公司大品牌合作的,質量都是有保證的,產品品質也都可追溯的,同時實體店的監管也要比網上嚴很多,讓你不在擔心買到假貨和被騙。
② 為什麼飛鶴奶粉在京東自營店上賣和母嬰店差價這么大
最近筆者去附近母嬰店給寶寶選一款奶粉時,發現了一個問題:「相同的奶粉,在不同店,價錢竟然相差幾十塊錢!」看完就郁悶了,因為不知道到底該選哪家的。如果選便宜的吧,不知道為啥它最便宜,明明是同一款。選貴的吧,心想自己不會傻了吧,省錢的不拿,非要多出個幾十塊錢。
這個時候,真的需要有人能告訴我,同款奶粉為什麼在不同店,價格相差這么多?
寶爸寶媽們看到這個情況,應該不會特別陌生,是不是覺得這事好像似曾相識,你也遇到過?
其實,這種現象最常見的可能是奶粉通貨,它的背後蘊含著什麼呢?今天我們就一起來解讀一下這個問題。
奶粉通貨是什麼意思?
指市場知名度高,由廠家直接發貨,市場隨處可見貨源,多家銷售而不是獨家銷售,賣的好,不控貨的奶粉品牌,如惠氏、飛鶴、伊利、美贊臣、雅培、貝因美、雀巢、美素佳兒等品牌的主推系列。
價格差異形成的原因是什麼?
其實這比較常見的,昨天這家店**品牌奶粉賣370元/聽,今天就降價到330元/聽了,明天或許又賣到350元/聽了。同一家店價格差異,主要是由於市場價格趨於波動不太穩定的原因;而不同店因促銷時間和力度不同,價格可能變得更快,比如今天A店做活動,B店不做活動;明天B店做活動,A店不做活動;又或者是AB店今天都在做活動,A店力度比B店大……諸如此類,促銷活動好似你方作罷我方登場的感覺,作為消費者的我們,在同一個時段看到的同一款奶粉品牌的價格不一致,也就很正常了。
那你可能會說:「原來各店在打價格戰啊?這不是好事嗎?門店價格戰越激烈,作為消費者的我們就可以拿到更低價格的產品啊。」
NO,NO,NO,如果只有這一個原因,那自然算是好事,但是事實並不止如此。
還有另一種情況存在,就是竄貨。因為各店進貨渠道不一致,正規店正規渠道進貨,非正規店會有其他的非正規渠道進貨,比如刮碼貨、比如陳舊日期的貨品、比如假冒奶粉,這些自然價差更大。
除了上述兩種情況,還有一種情況不能忽略,那就是海淘造成的價格差異,即同品牌、不同產品,比如中文版和外文版的價格差異。例:某地區伊藤洋華堂里售賣的愛他美3段中文版價格是262元/聽,而在海淘的線下店外文版只賣208元/聽,相差54元/聽;再如a2 至初 3段在伊藤洋華堂的中文版價格是458元/聽,而在海淘的線下店裡外文版只賣215元/聽,相差243元/聽。這種是因為海淘的商品本來定價相對偏低,渠道更加扁平,減少了中間環節,同時沒有按照中國嬰配粉的標准生產,也不需要通過配方注冊,也不需要通過中國海關進行檢驗,價格區別自然很大。
看到這里,是不是倒吸了一口氣?原來同一種產品,在不同店,價格相差幾十元錢,是因為多種原因。可能是門店通過價格差來做競爭,低賣吸引顧客,然後賣高價商品,也可能是買到了刮碼貨、竄貨,陳貨,甚至是假冒貨的情況,也可能是沒有區分好原裝進口版(中文版)和海淘版的差異。
價格差異造成的後果是什麼?
如果大家覺得價格戰越激烈越好,那就大錯特錯了。理由呢?
第一, 價格惡意競爭,會打破市場平衡,造成混亂,消費者會沒有安全感,不知道現在買到的是不是不再降價的貨;
第二, 價格低的離譜,真買到假貨怎麼辦?危及到寶寶的健康怎麼辦?買到陳貨不新鮮快過期了怎麼辦?買到刮碼貨,連真偽都鑒別不了怎麼辦?
第三,海淘奶粉沒有按照中國嬰幼兒配方乳粉標准進行生產,可能不滿足中國寶寶營養需求,同時沒有通過注冊也沒有經過海關檢驗,存在產品質量風險和假冒風險。
哎,心好累……
價格是不是越便宜越好?
了解了上述現象發生的原因,那購買奶粉是不是價格越便宜越好?答案當然是否定的。
1. 售後服務不完善
比如說,價格很低的貨品可能沒有售後,奶粉買了之後出現問題投訴無門。如果在某些線上平台或者渠道買了一罐奶粉之後,出現質量問題要求退換貨的話,有些需要聯系客服和商家,有些找不到專業的售後服務人員,這個時候不僅需要自己墊付往來運費,損失了利益不說,還因為沒有正規合理的流程造成來回折騰,導致消費者權益受損。
2. 增加選擇困難程度
價格差異造成的負面影響,其中有個對於消費者來說最大的問題就是增加了選擇奶粉的困難程度。長時間的對比時效以及接受信息的不對稱性,給寶爸寶媽帶來了困擾,並且損耗了大量的精力。
3. 消費者體驗度不佳
購買奶粉過程的繁瑣、信息量的大量接收、過度時長對比、價格區別過大、背後原因的判定困難……這些,都會造成消費者體驗度、感受度不佳。
如今,隨著消費升級的作用發力,消費者逐漸從商品本身的硬性需求中擺脫了出來,轉而更加註重商品的附加增值屬性。倘若商家、品牌、渠道等沒有從消費者的層面進行多方考量,沒有將消費者訴求放在心上,沒有更好深入地建立跟消費者的互動和交互,一定得不到廣大消費者的認同和信任,更加不會在如此激烈的市場競爭環境下占據一席之地。所以,奶粉智庫在此也呼籲市場環境需要更加透明化,不良的惡性競爭需要得到遏制,維護好買賣雙方的雙贏合作關系,做好持久性的深度服務才是上策。
該如何應對價格差異化這個問題?
寶爸寶媽們不用擔心,記住這3點,化解這種困擾。
第一點,在正規渠道、官方指定渠道購買,比如母嬰連鎖、商超、高超等渠道,而且要選擇其中的專業門店;
第二點,找有正常條形碼、追溯碼的商品,不買刮碼奶粉;
第三點,看罐底的生產日期,選擇新貨,不選陳貨。
③ 為什麼同一個牌子的奶粉母嬰店要比超市便宜幾十塊
母嬰店一般都是私人開的店,他們主要以營銷為目的,所以就會比超市便宜很多。
④ 母嬰店的奶粉可靠嗎為什麼比超市便宜那麼多
一般都是真的,現在假奶粉很少,國家管理還是挺嚴格的。超市賣的貴一個很大的原因是供應商先鋪貨給超市,月結的,這樣進價就高。而母嬰店都是現款現貨,所以價格就要低。建議還是去母嬰店購買。寶寶喝奶粉一年下來可不是小數目哦
⑤ 同一牌子為什麼孕嬰店裡的奶粉要比超市便宜
因為實體孕嬰店的貨源和超市的進貨渠道是相同的
都是從當地不同品牌奶粉的總代理處進的貨
質量還是同超市的奶粉一樣有保證的
但是超市的成本高些
其中包括電費貨品的損耗人員的公資等
所以轉嫁到商品上價格會貴些
不同地區的奶粉價格也是有區別的
是根據當地的消費及經濟發展狀況而定
所以價格也不同
經銷量會在包裝上註明某某地區專供等信息
是防止竄貨的舉措
⑥ 為什麼母嬰店的奶粉比超市便宜
我一點的奶粉呢,比超市的便宜,主要原因還是母嬰店的奶粉進貨渠道比較多一些,同時呢,它減少了中間的購貨商的。利潤了,所以呢,它比超市的要便宜一些。同時母嬰店呢,由於面向嗯母嬰服務,它的供貨源頭呢還是比較可靠的。
⑦ 為什麼母嬰店的奶粉比旗艦店和超市都要便宜,還有送小禮物
主要是母嬰店和旗艦店和超市運營模式不一樣,還有就是進貨渠道,建議慎重購買。
⑧ 為什麼母嬰店的奶粉那麼便宜
那麼實體店要麼是進貨渠道好,沒有進入當下國內品牌奶粉現行的銷售模式網(據相關報道國產奶粉現行的銷售模式是導致奶粉價高的主要原因),而是直接通過更便利的方式拿到的貨。
注意事項:
(一)網路購物詐騙。
犯罪分子開設虛假購物網站或淘寶店鋪,一旦事主下單購買商品,便稱系統故障需要重新激活。隨後,通過QQ發送虛假激活網址實施詐騙。
(二)低價購物詐騙。
犯罪分子通過互聯網、手機簡訊發布二手車、二手電筒腦、海關沒收的物品等轉讓信息,一旦事主與其聯系,即以「繳納定金」「交易稅手續費」等方式騙取錢財。
(三)犯罪分子在微信朋友圈以優惠、打折、海外代購等為誘餌,待買家付款後,又以「商品被海關扣下,要加繳關稅」等為由要求加付款項,一旦獲取購貨款則失去聯系。
⑨ 孕嬰店奶粉為什麼比超市便宜那麼多
超市因為涉及很多費用,所以一般情況下進貨價格都會在正常價格基礎上上浮30-35%左右,自然會影響到零售價格,母嬰店因為沒有這些費用,所以零售價格相對要便宜一些
⑩ 為什麼母嬰店奶粉的價錢跟京東自營的相差那麼多
京東上的東西是不便宜的,比一號店裡的都貴的。母嬰店裡的東西經常打折的,所以打折下不貴的。
京東(JD.com),中國自營式電商企業,由劉強東於1998年6月18日在北京中關村創立,是「財富」全球500強企業的成員。
京東旗下設有京東商城、京東金融、拍拍網、京東智能、O2O及海外事業部等。2013年正式獲得虛擬運營商牌照。2014年5月,在美國納斯達克證券交易所上市(股票代碼:JD)。2020年6月18日,在中國香港上市(股票代碼:9618)。
京東是一家總部設在北京的中國電子商務公司。它是中國兩大交易量和收入的B2C在線零售商之一,是「財富」全球500強企業的成員。截至2018年第一季度,該平台擁有3.018億活躍用戶。
京東公司由劉強東於1998年7月創立,其零售平台於2004年上線。它最初是一家在線磁光商店,但很快就多元化,銷售電子產品,手機,電腦和類似產品。該公司於2007年6月將其域名更改為360buy.com,然後於2013年更改為京東。與此同時,JD.com宣布了其新標識和吉祥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