負極金屬為什麼進入溶液反應不好
⑴ 原電池 負極金屬為什麼進入溶液後不是馬上與溶液反應而是失去電子
鋅失去電子是因為它的電勢比銅高,電子有從電勢高的物質向電勢低的物質移動的性質,而且電勢高低的影響比一般化學反應要大,所以電子會先到正極,再和陽離子結合。
⑵ 電池負極金屬不能直接與電解質溶液反應的。原電池問題
原電池的負極在金屬活動性順序表中位於氫之前的情況你可以參考金屬的電化學腐蝕:
酸性介質中為析氫腐蝕:負極為金屬失電子;正極為氫離子的電子生成氫氣
中性或鹼性介質中為吸氧腐蝕:負極為金屬失電子;正極:2H2O + O2 + 4e- = 4OH-
原電池的負極在金屬活動性順序表中位於氫之後的 情況可類比氫氧燃料電池反應
在酸溶液中
負極反應式為:2H2-4e- =4H+
正極反應式為:O2 + 4H+ +4eˉ== 2H2O;
若電解質溶液是鹼、鹽溶液則
負極反應式為:2H2 + 4OHˉ-4eˉ== 4H2O
正極為:O2 + 2H2O + 4eˉ== 4OHˉ
電池總反應:2H2+ O2= 2H2O
⑶ 在原電池中,負極金屬為什麼不能直接在電解質溶液中發生反應,而要通過運輸電子的方式在另一極與電解質溶液
和電極電勢有關
德國化學家能斯特(H.W.Nernst)提出了雙電層理論(electron double layer theory)解釋電極電勢的產生的原因。當金屬放入溶液中時,一方面金屬晶體中處於熱運動的金屬離子在極性水分子的作用下,離開金屬表面進入溶液。金屬性質愈活潑,這種趨勢就愈大;另一方面溶液中的金屬離子,由於受到金屬表面電子的吸引,而在金屬表面沉積,溶液中金屬離子的濃度愈大,這種趨勢也愈大。在一定濃度的溶液中達到平衡後,在金屬和溶液兩相界面上形成了一個帶相反電荷的雙電層(electron double layer),雙電層的厚度雖然很小(約為10^-8厘米數量級), 但卻在金屬和溶液之間產生了電勢差。通常人們就把產生在金屬和鹽溶液之間的雙電層間的電勢差稱為金屬的電極電勢(electrode potential),並以此描述電極得失電子能力的相對強弱。電極電勢以符號E Mn+/ M表示, 單位為V(伏)。 如鋅的電極電勢以EZn2+/ Zn 表示, 銅的電極電勢以ECu2+/Cu 表示。
以銅鋅原電池(H2SO4溶液中)為例,在298k,用電位計測得標准氫電極和標准Zn電極所組成的原電池的電動勢(E池)為0.76v,根據上式計算Zn2+/Zn電對的標准電極為-0.76v。用同樣的辦法可測得Cu2+/Cu電對的電極電勢為+0.34v。ECu2+/Cu>EZn2+/ Zn ,銅得電子的能力大於鋅,鋅電極的自由電子會有一部分轉移到銅電極。ECu2+/Cu>EZn2+/ Zn ,銅電極上電層聚集的H+也較多,H+在銅電極更容易得到電子生成H2,周而復始。原電池反應就持續下去
⑷ 在原電池中負極不和電解液反應為什麼要失電子
與水向低處流一樣,電子也向電勢差低的一端流動,負極上活潑性強的金屬電子容易流入正極。
負極由於金屬失去電子進入溶液中,導致其餘得電子的陽離子很難接觸負電極,更容易接觸正極。
這需要你記住各電極上電子的放電順序。
同時加入的物質主要起到增強導電性的作用。
⑸ 原電池中負極為什麼不和電解質直接反應,卻要「繞遠」
負極發生放電反應,也就是失去電子,發生了氧化反應。
然後,電子由導線傳到正極。
同時,負極失去電子後產生的陽離子,受到正極吸引,或者說負極產生的陽離子過多,同性相斥。
正極板上又帶有電子,電子顯負性,能吸引負極失去電子後的陽離子。
離子結合電子的能力強於結合電解質中離子的能力。所以,不能與電解質直接反應。
不知道這樣說是不是明確,你做個參考,自己看看吧。
⑹ 雙液電池的反應原理,不是要自發進行氧化還原反應嗎,為什麼負極金屬不與溶液反應哪來的電子移動
負極金屬與正極溶解中的離子反應。
銅與銀離子反應。
氧化反應的實質是,一種元素得電子,同時有元素失電子。
如果氧化劑與還原劑直接接觸,則直接轉移電子。
如果設計成如圖所示的裝置,則通過外電路轉移電子,鹽橋使離子移動。
本質還是銅與銀離子反應。
⑺ 高中化學,原電池問題(專家進)
可以用雙電層理論來解釋。該理論由德國化學家能斯特(H.W.Nernst)於1887年提出。
把某金屬薄片插入含有該金屬離子的溶液中,將有兩種情況發生,一種情況是金屬中的離子進入到溶液中,在金屬表面留下多餘的電子,在金屬與溶液之間形成雙電層;如:活潑金屬鋅
另一種情況是溶液中的金屬離子在金屬表面得到電子而沉積,這樣金屬表面就帶有多餘的正電荷,溶液則帶有多餘的負電荷,在金屬與溶液之間也形成了雙電層。如:不活潑金屬銅
雙電層間的電位差就是電極電勢。不同的金屬電極電勢不同,將兩種電極連接後,加上鹽橋,必然會有電子從低電位向高電位流動,也就產生了電流,這也就是普通原電池的工作原理。
⑻ 為什麼原電池的負極材料不直接跟溶液反應,而是失去電子經過導線去到正極再反應
因為正負極之間形成的電壓比負極和溶液之間形成的電壓大,電子當然只有沿著高壓走咯.