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籌為什麼不好做
① 現在朋友圈眾籌越來越多,眾籌的利弊都有哪些
眾籌分為好幾種,有股權眾籌、債權眾籌、獎勵眾籌、捐贈眾籌等四大類,而這里所說的朋友圈眾籌應該就是屬於捐贈眾籌了,捐贈眾籌就是對個人或者項目進行不求回報的無償捐贈。目前國內比較知名的有輕松籌、水滴籌等平台。
在說某些眾籌平台審核不嚴格。只要是個人隨便弄一份假病歷都能輕松發起眾籌,家庭條件比百分之八十的捐款人都要好,也能隨便發起眾籌。我只想問一句「你們的良心被狗吃了嗎?」
是!你們是賺到錢了,但是你們傷害了整個社會所有的愛心人士。當年因為某個老太太,讓中國道德倒退50年,「扶不扶」成了對人的靈魂拷問,不是社會人心冷漠了,只是好多人把大家的心傷透了。給那些詐捐、挪用善款的人兩句話「人在做,天在看。」「不是不報,時候未到。」
② 眾籌的優勢和特點
眾籌的優勢和特點
引導語:眾籌是我們比較熟悉的融資方式,對於創業者來說,如何融資,是一直操心的問題,今天就為大家講一下關於中抽到優勢和特點。
眾籌,顧名思義,是一種由大眾共同籌集資金的一種融資方式。
低門檻是它的主要特色。
因為低專業門檻,降低了准入門檻,幾乎所有項目都可以進行眾籌;因為低資金門檻,降低了投資人的投資風險,所以有了很高的參與度。因此眾籌曾經一度火爆。
比如眾籌咖啡、眾籌酒吧的出現其實就是讓人們以極小的成本圓了自己的老闆夢、店長夢,這里有情懷、這里有夢想、這里也有創業,但是因為人均只要一點點就可以實現自己原本需要極大資金或者說可能自己永遠不可能去做的事,所以參與度很高。
但成也蕭何敗也蕭何,低門檻在擁有廣大群眾基礎的同時也促使了很多問題沒法得到有效的解決,其中主要的就是管理問題,並出現了不少主事者坑其他參與者的事情發生。
這讓眾籌在後面受到了很多的質疑,但是別忘了,它只是為一種問題提供了多一種的解決方法,僅此而已,至於其他的問題不在它,而在其他。
如果覺得是參與人數過多而造成項目失敗的話,那麼就不會有股份制公司了,甚至有限公司的股東數都沒必要設置50人的上限了,全都做個人獨資公司豈不更好?而事實上我們發現那些發展的好的、做的大的企業並不是只有一兩個股東,而是有很多股東。
眾籌的適用性
實際操作中,眾籌的適用性更廣,可以說是一種萬金油模式。
1、生活化的股權投資
同樣是股權投資,風投看重的是范圍時間內有高成長性、有市場規模的項目,而眾籌顯得很生活化,只要你願意,你可以眾籌蛋糕店、咖啡店、酒吧、中介等眾多現實生活中的項目。
2、用別人的錢來做事
有一種生產模式很受人們的認可,那就是訂單生產。這種生產模式的特點就是生產商可以實現零庫存,讓資金更快的流轉,而現在的主流眾籌項目,其實就是起到這種訂單式的銷售,甚至比這更好。
因為網友看好你的商品預先埋單,這是預售預付,而如果最終商品失敗,也是由網友的預付款埋單,如果在眾籌中未能達到預期,則可以放棄這款商品,從而避免了傳統上出貨沒人要還得發愁處理貨。
比如百事曾經要出百事手機就曾發起眾籌,最後眾籌失敗,百事便沒進入手機行業,這對百事來說,挽回了多少的損失。
3、更多的`大眾可參與性
愛心眾籌、夢想眾籌,可以幫助很多人實現很多事,實現環球夢、去外國泡馬拉松、拍攝紀錄片、為有需要的人捐款等。
眾籌的問題
眾籌的最大問題就是門檻低,因為眾籌的大眾參與性,與低門檻性,造成了很多參與者本身不具備相應的能力,這為股權性質的眾籌項目帶來了發展障礙,所以很多的眾籌咖啡、眾籌酒吧出事,原因就在這里。
因為人們覺得眾籌資金門檻低,所以原本3、5人做的事情現在湧入了30、50人來做,可是人數增加的同時管理難度也增加了。
另一類是眾籌項目往往集中於低專業門檻,因為專業性高一點的,在眾籌的這塊領域內就會沒多少參與度,所以這就造成了,很多眾籌項目適合開小店,而不適合做大企業。
當管理難度的增加與專業人員較低相互結合的時候,也就讓股權眾籌頻繁的出現了問題。
所以如果要股權眾籌,別忘了為自己的項目找個有專業度的管事人。
;③ 為什麼我國現階段眾籌發展速度普遍較慢
隨著互聯網金融的快速發展,眾籌作為一種新型的融資方式在中國市場的萌芽,使得人們進行融資的選擇性更加豐富,同時也為我國中小企業和個人帶來了新的發展機遇。盡管其具有巨大的發展潛力,但作為新興事物,在我國發展初期面臨著不可避免的發展局限,例如法律規范的缺失和監管不嚴等等。能否徹底解決這些問題成為眾籌能否在我國進一步發展的關鍵所在。
【關鍵詞】群眾融資;互聯網金融;創意;投資者保護;法律風險
一、國內眾籌發展現狀
(一)股權模式眾籌的發展現狀
目前我國股權模式下的眾籌主要有以下三種形式:憑證式眾籌、會員制眾籌以及天使式眾籌。
1.憑證式眾籌因其未能成功找到兼顧避免法律問題和不損害融資方利益的方法,因而在中國現有的國情下是不可行的。這其中較為典型的是美微傳媒在淘寶網站上公開銷售原始股票的案例,證監會認為美微傳媒這家公司顯然不具有公開募股的主體條件,因此其行為干擾了該行業市場的運作及監管機制,雖然美微傳媒此次行為並沒有被定性為「非法集資」,但是通過淘寶所募集到的全部資金被要求如數返還。
2.天使式眾籌方式則是通過提高出資人准入條件和並不完全的公開眾籌項目信息的做法成功規避了法律風險,因此天使式眾籌的發展較為成熟,也日趨規范。比較具有代表性的互聯網眾籌平台有「大家投」「天使匯」等。盡管天使式眾籌平台這樣的模式成功的規避了法律風險,但由於收到的眾籌項目眾多,天使式眾籌平台無法對項目進行逐個專業且系統的調查審核,並且創業企業公布的項目信息不夠充分,這就很容易造成籌資人和出資人之間的信息不對等的現象,無法確保項目的吸引力和成功率,而眾籌網站如果沒有高質量的項目去吸引出資人,會導致優秀的項目流失和平台價值下降。這是目前天使式眾籌面臨的主要發展瓶頸。
④ 眾籌到底是騙局還是事實
「籌」很多都是隱藏在真實下的騙局!在我們生活中,「籌」作為大病救助中救人的初衷確實是好的,但是「籌」在法律上的疑問、監管的缺失,審核的缺失、追責的缺失使得它成為了網路詐騙新的溫床。
以下事例是對於「籌」美麗面紗下丑惡面貌的揭露!
具體的工作流程:黃牛找到合適的病患,病患提供自己的信息給黃牛,黃牛將信息交給捐頭兒,之後由捐頭兒進行潤色並發布到眾籌平台。
比如,一個患者治病需要20萬醫葯費用,捐頭兒進行潤色之後按照50萬發布。眾籌成功之後,病患可以得到10萬(可能遠沒有10萬)治病的費用,如果有醫保或者其他保險還能進行相應報銷。黃牛獲得人頭費或者相應比例分成,而捐頭兒到身下的幾十萬餘款。
因此,我希望監管部門能夠做好足夠的監管,完善相應的法律法規,讓「籌」真正幫助到有需求的人,而不是讓「有心人」鑽了空子。同時,也希望大家在捐款的時候保持理性,不要浪費了自己的愛心。
⑤ 大病眾籌背後的灰色產業鏈是怎樣的如何防止把病人當賺錢工具
大病眾籌背後的灰色產業鏈形成主要是推廣的分成比例為捐款額的70%,就是有人在大病眾籌這個平台上進行捐款之後,除了一些服務費和抽成之外,病人到最後能夠拿到的錢其實是非常少的,可能才不到30%,要知道大病眾籌的存在,本來就是為了為病人服務的,而且也是一件公益事情,但是現在卻出現了這么多的亂象。所以想要避免大病眾籌,這個平台將病人當做賺錢的工具,相關部門就要對平台進行嚴格的調查,而平台也需要進行內部檢查,讓捐款額公開公正的發布到公眾視野當中,將籌款者的信息給到患者。
最後大病眾籌的性質本身決定的是為了很多普通人來服務,但是在一些人的私慾下卻成為了牟利工具,將別人的善良當做了愚蠢,利用了網友可以說是非常可恨的,也希望之後能夠及時的進行整改,讓這個平台以聚集大眾力量幫助真正需要幫助的人。
⑥ 眾籌有哪些弊端,為什麼很多人說不要錢眾籌創業
一個項目如果需要獨立創業者靠眾籌的方式去獲得起步資金,那麼大概可以肯定這不是個最佳的創業項目。
為什麼呢?因為如果這真的是個好的創業
項目,創業者又肯花費精力去開展它,那早就有風險投資者和天使投資人來搶這個投資機會了,哪裡還用得著什麼眾籌!
所以,通常情況下,眾籌只是獨立創業者的
無奈之舉。除了以上這些外,創業者還要把下面這幾點納入切實的考慮范圍內:
一、與眾籌相關的制度和法律不健全
通常來說風險投資者和天使投資人都希望在出資前看到一份真實的資本報表,在一部分傳統投資者看來,眾籌得來錢可能會涉及法律風險,這些人可能不願投資創
業者那些有眾籌背景的創業項目。另外天下商機還了解到,眾籌還尚未被證實是一種非常有效的創業模式。相關制度可能還需要時間去完善。
二、大眾其實並不很懂創業者的領域
有過成功創業經驗的很多人都一致認為初創企業要拿就拿聰明人的錢,而參與眾籌的大眾可不是什麼「聰明」人。發現大眾們可能並不是很了解創業者的行業領域,之所以會出一部分錢用於支持創業者,只是想賭一賭運氣看看能不能分享之後的利益。
三、眾籌失敗,將造成未來的不利
創業者想要通過眾籌來贏得盡可能多起步資金,就要拚命的增加眾籌項目的知名度,來爭取讓更多的人看到後慷慨解囊。最終創業者籌到了想要的數額還好,可是
如果失敗了,就等於是在未來設置了障礙。因為創業者想要再次說服風投和天使投資人進行投資的時候,既不能隱瞞了眾籌失敗的事實,又要給出一個圓滿的失敗原
因解釋。
⑦ 眾籌項目失敗了怎麼辦
您好,【大家投】股權眾籌項目失敗時,會和眾籌發起者協商延長眾籌時間或者利用已經眾籌到的資金以減少股權的方式協商下架。其它的平台應該也差不多。希望能幫到您,滿意請採納,謝謝!
⑧ 點名時間的眾籌為什麼不做了
在2011年上線的點名時間是國內最早的一批眾籌站。2013年,點名時間聚焦智能硬體,憑借一批超級項目在科技圈內聲名鵲起。2014年初,點名時間有兩個項目前後突破100萬,但也就在相差不到幾月時間,網站正式更替為「限時預購」平台。那麼,在大半年前紅極一時的眾籌平台為什麼不做了?
1. 流量不足
點名時間沒有流量來源,所以「互聯網思維下」的流量來自哪裡?來自購買。筆者依稀記得京東獲取一個用戶的成本至少在6元(來自一名電商分析師的數據),而兩個平台的ARPU不可同日而語。
而14年中,隨著京東、淘寶自營的眾籌平台上線,各家的流量差距益發明顯。今年在一段時間內點名也嘗試過強化媒體屬性(以內容聚合為主)來吸引流量,但現在看來內容聚合這件事已經荒廢。
2. 傷害用戶
攢流量不易。有人說,垂直電商站只要保持用戶的活躍和高忠誠度,那麼即使沒有大流量依然可以形成有效的流水。但回看2013年到2014年,即使是被點名熱捧的超級項目,依然有不少產品跳票。
跳票本來不是點名的錯誤,但這樣的眾籌方式最終把苦心經營的用戶一批批傷害了。
3. 缺乏閉環
以上,點名的流量瓶頸同樣影響到了賣家。開發產品的團隊在點名試驗和宣傳了一輪,待生產和品質穩定後尋求更大的流量,就自然而然找到了京東或者淘寶。
而點名當初那批被跳票和早期品質傷害過的用戶隨著商家前後一同離開了點名。
所以,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硬體創業團隊的供應鏈管理問題、有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勞動人民的低容忍度問題,眾籌模式不可為。
4. 看似美好
轉型預售之後,第2個問題得以解決,所以預售平台的點名時間過得怎麼樣?
似乎非常不錯,9月一度有明星產品突破500萬的銷量。但實際情況果真如此嗎?
這是點名上一款明星產品的銷量,總金額500萬有餘。從購買分布看也很正常,但事實上柱狀圖的最後3個采購段位(5799元、18999元和55499元)總金額超過了420萬元。
瀏覽網站,這樣的明星產品並非個例,所以點名時間其實早已從一個線上眾籌站變身線下代理商的一個訂貨場。那麼對智能硬體和點名,這條路是否能走通?讓我們拭目以待。
這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